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这个他早有预料,甚至连修建炼钢炉的专业人员都带来了,规模不够,那就扩建。

    他直接令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负责建设新的炼钢厂,炼钢炉最少要增加十个,而且,两个月内必须完工!

    紧接着,他又在炼钢厂外围转了一圈,找了块地方,霸气的一指,直接令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在这里修建一个大型的轧板厂,专门生产船用钢板。

    至于轧板机,到不用屯田清吏司的人做,他早就跟大明皇家机械集团订购了,一个月后就会送过来。

    安排完轧板厂的事情,他又转到附近的铸炮厂。

    南大营铸炮厂就是给武装福船造些榴弹炮而已,规模自然也大不到哪里去,没办法,还得扩建。

    他直接令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负责扩建铸炮厂,就按东大营铸炮厂的规模来,那边有什么,这边就必须有什么。

    处理完炼钢厂、轧板厂和铸炮厂的事情,毕懋康终于带着一大帮官员往南大营造船厂方向走去。

    但是,走到半路上,才刚刚能远远看见造船厂的影子,他又停下来了。

    这里还必须建一个大型发电厂,精密机床,新式吊装设备,还有车间照明什么的可都需要用电。

    南大营这边的机床基本还是老式蒸汽机床,也就车间照明要用点电而已,原来的炼钢厂和铸炮厂就是在厂房里装了个小型发电机就算是完事了,现在可不行了。

    他站在原地四处望了一下,随后便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令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负责在此修建一个大型发电厂。

    至于大型发电机,那得徐孚远和夏允彝这两个专业人士来搞,他俩这会儿还在京城那边研制电动葫芦和电焊机呢,不过那两样东西都费不了多少时间,相信这边电厂的厂房建好,他们就能过来了。

    最后就剩下造船厂了,毕懋康决定亲自上阵,在此督工,改建造船厂。

    造船厂原有的船坞肯定是不能用了,必须重新建造。

    当然,原来的船坞也不能就这么拆了扔掉,这个在他来之前朱慈炅也交待过了,原来的船坞干脆整体买给私人造船厂,以后福船工部就不造了,全部由民间制造,福船的买卖也由他们自己做主,只是火炮由工部生产。

    也就是说,以后民间造出来的都是普通福船,如果要改装成武装福船必须向朝廷报备,由工部统一来改装。

    至于原来的水道,长度和宽度倒是够了,但是必须加深,好在抽水设备大明早就研制出来了,只要把里面的水抽干,挖深一点就行了。

    安排好所有事宜,都快到吃晚饭时间了,早已饥肠辘辘的官员这才得以饱餐一顿。

    第二天一早,随着毕懋康一声令下,炼钢厂、轧板厂、铸炮厂、发电厂、造船厂全线开工,整个南大营内外顿时一片繁忙。

    有当朝一品大员,内阁副总理大臣在此坐镇,各处进度自然飞快。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台台设备陆续汇集,巨大的船坞慢慢成型,长长的水道越挖越深,在朱慈炅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南大营新造船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兴起。

    一个月后,第一座新船坞便已修建完工,毕懋康直接将住所搬进了船坞,亲自督造第一艘铁甲战舰。

    这第一艘铁甲战舰他选定的是战列舰,因为其内部结构和原来的战列舰相差并不是很大,只是下面多了一个巨型密封舱而已,集中熟练工人加班加点,很快就能做出来。

    不到半个月时间,一艘大到恐怖的钢铁巨舰便出现在南大营造船厂的新船坞里,虽然还未完工,也没有装备火炮,但光是其恐怖的外表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这样的钢铁巨兽一旦成群出现在海面上,试问这天下又有谁人能敌!

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还牙,继续西进

    冰雪融化,万物复苏,随着寒冬的离去,乌山山脉又现出勃勃的生机。

    庞大的乌山城内此时也是一片繁忙,边防军第二军团已陆续整装出发,赶往乌山山脉中部和北部各处要隘修筑棱堡,屯兵驻守,边防军第一军团一半人马也已经陆续赶往乌山山脉南部各处要隘驻防。

    一切正在照年前的计划进行,边防军第一军团驻守乌山南部和乌山城,边防军第二军团驻守乌山中部和乌山北部,而秦军,则准备回陕西行都司驻守,一为震慑西域各国,同时也是为了节省粮草的转运费用,毕竟乌山城这边离中原腹地太过遥远,转运粮草过来耗费是相当大的。

    孙传庭这会儿心情相当不错,在外征战了这么久,又在这冷到恐怖的极北之地驻守了一个寒冬,现在终于可以回去了,就算已经习惯军旅生活的他心里也不免有点小激动。

    但是,这份好心情随着一个太监的到来,彻底结束了。

    这个太监并不是什么臭名昭著的大坏蛋,曹化淳对手下的管束还是比较严格的,现在的太监完全没有魏忠贤当权时的嚣张跋扈,坏事他们更是决计不敢做的。

    这太监也不是来监军的,朱慈炅还没有无能到需要靠太监来治国,什么太监监军,太监督战这种荒唐事他也决计不会做。

    其实,这太监只是来传旨的,他带来了皇上御笔亲书的密旨,至于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他也没敢在陆军副元帅孙传庭面前指手画脚,传完旨他就跑了,这鬼地方,都快夏天了还这么冷,他才不想多待呢。

    孙传庭不由奇怪了,这会儿都有电报了皇上为什么还要派太监亲自来传旨呢,虽说火车和轮船都比较快捷,但京城赶到这里最少也需要十多天时间,何必这么麻烦呢?

    当他打开密旨的时候就明白了,不是皇上不想发电报,而是电报实在是发不了这么多东西。

    这与其说是一份密旨,还不如说是一封书信,皇上交待的可不是一句两句,而是密密麻麻的写了好几页。

    孙传庭看完密旨,不由叹了口气,看样子,短时间内是别想回去了。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回家什么的那是没事的时候才去想的,现在有事了,他自然不会再去想了,他从来都是以国事为重。

    皇上的意思他已经明白了,那就是跟人耗,耗的越久越好,声势越大越好,总之就是要尽可能的消耗敌人的人力和物力。

    要让敌人惊慌失措,使劲增兵,就靠秦军这点兵力貌似还不够,他想了想,随即朗声道:”来人。“

    传令亲卫应声而入,孙传庭立马下令道:”电令祖大弼和侯拱极,各率五万人马,速来乌山城听令,雷姆城和通古斯城防御交给手下参将就行了。“

    亲卫应命而去,孙传庭想了想,又翻出一张地图,仔细斟酌起来。

    要继续西进,首先就要考虑交通问题,这乌山中部与乌山南部中间虽然有一大片空档,但地形复杂,水陆交错,高低不平,根本就不适宜大军推进,如果贸贸然出兵,很可能遭遇敌人的偷袭。

    皇上的密旨中也有特别交待,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修铁路线慢慢推进,哪怕一仗不打都没关系,只要能把敌人吸引过来就行。

    这持久战该怎么打,孙传庭其实是相当在行的,在没有火车和轮船之前一场大战打个几年那是很正常的,他原本学习的可不就是这个吗。

    随着孙传庭一道道命令传下去,原本偃旗息鼓的明军慢慢动了起来。

    先是乌山南部的边防军第一军团,他们守着守着要隘突然就变的不老实起来,频繁的派出骑兵进入沙俄境内到处劫掠,就如同原来的游牧部落打草谷一般,搞的沙俄东南边境人心惶惶,大批平民向西迁移,军队也躲在各自的棱堡里,出都不敢出来。

    这种行为,沙俄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明军实在是太强大了,凭他们的实力根本就打不过,要不是反哈布斯堡联盟列强集体声援,”逼“的大明帝国签订了停战条约,恐怕沙俄早就被大明帝国给灭了!

    这种纵容行为好像助长了明军的气焰,紧接着,边防军第二军团也不老实起来,他们也频繁的派出骑兵进入沙俄境内到处劫掠,搞的沙俄整个东部边境都不得安宁,平民都快跑光了。

    如果光是这样,沙俄再愤怒也得忍气吞声,明军势大,他们根本就干不过,盟国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跑过来声援,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但是,明军的行动却不止于此,没过多久,明军竟然从乌山城开始,一路向西,修起了铁路!

    修铁路的人其实并不多,朱慈炅也就从欧亚铁路那边调来了两万建设军团的人马,修铁路的物资倒是现场的,原本大明就准备修筑雷姆城乌山城的铁路,所需物资已经陆续运送到雷姆城,慢慢拨点到乌山城这边来,倒也不影响那边的进度。

    这下沙俄坐不住了,如果让明军把铁路修过来,到时候把装甲战车往过一运,谁能挡的住!

    沙俄首相罗佐夫都快被吓傻了,这大明帝国也太霸道了吧,自己只是令人偷袭了一下他们边境的卫所,他们就将整个西伯利亚都抢了去,害的自己差点被政敌掀下台。

    现在这刚刚签订停战条约,条约中的赔款也按时赔付了,他们竟然又开始西进了,要不要这么耍无赖啊!

    他知道再不想办法,沙俄就要被大明帝国给灭了,这会儿其实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唯有向盟国求援,黎塞留那个老狐狸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明帝国灭掉沙俄,一举进入欧陆的。

    于是,他迅速派出使者赶往法国,向黎塞留求援。

    同时他还怀着侥幸的心里,派出使者跑到乌山城,向大明帝国抗议,抗议他们不遵守停战条约,看看能不能以此让一向以伟大光正自居的大明帝国退兵。

    结果,使者被孙传庭很不客气的轰回来了,理由很简单:

    我们大明帝国刚退兵,你们就向我们的盟国发动进攻,真当大明帝国好欺负啊!

    这他吗到底谁欺负谁啊,罗佐夫简直欲哭无泪。

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强惊惧,再求和谈

    孙传庭办事那是相当的牢靠,皇上说要稳打稳扎,那就稳打稳扎,他一点都没有急于求成,铁路周围的防守安排的滴水不漏不说,他甚至每前进五十里左右就命人修筑一座棱堡。

    这样一来明军的推进速度自然是缓慢无比,但脚步同样坚实无比,有棱堡为依托,就不怕敌人来切断铁路线了,如果敌人没有一点反应,他还真有可能把铁路一直修到沙俄的帝都!

    沙俄并不是不想反应,而是实在没法反应,因为他们现在总共就二十万军队了,全部调过来都不一定干的过十万秦军,更何况明军压根就不止十万。

    要是明军向着他们棱堡方向推进,再怎么滴他们也会抵抗一下,问题明军不傻啊,压根就没往他们棱堡那边修,反正地形都差不多,又不追求速度,往哪个方向修不是修!

    罗佐夫是没一点办法了,他只能寄希望于黎塞留了。

    话说黎塞留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好悬没一口血喷出来,这大明帝国真是毒啊,你跟他玩海军,他就跟你玩陆军,法国南部边境都被大明帝国搞得一塌糊涂,沙俄那边又来了。

    这事他不得不管,如果让大明帝国陆军打穿了沙俄,从西边长驱直入欧陆,那反哈布斯堡联盟就完蛋了,大明帝国的陆军可不是一般的恐怖。

    现在法国是无法派军支援了,他唯有写信向其他盟国说明情况,晓以利害,希望他们能出兵协助沙俄挡住明军的进攻,不然,大家一起完蛋!

    他还敦促各国赶紧派出谈判代表,汇聚沙俄,请求大明帝国再次和谈,看能不能劝退大明帝国。

    好在明军貌似修筑铁路的人力不够,推进速度十分缓慢,都一个多月了才推进两百余里,要他们像当初在西伯利亚那样疯狂推进,怕是已经冲到沙俄帝都了。

    孙传庭当然不会疯狂推进,他这会儿手下才二十万人,冲上去被反哈布斯堡列强联军包了饺子就完蛋了,要像当初那样有一百五十万大军,他怕早就冲上去了。

    这会儿,他还是按皇上的旨意,在那里稳打稳扎,一点都不着急。

    反正就是吸引敌人兵力而已,要说进攻,二十万人的确不够,防守的话,二十万人却是绰绰有余了,铁路沿线修的那些棱堡可不是假的,实在打不过大不了退回乌山城,列强就是集结百万大军他都不怕!

    列强自然不想和大明帝国陆军打,现在他们陆军最强的法国已经被大明帝国和西班牙联军拖在法国东南部分不开身了,其他国家陆军全加起来也就五六十万,不到迫不得已,他们是不想跟大明帝国陆军硬刚的。

    对于列强的和谈请求,孙传庭也没有拒绝,不过,这次也不用去请镇南王郑芝龙了,皇上已经再密信中交待过,和谈就由他来主持。

    这次带队的还是斯皮克,反哈布斯堡联盟首席谈判代表,貌似很牛逼的样子,但是,他真是不想带这个头。

    跟大明帝国谈判这么多次,他就没捞到过一点好处,每次都是赔款、赔款、赔款,签这么多不平等条约,不被后世人骂死才怪。

    不过,他又不得不带这个头,其他谈判代表还真没有谁有他经验丰富,不管是跟大明帝国谈判,还是赔款!

    在开始谈判之前他倒是得到个好消息,根据沙俄的查探,大明帝国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好像只有二十来万的样子,倒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大明帝国选择的谈判地点还是乌山城,斯皮克不得不带着谈判代表团再次从沙俄帝都赶过去,没办法,每次都是求人家不要打了,自然不可能让人家来自己这边。

    孙传庭倒没摆什么阵仗来吓唬人,这次皇上的目的是要跟他们耗,并不是想讹他们钱,再说列强也不是傻子,凭借二三十万人就能讹到他们的钱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光棍的很,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根本就没掺一点假。

    斯皮克率领的谈判代表团这次也没受到什么惊吓,因为他们所看到的情况貌似可沙俄的侦查结果差不多。

    铁路,他们看到了,不过,明军在修铁路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要明军没修铁路他们就不可能过来和谈了。

    棱堡,他们也看到了,大家都只是微微皱了下眉头而已,这东西是不具备进攻能力的,倒也没什么好怕的。

    乌山城,他们上次就看到了,再看一次,也没有上次那种震撼的感觉了。

    明军他们也大致看到了,的确跟沙俄所说的那样,就二十来万的样子,同样吓不到他们。

    进入会议室之后,墙上的地图倒是没变,对面的明军将领却是少了一大半,总共就一个元帅,四个上将,最多也就五十万人,也不足以吓到他们。

    孙传庭也没郑芝龙那么多花花肠子,看到列强谈判代表团进来,他只是带头站起来,说了声”请坐“,随后便啪的一声坐了回去。

    斯皮克也摸不清大明帝国这次到底想怎么样,或者说又想讹多少钱,所以坐下来之后,他压根就没开口,只是平静的坐在那里,等着对方先发话。

    比耐心,这也是一种谈判手段,不过,孙传庭却懒得跟这些人比耐心,见对方半天不开口,他直接了当的问道:”诸位,这次前来,不知道有何贵干啊?“

    他直接就是用汉语说的,这次他也没带什么翻译,汉语现在差不多已经成为全世界都通用的语言,对方翻译要是听不懂,那就是怪事了。

    果然,他刚一开口,对方的翻译便开始低声向各国谈判代表解说开了。

    斯皮克闻言,眉头一皱,这不明知故问吗,你们要不进攻沙俄,我们怎么会跑过来。

    他想了想,随即严肃的道:”我代表反哈布斯堡联盟诸国对你们大明帝国入侵我们盟国沙俄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请你们遵守合约,立刻退兵。“

    孙传庭听了对面翻译的解释,立马**的道:”斯皮克阁下,我们大明帝国向来是遵守合约的,是你们先违反合约向我们的盟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发动进攻,我们才不得不做出反击!“

    斯皮克闻言,顿时头大如斗,听这口气他就知道大明帝国这是要蛮不讲理了,上次合约中根本就没提及西班牙和葡萄牙,怎么就变成他们先违反合约了呢。

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欢而散,全面开战

    斯皮克感觉内心深处又冒出一阵深深的无力,每次跟大明帝国谈判都是这样,人家是底气十足,他们却是软弱无力。

    没办法,大明帝国实在是太强了,即便是蛮不讲理,你也得听着,因为,你不服,人家就干,从来就不带犹豫的。

    他整理了一下措辞,随后用尽量委婉的语气道:”元帅阁下,上次条约中我们双方好像都未提及西班牙和葡萄牙吧?“

    孙传庭直接摇头道:”斯皮克阁下,请讲点道理,就好像我们俩打架,说好不打了,结果,我刚一回头,你就冲上去打我朋友,有这个道理吗?“

    讲道理?到底谁不讲道理啊,合约中本来就没提西班牙和葡萄牙好不!

    没办法,人家拳头硬,要换做自己拳头硬,斯皮克绝对会毫不客气的道:”我就打你朋友了,怎么了,不服你来打我啊!“

    但是,现在,他们是弱势的一方,而且,大明帝国都已经打上来了。

    他只得委屈求全道:”元帅阁下,这是两码事,我们已经签订停战条约了,跟打架是不一样的。“

    孙传庭却是严肃的道:”不,斯皮克阁下,这是一回事,我们刚退兵,你们就冲上去打我们的盟国,哪有这个道理?“

    这家伙简直油盐不进啊,斯皮克真的有点火了,不过他来和谈的目的可不是惹怒大明帝国,而是想让大明帝国退兵,还是先问问大明帝国退兵的条件再说吧。

    他深吸了一口气,忍住怒火,试探道:”好吧,关于停战条约的事就不说了,我们的意思想必元帅阁下也明白,我们希望贵国能马上停止对沙俄的入侵,不知道贵国能否以和为贵,马上退兵?“

    没想到,孙传庭竟然点头道:”要想我们马上退兵也不是不行,但是你们必须先拿出诚意来。“

    诚意,又是钱吗?

    如果只是几百万两,倒是可以接受,毕竟调几十万大军过来抵挡大明帝国那可不是几百万两就能完事的。

    斯皮克满怀希望的问道:”不知道元帅阁下所说的诚意是什么?“

    孙传庭闻言,面无表情的道:”很简单,你们立刻解除对欧陆以西海面的封锁,将所有战舰全部撤回各自国内,并赔偿我们大明帝国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各一千万两白银,我们马上退兵。“

    斯皮克闻言,气得差点没喷血,这还叫简单啊,这样一来,岂不是代表整个反哈布斯堡联盟都认输了,投降了,从此退出海上争霸了!

    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忍住怒火,坚决的摇头道:”元帅阁下,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

    孙传庭闻言,**的回道:”斯皮克阁下,那我也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们不退兵,就想让我们退兵,那也是不可能的。“

    看样子,光忍让是没用了,必须来点硬家伙了,斯皮克冷冷的道:”元帅阁下,你以为就凭你这区区二三十万人就能打败我们整个反哈布斯堡联盟吗?你这是在逼我们联合出兵。“

    孙传庭同样冷冷的道:”出不出兵是你们的事,反正你们不退兵,我们也不会退兵,就这么简单。“

    太嚣张了,斯皮克忍无可忍,他直接怒道:”元帅阁下,如果你们执意不退兵,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捍卫盟友的领土了。“

    哎呀,还威胁开了,就是要你们多派点人来,孙传庭酷酷的挑衅道:”斯皮克阁下,再怎么说,我们都不会先退兵的,你们要怎么样,我们随时奉陪。“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开战就开战,谁怕谁啊!

    这次,斯皮克可没上次那么窝囊了,战就战,六个盟国联合还打不过你这二三十万人吗。

    他直接站起来,冷冷的道:”元帅阁下,既然如此,那我们告辞了。“

    说罢,一挥手,带着谈判代表团转身就走。

    孙传庭身都懒得起来,直接坐那里,对着斯皮克的背影冷冷的道:”好走,不送。“

    这摆明了欺负人啊,孙传庭的态度令六国谈判代表都窝火不已。

    回到沙俄帝都之后,斯皮克立刻召集他们开了个会,商议支援沙俄的问题。

    这些谈判代表来之前多多少少都得到了各国掌权者的嘱咐,同时也有相应的授权,如果大明帝国不退兵,那就组织联军跟他们干!

    众人商议过后,定下了具体方案。

    瑞典和丹麦各出兵十万,前来支援沙俄;

    英国和法国个提供火炮五百门,用以抵御明军的进攻;

    荷兰则出资大约相当于四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开销。

    至于沙俄则立刻派人在明军前方约两百里处修筑防线,准备抵御大明帝国的进攻。

    各国飞快的行动起来,各种物资不断的向沙俄汇集,瑞典和丹麦的军队也相继抵达,一场大战看样子在所难免。

    孙传庭并没有被斯皮克的威胁吓到,他仍旧指挥大军,护着建设军团慢慢的把铁路线修往沙俄腹地。

    沙俄选定的阻击地点就在明军正前方约两百里处的乌河西岸,由于乌河是内陆河,大明帝国海军怎么都不可能进的来,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大明帝国用超级战列舰跑轰沿岸的工事。

    而且乌河这段河面差不多有半里宽,没有桥,大明帝国陆军根本就到不了河对岸,所以,只要在对岸修筑棱堡和炮台,阻止大明帝国修桥,大明帝国就很难把铁路继续向前修了,除非他们改道,或者派兵迂回到防线左右两侧先把防线拿下来。

    孙传庭会改道吗?当然不会,他只是为了跟敌人打消耗战而已,又不是真想拿下整个沙俄。

    至于迂回进攻,那就更不可能了,他总共才带了二十万人马,迂回过去攻击人家的棱堡和炮台,那是找死。

    差不多一个月后,明军终于将铁路修到了反哈布斯堡列强联军防线对岸。

    这个时候,明军并没有急于进攻联军的防线,而是在离河岸大约十里远处修筑了一座大型棱堡,还修筑了一个大型火车站。

    反哈布斯堡联军紧张的等待了差不多半个月之后,明军终于发动进攻了。

    数十辆装甲战车在河对岸一字排开,缓缓推进到距离河面不到一里远的地方,紧接着,装甲战车后面便响起了无数的火炮轰鸣声,足有上千枚炮弹乌云般的罩向西岸的防线!

    看样子明军是想先将防线轰平,随后在组织人修桥,又或者迂回进攻。

    反哈布斯堡列强联军自然不会束手待毙,他们也有上千门火炮,而且还是最新型的加农炮,火力并不比明军差多少。

    于是,乌河两岸火炮齐鸣,每天双方都在对轰,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没完没了,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开始殖民,目标北美

    六月的天,艳阳高挂,晴空万里。

    大明极西极北之地,欧亚大陆的交界处,陆军副元帅孙传庭正率二十万大军与反哈布斯堡列强将近三十万联军在乌河一线对峙,双方你来我往轰的不亦乐乎。

    而此时,大明极东之地,属国东瀛的江户港却是一片喜气洋洋。

    海面上,无数大明帝国的武装福船排的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边际,港口边,无数东瀛平民百姓挤在一起,仰慕着大明的天威。

    此时的田川七左卫门已经二十有二,早在两年之前,他便继位成为东瀛国王,大明郑氏,一门双王,荣及一时。

    大明帝国之所以聚集上千艘武装福船并不是来东瀛公干,而是准备从江户港出发,赶往北美大陆,去开拓第一块海外殖民地。

    大明帝国与北美大陆相隔足有两万余里,朱慈炅派出的大型探险队历经了将近三个月才从北美大陆折返,这还是因为有轮船的缘故,要是用帆船,起码要半年时间才能打个来回。

    探险队已经在北美大陆的雪线以下找到了一处天然良港,从他们带回的地图判断,那里应该是后世的西雅图又或者温哥华,朱慈炅也记不清那么多了,干脆大笔一挥,直接将那里取名为金山。

    这是一个相当有大明特色的名字,寓意那里金银满山,富饶无比。

    朱慈炅当然知道后世的金山又或者说旧金山并不是那里,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世,那里将成为大明帝国的殖民地,地名,还不是他想怎么取就怎么取。

    为了占领并开发北美大陆,朱慈炅令大明皇家海运公司聚集了一千艘武装福船,又令北海舰队派出了十艘超级战列舰,搭载着天雄军、忠勇军和无数的粮草物资,从东大营新港出发,赶往属国东瀛的江户港,然后再从江户港出发,直抵美洲大陆的金山港。

    这一次他特意派出了文武双全、强悍无比的陆军大元帅卢象升,令他全权负责占领和开发北美大陆的一切事宜。

    此时,卢象升正在码头上与东瀛国王田川七左卫门愉快的交谈着,而上十万东瀛第一军团的将士正排着整齐的队伍登上武装福船。

    他这所以要来这里打个转,主要就是为了来接东瀛第一军团。

    北美大陆这会儿具体是什么情况探险队并没有深入探查,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去确定港口的修建地点的。

    修建港口和海军基地可需要不少人手,而当地到底有多少土著,又聚集在哪里,大明帝国对此还一无所知,临时到当地招人自然是不现实的,天雄军和忠勇军也不可能窝在那里搞基建,这就需要调派其他人手去干活了。

    正好,东瀛有两个藩属**团,而且他们还经常参与铁路建设,建个港口也算是熟练工,所以朱慈炅才决定让卢象升半路去一趟东瀛,将东瀛第一军团带上。

    原本一千艘武装福船要是硬塞的话,五六十万人也塞的进去,但是,这次他们要带的物资实在是太多了,不但有大军的粮草辎重,武器弹药,还有修建港口和基地所需的水泥钢材,还有基地防御所需的火炮等等等等,根本就装不下这么多人。

    当然,这只是第一波,等这一波送过去之后,还将会有第二波,那个时候还要再运送两个藩属**团过去,同时还要携带修建炼钢厂、机械厂、火车厂、大型发电厂等工厂所需的物资。

    在那边修筑铁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大明运送铁轨和火车过去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