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工帝国-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装备很少,只有借助棱堡里的火炮才有战斗力。
那么剩下的正规军团能不能调呢?
朱慈炅让曹化淳取来一张军团驻防地图,跟众人仔细商讨起来。
首先,是一等军团。
孙传庭统帅的秦军,不能动,因为整个大明西部就那么一个军团,那边可不是很安定,蒙元的余孽还在蠢蠢欲动呢,如果把秦军调走,让他们乘虚而入,趁势而起那就麻烦了。
侯世禄统帅的远征军第一军团也不能动,临近坎大哈的可是波斯萨法维帝国,如果把征军第一军团调走,波斯萨法维帝国肯定会有想法,万一他们被列强怂恿,发了疯,来攻打南亚次大陆,那南亚就危险了。
秦翼明统帅的远征军第二军团倒是可以考虑调回来,因为南亚还有三个预备军团在那里驻守,预备军团上战场可能还差了一点,镇压平民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后就是二等军团了,貌似二等军团里面只有秦拱明统帅的定辽军还在欧亚运河驻守,现在那边的棱堡和炮台都修筑好了,倒不一定要二等军团驻守,换个三等军团也行,问题换哪个呢?
众人的目光不由转向南洋,因为那里有李明甫统帅的武威军和马祥麟统帅的边防军第二军团。
南洋相对来说倒是安定一点,因为那里原来差不多都是大明的属国,民间是没什么反抗意识,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人带头造反这种可能性,现在藩属国的军团都要调来修铁路了,没一点军队在那边驻防也不行。
想来想去,大家想到一个办法,陆军不够就用海军补嘛。
现在的东番已经不是前线了,也就是说海军预备军团完全没有必要在那里驻守了,可以将海军预备军团调往吕宋、旧港和安南的海防港等地驻防。
星城港其实也不能算是最前线了,一个南洋水师在那里驻守完全就够了,可以把南海舰队调往暹罗和东胡海域驻防,这样的话,整个南洋地区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武威军和边防军第二军团完全可以调出来。
众人商议了一阵,干脆让武威军去镇守欧亚运河,将秦拱明统帅的定辽军换回来,马祥麟统帅的边防军第二军团则直接调到镇真河卫来。
最后就剩下史可法统帅的禁卫军第二军团和曹变蛟统帅的边防军第一军团两个三等军团了。
京城和东大营可是大明的核心,一个正规军团都没有肯定不行,这样的话,禁卫军第二军团就不能动了。
边防军第一军团倒是可以考虑,因为辽东现在也算是大后方了,调个预备军团驻守就行了。
正好洪承畴统帅的陕西预备兵团和左良玉统帅的山西预备兵团还在轮流驻守漠南草原呢,干脆定下来,让左良玉统帅山西预备兵团驻守漠南草原,洪承畴统帅陕西预备兵团驻守辽东,这样,边防军第一军团就能调过来了。
军团的调动是商议完了,但是,总共加起来也才九个军团,一百万大军都只能算堪堪够用,九十万大军能凑合吗?
这可是面对列强的关键战役,显然是不能凑合的,但是,正规军团都调完了,怎么办呢?难道调一个预备军团上?
这显然也是不行的,最后,朱慈炅一咬牙,干脆再组建一个正规军团。
一个正规军团的武器装备,工部兵工厂那边还是能很快凑出来的,人员方面,直接调六个预备军团的精干就行了,至于主将,杨忠在此次满泾卫守卫战中的表现足以载入史册,升他当个主将,完全没有问题。
就这样,朱慈炅又组建了一个三等军团,名称就定为忠勇军,用以赞扬和怀念在满泾卫保卫战中那些忠肝义胆,英勇无畏的大明勇士。
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
六月的欧亚运河,流金似火,滚滚的热浪带着淡淡的咸腥味在荒原上肆意,这种天气最好是躲在屋子里或者干脆在外面搭个凉棚纳凉。
但是,大明的亚非港却人头攒动,热闹无比。
随着运河的通航,越来越多的商船选择欧亚运河做为来往的通道,虽然欧亚运河还要收费,但是相对绕道好望角来说,这点费用连一半都不到,更重要的,还能节省一大半的时间,甚至连反哈布斯堡联盟各国的商船都渐渐的放弃了绕路,直走欧亚运河。
对于这点,大明帝国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很开明,修通运河可不光是为了自己方便,也是为了赚钱,有人来送钱,为什么不收呢?
所以,三国都没有禁止任何国家的商船通过,不过,凡是大明哈布斯堡同盟的商船,都只收取一般的费用,这样一来,同盟各国的商户就更有竞争力了。
秦拱明站在一个棱堡的顶层,用望远镜慢慢的扫视着眼前的景象,终于可以回大明了,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外甥了,他的内心,有欣喜、有期盼,但更多的却是不舍和痛楚。
这个不舍还可以理解,毕竟欧亚运河是在他的守卫下慢慢建成的,但是,他为什么会感觉到心中痛楚呢?
他之所以心中痛楚,是因为太傅孙承宗去世了,在调令到达之前,他就收到了太傅去世的消息。
秦拱明也可以说是辽东一系的将领,他手下的定辽军就是在辽东组建的,想起在辽东作战时孙承宗对他的指导和提点,他的心就跟针扎了一般的痛。
正当他怀着复杂的心情扫视着运河上的景象时,一个庞大的舰队出现在远处的海面上,打头的是一艘巨大的宝船战舰,上面悬挂的正是大明帝国的日月龙旗。
终于来了,秦拱明立马下令道:”传令,所有人,就地集结,准备交接防务。“
亲卫四散传令,整个运河两岸很快响起密集的集合口令,在港口的各国商户,还有商船上的水手,甚至是来往搬货的苦力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紧张的看向四周。
明军这是要干嘛?怎么突然就开始集结了,难道是有敌军入侵!
但是,很快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因为海面上出现的是大明帝国的军舰,日月龙旗谁不认识,看样子,他们是准备欢迎同袍的。
果然,大明帝国陆军上将秦拱明很快就出现在港口,在他身后,是排的整整齐齐的明军,一看那样子就知道,他是准备迎接什么人,不过来人的身份应该没有他高,因为港口并没有插上彩旗什么的,一切都跟平常一样。
很快,那艘宝船巨舰便驶入港口,停靠在码头上,正是秦拱明所处的码头,而这个码头也是亚非港最大的码头,唯有这个码头才能停靠宝船巨舰。
宝船巨舰的悬梯刚放下了,一队队明军士兵便飞快的从船上跑下来,随他们一起下来的还有南海舰队统帅郑兴和武威军统帅李明甫。
待手下的亲卫集结号,李明甫立马带着亲卫方阵,踏着正步,来到秦拱明对面。
紧接着,他正步上前,行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朗声道:”武威军统帅,陆军三星上将李明甫奉命前来接收欧亚运河防务。“
秦拱明庄重的回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朗声道:”定辽军统帅,陆军四星上将秦拱明奉命交出欧亚运河防务,请接收。“
庄严的交接仪式完成之后,秦拱明立马上去拍着李明甫的肩膀道:”明甫,好久不见了,走我带你去了解一下这里的防务。“
这时,郑兴也凑上来了,三人有说有笑的在港口、棱堡和炮台间转了一圈,定辽军和武威军的防务便交接的差不多了。
大约一个时辰后,三人又一起回到了港口码头,此时,武威军已经全部下船了,定辽军正在登船。
一队队士兵,一匹匹战马,飞快的跑上战舰,一架架火炮,一箱箱辎重,也被飞速的吊上战舰,又过了大约一个半时辰,定辽军基本登上了战舰,那艘宝船巨舰又回到了码头。
秦拱明和郑兴告别了李明甫,带着亲卫登上宝船巨舰,然后,宝船巨舰缓缓的离开港口,这次交接就算是结束了,前后用了不到半天时间,甚至连大苦湖那边的定辽军都完成交接,坐战舰过来了。
待所有战舰齐集,南海舰队便排着整齐的阵型开始返航了。
第三天中午,南海舰队便抵达南亚西边的孟买港,秦拱明又率定辽军离船登岸,赶往当地的火车站。
在那里,早已停了二十辆最新型的火车。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明的火车动力越来越强,现在一个火车头后面已经不止挂十节车厢了,最少也是二十节,像孟买站停靠的这种最新型的蒸汽动力火车,后面足足挂了二十五节车厢!
也就是说,一辆火车差不多能运载五千人马,二十辆火车,就能装下十万定辽军!
到了孟买站,定辽军又迅速登上火车,一路赶往大明北方。
九天后,火车抵达大明的京城,秦拱明带着一百亲卫下了火车,而定辽军则一路不停直接赶往镇真河卫。
这是朱慈炅特别给他的福利,因为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当朝的皇后秦明月了,更没有见过太子朱和,所以,朱慈炅让他在京城下车,去和皇后团聚一下。
与他有相同待遇的还有远征军第二军团的统帅秦翼明和边防军第二军团的统帅马祥麟,他们同样是皇后秦明月的哥哥,不过一个是亲哥,一个是表哥。
秦拱明是到的最迟的,因为秦翼明直接就是在德里附近登上火车的,比他早走了两三天,马祥麟更是直接由东海舰队接到东大营的,前后总共才花了不到五天时间。
秦拱明到达京城以后,皇后秦明月特意在坤宁宫中设宴,盛情接待了自己的大哥,当然,秦翼明和马祥麟也是少不了的,甚至连他们的小弟秦卫民都被请来了。
看着许久不见的弟弟和妹妹,抱着自己的小外甥,秦拱明不由感叹道:”火车和轮船的速度真恐怖啊,要没有火车和轮船,我要率军从欧亚运河赶回来,最少得半年!“
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
镇真河卫有朱慈炅坐镇之后,北疆各项事务的进展速度又有了惊人的提高,倒不是说朱慈炅的能力比孙承宗强的多,而是朱慈炅所掌握的资源要比孙承宗多的多。
孙承宗掌管的只有辽东一地,而朱慈炅却手握着整个大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崇正皇帝朱慈炅要做什么事情,谁敢怠慢。
他一番圣谕刚发出去,第二天一早,曹变蛟便率边防军第一军团赶到镇真河卫,到了下午,驻守在北大营的天雄军也赶来了,镇真河卫的明军数量一下子就暴增到将近五十万。
第三天一早,竟然又有军团抵达,不过这次不是大明本土军团,而是尤世威所率的朝鲜军团,大明和藩属国朝鲜之间的铁路早就修通了,在朝鲜王的恳求下,大明甚至直接帮他们把铁路修到了最南端的全罗右道和庆尚左道,当然,这也是为了东瀛的属民来大明能够方便一点。
至于东瀛,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国王可是郑成功的亲弟弟田川七左卫门,以两宫皇太后对他的宠爱,只要他的要求不太过份,朱慈炅都不敢不准。
那小子鬼精鬼精的,如果敢不答应他的请求,他真兴亲自跑紫禁城向两位皇太后告状,那家伙,朱慈炅可不想惹张太后和任太后生气,只能由着他的性子来了。
所以,现在东瀛的铁路和港口也很发达,甚至比大明本土都差不到那里去。
这不,第三天下午,东瀛第一军团和东瀛第二军团就赶到了,他们是直接由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接到朝鲜南端的港口,然后坐火车过来的。
这还是因为等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耽搁了一天,在海上转运又耽搁了半天,不然他们甚至能比朝鲜军团还先到。
不过,田川七左卫门也挺会邀宠的,他听到朱慈炅要在北疆集结百万大军的消息,不但把人给派过来了,那粮食和海产干货也是一船船的往过送,对此,朱慈炅也相当的欣慰,总算是没白疼这小子。
话说后世的东瀛不是资源紧张的很吗,什么东西都要进购,怎么还能支援出粮草呢?
其实,现在东瀛的人口并没有后世那么夸张,土地也没有后世那么紧张,再加上大明的农业技术支持,他们粮食还是很充足的,这么一个藩属国,匀出个几十上百万石的粮食更本就不是问题。
有了藩属国的三十万大军,这铁路的修建速度明显加快,在工部官员的指导下,在辽东屯卫的带领下,那进度简直就是神速,就算是山地一天也能修二三十里!
紧接着,京城送来的铁轨、钢材、水泥等修桥铺路材料源源不断的送达,各地征集的粮草也是日夜不停的往过送,镇真河卫的火车站甚至出现了排队现象,不是人排队,而是火车排队,汇集到这里的火车太多了,各种各样的物资不计其数,原来的两个站台根本就卸不过来。
朱慈炅不得不命人加紧扩建了四个建议站台,又调来了户部精干官吏负责调度,甚至令吴三桂率河南预备军团充当搬运工,镇真河卫火车站的阻塞情况才慢慢得以缓解,不然,排队的火车甚至能一直排到辽东去!
集结在镇真河卫的五十万大军也没有闲着,在操练的同时,卢象升还给他们安排了各种任务。
步兵主要是去伐木采石,修筑军营,在镇真河卫集结的这五十万大军里面,有将近四十万步兵,那效率是相当惊人的,不但修建军营的材料够了,修筑铁路用的枕木和碎石他们都包了,甚至卢象升还让他们给朱慈炅修建了一座临时行宫。
对于这点,朱慈炅向来都不反对,能住舒服一点为什么要装清高呢?再说这临时行宫他也不会一直霸着,等他住完走人,一般都会赐给驻地的官员作为府邸,反正你不给他们建,他们也会想着法儿建,倒不如自己建了再赐给他们,省的他们犯错误。
至于骑兵,卢象升则安排他们分批向满泾卫运送粮草,满泾卫那边的驻军和修陵园的劳力加起来都差不多有十万人了,再加上将近十万匹战马,粮草的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如果安排平民运送,又得多招十来万人,而且还要考虑安全问题和时间问题。
用骑兵去送,就什么问题都不用考虑了,骑兵那装备,不管什么土匪强盗看到他们都只会想要逃,打劫抢掠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有了马匹的协助,运送速度也快的很,十天之内绝对能够抵达,根本就不用担心会误事。
当然,骑兵也不光是干这种杂事,包括满泾卫的骑兵,卢象升都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向北,向西查探地形和敌人的情报。
为此,朱慈炅还专门让王征南调来大批锦衣卫密探带着骑兵一起去查探,曹文诏也被卢象升派到满泾卫,专门负责安排侦骑。
将近二十万骑兵和数千锦衣卫密探的查探进度也是相当惊人的,满泾卫西部和北部的沙盘模型逐渐扩大,每天至少能扩大两三寸,而换算到现实中的距离就是上百里!
忠勇军的组建速度也相当的惊人,不出十天,六个预备军团调集的十万精干就全部到位,工部提供的武器装备也送到了,各种辎重更是想要多少有多少,战马也直接从漠南草原运过来了,人员和物资的集结速度简直快到令人咋舌。
半个月后杨忠甚至已经把忠勇军操练的像模像样,直接拉上战场都没有问题。
而此时,百万大军也差不多全部到位了,六十万藩属国的军队更是已经全部投入了铁路的修建中,在工部的指导和督促下,镇真河卫到满泾卫的铁路业已修筑过半,再有半个月,就要通车了!
沙俄这个时候还蒙在鼓里呢,他们知道进攻大明帝国肯定是捅了马蜂窝了,却不知道明军的集结速度比马蜂还要恐怖,他们想着最少要两三个月大明帝国才能做出有效反应,却不知道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大明帝国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朱慈炅收到各方面的汇报,立刻给京城发出电报,让秦拱明、秦翼明、马祥麟速速赶来镇真河卫开会。
各路人马皆已齐聚,铁路的修建也即将完成,粮草辎重更是堆积成了一望无际的海洋,是时候商讨兴兵复仇的行动细节了。
敢惹大明帝国,朕要让你们看看,大明帝国有多恐怖!
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齐聚
秦拱明身着上将军服,笔挺的坐在柔软的真皮座椅上,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到了即将开始的大战,想到了大明这些年的发展,想到了小弟秦卫民庞大到吓人的府邸,更想到了自己的小妹和可爱的小外甥,想着想着,一丝笑意浮现在他的嘴角。
这一刻,他只感觉自己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为了弟弟妹妹的幸福生活,他甚至愿意付出生命去守护。
正当他想的出神时,坐在对面的秦翼明突然开口问道:”大哥,此次对罗刹国之战可要小心啊,听说他们同样有火枪和火炮,武器丝毫不亚于大明。“
秦拱明闻言,严肃的道:”你们也要小心,子弹还好说一点,只要不打中要害,取出来就没事了,炮弹可是蹭一下就可能没命了。不过,也不能因此心生畏惧,秦家男儿,要牢记忠勇卫国之祖训,纵使血洒疆场也不能退缩。“
秦翼明连忙挺胸道:”我就提醒你们小心一点而已,谁说我怕了?瑞征,你怕吗?“
马祥麟俊脸一抽,不服输的道:”先祖有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我们马家自东汉起就以为国捐躯为荣!“
好吧,要比历史渊源,秦家拍马都比不过马家,谁让他们的祖先是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呢?马革裹尸的典故,正是出自马援之口!
他们坐的正是朱慈炅的专列,现在各处都需要火车运送军队,运送武器装备,运送粮草,运送辎重,很难挤出一列火车专门停在京城等秦家三兄弟十来天,朱慈炅也知道运力紧张,所以他干脆把自己的专列遣回京城在那里等着,反正自己这段时间也用不上,让三位大舅哥坐坐也没什么。
这三位都是英武帅气之辈,官职也高的吓人,背景更是深的可怕,按理来说应该是足以令万千少女疯狂爱慕的超级偶像,但是,专列上的宫女看到他们却是手脚发抖,言语困难,不是激动的啊,完全是吓的。
皆因这三位无论是坐是卧是走是立都一板一眼、杀气腾腾,无论何时都跟身处战场一样,谁看到不怕啊!
当然,他们也有温情的一面,在家面对亲人的时候他们也很随和,也会笑,但是,一旦踏上征程,他们就完全变了,常年领兵打仗,让他们养成了不拘言笑的习惯,毕竟他们都是手握十万大军的高级将领,不保持威严怎么让下面人敬服。
一路无话,第三天一早,专列便已赶到镇真河卫,皇上的专列自然是畅通无阻,很快就进入一个站台,而站台上此时已经排满了锦衣卫,就连锦衣卫指挥使王征南都亲自到场迎接,这三位身份之尊贵可想而知。
当然,朱慈炅并不是为了彰显他们的尊贵而特意派王征南给三位大舅哥去长面子,其实他是有话问秦拱明。
所以,三人到达镇真河卫的临时行宫后,秦翼明和马祥麟被直接领去会议室,而秦拱明则被王征南领着,往朱慈炅的书房走去。
此时,朱慈炅正在看锦衣卫密探和各军团骑兵联合查探而来的最新情报,秦拱明进来的时候他只是抬了一下头,示意他先在一边坐下来,紧接着便继续翻看情报去了。
秦拱明倒是习惯了皇上的作风,现在除了早朝的时候大家都要站着以示威严,一般皇上单独召见大臣的时候都是让大家坐着说话的。
当然,一般的小官吏朱慈炅也不会召见,他召见的基本上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赐个坐倒也不算太夸张的待遇。
秦拱明直挺挺的坐在一旁,等候了大约一盏茶时间,朱慈炅终于把情报全看完了,他抬起头来,亲切的问道:”大哥,明月还好吗?“
秦拱明吓得直接从椅子上蹦起来,惶恐的行礼道:”不敢当皇上如此称呼,皇后娘娘她很好。“
朱慈炅闻言,尴尬的拍了拍额头,他发现自己又有点时空错乱了,前世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称大舅子为大哥的,这个并不奇怪,但是这世他可不能这么叫,因为他是皇上,万岁爷,谁敢比他大啊!
见秦拱明惶恐的样子,他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哎呀,刚看情报太投入了,顺口就学着明月一起叫了,儿他还好吗,乖不乖?“
秦拱明闻言,松了一口气,恭敬的道:”大皇子殿下也很好,很听皇后娘娘的话。“
其实,几个月大的孩子听得懂屁话,只是舅舅看外甥,总觉得越看越可爱,所以秦拱明忍不住给自己的小外甥说了句好话。
朱慈炅闻言,直接站起身来,微笑道:”朕就是有点想明月和儿了,所以特地招你过来问问,既然他们都好,朕就放心了,走,开会去。“
说罢,他招了招手,率先往外走去,秦拱明连忙恭敬的跟了上去。
朱慈炅开会跟孙承宗可就不是一个模样了,所有人都坐在宽大的会议桌两边不说,与会人员也比孙承宗开会时多出数倍。
一声”皇上驾到“,会议室里面所有人全部刷一声站起来,秦拱明则是恭敬的跟着在朱慈炅后面进了会议室,而后立马疾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跟大家一起笔挺的站在那里。
朱慈炅直接龙骧虎步走到主位上,一抬手,朗声道:”免礼,大家都坐吧。“
说罢,他率先一屁股坐下来,在场的文武官员这才跟着刷的一下坐下来。
要说这次开会的阵容可真有点庞大,可谓文武大员济济一堂。
左边为首的是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工部尚书毕懋康;
接下来依次是兵部尚书孙元化;
户部尚书程国祥;
锦衣卫指挥使王征南;
奴儿干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袁崇焕;
右布政使刘若宰;
提刑按察使胡钟麟;
朝鲜军团统帅尤世威;
东瀛第一军团统帅祖大寿;
东瀛第二军团统帅马世龙;
暹罗军团统帅尤世禄;
东胡军团统帅王学书;
安南军团统帅王世钦;
右边为首的是陆军大元帅,天雄军统帅卢象升;
接下来是忠贞侯,禁卫军第一军团统帅秦良玉;
陆军副元帅,关宁军统帅曹文诏;
辽东军统帅满桂;
东江军统帅毛文龙;
定辽军统帅秦拱明;
边防军第一军团统帅曹变蛟;
边防军第二军团统帅马祥麟;
远征军第二军团统帅秦翼明;
忠勇军统帅杨忠;
陕西预备军团统帅洪承畴;
河南预备兵团统帅吴三桂;
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陆并进
看着济济一堂的文武群臣,朱慈炅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自豪感,不说别的,光是这些武将,他们每个人代表的可都是十万大军,如果算上藩属国的军队,现在光是陆军就超过了大明立朝之初全盛时期的总兵力!
不过,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沙俄可是天下有数的列强,而且他的背后还有英法荷等列强的支持,这次,大明等于是在独自单挑整个反哈布斯堡联盟,这一战之艰辛可想而知。
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面对的是一只同样雄壮的北极熊呢,不但自己不能轻敌,下面的文武群臣更不能轻敌,所以,他一开始便告诫道:”诸位,这些年来,历次大战,除了一开始对建奴的那几场,其他的好像都赢的比较轻松,大家是不是认为大明就天下无敌了啊?朕告诉你们,还远远没有,像这次要面对的沙俄就是一个疆域和大明差不多大的超级大国,虽然在人口上他们与大明相去甚远,但是,在武器装备上,他们一点都不弱于大明,而且,他们还有英法等列强在后面支持,所以,此战大明必须全力以赴,切忌骄傲,自满,甚至轻敌!”
朱慈炅刚说到前半段的时候,在坐的文武群臣中的确有很多人露出轻敌之意,现在的大明何其强盛,天下还有敌手吗?
当朱慈炅说到后半截的时候,这些人的脸色都变了,天下无敌并不代表一个国家可以单挑整个世界,这个他们都明白,再说,沙俄真有这么强大吗?
看到众人疑惑的表情,朱慈炅直接对右首的卢象升道:”取地图来。“
卢象升闻言,立马起身应命,从旁边取来一个和会议桌差不多宽的卷轴,横摆在桌面上,缓缓展开。
在座的众人也不用他交待,卷轴展到自己面前时,都主动的去帮忙推抚一下,很快,一张巨大的地图便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这是一幅欧亚大陆的地图,其他国家都只标了个名称,唯有大明帝国和沙皇俄国做了详细的标注,当然,沙俄的疆域里还有很多地方是空白的,因为明军还没有查探到那里去。
待地图完全展开,朱慈炅随即站起来,众人自然是刷的一下跟着全站起来。
朱慈炅这次没再叫大家坐下了,而是转身接过卢象升递来的白蜡杆,然后指着地图的下方道:”这就是大明现在的疆域。“
这个大家自然很熟悉,现在的大明基本已经恢复了全盛时期的版图,还多出了南亚那一大块,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强盛。
紧接着,朱慈炅又指着地图上方道:”这就是沙俄现在的疆域。“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不少人还是露出惊讶的神色,这天下竟然还有如此巨大的国家,大明在没有扩张之前甚至还没它一半大!
朱慈炅接着又语重心长的道:”这个沙俄可不是以往我们面对的小国和弱国,他们接连击败了强大的金帐汗国和幅员辽阔的西伯利亚汗国,军事实力可谓强悍之极,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轻敌。“
此时,再也没有一个人轻敌了,有的人甚至露出惊惧的表情,这么强大的一个国家,甚至还有列强在后面支持,大明干的翻吗?
朱慈炅把沙俄的实力摆出来并不是为了吓唬众人,只是让大家不要轻敌而已,现在看来效果已经差不多了,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就要适得其反了。
他紧接着又客观的分析道:”当然,单就沙俄一个国家,还比不上大明,单从人口数量上来说,整个反哈布斯堡联盟所有列强全加起来也比不过大明,人口数量的优势也是优势,我们就是人多,就是军队多,这点是他们怎么都比不上的!“
众人闻言,不由松了一口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