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工帝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这个时候就没什么花哨可玩了,黑火药时期的大规模枪战就是这样子,你一排来我一排,你一枪来我一枪,就算中弹了也不一定会死,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这就是所谓的排队枪毙,双方都排着队送上来给对方枪毙,如果运气好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充当的是执行枪毙的行刑者,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就只能演绎被枪毙的死刑犯了。
明军这边的步兵总数大概是十四万左右,被清军一阵炮击,大概伤亡了一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冲到皇太极跟前的明军步兵还有十三万余,清军的步兵原本也有十万,但是被朱慈炅不按常规的火炮冲锋一把就干掉将近一半,现在仅剩五万余人。
十三万对五万,而且明军中还有一小半装备了可以连发的转轮步枪,火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按道理来说皇太极这个时候应该认栽了,但是他还在坚持,但凡有大成就者内心都无比坚韧,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放弃,在历史上皇太极的成就还是很大的,所以他压根就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
像上次在辽东,那是多么绝望的形势,先是被小皇帝朱慈炅打得大败亏输,然后老王八孙承宗都把堡垒修到他家门口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怕是要完蛋了,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带着所有族人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翻山越岭来到蒙古草原,没用几年就恢复到了全盛时期!
这次,他之所以还在坚持,自然是期望骑兵那边出现奇迹,那骑兵那边情况又怎么样了呢?
他如果能亲眼看看满蒙骑兵的惨状估计就不会再坚持了,纯从骑兵数量上来说,的确是满蒙联军占据一定的优势,因为明军加上两路支援总共也才十八万骑兵,而满蒙骑兵加起来却有二十万,但是,武器装备的差距之大,不是这两万人就能弥补的。
明军的骑兵可都配备了转轮步枪,还没冲到跟前,那子弹就跟下雨一样,打得满蒙联军人仰马翻,当然,满蒙联军并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的骑术都很好,都知道贴到马背甚至是马肚子上躲避子弹,而且他们还有弓箭,挨过一阵枪林弹雨之后他们便可以用弓箭还击了,确实能给明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但是,枪林弹雨还只是开胃菜,明军靠近之后那一波又一波的手雷才是真正杀手锏,那手雷可是范围攻击,你躲哪儿都没用,甚至连战马都要跟着一起挨暴雨梨花针!
所以,双方尚未碰撞在一起之前满蒙联军基本上就已经伤亡过半了,当然这个伤亡是不算那些被钢针扎到手上或者扎到腿上的,因为他们还能战斗,如果这都要算,那么他们基本已经全军覆没了!
正式开始肉搏之后左翼的清军骑兵还算是比较顽强的,五六万人和明军十万人缠斗在一起并没有马上露出败相,右翼的蒙军骑兵就不行了,五六万人面对八万明军都没坚持多久,很快就被击溃了,不过他们还算挺能逃的,被击溃之后马上跟炸开了锅一样四散奔逃,着实浪费了右路明军不少时间。
左路清军之所以还能跟明军缠斗,主要是因为他们中间高手多,像什么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代善、岳托、济尔哈朗、鳌拜等等等等,除了皇太极几乎都来了,而且他们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他们喜欢围殴明军主将,曹文诏和秦拱明虽然也是明军中有数的高手,但每个人都被三四个高手围殴,他们没被干掉已经算不错了,那还有功夫去指挥手下战斗。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曹变蛟和祖大弼两人的到来彻底逆转了,这两货主要是杀的不过瘾,没办法,右路蒙军骑兵几乎是一触即溃,他们才刚砍翻几个蒙将,敌人就开溜了,这让他们极度的不爽。
不爽怎么办呢?反正也没什么事了,追剿逃兵他们又没兴趣,打扫战场也不用亲自动手,干脆去左路帮帮忙算了,于是,多尔衮等人悲剧了。
这两人具体有多猛真无法衡量,因为史料不全,唯一有记载的就是祖大弼曾在万军阵中打得满清第一勇士鳌拜满地找牙,而曹变蛟呢,祖大弼曾经找他比试过,结果被他打得满地找牙!
随着这两员猛将的到来,左路清军终于奔溃了,按原定计划,秦拱明匆匆集合了五万骑兵向步兵交战区域奔去。
皇太极期盼已久的马蹄声终于响起来了,听那轰隆隆的声音,起码有数万骑兵向这边赶过来,他迫不及待的掏出望远镜遁声望去,日月龙旗,是明军!
唯一的希望破灭,他终于绝望了,看着如行云流水般攻过来的明军步兵,他痛苦的对身边的亲卫道:”竖白旗,投降!“
一场激战终于结束,鹅毛般的大雪慢慢覆盖了整个大地,大明的北疆定矣!
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兴之主平四方
察哈尔草原一战可以说是朱慈炅重生以来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明军和清军都投入了三十多万兵力,而且双方都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火枪和火炮,战斗可谓惨烈之极。
损失最惨重的当属左翼的骑兵,曹文诏率领的关宁铁骑又一次遭遇重创,伤亡过半,仅阵亡的将士就有一万多,秦拱明率领的禁卫军第一军团精骑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伤亡过半,也阵亡了一万多将士。
中路的步兵和右翼的骑兵还算好,除了步兵在清军炮击和后面的排队枪毙中伤亡了两万多将士,右翼的骑兵基本上就没什么伤亡,因为蒙军的骑兵压根没怎么抵抗就开始溃逃了。
这一战明军总共伤五万多人,阵亡三万多人,可以说是朱慈炅主持的历次大战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至于满蒙联军,蒙军还好一点,十万骑兵还算见机的早,一触即溃,伤亡还没有过半,清军就惨了,几乎全军覆没,光阵亡的就不下十万,其余几乎全部带伤,这次真的是把他们打惨了,要知道历史上他们就算在攻占整个大明全境的所有战斗中,总共都没有伤亡这么人!
大战过后朱慈炅并没有立马班师回朝,因为海拉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他必须留在这里等消息,还有清军的俘虏、蒙军的俘虏,包括整个察哈尔草原的所有部落都必须处理一下,朱慈炅干脆押着所有俘虏一路直驱满清汗庭,准备先把满清的问题彻底处理了再说。
满清的汗庭就在察哈尔草原中部水草肥美之地,皇太极并没有建城,甚至宫殿都没盖一座,只是立了大片华丽的帐篷,女真诸部进入漠南草原以后也没有分散开来,他们大抵都聚集在汗庭的四周,所以朱慈炅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所有女真族人全部控制住了。
如果想永绝后患,很简单,无论男女老幼全部咔嚓了就行了,反正总共才一百多万人,在历史上满清入关之后屠城的事情可没少干,他们屠杀的平民都不止一百万,将他们全杀了貌似也不为过!
当然,朱慈炅是个文明人,文明人是不会做出屠杀平民的暴行的,他们甚至会将敌人好好养着,用以创造财富,朱慈炅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一切都要等见过皇太极之后再说。
朱慈炅对皇太极给予了应有的尊重,并没有将其五花大绑装入囚车,只是让随行的王征南带着一队锦衣卫高手轮流贴身看守着,所以皇太极此时的状态并不是很差,当朱慈炅在他的御帐中见到他的时候,他甚至还温文尔雅的问候了一句:”明皇殿下,这里住的可还习惯?“
说罢,一点也不见外,直接在左首的毛毯上盘坐下来,弄的押送他的王征南好不尴尬。
朱慈炅可没有盘坐在地上的习惯,这会儿他正斜倚在龙椅上笑眯眯的看着皇太极呢,他见王征南貌似想有所动作,连忙挥了挥手,让王征南出去候着。
王征南倒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朱慈炅身侧的曹化淳,便躬身告退了。
皇太极见朱慈炅如此大胆,不由惊奇的问道:”明皇殿下,你就不怕我暴起伤人吗?“
朱慈炅笑呵呵的道:”朕也是练过的,论单挑,你还不一定打得赢朕呢!“
他身侧的曹化淳闻言,不由满脸黑线,虽说像皇太极这样的身手,他一剑就能撂翻,但皇上那三脚猫的功夫他还不知道嘛,要撂翻几个壮汉也许没问题,但要撂这个皇太极怕是还差的远呢!
皇太极倒真不知道朱慈炅还练过功夫,闻言不由赞叹道:”明皇殿下真是年少有为啊,文治武功,样样皆通,佩服佩服。“
朱慈炅依旧笑呵呵的道:”过奖了,过奖了,你这两天过的可还习惯?“
皇太极闻言,拱手道:”多谢明皇殿下优待,我过的还好。“
朱慈炅又笑呵呵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皇太极想了想,期盼道:”我想见见我的妻儿,不知道可不可以?“
朱慈炅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可以,等下朕就安排他们来见你。“
皇太极闻言,竟然直接站起来,拱手道:”那就多谢明皇殿下了。“
说罢,一转身,走了!
曹化淳见状,目瞪口呆,等皇太极走出御帐,他不由好奇的问道:”皇上,请恕微臣多嘴,您不是要问他话吗?这就问完啦!“
朱慈炅淡淡的点头道:”朕主要是想看看他到底服不服,现在看来,他是服了。“
曹化淳忍不住好奇继续问道:”那皇上打算怎么处置他?“
朱慈炅却是神秘的道:”不用处置,他自己知道怎么做的。“
见完皇太极之后,朱慈炅开始颁布对女真诸部和蒙古各部的处罚,很简单,就是让察哈尔草原蒙古各部和女真诸位部每年各选出二十万劳力去挖矿!
漠南地区可是蕴含着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这么多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当然,为了预防他们心生怨恨,朱慈炅并没有做的太绝,他同时还宣布,只要这些人好好挖矿,大明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放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足够他们养家糊口的。
在朱慈炅处置察哈尔草原诸部的同时,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的战斗相继结束,孙承宗和卢象升毫无悬念的将两大草原的蒙军一举成擒,至此大明的北疆总算是彻底平定了。
有了电报网络,草原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京城,首先收到消息的自然是大明内阁总理摄政王朱由检和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朱由检看到电文不由高兴的手舞足蹈,大笑道:”建奴终于被收拾了,漠南蒙古诸部也被收拾了,大明从此四海升平,皇上真是我大明的中兴之主啊!“
一旁的徐光启闻言不由心中一动,这中兴之主可不是随便叫的,这可是堪比开国皇帝的称呼,不过当今皇上当之无愧!
朝廷大捷的消息在以前一般都是通过邸报的形式通报各地的,但是现在有了《新京报》自然不用出什么邸报了,正当通政使吴梅村筹备草原大捷特刊的时候,礼部一位郎中亲自送来一篇通讯稿,吴梅村打开一看,竟然是当今内阁首辅徐光启亲手所书,而题目就是《中兴之主》!
文中详述了大明崇正皇帝自登基以来的成就,两征辽东,亲赴朝鲜,收复东番,收服东瀛,平定西北,再加上这次远征北疆,大明从此四海升平,还有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开发新式装备、扩展陆军、组建海军等等等等,如此丰功伟绩,足以堪比历史上任何一位中兴之主!
内阁首辅的稿子吴梅村自然不敢不发,再说他也认为当今皇上是当之无愧的中兴之主,所以,他干脆将《新京报》草原大捷的特刊直接定名为《中兴之主》,用所有篇幅来颂扬皇上的丰功伟绩!
朱慈炅这会儿还不知道他已经被冠中兴之主的称号了,他正在御帐中处理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的事情呢,突然,外面传来太监的通传声:”锦衣卫镇抚使王征南求见。“
王征南一般没有重要的事情是不会来找他的,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朗声道:”宣。“
很快,王征南行色匆匆的走进来,跪在地上惶恐的道:”启禀皇上,皇太极自缢身亡!“
算他识相,朱慈炅正要感慨一下,脑海里却突然响起系统美女久违的声音。。。。。。
这次系统又将奖励什么好东西呢?本卷终,请看下卷分解。
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轮船
上文提到朱慈炅亲率大军进攻察哈尔草原,一场大战后终于击败宿敌皇太极,一举平定大明北疆,至此大明四周再无强敌威胁,大明从此四海升平,进入真正的太平盛世。
而皇太极则在朱慈炅的暗示下选择了自缢而亡以保族人安全,一个历史上开创了满清四百多年基业的雄主就这此黯然落幕,而明朝的历史也因此得以延续,历史上明朝只延续了三百多年就灭亡了,但是现在这个架势,延续四百多年完全不是问题,延续五六百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朱慈炅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系统自然会有奖励,当皇太极自缢身亡的消息传来时,他脑海里又响起了系统美女久违的声音:”叮咚,恭喜你完成第五个荣耀任务击败宿敌,现在发放奖励:蒸汽轮船图纸。“
朱慈炅只感觉一阵眩晕,一堆图纸猛的一下灌进他的脑海:什么明轮式蒸汽轮船、螺旋桨式蒸汽轮船,中置式明轮、后置式明轮。。。。。。。
朱慈炅不由一阵惊喜,蒸汽轮船,竟然是蒸汽轮船!他一直在困扰战舰速度过慢的问题现在终于解决了,而且有了蒸汽动力推进系统,船体的大小将不再受到限制,就算是最大号的宝船都能出海航行,速度甚至比现在的战舰还快!
系统美女紧接着提示道:“叮咚,友情提示:蒸汽轮船大大提高了航行速度,殖民全球将变的更加方便,骚年加油去开创殖民地吧,争取创造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帝国!提示完毕,祝你游戏愉快。”
日不落帝国曾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是现在有了蒸汽轮船,朱慈炅感觉这个梦想被无限拉近了,或许,今生,在有限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真的能将大明建成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当然,梦想是要一步一步去实现的,并不是说你今天想着大明帝国能日不落,明天全世界就会变成大明的殖民地,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像现在,三大草原的战斗虽然已经结束了,但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朱慈炅去处理呢。
其中最麻烦的当属皇太极的家眷,他们可不像多尔衮等武将,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直接咔咔咔全砍了就行了,人家孤儿寡母的又没招你惹你,也没犯下什么滔天的罪行,全杀了实在是有点过于残忍。
正当他犹豫不定的时候,外面有传来太监的通传声,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求见。
这还送上门来了,那就见见再说吧,于是,朱慈炅大马金刀的往龙椅上一坐,然后,宣豪格觐见。
豪格虽然已经年近三十,却没有其父皇太极的胆气,进帐以后他立马趴跪在地上,惶恐的道:”罪臣豪格参见明皇殿下。“
这明皇明皇的朱慈炅听着好不习惯,他不由纠正道:”应该叫皇上。“
豪格立马改口道:”遵旨,皇上。“
朱慈炅点了点头,问道:”你来找朕,有什么事吗?“
豪格慌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卷轴,双手举过头顶,忐忑道:”罪臣是来进献秘密军工厂和各处铁矿煤矿地图的。“
朱慈炅闻言不由心中一动,他一直不明白皇太极这些枪炮是从哪儿来的,因为汗庭周围并没有生产武器的地方,原来是有秘密军工厂啊,正好铁矿和煤矿的位置他也需要,工部虽然能找,但也得派人去找不是,现在有现成的,不是更方便,于是,他朝一旁的曹化淳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地图拿过来。
曹化淳心领神会,走上前去,接过地图,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才转身恭敬的交给朱慈炅。
朱慈炅接过地图,展开一看,原来秘密军工厂在察哈尔草原东北部,靠近科尔沁草原的一处山谷里,难怪他找不到。而地图上标注的铁矿和煤矿则密密麻麻,星罗棋布于整个漠南地区,看样子皇太极肯定下了一番功夫,将整个漠南地区勘察了一遍,倒省了他不少事情。
漠南地区的铁矿和煤矿资源真丰富啊,朱慈炅看过地图,心情大好,这豪格应该是得了皇太极的指点,知道他最想要的是什么,这个地图的确挠到了他的痒处,也罢,就绕了他们吧,以明军现在的强大,根本就不怕他们造反,再说了,草原上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将被抽调去挖矿,他们想造反都没人,只要给他们找点事做,让他们别成天想着复国报仇就行了。
想到这里,朱慈炅不由问道:”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啊?“
豪格慌忙回道:”回皇上的话,罪臣以前是掌管大清户部的。“
原来是个管财物的,正好,让他去管管后勤,于是,朱慈炅大度的道:”以后朝廷将用粮食、布匹、衣物作为挖矿的俸禄分发给矿工的家眷,你就带着家人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和发放吧,朕给你在户部漠南清吏司挂个俸饷主事衔,方便行事。“
这脑袋总算是保住了,豪格不由激动的磕头道:”多谢皇上恩典。“
朱慈炅可没时间跟他嗦,直接挥了挥手,让他告退了。
对于满清能把军工厂建成什么样子,朱慈炅十分的好奇,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去看看,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秦拱明和曹变蛟,率十万骑兵出发了,为了赶时间,这次他没有坐龙辇,而是直接打马和骑兵一起奔行,就这都奔行了差不多一天才赶到秘密军工厂的位置。
或许是有人通风报信,这里早已人去楼空,朱慈炅看着和王恭厂几乎一模一样的满清秘密军工厂和满车间的民用车床铣床,不由一阵无语,看样子汉奸无处不在啊!
不过这个地方倒挺不错的,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坡,只有一个出口与大草原相连,只要在出口处建一个棱堡,安全问题就解决了,最重要的是里面够大,可以建一个很大的工厂,而且这里差不多处于三大草原的中间位置,附近还有几处铁矿和煤矿,各方面条件都很理想。
在谷地中大概转了一圈之后朱慈炅便决定,在这里建个初级炼钢厂,提炼最简单的钢锭,以减轻西城区炼钢厂的压力,同时也省了将漠南挖出来的煤矿和铁矿运到京城的麻烦。
朱慈炅还决定,修筑联通三大草原的铁路以方便漠南地区煤矿和铁矿的转运,至于炼制出来的钢锭怎么运出去,只要把这里的铁路延伸到北大营就行了,反正五十万俘虏都在三大草原附近呢,让他们修完铁路再回去也不迟。
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军凯旋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再加上年前还要举办盛大的婚礼,朱慈炅的心情之急切可想而知,他回到汗庭之后加快了漠南善后事宜的处理速度,一通圣旨,猛往外发去:
首先,他令河南预备兵团、陕西预备兵团和山西预备兵团轮流驻守三大草原各处棱堡,每个棱堡的驻军降至五千,三个预备军团,每个军团驻守一年,三年一轮。
当初每处棱堡派一万人驻守那是为了防守几十万满蒙联军,现在北疆根本没有什么异族具备这么强的实力,自然不用每个棱堡都派驻一万人,五千人足矣。至于装备,火炮棱堡里有现成的,火枪三个军团原本就配备了几万吧,再加上从清军那里缴获的十多万把仿制的二四式燧发枪,足够了。
然后,他令关宁军和天雄军的骑兵奔赴与满蒙联军的战场修建漠南阵亡烈士陵园以为后人凭吊之所,并电令户部准备立功将士的赏银,下发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一切都如战前所说,双倍!同时他还令工部在扩招各地矿场管事和杂务时优先考虑阵亡将士家眷,并给予优厚待遇。
然后,他又下旨成立漠南宣称布政使司,至于州府县乡的划分和官员的选拔他都交给吏部去办了,至此大明的疆域已扩展至两京十四省外加两个直隶府辽东奉天府和东番承天府,疆域已差不多扩展到全盛时期的样子。
然后,他又令工部派出官吏将原来的满清军工厂改建成简易炼钢厂,并组织满蒙青壮开挖铁矿煤矿,至于安全问题,则由附近棱堡驻防的预备兵团负责,也就是说预备兵团不光是守着棱堡就行了,每个矿场他们都要派出部分兵力去维持治安。
然后,他又令定辽军押解二十五万俘虏从察哈尔草原中部,也就是满清汗庭的位置开始,修建通往科尔沁草原的铁路,同时还令武威军押解二十五万俘虏从科尔沁草原中部开始,修建通往海拉尔草原的铁路。
最后,他又令关宁军和东江军撤回辽东驻守待命,天雄军和边防军第一军团撤回北大营驻守待命。
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北疆之行总算是圆满结束了,朱慈炅令随行的禁卫军第一军团、定辽军还有关宁军和天雄军的骑兵整理好行装,押着满蒙战俘,拔营启程,赶往京城。
中兴之主班师凯旋,这一消息一经《新京报》发布,整个大明都炸开了锅,不但京城百姓蜂拥赶到城北的官道想要一睹中兴之主的风采;从北大营到到蓟州再到通州,各地百姓无不自发赶到官道两侧夹道欢迎;甚至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等省有很多平民都自费坐火车赶到了京城!
有些聪明的商贩立马发现了商机,他们不远万里从岭南甚至是南洋进购了无数鲜花,用火车一车一车的拉往北大营至京城沿线,价格都翻了十倍还供不应求!
一时之间,沿途无不鲜花挥舞,彩旗飞扬,欢呼不断,害的朱慈炅不得不命人拆掉龙辇上防护风雪的木轿厢,只立了个华盖,就这么冒着寒风,顶着瑞雪,一路微笑,一路挥手,直到进入皇城方才作罢。
此时,朱慈炅已经笑得脸都僵硬了,手也快挥的抽筋了,心疼的秦明月、安娜公主、陈圆圆等人围着他又是按、又是揉、又是亲,又是抱在怀里送温暖,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这寒劲是缓过来了,但朱慈炅却感觉自己更难受了,要知道围着他的可都是超级大美女,而且还主动送豆腐给他吃,这一通豆腐吃的,错点没把他撑死,还好朱慈炅意志够强,不然怕是早就把持不住了。
不过,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几天才叫受罪呢,因为各地的秀女已经选上来了,而且两宫皇太后已经给他筛选过了,就等他亲自过目,授予品级了。
朱慈炅这会儿才知道,明朝承袭隋唐的典章制度,后宫的皇后妃子数量和品级都有规定,多的吓人,总计有:
皇后一名,号称千岁,品级等同亲王;
皇贵妃一名,位同郡王;
贵妃二名,正一品;
妃四名,正二品;
嫔八名,正三品;
昭仪二十六名,正四品;
婕妤二十六名,正五品;
贵人二十六名,正六品;
美人二十六名,正七品;
总共一百二十名,这些都算是他正式的老婆,也就是说他一次要娶一百二十个老婆!另外还可以封数量不定的才人,还能随意挑选其他的宫女侍寝,就是所谓的选侍,数量不限。
像朱慈炅的生母,一开始还只是容妃,生了他之后才提为皇贵妃,像朱由检和朱由校更是由东西两宫李选侍带大的,朱由检的生母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东宫选侍,后面才封为才人。
如此多的老婆朱由检想想都头皮发麻,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东西两宫皇太后每人都为他挑选了一千大明本地的秀女和五百东瀛、朝鲜、琉球等属国的秀女,完全遵照祖制足足凑够了三千佳丽之数!
三千啊,要不要这么正规啊!其实在他之前很少大明皇帝选这么多秀女,但谁叫他是中兴之主呢,这中兴之主都不能完全按祖制来,那还有几个皇帝做的到,再说,他可有两个母后,能让他后宫人数不够吗。
这两宫皇太后可是想孙儿想的快要发疯了,所以朱慈炅刚一回来,还什么事情都没处理,就被勒令去挑选老婆;皇上的子嗣问题历朝历代都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所以文武百官竟也无一人反对,一致赞成,皇上先去选秀女!
朱慈炅只得在回来的第二天就开始了艰辛的选老婆工作,要在这三千佳丽中挑选出一百二十个老婆,这个工作量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当然他现在只要选出一百一十五个就行了,因为皇后已经定了,就是秦明月,安娜公主当皇贵妃那都是委屈她了,还有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也早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就定为妃子了,但一百二十个也是在三千佳丽中选,一百一十五个也是在三千佳丽中选,貌似没有什么区别,工作量都是一样的!
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难选
这古代皇宫的选秀可谓复杂之极,首先须由地方官员家中的女眷对各地的适龄女子进行初选,初选过后都要送到京城,由宫中的太监先把一下关将那些歪瓜裂枣,滥竽充数的剔除,然后再由宫中的女官进行严格的筛选,品貌端庄,没有隐疾的才能留下来。
过了这三关,她们还只是候选秀女,紧接着,锦衣卫或者东厂就会受命对这些候选秀女的身世和品行进行仔细的核查,身世清白、品行端正的才可以过关,要身世有问题或者品行不端,那就不是过不过关的问题了,家人甚至是推荐的官员都要跟着受牵连。
过了核查这一关,她们才能真正接触到皇室成员,不过还有最后一关要过,一般这个时候太后或先帝的嫔妃会出面对她们进行最后的筛选,过了这一关,她们才算是正式的秀女,可以住进皇宫中等候皇上亲自挑选了。
当然,这个时候她们已经算是宫里的人了,正所谓’一入侯门深似海‘,她们要想出宫已然不大可能。
进入皇宫之后,宫中的女官会将所有秀女的情况编辑像奏折一样的折子,每个折子载入十个秀女的情况,以方便皇上挑选。
此时,朱慈炅就看着眼前的折子发呆呢,三百本折子,几乎相当于一天的奏折了,而里面的内容,比一般奏折中的内容多的多,一般奏折就写了一件事情,而这些折子,每个里面都记载了十个秀女的基本情况,三千个,看着都头大啊!
朱慈炅干脆懒得看了,直接令曹化淳宣秀女前来觐见。
这个时候,乾清宫外的广场上已经整整齐齐的站了两三百个秀女,还有很多宫中的女官正在那拿着花名册点名核对,这个花名册是根据呈给皇上的折子抄录的,里面每页十人,对应一本折子,如果搞错了,那可就麻烦了。
朱慈炅略微有些紧张的展开第一本折子,一双眼睛却不住的往偏殿门口瞄,压根就没看折子上的内容,他可是看过一些电视剧,里面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