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5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他也没想逼人太甚,点点头道:“是该好生管教管教,堂堂督抚公子,整日里章台走马,眠花卧柳,什么德性?”

    说罢,又谈正事:“本侯南下,除了代天巡视外,还会做些营生,补贴点家用。

    因人手不足,所以这些青楼里的姑娘,就都带回去,做些女红杂事。

    明日派人去衙门兑换她们的身份冠牒。

    至于那些人命官司,就由你们这些江南父母官自己去审吧。

    我若插手,怕闹的动静太大,有人下不了台。

    都有意见么?”

    黄国培谭磊等人面色古怪,看了看满楼的姑娘,不知该说什么……

    林布政使的公子林安面色不忿,刚想说什么,却被林仪一个眼神瞪住。

    然后,林仪满面笑道:“合该如此,合该如此。

    宁侯放心,人命关天,这等残害百姓之事,下官等必会给宁侯一个交代。

    至于这些苦命女子,能得宁侯搭救,是她们几世修来的福气,下官等自不会有意见。

    那些举报有功的花魁,下官也一定命人做旌旗,彰显其功!”

    “呵呵,那就好。”

    ……

    ps:三更完毕!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壮观!

    贾环此举,当真大大出乎一应江南大佬所料。

    因为在众人印象中,他是出了名的得理不饶人!

    从都中长安传来的消息便是:别让他得住了理,不然,连宫里的陛下都按他不住。

    他跟脚太硬,贾家功勋甚著,有整个大秦的武勋将门护着他,没人敢委屈他。

    太上皇在时,他就敢将都中搅动个底朝天。

    更何况是在江南?

    看到地上的尸骨和遍体鳞伤的女童,黄国培等人本以为要无法善了。

    以为江南官场将起大风波。

    却不料,贾环竟高高举起,轻轻的放下了……

    虽然将秦淮妓家抄了个底朝天,但却将追究处置权交了出去。

    这些妓家,对那些江南大佬而言,连根毫毛都算不上。

    不过是一群玩意儿,卑贱之极。

    平日里捧着,捧的不是那些花魁,而是他们自己的心情。

    被抢走一批又如何?

    只要有权在,没了徐妃青,还有李妃青。

    没了寇如意,还有李如意!

    面对这个结果,诸位大佬真是欣喜非常。

    因为一旦贾环追究不放,掀起风波。

    以烟雨阁还有其他诸画舫背后的关系,牵拉起来,整个江南官场都要发生大震荡。

    没有人会喜欢这种震荡,哪怕寻日里和布政使林仪有利益冲突的黄国培和谭磊。

    一旦局面失控,首先被京里问责的,就是他们两人。

    在他们的管辖下,江南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只会让都中长安认为他们昏庸无能。

    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而且,相较于大动干戈,他们更喜欢可控的妥协和利益交换。

    就比如接下来的事……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承贾环的情。

    两江总督黄国培亲切表示:“宁侯慈心仁厚,不忍这些风尘女子受罪,还要为她们谋取生活营生,此举大善,总督衙门一定倾力支持!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便是。”

    江苏巡抚谭磊亦不甘人后,笑着表示道:“京中陛下爱民如子,宁侯为陛下心腹爱臣,不仅同样如此,还将陛下的爱民之心发扬光大,普及到了秦淮妓家。

    此举着实可钦可佩,功德无量!

    若有需要下官能办的事,尽管差遣。”

    在黄国培和谭磊想来,贾环招收这么多女孩子,总不会是为了开钱庄。

    只要不是开钱庄,惊动太甚,其余的随他去折腾。

    越沉迷越好。

    哪怕让他在江南刮地三尺,也好过官不聊生……

    而第三号人物江苏布政使林仪就更心善了,他唯恐贾环需要的人手不足,当场下令,要借着宁侯烧起的这把正义之火,将宁侯仁爱之心惠及整个金陵城。

    吩咐金陵知府张楚彻查金陵地面的所有青楼楚馆,不可漏过一处。

    清查完毕后,将那些可怜的姑娘,消除贱籍,恢复良籍,全部送入慈园,供宁侯享用……

    不,是差遣救助!

    听林仪说罢,当场差点有人笑出声来。

    贾环若是抢这么多良家女,别说这么多,他敢抢十个,就是泼天的大事了。

    谁都不敢压下,必定无数封折子六百里加急送入京中。

    可他抢那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妓女……

    众人只当他抢了几千牲口。

    与顽笑无异。

    与此同时,贾环也笑的无比灿烂。

    将这一张张面孔记在脑海里……

    然后告诉黄国培等人,的确有事要他们帮忙。

    他需要他们在金陵城繁华地,腾出一条街来……

    黄国培等人虽然都大吃一惊,没想到贾环吃相那么难看。

    可贾环今夜给了他们那么大的脸面,他们最终还是答允下来。

    一定会为贾环置办妥当。

    于是,这一场典型的官场交易,就算完成了。

    曲终人散。

    至于那些苦主最终的结局如何,是死是活……

    却不会有人关心分毫。

    毕竟,在黄国培等江南大佬眼中,她们也算人?

    ……

    看着满面舒心,扬长而去的一干江南高官,最终消失在如画的秦淮夜色中,贾环微微眯起了眼。

    他不是不想一查到底,他也不是不想将这黑暗的世界一枪砸下去砸个稀巴烂。

    他并不是顾忌哪个。

    他现在去砸,也砸的起。

    砸就砸了,谁能奈他何?

    可是,砸过后,又能怎样呢?

    只要他离开江南,根本不用一年,一切都将照旧。

    这个世道,就是如此。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不从根本上改变,就没有丝毫匡扶的可能和必要。

    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苦的,还是那些苦命人。

    所以,他要学会暂时的妥协。

    用妥协,换来大事业的顺利发展。

    但总有一日,敢叫天地换新颜!

    让这些腐朽恶臭的官僚主义,不能再肆无忌惮的作威作福,损害整个大秦的国朝气运。

    看着数位大佬扬长而去的身影,贾环心中冷笑一声。

    这就是官!

    ……

    翌日清晨,金陵慈园。

    云烟朦胧。

    本该静谧的江南第一园中,此刻却已经喧哗如闹市。

    即使每个人的声音都不大,可当一二千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也能用壮观来形容。

    这还是已经剔除了年岁在二十五岁以上的部分。

    在这个时代,二十五岁的女子已经可以用风韵犹存来形容了……

    而二十五岁的青楼姑娘,更多已是残花败柳。

    这并不是夸张。

    为了避。孕和保持容颜,每日里吃的虎狼药,已经将她们的身子残害的破败。

    卸了妆后,看她们的模样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这些女子,她们若是愿意从良归家也可。

    若是愿意留下也行,但多只能去做绣工。

    洗去铅尘,素面朝天,好生将养几年,说不定还有恢复健康之时……

    而二十五岁以下的女子,入了慈园后,从昨夜起,便由金陵城内最有名的一百五十名郎中给她们诊断身体。

    身体无恙的,才能继续留下。

    有恙的,就只能连夜出园。

    当然不会置之不理,没遇到也就罢了,遇到了,算是一种缘分。

    会有人帮她们治好后,再寻一份差事。

    女儿街扫地擦窗的也得是女儿家,人手只嫌不够。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份活计,保证她们饿不死,还会有银子花。

    总之,当清晨第一束阳光穿破云雾,照进慈园时,贾环带着一众家眷进来,就看到足足一千八百多名洗去铅尘,却依旧千娇百媚的姑娘,站于慈园内一处花坡上,齐齐屈膝福礼:

    “侯爷万安!”

    心情,不由大好!

    “嘿……嘿……嘿!”

    “哼!”

    正当贾环咧嘴大乐时,身旁却响起了数声不悦冷哼声。

    任哪个娘子看到自家相公对着这个场面傻乐,都不会高兴的。

    贾环闻声,忙收敛神色,一本正经道:“嗯,之前已经说明白了,人我救回来,该怎么分派,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我就是过来看一眼,如今看起来,还不错……哎哟!”

    贾环满面委屈的看向林黛玉,道:“我是说做事会不错……”

    林黛玉见众人看向她,登时不好意思起来,小声哼了声,道:“谁知道呢?满园子都是……这下你的名声保管更坏了,而且,定会传回都中。

    老太太知道了,不定气成什么样!”

    贾迎春今儿显得高兴,因为她手下的织绣局总是不够人手,如今看到这满坑满谷的人,尽够使了。

    她笑道:“老太太不会生气的,不过宝兄弟怕是会生气。这样的场面他见不着,心里定着急的紧。”

    了解贾宝玉心性的贾家姊妹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赢杏儿见贾环还在怔怔的看着那万千少女,连她都不大乐意了。

    挥手赶人道:“你快去忙你的去吧!真是奇了,在都中也没见你往平康坊里钻。昨夜十二花魁服侍你,也被你欺负哭。

    怎地这会儿这般没出息,眼睛都快挪不开了?”

    贾环无语道:“我这是贪花好色吗?我这是觉得壮观好吧,壮观!”

    “那你快去别地儿壮观吧,没的在这里碍手碍脚的,我们还要做事哩!”

    林黛玉帮忙赶人。

    她看到那上千人的队伍里,居然有狐媚子对着贾环搔首弄姿,顿时大恼起来。

    贾环看了看林黛玉等人的小火气,再看看眉尖轻扬的赢杏儿,不禁为那些女孩子的命运感到难过……

    只有男人,才最懂得男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东西。

    同样,也只有女孩子才最了解同类的心思。

    若只林黛玉等人,顶多是眼不见心不烦,赶出去就是。

    了不起再罚罚跪……

    可有赢杏儿在,贾环敢拿脑袋担保,那些青楼女子将开启地狱般的生活模式,直至洗去那身风尘气……

    果不其然,他还没转身走两步,就听赢杏儿淡淡道:“小吉祥,你不是最爱跑爱跳么?打今儿起,每日里你就带着这些人,围着这玄武湖,好生跑两圈。

    什么时候她们能通过刘嬷嬷、容嬷嬷的认可了,才算你尽功了。

    记住了吗?”

    “得令!!”

    小吉祥小红脸绷的紧紧,大眼睛里满是激动之情,大声应道。

    平日里只能带香菱耍,如今能带一二千人一起耍,想想都了不得哩!

    贾环看到这一幕,不禁哈哈大笑。

    再看看浩瀚无垠的玄武湖,又不禁为那群小娘皮们感到悲哀……

    “真是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摇头叹息中,在一阵笑骂声中,贾环出了园子。

    甫一出门,就见韩大大步走来,沉声道:“环哥儿,外面来了数千士子,把慈园给围了!”

    ……

    ps:报备一下,院里临时出个差,今晚的飞机,明天晚上的返程,所以不得不请个假,今天只有一更,明天看情况,回来后报告会结束的早就努力更……

    在医院里做技术工作,有那么一点点的水平,咳咳,所以要跑腿……

    汗颜,见谅。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天诛国贼!

    “天日昭昭,自古以来,可曾闻此黑暗之事?”

    “丧心病狂,令人发指,令人发指!!”

    “听说此缭在都中长安月旦评时,就带了群臭丘八闯进平康坊里,还污蔑逸云居的兰大家为魔教妖女,想缉拿下大狱!

    所为者,就是想勒索一万两银子!”

    “什么,竟有此事?简直暗无天日!

    吾尝闻,都中长安逸云居的兰大家,书画双绝,甚至更胜徐妃青一筹。

    只可惜,北边那些土孙,连像样的好诗也做不出几首,拖了兰大家的后腿。”

    “这话没错,若是兰大家有仲兰兄这样的才子相助,定会比徐妃青更胜一筹。

    可悲徐妃青,可叹徐妃青。

    好不容易被我等诗才捧为花魁,结果却沦为了权贵的玩物。

    误了终身!”

    “有理,有理!

    不过……如此说来,那奸邪玩弄的,也不过是我等捧起来的妓子,算不得什么?”

    “正是,正是……”

    一群青衿璞冠中,不少读书种子夸夸而谈,面色从愤怒之极,到惋惜慨然,再到洋洋得意……

    却也有明白不自欺之人,眼神莫名的看着这些同类,面色怜悯。

    论才气,这些**叨叨的货色,顶多也就是二流。

    且不说能不能折桂入长安,就算京榜题名,了不起也就是二甲末尾,多在三甲同进士里厮混。

    这等角色,怕连登入平康坊逸云居大门的资格都没有,还想去捧兰大家?

    更别说他们去捧徐妃青了。

    做那几首才气平平的狗屁诗,连徐妃青的面都没见过,还在这里自。淫……

    罢了,只当这些人来凑个人数,拉拉人气吧……

    “奸邪可恶,***江南!”

    “此缭不除,国将不国!”

    “朝廷养士百十年,仗义死节,便在今朝!!!”

    这句话,算是彻底点燃了数千士子的嗨点,整个场面登时沸腾起来。

    一个个往日里注重仪态体统的书生们,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不要命的往太平门处涌去。

    更有人嘶吼出了“天诛国贼”的口号,让气氛再度失控。

    泼天大事啊!

    从宋起,宋太祖立下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后,士子的地位一日胜似一日。

    任你家财万贯,任你为国立下汗马功劳,都比不过在东华门外唱名的士子。

    到了前明,虽然有太祖和永乐二帝,将读书人虐的不要不要的。

    但等到土木堡事变,军功勋爵体系被一举摧毁后,士子的地位再次死灰复燃,一日高过一日。

    而从那个时候起,读书人就成了惹不起的代名词。

    中了秀才,便能见官不拜。

    中了举人,便能与知县谈笑风生。

    若是中了进士,一省巡抚面前都有座位。

    这个时代,最让官员头疼的不是草民聚众闹事。

    有草民敢闹事,调兵镇压就是。

    最让他们棘手的,便是士子闹事。

    聚集十数个秀才,就敢大闹县衙。

    聚集十数个举人,就敢大闹府衙。

    宋时明时太学国子监的书生们,敢聚集一起叩阙见君,干预朝政。

    闹的那样大,谁又敢拿他们怎样?

    就连上回桐城四老聚集满神京的书生,妄图在祭天之日行废立逆事。

    朝廷最多也只能抓几个为首的,却奈何不得那些书生。

    由此可见,这些士子身份之超然。

    朝廷的纵容,也愈发增长了他们的气焰。

    土木堡后,一干文臣敢将锦衣卫指挥使活活打死。

    文臣打起人来,那才叫一个肆无忌惮。

    看他们今日的模样,似准备再来一出为国除奸佞的戏码。

    宁国侯为患之日久矣,将都中长安闹的鸡犬不宁,长安那些士子们却丝毫没有作为。

    如今初入江南,就引起公愤。

    若是被除去此害,岂不是证明,江南士子,比都中士子高明不知多少倍?

    嗯,没说的!

    国朝养士百余年,仗义死节,便在今朝。

    千古之后,青史之上也必有他们的大名!

    “吱……呀……”

    就在士子们一个比一个激动燃烧时,太平门缓缓打开。

    数千士子们在这一瞬间,情绪也达到了顶峰。

    我辈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冲啊!!

    一个挤一个的疯狂往太平门处冲涌而去,似乎想再上演一回前朝士子怒烧董宅的义事。

    “哎哟!”

    “啊!”

    “老天爷,救命啊!”

    只是,一拥而入惩国贼的愿望似乎出了岔子。

    靠在最前的数十青衿书生,忽然发出了一阵惨嚎声。

    拼命往后退去。

    情况忽变,情况急转而下。

    继而,后面拥挤的众人就发现了原因。

    十余轻骑从太平门内步步踏出,手中的长鞭根本没有丝毫顾忌,狠狠的朝前方士子身上招呼去。

    若只是往身上招呼,那士子们多半还不会拼命的往后退。

    他们也是要气节的,廷仗都不怕,还怕鞭子?

    可问题是,那些凶残的丘八,竟恶毒的往人脸上招呼。

    一鞭子下去,就是一块肉,也就留下一块伤疤。

    老天爷!

    这是在造孽,比杀了那些士子更让他们痛苦。

    十年寒窗所为者何?

    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好做官吗?

    他们现在这般拼命为何?

    真的只是为了一群婊。子?

    当然不是,他们为的是名声。

    有了名声,才好做大官!

    这叫养天下之望!

    可问题是当官要讲究官容,就是颜值!

    看看前朝那些名相,王安石、蔡京、张居正乃至今朝的李光地、张廷玉等人,哪个不是相貌堂堂的帅哥?

    一个面上带有残疾的书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做官的,至少不可能做大官。

    影响朝廷形象……

    这真真比杀了他们更让他们惊恐。

    所以,当有人看到倒在地上那十数书生脸上血肉模糊一片后,身后那些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哪里还敢再往前冲。

    今日别说未必弄的死那个造业的侯爷,就算弄死了,可毁了容后,不凭白给别人做嫁衣吗?

    读书人里有傻子,但中试的没有傻子,也自然不会做这种蠢事。

    因此,他们比方才往前冲时更用力也更疯狂的往后退。

    可再后面些的人却不知就里,还在拼命往前涌。

    局势一时间惊恐危及之至!

    这一会儿,只要有一人栽倒,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踩踏事件,栽倒的人也就不可能再起来了……

    真要发生这样的事,就连贾环都难以全身而退。

    真正的泼天大事。

    眼看大事将坏,不知多少人眼中带着惊恐,也不知多少有心人眼中带着兴奋,就在这时,满朝人耳中竟清晰的听到一道声音:“都站稳了,谁再敢动,本侯杀谁。”

    众人闻言纷纷一怔,下意识的朝声音来源看去,就见高达十数丈的太平门楼上,一道身影负手而立,居高临下,遥遥俯视着他们。

    有靠后面的书生还不知道前面的情况,见这孙子都这样了,还这般骚包,登时火气更盛,狠狠啐了声:“呸!国贼……

    啊!”

    他至死都不敢相信,贾环真敢杀他。

    眼睛里满是惊恐的看着穿喉咙而过的那支尾翼还在颤抖的利箭,缓缓倒下。

    如此,终于让那些书生们相信,这位祸国殃民的国侯,是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下死手。

    他们彻底不敢再闹腾了,有胆小的直接晕倒过去。

    胆大些的,就拼命的想往外逃。

    可脚步还未动,就再次听到那道并不大,但十分清晰的淡漠声音响起在耳边:“再动一下,必杀你。”

    分明是站在高高城门楼上说的,可每个人都感觉,这句话似乎就是在对他说。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人敢乱动。

    场面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死寂状态,之前喧嚣冲天,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书生们,纷纷闭口不敢言。

    唯有不少抽泣声在响……

    而这时,昨夜才折腾一夜,刚刚回衙门补觉的江南一众大佬们,才姗姗来迟的赶到。

    千余总督标营和巡抚标营的士卒,将现场围住。

    并护着黄国培等高官挤入现场。

    有士子许是以为能为他们做主的人来,又恢复了些胆气,刚想向前迈步喊冤。

    一道弓箭便呼啸而至,直直钉在了他的脚面上,连他的右脚一起,贯穿入地。

    “啊!!”

    凄厉的惨嚎声,让无数人头皮发麻,唬的面无人色。

    彻底丧失了再反弹一回的勇气。

    连黄国培等人看到这一幕,都变了脸色。

    这时,贾环方才从高高的城门楼上,顺着城墙飘然而下。

    面色淡漠,眼神凌厉。

    太平门内,涌出百余披甲亲兵。

    贾环看着地上依旧在哀嚎的那为首数十个已然被毁容的士子,冷声道:“来人,将这些围攻钦差行辕,图谋不轨的贼子,全部拿下。

    剥去身上青衿,监押起来。

    问出幕后指使,再一并发落。”

    前面那两句,虽然也让众人面色发寒,可都没最后一句令人惊恐。

    这真要放开了手尾去追究,对于江南官场,那才是泼天的祸事。

    黄国培、谭磊等人个个顶着黑眼泡上前,连声劝道:“宁侯息怒,宁侯息怒,学子无知,惊扰了宁侯,实在是下官之罪。”

    此刻,他们真真将这些蠢货恨的牙根疼。

    也腹诽贾环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这才到江南几天,就闹出了这么多祸事。

    贾环看向黄国培、谭磊等人,道:“黄大人,本侯以为,今日之事,绝没那么简单。

    汇聚上千学子,围攻本侯行辕。

    罪同谋反!

    这幕后若无心怀谋逆之辈煽动,绝无可能。”

    黄国培倒吸了口冷气,忙道:“宁侯,这些士子多半是听闻了昨夜之事,才脑子犯浑,自发来此闹事生乱。

    下官手下,应该不会有此大逆不道的官员,妄图谋反啊!”

    真要坐实了这个罪名,那两江官场非得被清洗个底朝天不可。

    那他黄国培也就玩完了。

    幸好,贾环暂时没有抓着不放,淡淡道了声:“是么?本侯却不知,昨夜之事到底有什么坏处,竟让他们如此义愤填膺,要天诛国贼?!”

    黄国培嘴角抽了抽,道:“许是他们……也是被人哄骗了……不是,下官的意思是,他们并不知宁侯昨夜所行,并非是为了宁侯自己,而是在做善事。”

    贾环冷笑一声,道:“若真如此,那就问出是哪个在哄骗他们就好。

    这件事,若没起头的,绝不会至此。”

    黄国培闻言,叹息一声,点点头道:“也好,问清楚点也好。

    只是宁侯,这些士子,乃江南精华所在,亦是国朝气运所在。

    还望宁侯,稍微善待一二。”

    ……

    ps:第二更晚一些,今天居然停电了,汗死!

    这两天欠的更这个月一定补起来。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读书人的事……

    “本侯是讲道理的人,你们若不是狗胆包天,围攻钦差行辕,本侯也不会下辣手。

    呵,真是读书读蠢了的东西,和本侯一个武勋动手。

    老子在西域杀的罗刹鬼尸山血海,保得万里西域三十年内无战事。

    你们居然想同我动手?

    脑子里都被狗屎堵住了吧?”

    和黄国培谈好条件后,贾环开始找那些书生秋后算账。

    被一个同辈人,甚至岁数远比他们小的多的同辈人当面骂的狗血淋头,那些天之骄子们,一个个都涨红了脸。

    但是看着进气少出气多,犹自在惨嚎的同行们,他们还是没勇气反击……

    他们敢蜂拥而入县衙,指着县太爷的鼻子骂。

    敢蜂拥而入府衙,教知府老爷如何做人。

    敢围住皇城大门,叩阙面君,陈情献策,抨击朝政。

    那是因为县太爷不敢对他们怎样,知府老爷也不敢拿他们怎样,连皇帝都不会拿他们怎样。

    因为太平皇帝手下的力量,全部都是读书人。

    谁敢打杀读书人?

    可眼前这大魔王敢,而且他杀人不眨眼。

    如此一来,谁还敢跳?

    可他们闷声不言,那位居然还不放过……

    “都他娘的哑巴了?”

    贾环厉声道:“你们要是觉得做人当义气,不准备把幕后谁指使你们的人说出来,那本侯成全你们。

    有一个算一个,都把那身士子皮给脱了,西域刚刚归复,十万里江山无人耕种,你们都去种地吧!”

    那些士子们怕没怕不知道,黄国培、谭磊等人是真怕了。

    贾环真要调兵把这些读书种子全都送到西域种地放羊,他们这些江南大佬也别再当官了,一起去西域种地吧。

    君不见,满朝朱紫贵,皆是读书人。

    贾环一介武勋,功高社稷,他可以不在乎这些读书种子。

    可黄国培、谭磊等人,本就都是进士出身,若是护不住这些读书种子,都无颜再见旧日同年师友。

    不是废物点心又是什么?

    黄国培忙劝道:“宁侯息怒,这些士子并非不愿说话,多半是被宁侯虎威所慑。”

    说罢,连声对那些士子们喝斥道:“你们无故聚众闹事,袭扰钦差行辕,本是可入刑的大罪。

    如今宁侯与尔等一机会,尔等如何还不速速把握住?

    邓旭,本官记得汝为今科解元,为诸士子之首。

    莫非此次闹事,便是以你为首?

    若真如此,本官今日便先剥你青衿,再上书礼部,夺你功名,治汝大罪!”

    被黄国培点名的书生闻言,脸色登时煞白,他正准备来年参加春闱,眼看就要入京了,如何能受此等飞来横祸。

    忙辩解道:“总督大人明鉴,学生不日即将入京备考,连年节都不欲在金陵过,如何还会有心思聚众闹事?”

    黄国培怒道:“还敢狡辩,既然如此,你今日在做什么?”

    邓旭苦涩道:“学生只是听人说,恶……有人行事太过霸道,将秦淮十二名家强掳去不算,竟还尽取金陵城所有秦楼楚馆的女子,为此,还打杀了好些人。

    学生乃孔孟二圣子弟,习先圣经史子集,修吾浩然之气,立志为国尽忠。

    听此恶事,岂能袖手旁观?”

    谭磊在一旁语气森然道:“你是为国尽忠,还是为了那些青楼姑娘尽忠?

    本官可是听说,今科解元可是风。流的很,大比之后,在秦淮河的画舫上住足了两个月才下船……”

    邓旭闻言,面色陡然涨红,高声抗辩道:“巡抚大人何出此言?

    吾辈读圣贤书,自然行孔孟道。

    再者,纵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