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工帝国-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大明之前他的心情是相当急迫的,因为这批武器装备不但关系到他个人的爵位,还关系到一场大战的胜负,现在几乎整个欧陆都知道,由于法国不听哈布斯堡王朝的照会,执意要参与天主教联盟和新教联盟的战争,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决定出兵攻打法国了,或许是今年,或许是明年,或许使节团的船队离开欧陆后战争就已经打响了。
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决定两大联盟胜负的关键战役,要知道法国可是传统的欧陆强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前,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欧陆霸主,现在新教联盟的主力丹麦和瑞典都败了,还执意不肯结束这场战争呢,就是因为他们还有法国,他们相信法国能带领他们翻盘!
天主教联盟也知道,只要再把法国也干翻,那这场持续三十多年的欧陆争霸战就算是结束了,哈布斯堡王朝将统治整个欧陆!所以,他们急切的派出了使节团,甚至不惜搭上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皇帝的掌上明珠安娜公主,就是想尽快从大明帝国得到大量的武器。
科奎安的心情是相当急迫的,奈何大明帝国皇帝陛下那时候没心情和他们谈啊,他们一到大明便被通知,皇上这段时间没空,你们暂时去大明各地旅游一下吧。
这一盆冷水泼下来,科奎安心里那是拔凉拔凉的,眼看着欧陆那边就要开打了,他那里有心情去旅游啊,这可关系到他伯爵的爵位,万一游着游着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就败了,那他的伯爵爵位岂不是泡汤了!
他是没心情去旅游,但同行的其他使节却对大明帝国的风景相当的感兴趣,当然,或许有的人还有其他的任务,比如刺探大明帝国的军工技术什么的,总之,不管他们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都踏上了旅途。
这次旅游让他们吃惊的事情很多,第一件让他们吃惊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导游竟然是一个葡萄牙贵族!
这位葡萄牙贵族自然就是施维拉伯爵了,他这段时间又是跑美洲采购橡胶,又是跑锡兰种植橡胶树,可以说累了个半死,所以他给自己放了个假,到京城来休息一段时间,这正休息着呢,就听说欧陆那边的使节团来了,而且皇上有意让他们去辽东旅游一趟,他正好想了解一下欧陆那边的近况,又正好想去辽东看望一下老朋友,于是便自告奋勇来当导游了。
葡萄牙也算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国家,所以使节团的人对施维拉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有自己人领着,总比让那些语言不通的大明帝国官员领着要好的多。
刚一出发他们又被惊到了,因为这次他们竟然是做火车去的!其实他们刚到大明的时候就远远的看到过火车,但是那时候他们是随着大明帝国摄政王殿下一同出发赶往京城的,将近十来万人的庞大队伍自然是不可能坐火车的,再加上一路上翻译人员都被安排去服侍安娜公主殿下了,所以他们虽然好奇,却不知道这移动的大铁箱是个什么东西。
这会儿坐上火车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东西是一个能自己跑的马车,当然,这个马车的称呼也不是很恰当,因为它压根就不需要马来拉,至于具体是怎么自己跑的,这点施维拉也不知道。不过,施维拉这个大明通可不是吹的,可以说除了火车是怎么自己跑的他不知道,其他的他都知道,所以,这一路走来,使节团简直惊的连下巴都合不拢了。
如果说没看见一件新奇的事物他们都要大吃一惊的话,那么这一路上他们最少大吃了一万惊!在施维拉的解说下,他们终于体会到了大明帝国到底有多强大。
第一站,北大营,这会儿天雄军和边防军第一军团正好都在这里驻扎,在施维拉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军营,走访了民居,在布满火炮的城墙上驻足了一番。一座城池就是二十万大军,一座城池就能容纳上百万人口,这在欧陆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了啊!
第二站,山海关,天下第一雄关本来就足够震撼了,施维拉还向他们介绍了这座雄关几千年的历史,又经历了多少大战,好吧,几千年,一千年以前欧陆大部分地区还是蛮荒呢,这座雄关比他们的祖先还老!
第三站,宁远卫,施维拉向他们介绍了大明帝国的屯卫制度,宁远卫算是大明比较大的一个卫所了,下面有十多个千户所,上万屯卫,一般卫所下面都是五个千户所,五千多人,当然也有几万人的,像锦衣卫,就有五六万,而这样的内外卫所,整个大明帝国一共有三百多个!买糕的,这样的三百多个这样的卫所那岂不是说大明帝国最少有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军队,欧陆现在总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国家才几个!
第四站,海州卫,他们见识到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据施维拉介绍,光是这片农作物种植区就有几万平方公里!买糕的,几万平方公里,全部种上农作物,这还只是一块,欧陆有几个国家有这块农田大啊!
第五站,关宁城,施维拉带着他们在城墙上缅怀了那场旷世大战,据说双方参战的士兵总数竟然超过了百万,光是阵亡人数就超过了三十万!这话貌似有点夸张,但是,由不得他们不信,因为接下来,施维拉就带他们去城外的辽东阵亡烈士陵园祭奠大战中死去的烈士去了,光看那陵园的规模就知道,起码能驻扎四五十万大军,还有那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墓碑,光是大明这边阵亡的将士怕就不下十万,作为战败的一方伤亡肯定更大!买糕的,这真是场旷世大战啊,要是在欧陆,就算是现在最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如果阵亡这么多将士,怕早就灭国了!
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见洋使谈军火
使节团游完辽东以后,就连科奎安都对大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难怪人家没时间商谈军火的事情,幅员如此辽阔的一个超级大国有多少事情要处理,购买几千万两的军火对他来说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吧。
当然,如果他知道这位伟大的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竟然有时间和他们西班牙国王陛下的亲外甥女,本来有望成为他们西班牙帝国王后的安娜公主殿下卿卿我我,腻歪了几天,估计他能气的一口老血喷出来。
玩笑话啊,那会儿朱慈炅是真的全副心思都在西北,至于去找安娜公主腻歪那只是拖延之计,并不是真闲的有时间谈情说爱。
总之,不管怎么说,既然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没有召见他们,他们还得继续旅游下去。
接下来施维拉向他们强烈推荐了东大营,如果说辽东是大明帝国农业最发达的地方,那东大营就是大明帝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那里的造船厂,那里的铸炮厂规模都大到恐怖,想要了解大明帝国的强大,去东大营看最直观。
对于施维拉伯爵大人的提议众人自然欣然同意了,这会儿大家都混的熟的不行了,虽然大家都隐隐知道,这位伯爵大人好像代表葡萄牙和大明帝国签署了什么友好条约,有点背着西班牙帝国搞小动作的味道,但是那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么强大的一个帝国谁不想巴结,换他们只要有机会也会使劲巴结。
看看人家混的,亲卫都有上千,清一色的转轮步枪,手雷一人身上挂好几个,连随从都配了左轮手枪,而且一人两把,光这些武器装备都是好几十万两银子!
而且大明帝国的高官对他都热情的不得了,每到一地,各级官员都跑出来迎接,简直就跟迎接领导来视察一样,就连大明帝国的镇国公殿下都亲自宴请了他们,席间和施维拉伯爵聊的热火朝天,就跟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要知道他可是手握四五十万大军一方诸侯,就他一个人,估计都能干翻西班牙帝国!
到了东大营,施维拉甚至直接带着他们进了大明帝国的造船厂和铸炮厂,除了核心的加工车间不能去,其他地方随便参观,那场面壮观的,几公里长的船坞水道就有十多条,超级战列舰一次就能造一百艘!铸炮的车间更是连绵十多公里,一次就能铸上千门火炮,虽然不知道他们成功率怎么样,但成功率再低一天最少也能铸出几百门大炮啊!
这会儿那些偷学技术的人全部傻眼了,好多技术都摆在那里呢,学了又怎么样,十多米高的炼钢炉一排就是上百个,在欧陆,造一个出来都费劲!几十米高的船坞一排就是十多个,在欧陆,你造这么高的船坞试试,不塌了才怪!
正当他们惊叹连连,意犹未尽的时候,京城那边传来消息,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将在明天接见他们,商谈军火采购的事情。
面对如此强大的帝国之主,他们表现出了应有的尊敬,消息一传过来,他们立马上路,坐上了最早的一趟火车,往京城赶去。
第二天一早,他们六点钟就起来了,匆匆的吃了点东西便往皇宫赶去,不到七点,他们就已经等在皇宫的承天门外了,他们以为来的算够早的了,结果,正好赶上下早朝,那一排排的官员不停的从两边的门洞里走出了,怕不有上千人。
施维拉偷偷的告诉他们,这都是大明帝国五品以上的官员,五品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是放到地方上,他们管理的地方比神圣罗马帝国下面的那些诸侯的领地都大!这样的官员,光是京城就上千,大明帝国到底有多大!
这个施维拉还真没法跟他们说清楚,不过接下来他们就体会到大明帝国的地大物博了,他们一直以为他们所站的地方就是皇宫外面呢,看那城墙的宽度,他们估计这皇宫的纵深能有正面城墙宽度的四分之一就算不错了,因为再大的话就要相当于欧陆的一座小城市了,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一个人住这么大地方干嘛。
结果,他们走进去一看才发现,他们完全想错了,这不是皇宫的大门,而是皇城的大门,皇城的纵深比正面城墙的宽度长多了,这皇城足以比拟欧陆的一个大城市!
虽然朱慈炅并没有为这次接见特意安排大阵仗,但就是平时皇宫的守卫和太监在这些使节眼里也是超大的阵仗了,光是守卫就有上万,整个欧陆所有皇帝都没这么大的阵仗!
一路走了将近半个小时,他们终于进入了皇极殿,此时,他们对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尊崇已经达到了顶点,所以当施维拉带头跪下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全部跟着跪下了。
朱慈炅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是有点小激动的,能让洋人主动屈膝,不容易啊。
对于带头跪下的施维拉他越是欣赏了,让众人平身之后,他还专门开了句玩笑:“施维拉伯爵,你怎么也跑过来了,你也想跟朕买武器吗?”
施维拉的汉语那可是专业十级以上了,他自然能听出来这是皇上在跟他开玩笑,他激动的回道:”皇上,微臣不是来买武器的,微臣是来给您当翻译的。“
朱慈炅撇了撇嘴,他还需要这货当翻译吗,今天他特意把工部五品以上的官员全留下了,曾德昭就在那站着呢,不过既然这货一片好意,就成全他算了,于是他微笑着说道:”恩,那你跟他们站在右边。“
施维拉叽里呱啦的一通翻译,这帮人很快就排好队站在了右边,还算这货知道自己是来当翻译的,没有去抢科奎安的风头,老老实实站在人家后面,要是这货往右首一站,那科奎安就尴尬了,毕竟他才是谈判代表。
工部官员和欧陆使节分列左右,这谈判人员就算是全部到位了,朱慈炅清了清嗓子,威严的道:”对于你们购买二四式燧发枪的要求,朕通通都准了,你们打算怎么付款,交货期和交货方式又有什么要求?“
施维拉叽里呱啦一统翻译之后,大多数使节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因为他们都是神圣罗马帝国下面小诸侯的代表,主要也就是想买二四式燧发枪,当然,其他武器他们也想买,问题他们没这么多钱啊!
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计列强续烽烟
此时的欧陆正处于三十年战争的关键时刻,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都在积蓄力量准备最后一搏,这些使节自然是希望武器能越快交付越好,而且他们都希望大明帝国能跟上次一样送货上门!
至于付款的问题倒是简单,神圣罗马帝国的那些小诸侯的货款都随着大明的船队带过来了,至于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那都是财大气粗得不得了,只要你肯卖,他们马上就会想办法把银子送过来。
朱慈炅听了施维拉的转述之后,稍微想了想,便问毕懋康道:”孟侯,王恭厂那边现在有二四式燧发枪的存货吗?做十六万把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毕懋康想了想,有些为难的道:”皇上,年前怕是不成了,现在王恭厂正在全力生产武威军的配套装备,年前加班加点能把武威军的十万把二四式燧发枪做出来就不错了,他们的订单怕是要等到年后去了。“
朱慈炅点了点头,对施维拉道:”你问问他们,这次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进攻法国本土有多大的胜算,让他们大胆的说,朕要听实话。“
施维拉闻言,稍微犹豫了一下,他竟然不问科奎安等人,直接回答道:”皇上,您要是问他们恐怕是听不到实话的。“
这话的意思就是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必败咯,朱慈炅饶有兴趣的问道:”噢,为什么?“
施维拉学着那些大臣的口气道:”请恕微臣斗胆猜测,这次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怕是一点胜算都没有,法国陆军原本就略强于西班牙帝国的陆军,而神圣罗马帝国那边又被瑞典和丹麦牵制根本就派不出太多的兵力去支援,双方在其他国家开战法国的胜算都要略高一点,这次可是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去进攻法国本土,您说他们有胜算吗?“
这次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有没有胜算朱慈炅还真不知道,不过他知道最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肯定是败了,因为后面争霸世界的是荷兰和英法,西班牙好像从此就默默无闻了,至于神圣罗马帝国,好像后面连这个国家都没有了!
朱慈炅当然不希望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战败,如果他们败了,荷兰和英法就起来了,大明就要直接面对这些海上强国,还不如让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撑住,跟他们死磕到底!
打吧,打吧,最好再打个三十年,那个时候大明就天下无敌了。
想到这里,他果断对毕懋康道:”武威军的装备暂时缓一缓,先全力把欧陆的订单做完,实在不行了让他们过年加班吧,就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休息两天,其他按天数给他们算五倍的工钱。“
毕懋康闻言,脸色明显一变,王恭厂不休息,那整个工部基本上都没法休息,因为王恭厂太庞大了,内外管理有很多都是工部官员在负责,如果工部不上班,那王恭厂绝对运转不起来。
他想了想,小心的回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如果王恭厂过年要开工,那工部过年也不能休息,因为王恭厂很多事情都是工部官员在管着,比如外面加工作坊的管理,各种物资的采买甚至是工人的吃住等等都是工部在管,所以微臣斗胆请皇上给工部过年加班的官员也发五倍的月俸。“
这个当然没问题,军火买卖的利润那可是几千万甚至是上亿两白银,他们那点月俸压根就不算什么,朱慈炅大方的道:”这个你做主就行了,总之不能让他们有怨言,多花点银子无所谓。“
毕懋康自然是喜笑眉开,千恩万谢,不过这会儿可不是拍马屁的时候,朱慈炅摆了摆手,严肃的问道:”如果过年加班,能不能赶在正月十五之前把这批燧发枪做出来?“
毕懋康肯定的点头道:”没有问题。“
朱慈炅闻言,这才转头对施维拉道:”你告诉他们,这批燧发枪,包括西班牙帝国要的一万把左轮手枪和一万把转轮步枪朕明年正月十六就可以派舰队给他们送过去。“
施维拉一通翻译,众使节都面露喜色,他们大部分人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唯有科奎安面露紧张的和施维拉低声交谈着,朱慈炅知道,真正的重点来了,这些枪只是开胃菜而已。
果然,施维拉听了科奎安的话,有些为难的开口道:”皇上,科奎安问您,火炮和战舰能不能也一并卖给他们?“
这个问题朱慈炅当然考虑过,他是希望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顶住新教联盟,并不是想哈布斯堡王朝以压倒性优势击败新教联盟独霸欧陆,所以,他假装为难的回答道:”火炮他们要的太多了,各式榴弹炮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都要一千门,加起来就是八千门,朕的军队都还没配备这么多火炮呢,这样吧,先给他们一样来两百门,总共一千六百门,明年正月十六一并给他们发了。至于战舰,倒不是不可以卖给他们,问题朕还有三十万海军还在划小船呢,等朕把所有海军都装备好了再说吧。“
科奎安闻言,明显松了一口气,这个结果已经算不错了,他们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都不是傻子,他们都明白大明帝国不可能一次性卖这么多火炮给他们,每样要一千门那是漫天胡侃,其实他们的底线是每样一百门,要知道一门火炮可是两万两银子,八千门那就是一亿六千万两,他们需要勒紧裤腰带攒几年才都不一定能攒出这么多银子。
至于战舰,他们也只是有意向而已,不算别的,光算上面的火炮,那最少都是两百万两一艘,一个舰队最少也要五十艘吧,也是上亿两,他们上哪儿抢这么多钱去!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科奎安拉着施维拉的衣袖,满脸通红的说了句什么,施维拉顿时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用不可置信的口气道:”皇上,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都想买一艘摄政王殿下乘坐的那种超级巨舰作为座驾。“
没想到,朱慈炅接下来的的回答更是让他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我们的崇正皇帝眼睛都没眨一下,云淡风轻的道:”你说的是宝船巨舰吧,没问题,不过不用他们给钱,朕给他们一人送一艘,明年就给他们做,就当安娜公主的聘礼吧!“
当施维拉结结巴巴的把朱慈炅的话翻译给欧陆使节团的时候,所有使节看朱慈炅的目光都变了,神豪啊,价值上千万两的超级巨舰做聘礼,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第十一卷 第七章 开办学院教汉语
欧陆各**火采购的问题总算是谈完了,朱慈炅表面上云淡风轻,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次他不但赚了三千多万两银子,还阴了列强一把,让他们深陷战争漩涡无力自拔,为大明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种事情真是想想都令人开心啊!
欧陆各国的使节自然想不到朱慈炅是在阴他们,相反他们都认为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是个大好人,不但卖给他们军火,还包送货上门,甚至还帮他们加班加点赶货,都做到这份上了,好有什么好说的,尤其是最后,一口气送出两艘超级巨舰,让使节团的众人对他的好感或者说崇拜直线上升,连看他的眼光都变的有点狂热了。
朱慈炅虽然很是享受被洋人崇拜的感觉,但摆个酷酷的造型也很累人不是,他摆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正要宣布会谈结束,让他们各自告退,那些使节们却是纷纷低声向施维拉说了些什么,好像请他翻译的样子,施维拉却是满脸的不情愿,叽里呱啦的跟他们说起来,就是不翻译。
朱慈炅正好顺势收回酷酷的造型,好奇的问道:”施维拉,他们在说什么,你为什么不翻译?“
施维拉满脸便秘的回道:”他们想让皇上安排专人教他们学习汉语,有的人甚至想待在大明,等学会了汉语再回去,微臣让他们不要麻烦皇上,他们就是不听。“
这是好事啊,这些人能代表各自的国王或者皇帝来大明谈军火采购,证明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都是比较受宠的那种,培养他们学汉语有助于大明文化在欧陆的传播啊,再说了,又不是他亲自教,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他假装漫不经心的道:”就这点小事有什么麻烦的,等下朕就着人去安排,你让他们回去准备一下,估计过两天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施维拉闻言一愣,怎么感觉今天皇上这么好说话呢,难道传闻中皇上被安娜公主的美色所迷是真的!
朱慈炅当然不知道施维拉在背地里诋毁他,回到乾清宫以后他立马让曹化淳着人传黄道周来他的私人书房,对于文化的推广,他还真没研究,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的好。
黄道周来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快,看他那呼吸急促的样子估计是一溜烟跑过来了,朱慈炅想着先让他顺顺气,所以在他参拜之后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端起茶杯准备抿几口再说,没想到这货却是迫不及待的问道:”皇上,您找我来是不是安排明年的会试和殿试的事情?“
会试和殿试?朱慈炅闻言一愣,这事情不是一直由礼部和国子监在负责吗,怎么问起他来了,他不由好奇的问道:”每年不都是由你和恩师在安排吗,你怎么问起朕来了?“
黄道周连忙解释道:”皇上,这不明年有藩属国的举人来参加嘛,朝鲜倒还好说一点,让他们赶到辽东一火车就坐过来了,东瀛和琉球那可都在海上,如果让他们自己坐小船过来,估计十个有九个要淹死在海里!“
朱慈炅闻言一拍额头,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东瀛和琉球现在可没有海军,万一要是来赶考的举人出个什么事,那丢人就丢大发了,他连忙召曹化淳进来拟旨,着北洋水师过了年以后派十艘超级战列舰去东瀛和琉球,将所有赶考的举人一次性接过来。
曹化淳正在那拟旨呢,黄道周却继续抱怨道:”还有关于授课的问题,往年国子监都会在会试之前组织授课,让所有举人集中学习一下,主要讲述的是会试的规矩,附带还讲讲往年会试的题目,明年怕是讲不成了,光大明本地的举人都要分好多场,而且还场场都是人满为患,这再加上藩属国的,怎么也挤不进去啊,总不能不让他们听课吧!“
这还真有点麻烦啊,朱慈炅闻言,皱眉深思起来,想着想着,他眉头不由舒展开来,怎么推广文化他不知道,但是后世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他知道啊,建个文科学院不就什么都解决了!
很快,他便拍板道:”干脆在国子监的基础上建个大明文科学院吧,把国子监四周的地全征了,扩建到原来的十倍大,这样地方总够了吧?以后监生的条件放宽一点,不一定要是贵族,祖上是官员的也可以入学,不过想参加会试必须通过初试选拔,有竞争才有动力,这样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黄道周闻言,细细体会了一下,不由赞叹道:”还是皇上想的周道,现在的监生是有点不求上进,反正都能参加会试,博取功名比较容易,所以他们都不是很用心,不过这个征地扩建可要花不少银子啊。“
朱慈炅淡淡的问道:”要多少?“
黄道周仔细算了半天,这才小心翼翼的道:”要将国子监扩大十倍,不算征地的费用,最少要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这么小气!朱慈炅恨铁不成钢的道:”读书的地方怎么能马虎,要建就要建最好的,朕给你五百万两,要建出气派,要建出氛围,要建出文化底蕴知道吗?“
五百万两?黄道周闻言一哆嗦,那是多少银子啊!不过他旋即又兴奋的满脸潮红,建学院不是银子越多越好吗,他激动的回道:”知道了,知道了,请皇上放心,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
朱慈炅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马屁,耐心的指导道:”所谓文科学院并不一定要全教人科举那套东西,汉文化源远流长,能教的东西多了,比如琴棋书画,比如天文地理,都可以教嘛。将知识细分一下,多开设一些专业,大明不光需要人当官,书画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也是需要的嘛。“
黄道周闻言频频点头,朱慈炅刚一说完,他便感叹道:”皇上说的对,汉文化的魅力其实并不在于科举,有很多人本来是醉心于书画或者诗词的,但为了证明自己,却不得不选择科举,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朱慈炅闻言,有点惊奇的看着黄道周,没想到这货的思想也有开放的一面,他一直以为这货就是个腐儒呢,他点头赞许道:”恩,你能理解朕的意思就好,另外再开个汉语基础班吧,专门教洋人说汉语的,这次欧陆使节团就有很多使节想留在大明学习汉语,你琢磨一下怎么教吧,朕想通过他们把大明的文化传播到欧陆去,这个你应该懂吧?“
黄道周一听传播圣贤之学又激动的不行了,连连颤声道:”懂,微臣懂,微臣一定会尽全力做好的。“
朱慈炅点头道:”恩,朕相信你,这个基础班尽快开课吧,一定要让他们对大明的文化产生兴趣,这样有助于我们大明文化在欧陆的推广,知道吗?“
黄道周激动的连连点头道:”好,好,微臣知道了,微臣一定想尽办法将圣贤之学传遍欧陆!“
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厂造机械
王恭厂扩建的时候就是按后世大型军工厂的标准来规划的,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都有三四里长,占地面积将近六千亩,能同时容纳两三万人工作和生活,可以说这样的厂子放到现代都是一个超级大厂,但是,随着大明的发展,这样一个大厂竟然不够大了!
现在王恭厂简直人满为患,连这里的负责人,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宋应星都搞不清楚厂子里面到底有多少人了,因为他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像二四式燧发枪的生产,王恭厂扩建的时候就是为了做这个,当初刚开工的时候千人都不到,机床也就二三十台,一个月也就能做出千来把燧发枪,现在就不一样了,光机床就扩充到了两三百台,专门做枪的工人最少上万,而且最耗时间的枪管都拿出去外协了,如果全力开工,一个月做出五六万把二四式燧发枪都不是问题。
当然,他们不光要做二四式燧发枪还要做左轮手枪和转轮步枪,大明的一等军团和二等军团都在逐步换装这种新式枪械,再加上皇上每年都在以上十万甚至是几十万的速度疯狂扩充军队,光是军队装备这块这上万人的规模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这些枪械可不光是给明军配备的,军火订单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左轮手枪在南洋那边一直都很火爆,已经成为各国冒险家必备的装备,一个月卖出去几千把都不成问题,再加上皇上时不时又接个上十万把二四式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