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大沉声问道:“你是否有勇气为你的战友而牺牲?”

    韩楚大声道:“他们是我的兄弟,我愿意为我的兄弟而死!”

    韩让道:“韩楚!”

    韩楚高声应道:“到!”

    韩让道:“无论是谁,无论是将军、列兵,只要曾是锐士营的一员,你都有权利,让他记住锐士营的前辈!”

    韩楚高声道:“我会要求他记住锐士营的前辈,我更会记住我今天说的每一句话!”

    韩大沉声道:“韩楚,现在,请跟我们一起背诵锐士营的无曲战歌。

    这是我们八千九百六十四名前辈,用鲜血和性命铸成的荣耀,也是我们锐士营的脊梁所在!

    我们希望你能听见,从九千名大秦锐士口中,吼出的战歌。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杀!!”

    宣誓毕,贾环挥舞着手,对那一千气息雄壮的兵卒大声道:“什么叫锐士营?

    锐士营,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我希望你们记住,永远不要抛弃胜利的希望,永远也不放弃对胜利的追求。

    我更希望你们记住,永远不要抛弃对生存的争取,也不放弃你们的每一个战友!

    因为在战场,唯有你们彼此,才是性命相托的生死兄弟!

    锐士营的编制,我原本只准备了六百人。

    但是从现在起,一直到西域的哈密卫大营,十天内,只要能到的,我就收下。

    你们有没有信心,让锐士营建营以来,圆满一万名无双锐士?”

    “有!”

    “有!!”

    “有!!!”

    “好!我也希望你们有这个信心,我更希望,自此以后,你们能让我大秦的敌人,记住一个生死教训,那就是:锐士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现在,目标西域哈密卫大营,全体都有,出发!!”

    “锐士营!”

    “万胜!”

    “锐士营!”

    “万胜!”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看着气势高昂雄壮的锐士营兵卒高喊誓言,大步出了宫城,丹陛上,身着一身团龙王袍,面上仍有震动之色的赢祥感慨道:“陛下,虽然就单个兵员强度来看,这营兵马远不能和蓝田大营的兵卒相比。

    但就气势和斗志来看,他们已经是天下第一等的雄兵了!

    只可惜,人数太少了些。”

    隆正帝的面色不是很好看,依旧是一贯的冰山脸,他闻言冷哼了声,道:“就怕和那个混帐东西一样,都是花架子。”

    赢祥闻言一怔,看了眼隆正帝,他能听出,他这位四哥心里确实不怎么高兴。

    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正要说话,却见贾环已经满脸得意笑容的走到跟前,语气有些炫耀的对隆正帝道:“陛下,臣练的兵怎么样?”

    隆正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又瞥见远处有探头探脑看热闹的宫人,只哼了声,转头就走,贾环傻眼儿了……

    待隆正帝走出一段距离后,赢祥才叹息一声,道:“贾环啊,兵马练的不错。短短时间内,将五城兵马司那群废物练成这样,算是你有能为了。

    只是,你的训话中,怎地连皇上都不提?

    若是你没请皇上来观看也就罢了,可你分明已经请来了,就真这么当摆设?

    你啊……

    一会儿,好生说些好话,别再顶着干了。

    皇上几天没怎么合眼,正有火气呢。”

    说罢,赢祥又摇摇头,大步追赶前面的隆正帝。

    贾环抽了抽嘴角,跟了上去……

    ……

    赢祥没唬人,隆正今日的火气是有些大。

    随便找了个理由起头,将贾环骂了个狗血淋头。

    从沉迷于女色,到不知天高地厚胡作非为,再到勾连军中大将……

    总之,越说越恼火,越说罪名越重,也越诛心。

    别说苏培盛,连赢祥的脸色都有些凝重起来。

    贾环心里却好笑,这位还真是一个要面子的主儿。

    不就是借他的龙威,当了回道具么……

    等隆正帝骂的口干舌燥,喝茶的时候,贾环终于开口了,笑道:“陛下,不是臣不敬您,只是糊弄您的人已经够多了,臣可不愿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做派……”

    说罢,贾环就下意识的关闭听觉系统……

    当然,最多就是努力做到充耳不闻。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隆正帝听到这话,喝茶后的嘴巴子都不擦,就又开始开喷,唾沫星子漫天飞……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王八羔子,朝廷的体面,朕的颜面,忠义大教,是虚头巴脑的东西?

    好一通教训,直到许是又骂累了,他才恢复了些理智,问道:“你什么意思?”

    赢祥也觉得奇怪,道:“贾环,你之前训兵的话,虽然提气,可是却一句忠君报国的话都没有,这是不是不大合适?”

    贾环反问道:“忠怡亲王,你说跟那些兵说这些,有用吗?”

    赢祥闻言一怔,道:“怎么没用?”

    贾环冷笑一声,道:“你也是被那群文臣给荼毒了,也是,世道如此,满天下都被那起子混帐糊弄了!”

    隆正帝生生气乐了,对同样抽着嘴角的赢祥道:“十三弟,听听,什么叫做大言不惭,什么叫做不知天高地厚?

    敢情这位真的以为,众人皆醉他独醒!”冷嘲一顿后,又对贾环道:“来,我大秦的清醒侯爷,你倒给朕说说看,朕和忠怡亲王,是如何被文臣荼毒了?

    教化万民忠君报国,也是错的?

    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西域你也别去了,去景阳宫里给朕好生读书去吧。

    朕看你已经长歪了,再不多读点大道理,早晚惹出大祸!

    混帐东西!”

    贾环闻言,干笑了声,道:“陛下,您说笑了……”

    隆正帝冷哼一声,厉声道:“朕从不说笑。”

    贾环没法,只好开始掰扯:“陛下,您说,您让普通百姓、普通士兵怎么忠君?

    就说农民吧,人家就是种地纳粮的。

    把地种好了,把该缴纳的粮税缴纳了,这就是最大的忠君爱国。

    至于士兵,他们只要好生当兵,上了沙场敢拼命,不就是最大的忠君吗?

    除此之外,还让人家怎么爱国?”

    “忠君的心,总是要有的……”

    赢祥淡淡的道。

    贾环笑道:“忠怡亲王,虽然话不好听,但是……事实上,下面的人只是害怕君王,因为君王可以要他们的脑袋……

    如果国事兴盛,能让下面的人活的好些,轻快些,他们会念及皇帝的好,畏惧,会变成敬畏。

    但也仅仅如此。

    民以食为天,他们真正忠的,只有这个。

    而所谓的忠君思想,其实都是文臣捣鼓出来,糊弄老百姓,也是糊弄陛下的。

    这方便他们好在下面打着皇帝的名义,作威作福!

    毕竟,他们的口号是,替天子牧民。

    百姓,其实才是大秦最忠君的人,只是他们不是耍嘴皮子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正是他们,奉养了整个大秦,为大秦提供了动力和血液。

    反倒是那些文官们,口号喊的震天响,哪一个官位上的人,不会溜须拍马,不会自称忠良?

    可实际呢?

    他们却是最不忠诚的,因为他们没有做好本分工作,只会整天吟诗作对瞎***疏于公务!

    他们做的好事,就不需要臣在多言,陛下心中最清楚。

    臣只想说,前明的时候,流贼李自成是如何做大的?

    前明的江山,真的是被天灾和外敌害没的吗?

    不是,前明的江山,就是亡于那些忠君口号喊的震天响,却贪鄙到令人发指,党争不断的文贼手中!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全是当初被那些文臣教化忠君的百姓组成。

    可是,当他们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时,文官们勾勒出的那个好看的泡沫,瞬时就破灭了,不堪一击。

    所以,臣才说,那些都是虚头巴脑没用的东西。”

    “照你这么说,忠君倒是错的无用的了?”

    隆正帝微微眯起眼,看着贾环沉声道。

    贾环笑道:“这倒不是,只是,忠君不能看怎么说,要看怎么做。

    老百姓,种好地,纳好粮,就是最大的忠。

    战士,当好兵,打胜仗,就是最大的忠君。

    若是他们也跟那些卖嘴皮子的文官一样,整体口号喊的震天响,实际上却做一些藏污纳垢男盗女娼的破事,那大秦才真正完了。

    所以,陛下不需要那些场面大礼,都是糊弄您的!”

    “哼!说到底,你还是在为自己辩护!你真是好大的狗胆!”

    隆正帝想想都憋屈,这小王八羔子,还真让他站在一边当道具,喝冷风……

    贾环无语道:“陛下,您这个皇帝要是当的好,下面的人自然会忠心,可大秦现在这个局面……当然,这不是您的错,是忠顺王和那起子文官的问题。

    可是,下面百姓们不知道这些道理啊,他们只知道,天大地大,皇帝老子最大。

    所以,这个黑锅,也只能您来背了。

    在他们想来,他们没少纳过一粒粮,该他们服的徭役他们也都做了。

    可是,他们却沦落成了这个样子。

    您还想让他们心里不抱怨,一心忠诚于您,太强人所难了吧?”

    “放肆!”

    隆正帝脸一黑,还没说话,一旁的赢祥就呵斥了声。

    贾环的这番话,实在是……太犀利直白了。

    这是要让隆正帝下罪己诏的节奏吗?

    不过他呵斥贾环,倒不是为了责怪贾环,而是为他分担火力……

    隆正帝却摆手,让赢祥不要说话,他看着贾环,沉声道:“贾环,你说的有道理,朕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朕才会没日没夜的操劳。

    朕不知道你今日让朕看这一出,是为了什么。

    兴许,你只是想借朕的名头来练兵……

    朕不怪你。

    但是,你要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不要糊弄朕。

    朕希望你不要有一日,变成你自己都鄙夷厌恶的那类人。

    朕对你寄予了厚望,你明白了吗?”

    “诺!!”

    ……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三章 脏活

    晌午时分,贾环出了宫,有些垂头丧气。

    因为没把媳妇接回来,隆正帝死活不放人。

    贾环也明白,皇太后现在真死不得。

    光因为太上皇送灵第二日凤体便有恙,皇太后人事不知,生死不明之事,就在宗室里卷起了不知多大的风浪。

    隆正帝不得不伙同宗人府宗正孝康亲王一起,让宗室几个老命妇一起亲自出面检查。

    还请求她们带上名医,一起来诊治皇太后的怪病……

    直到那些眼睛都和刀子一样的老太妃,将皇太后里外都检查了个遍,也没发现什么外伤,又请几名都中有名的名医诊断,没发现有什么中毒迹象后,隆正帝才勉强圆过这一茬。

    也算隆正帝运气,因为皇太后磕的是后脑,经过公孙羽一番治疗,又洗了头发重新梳理的纹丝不乱后,那群老太妃和名医也看不出个啥。

    那些人也不敢扒开皇太后脑袋后的头发看伤……

    可是,隆正帝却不敢放公孙羽此时出宫,唯恐皇太后出点意外。

    也不放心其他御医接手,毕竟,后脑的伤口总还要换药,偏偏又是见不得光的……

    真要让人知道了,皇太后脑袋后面有一个豁口子,隆正帝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弑母之罪!

    因此,任凭贾环说破大天,都没能带出公孙羽。

    隆正帝明白的告诉他,让他从西域回来后再来领人,少*******至于要给贾母检查身子,还有贾家有人要生孩子这点小事,隆正帝倒也大方,直接打发了一名太医常驻贾家听用,还让四名宫中稳婆入驻贾家。

    做到这个地步,贾环也没话可说了……

    他现在也没功夫只想媳妇了,因为今天他赔了夫人不说,还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借了隆正帝一次景儿,让他帮忙站了一次台,最后给锐士营鼓了一次劲,却没有那么便宜的事。

    皇帝的站台费,很高的……

    尽管他后面倒了些云里雾里的话,只是到底也没把隆正帝给唬住。

    其实贾环说的那些话,真正的权贵心里都明白。

    隆正帝心里自然也明白。

    就跟那些和尚道士其实是最不信神佛的人一个道理,隆正帝心里也清楚,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信的,就是臣子的忠心。

    所以,皇帝都是多疑的。

    倒不是说没有忠臣,肯定有,文人那一套,想要唬人,首先要把自己唬住了。

    读书人最先读的,都是天地君亲师。

    这叫大礼仪!

    连秦桧早年都是忠臣,是主战灭辽的。

    只是在官场上打磨久了,见得多了,那份忠心也就成了笑话。

    除了极少数的傻子会坚持自己的信仰外,大多数都明白这世道到底怎么回事。

    隆正帝这位上天之子,就更明白了,又怎么会被贾环糊弄了去?

    他之所以放过贾环,是因为欣慰贾环这个二百五敢在他面前说实话。

    再有就是……

    他有活计要交给贾环去办。

    脏活!

    九郡王赢禟如今已经在宗人府号子里蹲着了,可是,他散出去的数百万内务府的家财,却已经收不回来了。

    隆正帝虽然恨不得将那些人全部抓起来抄家砍头,可这却是不现实的。

    那些人包括当权的文官、宗室、皇亲、名士、士子,还有勋贵……

    除此之外,更有不少德高望重,名满四海的大儒。

    以及,大富贾!

    可以说,这些人囊括了大秦现如今的所有既得利益者。

    要权有权,要地位有地位,要名望有名望,还有钱。

    别说是隆正帝,就是太上皇复生,也不好一次得罪这么多人。

    更何况,赢禟还是打着天家的名头,以各种美好的名义赠送的。

    或是体现了天家对宗室亲亲之念,或是为了表达天家对寒门士子的支持,或是为了嘉赞德高望重的大儒,对世人的教化之功。

    千万别小瞧了九郡王,人家可比贾环,或者说比世间大多数人有文化的多。

    打记事起,皇家子弟就开始在景阳宫里读书,一天学十五六个小时,一年学三百六十二天。

    人又不笨,这样教育出来的人,论手段,论智慧,又怎么可能低?

    只这一手,就让隆正帝痛彻心扉不说,还有苦说不出。

    因为赢禟是张锣打鼓的去办的,美名落在了隆正帝的头上……

    可隆正帝心里却以为,现在要那些虚名有个球用!

    他又不是太上皇。

    他若好虚名还好说,偏他看银子看的极重,倒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如今这个天下,四处都是黑窟窿。

    真要想抹平了,别说几千万两,上亿的银子都不够。

    北方旱灾绝收缺粮,南方水湖四处肆虐洪涝,绝收不说,光淹没的地方,就不知有多少。

    要治河,要赈济,要排洪,还要防疫病。

    除此之外,西域还有一个吞金窟。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道理,适用于任何时代。

    西域国战,要是顺利还好说,一旦有个迁延,那银子就要花的海了去了……

    而且就算顺利,等到收回西域后,要花银子的地方更多。

    别的不说,光那些功臣将士的赏银,就够朝廷喝一壶的。

    这些事当兵的不会管,他们只想着打仗。

    到头来,全都落在了隆正帝头上。

    隆正帝真真是恨不得一两银子掰碎成八两花,哪有银子耗费在那些虚名上?如今他最见不得有钱人。

    若不是贾环和一干最有钱的勋贵,极识相的把家里银子都掏干了,凑了五百万两给他解了大急,隆正帝现在发疯的可能都有……

    可是,赢禟却将属于他的上千万两巨款,就那么当好人给散了出去。

    这不是要他的命么?

    没说的,赢禟这辈子一定不得好死。

    可银子也不能就这么算完。

    国朝艰难至厮,绝不能让皇家的银子便宜了那群国之蠹虫。

    只是,隆正帝身份所限,他可以让张廷玉肆无忌惮的抄家,那是因为他占着大义名分,更占着理。

    但他却不能出面将赢禟散出去的银子再收回来。

    如果那样,朝廷的脸面丢尽了不说,他也会彻底失去人心。

    还会将人心,推到对立面……

    可是若真的让这么大几百万两的银财就这么没了,那隆正帝也不是隆正帝了。

    他琢磨了好几天,让谁去讨回来,都没想到合适的人选。

    让张廷玉去收,不能……

    张廷玉他是要保的,再磨砺两年,张廷玉就要接李光地的位置。

    内阁首辅。

    就算他驾崩了,也会留下遗诏,吩咐后继之君,日后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如今张廷玉已经够招恨的了,恨他入骨的,也够多了。

    再多些,就要过线了。

    况且,谁不知道张廷玉就代表他。

    张廷玉出面,和他出面没甚区别。

    赢祥也是如此。

    至于其他人……

    都不大合适。

    要么没那么大的名望,要么,不会出力。

    最合适的,就是贾环。

    他本就是神京城里有名的黑心侯爷,再刮一次地皮也没什么。

    而且他底子硬的扎手,滚刀肉一块,只要不造反,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而且,刮上来的地皮,也会在伟岸光明的隆正帝的严厉教训下,捐献给国库……

    想法是好的,只是这小子滑不溜秋的,和他嘻嘻哈哈没问题。

    商量些国朝大事也成,得罪一些无伤大雅的人物也不打紧。

    可真想让他和张廷玉那样,豁出去了去往死里得罪当权者,替天家背黑锅,那绝不可能。

    他身份特殊,隆正帝也不好逼他太过。

    却没想到,他好死好不死的自己作死,敢哄一个皇帝一个亲王替他站台扎场子练兵。

    隆正帝真真有一种正瞌睡有人送枕头的感觉,尤其是贾环还嘚嘚瑟瑟的扯了一通狗屁不通的大白话。

    连赢祥都有些被镇住,可隆正帝却快活的想唱歌。

    没说的,就你了……

    ……

    东西二市,是神京城最繁华也最热闹的市井之地。

    即使在江南和北方各地都遭灾的时候,这里依旧不缺人气。

    各种商铺门面都有,人潮涌动。

    不管是卖什么的,只要能在两市里开一间门面,就算只卖杂货,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而这里门面的产权,大都在都中权贵手中。

    有商业头脑的,就打发自家的下人来经营。

    清高一些的,就把门面出租出去,只收租子,一年也有几百两的进项。

    不过,除了些勋贵世家外,这些门面的主人,总是在变化着。

    勋贵世家,有一个世爵打底,就算一代两代人没出息,总还能维持的住门面不倒。

    可是若是文官,就算在位时,能打拼出个起居八座,权倾朝野。

    可等致仕了,或者圣眷不在了,或者死了,家族基本上也就到头了。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前明的宰辅张居正。

    真真能做到一言可废立,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地位。

    家族的气派,堪比一等亲王府。

    可是一日身陨,就全完犊子了。

    老娘都能被活活饿死。

    因此,市面上大多门面的主人,其实都是随着朝廷局面的变化在变化着。

    比如曾经的户部尚书孙诚,就在这里有五家门面。

    被抄家后,门面被发卖,接手之人,是吏部侍郎王钊。

    张廷玉如今身兼户部和吏部两大尚书之职,作为掌印部堂,还要忙着抄家敛财,可想而知,他现在忙到什么地步。

    因此,吏部的事,大都由王钊负责着。

    虽然有张廷玉珠玉在前,圣眷隆厚。

    可王钊这位早早就投靠了隆正帝的潜邸旧臣,也不容小觑。

    亦是当今朝廷上的一名新贵。

    在这片土地上,历朝历代,从来都是有权就有财。

    手中权势大增,财源也就滚滚而来。

    好在,他也知道宫里那位是什么心性。

    对于他廉价接手一些抄家之财,宫里那位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若他敢在东市开几个门面……

    不用半天,那些钻营官场的人就能把他店里的货买光。

    哪怕是溢价十倍,也绝不会缺少买卖。

    到那个时候,他这个潜邸旧臣就会变成潜邸死臣。

    因此,他将这五间门面都暗中出租了出去。

    为了避嫌,还没租给官场中人,而是租给了几个名儒。

    这些名儒个个做得一手好文章,解得一手好经义。

    名满天下,德高望重。

    这是明面上的,私底下,也不妨碍他们发财。

    说也奇怪,贾环都纳闷。

    这样的皓首穷经的大儒,不应该连放屁都是经义文章吗?

    一身的清高气息比白莲花还洁白。

    怎么就有这么多的理财手段?

    东西二市最兴旺的门面,他们人人手底下有几家。

    城外的田庄,也都以万亩计算,还不用交税……

    门下奴仆如云,婢女如雨。

    家里小老婆比贾环还多,去平康坊的频率也是隔三差五。

    一树梨花压海棠,玩儿的麻溜。

    当然,人家是以诗会的名义去的……

    论起来,前明的钱谦益都没他们成功。

    过的比神仙还自在。

    要名望有名望,论银子也没少搂,还没贾环那个黑了心死要钱的名头。

    最后,连九郡王这样的天家贵胄,都给他们送银子,支持他们再这样潇洒五百年……

    难怪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着东市里那间高大的门脸儿,进进出出的客人就没一个穷人,贾环艳羡不已。

    这家铺面卖的是南货,珍珠!

    娘希匹的,老子卖玻璃,玻璃是沙子做的。

    你们居然直接卖珍珠,这和沙子不是一回事吗?

    玻璃也算是贵的了,可再贵也贵不过珍珠。

    生意竟然还那么好,简直岂有此理!

    就在这时,贾环见周记货栈有人走了出来,朝他们一行人淡漠的看了眼,又无动于衷的走了进去,贾环的脸色顿时精彩起来。

    真是大白天的见了鬼了,多咱时候,咱也有今天?!

    身后,连韩大都忍不住抽了抽嘴。

    这些名望隆重的人,果然是这个世道里过的最顺心的一伙子。

    不愁吃,不愁穿。

    官场上到处是他们的门生故旧,交织成一张大网,四通八达。

    上位者,为了体现自己礼贤下士的贤名,也要敬着这伙子三分。

    说起来,这些名儒还大都是太上皇接见礼遇过的。

    而太上皇的圣名之所以能传遍四海,这些人也多功不可没。

    即使这些年来,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苦,也和他们没关系……

    连隆正帝轻易都动不得他们。

    虽然,隆正帝的那些传遍天下的“美名”背后,也多有他们的功劳。

    如此,也就养成了这些人家白衣傲王侯的底气。

    连他们门下的门人奴才都敢这般硬气!

    想来也是,历朝历代,有几百个帝王。

    可也只有两个人敢将这些名士通通扫落尘埃。

    一个是功超三皇,威压五帝的秦始皇,另一个,就是后世的太祖。

    其中,又以后世的太祖做的最彻底……

    不过,也只有这等魄力,才能将那些所谓的风。流名士扫入历史的灰烬里,带着臭老九的美名上了仙界!

    如今的隆正帝,魄力其实也远非一般帝王所能比。

    但他毕竟不是马上取得天下的帝王,还没有那么厚重的名望来对抗世间最大的力量。

    如今对付这些臭老九,也只能使出名声更臭的贾老三来做杀招。

    却不想,人家根本不怕……

    那周记货栈,是京城大儒周孝诚家的。

    周孝诚做的一手好文章,是治《尚书》的大家。

    门生满天下,德高望重。

    与太上皇都敢以君子师友相交……

    当然,他是以太上皇为师,因为太上皇的文章也做的极好。

    有了这层关系,他家的下人伙计,才敢淡漠的看一眼门脸前不远的贾环一眼,理也没理就进去了。

    前些日子,贾环带了一群人来东市,在外面收了多少银子,周记货栈的伙计也都知道。

    可是,在他们看来,贾环也只敢跟外面那些没头没脸的小商小贩们来收。

    贾环的名声他们也听过,打过亲王世子,极受两代帝王宠爱。

    可那又如何?

    贾环还打过宰相公子,结果,不也得老老实实去相府赔情,被李府老祖宗用拐棍教训了?

    就像府上老爷们说的那样,这天下,终究还是读书人的天下。

    他贾环再能,也不能把周家怎么样。

    所谓的坐井观天,说的大概就是这类人了。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老爷,是天下第一等风。流人物,虽没官没爵,可连九郡王都上赶着送银子,这是什么地位?

    只是,周记货栈的伙计却不知道,他那充满逼格的淡漠一眼,却给了贾环发难的机会。

    白衣熬公候,说起来吊炸天,让人钦佩风骨。

    可敢这样做刷声望的人,自古至今,其实都没有几个。

    因为敢这样做的,下场通常都不怎么好。

    贾环就打算,教教周家人,知道白衣傲王侯,其实是要死人的。

    既然不得不做脏活,那就放手去做就是。

    反正,没一个是冤枉的……

    ……

    ps:状态确实不大好,昨天那章构思了好久好久,其实早在从扬州回来的时候,就一直准备用士兵突击的入营方式搞一队兵马。

    但没想到,搞到了快尾声的时候,才搞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