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迷红楼-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儿我做回坏人,虐待虐待大家,就吃些家常饭吧。”
众人听着有趣,史湘云道:“可见这是顽笑话,这些菜看起来就好看,哪里是粗菜?比环哥儿寻来的那些强的多了。
瞧他整日献宝似得折腾,不是弄了个王八的脑袋,就是弄了个地精的腿子。
唬都唬死人了,谁敢吃那些?”
贾环叫屈道:“那可是真真大补的好东西!再说,那也不叫地精,那是穿山甲……”
“好了好了,快别说了!”
林黛玉都受不住了,嗔道:“以后再莫将那些东西做来吃,想想都得慌。”
贾环无奈点头,一旁小吉祥“悄悄”道:“三爷,以后咱俩单独吃……哎哟!”
没说罢,脑壳上就被林黛玉敲了个瓜崩儿,虽然不痛,可机灵鬼小吉祥还是抱头叫了声。
林黛玉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敲的多重她还没数?
赢杏儿笑道:“好了,都落座吧。
这是半山厅,倒和大观园的凸璧山庄有些像。
只是江南夜晚没北面爽利,蒙了层纱似得。”
说着,她竟亲自拿起一把筷子,挨个分发。
众人忙起身,哪里还敢坐着。
赢杏儿道:“这会儿子都是自家人,连丫鬟都没放一个上来,唔,小吉祥子出外。
总之,就不要多礼了。
东道总要做全了才是。”
话虽如此,可众人们还是坐不踏实。
不是每个人都有贾环那般粗神经,能无视皇权的分量。
贾环见不是个事儿,就抢过赢杏儿的活儿,笑道:“还是我来伺候诸位姑奶奶吧!都劳苦功高呢……”
众人这才放下心,笑了起来。
史湘云接过筷子后,双手持着,相互敲了敲,抿嘴笑道:“也不知今儿咱们共赚了多少银子?总有几万两吧?”
小吉祥吹牛,道:“几万两忒少了些,至少得几十万两!”
赢杏儿没好气道:“你懂个屁!今儿是卖的多亏的多!”
“啊?”
众人登时全都怔住了,不可思议的看向赢杏儿。
然后又齐刷刷的看向贾环。
贾环正好分完碗筷,笑道:“帐不能这么算,虽然账面上,或许会亏那么一点。但实际上,那些白瓷玻璃的成本价,低到可怜,还是暴利。
最重要的是,咱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银子,至少不是为了赚眼前那点银子。
女儿街是我手中的一大利器,我要用她打破天下各大名城的市场。
等时间久些,做出名堂来,不用二三年,那就是咱们手里一条流着金山银海的金河。
而且还不止如此……
女儿街里每一间商铺里的每一件商货,都代表着数位甚至是十数位工人的劳作。
也就解决了这数位甚至是十数位工人和她们家人的生计。
等女儿街遍布天下各城,你们想想,能让多少贫苦百姓有一存生的活计?
又能养活多少家庭,孩子?
所以,你们今天的功绩,远不止赚那些银子那么简单。
你们都有大功德,都是女菩萨!”
一众人辛苦一天的成绩,原本以为是白做了,甚至是亏着在做。
正在沮丧,却没想到,她们的功劳竟那样大……
连小吉祥都怔怔道:“三爷,是真的?”
贾环笑道:“若是没有咱们做这女儿街,你说说,我从秦淮河边救回来那么些姑娘,该怎么办?总不能就那样养着吧?
她们又没有其她的求生能力,连女红都做不得。
若是就这样放出去,怕日子会过的很惨。
可如今,你瞧瞧,她们可还快活?”
小吉祥咯咯笑道:“那些人真有意思,把东西卖了后,回到屋子里又蹦又跳的,高兴的什么似得。”
贾环笑道:“她们那样高兴,不是因为她们没见过银子,而是因为她们发现,不被人欺负,也能有条活路,还能活的很好,所以她们高兴。
如此,你有没有觉得也很高兴?”
小吉祥思想境界到底不足,莫名其妙的抓了抓脑袋,道:“她们高兴,我高兴个啥?”
“噗!”
众人见贾环黑了脸,登时纷纷喷笑出声。
但她们都懂了,她们做的事,是真真的大好事。
是真的有大功德。
不提贾环之前说的那些利国利民的大功劳,单为那些不幸女孩子寻一条清白的活路,就已经让她们一万个自豪了。
既然是这样的大事,众人也都认真了许多……
林黛玉正色道:“环儿,咱们在金陵做罢,还会去其他地儿做吗?”
贾环笑道:“当然,只做一处,又有什么意思?
不过像金陵、都中这样的大城,就做大些。
其他的小城,就办小些。
只是不管大城小城,都要咱们这几年亲力亲为。
让女人出面做事,建一个只准女儿家才能去的街,不晓得有多少老夫子大骂,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其他人做不好这个,只有咱们亲自去做。
每到一地,救一批人,教会她们算账,买卖商货。
再将皇后娘娘亲笔书写的女儿街建成牌坊,立在街口,就算一处了。
江南那么些城,咱们可有的忙喽!
你们怕不怕累?”
“不怕!”
林黛玉、史湘云等人脸上,甚至蒙上了一层善良圣洁的光芒,果断应道。
能力所能及的救得了天下那么多女儿家不再受苦难,不被那些臭男人肆意欺负,不被可恶的青楼大份额抽成,以至于到头来,连看病吃药的银子都攒不下,凄惨病死……
她们怎会不为?
这些日子,她们不知听了多少青楼女儿家的悲惨事。
那一个个被男人玩弄至死的女子,那一个个被人哄骗,骗财骗色而死的可怜女子,不知让她们落了多少泪。
若非后来贾环翻脸,指着那十二花魁的鼻子一通大骂,严禁她们再说过去的惨事,不然就送她们回去继续做花魁。
林黛玉怕是又要回到前世的泪美人……
虽然这些故事被禁止了,林黛玉她们也不再在贾环面前流露出伤感来,可不代表她们心里就不再想这些事。
那些女儿家的惨事,只是被压在心底罢了。
如今,她们得知可以帮到天下间那么多苦难的女孩子,不再悲惨,她们怎会怕累?
累点又何妨?
连小吉祥和贾惜春都握着小拳头,一副誓师出征的模样。
终归到底,这个世上的女儿家,心底深处都有那么一抹不安的感受。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要知道,很有些沦落青楼的女子,当年何尝又不是高门大户家的小姐?
她们虽不认为有朝一日她们也会落到那个境地,但如果世上的女儿家都不用再受那样的苦,最好。
唯有赢杏儿清醒着,面色古怪的看着眼神隐隐得意的贾环。
真真是了不得……
光这份哄女孩子心甘情愿为他做事卖力的嘴巴,就算不是侯爷,也能做个吃软饭的白脸儿活的滋润!
女儿街分明是贾环为了壮大银行根基,才开展的一项圈银子充实实力的经济之道。
正如他之前所言,那分明就是一条流金淌银的金河。
而那些青楼女子,更是这世上仅有的愿意抛头露面谋生的女子。
她们只不过是被抢来,为贾环所用,给他赚银子。
然而,居然被他升格到功德菩萨的境界……
偏偏还没法拆穿。
且不说不忍破坏众人心中这一美好的功业和功德,再者贾环这番解释本身没甚太大疏漏。
他说的那套居然能圆的过去……
赢杏儿啼笑皆非的暗自摇摇头,心中笑道:
何苦去做这个恶人?
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也是幸福的。
……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年礼
神京西城,公侯街,荣国府。
自打贾环带着整个宁国府,和园子中的大部分姊妹离京后。
不止宁国府门前彻底清冷下来,连寻日里常往荣国府请安的人,都一下子少了许多。
毕竟传闻中,贾环是因为被那位所忌,才被放逐出京的。
到底是什么样个下场,还能不能回来,谁又能说得清?
大家都开始观望起来……
等到贾环在江南将整个秦淮河畔的妓家全部抢回慈园后,大家便认定贾环纨绔本色爆发,并且彻底自暴自弃,人已是废了。
贾家门前就更是连鸟都不愿往近前飞……
对于曾经那些“旧交”府第,忽然间都不上门了,贾母倒没什么失落。
自先荣国战殁后,风风雨雨几十年,什么样的人情冷暖她没经历过?
自然不会因为眼前这些短视的家族不亲近了,就不高兴。
贾环虽然离京,可牛家、秦家、温家几家的诰命,却时不时的来坐坐,说些家常话。
这就足够了。
就算那些往日里闹腾的人不来了,可贾母在家里,照样高乐顽笑。
每日里不是与薛姨妈鸳鸯等人抹骨牌、叶子牌,就是与宝玉、探春、王熙凤等孙子孙女去园子里逛逛,看看冬景。
间或里,也会教教贾探春持家的秘法儿心得和规矩。
日子过得自得其乐……
享福受用了几十年,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贾母却从不会让生活单调下来……
……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窗花。
到了这一日,荣国府上下已然焕然一新。
衣着鲜亮的仆婢小厮们重新油了桃符,贴好了年画和对联。
宁国府虽然无主子在家,却也不好空着,不吉利。
因此贾母打发了贾琏,去把宁国府上下也里外清扫收拾一通,好沾沾年节喜气儿。
况且,到了三十那日,还要开宗祠祭祖。
空荡荡的总是不像……
“也不知环哥儿他们,在南边准备怎么过年……”
荣庆堂上,正与贾母说话解闷儿的薛姨妈,忽然感慨了句。
一旁王熙凤高声笑道:“姨妈这是想姑爷姑娘了?”
贾母眼中也闪过一抹思念之色,不过还是笑道:“姨太太且放心,环哥儿是个会照顾人的,保管他们比咱们还热闹。
这会儿子,一家人准是在打年糕呢。
南边儿过年和都中不同,咱们包饺子,他们吃年糕。
有皇帝赏赐的慈园,他们一准把饭席摆在玄武湖上。”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说的极是呢,环哥儿最会照顾家里姊妹。我不过白担心,怕宝丫头性子不好,执拗了环哥儿。”
贾母等人闻言,知道薛姨妈是真的想闺女了,多半是薛蟠那个不省心的给惹的,便忙劝道:“再没有的事,宝姑娘最是懂事。”
贾母又道:“不知姨太太可打发人往南边送些年货给他们?”
王熙凤笑道:“定是少不了的,前儿我还听人说,姨妈准备了好几车年礼送到南边儿去了!”
薛姨妈笑道:“也不过是些寻常吃用的,本来打算和老太太这边一道送去,只是准备的琐碎了些,不好麻烦。”
贾母道:“这有什么好麻烦的?都是一家人。
我原是准备看看他们送给咱们什么,再挑几样给他们还礼。
可谁知这些孙子孙女,出了京就把我这老婆子给忘到瓜哇国了,连个年礼都不想着给我送。
也罢,我就让凤丫头挑了几样最便宜的送了去。
好好臊臊环哥儿!”
众人闻言大笑,薛姨妈却变了脸色。
这种事,说是怪儿子孙子,可板子一定会打到儿媳孙媳身上的。
若是背个不孝的名头,可不是顽笑的!
她忙道:“莫不是路上耽搁了?”
贾母笑道:“我不过顽笑,姨妈莫当真。
之前送玉儿她们去江南的婆子回来说,那一伙子小人儿如今都忙得不得了,说是在做大功德的事。
前面传来环哥儿抢了整个秦淮河的女人回去,都中多少人看笑话。
只道我贾家家风败坏,是败家之相。
可如今他们都知道了,环哥儿抢人,可不是为了他自己淫乐,而是慈悲心肠,救那些苦命人出苦海火坑!
帮那些女孩子脱了贱籍,还给她们找了个正经的活计存生,一下就救了几千人!
这是多大的功德!
自古以来,谁敢做,谁又能做到?
祖宗知道了面上都有光,比什么年礼都强!
玉儿、云儿和宝丫头她们都成日里帮环哥儿做大事,夫唱妇随,都是极好的。
咱们也就不必太苛责她们了。”
薛姨妈闻言放下心来,笑道:“再也想不到,环哥儿他们出京不过一月余,就做出了这样大的事,有能为的人,到哪里都是轰轰烈烈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老太太的年礼都不能忘。
若是真忘了,我就打发人去喊回宝丫头,给老太太磕头赔罪。”
贾母连连摆手笑道:“再没有的事,和宝丫头不相干……”
“老太太,金陵来人了,说是替环兄弟送年礼的……”
荣庆堂内正说着,就见李纨带着随身丫鬟素云,满面笑意的走了进来说道。
贾母闻言一喜,道:“在哪里?”
李纨笑道:“外面好几大车南货,都是船送过来的,前面链兄弟在收着。
姨妈也有一份……
还有四个婆子捧着盒子,说是单送给老太太的。”
“快快叫进来!”
贾母满面笑容道。
虽然之前她说是不要太苛责贾环等人了,可疼爱的子孙辈出了家门,年节连年礼都不送一份回来,那岂是有孝心的?
贾母心里也不自在着呢。
如今听到有几大车年礼送来,还单有送她的,老太太这才落下心里的石头,欢笑满面了。
李纨让素云出去喊人,不一会儿,就见四个婆子每个都捧着几个长盒子进来。
先给贾母请了安。
贾母认出这几个都是宁国府的老人,一迭声的叫起后,先问道:“环哥儿他们都还好?”
为首的嬷嬷笑道:“三爷他们都好,慈园的风光也好,每日里忙罢,家里都是欢声笑语不断。”
贾母转头对薛姨妈笑道:“姨太太听到了,我就说定是差不了。”
薛姨妈笑道:“到底老太太见识足……”
贾母愈发高兴,又对婆子们说道:“之前家里回来的那几个,也说不清楚环哥儿他们到底在做什么,那个专门给女人逛的街,可是办起来了?”
为首的嬷嬷临行前都是得到贾环安排的,自然报喜不报忧,笑道:“回老太太话,都办起来了。可了不得呢,只头三天,卖出的货就有一百万两银子!”
“喔……”
荣庆堂上那么些婆子丫鬟,连带主子们,纷纷惊呼出声。
贾母惊道:“有这么些?”
那婆子笑道:“只多不少!不过三爷说,这些银子并不是都是家里的。女儿街是银行的产业,里面皇家才占着大头。三爷见天的恼火,说悔不该当初给天家那么多干股……”
贾母大笑道:“这孩子……你回去告诉他,咱们这样的人家,富贵已极,还要那么些银子做什么?
只办这件事的功德,就足够了!”
那婆子笑道:“家里夫人姑娘们也都是这样劝的,三爷听她们的。”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贾母道:“这才是极好的,俗话说,家有仙妻,夫不遭横祸。嗯,定是宝丫头的功劳!”
薛姨妈闻言高兴的合不拢嘴,笑道:“宝丫头哪有这份见识?”
那婆子却也识趣,道:“是几个太太一起劝的,宝夫人也常劝。”
皆大欢喜后,贾母问道:“你们这抱的都是什么,一大摞的盒子,环哥儿这是又寻到了什么新鲜顽物儿?”
那婆子笑道:“老太太打开了就知道了!”
鸳鸯便下了高台,接过一个盒子打开后,见里面竟是一个画卷。
一怔后,回头看了眼贾母,然后将画卷打开……
“呀!”
入目后,鸳鸯小小惊呼了声,眼神瞬间温柔了起来,然后转身三两步上了高台,到软榻边对贾母道:“老太太您快看!”
贾母等人正惊奇鸳鸯的动静,听她这般一说,贾母忙看去,却见画卷上,一个活灵活现的贾环,正笑的无比灿烂的跪着行礼。
旁边还有一行字:“孙儿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见之,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
王熙凤胆子大,从婆子手中又接过其他画卷打开。
有林黛玉等人万福请安的画儿,还有大家一起请安的。
这些倒也罢了,竟还有些顽闹作怪的话。
比如贾环贼眉鼠眼的模样,眼睛却瞥向一边……
王熙凤自然不知道“滑稽”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但却忍不住觉得好笑,大笑起来。
上头贾母正在伤感,听到她的动静后没好气的瞪了过来。
王熙凤八面玲珑,见之忙将那副画像送了过来,贾母见之,先是一怔,随即便喷然而笑。
凡是凑过来看的人,都大笑不止!
薛姨妈笑着奇道:“这种画儿,和往日里见过的画都不同,真真是神了,竟画的这般像!”
底下婆子笑道:“姨太太不知,这还是三爷出的主意,教四姑娘和几个善画的姑娘做的画。
来时三爷还专门教了奴婢,说这种画叫重形不重意,原先的画儿都是重意不重形。”
贾母等人点点头后,又看起其他画卷来。
有林黛玉和贾环嬉戏的,有史湘云和贾环打架的,还有薛宝钗教贾环读书的……
总之,一幅幅都活灵活现,好似真人就在跟前一般。
这一看足足看了一二个时辰才算罢,贾母揉了揉眼,满意道:“真真是难为他们孝心了……
虽说画是给我的,也拿去让他老子娘看看吧。
也是想的不得了……”
说完又补充了句:“看完再给我送回来。”
鸳鸯闻言一笑,应下,正准备收起,就见外面贾政匆匆赶来,身后跟着大明宫总管苏培盛。
苏培盛满面春风的笑着,进来先给贾母请了安,而后直言道:“太夫人,陛下听说宁侯从江南送回了些画像。
陛下也想看看宁侯在南边过的好不好,因此特意打发奴婢前来借几幅,带回宫里给陛下瞧瞧!”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惊喜
已近新年,虽然都中各衙门口规矩是要到大年三十下午才会封衙放假。
但实际上,过了二十三,各衙门口就基本上都处于闲散状态了。
除了边关十万火急之大事,其他庶务众京部堂官们一概不理,全部封存等年后再处置。
如今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给宫里上新年贺表。
然后等外省的督抚进京,大撒冰敬碳敬后,看看收成,再思量回家后能过个肥年还是瘦年……
如此一来,送进宫里的奏折也就减少大半。
而忙碌了整整一年都不得歇息一日的隆正帝,也终于迎来了喘息时机……
今日,隆正帝难得休沐一日,便在御花园内做东道,宴请皇后和忠怡亲王并张廷玉、郭,还有五皇子赢昼,忠怡亲王世子赢普一道赏冬梅。
算是犒劳一下这些人这一年来的辛劳,当然,赢昼和赢普就是打下手的。
临入园前,得到了中车府的密信,说贾环送了些自画像给荣国太夫人,极有趣。
隆正帝便动了心思,派苏培盛前去取来一观。
如今朝事愈发顺利了,各项清算京察都平稳而下,连敢阳奉阴违者都少。
因为除了张廷玉外,隆正帝又发现了一名极得他青睐的干吏,便是这位郭。
此人虽无张廷玉经天纬地之才的惊艳,但也极为不俗。
且有张伯行之操行,清廉,刚正不阿。
在忠顺王当权的二十多年里,郭始终一言不发,不阿附顺党。
因此坐了足足二十年的冷板凳。
直到隆正帝掌权后,他才一扫往日之沉闷,十日内连续上了二十八道折子,弹尽满朝忠顺余孽。
朝野侧目!
因而得以入了隆正帝的眼,短短数月,便从一七品科道言官,升为正三品的兰台寺大夫。
在张伯行入冬卧床后,郭就代其暂掌兰台寺御史阁。
升迁之迅猛,纵然当初的张廷玉都比肩不得。
其也不负隆正帝所望,初上任,便以极强硬严厉之姿,横扫兰台寺内的魑魅魍魉,厮混度日之辈。
又提拔了许多敢言敢为的愣头青……
胆大包天,却是连隆正帝都照顶不误,反而愈发受皇帝重用。
圣眷日隆。
君臣一行人从汉白玉铺就的石桥上缓缓走过,一边说笑,一边赏着御花园内的数百株初绽冬梅。
张廷玉、郭皆是有诗才之人,隆正帝、忠怡亲王也都通文知墨,留下了几首咏梅之诗。
过了石桥,便登上了云岩亭。
数十黄门内侍和宫女昭容侍立在侧。
宫中内侍早已将此处亭轩下的地龙烧的滚热,周围又有翠障遮挡,不虞有寒风。
亭轩内分散着几处高几,帝后在上。
隆正帝不是多话的人,招招手,就让众人落座了。
正准备说一声“吃吧”,吃完了账……
就见苏培盛带着个小黄门儿,急步走来。
隆正帝眉尖一挑,便没先急着开席。
见到这一幕,赢祥微微一笑。
董皇后、张廷玉等人也是见怪不怪。
“陛下……”
苏培盛捧着三个长盒上前,笑道:“都取来了。”
隆正帝不置可否的“嗯”了声,道:“就这些?”
苏培盛忙道:“其他的,多是宁侯与贾家内眷的画像,所以……”
“哼!”
隆正帝不悦道:“这个混账行子,整日里就知道在女人堆里厮混,没半点长进。”
说话间,苏培盛已经打开了一个长盒,取出画卷,缓缓打开后呈现给隆正帝。
一旁的董皇后已经知道了这是贾环送给荣国太夫人的画像,和政事不相干,因此没有避讳,微微侧过身来,与隆正帝一并观看。
只这一看,就失了凤仪。
“噗嗤!”
帝后二人看的,正是贾环那张一脸意味深长的坏笑,斜着眼睛作“滑稽”状的画相。
因为写实的画法,当真画的活灵活现。
董皇后用绣帕掩着口,笑个不停。
隆正帝则是抽了抽嘴角后,骂了句:“这个混账东西,惯会作怪。”面色上到底还是多了分笑意。
说罢,将画递给了一旁好奇的赢祥等人。
赢祥生性和善,除了对独子赢普严厉外,对其他宗室子弟都是和颜悦色。
因此画一到他手上,赢昼打量了下隆正帝,见他正在看另一幅画,就悄悄溜到赢祥身边。
这小子天生一股憨劲儿,看到贾环那个模样,登时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直到隆正帝刀子样的眼神看了过来……
“皇上,看来贾环这小子还算有几分孝心,懂得彩衣娱亲。”
赢祥看着画儿,呵呵笑道。
隆正帝脸色却不大好,再将手中第二幅画随手又给了赢祥,冷声道:“他有什么孝心?朕看就是个没孝心的种子!”
赢祥闻言一怔,不懂隆正帝缘何忽然见恼。
却见一旁董皇后抿嘴偷笑,赢祥先松了口气,才低头看手中第二幅画,却是那副贾环大礼跪拜,给贾母请安的画。
赢祥本是极聪明之人,稍一想,就想出隆正帝不悦的缘由,他呵呵笑道:“这混小子,怕还不知道规矩。
外省的督抚,哪个不晓得早早给皇上拜年?
偏他年轻,竟忘了给皇上敬孝心了。
待日后回京后,皇上当好生与他算账。”
隆正帝不听还好,一听更来气,恼道:“他是忘了吗?他本就没这份孝心!”
“陛下!!”
赢祥正准备笑着劝两句,就听一旁忽然传来一道厉喝声,截断了他的话,也把他身旁的赢昼差点吓一跟头……
原本悠然家常的气氛陡然一转,肃然起来。
隆正帝面色纹丝不变,细眸却轻轻眯起,看向不知何故陡然发作的郭。
郭原本跪坐在高几旁,此刻站起身来,昂然而立,正色谏言道:“陛下乃天下人主,万民帝王。
宁侯,不过是一臣子。
他有何资格,让陛下以孝心而论?
陛下如此,纲常体统何存?
臣望陛下,慎言!”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纷纷一变。
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厮还真敢说……
隆正帝更是当场黑下脸来。
豁达如唐太宗,也数次想诛杀人镜魏征。
更何况心性孤拐刚愎的隆正帝。
他可以容忍郭在公事上,存己见而谏君不折。
但却受不得在私下里也指手画脚,当场打脸……
不过,到底还有几分容忍度,强忍不悦,冷哼了声,隆正帝道:“郭爱卿难道不知贾环于朕,于国朝的功绩?
他是极忠心于朕的,比大多数臣子都忠心。
也是真心为了朕,为了朝廷着想,并且做出让步的。
贾家自荣宁二公起,就大功于江山社稷。
他也每每助朕良多……
朕以子侄爱之,何错之有?”
郭闻言,脖子一梗就想反驳,却被赢祥起身按住,压回了原座。
赢祥半是认真半是顽笑的说道:“瑞甫,这件事上,你就不要再做‘铁面御史’了。
你也是明白人,如今又执掌兰台寺,为皇上爱臣,除却铁面无私外,也要考虑更高的层面。
贾环身份特殊,所行大功于国和皇上,却又极懂事,居功而不傲,为了皇上和朝廷的大局,懂得急流勇退,不与皇上增忧。
又这般年幼,这样的孩子,皇上多宠一些,也没甚大不了的。”
郭并不敬服,还想说什么,一旁素来不主动开口的张廷玉难得出言道:“郭大人,此事陛下和王爷论过多次,我也被垂问过数回,皆以为,以陛下的法子去办,最恰当不过。
今日陛下难得清闲一日,郭大人就不要再多言此事了。”
郭见执掌大秦皇朝权力最大的三人,没一个赞同他,虽心中郁愤不已,到底还是收住了嘴。
他其实也知道,隆正帝宠爱贾环些,并没什么大问题。
贾环和前朝江彬之祸不同。
江彬仗着明武宗朱厚照的宠爱,飞扬跋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