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迷红楼-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大沉声问道:“你是否有勇气为你的战友而牺牲?”
韩楚大声道:“他们是我的兄弟,我愿意为我的兄弟而死!”
韩让道:“韩楚!”
韩楚高声应道:“到!”
韩让道:“无论是谁,无论是将军、列兵,只要曾是锐士营的一员,你都有权利,让他记住锐士营的前辈!”
韩楚高声道:“我会要求他记住锐士营的前辈,我更会记住我今天说的每一句话!”
韩大沉声道:“韩楚,现在,请跟我们一起背诵锐士营的无曲战歌。
这是我们八千九百六十四名前辈,用鲜血和性命铸成的荣耀,也是我们锐士营的脊梁所在!
我们希望你能听见,从九千名大秦锐士口中,吼出的战歌。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杀!!”
宣誓毕,贾环挥舞着手,对那一千气息雄壮的兵卒大声道:“什么叫锐士营?
锐士营,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我希望你们记住,永远不要抛弃胜利的希望,永远也不放弃对胜利的追求。
我更希望你们记住,永远不要抛弃对生存的争取,也不放弃你们的每一个战友!
因为在战场,唯有你们彼此,才是性命相托的生死兄弟!
锐士营的编制,我原本只准备了六百人。
但是从现在起,一直到西域的哈密卫大营,十天内,只要能到的,我就收下。
你们有没有信心,让锐士营建营以来,圆满一万名无双锐士?”
“有!”
“有!!”
“有!!!”
“好!我也希望你们有这个信心,我更希望,自此以后,你们能让我大秦的敌人,记住一个生死教训,那就是:锐士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现在,目标西域哈密卫大营,全体都有,出发!!”
“锐士营!”
“万胜!”
“锐士营!”
“万胜!”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看着气势高昂雄壮的锐士营兵卒高喊誓言,大步出了宫城,丹陛上,身着一身团龙王袍,面上仍有震动之色的赢祥感慨道:“陛下,虽然就单个兵员强度来看,这营兵马远不能和蓝田大营的兵卒相比。
但就气势和斗志来看,他们已经是天下第一等的雄兵了!
只可惜,人数太少了些。”
隆正帝的面色不是很好看,依旧是一贯的冰山脸,他闻言冷哼了声,道:“就怕和那个混帐东西一样,都是花架子。”
赢祥闻言一怔,看了眼隆正帝,他能听出,他这位四哥心里确实不怎么高兴。
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正要说话,却见贾环已经满脸得意笑容的走到跟前,语气有些炫耀的对隆正帝道:“陛下,臣练的兵怎么样?”
隆正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又瞥见远处有探头探脑看热闹的宫人,只哼了声,转头就走,贾环傻眼儿了……
待隆正帝走出一段距离后,赢祥才叹息一声,道:“贾环啊,兵马练的不错。短短时间内,将五城兵马司那群废物练成这样,算是你有能为了。
只是,你的训话中,怎地连皇上都不提?
若是你没请皇上来观看也就罢了,可你分明已经请来了,就真这么当摆设?
你啊……
一会儿,好生说些好话,别再顶着干了。
皇上几天没怎么合眼,正有火气呢。”
说罢,赢祥又摇摇头,大步追赶前面的隆正帝。
贾环抽了抽嘴角,跟了上去……
……
赢祥没唬人,隆正今日的火气是有些大。
随便找了个理由起头,将贾环骂了个狗血淋头。
从沉迷于女色,到不知天高地厚胡作非为,再到勾连军中大将……
总之,越说越恼火,越说罪名越重,也越诛心。
别说苏培盛,连赢祥的脸色都有些凝重起来。
贾环心里却好笑,这位还真是一个要面子的主儿。
不就是借他的龙威,当了回道具么……
等隆正帝骂的口干舌燥,喝茶的时候,贾环终于开口了,笑道:“陛下,不是臣不敬您,只是糊弄您的人已经够多了,臣可不愿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做派……”
说罢,贾环就下意识的关闭听觉系统……
当然,最多就是努力做到充耳不闻。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隆正帝听到这话,喝茶后的嘴巴子都不擦,就又开始开喷,唾沫星子漫天飞……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王八羔子,朝廷的体面,朕的颜面,忠义大教,是虚头巴脑的东西?
好一通教训,直到许是又骂累了,他才恢复了些理智,问道:“你什么意思?”
赢祥也觉得奇怪,道:“贾环,你之前训兵的话,虽然提气,可是却一句忠君报国的话都没有,这是不是不大合适?”
贾环反问道:“忠怡亲王,你说跟那些兵说这些,有用吗?”
赢祥闻言一怔,道:“怎么没用?”
贾环冷笑一声,道:“你也是被那群文臣给荼毒了,也是,世道如此,满天下都被那起子混帐糊弄了!”
隆正帝生生气乐了,对同样抽着嘴角的赢祥道:“十三弟,听听,什么叫做大言不惭,什么叫做不知天高地厚?
敢情这位真的以为,众人皆醉他独醒!”冷嘲一顿后,又对贾环道:“来,我大秦的清醒侯爷,你倒给朕说说看,朕和忠怡亲王,是如何被文臣荼毒了?
教化万民忠君报国,也是错的?
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西域你也别去了,去景阳宫里给朕好生读书去吧。
朕看你已经长歪了,再不多读点大道理,早晚惹出大祸!
混帐东西!”
贾环闻言,干笑了声,道:“陛下,您说笑了……”
隆正帝冷哼一声,厉声道:“朕从不说笑。”
贾环没法,只好开始掰扯:“陛下,您说,您让普通百姓、普通士兵怎么忠君?
就说农民吧,人家就是种地纳粮的。
把地种好了,把该缴纳的粮税缴纳了,这就是最大的忠君爱国。
至于士兵,他们只要好生当兵,上了沙场敢拼命,不就是最大的忠君吗?
除此之外,还让人家怎么爱国?”
“忠君的心,总是要有的……”
赢祥淡淡的道。
贾环笑道:“忠怡亲王,虽然话不好听,但是……事实上,下面的人只是害怕君王,因为君王可以要他们的脑袋……
如果国事兴盛,能让下面的人活的好些,轻快些,他们会念及皇帝的好,畏惧,会变成敬畏。
但也仅仅如此。
民以食为天,他们真正忠的,只有这个。
而所谓的忠君思想,其实都是文臣捣鼓出来,糊弄老百姓,也是糊弄陛下的。
这方便他们好在下面打着皇帝的名义,作威作福!
毕竟,他们的口号是,替天子牧民。
百姓,其实才是大秦最忠君的人,只是他们不是耍嘴皮子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正是他们,奉养了整个大秦,为大秦提供了动力和血液。
反倒是那些文官们,口号喊的震天响,哪一个官位上的人,不会溜须拍马,不会自称忠良?
可实际呢?
他们却是最不忠诚的,因为他们没有做好本分工作,只会整天吟诗作对瞎***疏于公务!
他们做的好事,就不需要臣在多言,陛下心中最清楚。
臣只想说,前明的时候,流贼李自成是如何做大的?
前明的江山,真的是被天灾和外敌害没的吗?
不是,前明的江山,就是亡于那些忠君口号喊的震天响,却贪鄙到令人发指,党争不断的文贼手中!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全是当初被那些文臣教化忠君的百姓组成。
可是,当他们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时,文官们勾勒出的那个好看的泡沫,瞬时就破灭了,不堪一击。
所以,臣才说,那些都是虚头巴脑没用的东西。”
“照你这么说,忠君倒是错的无用的了?”
隆正帝微微眯起眼,看着贾环沉声道。
贾环笑道:“这倒不是,只是,忠君不能看怎么说,要看怎么做。
老百姓,种好地,纳好粮,就是最大的忠。
战士,当好兵,打胜仗,就是最大的忠君。
若是他们也跟那些卖嘴皮子的文官一样,整体口号喊的震天响,实际上却做一些藏污纳垢男盗女娼的破事,那大秦才真正完了。
所以,陛下不需要那些场面大礼,都是糊弄您的!”
“哼!说到底,你还是在为自己辩护!你真是好大的狗胆!”
隆正帝想想都憋屈,这小王八羔子,还真让他站在一边当道具,喝冷风……
贾环无语道:“陛下,您这个皇帝要是当的好,下面的人自然会忠心,可大秦现在这个局面……当然,这不是您的错,是忠顺王和那起子文官的问题。
可是,下面百姓们不知道这些道理啊,他们只知道,天大地大,皇帝老子最大。
所以,这个黑锅,也只能您来背了。
在他们想来,他们没少纳过一粒粮,该他们服的徭役他们也都做了。
可是,他们却沦落成了这个样子。
您还想让他们心里不抱怨,一心忠诚于您,太强人所难了吧?”
“放肆!”
隆正帝脸一黑,还没说话,一旁的赢祥就呵斥了声。
贾环的这番话,实在是……太犀利直白了。
这是要让隆正帝下罪己诏的节奏吗?
不过他呵斥贾环,倒不是为了责怪贾环,而是为他分担火力……
隆正帝却摆手,让赢祥不要说话,他看着贾环,沉声道:“贾环,你说的有道理,朕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朕才会没日没夜的操劳。
朕不知道你今日让朕看这一出,是为了什么。
兴许,你只是想借朕的名头来练兵……
朕不怪你。
但是,你要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不要糊弄朕。
朕希望你不要有一日,变成你自己都鄙夷厌恶的那类人。
朕对你寄予了厚望,你明白了吗?”
“诺!!”
……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三章 脏活
晌午时分,贾环出了宫,有些垂头丧气。
因为没把媳妇接回来,隆正帝死活不放人。
贾环也明白,皇太后现在真死不得。
光因为太上皇送灵第二日凤体便有恙,皇太后人事不知,生死不明之事,就在宗室里卷起了不知多大的风浪。
隆正帝不得不伙同宗人府宗正孝康亲王一起,让宗室几个老命妇一起亲自出面检查。
还请求她们带上名医,一起来诊治皇太后的怪病……
直到那些眼睛都和刀子一样的老太妃,将皇太后里外都检查了个遍,也没发现什么外伤,又请几名都中有名的名医诊断,没发现有什么中毒迹象后,隆正帝才勉强圆过这一茬。
也算隆正帝运气,因为皇太后磕的是后脑,经过公孙羽一番治疗,又洗了头发重新梳理的纹丝不乱后,那群老太妃和名医也看不出个啥。
那些人也不敢扒开皇太后脑袋后的头发看伤……
可是,隆正帝却不敢放公孙羽此时出宫,唯恐皇太后出点意外。
也不放心其他御医接手,毕竟,后脑的伤口总还要换药,偏偏又是见不得光的……
真要让人知道了,皇太后脑袋后面有一个豁口子,隆正帝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弑母之罪!
因此,任凭贾环说破大天,都没能带出公孙羽。
隆正帝明白的告诉他,让他从西域回来后再来领人,少*******至于要给贾母检查身子,还有贾家有人要生孩子这点小事,隆正帝倒也大方,直接打发了一名太医常驻贾家听用,还让四名宫中稳婆入驻贾家。
做到这个地步,贾环也没话可说了……
他现在也没功夫只想媳妇了,因为今天他赔了夫人不说,还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借了隆正帝一次景儿,让他帮忙站了一次台,最后给锐士营鼓了一次劲,却没有那么便宜的事。
皇帝的站台费,很高的……
尽管他后面倒了些云里雾里的话,只是到底也没把隆正帝给唬住。
其实贾环说的那些话,真正的权贵心里都明白。
隆正帝心里自然也明白。
就跟那些和尚道士其实是最不信神佛的人一个道理,隆正帝心里也清楚,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信的,就是臣子的忠心。
所以,皇帝都是多疑的。
倒不是说没有忠臣,肯定有,文人那一套,想要唬人,首先要把自己唬住了。
读书人最先读的,都是天地君亲师。
这叫大礼仪!
连秦桧早年都是忠臣,是主战灭辽的。
只是在官场上打磨久了,见得多了,那份忠心也就成了笑话。
除了极少数的傻子会坚持自己的信仰外,大多数都明白这世道到底怎么回事。
隆正帝这位上天之子,就更明白了,又怎么会被贾环糊弄了去?
他之所以放过贾环,是因为欣慰贾环这个二百五敢在他面前说实话。
再有就是……
他有活计要交给贾环去办。
脏活!
九郡王赢禟如今已经在宗人府号子里蹲着了,可是,他散出去的数百万内务府的家财,却已经收不回来了。
隆正帝虽然恨不得将那些人全部抓起来抄家砍头,可这却是不现实的。
那些人包括当权的文官、宗室、皇亲、名士、士子,还有勋贵……
除此之外,更有不少德高望重,名满四海的大儒。
以及,大富贾!
可以说,这些人囊括了大秦现如今的所有既得利益者。
要权有权,要地位有地位,要名望有名望,还有钱。
别说是隆正帝,就是太上皇复生,也不好一次得罪这么多人。
更何况,赢禟还是打着天家的名头,以各种美好的名义赠送的。
或是体现了天家对宗室亲亲之念,或是为了表达天家对寒门士子的支持,或是为了嘉赞德高望重的大儒,对世人的教化之功。
千万别小瞧了九郡王,人家可比贾环,或者说比世间大多数人有文化的多。
打记事起,皇家子弟就开始在景阳宫里读书,一天学十五六个小时,一年学三百六十二天。
人又不笨,这样教育出来的人,论手段,论智慧,又怎么可能低?
只这一手,就让隆正帝痛彻心扉不说,还有苦说不出。
因为赢禟是张锣打鼓的去办的,美名落在了隆正帝的头上……
可隆正帝心里却以为,现在要那些虚名有个球用!
他又不是太上皇。
他若好虚名还好说,偏他看银子看的极重,倒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如今这个天下,四处都是黑窟窿。
真要想抹平了,别说几千万两,上亿的银子都不够。
北方旱灾绝收缺粮,南方水湖四处肆虐洪涝,绝收不说,光淹没的地方,就不知有多少。
要治河,要赈济,要排洪,还要防疫病。
除此之外,西域还有一个吞金窟。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道理,适用于任何时代。
西域国战,要是顺利还好说,一旦有个迁延,那银子就要花的海了去了……
而且就算顺利,等到收回西域后,要花银子的地方更多。
别的不说,光那些功臣将士的赏银,就够朝廷喝一壶的。
这些事当兵的不会管,他们只想着打仗。
到头来,全都落在了隆正帝头上。
隆正帝真真是恨不得一两银子掰碎成八两花,哪有银子耗费在那些虚名上?如今他最见不得有钱人。
若不是贾环和一干最有钱的勋贵,极识相的把家里银子都掏干了,凑了五百万两给他解了大急,隆正帝现在发疯的可能都有……
可是,赢禟却将属于他的上千万两巨款,就那么当好人给散了出去。
这不是要他的命么?
没说的,赢禟这辈子一定不得好死。
可银子也不能就这么算完。
国朝艰难至厮,绝不能让皇家的银子便宜了那群国之蠹虫。
只是,隆正帝身份所限,他可以让张廷玉肆无忌惮的抄家,那是因为他占着大义名分,更占着理。
但他却不能出面将赢禟散出去的银子再收回来。
如果那样,朝廷的脸面丢尽了不说,他也会彻底失去人心。
还会将人心,推到对立面……
可是若真的让这么大几百万两的银财就这么没了,那隆正帝也不是隆正帝了。
他琢磨了好几天,让谁去讨回来,都没想到合适的人选。
让张廷玉去收,不能……
张廷玉他是要保的,再磨砺两年,张廷玉就要接李光地的位置。
内阁首辅。
就算他驾崩了,也会留下遗诏,吩咐后继之君,日后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如今张廷玉已经够招恨的了,恨他入骨的,也够多了。
再多些,就要过线了。
况且,谁不知道张廷玉就代表他。
张廷玉出面,和他出面没甚区别。
赢祥也是如此。
至于其他人……
都不大合适。
要么没那么大的名望,要么,不会出力。
最合适的,就是贾环。
他本就是神京城里有名的黑心侯爷,再刮一次地皮也没什么。
而且他底子硬的扎手,滚刀肉一块,只要不造反,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而且,刮上来的地皮,也会在伟岸光明的隆正帝的严厉教训下,捐献给国库……
想法是好的,只是这小子滑不溜秋的,和他嘻嘻哈哈没问题。
商量些国朝大事也成,得罪一些无伤大雅的人物也不打紧。
可真想让他和张廷玉那样,豁出去了去往死里得罪当权者,替天家背黑锅,那绝不可能。
他身份特殊,隆正帝也不好逼他太过。
却没想到,他好死好不死的自己作死,敢哄一个皇帝一个亲王替他站台扎场子练兵。
隆正帝真真有一种正瞌睡有人送枕头的感觉,尤其是贾环还嘚嘚瑟瑟的扯了一通狗屁不通的大白话。
连赢祥都有些被镇住,可隆正帝却快活的想唱歌。
没说的,就你了……
……
东西二市,是神京城最繁华也最热闹的市井之地。
即使在江南和北方各地都遭灾的时候,这里依旧不缺人气。
各种商铺门面都有,人潮涌动。
不管是卖什么的,只要能在两市里开一间门面,就算只卖杂货,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而这里门面的产权,大都在都中权贵手中。
有商业头脑的,就打发自家的下人来经营。
清高一些的,就把门面出租出去,只收租子,一年也有几百两的进项。
不过,除了些勋贵世家外,这些门面的主人,总是在变化着。
勋贵世家,有一个世爵打底,就算一代两代人没出息,总还能维持的住门面不倒。
可是若是文官,就算在位时,能打拼出个起居八座,权倾朝野。
可等致仕了,或者圣眷不在了,或者死了,家族基本上也就到头了。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前明的宰辅张居正。
真真能做到一言可废立,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地位。
家族的气派,堪比一等亲王府。
可是一日身陨,就全完犊子了。
老娘都能被活活饿死。
因此,市面上大多门面的主人,其实都是随着朝廷局面的变化在变化着。
比如曾经的户部尚书孙诚,就在这里有五家门面。
被抄家后,门面被发卖,接手之人,是吏部侍郎王钊。
张廷玉如今身兼户部和吏部两大尚书之职,作为掌印部堂,还要忙着抄家敛财,可想而知,他现在忙到什么地步。
因此,吏部的事,大都由王钊负责着。
虽然有张廷玉珠玉在前,圣眷隆厚。
可王钊这位早早就投靠了隆正帝的潜邸旧臣,也不容小觑。
亦是当今朝廷上的一名新贵。
在这片土地上,历朝历代,从来都是有权就有财。
手中权势大增,财源也就滚滚而来。
好在,他也知道宫里那位是什么心性。
对于他廉价接手一些抄家之财,宫里那位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若他敢在东市开几个门面……
不用半天,那些钻营官场的人就能把他店里的货买光。
哪怕是溢价十倍,也绝不会缺少买卖。
到那个时候,他这个潜邸旧臣就会变成潜邸死臣。
因此,他将这五间门面都暗中出租了出去。
为了避嫌,还没租给官场中人,而是租给了几个名儒。
这些名儒个个做得一手好文章,解得一手好经义。
名满天下,德高望重。
这是明面上的,私底下,也不妨碍他们发财。
说也奇怪,贾环都纳闷。
这样的皓首穷经的大儒,不应该连放屁都是经义文章吗?
一身的清高气息比白莲花还洁白。
怎么就有这么多的理财手段?
东西二市最兴旺的门面,他们人人手底下有几家。
城外的田庄,也都以万亩计算,还不用交税……
门下奴仆如云,婢女如雨。
家里小老婆比贾环还多,去平康坊的频率也是隔三差五。
一树梨花压海棠,玩儿的麻溜。
当然,人家是以诗会的名义去的……
论起来,前明的钱谦益都没他们成功。
过的比神仙还自在。
要名望有名望,论银子也没少搂,还没贾环那个黑了心死要钱的名头。
最后,连九郡王这样的天家贵胄,都给他们送银子,支持他们再这样潇洒五百年……
难怪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着东市里那间高大的门脸儿,进进出出的客人就没一个穷人,贾环艳羡不已。
这家铺面卖的是南货,珍珠!
娘希匹的,老子卖玻璃,玻璃是沙子做的。
你们居然直接卖珍珠,这和沙子不是一回事吗?
玻璃也算是贵的了,可再贵也贵不过珍珠。
生意竟然还那么好,简直岂有此理!
就在这时,贾环见周记货栈有人走了出来,朝他们一行人淡漠的看了眼,又无动于衷的走了进去,贾环的脸色顿时精彩起来。
真是大白天的见了鬼了,多咱时候,咱也有今天?!
身后,连韩大都忍不住抽了抽嘴。
这些名望隆重的人,果然是这个世道里过的最顺心的一伙子。
不愁吃,不愁穿。
官场上到处是他们的门生故旧,交织成一张大网,四通八达。
上位者,为了体现自己礼贤下士的贤名,也要敬着这伙子三分。
说起来,这些名儒还大都是太上皇接见礼遇过的。
而太上皇的圣名之所以能传遍四海,这些人也多功不可没。
即使这些年来,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苦,也和他们没关系……
连隆正帝轻易都动不得他们。
虽然,隆正帝的那些传遍天下的“美名”背后,也多有他们的功劳。
如此,也就养成了这些人家白衣傲王侯的底气。
连他们门下的门人奴才都敢这般硬气!
想来也是,历朝历代,有几百个帝王。
可也只有两个人敢将这些名士通通扫落尘埃。
一个是功超三皇,威压五帝的秦始皇,另一个,就是后世的太祖。
其中,又以后世的太祖做的最彻底……
不过,也只有这等魄力,才能将那些所谓的风。流名士扫入历史的灰烬里,带着臭老九的美名上了仙界!
如今的隆正帝,魄力其实也远非一般帝王所能比。
但他毕竟不是马上取得天下的帝王,还没有那么厚重的名望来对抗世间最大的力量。
如今对付这些臭老九,也只能使出名声更臭的贾老三来做杀招。
却不想,人家根本不怕……
那周记货栈,是京城大儒周孝诚家的。
周孝诚做的一手好文章,是治《尚书》的大家。
门生满天下,德高望重。
与太上皇都敢以君子师友相交……
当然,他是以太上皇为师,因为太上皇的文章也做的极好。
有了这层关系,他家的下人伙计,才敢淡漠的看一眼门脸前不远的贾环一眼,理也没理就进去了。
前些日子,贾环带了一群人来东市,在外面收了多少银子,周记货栈的伙计也都知道。
可是,在他们看来,贾环也只敢跟外面那些没头没脸的小商小贩们来收。
贾环的名声他们也听过,打过亲王世子,极受两代帝王宠爱。
可那又如何?
贾环还打过宰相公子,结果,不也得老老实实去相府赔情,被李府老祖宗用拐棍教训了?
就像府上老爷们说的那样,这天下,终究还是读书人的天下。
他贾环再能,也不能把周家怎么样。
所谓的坐井观天,说的大概就是这类人了。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老爷,是天下第一等风。流人物,虽没官没爵,可连九郡王都上赶着送银子,这是什么地位?
只是,周记货栈的伙计却不知道,他那充满逼格的淡漠一眼,却给了贾环发难的机会。
白衣熬公候,说起来吊炸天,让人钦佩风骨。
可敢这样做刷声望的人,自古至今,其实都没有几个。
因为敢这样做的,下场通常都不怎么好。
贾环就打算,教教周家人,知道白衣傲王侯,其实是要死人的。
既然不得不做脏活,那就放手去做就是。
反正,没一个是冤枉的……
……
ps:状态确实不大好,昨天那章构思了好久好久,其实早在从扬州回来的时候,就一直准备用士兵突击的入营方式搞一队兵马。
但没想到,搞到了快尾声的时候,才搞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