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迷红楼-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发誓早晚要报此仇……
这一点,甚至比贾宝玉做的要好的多。
因为他最后的确为尤二姐报了仇……
贾赦想要石呆子的扇子,贾琏并不仗势欺人,出了大笔的银子,还没办下来。
后来是贾赦和贾雨村合谋,将石呆子害的家破人亡,贾琏颇不认同,多嘴了一句,因此被打个半死……
贾环其实知道,贾琏心里怀疑过他和王熙凤的关系。
他也曾提防过,贾琏会不会因此生恨,使坏心眼……
但经过暗中观察后,贾环发现,贾琏是真的,不在乎绿一点……
或者说,他真的不在乎王熙凤给他绿一点……
尽管贾环并未曾给他戴一顶绿帽子。
贾琏很受用这几年因为贾环的强势,带给他在外面的荣光。
只因他是贾家二爷,贾环的二哥,所以即使在外面遇到牛奔、秦风这样的最顶级的衙内公子,看在贾环的面上,他们都会抱拳唤他一声二哥。
甚至是遇见宗室王公世子,也没人想着拿身世压他一压,给他难看。
因为他们都怕他身后那个护家人护到让人发指的贾三爷。
这种待遇,足以让贾琏在外面的日子过的好比神仙,真真给个王侯都不换……
这也是他前半生过的最痛快最体面的几年。
也因此,贾琏既畏惧贾环,也感激贾环。
他是个明白人,知道贾家能有如今的光景,全靠贾环这些年的东拼西杀。
他有自知之明,知晓帮不到贾环什么,唯有在此鸣不平!
而这样,其实贾环就很满意了。
至少比贾宝玉强……
贾环拍了拍贾琏的肩膀,笑道:“放心吧二哥,没事的,不用怕……
日后家里你就多忙些,照顾好家里。
有事就去镇国公府、武威公府寻帮忙。
他们若是不方便,就写信给我,我就会立刻回京。”
此言一出,附近不远处不知几人眼中瞳孔猛然一缩……
贾环只作不知,与贾琏、贾兰和贾宝玉一起进了荣庆堂。
……
“三爷回来啦!”
今儿还是小角儿看门帘,扎着两个小发髻,使劲的掀起大红猩猩毡帘,眼睛乐巴乐巴的看着贾环。
贾环哈哈一笑,随手取下腰间的玉佩,递给她。
小角儿这次却有些迟疑了,抓了抓脑袋,看着贾环道:“三爷赏我几颗金瓜子就好,这个……太贵重了呢!”
贾环呵呵笑道:“就拿这个吧,当是三爷赏你的嫁妆。”
小角儿一张小脸儿登时红了起来,忸怩的用小脚在地上画着圈,道:“那……那小角儿谢谢三爷!”
贾环哈哈一笑,将玉佩给了小角儿后,就进了荣庆堂。
贾琏也跟了进去,贾宝玉慢一步,看着满有灵气的小角儿,笑道:“你这丫头,倒也有趣。可想去园子里,到里顽?”
贾宝玉身后,贾兰不动声色的给小角儿摇头使着眼色……
小角儿看到后,眼珠子转了转,道:“宝二爷,我要留下来给三爷撩门帘子哩!”
贾宝玉面色一僵,瞪了小角儿一眼,没好气的道:“那你就撩一辈子吧!”
说罢,头也不回的进了荣庆堂。
贾兰见贾宝玉进去后,对小角儿竖起根大拇指,道:“还好你聪明,不然就糟了。里,可不是个好去处。
你若想进园子里耍,就同我说,我让二丫来接你。”
小角儿想了想后,点点头脆声道:“那好吧!”
贾兰小大人似得“嗯”了声,又上下打量了番小角儿,叹息道:“还太小,我还得替三叔守好几年……”
说罢,摇摇头进了荣庆堂。
小角儿茫然的留在原地……
……
荣庆堂内,自贾母起,都站了起来……
除了坐月子的赵姨娘和贾元春外,贾家人都到齐了。
贾环行礼毕,贾母就一迭声的将他喊上高台软榻,拉着他坐下。
却没有问东问西,而是握着贾环的手笑道:“东边儿都安排妥当了?”
贾环笑道:“都安排妥当了。也没多少东西,金陵都是现成的。”
贾母喜道:“这是要去金陵?咱们老宅子便在那里哩!荣宁二府好大的气派,占了荣宁街一大半,倒比都中还大几分地!”
贾环点头道:“因为都中的格局不适合大举操办经济事业,所以孙儿同陛下请命,出京办事。”
说着,还从怀里取出一块御命金牌,递给贾母,道:“陛下觉得孙儿言之有理,神京乃庄重肃穆之地,弄的满成铜臭,的确不好。
因此就赐给了孙儿这块金牌,让孙儿着情去办。
孙儿寻思了下,金陵乃是一块福地,六朝古都,更兼水利交通便利,所以就想定在那里。
可惜因为要忙些正事,不然总得带老祖宗一起去逛一回!”
贾母闻言,眼中隐隐湿润,没有看金牌,而是看着贾环连连道:“好,好!
好孩子,好孩子……
金陵啊,我就是在那里长大的,也算是你的老家呢!
你去那里过也是极好的……
不过,我去不成了,年纪太大,已经走不动喽!
只要看着你们这些儿孙都好,我就高兴的很。”
贾环点点头,看着贾母的眼睛,正色道:“老祖宗放心,孙儿保证,一切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再过二三年,孙儿就来接老祖宗,去江南逛逛,看看金陵玄武湖的景儿,看看燕矶夕照,看看莫愁烟雨,看看鸡鸣晚钟!”
贾母到底上了年岁,虽然之前给众人说好,不许提不高兴的事,一定要让贾环高高兴兴,放放心心的出京,可这会儿,看着如此孝顺的佳孙,她自己却着实控制不住情绪,眼泪断了线似的,扑簌扑簌落下,一把拉过贾环抱在怀里,大哭道:“环哥儿啊,你可要记得早点回来,老祖宗……等不了你几年啊……”
此言一出,饶是之前和索蓝宇商议好一切,贾环此刻也不禁有些后悔。
连他看着贾母如银的白发,都忍不住红了眼,落下泪来,更别提其她妇孺。
满堂悲声!
……
ps:虽然是满堂悲,但一切都会好的……
写逆境写的我心惊胆战,怪不得现在横推文至高,下本我也试试写无敌文!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悚然而惊!
相比于宁国府,荣国府的防备的确松懈的多。
又处于风暴中心,所以没用多久,荣国府里的悲音,就传到了所有有心人的耳中。
贾琏暴怒大家没甚意外,贾母痛哭众人也能理解。
可当线人传出,连贾环都跟之落泪……
一时间,许多人为之噤声和不安。
有人为之幸灾乐祸,但也有许多人为之震怒若狂!
“爹!!!”
镇国公府,镇威堂上,这大概是有生以来,牛奔第一次用怒吼的声音,向牛继宗发起咆哮。
哪怕牛继宗冷眼看来,也毫不退却的对视着。
“奔儿,你疯了!还不快给你爹赔礼!有话好好说,傻孩子,你爹难道就不关心环哥儿?
他定会给环哥儿讨个说法的。”
郭氏见牛奔这般,唬了一跳,忙给他使眼色道。
牛奔却连他娘的话都不理,只是瞪着眼,硬顶着牛继宗的目光。
他希望牛继宗再入皇城,为贾环讨个公道!
郭氏还想说什么,牛继宗却收回了看牛奔的目光,挥了挥手,对郭氏道:“你先去吧,再看看这混帐的行礼还有什么不妥当。”
郭氏担忧的看了眼依旧如同虎犊子般暴怒的牛奔,却不会违拗牛继宗管教儿子,叹息了声,转身离去。
等郭氏离去后,牛继宗瞥了眼依旧死死盯着他的牛奔,哼了声,道:“总算成长了些……”
牛奔闻言,愤怒的眼神一滞……
什么意思?
牛继宗沉声道:“可是依旧愚蠢!你当环哥儿是好欺负的?若不是他存心如此,谁能逼他到这个地步?”
“可是……”
牛奔皱眉道:“爹,环哥儿为何会存心如此?他最看重家人,怎会……”
牛继宗缓缓摇头,道:“你别问我,这些我也不知道。
只是环哥儿昨夜就送信于我,托我今日如此行事。
若非这般,我今日进宫,也不会带着周兴陈克他们一起去……
想来,温家、秦家那边亦是如此。”
牛奔彻底迷糊了,抓耳挠腮道:“环哥儿他……究竟想做什么?他料到了会这样,故意这般……他为甚?”
牛继宗见牛奔纠结成这般模样,喝道:“想不出就不要再想,环哥儿行事,一向难测,保不准又是和宫里有什么约定。
当初方南天不就被他和宫里一起坑的那般凄惨……
他有定策,方才又派人来说他很好,就不需担心,他比你懂事。
你好生准备你自己的,扎萨克图那边已经下雪了,你不要大意了去。”
牛奔闻言,有些不信的看向牛继宗,他没想到素来对他要求严厉的牛继宗,也会嘱托他注意生活,一时间,离别之情也涌上心头,垂头瓮声道:“爹,儿子一走好几年,您和娘多保重身子。”
牛继宗点点头,又一摆手,道:“去吧,到后面多陪陪你娘。这几日……”
牛奔应了声后,往后宅走去。
待牛奔离去后,牛继宗负手而立于镇威堂上,眉头紧紧皱起,眼中迷惑……
他并不会真以为,今日之事,是贾环与隆正帝有什么约定。
因为隆正帝定不会让他自己如此下不来台,他是极要颜面的人……
那么,贾环今日所行,到底所为何事?
就现在看来,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出京。
可……
他本身就要出京啊。
待银行之事办成后,他就要……
嗯?
牛继宗眼眸忽地一眯,心里疑惑:莫非,环哥儿不想在都中办他那银行之业?
也不对啊,在他的谋划里,都中是个极关键之处。
贾家大部分的力量,都集中在都中。
不可能错过这里。
他之前已经做了那么多准备,都并非作假。
轻轻叹息一声,牛继宗摇摇头,看不透,看不透啊……
……
大明宫,紫宸书房。
隆正帝亦如牛继宗般,负手而立。
面色严峻到冷酷,细眸中眸光闪动。
他在听着都中的动静,黑冰台在所有勋贵府第及三品以上文官家中,都有眼线。
许多人也都知道这个情况,甚至知道家中何人为眼线,但都恍若未觉。
因为这是皇权天下。
“工部右侍郎左行大笑三声,称苍天有眼,报应不爽……”
“户部左侍郎李昶来回踱步,面色兴奋,口中喃喃不绝:天诛国贼,天诛国贼……”
“大理寺少卿严明给府上每个仆婢发赏银二两,称国除奸佞,普天同庆……”
“兰台寺御史中丞楚朝提议,发动兰台寺御史,上书弹劾贾环贪敛暴虐,行银行商贾事,心怀叵测,为江山社稷计,当早除之……”
“够了!”
隆正帝霍然转身,一拳砸在御案上,面容狰狞,咬牙切齿,怒喘吁吁道:“这起子……这起子……”
“皇上息怒!”
见隆正帝情绪波动激烈,赢祥忙劝道:“捧高踩低,本是官场常事。他们若不这般想这般做,反而不正常呢。”
隆正帝却依旧不能释怀,寒声道:“常事?贾环虽放纵无状,不识礼数,多有莽撞之行。
但他于国朝于江山社稷,到底有何功绩,朕就不信天下人看不到眼里。
纵然普通百姓不知,可朝廷大臣,他们难道也不知?
居然口口声声,称之国贼!
那楚朝身为御史中丞,不能一心为公,竟说贾环行商贾事都成了居心叵测。
这起子黑了心的奸臣……
其心可诛,其行可恨!
朕看他们,才是真正的国贼!
该……杀!”
看着杀气凛凛的隆正帝,赢祥心里轻轻一叹。
若不是知道来龙去脉,只看隆正帝此时的模样,谁能信,正是他金口玉言,逼贾环出京的?
他此刻如此愤怒,怕不只是为了那些准备落井下石的愚蠢文臣,也有他对自身无可奈何,别无选择的愤懑……
再者,在隆正帝看来,他可以欺负贾环,别人却不能。
而隆正帝尚且只是因公而打压贾环,楚朝等人,却是绝对的私心仇怨。
赢祥摇头道:“皇上,贾环之前抄了那么多家钱庄,背后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他被这么多人落井下石,也不为怪。”
隆正帝忽然抬头,看向赢祥,目光凛冽而奇怪,道:“落井下石?什么落井下石?贾环掉井里了吗?”
赢祥苦笑了声,道:“皇上,不是……不是臣弟以为贾环掉井里了,是外面人这般看。”
“不过是出个京,一个个就这般大惊小怪!喊打喊杀,朕还偏不让贾环出……”
说到这,隆正帝话音一顿,整个人从暴怒中忽地冷静下来,转头看向赵师道,问道:“勋贵府第都是什么动静?”
赵师道闻言,面色有些犹豫……
“说!”
隆正帝一看他脸上的犹豫,脸就黑了,心知一定没什么好话。
赵师道垂下眼帘,本分道:“陇武伯府,现袭……”
“不用讲那么明白,里嗦一大通,就直说他们都说了什么!”
隆正帝不耐烦道。
赵师道苦笑了下,道:“陛下,他们都说……都说陛下有些……有些刻薄寡恩,还说……鸟尽弓藏云云。
他们还准备,准备再赴皇城,为宁国侯讨个说法……”
他已经尽力将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给精简许多了……
但此言一出,隆正帝和赢祥的面色还是变了变。
隆正帝阴沉着脸,冷笑了声,寒声道:“那他们为何还没来?”
赵师道道:“陛下,是秦公爷、牛伯爷和温伯爷他们,派人去安抚住了他们……”
隆正帝闻言,面色稍缓,继而就听赵师道再道:“本来那些人还多有不平,不服安抚。
不过秦公爷和牛伯爷他们派去的人说,是宁侯劝他们稍安勿躁,相忍为国的,那些勋贵们才不再闹了……”
听赵师道说罢,隆正帝直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头涌出,整个人悚然而惊!
赢祥和一旁的苏培盛也都大变了脸色。
那些勋贵将门知道贾环的遭遇后,为他鸣不平是可以理解的。
甚至,他们再次汇聚皇城,隆正帝都能接受。
这不算什么,可以理解为,勋贵们只是在用行动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顺带着维护贾环的利益。
毕竟,今日皇家能对贾环这般打压,日后就能对其他勋贵这般打压。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罢了。
可是,他们竟然因为贾环一句话,就放弃了行动,这……
这就象征着,贾环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之高,说话的分量之重,已经超乎了想象!
这甚至用超然来形容都已不足……
赵师道最后才说了贾家的情形:“荣国府贾琏,颇为失态,在前院仪门前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不过被宁侯劝止了。
荣庆堂内,荣国太夫人揽住宁侯痛哭,让他早日回京。
满堂悲声。”
隆正帝细眸紧眯成线,看向窗外皇庭,似不想让人看清他的眼神,而后淡漠的道:“那贾环如何答话?”
赵师道正想开口,忽地感觉一旁有两道森冷的目光看过来。
他下意识看去,却见赢祥目光罕见凛冽的看着他,隐现杀意……
这还是赢祥第一次这般看他,赵师道心中一寒,犹豫了下,道:“宁侯对荣国太夫人道:此次出京,是因为都中乃庄严肃穆之地,若大举行商贾之事,难免不妥。因此,他才像陛下请旨出京,去江南寻地经营。还拿出陛下赏赐的御命金牌给荣国太夫人瞧,说最多二三年,就回京来接荣国太夫人下江南,去金陵老家逛逛……”
“皇上,贾环到底还是个懂事的,知道皇上的苦心……”
赢祥在一旁轻声劝道。
下方,赵师道微微垂下头,脸色隐隐变幻。
隆正帝忽然叹息了声,挥了挥手,道:“十三弟,你们先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赢祥面色微微一变,却没多说什么,只是劝了声“皇上保重龙体”,而后便与赵师道和苏培盛一起出了上书房内殿……
……
ps:第一更。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准同行……
出了上书房里间,苏培盛就候在了外间。
又送赢祥和赵师道出去,临别时,目光深意的看了赵师道一眼……
等出了紫宸上书房后,赢祥就站住了脚。
极具赢秦天家特征的细眸微微眯起,目光冷淡的看着赵师道。
赵师道虽为天子心腹,可这一刻,依旧觉得恍若一座高山从天压下。
这不是他多心幻觉,而是,真实的压迫感。
赢祥身为半步天象的绝世高手,气势何等之威重?
赵师道纵然亦为少有的武道高手,可在赢祥面前,却如同稚童一般,没有丝毫反抗的之力。
虽死死咬牙撑着,可颤抖的双腿和苍白脸上的满头大汗,还是彰显出他此刻承受着何等压力……
“哼!”
见赵师道眼中浮现哀求,赢祥冷哼一声后,缓缓恢复了平静。
如苍天高山般的身躯,缓缓收敛成寻常。
赵师道大口喘息了几下,稍微平息后,忙解释道:“十三爷,卑下之前所言,句句属实!
绝无一言敢欺君啊!”
赢祥眼中闪过一抹不屑,道:“赵师道,你是个精明人,孤王不想与你多费口舌,更不想听你狡辩。
孤王知道,你和贾环不睦。
汝为天子耳目,位卑而权重。
这却不是你趁机报复的理由。
此事到底为止,也算是贾环为他上次莽撞之行付出点代价。
但你若再敢在圣上面前故弄玄虚,孤王必斩你,以免前朝纪纲之祸!”
赵师道闻言,面色煞白。
却真不敢再狡辩一句,苦笑着点点头,道:“十三爷放心,卑下岂敢再不识时务的作死。
而且,卑下明白,在陛下面前,论情义和圣眷,卑下都比不得宁侯。
最重要的是,虽然卑下不被宁侯所喜,但卑下依旧佩服宁侯之所为。
他是勋贵中,少有的心怀家国天下,真正忠于陛下之人。
就凭这点,卑下也绝不敢再妄为多言。”
这也算是承认,之前他在给贾环上眼药了。
身为黑冰台主人,却在人前被贾环一拳打倒,若说没一点脾气,谁也不信……
赢祥缓缓点头,看着赵师道道:“你能明白这点就好,你也不要以为孤王是在护着贾环。
你既然知道贾环的忠心和所为,也知道他在勋贵将门中的地位,就更应该明白,一旦他和天家交恶,所产生的后果。
无论是社稷还是皇上,都经不起这般大的动荡了……
他若真有行为不端,不需你进言,孤王都会拿下他。
可他既然能说出相忍为国四个字,连你都不得不赞他一句忠心,我们就不要再逼他了。
记住了吗?”
“喏!”
赵师道轻轻吸了口气后,躬身一应,不过犹豫了下,又鼓气勇气道:“十三爷,卑下……卑下不是对宁侯有误会。
可是一个臣子,势大到连十三爷您这样的总理王大臣,都为之顾忌的地步,哪怕他再忠心耿耿,也不能放任吧……”
赢祥眉尖一挑,看着赵师道,打量了两眼后,笑了笑,道:“皇上信重你是有原因的,你敢这般说,很不错,也有道理。
不过,孤王奇怪的是,你难道不知道,皇上今日在做什么吗?”
赵师道闻言,面色一滞,随即在赢祥的注目下,尴尬的笑了起来……
赢祥呵呵道:“想明白了?”
赵师道忙点头,道:“十三爷,卑下明白了。陛下忍痛命宁侯自请出京,就是为了防……
宁侯在外,远离神京,一不能接触九边军权,二不能干预朝堂政事。
三五年后,这种势态就将不复存在。”
赢祥点点头,负手而立,看向皇庭,淡淡道:“最重要的是,三五年后,大秦的天下,也不会再像如今这般孱弱,千疮百孔。
到那时,定是盛世之景,天家威望隆重。
自身强大了,还需要担心忠心的臣子太强吗?”
赵师道闻言连连点头,道:“经十三爷提点,卑下原本苦思难解的困局,一下就开解了!
多谢十三爷!国朝能有十三爷这等贤王,真是我大秦江山社稷之福!”
赢祥摆了摆手,道:“孤王与你说这些,不单是为了给你解惑,主要是想提醒你,贾环下江南后,或有二三不规矩处,他本就不是规矩人,你黑冰台也别太大惊小怪,每每惊扰皇上。
只要他不秘密联系京中将门,不秘密联系九边重将,不干预朝中政事,其他无关大局的事,尽都随他去折腾!
卑贱商贾之事,他能折腾出什么?
因臣子功劳太重而打压,是我们欠他的……
明白吗?”
……
神京西城,荣国府,荣庆堂。
贾环和王熙凤一起,好哄歹哄才将贾母劝住了。
鸳鸯收拾了铜盆和帕子给贾母净了脸后,贾环“抱怨”道:“老祖宗真是,好生生的就哭起来,听的孙儿都不落忍红了眼。
转头非让贾兰这毛头小子笑了去不可!”
贾母这般贵门出身的妇人,最重体面,虽一时控制不住情绪,但宣泄了些心中的悲情后,到底又重新打起了精神。
听贾环抱怨,有些红肿的眼睛看向下方,站在贾琏身后的小小子贾兰,笑道:“听说,今儿你还帮你三叔做了大事?”
贾兰一本正经躬身道:“回太祖母的话,孙儿只是按照三叔的吩咐,上台说了些话,值不当什么。”
贾母见他规矩守礼,心里喜欢,笑着赞道:“那也极不错了!这么点大,就能出面做大事,日后定是出息的。”
说罢,又回过头看向贾环,道:“打算几时出京?”
堂内众人也都齐齐看向贾环,林黛玉等人依旧红着眼圈,心里忐忑不安。
贾环这般急的要出京,也不知道能不能带上她们。
听说要出京几年才能回来,若不能带上她们,可怎么活……
贾环笑道:“后日一早就走吧,好在靖海侯府送给孙儿的那艘大福船刚好被拾掇利索,修整完。
如此,林姐姐她们在船上也不会吃不消……”
贾母闻言一怔,道:“这般急,还能带家眷?”
贾环笑道:“当然!要是不让带家眷,打死孙儿都不能走,全带走……”
说着,还抽空对下方又惊又喜的林黛玉挤了挤眼。
林黛玉一时间也不知该做离别时的悲色,还是做笑意,羞恼的嗔了贾环一眼……
“老祖宗尽放心,少则两年,最多三年,孙儿一定派大船接您回金陵享福。京里这个破地儿,谁爱待谁待,咱家不在这伺候了!”
贾环使气道。
贾母闻言又欢喜又向往,只是再次担忧道:“也不知,我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贾环“啧”了声,不满道:“这叫什么话?老祖宗今年看起来,和四五十差不离儿,至少还能再活一百来年……”
“呸!”
饶是心中忍不住酸苦,贾母还是忍不住喷笑啐道:“这坏猴儿,又拿我这老太婆顽笑!这么些年,到底没长进!”
一旁王熙凤心里虽也七上八下的,心里也极想一起去金陵耍一耍,再见见江南的富庶,可还是不忘帮贾环助攻一记,高声笑道:“老祖宗,瞧瞧,我平日里说的怎么样?
前儿我在温室里掐了夺大红牡丹来给您老戴,就说您今年最多四五十,您还骂我不庄重……
如今总算有青天老爷给我伸冤了!”
贾母被这两人哄的合不拢嘴,眼神愈发向往,想回江南老家,可她还是知道她自己的身体情况……
下方公孙羽忽然道:“爷,我留下吧,替您服侍老太太和老爷、姨娘……”
贾环闻言一怔,有些犹豫,没等他开口答应,贾母就连连摆手道:“不留不留,一个不留,都走!我还要抱重孙儿呢!”
此言一出,公孙羽并不出众的俏脸上,登时布满红晕,替贾环尽孝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林黛玉等人也都羞红了脸……
贾环想了想,道:“那这样吧,幼娘祖父也是杏坛圣手,晚上我和幼娘去拜访一下,就请他住家里。隔三差五的来给老祖宗瞧瞧,闲暇时也可一起讲讲古。”
贾母闻言,道:“这不方便吧,也不地道,哪有让亲家太公伺候的道理?”
贾环理直气壮道:“咱不白占便宜,改明孙儿还他一姓公孙的重外孙,老头儿保管能乐疯……”
贾母闻言一怔,看了眼嬉皮笑脸的贾环,又转头看向下方垂头不语的公孙羽,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孩子跟爹姓跟娘姓没甚区别。
这个时代,孩子姓什么可以说是宗族中第一等大事。
自己的孩子跟母姓,只有赘婿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普通百姓家轻易都不可能出现,更何况贾家这等高门贵族?
祖宗都不原谅!
不过……
看了看贾环的笑脸,又想起寻日里公孙羽的孝敬和恭顺,贾母叹息了声,道:“左右你是族长,能不能行,你自己瞧着办就是。来日里去见了国公爷,总不能埋怨到我头上……”
贾环闻言,讪讪一笑,道:“老祖宗放心,再不能埋怨!
当年荣宁二公俩太祖,一共才留下了二十房。
孙儿盘算了下,孙儿一人怕是就要超过他们,功业必然远迈先祖……”
“噗!”
下方,贾政正默默的喝茶,听此豪言,一口茶没咽下,全喷了出来,死命咳嗽起来。
王熙凤李纨等人在一旁偷笑,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等人则无不俏脸红晕的垂下头,一边将贾环恨的咬牙,一边悄悄盘算,若是按二十个孩子算,一人该生几个……
贾母则哭笑不得的对一旁笑的眯起眼的薛姨妈道:“姨太太听听,这孩子是一点面皮都不要了!我真真是没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