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塞达心虚的道:”你在你们葡萄牙的大街上逛当然不会出事,但这里是大明帝国啊!“

    施维拉大笑道:”哈哈哈哈,我说的就是在大明帝国的京城逛啊。“

    他的大笑声立刻引来了一众关注的眼神,不过这些貌似都不是看猩猩或者看怪物的眼神,而是看神经病的眼神。

    施维拉见状,赶紧捂住嘴,拉着乌塞达逃离现场。

    见此情景,乌塞达心情不由轻松不少,他边走边笑道:”这下丢人了吧,不过他们的表现也太平常了吧,难道他们经常看到像我们这样的?“

    施维拉耸了耸肩,无所谓的道:”这有什么,反正又不认识,走过就忘了,像我们这样的在大明帝国多了去了,听说在这里居住的外国人都不下十万了,他们当然不会再好奇了。“

    两人有说有笑,很快就走到了大明皇家兴隆商号总号的大门口,望着这巨大的建筑,乌塞达不由再次惊叹道:”哦,买糕的,这么大的房子,他们是怎么建起来的,里面最少能容纳数千人吧!“

    施维拉淡淡的道:”这算什么,他们有水泥和钢筋,再大的房子都能建出来,龙币上的大桥你看了没,比这个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那还是在水上,他们不照样建出来了。“

    走进这栋巨大的建筑,里面是一排排巨大的立柱,每个立柱下面都有一圈柜台,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数不清的顾客在各个柜台间游走,挑选着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场面真是壮观之极。

    施维拉并没有马上带着乌塞达去柜台那边,反而转身向右边靠墙的角落走去,那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很多小推车,而且每个小推车上都坐着一个小厮打扮的年轻人。

    他走到一个看上去比较机灵的年轻人跟前,直接掏出一个银币丢过去,那小厮打扮得年轻人立马站起来伸手一把接住银币,然后拉着小车走到施维拉跟前,点头哈腰道:”客官,您大概想逛多久,我们一个时辰收费二十个铜币。“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个钱袋子,把银币放进去,又在里面掏出一把纸币和铜币,貌似准备给施维拉找钱来着。

    施维拉大气的摇手道:”不用找了,多的赏你了。“

    那小厮闻言,立马麻利的将钱塞回钱袋,激动的道:”多谢客官,你想买点什么,小的给您引路。“

    施维拉立马转头问乌塞达道:”公爵大人,您想买点什么?“

    乌塞达想了想,犹豫道:”那先买点写字用的东西把,我说的是写汉字。“

    施维拉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小厮道:”先去卖文房四宝的柜台。“

    那小厮道了声”好嘞“,便推着车,带着他们向里走去,几拐几拐就到了买文房四宝的柜台。

    那柜台的老掌柜本来还在跟一个客户讨价还价呢,一见这两位,就知道是来大客户了,他立马抬手招过一个小生,接替他去跟人讨价还价,而他自己则飞快的跑到施维拉和乌塞达跟前,热情的道:”两位客官,你们想要点什么?“

    施维拉立马大剌剌的道:”笔墨纸砚都要,你们这大概有些什么价位的啊?“

    那掌柜的如数家珍的回道:”我们这几百文一套的,几两一套的,几十两一套的,几百两一套的都有,再贵的您就得去日兴银行那边了,他们那边卖的都是几千上万两一套的。“

    施维拉和乌塞达商议了几句,立马对那老掌柜道:”先拿几套几十两的来看看。“

    那掌柜的立马屁颠屁颠的跑到一边柜台里面,拎出几个精致的竹篓,摆在施维拉和乌塞达面前,介绍道:”这是三十两一套的,这是五十两一套的,这是五十五两一套的,这是六十两一套的,这是七十五两一套的。“

    这些竹篓都差不多大小,里面都摆着两个精致的木盒子和厚厚的一沓白纸,那两个木盒子从上面的浮雕就能看出来,一个是装毛笔和笔架的,一个是装砚台和墨的。

    乌塞达立马饶有兴致的挑选起来,这些东西制作的还真是精美啊,笔上、笔架上,砚台上,甚至是墨块都雕刻了精致的浮雕,有仕女,有风景,有各种动物,看的两人如醉如痴。

    最后,乌塞达忍不住挑了两套,最贵的。

    那掌柜的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搓着手道:”承蒙惠顾,一共是白银一百三十五两。“

    施维拉正要掏钱,乌塞达却一把挡住他,问了一下价格,然后掏出一沓一百两的龙币,抽了两张,紧张的递给那掌柜。

    他倒要看看,这掌柜见了纸币是什么表情,那掌柜的表情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笑得嘴都合不拢来。

    乌塞达还是有点不信,他直接对施维拉道:”让他找金币和银币。“

    施维拉含笑的点了点头,对那掌柜道:”我这位朋友喜欢金币和银币。“

    那掌柜立马点头道:”好,好,客官请稍等。“

    说罢,他转身走到钱柜那里,抽开最上层的一个抽屉,取出六枚金币,然后又抽出第二层抽屉,捏出五叠银币,整齐的码放在一个小木盘上,端到施维拉面前,微笑道:”客官请点一下,总共六枚金币,五十枚银币,“

    这个点倒是不用点了,问题乌塞达没带钱袋子啊,这么大一把,怎么拿!

    那掌柜的仿佛看出了乌塞达的窘境,竟然转身拿来一个崭新的钱袋子,递给乌塞达道:”棉布的,不是很好,客官先凑合着用一下吧。“

    乌塞达捏着手里的钱袋子,简直有点不敢置信,纸币竟然真的能买来东西,还找回来这么多金币和银币!

    紧接着,他开始疯狂购物,什么丝绸、布匹、茶叶、干果等等,买了一大堆。

    望着堆满小车的东西和手里鼓鼓的钱袋子,乌塞达脑袋里不由冒出一句:”疯了,真是疯了,几张纸币竟然能买来这么多东西,这龙币竟然真的可以当钱用!“

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战略

    第三天上台讲课的是大明工部尚书毕懋康,他所讲的内容很多,而且一个个都是重磅炸弹级的决策!

    虽然这些基本都在发下去的书本上有介绍,但是,由他亲口讲出来之后,在座的各国代表仍然听的浑身热血沸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所讲述的,大明帝国的每一项决策,都足以改变世界格局。

    首先,大明帝国决定,在未来五年内,搭建出横跨欧亚的电报网络。

    现在,大明帝国的电报网络已经通到了南亚西北部重镇坎大哈,接下来,大明帝国准备横穿波斯萨法维帝国将电报通到奥斯曼帝国,然后,一条支路往北,穿过奥斯曼帝国,联通到神圣罗马帝国,一条支路往南,穿过欧亚运河,穿过奥斯曼帝国的北非殖民地,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联通到西班牙和葡萄牙。

    这个电报网络一旦建成,大明帝国就将与欧陆的四个盟国实现实时的通讯,想想看啊,原本要通过海路来回传递信息,就算是大明帝国的轮船,从大明到欧陆,一来一回也需要差不多一个月,如果用欧陆四国的帆船,两三个月甚至都得不到回信!

    而电报网络接通以后,不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神圣罗马帝国,一封电报,远隔万里的大明帝国立刻就能做出回复,前后都不用一个时辰!

    这种通讯速度,带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以后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经济领域五国同盟都要甩反哈布斯堡联盟几条街!

    然后,大明帝国还决定,在未来十年,要修通欧亚铁路!

    也就是说,大明帝国要将铁路从坎大哈修到地中海沿岸,修到神圣罗马帝国,甚至修到欧陆的北海沿岸!

    这就更加不得了了,要知道火车的速度可比轮船快了一倍还不止。

    而且,火车基本不受天气的影响,不像轮船那样,遇到风暴就得赶紧躲避,甚至一场海上风暴吞噬一个舰队在这个时代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以说,火车比轮船安全的多。

    还有,火车的建造速度也要比轮船快的多,用造一艘轮船的时间,造出十列火车都不是问题。

    一旦横跨欧亚的铁路建成,奥斯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飞跃,而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会跟着从中得利,因为他们要横跨地中海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只要铁路修到地中海沿岸,他们同样用的上。

    当然,火车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运输成本要远远高于轮船,但是,这个时代的煤并没有后世那么值钱,五国同盟,占有世界将近一半的土地,煤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不过,不管是电报网络还是铁路都要穿过波斯萨法维帝国,而波斯萨法维帝国并没有加入五国同盟,而且,他们和英法还有荷兰都有经济上的联系和军事上的合作,可以说,他们是偏向于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国家,他们会同意大明帝国的电报线路和铁路过境吗?

    这个问题朱慈炅自然考虑过,从波斯萨法维帝国的态度来看,他们并不想介入大明和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冲突,而且,他们还有点惧怕大明帝国,因为大明帝国一旦和奥斯曼帝国联手夹击,他们根本就顶不住。

    所以,对于波斯萨法维帝国的态度,朱慈炅一点都不担心,先派个使节团过去谈,看他们愿不愿意让大明的电报线路和铁路过境。

    如果愿意,就顺带拉他们一把,给他们建几个火车站,拉几根电报支线,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不愿意,那就打,想灭掉同样有火药武器的波斯萨法维帝国或许有点难度,但是,如果光是抢占大明帝国南亚边境和奥斯曼帝国之间那一小块土地还是很简单的。

    波斯萨法维帝国会怎么选择呢,很简单,不同意就要挨揍,他们会为了声援反哈布斯堡联盟而跟五国同盟拼命吗?

    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他们最有可能的选择是保持中立,两边都不得罪,这样还能从中捞到一点好处。

    讲述完电报网络和铁路的构想,毕懋康又丢出了一颗超重磅级炸弹:大明帝国将向欧陆盟国出售机床,帮他们建立军工体系,让他们能自己生产先进的火枪和火炮!

    这点在书上可是没有记载的,毕懋康此话一出,欧陆各国的代表无不激动的面红耳赤,机床啊,先进的火枪和火炮啊,这些可是他们做梦都想要拥有的东西,大明帝国现在竟然说要全面向他们开放!

    朱慈炅这是疯了吗?一旦让他们掌握了先进武器的制造技术,万一哪天他们跟大明翻脸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朱慈炅一点都没疯,因为他已经收到欧陆那边的密报,荷兰和英法已经联合起来攻克了蒸汽机的技术难关,也就是说,他们很快就要制造出机床了,有了机床,现阶段的先进武器他们同样能大批量生产!

    这点其实朱慈炅也早有预料,因为就算他没有穿越,没有将蒸汽机提前造出来,再过二十多年,英法科学家也会将蒸汽机造出来,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已经具备这样的技术基础了,只是还需要二十多年的摸索而已,现在他直接给人提供了成功的模型,他们造出来那只是迟早的事情。

    还好,大明现在精密机床的研制已经进入尾声了,只要将精密机床造出来,大明在技术上还是要比他们领先几十甚至上百年。

    至于现在就将机床卖给欧陆四个盟国,那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如果不帮他们,让他们尽快掌握先进武器的生产技术,一旦反哈布斯堡联盟把机床研制出来,他们就要完蛋了,要知道英法可有恐怖的人口基数,荷兰又有恐怖的制造能力,这三个国家一旦爆发,西班牙、葡萄牙、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压根就顶不住。

    一旦欧陆的四个盟国顶不住了,还是得大明出手,跑那么远去跟人家干仗,还不如把自己的盟友培养起来跟他们干,那样大明不但不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还能渔翁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驱虎吞狼,这就是大明现在的战略,至于什么一个国家独霸全世界,一个国家干翻全世界,那都是痴心妄想,蒙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当初是多么的强大,见谁灭谁,貌似就是想一个国家干翻全世界,最后还不是被明太祖朱元璋一把干翻了!

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

    第四天扩大同盟的会谈终于开始了,不过,各国使节团的代表们心态已经与刚到大明时大不相同。

    刚到大明时,他们几乎都认为自己的国家跟大明是对等的,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会谈的时候应该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尽量给自己的国家多争取权益。

    但是,经过三天的学习之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大明帝国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技术上,甚至是文化上都远远领先于他们,大明帝国所提出的观念都极有前瞻性,大明帝国的几个决策都对他们大大有利,当然,前提是他们必须接受大明帝国的主导地位!

    接不接受呢?这又不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而且这些观念和决策都对他们的国家发展有巨大的帮助,为什么不接受!

    所以,此次会谈进行的极其顺利,各国代表队大明帝国提出的条款几乎毫无异议。

    例如,把汉语作为五国同盟的共同语言,在各国推广汉语教学,以方便各国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军事、经济、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好,没问题,回去就大力推广,大明帝国可以在各盟国的主要城市建立汉语学校,学员都不用你们去招,全部官派!

    例如,把龙币作为各国间贸易结算的标准货币,以利于各国间的经济交流。

    好,只要大明保证不滥发龙币,可以考虑逐渐接纳龙币作为各国间交易的标准货币。

    对此,大明立刻以附加条款的形式做出承诺,大明绝对不会滥发龙币,而是严格按大明金银的储量发行,也就是说,大明的国库里储存了多少金银就发行多少龙币,保证随时都可以按龙币的面值用等量的金银回收。

    这个承诺貌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是句废话,大明有多少金银储量各国可能还能去亲眼看看,看出个大概来,但是,大明发行了多少龙币他们怎么统计,龙币可是随时都在市面上流通,你要统计,难道把所有人手里的龙币全收回来,那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以五国联盟这么巨大的经济总量,大明就是多发个几亿两的龙币都不会被察觉。

    这其实是温水煮青蛙,后世某元就是这么做的,一开始的时候貌似是在按金银储量发行,但是,等各国都习惯了用某元结算之后,他们就开始疯狂增发了,这其中掠夺的财富简直无法计算。

    当然,大明不一定会耍这个流氓,关键还是要看以后的发展,如果大明发展顺利,就没必要去做这种千夫所指的事情,如果发展不顺利那就另说了,这些都是后话,在这里就暂时略过不表了。

    各国代表连统一语言和统一货币这种事情都能接受,后面的建立电报网络和修筑欧亚铁路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两点上大明帝国还表现的尤为慷慨,所有电报网络和铁路的修筑甚至不需要各国出一分钱,所有的费用全部由大明帝国承担!

    朱慈炅这是冒傻气吗?当然不是,钱大明帝国是出了,但是,这铺设电报网络需要铜啊,修筑铁路造火车需要铁和枕木啊,火车开起来需要煤啊,这么巨大的工程,需要多少铜,需要多少铁,需要多少枕木,铁路建成以后又要消耗多少煤,这些总不能让大明帝国一力承当吧?

    所以,各国,有铜矿的出铜矿,有铁矿的出铁矿,有煤的出煤,有木材的提供木材,材料其实都分摊到了各国头上,大明只是出个加工费而已。

    这个其实大明一点都没吃亏,因为加工都是在大明内部进行的,钱还不是让大明皇家机械集团和大明建设军团赚去了,左手出,右手进而已,大明等于没花什么钱,但是,这后面的运营收入却是全部归大明所有的,这个利润,简直不要太丰厚!

    至于机床出售的事,那就纯粹由大明帝国说了算了,大明的要价并不高,但是数量却是严格控制的,朱慈炅给出的指示很简单,能让欧陆四国顶住反哈布斯堡联盟就行了,多了不卖!

    对于这点,欧陆四国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大明帝国能卖机床给他们就不错了,而且人家还承诺教你怎么用,保证你能做出先进的火枪和火炮,如果还去提什么数量上的要求,那就太贪得无厌了。

    最后,五国在友好而又融洽的气氛中签订了同盟条约,这次的同盟条约在《瓦伦西亚同盟条约》条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条,全是以大明为主导,需要各国积极配合的。

    从条约的内容来看,貌似是欧陆各国吃了亏,因为他们承认了大明帝国的主导地位,但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欧陆各国其实都赚了。

    不管是铺设电报网络还是修筑铁路,对他们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还有大明出售机床帮他们建立军工系统,更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

    至于推广汉语,推行龙币,也不是大明强迫他们做的,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国际通用的语言和国际通行的货币都是必然出现的,除了汉语和龙币,貌似他们并没有更多的选项,让大明占据主导地位又怎么样呢,事实上,在这个时候,他们就是需要大明的引导和帮助。

    至此,大明帝国、西班牙、葡萄牙、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同盟,针对英法荷兰等国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名字,五国同盟经过协商,最终定名为大明哈布斯堡同盟。

    朱慈炅煞费苦心筹备的三天课程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大明帝国在大明哈布斯堡同盟中取得了主导地位,一个全新的世界格局至此开始慢慢形成。

    在后世的历史上,这几年也是世界格局改变的起始,大明正是在这几年轰然倒塌,世界的中心从此开始向欧陆转移。

    西班牙也正是在这几年被反哈布斯堡联盟打得一败涂地,从此拱手让出地球之主的位置,让荷兰、法国、英国开始轮流坐庄。

    最后,英国成为大航海时代和殖民时代的最大的赢家,成为一个庞大无比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在崇正朝,朱慈炅引领的大明并未倒下,反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世界的格局也因此而改变,那么这个世界到底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呢?请看后面详述。

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

    四月的法国,气温逐渐回升,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公爵此时感觉也很舒服,因为,蒸汽机床已经被英法和荷兰联合研制出来了。

    这就意味着法国从此也能生产先进的火枪和火炮了,用不了两年,法国的陆军和海军就将全部换装新式武器,到那时,西班牙、葡萄牙、神圣罗马帝国全部都得趴下,还有那个该死的大明帝国,也休想有好日子过!

    多佛尔海峡的失利简直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污点,因为在此之前,他的人生可谓璀璨无比。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架空了国王,驱逐了太后,王后被他打压,亲王被他流放,公爵被他处死,他已经不是一个权臣而是一个暴君,法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暴君。

    作为一个外交家,他不用一兵一卒就将神圣罗马帝国搞的四分五裂,地球之王腓力四世只差一步就要被他踩在脚下了。

    但是,该死的大明帝国却突然横插一脚,帮西班牙重组了无敌舰队,还帮他们建造棱堡,修筑炮台,抢夺加来和多佛尔,封锁多佛尔海峡,甚至连被西班牙统治了几十年的葡萄牙都参与进来了。

    但是,他们竟然不是帮反哈布斯堡联盟对付西班牙,反而派兵帮西班牙驻守加来!

    该死的,辛辛苦苦筹划了几十年,眼看就要掀翻哈布斯堡王朝了,结果却出现这种意外,黎塞留心中那个恨啊。

    现在好了,先进的火枪和火炮即将列装全军,战争的天平再次向反哈布斯堡联盟倾斜,胜利已然在望!

    正当黎塞留畅想胜利的时候,一个亲信突然急匆匆的走进来,跪在地上,将一封信封高高举过头顶,略带惶恐的道:”公爵殿下,西班牙探报。“

    黎塞留是一个感觉十分敏锐的人,从这位亲信的表情他就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会是什么事呢,难道西班牙又准备跑多佛尔海峡搞封锁?

    不可能啊,法国已经派出重兵把守加来,英国在多佛尔驻军也不少,他们想再玩突袭的把戏那简直是找死!

    黎塞留的意志力也是相当强的,亲信的表情对他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他只是淡然的接过信封,然后轻轻的挥手让那亲信退下,脸上自始至终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但是,当他看到探报的内容时,脸色也禁不住一变。

    探报上写的并不是什么消息,而是直接将大明哈布斯堡同盟签订的《明京同盟条约》翻译成法语完完整整的送了过来。

    大明帝国竟然要铺设直通欧陆的电报网络,还要修筑欧亚铁路,甚至他们还打算把蒸汽机床卖给欧陆的盟国!

    这不要人命吗!

    自从大明帝国挖通欧亚运河以后,这海上交通反哈布斯堡联盟已经处于绝对劣势,如果再让他们把电报和铁路修到欧陆来,那反哈布斯堡联盟还有什么混头。

    不行,必须阻止大明帝国,不然法国制霸全世界的梦想就将化为梦幻泡影!

    他稍微想了想,立马大声道:”来人。“

    一个亲信应声而入,恭敬的跪在那里等候他的差遣。

    这会儿黎塞留也顾不得装深沉了,他直接把探报往前一递,然后便急匆匆的道:”立刻命人将这份《明京同盟条约》翻译成英文、荷文、瑞典文,丹麦文和俄文,翻译好以后立刻派快船送往这五个盟国,并通知他们,让他们派出使节团来巴黎商议对策。“

    话说法国可是处在欧陆的西部,离瑞典、丹麦和俄国都比较远,他要是真着急的话,就应该让各国使团赶往北欧中部的荷兰会商啊,为什么要让他们都来巴黎呢?

    他这样做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已经想到了牵制大明帝国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有点阴险,不能和五个盟国一同协商,必须一步步来,五个和法国之间的距离正好,如果跑到荷兰去,反而不方便了。

    其实不用他把翻译好的《明京同盟条约》送过去,荷兰和英国也有,因为大明这次和四国会盟并不是秘密进行的,同盟条约签订之后,大明帝国甚至还大肆庆贺了一番,荷兰和英国不知道才怪。

    其实这也不能怪朱慈炅疏忽,像拉电报网络,修筑欧亚铁路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偷偷摸摸进行的,所以他干脆把所有事情都摆在台面上,大张旗鼓的搞。

    我就是要拉电报网络,我就是要修筑欧亚铁路,你待怎滴?

    荷兰和英国的确是拿大明帝国没办法,他们现在的海上实力加起来都比不过大明海军,跑远东去跟大明帝国拼命那纯粹就是寻死!

    正当荷兰和英国急的团团转的时候,法国的信使来了,他们不但送来了翻译好的《明京同盟条约》,还带来了黎塞留公爵的邀请:请他们派使节团前往巴黎商讨对策。

    对啊,怎么把这个老狐狸给忘了呢,当初他可是轻轻松松就把神圣罗马帝国给玩残了,对付大明帝国他肯定有办法。

    于是,两国立马接受了邀请,派出使节团,赶往巴黎。

    这次两国使团的负责人还是特拉福德伯爵和斯皮克,为什么老派这两个人呢,很简单,因为他们不但位高权重,还颇具语言天赋,法语他们都懂,派他们自然是最合适的。

    英国和荷兰的代表会先到,这个早就在黎塞留的意料之中,特拉福德伯爵和斯皮克抵达巴黎后,他便将两人请到一个小会议室密议起来。

    刚一开始,黎塞留并没有提大明帝国,反而急切的问道:”你们现在一个月能生产多少把新型燧发枪,什么时候能完成军队的换装?“

    这货难道是想让他们换上新型燧发枪就去跟大明帝国拼命?特拉福德伯爵和斯皮克疑狐的对望了一眼,都没有开口,因为他们都不想当冤大头啊!

    黎塞留见他们这表情,立马宽慰道:”放心,不是让你们去跟大明帝国拼命,斯皮克你先说。“

    斯皮克闻言,只得硬着头皮道:”我们现在一个月大概能生产一万多把燧发枪,一年之内就能完成换装。“

    黎塞留点了点头,旋即看向特拉福德,这意思就是到你了。

    特拉福德见状,只得无奈的道:”我们现在一个月大概能生产两万把燧发枪,至少需要一年半才能完成换装。“

    黎塞留闻言,立马斩钉截铁的道:”不够,远远不够,你们必须将燧发枪的产量最少提高一倍。“

    产量提高一倍?有毛病啊,做多了怎么办,难道拿去卖吗?

    这东西可不能乱卖,卖的好就好,卖的不好,人家很有可能会拿着你做的枪来打你!

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强的阴谋

    特拉福德和斯皮克对黎塞留的提议都很不感冒,因为两国都没有太多的军队,疯狂的提高燧发枪的产量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好处,他们也不想卖燧发枪给那些军队比他们多的盟国,万一喂匹白眼狼出来,岂不是危险了。

    哼,跟我玩心眼,黎塞留心中冷笑一声,淳淳诱导道:”你们想扼制大明帝国的发展吗?“

    这不废话吗,再让大明帝国这样发展下去,别说是去抢夺殖民地了,他们本土都会有危险,两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眼中隐隐露出热切的表情,他们知道,老狐狸这是要出手了。

    黎塞留继续道:”要你们出兵去拖住大明帝国你们愿意吗?“

    开什么国际玩笑,出兵去拖住大明帝国,大明帝国可不是那么好惹的,拖不住的话,很有可能会连人带炮都拖到自己家里去,那不是寻死吗,两人很坚定的摇了摇头,表示不干。

    黎塞留撂挑子般的一摊手,很不负责任的问道:”那你们说怎么办?“

    两人顿时傻眼了,他们要有办法还会屁颠屁颠的跑到巴黎来吗?

    黎塞留到了晚年那是出了名的目空一切、傲慢自大,这会儿见两人傻乎乎的样子,他很不客气的责问道:”没办法?没办法又不听我的,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两人尴尬的互望了一眼,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斯皮克服软了,他小心的道:”公爵殿下,别生气吗,我们这不是正在听吗。“

    黎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