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环闻言,面色难看,犹豫了下,道:“陛下,事情到底如何还不知,梁爷爷说不定也……”

    “贾环,朕警告你,你重情义很好,但最好长点脑子!

    你若想替梁九功顶罪,朕可以成全你!

    糊涂种子,还不快滚去!”

    隆正帝耐性着实有限,说了两句就又开始咆哮。

    贾环灰头土脸的出了宁安堂,朝后面药室走去。

    还要吩咐青隼,小心保护好宁安堂……

    到了药室后,刚一推开门,就见公孙羽面色极凝重的站在灯烛下,一手举一杯盏,另一手则拿着一金针,细细观摩着。

    从她紧皱的眉头和迷惑的眼神看,似有极不解之事。

    竟连贾环进门都没发现……

    贾环当下问道:“幼娘,看什么呢?”

    “啊,公子……”

    公孙羽闻言一惊,随即看到是贾环后方松了口气,又见贾环眼睛红肿,满脸泪痕,身上的衣裳被鞭子抽碎,露出血肿的鞭痕,顿时又是一惊,忙上前问道:“公子你怎么了?”

    贾环摆手道:“无事……”

    目光落在药台上一动不动的老人身上,贾环心里五味繁杂,纠结万分。

    长叹息了声后,他上前抱起梁九功的尸身,看着他双目紧闭面色痛苦的模样,贾环心中难受,眼圈又红了……

    公孙羽在一旁见之,也跟着落下泪来,犹豫了下,咬牙道:“公子,我发现了些不对之处。”

    贾环闻言,目光没有移开梁九功,随口问道:“有何不对?”

    公孙羽蹙起秀眉,疑惑道:“这位老人家身上,好似中了一种,传说中的剧毒……”

    贾环闻言,眼睛陡然圆睁,猛回头!

    ……

    宁国府铁马金戈,杀意凝滞,荣国府这边,自然不会不知。

    尽管之前一夜高乐,可是当听到御林军围了宁国府这个消息后,再多的酒水,也化为了满身的冷汗。

    当真是心意惶惶。

    不过,也没有旁家即将被抄家灭族时的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因为但凡有敢惊叫慌乱,或趁势偷鸡摸狗的下人,便会出现手执兵刃的青衣人,或是一剑背抽倒,或是一剑砍翻……

    如此三两例后,荣国府顿时又安定了下来。

    不过,哪里又真能安定下来?

    在这边主持大局的人是卿眉意,她一身青衣青袍,身边带着两个当年明教时的弟子,守在荣庆堂。

    大观园里的姊妹们也都已经被带到了这里。

    荣庆堂门前的大插屏下,有一通往地下密道的入口,事不可为时,当从此密道带离。

    这本是早已筹谋好的万全之策。

    荣庆堂上,自贾母起,无不面色苍白,眼神仓惶惊恐。

    贾政、贾琏两人来回在堂上踱步,却也只能唉声叹气。

    看着每片刻就川流不息来给卿眉意小声通报东府消息的人,他们想问,却又不敢。

    心乱如麻。

    赵姨娘则在不停的抹泪,眼神哀绝。

    “进兵了……”

    就在这时,前院忽然传来一声惊呼,众人闻言面色大变!

    ……

    ps:看有书友说贾环的反应过了,可能是因为太上皇和梁九功闭关太久了,书友忘了前面的情节。

    贾环从当初承爵时,被史家哥俩和忠顺王府长史刁难起,梁九功就开始帮贾环。

    再到后面和赢朗起冲突,把皇孙打了个半死,太上皇却维护了贾环。

    也由此起,贾环才真正树立起荣国传人的牌子。

    更不要说后来的种种,还有赢杏儿被逼婚时,太上皇破关做主。

    人总要懂得感恩。

    当然,后面还有转折。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五章 惊雷滚滚

    虚惊一场。

    就在卿眉意要招呼手下青隼拼死阻拦,而后她招呼贾家众人下密道逃亡时。

    却从前面蹿进来数人,看到他们,卿眉意反而松了口气。

    “是我们!”

    是一身银甲披身的秦风,与同样甲胄在身的牛奔、温博及诸葛道等人。

    贾家内堂女眷忙避进屏风之后,秦风等人方入内,拜见神色惶恐的贾母、贾政等人。

    “太夫人不用怕,贾家必无恙!”

    秦风面色坚毅,起身后挑头对贾母言明。

    贾母面色凄慌,道:“风哥儿,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婆子我如今还一头雾水啊!”

    卿眉意乃青隼密碟,按规矩只对贾环及董明月负责,其他人,纵然是贾母,也不能从她口中得到什么消息。

    因此,贾家人竟连发生了什么都还不知道。

    秦风闻问,正想酝酿一些说辞,不要惊吓住了贾母等人。

    牛奔却直接道:“太夫人,宫中出了大变故!

    梁九功突然从密道逃出宫城,太上皇可能已被奸人所害……

    梁九功逃到宁国府求助环哥儿。

    御林军追踪而来,围了宁国府,让环哥儿交人。

    环哥儿不交,叫来了京营,反围了御林军,要杀御林军大统领叶道星!

    不过没杀成,因为陛下来了。

    如今陛下正在东府,和环哥儿谈话。

    具体会怎么样……还不好说。”

    这石破天惊的话,让无数人惊骇欲绝,捂口惊呼!

    温博跟道:“不过太夫人放心,不管如何,贾家定然无忧!

    牛世伯和我爹还有温家叔叔让我们转过太夫人,不虞惊慌。

    只是……”

    “只是什么?”

    贾母急问道,只是她的脸色,让人有些奇怪。

    说是惊慌,也不全是。

    说是悲伤,又不大像。

    可能是众人眼花了,竟还有些……惊喜快意之色?

    牛奔等人只当老太太被这个消息震昏了,不知该怎么表情了,也没当意。

    秦风道:“太夫人,牛世伯等人让晚辈们给太夫人带句话……

    牛世伯说,天家之争,历来诡异非常,其中深浅莫测,史书难明。

    这种事,与我等臣子,尤其是我等世袭武勋无关。

    最好不要参与太深。

    太上皇既然已经御笔亲书,传大权于陛下。

    那么皇权便已经平稳传递,再起风波,于国于己,都无益处。

    贾家有荣宁二公扶邦定鼎之勋在世,只要不涉及谋反,轻易无颠覆之祸。

    还请老夫人能出面,劝一劝环哥儿,让他……不要意气用事!”

    贾母闻言,面色连连变幻,深吸一口气后,点点头,目光直视卿眉意,沉声道:“丫头,带我去找环哥儿!”

    卿眉意还在犹豫,秦风厉声道:“汝欲亡贾家耶?还不速去!”

    牛奔温博两人也沉声道:“这不是坏事,速带老夫人前往!”

    卿眉意闻言,点点头,转头吩咐道:“抬软轿来,带老夫人去东府……”

    ……

    “你说什么?幼娘,你再说一遍!”

    贾环面色有些扭曲的看着公孙羽,狰狞问道。

    公孙羽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般的贾环,有些害怕,怯怯道:“公子你……”

    贾环深吸一口气,先将梁九功放回药台,转身看着公孙羽,一字一句道:“幼娘,此事干系甚大,不可有半点差错,你确定,梁爷爷身中剧毒?”

    公孙羽见贾环面色恢复了正常,犹疑了下,点点头又摇摇头,道:“不是很确定,但,这位梁爷爷身上只有一道箭上,虽然也有内劲透体造成内伤,可以他原本的功力,不至于丧命。

    可是,他原本的内劲却离奇的凝聚在紫府,郁结成块,鼓胀不平。

    看起来,正是走火入魔之兆……

    可是……”

    贾环只听到“似走火入魔之兆”时,心中就已经肯定了八成,这梁九功,一定是被下了剧毒!

    太上皇闭关,梁九功绝不可能也跟着闭关。

    太上皇有可能走火入魔,梁九功何来走火入魔之谈?

    如今想来,隆正帝方才之言……不足信!

    他还能信谁……

    贾环死死看着公孙羽,道:“幼娘,你说你也不是很确定这是不是中毒,是什么意思?”

    公孙羽纠结道:“若非看过蛇娘的《苗医巫经》,我也不会怀疑。我也只是在《苗医巫经》中的奇闻异志篇中见过一些记载,说是在少林后山达摩洞中,生有一株彼岸花,每三百年一次轮回。

    采此花可入药,炼制一种叫‘轮回散’的药剂。

    此药可解走火入魔之难……”

    “嗯?”

    贾环不解道:“可解走火入魔之难?”

    公孙羽忙又道:“若是武人走火入魔之后服用,可为解难之灵丹妙药。可若之前服用……功效却恰恰相反,越是在闭关突破之人越严重,必然会内劲淤积于紫府,走火入魔而亡。

    这‘轮回散’之所以能入奇异志,便因如此奇异。

    而且,它还无色无味,没有任何异状……”

    贾环的面色又木然了,他眼睛眨了眨,轻声道:“幼娘,你刚才说,这种彼岸花,生在少林达摩洞中?”

    公孙羽点点头,道:“奇异志中正是如此记载,只是不知道是否真有此花……”

    贾环如似未闻,脑海中,却出现了一个人的形象。

    少林三大神僧之一,达摩院首座,性一禅师。

    就是铁网山之夜,始终跟在隆正帝身边的那位老和尚。

    呵呵……

    呵呵……

    “我真是个傻子,我怎么就相信了他的话?

    他竟然还对我说,我献给太上皇的寒山折梅图是假的。

    他竟然说,是我害的太上皇走火入魔,暴毙而亡……”

    听着贾环似哭似笑的自语,公孙羽慌了神,正想安慰他,却听药室大门被人一下打开。

    贾母拄着凤头拐,一步步点地进屋,目光先看了眼药台上的梁九功,然后对公孙羽道:“幼娘,你先出去。”

    公孙羽闻言,虽犹疑了下,却还是悄悄走出去,带上了门。

    贾环深呼一口气,强挤出一抹笑,道:“老祖宗,您放心,孙儿定保……”

    “跪下!”

    贾母史老太君面沉如水,眼神前所未有的凌厉,低喝一声。

    贾环只一怔,就听贾母再低喝一声:“跪下!”

    贾环只能跪下……

    贾母却也跟着弯下腰,矮了下身来,凑到贾环耳边道:“陛下说的没错,你送给太上皇的那副贾家的寒山折梅图,就是假的!强行修练,一定会走火入魔暴毙!

    赢玄,就是因为练错了功才死的,因为真的那副,在我手里!”

    “轰!”

    真真是,一雷更比一雷响,好似不把这天给惊破不算罢休。

    贾环眼睛圆睁,满眼不敢置信的看着贾母,喃喃道:“老祖宗,怎么可能?”

    贾母冷笑一声,面色快意道:“怎么不可能?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老天开眼!!

    这世上,唯有一副寒山折梅图,之前一直在你祖父先荣国身上携带,他好随时观摩修行……”

    贾环插口道:“可是祖父不是……”

    贾母面色忽然悲戚道:“没错,你祖父确实已经命丧北海。可是,他身上的这幅图,却被人送了回来……”

    “怎么可能?谁人送回的?”

    贾环脑子完全乱掉了,问道。

    贾母一字一句道:“云旗十三将!”

    贾环脑中猛然闪过一道霹雳,他似想到了什么,可一时哪里能想清。

    就听贾母继续附耳对他道:“你可知,你祖父是怎么死的?”

    贾环的面色再惨白三分,身子都微微颤栗了起来,颤声道:“祖父……祖父不是力战而亡的吗?”

    贾母用蕴着无尽悲伤愤恨的声音泣诉道:“他是被人出卖,被引入了敌人的包围中,力战而亡的。你可知,他是被何人出卖?”

    贾环摇了摇头。

    贾母恨的咬破了嘴唇,血丝渗出,挤出两个字:“赢玄!”

    “你祖父功高盖世……”

    “你祖父文武双全……”

    “你祖父百官敬畏,武将视其如神,文臣对其儒雅文章更是顶礼膜拜……”

    “你祖父武功比他强,文华比他强,连在百官中的威望都比他赢玄强……”

    “你祖父望赢衽不似明君,谏言而废之……”

    “你祖父不喜赢遈跳脱,望之不似人主,便阻其正位东宫……”

    “你祖父被人赞为当世第一完人,可我却以为,他是当世第一蠢人!”

    “我虽恨煞赢玄,却不怪他……”

    “连我一个妇人都知道,功高盖主者无善终……”

    “连我一个妇人都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

    “连我一个妇人都知道,储君乃天家事,非人臣可参与……”

    “连我一个妇人都知道,这世上只能有一个完人,一个圣人!”

    “可你祖父为了他心中的君臣情意,为了他心中的忠义,他从不避讳,他自以为一心为国,却……

    所以,是他自己害死了他自己,是他逼得太上皇不得不出手……”

    “环哥儿,你……难道要比你祖父,更蠢吗?”

    “你竟敢参与两代帝王之争?”

    “你要为了一个杀祖仇人,去害死贾家满门吗?”

    ……

    “陛下……”

    抱着梁九功的尸身,站在宁安堂前,面色木然的唤了声。

    隆正帝此刻面上已经敛去了怒气,看了贾环抱着的梁九功一眼,哼了声,道:“跟朕出去。”

    贾环木然一应,一板一眼道:“遵旨。”

    隆正帝闻言,觉得有些异样,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只轻轻瞥了贾环一眼,就大步走出,贾环跟其身后。

    出了宁国府大门后,隆正帝看了眼不远处汇聚的都中各方大佬。

    心知不交待两句绝无法过关,念及此,他细眸中眼泪滚滚而下,语气悲痛之极,沉声道:“天惩皇秦,使国去君。

    日落九天,普世同悲!

    众臣工,太上皇,驾崩了!”

    “太上皇!”

    纵然心中早已猜测,可听到隆正帝此言后,无数人还是震惊的面色剧变。

    上万兵卒齐齐跪伏悲呼,继而牛继宗等武勋亦跪伏在地,痛哭出声。

    李光地、陈廷敬等文臣,亦是老泪纵横,跪地嚎啕。

    宗室诸王自然也是如此。

    唯有皇太孙赢历,面色惨白,怔怔的看着……看着贾环怀中抱着的,梁九功!

    他心中最担忧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太上皇,他最大的靠山,他早日登基的希望,他的人生明灯,他心中至高无上的神明,被人……害死了!

    眼睛渐渐猩红,面上也涌起一抹不正常的红晕。

    “噗!”

    一口心血喷出,皇太孙赢历仰头栽倒。

    在昏迷前,他看到了,那双细眸中,冰冷无情的讥讽目光……

    ……

    ps:莫急,前面挖的坑有点多,咱们慢慢一环一环的解。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局鼎定……

    “叶楚,送东宫回宫,速招太医诊治。”

    看到皇太孙赢历吐血而倒后,隆正帝看了眼后淡淡的道。

    “遵旨!”

    叶楚军礼承应后,率领一队黑甲御林铁骑带着皇太孙离去。

    此时,京营的兵马早已让开道路。

    诸方大佬们都聚集在宁国门前附近。

    看到这一幕,许多人的眼睛不由的微微眯了下。

    在今夜之前,皇太孙只有一个称呼,就是皇太孙。

    但从现下起,怕是也只有一个称呼了,变成了东宫。

    甚至,他能否坐稳这东宫之位,都在两可之间……

    大秦,并非没有被废的太子……

    许多人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头上的天色。

    不知何时,乌云滚滚!

    大秦的天,变了……

    “诸位臣工,想必都在猜测,朕为何会在此!”

    隆正帝疑心本就重,见宗室和文臣中总有人不住的打量着他和贾环,尤其是贾环抱举的梁九功,他心中大怒,却不得不解释。

    因为,连李光地、陈廷敬等人都在静静的候着。

    今日之局当场没有个说法,那才叫后患无穷!

    在场中人,有能力动摇他帝位的人,不是一两个……

    因此,没等那些人发问,隆正帝就沉声道:“诸位臣工,可还记得年前准葛尔蒙古兵发二十万控弦之士,攻打大秦。

    而武威侯秦梁,则被十八名老斥候引入额尔齐斯河畔,被蒙古大军一战而陷七万老秦精锐!

    事后,因这十八名斥候之事,朝廷罪于岳钟琪,将其打入天牢。

    但后来追查却发现,曾有人见过,有宫里的公公,出现过这十八名斥候的家里。

    这极不寻常!”

    诸多大佬闻言,无不皱起眉头。

    这件事的确有些骇人,可……

    与现下何干?

    没等他们疑问,就听隆正帝继续道:“其二,方才东宫悲怒之极吐血而昏,除却因悲太上之崩外,还有一个缘由。

    那就是铁网山之变时,他被身边服侍多年的公公薛痕所刺杀,险死还生。

    重伤在身,至今未得痊愈。

    薛痕乃宫中老人,他之谋反,毫无征兆!

    再有,曾有官员上折子疑问,川宁侯府一等子宁至,世代忠良,忠于大秦,更忠于太上皇,连太上皇都盛赞过他的赤忠,因此才将蓝田大营交由他统帅。

    如此隆恩,他为何又会突然谋反弑君?

    因为种种缘由,朕压下了这个问题,本想待太上皇出关后再论,不想……

    今日,却不得不将个中缘由公布于众。”

    隆正帝细眸中森冷的目光扫过众臣,沉声道:“宁至之所以会毫无征兆的谋反弑君,那是因为,皇太后宫中内监,黄畴福,于铁网山之变半月前,曾亲执太上皇御命金牌前往蓝田大营,假传太上皇圣旨,令其于铁网山之夜,诛昏君,保圣孙!”

    “哗!”

    无数重臣宗室武勋无不面色骤变,虽然这事早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众人早就知道。

    可是,却无人敢明言,甚至无人敢提及分毫。

    天家这一对母子的恩怨,上层人家,谁还不清楚?

    他们甚至都不敢肯定,这件公案里到底有没有太后的手笔。

    再联想到太孙被刺……

    如果当日隆正帝没有用替身换上,真的被杀,那……

    皇太孙就是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背负上弑君弑父之污名,他又怎么能御极登基呢?

    如此一来,何人最为受益……

    众人的目光悄悄的看向了皇太后的心头肉……

    对于皇家的秘辛,众人以为,纵然他们将复杂性想到极致,都也只能想出个冰山一角。

    烛光斧影之谜,时至今日,又何曾有人能说的清?

    以皇太后对当今的态度,真若行此事,未必就没有可能。

    但是,在这以孝治天下,孝为国本的时代,隆正帝将此案置于明处,却似乎又有些过了……

    他可以暗中调查,暗中取证,最后在暗中处置……

    如此,才能全了天家的颜面。

    可他现在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难道他要对太后……

    再联系到太上皇之暴毙,无数人心中不寒而栗,遍体生凉。

    这,就是被压了二十年而不垮,反而愈战愈勇,终成大器的隆正帝么……

    果然可怕!

    而此刻,忠顺王赢遈更是惊怒交加,他目光喷火的看向隆正帝,怒道:“皇上此言何意?欲疑太后耶?”

    既然隆正帝已经撕破面皮扯出这桩公案来,他也干脆直话直说!

    此言一出,宁国府门前的气氛愈发肃杀。

    然而,隆正帝却只极为蔑视的淡淡的扫了赢遈一眼,继续道:“众臣工疑朕为何深夜至此,那是因为,梁九功,亦是薛痕、黄畴福之流!

    这些宫中内监,便极可能就是黑冰台一直追查不明的幕后黑手之一!”

    “哗!”

    此言一出,莫说其他人,连李光地都忍不住皱起眉头来。

    扯鬼总要有个限度!

    黄畴福、薛痕和那不知名的宦官也就罢了。

    可梁九功从龙至今甲子有余,素来忠心耿耿,与在场的多少老臣都相熟,为人最是忠义坦荡,且最为太上皇所倚重,如何可能背叛?

    “真真是可笑之极!赢正,这话你自己信吗?

    梁九功服侍父皇有七十年了,他会背叛父皇?会对父皇下毒手?

    区区一些鄙贱如猪狗的去根残缺之人,也能当什么幕后黑手?

    连借口都不会找,赢正,你当天下人都是傻子吗?”

    赢遈涨红一张脸,满满的怒火,甚至直呼隆正之名,怒声道。

    不怪他失分寸,实在是,之前隆正帝那个蔑视之极的眼神,刺的他痛彻心扉!

    过去的二十年里,从来只有他用这样的目光看隆正,却不想,今日竟颠倒了过来,还是当着这么多王公大臣的面……

    所以说,人多接受点挫折磨难还是好的。

    如果换了隆正帝站在他的位置,被人这般看,虽然也怒,但心中怕也习惯了……

    而隆正帝这回,却连一个蔑视的眼神都懒得给赢遈,他转身看向贾环,沉声道:“贾环,你来说,梁九功找你来,所为何事?”

    “你让他说?谁不知道这忘恩负义的小贼子最跟你臭味相投?你们刚才早就串通好了吧?”

    见隆正帝如此轻待于他,赢遈可能已经彻底疯狂了,竟口不择言道:“一个忘恩负义为虎作伥的狗崽子,一个弑君弑父的卑鄙……”

    赢遈的话,真真让无数大佬肝胆俱裂。

    疯了,疯了!

    这人当真疯了!

    弑君弑父这种话也敢明面说说,他敢说,他们都不敢听啊!

    “叶道星!”

    隆正帝闻言亦是面色骤变,细眸中杀机无穷,寒芒直视着赢遈,怒吼一声。

    “臣在!”

    叶道星沉声一应,气度如渊!

    此刻,又有二千御林铁骑到来,让叶道星底气大增。

    纵然再面对京营,他也有一战而溃之的把握。

    “陛下!”

    然而,就在隆正帝杀意愈发浓烈,想要下旨前,李光地却忽然出声一唤,对他轻轻摇了摇头,让隆正帝未出口的言语又生生咽了下去。

    的确还不时候,否则更坐实了他“丧心病狂”,“弑父杀弟”的千古骂名……

    回过神,隆正帝先深吸一口气,对面色苍老了太多的李光地点了点头,然后对叶道星道:“派人送赢遈,回龙首宫守孝。”

    “遵旨!”

    叶道星一应后,转过头,一挥手,一队精锐披甲御林上前,架起还在疯狂叫喊的赢遈离去了。

    看到这一幕,许多本来还想附和忠顺王的文臣大佬们,彻底胆寒。

    若是送忠顺王回皇太后宫,那么还好说。

    如今却是送往了龙首宫……

    那里,如今是隆正帝的地盘啊!

    这是要圈起来的节奏吗……

    而且毫无疑问,御林军大统领叶道星已经彻底归附了隆正帝。

    皇宫兵权尽掌其手。

    再看看一直站在隆正帝身后的贾环……

    这都中的兵权,怕也就握在他手中了……

    如此一来,谁人还能翻浪?

    不知多少曾经对兵权不屑一顾,以为只要有太上皇在,所谓的兵权不过笑话的文臣大佬们,此刻心都在滴血。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犹如神明般的太上皇,也会……暴毙驾崩。

    将众人的面色映入眼中,隆正帝毫不遮掩的哼了声,而后又看向贾环。

    在场所有人,也都看向了贾环。

    他们也极想知道,梁九功来找贾环,到底说了什么。

    在无数人注目下,贾环面色木然,声音黯哑,缓缓道:“梁爷爷……梁九功,受重伤前来,被救醒片刻间,对我说……说有人下毒,害死了太上皇……”

    “轰!!”

    贾环一句话的效应,引发的震动要远比之前隆正帝解释的那些强烈一万倍。

    所有人齐齐色变!

    甚至,不少人还不自主的向前进了一步。

    面色之肃杀!

    如果贾环再开口,将这个‘有人’变成了‘陛下’,那隆正帝现下就下不了台。

    这不是他说两句请大家一起去检查就能过关的。

    因为至少在查清他的“污名”前,他无法继续接掌大权!

    国朝也不可能让一个背负“弑君弑父”罪名的人继续为君……

    至少明面上不能背负……

    然而,一旦隆正帝暂时失去了大权名分,被困在大明宫里。

    那么在清查的过程中,将有无数可能会发生。

    其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他将永远的失去大权,甚至真正背上弑君弑父之名。

    毕竟,那边执掌朝纲已近二十年,有太多的能量和底蕴没有使出。

    而且那个时候,皇太后必然会出面垂帘过问此事……

    到那时……

    念及此,隆正帝的细眸都微微眯起,凝视着贾环。

    “梁九功还说……叶道星悖逆之贼,背叛了太上皇……”

    又是一惊,无数双眼睛猛然看向宁国府正门前台阶下站着的那位金甲大将。

    牛继宗等人更是眯起眼睛,目光森寒的看着他。

    但叶道星却垂着眼帘,没有反应。

    “梁九功还说,让我保住太孙……没了。”

    说罢,贾环面色木然的站在那里。

    隆正帝却轻轻的松了口气,不枉他听到梁九功逃进贾家的消息后,和邬先生一商议,就当即决定赶来。

    他是知道,贾环最后还问了梁九功,是谁下的毒,而梁九功说了个“陛”字的。

    如果贾环将这一节说出,隆正帝也只能回宫自困,以待清白之日了。

    万幸,万幸!

    待贾环说罢后,隆正帝冷笑一声,道:“诸臣工听见了?下毒?真真是笑话!

    李相,康亲王,牛将军!”

    隆正帝连点三位文臣、宗室和武勋中的扛鼎人物之名。

    李光地、孝康亲王和牛继宗纷纷躬身一应:“臣在!”

    隆正帝道:“为了避嫌,朕就不从太医院中选人了。

    你们各去寻找名医,请到宫中来,检验太上皇驾崩之因!

    让他们看看,太上皇是否被人下毒!”

    三人闻言,相互对视了眼后,都没有推拒,齐声道:“遵旨。”

    这样一来,不管真相如何,只要太上皇不是被人下毒害死,就能给所有人一个说法了……

    “叶统领!”

    隆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