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5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好比举人和举人之间,进士和进士之间,也是一样的。

    举人考进士,名额就那么多,状元就一个,对吧?

    那些书生们为何非要考个你死我活?”

    “想中状元呗!”

    赢昼不明所以的回道。

    贾环笑道:“对啊,想做状元!

    为何想中了状元?

    因为中了状元就能入翰林,日后有机会当宰辅大官。

    能出人头地,高其他人一头。

    起居八座,其他的好处也是数之不尽。

    而国与国的发展,其实也是这样的。

    资源就这么多,你不占,别人占了,你就比不上人家。

    这就是世道。

    你怎么不问问你读书的师傅,为何他们不各自本分的读自己的书,参加科举抢别人的状元做什么?”

    赢昼迷糊道:“这一样吗?师傅说仁者无敌……”

    贾环点点头,道:“怎么不一样?

    所谓仁者无敌,都是屁话。

    若是他们心存仁念,有种在考场上让一让别人,别去争着出头当官。

    国也是一样的。

    能多争些资源,多占些,咱们大秦的国力就会强盛些,百姓也会宽松些。

    这样,咱们强大了,别人也不会来欺负咱们。

    当然,我所说的多占些,并不是去烧杀抢掠,那太低级,我们只是去做买卖,最多讲讲道理。”

    赢昼气骂道:“你当我是傻子吗?”说着,递给了贾环一个被烧的一般焦一半生的茄子。

    贾环接过后,也没嫌弃,咬了口后,道:“你可能会疑惑,若是规规矩矩的去和人交易,和人做买卖,咱们怎么开疆拓土,怎么发财致富,对不对?”

    赢昼点点头,连土豆都顾不上吃了,道:“袁师傅都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贾环嗤笑了声,道:“腐儒一个,懂什么经济之道?

    咱们是利用咱们的技术优势,人力优势。

    且不说技术优势,说了你也不懂。

    就说人力优势吧……

    咱们大秦,人口亿万。

    最重要的是,咱们大秦百姓大多勤劳苦干。

    咱们百姓种一亩地,能收三石米。

    可暹罗安南的百姓,用同样的种子种地,却连一石都收不到。”

    “这是为什么?”

    赢昼奇道。

    贾环笑道:“因为他们懒,也没有咱们祖宗传下来的耕地的法子。

    咱们大秦种地,都是要精心照顾,浇水除草施肥。

    他们种地,只将种子往地里一扔,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自然远不如咱们收的多。

    所以,咱们一石米,价格就算比他们便宜一倍,还大有赚头。

    当然,粮食只是打个比方,其他的货物,也大都这般。

    在付出同样的代价,咱们收获的比他们多数倍。

    然后再交易,咱们就能赚取暴利!

    我们用这种暴利,换取大秦需要的各种资源,比如说金银,就可以让百姓过的更好。”

    赢昼不解道:“贾环,财富到底是什么,就是金银吗?你好像很有钱,也很会赚钱,还分给别人好些,你似不似傻……”

    贾环摇头道:“金银不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富,是百姓们的劳动。

    只有劳动才是真正的财富。

    金银,只是一种金属。

    是我们制定了规则,用金银做货币,从而驱使百姓劳动,改造世界,创造财富,使得生活变得更好。

    这才是真谛。

    所以,我不大在意金银,赚了那么些,也送出去了那么些,只是在用它们去做事而已。

    是我们赋予了金银的意义,就不好再被金银所驱使左右,否则,岂不成了笑话?”

    赢昼抓了抓脑袋,怎么想都想不大明白,恼火的将手里的土豆片塞进嘴里,含糊不清道:“不懂!”

    贾环哈哈笑道:“也不需要你懂,想这些,都是命苦的人做的事,自己给自己找事。

    有时候,难得糊涂才是大福气。”

    “小小年纪,哪那么些大道理?”

    贾环正与赢昼漫无目的的吹着牛,打发着时间,就听见从武德殿正殿游廊下传来一道带着笑意的女声。

    听到这道声音,贾环和赢昼忙起身站起,恭敬相迎。

    因为来人正是董皇后。

    “母后,您怎么来了?”

    赢昼欢喜的迎了上去,看到董皇后面色已经恢复如常后,愈发高兴。

    贾环也微笑着迎上去,躬身见礼。

    董皇后笑道:“听说皇儿和贾环在这办了烤炉受用,母后来沾沾光。”

    说着,眼神往丹陛上的烤炉上一瞄,登时喷笑出来,因为方才贾环又只烤了串茄子和土豆。

    董皇后笑不可支道:“你们就烤这些,怎地不多烤些,这点子够你们嚼头的?”

    赢昼嘿嘿笑道:“母后,儿臣和贾环轮流做东道,刚才是我请的他,现在该他请我了!”

    说着,狐假虎威道:“贾环,快快再多烤些,给母后多匀一些!”

    贾环没好气横了他一眼后,到底又多放了把土豆片上去,还放了些黄瓜片,韭菜等等。

    董皇后见备着的竹篓里并没有荤腥酒肉,连豆腐都没有,不由满意的点点头,放心下来。

    方才听人回报,说贾环和赢昼要了烤炉和好些吃食,准备在武德殿烧烤时,她就有些担心。

    事关国丧孝道,半点马虎不得。

    否则,让人检举了去,是要吃挂落的,皇帝都护不住。

    赢昼忙不迭的搬了椅子过来,又跑去喊内侍搬了床软被垫好,还让人备暖炉,不过被董皇后拦住了。

    打发走内侍后,董皇后也让随身的昭容嬷嬷都退下,亲手拿了两串土豆,两串黄瓜,站在火炉边烧烤起来。

    赢昼大惊,道:“母后,使不得!”

    贾环也道:“娘娘,还是臣来吧。”

    董皇后没好气白了他二人一眼,道:“怎么,嫌弃本宫的手艺差?”

    赢昼忙道:“母后的手艺,连宫里最厉害的御厨都赶不上!不过儿臣是子,怎敢劳母后操劳?”

    董皇后笑道:“你是我的皇儿,我也做过贾环的高堂父母,他也算我一个子,做母亲的,给儿子操持一顿简餐,有何不可?”

    念及董皇后无所出,赢昼感动的眼圈都红了,哽咽了声“母后”。

    贾环抽了抽嘴角,道:“娘娘,您不是不能做,只是……”

    “只是什么?”

    董皇后侧目问道。

    贾环干笑了两声,道:“你把盐放的忒多了些,这样烤不好吃……”

    “你……”

    董皇后气结!

    一旁赢昼也看生死仇人一般怒视贾环,不过见贾环笑嘻嘻的模样,也不由挤出一抹笑意,对董皇后道:“母后,您是一国之母,又不是寻常厨娘,怎明白这些?

    您让贾环烤,他烤的极好吃,他上辈子定是厨娘!”

    董皇后闻言,和她傻儿子一起大笑起来,好似多好笑一般。

    贾环无语的重新接掌过大厨后,重新开始烤起。

    过了片刻,烤了七八成熟后,便灭了明火,用余烬烘了烘,正好全熟。

    这一套做下来,如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回过头,正要请董皇后和赢昼品尝,就见两人瞠目结舌的看着他。

    赢昼怔怔道:“贾环,你上辈子,真的是厨娘不成?”

    贾环笑骂道:“放屁!你才是厨娘,厨娘都像你这样胖!

    我之前在海岛上,闲来无事就喜欢捣鼓这些,给自家人吃。”

    董皇后奇道:“贾环,君子远庖厨,你不介意吗?”

    贾环哂然一笑,道:“娘娘,臣不是君子,臣是武勋。”

    董皇后白了他一眼,道:“就你会狡辩!”

    贾环也不多说,笑着送上了份烤土豆片,单焦黄喷香的卖相,就让一日里没怎么吃东西的董皇后食指大动,轻轻咬了口,土豆片浓郁清新的香气,让董皇后愈发**溢生。

    不自觉的,便一口口嚼吃了起来。

    吃完一整串后,董皇后方见贾环和赢昼还在看着她,风韵犹存的俏脸不禁一红,羞恼道:“你们两个不吃,看我作甚?”

    赢昼笑道:“母后,儿臣没有骗您吧?贾环烤的就是好吃!”

    董皇后呵呵笑道:“是香甜。”

    说罢,她看着贾环,正色道:“贾环,今日本宫欠你一个大人情。

    本想做些好吃的与你,也算偿还一些,却不想又受了你的东道。

    如此你就吃亏些,再让本宫欠你一阵吧。

    等多咱你有求到我的时候,我再还你。”

    说这番话时,董皇后并未笑,赢昼也没笑,还认同的点点头。

    越是在宫里活的久的人,越知道今日董皇后之凶险。

    贾环却笑了,道:“娘娘,您之前也说了,做过臣的高堂父母。既然如此,今日臣之所为,便是应当的。

    其实就算没有臣开口,结果也一样。

    陛下只是在火头上,才会迁怒最亲近的人。

    等回过头来,也会像现在这样一般。”

    董皇后笑了笑,没说什么。

    她对隆正帝的性子,远比贾环了解的更深。

    贾环宠老婆是满大秦都出了名儿的,他看重女人。

    这方面,隆正帝却和贾环是完全相反的性子,他从不重视女色。

    之所以敬着董皇后,也不过是因为两人一起共患难过。

    但是出了这样大的事,再深厚的情谊都抵不过。

    今日如果没有贾环硬顶着的强力劝说,隆正帝日后或许还会宽宥董皇后,但她必然会经历一段极难熬的日子。

    能否熬的过去,都是两说。

    宫里从不缺捧高踩低的奴才……

    正是明白这点,董皇后才会支开所有人,给贾环一个这样的承诺。

    一个对贾环而言,极重要的承诺。

    ……

    ps:还有更!提醒一下,这个承诺很重要,非常重要,就快要到最后的大**了,希望能写好,加油!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府

    神京西城,荣国府大观园,蘅芜苑。

    薛宝钗面色木然的看着薛姨妈……

    薛姨妈面色涨红,尴尬的手足无措,轻声辩解道:“我不是黑了心的,要出卖环哥儿。我叮嘱过莺儿,但凡有一点对她姑爷不好的信儿,都不能说出去。

    再说,我真真是一丁点私心也没有……”

    “你这样做,不是为了我哥哥?”

    薛宝钗声音漠然道。

    莺儿是她一手教出来的,她再清楚不过。

    小心思或许有,一心向着她的心也有,但她没有那样大的胆子,做这样的事。

    果不其然,回来连宝琴都一块打发走后,再一审,就审出端倪来。

    这背后,竟还站着薛姨妈。

    牵线的,是同为内务府皇商世家杨家的诰命。

    二年前,杨家五小姐嫁给了薛蟠,两人又一同下了江南。

    薛蟠在江南过的如鱼得水,整天高乐的不思蜀地,全靠贾环的名头。

    却万万想不到,薛姨妈竟做出了这样的事!

    太不知足!

    薛姨妈听薛宝钗说的直白无情,落泪道:“这话怎么说的?这话怎么说的?

    宝丫头,若我真黑了心,难道还不教你在内宅里斗,去争?

    若是早日里生下长子,这偌大一份家业,日后不都是你的?

    他舅舅不更落下好处?

    我是早就熄了这样的心思啊……

    如今你哥哥自有他的命道,他福报就这么大,再多担些福祉,我都担心他承不住!

    哪里还敢再为他算计什么……

    我只盼你能过的好,也别管生不生长子,是不是最得宠。

    这样大的家业,咱也不去惦记。

    你哥哥成亲时我便同他说好了,没有你妹妹,就没有你今天。

    日后薛家的家业,要分出一半来,给你妹妹的孩子。

    你哥哥当时拍了胸脯保证,说统共就你一个妹妹,又是爹生前最爱的,别说一半,就是全拿走,他都乐意!

    又怎会害你……

    我不让你争,可我自己却想着去寻个机会,给你以后孩子挣一个爵位。

    那苍儿不就是如此吗?

    这才听了那杨家诰命的话,说通了莺儿……

    宝丫头,我怎么就成黑了心的……”

    薛宝钗闻言,微微红肿的杏眼中,眼泪又扑簌落下,声音微微沙哑道:“你当这些事,能瞒得过哪个?

    让环哥儿知道后,他该怎样想?

    纵然他是大气的,不理会这些。

    你让老太太怎么想?

    她能容得下你,能容得下我?

    纵然……她们都能装作没这回事,我又如何骗得了自己?

    妈,让人收拾东西,咱们走吧……”

    说着,薛宝钗本就白皙如雪的肌肤,更是不见一丝血色,眼神木然。

    薛姨妈听了这话,唬了一跳,颤声道:“走,往哪走?宝丫头,你可别疯,这是你的家啊!”

    薛宝钗缓缓转动目光,看着周围这一切,泪如雨下道:“没了,这里没我的家了,我原也不配在这……”

    “好姑娘啊!你可不能想不开啊!!”

    薛姨妈看到薛宝钗这个模样,真真唬的心胆俱裂,放声大哭道。

    她女儿这要一出门,真真是一辈子都要毁了!

    此刻,薛姨妈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一直跪在外面的莺儿听到薛姨妈凄惨的叫声,想左了去,眼睛登时圆睁,一边往里面爬,一边声音更凄惨的哭喊道:“姑娘,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爬到里间后,见薛姨妈紧紧抱住薛宝钗,薛宝钗满面泪痕,痛不欲生。

    莺儿绝望道:“姑娘,莺儿这辈子能跟这样好的姑娘,是莺儿的福气。

    莺儿办错了事,怎能让姑娘受连累。

    我这就给姑爷和诸位姑娘一个交代,让他们可不能再冤枉了姑娘。”

    说罢,狠狠对薛宝钗磕了三个头,脑门子都磕破了。

    然后抓起头上的银簪子,就往自己脖颈处插去……

    “不要!!”

    薛宝钗都唬的面色骤变,薛姨妈更是坐都坐不稳了。

    眼见莺儿狠狠的要用簪子扎破喉咙,就见一道身影一下蹿入,一脚踹翻了莺儿……

    众人被这变故惊呆了,再一看,却见小吉祥气喘吁吁的站在那里,一边抹汗,一边笑。

    没等人问她做什么,她又一猫腰出去了,没一会儿,就带着赵姨娘和一大群婆子丫鬟进来。

    薛姨妈刚刚才放下的心,腾的一下又调了起来。

    这是打上门来了吗?

    连薛宝钗都颤了颤嘴唇,又认命的垂下眼帘。

    她也以为,是小吉祥搬来了这尊大佛,趁机落井下石……

    不过,情况似乎和她们预料的不同。

    “宝丫头,这是怎么了?”

    赵姨娘来了后,看着薛宝钗木然死灰般的脸色,是真有些心疼,再看看地上被莺儿“扑落”的簪子,更是连眼泪都快下来了,上前拉住薛宝钗的手,道:“你怎么这般傻?不过是个丫鬟坏了心,打死也就了账。

    再说,也不算真是死罪。

    怎么就这般想不开?

    这点子年纪,原道你是个聪明的,竟这般糊涂?

    环哥儿那样喜欢你,你若这般糊里糊涂的寻了短见,他回来还不跟我闹翻天?

    你是有孝心的,难道就忍心见他个雷打没孝心的种子和我闹?”

    没读过书,也没学过为人处世的谈吐,赵姨娘的话总是三不着两。

    薛姨妈和薛宝钗,曾经不是没有轻视过她。

    可此刻,薛家娘俩儿心里真真被感动的无比熨帖。

    薛姨妈何等精明之人,立刻趁着这机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遍。

    赵姨娘起初一听,竟是薛姨妈做下的祸,脸登时黑了。

    可薛姨妈实在能说,几番诚恳的言语,就化解了赵姨娘的恼意。

    当然,赵姨娘也没那么傻,她相信薛姨妈,也是因为知道薛姨妈定不会在这上面哄她。

    否则来日一旦事败,她就再没道理了。

    贾环没良心的可以不顾她这个娘,可她还有赢杏儿这个厉害的儿媳妇,岂能容薛姨妈作妖?

    既然薛姨妈敢这样说,她就信真是这么回事。

    原来,真是皇帝老子关心环哥儿……

    薛姨妈又将赵姨娘赞了又赞:“真真不是说奉承话,在教诲子嗣这一面上,都中那么都公候府第的诰命,哪个都及不上亲家太太。别的不说,就说我们家潘儿,一万个他加起来,都比不上环哥儿一根头发!

    这一来是因为他天生就这样大的福报,奢求不了其他。

    二来,就是亲家太太教的实在太好了!”

    赵姨娘差点忘了来干什么的,一张嘴合不拢,道:“姨太太快别这样说,环哥儿能和你家哥儿比?”

    薛姨妈气的差点聊不下去了,委婉点说行不行?

    她苦笑着摇头道:“不能提那个孽障,提起来我都心口疼。

    原本全都指望这个女儿,她也算是有福气,能跟了环哥儿这样的好孩子。

    可谁想,我一朝办了差事,竟累得她……

    想自请出府,自绝于贾家啊!”

    说着,薛姨妈满脸伤心的落起泪来。

    赵姨娘一听,眼睛都是瞪起,高声叫得:“什么,出府?这还了得?

    宝丫头,你是失心疯了,还是撞客了?!

    你,你你你……你给我跪下!!”

    薛姨妈闻言一怔,却不拦。

    薛宝钗则泪流满面的缓缓跪下。

    赵姨娘还从没这样威风过,只是脑子一急,就想出了这个法儿。

    可让薛宝钗跪下后,她反而不知该怎么弄了……

    正当她气呼呼的动脑筋想着怎么劝薛宝钗打消这个“大逆不道”的主意时,正好林黛玉和史湘云带着贾苍、贾芝,在一众丫鬟嬷嬷的陪同下进了门儿。

    看到这一幕,全都唬住了。

    再看到一旁的小吉祥,林黛玉一双眷烟眉差点没竖起来!

    任谁看到这一幕,都会以为是小吉祥在作妖!

    小吉祥无语的看着林黛玉……

    这时,赵姨娘看到林黛玉、史湘云来了,顿时叫道:“林丫头,史丫头,你们两个是当太太的,快来教训教训这个迷了心的丫头!”

    林黛玉和史湘云顾不得找小吉祥算账,忙赔笑上前道:“姨娘,快别生气。这件事真不怨宝丫头……”

    赵姨娘闻言一怔,道:“我生什么气?对,我是生气了!”

    她又回过头对跪在地上的薛宝钗痛心疾首道:“你就是想跟我学,也想出府,你总得先有了孩子再出府啊!

    当年我可是有了环哥儿,才被你姨娘赶出去的。

    是环哥儿后来争气,才又回来了。

    如今你连一儿半女都没生出来,这会儿子想要出府,还要寻死觅活,可见是猪油蒙了心了!”

    林黛玉和史湘云在一旁听了唬了一跳,面面相觑后,看向跪在地上无声落泪的薛宝钗。

    纵然林黛玉寻日里爱和薛宝钗别一别口角,可这会儿见她这般,也红了眼圈,落下泪道:“怪道姨娘说你失心疯撞客了,可不就是?

    怎么就能到这个地步?”

    史湘云也哭道:“宝姐姐,你就能狠心丢下我们走?

    莺儿不懂事,你或打或骂,赶出去也行,怎样都连累不到你啊!”

    薛宝钗哭成泪人,闭上眼睛痛苦摇头道:“是我……是我妈,指派的莺儿做的……”

    林黛玉和史湘云登时怔住了,不敢置信的看向薛姨妈。

    薛姨妈只觉得一张脸都要丢尽了,又将之前的话说了遍。

    林黛玉和史湘云到底比赵姨娘简单的心思复杂灵透些,闻言沉默了稍许后,林黛玉强笑道:“既然是无心的,又如何真能见罪?姨妈是宝姐姐的娘亲,有这种念想,也是可以明白的。

    若我娘还在,许也会如此……”

    说着,林黛玉又落下泪来。

    “你娘不在了,还有我在,你怕什么?恁地没良心!”

    林黛玉话音刚落,一道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闻声一惊,看去,只见薛宝琴和王熙凤一左一右搀着贾母老太太,进了门来。

    ……

    ps:今儿爆发,应该还有。

    求个订阅,外面看的书友,希望能进来订一下,真的不多了,咱们结个善缘。

    我努力这个月一次轰到底,加油!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一千零八十两

    见贾母深夜亲至,除了跪在地上的薛宝钗外,众人纷纷迎了上去。

    “这样晚了,老太太怎么来了?”

    贾母拄着拐杖,由王熙凤和薛宝琴搀着,站在门口,道:“我在门口听了一会儿,什么都听仔细了。

    这次除了姨太太糊涂了,其她个都做的极好。

    赵丫头这回也没做糊涂事!”

    赵姨娘许是这么多年来头一回得到赞,一张脸绷了绷还是没绷住,笑成了花儿,道:“瞧老太太说的,我不过是瞎闹。”

    贾母哼哼了声,没再理她,免得顺着杆子往上爬个没完。

    然后她又怜爱的抚了抚林黛玉的脸,笑道:“快擦去泪吧,让人瞧了笑话。分明是来劝人的,怎地又想起那些有的没的的事?

    这些年,我又没亏着你,那般疼你,不能再惊动了地下的人,以后可不许了!”

    林黛玉到底不是当年那个无依无靠的孤女了,闻言笑道:“我原是想劝宝姐姐一劝的,只是说岔了!都怪她好端端的勾人!”

    贾母呵呵笑道:“这话倒是极是,好端端的,没的闹这一场。”

    说罢,看向惭愧难当的薛姨妈,道:“姨太太,你也是糊涂!

    怎地就不想想,以环哥儿的功勋,再加上他和天家的亲近,还用的着你来给他儿子张罗爵位?

    瞧瞧苍儿,才回来一天不到,宫里赏赐的爵位就赐下来了。

    环哥儿年纪太轻,功勋太重,许是为了保全他,所以宫里才没给他再往上封公封王。

    可那么些功劳都还积攒在那呢。

    所以,日后不拘哪一个,只要生了孩子,必然跑不了一个爵位。

    公侯伯难封,子爵男爵也有些显眼,可轻车都尉总是少不了的。

    有这样一个正三品的爵位傍身,你们哪个都不用愁了。

    说来也是讨厌,宫里真真小气,拿本来就该给咱们的东西哄人。

    姨太太内宅里面的事想的明白,外面的事想不明白,以后可万莫再上人当了。”

    薛姨妈连连摆手,羞愧道:“原是猪油蒙了心,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差点害了女儿……

    明儿收拾收拾,还是南下回金陵老家去吧。”

    其她人又忙劝了起来。

    贾母笑道:“也不用如此,记得这次教训就好。环哥儿此次的事,和姨妈并不相干。”

    又对跪在地上的薛宝钗道:“宝丫头还不起来,莫非让我这个老婆子去扶你?

    你原是极聪明的,可越聪明的人,越爱进牛角尖儿。

    旁的事越聪明越好,可这过日子,怎好这样聪明?

    要学着难得糊涂啊!

    旁人都说我是个老糊涂,当家就会和稀泥,家里那么些事,理也理不清。

    却不知,这才是我的福气。

    清官难断家务事,本就是一家子的事,理那么清做什么?

    还不都是一个家门儿里的事?

    前面爷们儿的事,咱们管不着,也不好管。

    但内宅的事,却总要以平和安康为准。

    这一点,你要同我学,你们都要同我学,记下了?”

    “是,老太太。”

    众人只觉得此番话大有道理,纷纷应下后,又齐齐将薛宝钗扶起。

    一番内宅风波,在贾环都未知的情况下,就这般平息。

    ……

    翌日。

    一大清早,宫门刚开,贾环就从宫里出来。

    漫宫挂白,今日太后灵柩出灵,要被送往孝陵,与太上皇合葬。

    虽然此举就算打着太后遗旨的幌子,也注定会引起无数口诛笔伐,但隆正帝还是决心不再拖延下去了。

    他与白太后,恩情早绝。

    虽然心底深处还有一丝波动,但却不愿因为太后丧事,再生出无数变故来。

    这些事,与贾环不相干。

    他以身上重伤未愈为由,替自己和家人都请了假。

    不用送太后灵柩出宫再出城,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替隆正帝分担些火力……

    收税。

    原本三年前朝廷就准备恢复国朝初年的商税制度,对于商户收取税负,十税一。

    此举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与民争利之论,汹涌澎湃。

    当初隆正帝根基还未像现在这般壮大,牢不可破,为了缓减非议,就下旨,先从天家内务府和勋贵世家收起。

    以三年为期,试验之。

    若能坚持在内务府和勋贵世家中收起,三年后,便要普及至全国。

    这才平息了当初那波浪潮。

    如今三年已过,内务府和武勋贵族们老老实实的交了三年的商税,户部因此很是吃肥了不少。

    本该将商税制度普及至全国,然而朝堂上又响起了大规模的反对声。

    与民争利为其一,还有一种更可笑的,说只收天家和勋贵们的商税,已经足够朝廷开销了。

    再多收些,不仅与民争利,还有贪得无厌,横征暴敛之意,非盛世明君所为。

    这种说法,居然也能大行其道!

    只是,朝廷已经非三年前的朝廷。

    隆正帝也不再是三年前的隆正帝。

    他如今连武勋将门都敢打压,威势日隆,还会再顾及这种混帐话?

    为行王道,隆正帝下严旨,命黑冰台赵师道配合宁国侯贾环,成立商税军监,贾环为督军,收取商税,不得延误。

    匆匆回了趟家,告诉贾母、林黛玉等人,今儿不用再进宫了,给她们请好假了。

    又急急与贾苍、贾芝顽闹了回,贾环就带人出了家门。

    ……

    “见过宁侯。”

    神京西市后街坊楼前,看着高坐马上的贾环,黑冰台主事赵师道恭敬一礼。

    其身后是二百名换了身衣裳的黑冰台番子,也都齐齐躬身行礼。

    赵师道是真对贾环心生忌惮。

    昨儿发生在宫里的事,他都清清楚楚,包括柴俊的惨状。

    说起来,柴俊刚刚取代苏培盛,成为中车府主事,正当红。

    连他都要避其锋芒。

    可就是这样一个天子近奴,贾环说打就往死里打。

    打完后,宫里居然连半点反应都没有。

    赵师道并不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