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工帝国-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忠从新西班牙总督辖区马萨特兰守将那里了解到,从去年开始,英军便调集了大约五万陆军在加勒比海沿岸登陆,开始抢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殖民地,由于失去了海上支援,加勒比海沿岸很快便被英军全部占领。
总督科尔特斯见英军势大,本土援军又迟迟不见踪影,便退回墨西哥城坚守,并下令各处西班牙守军就地坚守等待支援。
现在,英军主力越三万人马正在围攻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首府墨西哥城,其他约两万人马则在围攻东海岸的其他棱堡,抢夺殖民地资源,而西部沿海英军并未踏足。
五万陆军,在杨忠眼里并不算什么,就算没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盟军,光是他手下六万骑兵都能轻轻松松将五万英军收拾了。
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行军路径,因为这会儿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并没有任何铁路,完全只能靠骑马奔行。
要知道,九万大军光是一个月的粮草和辎重九万匹战马就驮不下,更何况还有武器弹药和火炮,没有铁路,没有火车根本就拉不动。
根据目前情况,唯有轻装疾行,突袭墨西哥城外的三万英军主力,一举将其歼灭,方能快速扭转战局。
如果拖拖拉拉,慢慢行军,耽误时间不说,还很容易被英军察觉,如果让墨西哥城外的三万英军主力跑了,那么,要收拾整个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局势就旷日持久了。
要采取突袭战术,马萨特兰并非一个理想的出发点,因为这里离墨西哥城还有一千多里,中间并没有现成的路径,跋山涉水的,奔行过去最少要四五天时间。
连续奔行四五天时间人马都会疲惫不堪,而且携带的粮草也会消耗殆尽,如果不能一举击溃敌军,己方反而会因为粮草耗尽而奔溃,这明显是不可取的。
杨忠仔细查看了墨西哥城附近的地图之后,选定了离墨西哥城仅有五百里左右小港口阿卡普尔科,那里同样处于西海岸,而且还有小路直达墨西哥城,打马奔行一天可以抵达墨西哥城外围,路上消耗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到了墨西哥城外围之后,先隐藏起来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便可发动突袭,就算突袭不成再退回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将领,包括马萨特兰的守将对此自然没有任何异议。
第二天,杨忠便率船队继续出发,赶往阿卡普尔科港,随行的还有马萨特兰守将挑选的几名军官,他们对那边的情况都比较熟悉。
船队沿海岸航行了不到一天,阿卡普尔科港已然在望,这里同样没有什么战斗痕迹,百余名西班牙守军也都还在,只是有点人心惶惶而已。
现在,大明帝国率三国联军来了,他们自然是欣喜若狂,要知道他们等待了将近一年之后,都快绝望了,如果没有援军,英军攻下墨西哥城之后,绝对会来收拾他们。
在阿卡普尔科港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杨忠便率领九万骑兵,在当地守军的引领下,打马直扑墨西哥城。
由于是突袭,他们甚至营帐都没有带,只带了五天的干粮和御寒的棉被,其他粮草辎重包括火炮全部留在了船上。
新西班牙总督辖区面积足有四五百万平方公里,五万英军自然不可能散的到处都是,他们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墨西哥城和加勒比海沿岸,墨西哥城再往西,他们就没什么精力顾及了。
也就是说,这一路其实没有什么英军,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靠近墨西哥城之后,动静不要搞的太大,毕竟那里集结了三万英军,万一动静太大被英军察觉了,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有当地守军带路,行军过程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他们甚至还跑去侦查过英军的情况,连英军的大概布置都摸清楚了,为了保险起见,在距离英军的包围圈还有五十里时,杨忠便下令全军下马休整,以免被敌军察觉。
这个时期的英军还没有后世日不落帝国时期那么强大,他们的热武器其实也刚刚发展起来不久,国力还远没有强盛起来,要说海军,有数百艘超级战列舰打底,战斗力还算可以,至于陆军,比起西班牙陆军来都差远了,甚至还不如葡萄牙陆军。
再说了,现在西班牙总督辖区的一万多主力部队全部被他们围在墨西哥城里,其他地方的西班牙守军也已经吓得躲到棱堡里面不敢出来了,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身后会突然出现敌军。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杨忠便令九万骑兵牵着战马缓缓散成一个巨大的圆弧形,隐隐将三万英军围住,并慢慢向英军靠近,直到接近他们的岗哨再上马发动突袭。
英军毕竟也不是什么菜鸟,外围布置岗哨这种事情他们还是知道的,不过,由于大西洋已经被反哈布斯堡联盟封锁,他们压根就没有意识到敌人还会有援军,所以,岗哨的布置并不是很密集,最远的离他们扎营的地方都只有四五里左右。
四五里的距离,骑兵冲锋也就几分钟的事情,当他们的岗哨发现情况时已经来不及了,更为凑巧的是,这会儿他们三万大军才刚刚排好阵型,准备对墨西哥城的西班牙守军进行例行火炮轰击呢,根本就没注意身后。
于是乎,一瞬间,九万骑兵突然出现在英军身后,铺天盖地的压上去,英军甚至连炮口都没转过来就被潮水般的骑兵给淹没了。
明军骑兵和西班牙还有葡萄牙骑兵配备的都是转轮步枪,还有手雷相助,而英军却是单发前装式燧发枪,双方的武器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如果他们火炮能及时调转炮头,或许还有点机会,现在吗,联军骑兵一轮冲锋下来,英军直接就崩溃了。
九万颗手雷,几十万发子弹,倾泄在三万人身上,那结果可想而知,很多英军甚至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打成了筛子,剩下的,大部分都被手雷炸的在地上直打滚,就算侥幸没有被炸到的也吓的把枪一扔,趴地上动都不敢动。
开玩笑呢,没见刚举枪射击的都被雨点般的子弹打成筛子了,他们可不想变成筛子!
这是一次教科书般的突袭,杨忠所率的三国联军总共九万骑兵简直快若闪电,从发动冲锋到结束战斗,总共才不到一刻钟时间,英军仓惶间也没有组织什么像样的抵抗,九万骑兵阵亡人数屈指可数,受伤的也不是很多。
英军就惨了,一轮弹雨下来足足打死打伤上万人,再加上一波手雷,没受伤的屈指可数!
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协助盟友之转战南美
杨忠率九万骑兵发动突袭,一举歼灭包围墨西哥城的英军主力三万余,自此,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形势逆转,英军实力已明显弱于西班牙守军实力。
总督科尔特斯简直是欣喜若狂,前一刻他还在忧心忡忡,担心粮草弹药不济被英军攻破棱堡呢,下一刻,英军便如同割麦子般的倒下了,数万骑马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城外。
看那旗帜,竟然是大明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联军!
他连忙打开城门,前去欢迎。
杨忠并没有进城休整的意思,墨西哥城只是他的第一站,后面不知道有多少地方要去呢,他准备发挥骑兵的优势,不断突袭突袭再突袭,打英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不但能快速解决战斗,还能减少伤亡。
当下最要紧的不是休整,而是审问俘虏,他对其他地方的情况还一无所知,蒙着头皮瞎跑总不是个事,他很想从俘虏口中问出其他地方的情况再做打算。
这次他运气还算不错,在这里指挥攻城作战的正是英军此次进攻美洲大陆的陆军统帅,在明军略带粗暴的拷问下,他终于受不住折磨,全招了。
总体上来说,美洲的形势还不是太糟糕,因为英国陆军兵力有限,他们总共才派出两路大军总计十万人马,分别攻击西班牙的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
至于西班牙的秘鲁总督辖区,原本是留给瑞典和丹麦的,但是,他们的陆军都被拉到沙俄去了,根本就没人,只能暂时放弃了。
也就是说,只要再把进攻巴西的五万英军赶跑,整个美洲大陆就是大明哈布斯堡联盟的天下了。
杨忠和新西班牙总督科尔特斯商议了一阵,最后决定,留下两万西班牙骑兵在此协助科尔特斯清剿剩余的英军,而他则率领六万骑兵赶往南美,去帮助葡萄牙,赶跑那里的五万英军。
毕竟现在分散在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内的英军兵力已经不到两万,光两万西班牙骑兵就能稳赢他们了,更何况这里本来就有两三万西班牙驻军呢,要收拾剩余的英军肯定不成问题。
第二天一早,杨忠又率六万骑兵打马赶回阿卡普尔科,准备从那里坐船出发,赶往秘鲁总督辖区的首府利马,然后再想办法赶往葡萄牙巴西殖民地的首府萨尔瓦多。
竖日,船队继续沿海岸线往南,航行大约四天后抵达西班牙秘鲁总督辖区的首府利马,这里果然没有遭遇英军进攻,形势还算平静。
不过,据利马总督估算,从利马到萨尔瓦多差不多有将近两千余里,而且中间的路并不好走,就算骑马,最少也要半个月才能抵达。
这就有点麻烦了,半个月时间,每个人光是干粮就要带四五十斤,再加上其他东西,战马非被压死不可。
杨忠不由感慨,没有铁路就是麻烦啊,但是,他又不得不去,这可是皇上的旨意,再苦再难,也得去!
他与西班牙秘鲁总督还有葡萄牙带队的军官商议了很久,最后定下了一个三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从利马出发,赶往秘鲁总督辖区离巴西殖民地最近的城市圣克鲁斯,在那里补充供给;
第二步,从圣克鲁斯出发,赶往巴西殖民地中部的戈亚斯,那里有葡萄牙的殖民据点,就算被英军占领了也能夺回来,获取不给;
第三步,从戈亚斯出发赶往萨尔瓦多,到时候就要看情况了,如果英军没有发现就发动突袭,如果英军发现了,那就硬攻,六万骑兵,就算五万英军全部在那里又如何,杨忠已经大概估算出英军的战力,就算他们有火炮,他也不怵。
这样走的话,每段路都是五六天时间,粮食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如果实在太累还可以在圣克鲁斯和戈亚斯进行休整,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保险的行军方式了。
计议一定,杨忠便不再犹豫,第二天一早,他便率领六万骑兵,在西班牙向导的引领下出发了。
秘鲁总督辖区这会儿领地也很大,不但包括秘鲁和基多(后来的厄瓜多尔),还包括北边哥伦比亚大部,东边的玻利维亚大部和南边的智利阿根廷大部,面积和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差不多。
圣克鲁斯则是玻利维亚最东边的一个城市,与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相距只有两百多里。
经过将近六天的长途奔行,杨忠终于率六万骑兵赶到圣克鲁斯,这一路都在秘鲁总督辖区境内,倒不用担心遭遇英军,行军还比较轻松,休整了一天,补充了干粮之后,他又率军出发了。
圣克鲁斯往东奔行一天,就进入了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一路上还是只见土著,不见有英军踪迹,小心前行了六天,大军终于赶到了第一个葡萄牙殖民据点戈亚斯。
这里还是没有英军踪迹,据当地驻军介绍,英军只是在大西洋沿岸活动,并未深入巴西殖民地内陆,这一点倒是和新西班牙总督辖区有点像。
不过,从当地驻军那里,杨忠还了解到,围攻萨尔瓦多的英军仅有两万余人,而且萨尔瓦多固若金汤,并未被英军攻破。
这倒令他有点惊喜,骑兵可没法攻城,如果萨尔瓦多被拿下了,他都要考虑转换目标了。
而且六万对两万总比六万对三万要好,毕竟搞不好人家调转炮头,自己所率的骑兵很有可能是要挨炮弹的。
在戈亚斯休整了两天,又补充了八天的干粮,杨忠继续率军出发,不过这次的向导换成了戈亚斯的葡萄牙驻军将领。
有熟悉地形的人带路,一路行军还是比较顺利的,不到五天,大军便抵达萨尔瓦多附近。
幸运的是,英军这次还是没有发现联军已经摸到了他们身后,也许是新西班牙那边的消息还没传过来,也许是英军习惯性的认为葡萄牙已经没有援军了,总之,英军没有任何异动,突袭依然可行。
第六天一早,还是老战术,杨忠直接命六万骑兵下马慢慢前行,靠近英军岗哨再上马突袭。
英军也是老样子,岗哨才派出去四五里,防备松懈无比。
又是一次经典的闪电突袭,两万英军主力不到一刻钟便崩溃了,萨尔瓦多之围瞬间解除,葡萄牙殖民地的形势也瞬间逆转。
至此,协助盟友夺回美洲殖民地的战略目标初步达成,剩下的就是对各地残余英军的清剿了,杨忠也率军参与了巴西殖民地的清剿行动,巴西殖民地的英军更是雪崩式的瓦解。
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帅大婚,海军重组
大明崇正十八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由于发哈布斯堡联盟列强封锁大西洋,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外殖民地岌岌可危,大明帝国不得不仓促参战,一场几乎波及整个世界的大战由此爆发。
此时,欧陆东部的乌河流域,大明帝国正与沙俄、瑞典、丹麦三国联军隔河对峙,双方你来我往,炮战不断;
而欧陆中部的德意志联盟境内,大明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联军正对新教联盟诸侯大打出手,保护着铁路线,缓缓向荷兰推进;
还有欧陆西部的比利牛斯山脉附近,大明帝国与西班牙联军正与法国陆军主力对峙,双方都枕戈以待,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还有欧陆西南端的瓜迪亚纳河入海口处,大明帝国、西班牙还有葡萄牙的联合舰队正蓄势待发,准备随时进入大西洋,与反哈布斯堡联合舰队展开决战;
还有美洲大陆,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在大明帝国的协助下,清剿前来抢夺殖民地的英军。
整个世界几乎到处硝烟弥漫,而大明帝国的京城此刻却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京城的街头到处都是锣鼓喧天,皇宫的城墙上也插满了彩旗,整个长安街两侧都挂满了红灯笼,更为夸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派来了掌权人物,各藩属国王室宗亲也来了一大把。
这会儿貌似是六月份,离年节还远着呢,是什么事情要如此庆祝呢?
其实很简单,就因为大明帝国海军大元帅郑成功筹备已久的婚礼要在大明帝国京城举行了。
为此,朱慈炅特意在西长安街上赐了他一座超大超豪华的大元帅府,里面的下人甚至就是皇宫里的宫女和太监!
这次郑成功的婚礼可谓盛况空前,整个婚礼都由大明礼部操办,婚礼的主持竟然是大明内阁总理大臣,信亲王朱由检,各国政要来了一大堆不说,就连东瀛国王都亲自赶过来了。
大家都知道,这俩是亲兄弟,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场婚礼让大明帝国京城足足热闹了三天,婚礼过后,第四天一早,新郎官郑成功竟然直接踏上了前往东大营的火车,就这么走了,跟随他的还有还有各盟国的高官,貌似他这一去,直接就是直奔欧陆战场去的!
还好王妃玛利亚公主和皇贵妃安娜公主是表姐妹,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去皇宫逛逛,要不然,独守空闺,真会愁出病来。
其实,郑成功并没有直接奔赴欧陆,他带着一帮盟国高官上了成功号之后,只是航行了三天,便转入台江内海,消失了。
为什么说他消失了呢?
因为此时的台江内海已经被完全封锁了,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外人压根就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个情况。
这会儿台江内海可不得了,海面上足足有三百艘铁甲战舰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就跟钢铁森林一样!
郑成功这次之所以这么大张旗鼓的举办婚礼,其实还有麻痹反哈布斯堡联盟列强的意思在里面。
因为他必须回来一趟,重组海军,并熟悉铁甲战舰的性能。
同时,大明帝国还要告诉盟友,决战就在眼前,大家都做好准备,准备一举干翻反哈布斯堡联盟吧!
其实,在此之前,大明哈布斯堡联盟的其他盟友都有点慌了,虽然大明帝国在陆战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海军却一直缩在瓜迪亚纳河入海口处不动弹,貌似已经后继乏力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海上争霸的关键时期,如果海上被人霸占了,陆上再强也不保险。
像现在,大明帝国集结在欧陆的海军总共才三个舰队,六百艘超级战列舰,西班牙经过大明帝国一次补充,又狠爆了将近一年,才勉强凑出两个舰队,四百艘超级战列舰,葡萄牙只是堪堪凑齐两百艘超级战列舰。
也就是说,三国的超级战列舰加在一起,总共也才一千二百艘。
而反哈布斯堡联盟,原本就已有一千二百艘超级战列舰,这一年下来还不知道爆出来多少呢。
如果海战一旦失败,那可真的麻烦大了,别看大明帝国在陆上凶猛的很,一旦海上被反哈布斯堡联盟霸占,他们完全可以突破欧亚运河,直接进攻大明帝国本土。
大明帝国那么长的海岸线,恐怕把所有陆军全调回去都守不住!
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盟国原本以为大明帝国已经到了极限了,国力不足以支撑多线作战,再也无力爆出超级战列舰了,却不曾想,他们是在偷偷的制造更加恐怖的铁甲战舰。
铁甲战舰这东西,压根就不用怀疑,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木制战舰根本就无法与之匹敌。
各国权臣在台江内海转了一圈,都欢天喜地的回去准备迎接胜利了,而郑成功却留下来,着手改组海军,演练新战术。
其实,早在年前,朱慈炅就已经令他分批调派海军精锐回帝国本土的海军学院深造,而空出来的位置经过递补之后,又安排了海军预备军团填充。
郑成功率领的海军三大舰队已经前前后后抽调出将近五万精锐返回大明本土,而这些人回来之后,大部分都来到了台江内海,熟悉操控铁甲战舰,只有少数人在海军学院深造。
毕竟那里是海军军官学院,普通海军士兵再精锐也没资格进去学习。
这次海军重组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大明帝国海军禁卫军团。
这个军团,由一百艘铁甲战列舰和两百艘铁甲巡洋舰组成,由于巡洋舰舰炮数量远没有战列舰那么多,海军禁卫军团仍然是十万人的编制,而军团长则由朱慈炅亲自任命。
很显然,郑成功就是朱慈炅任命的第一任海军禁卫军团军团长,当然,他同时也是海军大元帅。
海军禁卫军团的组建其实已经完成一半了,因为从六大舰队抽调精锐的工作在郑成功来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他只要将各级军官安排一下,再根据需要将所有士兵分配到各个战舰上就行了。
这点事情并废不了他多少时间,不出几天,他就安排妥当了,他主要要做的还是演练新战术,毕竟铁甲战舰这东西各国虽然都想到过,却从来没有造出来过,在历次海战中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
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药,高爆炮弹(上)
六月的京城已经慢慢变的火热,朱慈炅的内心也跟着越来越火热。
郑成功已经奔赴南大营组建海军禁卫军团了,铁甲战舰一出,谁人能敌!
还有一个月,还有一个月,郑成功就要率领完全由铁甲战舰组成的海军禁卫军团奔赴欧陆拉开决战的序幕了,反哈布斯堡联盟这次载定了!
为了这一刻,他可是隐忍了将近一年了,眼看着胜利在望,他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就要结束了,就要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的大战终于要结束了,大明即将称霸整个世界!
正当他激动不已的时候,一个比他更激动的人找上门来了。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内阁副总理大臣,工部尚书毕懋康。
他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新型火药研制成功了!
朱慈炅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有点懵了,这个时候,新型火药研制成功,貌似有点迟了吧?
火药毕竟不能直接用来杀敌,还必须结合火药的特性研制出相应的子弹和炮弹,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枪炮才能应用于战场。
如果是光火药,拿到战场上,也就能爆一下听个响,当然,如果起爆位置好的话,气浪也能掀翻一些敌人。
要是新型火药能早几个月研制出来或许还能赶上这次决战,现在嘛,郑成功都要出发了,显然是来不及了。
不过,朱慈炅对于新型火药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新型火药的特性已经接近后世的火药了,只有应用新型火药,他在后世那些熟悉的枪炮才有用武之地。
听完毕懋康的回报以后,他还是忍不住想要亲自去看看,新型火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性能与后世的火药有没有差别。
于是,他令曹化淳招来一队东厂高手,又换了便装,就这么打马跟着毕懋康前往京城西北角的火药实验场一看究竟。
一路无话,很快众人便来到了火药实验场。
这里早不是以前的规模,随着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的兴建,这里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原本孤零零的一排钢筋混凝土实验室已经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城区。
里面的建筑还是以钢筋混泥土为主,不过,再也不是单单的实验室,像宿舍、食堂、急救场所、办公场所、加工车间等配套设施一样都不少。
很显然,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大型实验基地。
毕懋康并没有通知任何人,皇上来了,但是,进入第一个实验室,便有人把皇上认出来了,毕竟这些人都是大明帝国的精英,见过皇上的也不在少数。
这不,朱慈炅刚一走进实验室,那些实验人员先是一呆,随后便跪了一地,嘴里直喊万岁。
那样子,感动的就差落泪了。
皇上竟然亲自来看他们了,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朱慈炅同样很感动,因为他发现,这里面不少实验人员身体都有明显的损伤。
好点的只是缺了几个手指,又或脸上有点疤痕,严重中的不是缺了胳膊就是缺了眼睛!
这都是实验的时候被火药给炸的啊,看他们的样子,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任何畏惧,有的只是满腔的热情。
明知道实验异常危险,还义无反顾的去做,这是怎样的舍生忘死啊!
朱慈炅忍不住上前,从受伤最严重的开始,一一将他们扶起来,随后,郑重感谢道:”大家辛苦了,大明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朕感谢你们。“
这一下,众人差不多都激动的落泪了。
朱慈炅又好好宽慰了几句,这才仔细查看起他们的实验品来。
这里貌似只是一个调配火药的地方,整个房间都很整洁,没有任何烟熏火燎爆炸的痕迹,桌子上摆满了玻璃杯子和玻璃瓶子,里面的东西,很显然就是新型火药了。
在一个独眼中年研究人员的介绍下,朱慈炅拿起了一个玻璃瓶,据他介绍,这就是新型的高爆火药。
他小心的拿着杯子,放在眼前仔细看了一下,这个火药,怎么说呢。
有点像后世的黄色火药,又有点像后世的无烟火药,有黄色的粉末也有灰黑色的粉末,很明显,这是多种成分调配出来的。
对高爆火药的成份,朱慈炅并没有什么研究,他也就能看看外观,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
紧接着,那独眼中年人又跟他介绍了另外一种火药,据说是撞击起爆的,起爆火药。
这次是一个敞口玻璃杯,朱慈炅还是忍不住拿起来看了看。
当然,这次他更小心了,这玩意可是撞击起爆的,一不小心掉地上,可能整个实验室的火药都要被点着了!
他看了一会儿,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貌似,这两种火药都是调配出来的,只是成分稍微有点差别而已。
虽然外观看上去与后世的火药有点不一样,他还是相信这些实验人员的,毕竟他们身上的伤都摆在那里,证明这些东西都是经过实验验证了的,再说了,这会儿也没又热敢明目张胆的欺君,他们说成功了,那绝对是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观看实验了,毕懋康听闻皇上想看实验,连忙招呼了几个实验人员,带着他一起往另外一个实验室走去。
这次的实验室就有点奇葩了,整体看上去有点像后世的打靶场,后边是一个敞口的房间,前面是一块空地。
但是,这里没有靶子也没有枪,只有一堆木板木柱字什么的堆积在外面,而且外面还有一高一矮两堵墙,矮的只有半人高,就在敞口的房间跟前,高的怕有两人高,直接立在实验场的最前端。
这个布置看得朱慈炅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貌似还没有造出配套的火枪吧,造个打靶场是干嘛呢?
他并没有马上提问,而是跟着众人走进实验场,想先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东西再说。
这一进实验场,他又有点懵了,里面就两样东西,他还都认识。
一样是手雷,从外形上看,就是明军使用的普通手雷,但是,这会儿却一个个的单独摆放在一个大木桌的木制凹槽里面,好像生怕滚动或者掉落一样。
很显然,这应该不是普通的手雷了。
另一样是一门四寸舰载火炮,不过这会儿却是固定在炮台上的,而且后面的燧发机明显经过了改造,跟战列舰上的燧发机看上去已有很大的区别。
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药,高爆炮弹(中)
朱慈炅在实验场里仔细看了一阵,还是没整明白这里面的手雷和火炮到底怎么用来实验新型火药。
不过,他并没有问什么,而是抬手示意让随行的试验人员开始试验。
反正看他们接下来怎么做就行了,如果要让人家解释,可能解释半天还听不明白。
那几个实验人员得了皇上的旨意,连忙跑到摆放手雷的木桌那里。
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去拿木桌上的手雷,反而低头从木桌底下搬出一堆盾牌!
好家伙,这实验果然有危险啊,还要用盾牌挡着!
朱慈炅还是没有说什么,他很自然的接过一面盾牌,学着旁边人的样子举在身前。
这会儿他才发现,这还不是普通的盾牌,前面竟然有个镶嵌了厚玻璃的观察孔!
见皇上准备好了,有一个实验人员里面上前拿起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