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哥,你是想要一匹好马,还是想要什么孤本古书?

    想要什么尽管说,小弟都去给你寻来。

    好马小弟府上就有,宫里赏赐的御马也还有几匹。

    至于孤本古书我虽然没有,可我知道,李光地李相爷府上藏书甚广,听说比大内御书房里的藏书都不差多少。

    你想要哪本,只管说来,我去给你磨来就是。”

    其他人闻言,看向贾环的目光,愈发感慨……

    都说积福之家,兄友弟恭。

    如今,弟恭是做到了,那么兄友呢?

    在众人注视下,贾宝玉面色涨的愈发通红。

    想想他的请求,他自己都有些张不开口。

    可余光瞥见王夫人望向他的目光,心中又是一紧。

    当初他可是答应了王夫人,待贾环回来后,要替他舅舅说话。

    不过他原想着是私下去说,却不想,竟要他在这里说……

    贾宝玉只觉得一辈子的人都丢尽了,尤其是当着家中姊妹们的面……

    再想想贾政也在此间,贾宝玉脸上的汗大滴流下。

    这一幕,让看在眼里的贾母顿时心疼起来。

    毕竟宠爱了十几年,命根子眼珠子似的,纵然后来贾环异军突起,越发出色,从她这里分走了许多宠爱,可是,贾宝玉在她心里,依旧是个如宝似玉的宝贝。

    不想。竟被逼到这个份上!

    老太太看向王夫人的眼神,渐渐锋利起来……

    而听完贾环的话后,贾宝玉差点咬破嘴唇,只是实在磨不过太太的意思,他才低声开口道:“三弟,舅舅……我舅舅。被派去了黑辽之地戍边。

    舅母捎信回来说,舅舅去了那里就病倒了,着实难耐黑辽苦寒。

    舅母还说,能不能将舅舅再调回来,不用回京,就是去西北也行,只要不在黑辽之地待就好……”

    贾宝玉说完后,就垂头站在那里,面色沮丧。双眼垂泪,浑身的颓气。

    其他人也都不吭声了。

    王子腾到底是如何去的黑辽,纵然之前贾环有过一番合理的说辞,当时糊弄住了众人。

    但谁也不是傻子,过后没多久就都想通透了……

    贾环此举,大概是因为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他碍于家族颜面,和老太太的心意,不好直接对付王夫人。

    索性。他就打掉王夫人的依靠,让她明白。他不是不能动她,而是不愿动。

    她既然不自知,那他干脆就釜底抽薪,拔掉她的底气所在。

    让她看清形势,本分一些,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从后面一段时间看。效果看起来还不错。

    可是,如今,贾宝玉却提出这般要求。

    而且还是在贾环刚刚受伤归来,连走路都要拄着竹竿的时候……

    不晓事!

    贾母的脸色难看起来,心中愤怒悲哀交加。

    但她不怪贾宝玉。而是怪他娘!

    这个王家妇,当真不知轻重。

    梁九功刚才话说的那样明白,说的是何人,难道她就听不出吗?

    当真要逼着她这个老太太,亲手送她去庵堂念经礼佛,她才肯消停下来吗?

    贾母的眼角渐渐凌厉,而王夫人的脸色,也微微有些发白。

    只是,却紧紧抿着嘴,倔强的不肯让贾宝玉收回方才的话。

    对她来说,王子腾实在太重要了。

    在她心里,王子腾一直是她最大的倚仗和依靠。

    抛却这些,王子腾也是最关爱她的兄长,王子腾妻对她而言也是一位殷勤有佳的嫂嫂。

    因此,如论如何,她都不忍看着兄长苦寒而死,埋骨他乡。

    所以,她才硬逼着贾宝玉做下此事。

    她虽然也心疼,可是,她若还有其他法子,又怎会这般相逼?

    她是个妇人,只知道出嫁前从父,出嫁后从夫,夫之后从子。

    她父已亡,虽说兄长亦如父,可却又因她之故,让兄长几乎送命。

    她夫虽然尚在,却早已相敬如冰,夫妻几乎恩绝……

    所以,她还能靠哪个?

    因此,纵然逼的贾宝玉紧了些,她也无论如何都不肯放弃。

    贾政本来从不当着贾母的面教训贾宝玉,可此刻却有些按捺不住了。

    黑面上拧着眉头,双眼严厉的看着快将脑袋垂到胸前的贾宝玉,眼看就要爆发……

    感受着堂内凝滞的气氛,贾环心中暗自叹息一声,在贾政开口前,他先道:“二哥,朝堂之事,尤其是军国大事,焉有小弟抉择之理?

    而且,不提黑辽军团十数万大军,数十年如一日的驻扎黑辽。

    就连咱们的祖父先荣国公,当年亦手提十万雄兵,远征北海。

    怎么别人都受得苦寒,王子腾就受不得?

    军人,若连苦寒都受不得,还当什么军人?

    原本,于公于理,小弟都不该应承你……

    只是,这毕竟是二哥你第一次开口相求,我不好驳你面子。

    这样,我暂且去试试,成与不成不好说。

    不过……

    二哥,你且记住,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我早有交代,族中之人,没有当官执政者,就不要参政。

    你记住了吗?”

    贾宝玉被这一番话说的面红耳赤,心里打定主意,日后就算太太说破大天,他也不会再做这事。

    点点头,低声说了句“知道了”后,贾宝玉就站在那里不言语了……

    贾母等人见状又是一叹,这块宝玉啊,当真是一点场面规矩都不懂。

    贾环虽然话是那般说,可既然应承了你,那就有八成的把握。

    人家答应了你的事,你怎么连句感激的话都不会说呢?

    温室里,果真养不出万年松啊!

    ……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 贴心(有点没节操,慎入)

    关键不在于银子,而是这份圣眷和荣耀。

    ,若您不幸点入,请于半小时后下架再上架,即可阅读,不会重复收费。书城书友请移步起点,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苏培盛原本想着,如此隆恩,不管怎么着,贾环也得表示表示,意思意思吧?

    当然,不是给他表示意思,而是给隆正。

    哪怕只是嘴上说说,总也要敞亮的表几句忠心,若能肉麻的滴几滴热泪,被如此圣眷隆恩感动的哽咽难语,那就更美妙了……

    谁知道,弄到最后,还是一句“谢主隆恩”。

    而且,连一个给他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晕过去了。

    这……

    “王院正,贾爵爷身子到底如何了?陛下可是挂心的紧,你可不要大意。”

    苏培盛心有不甘的威胁着王老太医道,希望他要么能救醒贾环,要么能识破贾环是在装睡……

    不管怎样,只要能将贾环唤醒,让贾环说几句好听的就行。

    不然的话,他回去真的没法交差啊!

    王老太医没有应声,而是背着药箱走到床榻边,抓起贾环的手腕,闭目听了一会儿。

    而后他眉头皱起,面色肃然,回头对众人道:“贾爵爷原本就遭受重创,唯有好生卧床休养,才能缓缓痊愈。怎地还能让他动怒受激?再有下次,怕是神仙难救。”

    贾母等人脸色自然不是太好,苏培盛就更不好了。

    动怒,受激?

    这话儿是怎么说的?

    难不成是因为嫌赏赐的轻了?

    还是因为……

    苏培盛面色有些阴晴不定。眼中满是猜疑……

    贾政都没发现这点,只顾着心疼儿子去了。

    还好有贾母。看出了苏培盛这位大明宫内相脸上的不自在,虽不明白到底因为何故。但想来总归是因为贾环昏倒之故引起的。

    略一思量后,她在鸳鸯的搀扶下,拄着银拐顿了顿地,对苏培盛和王老太医深叹息一声,道:“我们难道还不知这个理儿?只是实在是……一言难尽哪。

    苏公公还没来前,因为一些家务事,让我这孙子雷霆大怒,动了肝火,我们这些人虽是长辈。却也劝他不住。

    若非苏公公来宣旨,凭着浩荡皇恩,才止住了他的怒火,还不定要气到什么程度呢。

    说起来,老身还要多谢苏公公呢。”

    苏培盛闻言,心里略一揣摩,大致也就猜到了缘由。

    八成是贾环回家后,对送他姐姐入宫的人在动怒。

    这就好,只要不是因为他的到来才急怒攻心晕过去的就好。

    再有贾母这话。回去也算能圆个场子,可以交差了。

    而且,按照贾母的话来说,这道圣旨也算是救了贾环一命不是?

    念及此。苏培盛心情大好,笑的满脸菊花开,捏着兰花指对贾母道:“老夫人哪里话。奴婢哪里能当得起……而且,就算是谢恩。也只有谢陛下的恩典才是。”

    客气一句后,他又对王老太医道:“王院正。贾爵爷到底如何了,可还有安危之险?”

    王老太医摇头道:“这次尚好,只需再服几副药,好生调理即可。不过,不是下官危言耸听,爵爷的身子当真经不起折腾了。再有下次,就恕下官无能为力了。”

    众人闻言,面色顿时紧张起来。

    苏培盛也吞咽了口口水,他是知道在隆正帝和帝师邬先生的策划里,贾环拥有何等分量的。

    若是贾环一旦出事,而且起因还是因为隆正帝贪图美色……

    那,朝野之间都将掀起一阵滔天大浪。

    因此,苏培盛面色极为严厉道:“王院正,贾爵爷是简在帝心之人,贾家荣宁二公更是有大功于我大秦社稷,你……你绝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贾爵爷,也绝不能出任何问题,否则的话……”

    王老太医虽然只是太医院的院正,但王家自太祖开国以来,便一直执掌太医院院正之位。

    王老太医本身也与太上皇关系匪浅,所以他并不太惧苏培盛。

    没等苏培盛威胁的话说完,他就打断道:“苏公公,俗语云:佛渡有缘人,药医不死病。老朽并非神仙,若是病人不听医嘱,执意寻思,那你就是杀了下官,下官亦无能为力。”

    不过老头子也是人老成精,不愿将这位内相得罪太过,语气稍缓了些,又道:“不过,只要贾爵爷半月内不要再动气受激,缓缓将养,下官亦能担保,最多三月,爵爷便能恢复如初了。”

    苏培盛闻言,嘴角抽了抽,没好气的瞪了隔壁老王一眼,然后转头对贾母道:“老夫人,不是奴婢孟浪,只是,府里万不可再让爵爷动怒受气了。

    若贵府里有人敢生事,不听老夫人和爵爷之言,老夫人只管打发人入宫,告知奴婢,奴婢会转奏陛下,由陛下来替老夫人和贾爵爷管教。

    总之,还是那句话,贾爵爷在陛下心中分量之重,非同小可,万万不容有失。”

    贾母等人闻言,齐齐动容,她连连摆手加摇头道:“不会不会,绝不会再有人作事。不然荣国故后,当年太上皇赐予老身的那柄玉如意,却也不是摆设而已。”

    此言一出,不管是外屋还是内屋,屏风前还是屏风后,甚至是苏培盛,眼中瞳孔都微微收缩了下。

    那哪里只是一柄如意,那简直就是一把大杀。器啊!

    苏培盛干笑了两声后,点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时候不早了,奴婢这就回宫,还要禀明圣上,陛下心中一直都牵挂着呢,老夫人,奴婢这就告辞了。”

    贾母闻言,面带微笑的点点头,对贾政道:“去送送公公。”

    “诶,不必不必,政公不必客气……”

    客套了几句后,苏培盛到底还是由僵笑着脸的贾政送了出去。

    贾政骨子里还是一个文人,清高的紧,对于太监之流,着实不大瞧得起,却又不敢得罪……

    苏培盛和王老太医都出去后,后面屏风内的人又都出来了。

    贾琏耷拉着个脑袋,垂头丧气的站在那里,看模样,好似生无可恋似的。

    贾母扫了一眼,再对比一下连大明宫内相都忙着讨好的贾环,心中不住摇头。

    论条件,贾琏可是比贾环要强出不知多少倍去。

    即使是现在,他若真有能为,荣国传人的名头,也要比宁国传人强的多。

    可惜……

    “链儿,苏公公的话你也听到了,再有下次,我这个老太婆都保不住你。”

    贾母说话的语气中,少了几许往日对贾琏的宠爱……

    贾琏自然能感受得到,他却觉得冤枉的紧,耷拉着脑袋道:“当初我就知道三弟肯定会不愿意,是太……是王仁跟我喝酒的时候,劝我说……”

    “行了。”

    贾母面色一变,喝道:“这件事已经算是过去了,以后谁都不许再提。环哥儿虽不是个大气的,但你们拍着良心自问,他对家里的亲人们如何?连个面都没见过两次的大姐,都愿流水一样的花银子。

    还有链哥儿你,你要用水泥、玻璃造大花厅,要吃鲜菜,还整天呼朋唤友的去东来顺高乐,你三弟可曾收过你一两银子?可曾说过一句心疼的话?

    你再看看你自己,是怎么做的,他这个当弟弟的又是怎么做的?”

    贾琏闻言,又羞又愧,心里对贾环的恨却不知不觉消失了许多。

    他跪下来,垂头愧声道:“老祖宗,都是孙儿无能,丢尽了先祖荣国公的颜面,孙儿,孙儿……”

    说着,竟然哽咽难言。

    贾母见状,面色和缓了些,知道有羞耻心就好……

    她长叹息了声,道:“都是荣国子孙,你又比谁差?只是缺少了历练。既然环哥儿说,让你跟着他一起出操,那你就别违逆了他。

    许是要吃不少苦头,可你想想,出操再苦,难道有你三弟当年自己从武之时苦?

    他当时才那么一点儿啊,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还要费心操持家业,你比他那时还难吗?”

    贾琏闻言,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但面上神色却与先前的死灰之色截然不同,恍似经历了一场顿悟一般,他面色坚毅的看着贾母道:“老祖宗,孙儿再不会没出息了。

    既然三弟给了我机会,那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一定不能给他丢脸,更不能再给祖宗丢脸。

    孙儿不知三弟他们是怎么操练的,可孙儿敢当着老祖宗的面起誓,一定会拼着命去练。

    纵然练不成高明的武人,可一定也要把荣国子孙该有的风骨和精气神给练出来!

    绝不会给贾府丢人,也不会再给老祖宗丢人!”

    贾母闻言后,面色动容,激动的嘴唇都颤了起来,她也流下泪来,上前一步,抚着贾琏的头,激动道:“好啊,好啊!

    古人云: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

    我们贾家从第一代荣宁二公起,便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可如今偌大一个贾家,却只有环哥儿一人撑着,他太苦,也太累了。

    你们但凡争点气,他也能松快一点不是?

    如今你三弟既然愿意再拉你一把,那你就好好练。

    一应花费嚼用,不管多少,都由老婆子我来出。”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封赏太厚?

    远远的,二十步外,李万机便带人毕恭毕敬的跪了下去,待轿子走近后,李万机颤着声,高声喊道:“奴才李万机,恭迎家主大功回府!”

    其身后付鼐、纳兰森若等人,亦是跟紧效仿。

    贾环在轿子里沉默了下,而后轻声道:“万机,起来吧。进府说话……”

    李万机闻言,又重重叩了一个头,然后他站起身来,却挥手让打头的那个荣国府抬轿小厮将轿杆让给他。

    而且还回头,绕开付鼐和纳兰森若,招呼后面的胡老八几个老兄弟,上前替代其他轿役。

    这过程中,却看都未看付鼐和纳兰森若两人一眼。

    付鼐和纳兰森若也没有看他,两人木着脸,直勾勾的盯着贾环乘坐的轿子后面骑在马上的帖木儿。

    帖木儿面色上说不出是什么神色,很杂。

    有愧疚,有悔恨,有委屈,还有自责……

    面对付鼐两人的目光,他抬不起头来。

    像一只断了腿的病虎,沮丧的坐在马上。

    待贾环的小轿路过两人后,帖木儿的马也跟了过来。

    只是,在路过两人时,从来都是一副从容在怀,智珠在握的付鼐,忽然暴起,一把抓住帖木儿的胳膊,而后重重将他摔了下来。

    “啪!”

    他还顺手夺过帖木儿手上的马鞭,在帖木儿落地后,重重的一鞭抽在了他背上。

    也许是太过自责,也许是因为无法辩解,总之。这么重的一记马鞭,将帖木儿身上的衣服都抽破了。露出里面绽开的皮肉,可帖木儿却木木的躺在地上。连声都未吭一声。

    付鼐见状,怒气更胜,举起鞭子就要再抽。

    “够了。”

    前方抬轿的李万机却回过头止住了付鼐,目光还是冰冷,说出的话更冰冷,他道:“这是什么地方?不要在这里做这些没用的……”

    不过,他话没说完,就被轿子里的贾环打断了,贾环轻声吩咐了句后。李万机面色一变,眼神有些忿忿,不过到底还是点点头,而后沉声道:“三爷说,不干帖木儿的事,他和亲卫队都做的很好,不要怪他。”

    说罢,他深深的看了眼热泪盈眶的付鼐和纳兰森若一眼,而后不再停留。抬着贾环从正门进了宁国府。

    贾环此刻没有心情去安抚付鼐和纳兰森若,不是他不体恤他们,而是,李万机告诉他。牛继宗和温严正,正在宁安堂里等他。

    而牛奔和温博,俱都跪在堂上……

    贾环闻言后。心情就有些忐忑起来。

    这些年,他以真心相交。以真情相待,确实也换来了许多真心的关照。

    其中。就以牛继宗为首。

    好几次贾环和忠顺王的冲撞,都是老牛亲自出马,替他镇场子。

    而他之前打了一干文臣公子后,又是老牛出面,在朝堂上和那些权势滔天的文臣大佬们打擂。

    又是咆哮又是大骂,几乎是用胡搅蛮缠的法子,替他掩盖了此过。

    还有,贾环虽然出身贾家,又是子爵,身份高贵。

    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连半点实权都没有的“小赤佬”。

    而他手下那般大的产业,能够平安无事,让他闷头发财到今天,不被屑小捣乱惦记,正是因为牛继宗、温严正等人的大力庇护。

    他们的确都是荣国一脉的旧部,但是,他们并不是听命于贾环的下属家将,他们是贾环的长辈。

    哪怕如今贾环的爵位已经高于他们了,可那又如何,他还是晚辈,他也自甘做晚辈。

    他可以在梁九功跟前找种种借口,为了安慰家里的亲人,他也可以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可是对于两个一直庇护着他,对他寄予厚望的长辈,贾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心思愁绪间,小轿到了宁安堂门前。

    李万机拉开轿帘,搀扶着贾环下轿。

    然而贾环刚出来那一刻,两大滴浊泪便从李万机眼睛中瞬间落下。

    胡老八等人也是气息变急,眼睛发红。

    “三爷……”

    李万机哽咽了声。

    贾环向前迈出的脚步顿了顿,道:“万机,快过年了,虽然府上还在孝期,但总要多少准备一些。

    还有,后面园子的工程过年期间不要停。争取在三伏天前把园子建好……”

    “是!”

    听贾环谈及正事,李万机就知道贾环心里不喜见他流泪,便连忙抹去了眼泪,沉声应道。

    贾环微微一笑,轻声道:“都安心,天塌不下来。家里都还好?”

    “三爷……劳烦您挂念,家里都还好……奴才只恳请三爷,好好养伤,早点养好伤才好!”

    贾环闻言,点点头,不过听到前面传来的声音,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一道粗壮有力的手抓住了他的胳膊,来人似乎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而后深叹息一声后,才拉着他往里走去。

    “牛伯伯,温叔叔,对不起,小侄让你们失望了。”

    贾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在堂上站稳后,就深深一揖,声音愧然道。

    牛继宗和温严正坐在左右两边的客座上,听到贾环的话后,两人对视了眼,再看看贾环眼前的黑布,又一起长叹一声。

    而门槛角落里,牛奔和温博两人垂头丧气的跪在那里,安静的听着……

    沉默了会儿,牛继宗声音低沉道:“可还能治好?”

    贾环闻言,苦涩一笑,摇头道:“伯伯,怕是,不能了。”

    不是难,而是不能……

    饶是已经知道了答案,可牛继宗、温严正二人闻言后,脸色还是再阴沉三分。

    又是一阵艰难的沉默。牛继宗道:“太上皇怎么说?”

    他们下朝后已经知道,贾环回来后先去见了太上皇。

    贾环道:“太上皇已经下旨召集天下名医来京替小侄医眼。让我能看到后再去见他……”

    听到这,牛继宗眼中明显闪过一抹不满。

    而后就听贾环又道:“如果一直都看不到。太上皇说,念在旧日的情分,就保我做一个富贵一生的闲人。”

    牛继宗闻言,和温严正两人对视一眼,脸色舒缓了几分……

    “哦,对了,方才梁九功梁公公来宣旨,太上皇晋封小侄为国朝一等侯,着配紫金斗牛服……”

    贾环最后补充道。

    牛继宗和温严正二人闻言。眼睛陡然圆睁,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贾环,齐齐起身道:“当真?”

    贾环点点头,笑道:“是真的,紫金斗牛服和凤翅紫金冠就在外面的轿子里。”

    牛继宗倒吸了口冷气,有些不解的看了温严正一眼。

    温严正也缓缓的摇了摇头,示意同样不解。

    封赏太厚了吧?

    大秦武勋亲贵之爵,何等贵重?

    又岂是这般好得的?(史家那种侯爵并不算……)

    准葛尔汗国在西域的确是一个霸主,东抗大秦。北拒厄罗斯,南凌吐蕃,西压哈萨克汗国。

    举目四顾,似乎颇有些当世无敌的雄姿。

    但实际上。在秦人看来,大秦没有去征服西域,不是因为打不过。

    而是因为打下之后。大秦内部没有人愿去移民戍边……

    西域太大也太荒芜了。

    就算有许多肥沃的草原,可以开垦农田。可是没有人愿意去,又有什么法子?

    在大秦世人眼中。最蛮荒的黑辽,怕是都比西域开明一些……

    而且西域和关内相距太远,交通太过不便,每年一到冬季,差不多就与关内隔绝了。

    这种情况下,朝廷也不放心驻守太多大军,而且后勤供给也是大问题。

    但若不驻扎太多大军,又守不住那么大的地盘……

    所以,这食之无味的鸡肋,秦人并没有去取。

    因此,在秦人的眼中,准葛尔汗国这个所谓的霸主,其实是很有水分的。

    相比于大秦的亿兆黎民,拥民不过数百万的准葛尔部,顶多就是一个大一点的草原部落而已……

    换一个人,纵然取得了准葛尔大汗的首级,并一把火烧死了无数王公贵族,和粮草。

    了不起能封个世爵就不错了,说不定还只是个子爵……

    没见秦梁驻守西北这么些年,虽然大战役没爆发过,可上半年端个几千人的小部落,下半年闯个万把人的中型部落,这些年加起来,杀的鞑子绝不会少于二十万。

    但秦梁的爵位已经好多年没有升过了,斗牛公服连影子都没见过,麾下大将也少有封世爵的。

    为何?无他。

    因为这些所谓准葛尔部的王公贵族,在大秦朝廷看来,和土司酋长没多大区别。

    当然,这些都是朝廷上文官的意思,但,文官的意思便是主流思想。

    牛继宗和温严正两人原本以为,贾环顶多能坐正一个一等伯的爵儿,能着配侯爵的飞鱼服,就很不错了。

    两人都没有想到,太上皇竟会颁下如此隆恩,直接封到一等侯,而且还着配紫金斗牛服!

    这封赏,就有些太厚了。

    不过,再看看贾环的眼睛,两人觉得可能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了。

    许是太上皇也知道,贾环今生怕是就要止步于此。

    索性,借这个机会,垂下隆恩,封赏厚些。

    牛温二人都是寡言之人,既然知道了情况,又已经无法挽回,他们就没有再多絮叨什么。

    听到贾环开口说起王子腾之事,两人也没有责备他什么。

    只说,让王子腾上书乞骸骨就是。

    而后又叮嘱了贾环几句,让他好生修养身子后,便面色沉默的离去了。

    不过,两人并没有带牛奔和温博一起离开,甚至,从始至终两人都没有再和他们说话。

    牛奔和温博两人面色愈发沮丧,他们情愿他们的父亲严厉的责骂他们一番,甚至打他们一通,都强过漠视他们。

    这让他们的心理更不好受。

    贾环笑着劝道:“两位哥哥,都起来吧,赶紧回府去才是正经。

    两位婶婶怕是都在家等不及了,毕竟都是你们第一次上战场。”

    两人闻言起身后,牛奔对贾环道:“你跟我一起回去吧?我娘也记挂着你呢。”

    贾环摇头笑道:“我后宅里还有人等着安抚,而后老太太那边还要用饭,改天吧。记得代我跟郭婶问好,还有博哥,代我向吴婶请安。”

    温博点点头,没出声。

    牛奔也沉默了会儿,又觉得不好一直这般,便强笑道:“环哥儿,恭喜你,成侯爵了。”

    温博也瓮声贺了声。

    但是看着贾环眼前的黑布,两人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

    贾环却笑了起来:“都这么颓废干吗?面对扎达尔这个武宗时,我都没放弃过希望。

    如今我侯爵做着,斗牛服穿着,除了眼睛外也无生命之忧,已经比这世上太多人都好的多的多,又有什么理由去颓废,去自怨自艾?

    两位兄长,人生有许多惊喜,自也有许多磨难。

    我希望我们能做到坦然的去面对惊喜,也能做到从容的去面对磨难。

    更何况,这世上奇人异士那么多,未必就一定让我贾环瞎一生……”

    ……

    (未完待续。)

    ps:  这月有个订阅战力榜,咱们在第九。好处是什么呢,前十的书,五月份粉丝节时,有十万起点币,回馈书友的。

    具体怎样还不清楚,但肯定是对书友有好处。

    所以我想,既然已经在第九了,就不要在最后一天被超越。

    能订阅的书友帮忙订一下,能投票的投月票也算,大家一起努力,保住第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