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嗣昌和李邦华自然是忠君爱国的典范,要不朱慈炅也不可能让他们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所以,现在就算是朱慈炅连京察大计这么重大的事情都不知道,他们不认为是皇上的错,而是他们自己的错,是他们从来没跟皇上提及京察大计,皇上才会不知道这回事。

    尴尬过后,杨嗣昌连忙详细解释道:“皇上,是这样的,这京察是对两京所有官员的大考察,太祖时规定,三年一查,但先帝弘治时期改定为六年一查,一直延续至今,今年正好是皇上当朝第六年,所以以前都没举行过京察,皇上没听说过也是很正常的。至于大计,则是外察,是对大明所有地方官员的大考察,所以称为大计,大计一般三年一察,崇正三年已经察过一次了。”

    原来是京察六年一察,他总共当朝才五年多,难怪没听说过,至于大计,或许有过吧,那时候他正集中精力发展军工,想方设法对付皇太极呢,地方官员的事,他哪里有心思去管。

    不过这次京察大计来的正好,他正要整顿吏治呢,真是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不过到底察些什么呢,他好奇的问道:“这京察大计主要察些什么啊?”

    杨嗣昌接着解释道:“京察大计其目有八,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至于考察的重点,主要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皇上想重点查什么科目都可以,要追加什么课目也可以。”

    嗯,对于一般封建王朝的官员来说,这些就够全面的,但是他现在要推行的政策有点偏向于资本主义模式,科目肯定要追加,先问问奖惩力度吧,朱慈炅又接着问道:“那考察完以后官员有什么奖惩?”

    杨嗣昌接着解释道:“四品以上是自陈以取圣裁,五品以下则由都察院和吏部先行审查,分为,升迁、降调、致仕、罢归,编制成册后再统一交皇上定夺。”

    这意思就是最后都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很好,朱慈炅立马拍板:“恩,这京察大计很好,一定要办,而且要办出实效,具体什么流程,给朕说说,让朕琢磨一下。”

    杨嗣昌详细的解释道:“在京官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联合通查,地方官员由吏部和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联合通查,为期半年,半年后,四品以上官员在向都察院自陈政绩,都察院将通查结果和自陈记录整理交皇上定夺,五品以下官员则由吏部和都察院根据通查情况联合审查,审查结果编辑成册,交皇上定夺。”

    听起来这个制度倒是蛮严密的,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都没一点实效呢?这主要还是朋党惹的祸,像东林党和阉党都把京察大计当做排除异己、培养亲信的工具,也就是说,不管你政绩如何,站边站对了就升迁,站边站错了就滚蛋。这也是大明官员现在怠政的主要原因,勤勉又没好处,只要站对边就行了,所以,大家都得过且过,到考察的时候直接选个强势的朋党一投靠,就算什么政绩都没有也能升迁!

    不过现在可没这么好的事了,给事中和监察御史都差不多换成崇正朝的两科进士了,从名义上来说都是朱慈炅的门生,吏部尚书杨嗣昌又是朱慈炅的亲信,这都察院左都御使李邦华更是个忠君爱国、公正廉明的大忠臣,朋党也基本上被朱慈炅清理干净了,所有官员要通过考察都必须靠实实在在的政绩,旁门左道已然行不通了。

    有这样的基础,朱慈炅相信,这次那些牛鬼蛇神必将无所遁形,贪腐问题应该能得到扼制,剩下的就是想办法让那些清廉的官员把心思放在经济发展上了。

    该怎么才能让所有官员把心思都放到经济发展上来呢?朱慈炅仔细想了想,便有了主意,他严肃的叮嘱道:“方法很不错,就按这个来吧,不过科目有点偏颇了,都是考察官员品行为主的,对平民百姓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呢?国之根本在民,所谓民为邦本,当官就要以民为本,一天只顾着自己品行高洁,治下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这样能算好官吗?这次朕给他们加个科目,所有在京官员都写篇奏陈,议议怎样才能使民生富裕,写的好的加分,写的不好的减分;地方官员则将治下所有百姓的情况都好好了解一下,给朕一个报表,治下有多少百姓,有多少耕地,耕地亩产几何,又有多少商户,多少匠户,一年收入几何,写的越详细越好,知道了吗?”

    杨嗣昌和李邦华自然连连称是,大赞皇上英明。

    朱慈炅在心中得意道:“嘿嘿,这只是开始而已,等这次京察大计完了,奏陈写的好的,就按奏陈推广,报表报上来,就是依据,朕马上宣布下次考察的重点就是平民百姓的增收情况,看你们上不上心。以后京察大计全部三年一察,看你们还敢不敢怠政。朕就不信这样大明的经济还搞不上去!”

第七卷 第二十章 组建水师

    五月的渤海浊浪滔滔并不是出海的好季节,但是,崇正六年五月渤海上却聚集了无数的舰船,有身长二十多丈,能承载百人以上的大福船,有十来丈的苍船,还有单帆船带桨唬船和沙船,细细数数怕有数千艘,真是风帆蔽日,樯橹遮天,好不壮观。

    这个时候,他们相互之间还没有统属关系,几千艘大小战船也没有齐聚在一起,而是分成了大大小小总共五片,有山东的登莱水军、南直隶的江南水军、还有浙江水军、广东水军,其中最大的一片当属郑芝龙整合后的福建水军,有大大小小船只一千多艘,水卒将近八万!

    这些还是不是郑芝龙水军的全部,他手下的四万精锐此时正在东大营护卫他们的世子郑成功。当然现在东大营的主角并不是镇南王世子郑成功,他只是个小跟班而已,真正的主角自然是崇正皇帝朱慈炅。

    朱慈炅这次来东大营主要是来组建水师的,现在一级风帆战列舰虽然没有造出来,但舰炮已经研制成功,并正式投产了,大明的造船技术并不差,只要舰炮没有问题,战列舰其实就等于研制成功了,只等船体造好,将舰炮装上去就行了。

    组建水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且组建完成之后还要配备武器,统一操练,如果等战列舰造出来了再组建水军,那恐怕要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大明水师才能形成战力,朱慈炅自然不想浪费这么多时间,所以他决定现在就开始组建水军,配备武器,统一操练。

    此时朱慈炅正站在东大营临海的炮台上望海上的战船,他身后跟着一大帮将领,有禁卫军第二军团主将史可法、有登莱水军总兵黄龙还有郑芝龙的弟弟福建水师的代总兵郑芝虎等等。朱慈炅一边望一边询问旁边的将领各种战舰的搭载人数、武器配备、攻防速度等基本信息,听完众将领的描述,朱慈炅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成祖时就有上百米长巨舰几十艘的大明水师到现在最大的战舰竟然只有五十来米长,而且这种大福船的数量还没有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多,郑芝龙的舰队有这种大船五百多艘,而大明沿海四省的水师全加起来才四百多艘!

    大明水师在小船数量上倒是占据绝对优势,郑芝龙的水军小船才六百多艘,大明水师的小船竟然有两千多艘!这与其说是优势,倒不如说是耻辱,这种只能搭载十来人的低矮小船速度是超快,八个船桨划起来,再加上风帆的助力,那就跟在飞一样,但是,这得是在近海,如果到了大洋上,这种小船根本就不用别人来打,分分钟有可能被巨浪掀翻。

    也就是说大明水师在近海还可以用数量上的优势和郑芝龙的舰队周旋一下,一旦出了近海,压根就不是人家的对手,整个大明的水师加起来还打不过一个海盗,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还有他们的武器,不管是官军还是海盗,竟然清一色的都是鸟铳和土炮,更有甚者,竟然还有用钩镰和钩锁的!

    就这郑芝龙还吹牛逼连荷兰人在东南沿海都不是他的对手,或许那是人家的商船吧,几百艘福船围住几十艘商船,人家的确不是对手。要是人家的正规海军,不需要太多,只要来上四五十艘战列舰,绝对能打得郑芝龙满地找牙。

    看了一阵子,朱慈炅就觉得意兴索然了,唉,什么都要换,又得花钱。朱慈炅可是要靠水师去和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鸟铳和土炮,算了吧,这东西,全扔小高炉里面回炉算了,至于钩镰和钩锁,他们要是有兴趣那就留着吧,至少俘虏商船的时候用的上。

    稍微估算了一下,朱慈炅就心疼了半截,又要大出血了,所有福船至少要陪上一门六一八式榴弹炮作为主炮,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要改装一下,在两侧甲板各装十门五寸加农炮,这样才叫战舰,不然只能算是武装商船而已。光是这千来艘福船就要配备两万多门大炮,如果按卖给孔德德的价格算,一门大炮四万两,两万多门是多少钱,想着后面那一长串的零真是喷血啊!

    还有这几千艘小船,全扔了肯定是不现实的,配备火炮也是不现实的,这样的话,要形成战力就必须给上面的水卒装备精良的武器,要说大明现在最精良的单兵武器是什么,自然是最新型的左轮半自动步枪,将近三千艘小船,就算每条船上只有十五六个人,那也是将近五万把左轮半自动步枪啊!

    还有大福船上也要配备火枪兵,每艘船上就算只配备五十名火枪兵,又要将近五万把左轮半自动步枪。

    朱慈炅本来准备先给辽东那边的骑兵配上左轮半自动步枪的,现在想来,还是先配给水师吧,辽东那边孙承宗现在正在搞堡垒推进呢,骑兵其实派不上多大用场,等水师装备完了再给他们装备也是一样的。

    还有剩下的炮兵,也不能让他们空着手,每人总要有把左轮手枪防身,加上五十艘风帆战列舰上的炮兵,最少要配十万把左轮手枪!

    当然,他也可以不配备这么好的武器,直接用人命去跟人家拼,或许能拼赢列强一个只有几十艘战列舰的分舰队吧。但是,然后呢,后面怎么办,这水军可不是陆军,特别是这个年代的水军,那是要操控风帆的,一般陆军恐怕要训练几年才能熟练的操控风帆,他等的起吗?

    他等不起,所以再多的枪炮也得给他们配上,现在整个大明可就这二十来万熟练的水军了,根本就伤不起,不然造再多的风帆战列舰都没人开,那又有什么意义。

    考虑完武器装备的问题,接着就是水师的编制了,朱慈炅准备还是沿用军团的编制,将这二十万水军分成两个军团,或者说两个水师。

    一个以郑芝龙的水军为主,编制十万,配备一级风帆战列舰二十五艘,福船五百艘,小型战船一千五百艘,以福建水师基地作为作为主基地,主要负责东南沿海的海防,同时负责保护印度洋区域的大明商船,为大明的海外驻军运送武器、弹药和辎重。至于名字,就叫南洋水师,南洋南洋,或许有一天,整个南洋都将是南洋水师的天下。

    一个以大明的水军为主,不够的从郑芝龙的水军里面补,将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的水军全部集合在一起,组成十万人的军团,编制十万,配备一级风帆战列舰二十五艘,福船五百艘,小型战船一千五百艘,以东大营新港作为作为主基地,主要负责东部沿海的海防,同时负责清剿东海一带的海盗和倭寇,为殖民东瀛做准备,名字就叫北洋水师,这个名字在某段历史上是一个惨痛的回忆,但是在大明,在崇正朝,他必将创造一段辉煌的历史。

    至于海军将领,朱慈炅感觉很无奈,大明水军这边也就登莱水军总兵黄龙可堪一用,其他的朱慈炅怎么看,怎么感觉不靠谱。倒是郑芝龙手下,郑芝虎、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等,一个个都彪悍异常,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猛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他们的出身而不重用他们,反而重用一些不靠谱的明军将领,他们心里肯定会产生芥蒂。而且一旦重用这些不靠谱的明军将领,战斗力必将降低一个档次,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朱慈炅可不想大明水师最终变成豆腐渣工程,所以他决定大胆启用郑芝龙手下的将领。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至少在郑成功当权那会儿,这些人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叛徒,这样就足够了。以后这水师就是交给郑成功统领的,他们在南明那么恶劣的形势下都没有背叛郑成功,那么在崇正朝,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他们更不可能背叛郑成功。

    既然决定重用郑芝龙手下的将领,朱慈炅就不再犹豫了,直接把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的高级将领全部定了下来。他当天就下了圣旨:

    提黄龙为提督同知,担任北洋水军主将,提杨耿、陈晖为总兵,担任北洋水师副将;提郑芝虎为提督同知,担任南洋水军主将,提郑兴、郑明为总兵,担任南洋水师副将。

    至于郑彩,就只能让他先跟着郑成功了,主要负责教导郑成功海战知识,同时也负责保护郑成功出行安全,也是总兵衔,不过手下没有五万水军,朱慈炅只是给他配了一千锦衣卫,如果郑成功要来东大营学习水军操练,就由他负责陪同保护。

    水师至此就算是组建完成了,虽然风帆战列舰还没有造出来,但两大水师至少可以开始统一操练了,福船也可以开始改装了,至于左轮半自动步枪和左轮手枪,等王恭厂那边造出来,也可以慢慢给他们装备了。

    鉴于大明沿海最近并没有什么安全隐患,朱慈炅干脆令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全部驻扎在东大营操练,边熟悉舰炮的操作,边改造福船,等风帆战列舰一造出来,两大水师差不多就能形成战力了,到时候,东瀛和荷兰入侵者什么的就要小心了,朱慈炅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大明也已经忍他们很久了!

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扩张

    朱慈炅正在大力推动大明经济的发展,为垄断南亚葡属殖民地的市场做准备,那么我们的施维拉和孔德德两位伯爵大人殖民地扩张的怎么样了呢?如果他们还只有果阿和迈索尔两块地方,那么我们的崇正皇帝费这么大劲发展经济,到时候生产出大量的廉价商品没地方卖,就有点像拿着高射炮打蚊子,尴尬了!

    还好,施维拉和孔德德对殖民扩张还是相当积极的,在迈索尔尝到巨大的甜头以后,他们直接进入了狂化状态,葡萄牙本土已经被统治五十多年了,可以说他们从出生到现在还从来没有品尝过殖民的真正甜头,金钱、土地、美女、奴隶,这些只有他们上一辈或者上上辈才能肆无忌惮劫掠的东西,现在他们同样唾手可得,这一切怎么能不让他们疯狂。

    这不,刚打退奥朗则布的二十万大军,他们稍微修整了一下,便开始向南挺进了。

    迈索尔以南并不是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此时存在着两个比迈索尔还小的土著王国,一个是高达康王国,一个比尔贾尔王国,这两个土著王国甚至都不是莫卧儿帝国的藩属国,他们只是向莫卧儿帝国称臣纳贡而已,并没有纳入莫卧儿帝国的版图。

    这样两个王国,莫卧儿帝国自然不会在乎,不过他们现在想在乎也在乎不了了,有大明远征军团在迈索尔守着,奥朗则布噤若寒蝉,那里还敢管这两个小国的事情。

    由于这两个王国比迈索尔还弱,施维拉和孔德德决定分头行动,孔德德去打高达康王国,施维拉则对付比尔贾尔王国。

    要说这两个王国的实力,的确还不如迈索尔,但他们吸取的迈索尔王国的教训,竟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将军队全部龟缩在城池里,紧闭城门,据城死守!

    这下施维拉和孔德德就比较难受了,这个时期的火炮爆炸威力并不大,杀伤力主要是靠砸,人家躲在城墙上要砸到是很难的,他们又不会用弹幕攻击,只能蒙着头皮硬冲了,结果可想而知。

    打肯定是打下来了,这两个土著王国都只有两万多的土著军队,在一万配备先进的燧发枪的葡军面前可以说不堪一击,但他们依靠城墙的优势还是给葡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施维拉和孔德德的部队都伤了几百人,死了几十人。

    这还得了,施维拉和孔德德都气坏了,破城之后,他们不约而同的下令,所有人,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全部抓起来,充当奴隶,所有金银财宝通通抢光,一时之间,两个王国的都城惨剧不断,哀嚎连连。

    不要说什么野蛮,早期殖民者就是这么野蛮,他们在早期殖民者里面还算是文明的了,一般这种情况面对土著的绝对是大屠杀,或许是施维拉和孔德德都被大明感化了,或许他们觉得杀了还没抓起来当奴隶好,总之,两国都城的人命算是保住了。

    可以说这次施维拉和孔德德的运气并不好,先是这两国土著的顽强抵抗让他们气急败坏,最后统计抢劫收入更是让他们几欲抓狂,两国都城的劫掠收入竟然都不到一百万两,更可恨的是这两个该死的土著国家竟然都没有金矿!

    虽然抢下了跟迈索尔土邦王国差不多大的两块土地,但是直接收入竟然连迈索尔的零头都没达到,这怎么能满足这两头饥渴的饿狼,怎么办?自然是继续抢啊!

    莫卧儿帝国以南,迈索尔一线以东还有一个国家,施维拉和孔德德都可以肯定,这个国家绝对比迈索尔土著王国还富有,因为它光是国土差不多就有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更是有将近三百万,不富有才怪!

    但是,这个国家并不是土著王国,而是一个和莫卧儿帝国性质差不多的封建王朝,而且军队很多,最少有十万,更可怕的是这个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很强,他们和莫卧儿帝国都打了数十年了,莫卧儿帝国竟然一直拿他们无可奈何!

    这个国家就是库特卜沙希王朝,一个历史上只存在了一百多年的封建王朝,虽然最后他们还是被莫卧儿帝国吞并了,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确有十多万大军,莫卧儿帝国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样一个国家一开始施维拉和孔德德是不怎么想去打的,毕竟有点太强大了,就算能打下来,肯定也是伤亡惨重。但是,这高达康王国和比尔贾尔王国也太穷了,抢来的这点钱给他们塞牙缝都不够,欲壑难填之下,他们也顾不得对方强大不强大了,再强大也要抢!

    要去攻打库特卜沙希王朝两万人还略显不足,怎么办呢?向大明帝国远征军求助吗?人家能帮你顶着莫卧儿帝国的大军已经不错了,还求人家帮你去攻打殖民地,连施维拉这种脸皮超厚的人都开不了这个口。

    难道继续向大明购买武器,然后继续向国内征兵吗?孔德德和施维拉都没这个想法,征来的兵是要开工资的,买武器也要花很多很多的钱,他们投入已经够大的了,如果再继续投入,成本就太高了,毕竟他们眼前的目标就剩下一个库特卜沙希王朝了,再拼命投入实在有点不划算。

    那怎么办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向附近的葡萄牙冒险者发出邀请,请他们一起来进攻库特卜沙希王朝,如果打下来的话他们肯定要根据人头分红,不过也无所谓,他们这都有两万人马了,绝对占大头,而且分下来的土地他们总不可能扔了,到时候还得留下人驻守,这等于是变向的增强了殖民地的防御,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孔德德和施维拉没想到的是,邀请发出去之后几乎所有印度洋附近的葡萄牙冒险者全来了,毕竟当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平分世界’的时候,葡萄牙分的可是东半球,所以印度洋附近的葡萄牙冒险者队伍多如牛毛,最后竟然齐聚了上万人!

    这并不奇怪,毕竟葡萄牙也有上百万人口,再加上本土都被西班牙给占领了,有点办法的都跑出来抢钱了,这一万人还算是少的,在葡萄牙海外最大的殖民地巴西最少有上十万葡萄牙冒险者!

    这些冒险者之所以会全跑过来,也拜西班牙所赐,葡萄牙现在可没有正规军,所以这些海外冒险者没有一点后盾,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抢夺殖民地,运气爆棚的话,还能碰上个垃圾土著国家,直接翻脸当强盗,运气不好的就只能在人家沿海租块小地方做生意了。像施维拉当初在澳门就是这样的,碰上大明这样强大的国家他还敢当强盗吗?当然只能老老实实的当商人,要不是他运气好,碰上朱慈炅这个穿越而来,雄心勃勃要打入列强内部,跟列强争夺殖民地强势君主,那他这辈子也就是个落魄贵族的命了。

    崇祯朝的时候施维拉就是这样的命运,默默无闻的在澳门当了几年总督,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然后回到葡萄牙,默默无闻的死去,哪里有现在这么风光。

    这些冒险者失去了国家的支持基本上都只能老老实实的扮演商人,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现在突然有大佬召集他们去当强盗,去抢钱,当然是应者云集,谁想做小生意啊,做一辈子能赚多少钱,抢钱来的多快的!

    这一万人多是多了点,但并没有超出孔德德和施维拉的承受范围,既然人都来了,总不能把人赶走吧,那就整顿一下准备开打吧。

    孔德德和施维拉一统计,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火枪,还有些人用的是冷兵器,有火枪的也就一半左右,而且都是火绳枪,射速和射距跟他们手里的燧发枪都没法比,不过这样正好,手短那就冲前面呗,他们正好能少点伤亡。

    这些冒险者也没办法,人家手里那家伙他们也看见了,那射速,那攻击距离,的确比他们的强多了,他们不冲前面难道让人家冲前面?人家请他们过来是要他们帮忙的,并不是让他们跟在后面捡便宜,要是他们敢跟在后面捡便宜,到时候还想分钱,给你分个屁啊!

    有了这一万人的加入,打库特卜沙希王朝自然是没有问题了,他们火枪是少,但身上的盔甲还是不少的,在现在的欧洲,冶炼技术那么发达,你买不起枪还能买不起盔甲吗?

    有这些人在前面顶着,库特卜沙希王朝的军队就惨了,打野战,基本还没冲到他们跟前就被火枪和火炮干的差不多的,冲到跟前也没用,人家近战的人也不少,前面有盔甲兵当着,后面有人拿着上好刺刀的枪一阵乱捅,基本上还没砍死一个人就被捅城马蜂窝了。

    攻城战就更加了,以前没有近战步兵的时候施维拉和孔德德不得不让手下的士兵背着火枪去爬城墙,开完一枪之后,火枪就只能当短枪使了,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现在就不一样了,有这帮人在前面冲,他们跟在后面放排枪,换子弹,舒服的很,根本就不会造成什么伤亡。

    面对先进的火枪和火炮,面对三万如狼似虎的殖民者,库特卜沙希王朝并没有撑多久,一个多月之后,他们的都城海得拉巴就被攻克了。

    打下这么大个封建王朝,施维拉和孔德德他们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那些冒险者收入也不少,有了钱以后,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盯上了新型燧发枪。

    好东西啊!不知道在哪里买的,要是能有这么先进的武器,抢块殖民地很难吗?

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卖军火

    六月的京城白天已经很热了,这对于吹惯了空调的朱慈炅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前几年他是心弦紧绷,没心情计较这些,现在,大明已经摆脱危机,逐步走向富强,他的心情也放松下来了,心情一放松,这该死的热天他就不能忍了。

    造空调吗?那是不可能的。

    造风扇吗?那是很简单的。

    这会儿他虽然没有电机,也没地方接电去,但他有蒸汽活塞啊,这东西其实有时候和电机的效果差不多。

    作为一个皇帝,他要做个东西还是很容易的,直接画个草图,把宋应星叫到跟前稍微解释一下,第二天,风机叶轮就做出来了,再远远的烧个锅炉,把蒸汽送过来,直接驱动活塞和齿轮,叶轮就哗啦啦的转起来了。

    这风扇是造出来了,但噪音太大,而且没有制冷功能,不过这对一个皇上来说压根就不是个事。他直接让人在窗户外面摆了个大架子,架子上面放满冰块,风扇就对着冰块吹,把冷气从窗户吹进来,然后把其他门窗一关,空调房就算是成了。

    这天他正带着郑成功、秦明月、柳如是在私人书房里吹空调看书呢,外面曹化淳突然来报:“启禀皇上,侯世禄将军有密信到。”

    “蹭蹭”,原本坐在大会议桌两边看书的秦明月、柳如是像弹簧般的站起来,假假意思拿着个小香扇跑到朱慈炅和郑成功身后,轻轻的为他们煽起来。朱慈炅摇头笑了笑,然后朗声道:“传上来。”

    曹化淳嗖的一声飘进来,然后迅速的转身把门关严,这才恭敬的走到朱慈炅跟前,将密信双手奉上。

    这信是朱慈炅要求的,侯世禄每个月都要详细向他汇报印度那边的情况,当然,他率五万大军守迈索尔城一般是没什么事的,每次汇报的主要还是施维拉和孔德德的动向。

    朱慈炅检查了一下封口,然后撕开信封,取出信纸认真的看起来。

    他便看信,边在心里嘀咕:“恩,这两货还不错,已经打下两个小土著王国了。。。。。。,什么,他们竟然招来了几十支葡萄牙的冒险队伍准备进攻库特卜沙希王朝!生意来了,生意来了!”

    朱慈炅倒不是认为他们会买了武器再去攻打库特卜沙希王朝,他们要想买武器就不会去招这么多冒险者的队伍了,他看重的是打下库特卜沙希王朝以后的军火市场。

    大明的火枪和火炮性能这么优良,那些冒险者肯定会忍不住要买点,这还不是主要的,要知道这些冒险者可是满世界乱跑的,他们等于是一群移动的活广告,估计用不了多久,整个葡萄牙所有海外领地的驻军和冒险者都会知道他们的盟国大明帝国有精良的火枪和火炮出售,那时候,生意就红火了!

    生意红火了这产量就是个大问题了,现在王恭厂正在赶制给海军装备的二十万把左轮半自动步枪和左轮手枪呢,就算一个月能生产两万把,那也要到明年年初才能把这批枪生产出来,接下来还有这么多军团的骑兵要配备,可以说,按现在的产量做到明年过年都做不完,哪里有空去生产外销的枪支啊!

    要提升产量就要造新的机床,但现在王恭厂已经摆不下新机床了,难道再建个新厂?建新厂的话,场地的问题、人员招聘的问题、管理的问题,这些都要考虑,考虑来考虑去朱慈炅又考虑到很多严重的问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吃大锅饭、效率低下。。。。。。。

    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厂子办的越大,这些问题就会越严重,前世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