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到达果阿的时候,他就吓了一大跳,这也是因为萧九成还不知道朱慈炅已经回国了,所以才将他直接带到了果阿。

    不过,朱慈炅虽然不在,秦拱明却带着定辽军留在了果阿,说实话,十万大军也没什么好吓人的,奥斯曼帝国随随便便就能组织起二三十万大军,问题是秦拱明正率领定辽军看守将近五十万俘虏呢!

    这五十万俘虏自然就是莫卧儿帝国所有剩余的军队了,朱慈炅之所以把他们集结到果阿,就是准备让他们去挖欧亚大运河的,至于让他们去修铁路,还是算了吧,他们这懒撒的性格,被把铁路给修的通不了车就麻烦了。

    当初朱慈炅要率领大军离开的时候也把孔德德给吓坏了,五十万俘虏啊,让他率一万多人看着,这不要他命吗!

    最后朱慈炅没有办法,只得将定辽军留了下来,这可是五十万俘虏啊,奥斯曼帝国最多的时候都没有集结过这么多军队,大明帝国竟然一口气俘虏了这么多人,苏伊曼怎么能不吓得心惊肉跳。

    然后,到了星城港,他又被吓了一大跳,那密密麻麻的火炮,庞大的南洋水师和南海舰队,都足以证明,大明帝国的海军有碾压奥斯曼帝国海军的实力!

    萧九成特意在星城港停留了一下,因为他想跟镇南王殿下借艘船,毕竟这福船战舰在远洋航行中并不保险,万一要是一不小心翻了船,他自己死了倒是小事,要是吧苏伊曼帕夏和奥斯曼帝国的使节全淹死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郑芝龙听说这位是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的亲信,自然对他极其客气,不但在总督府宴请了他,还将自己的座驾宝船战舰都借给萧九成了。

    苏伊曼看到南洋总督府的时候就已经快吓傻了,尼玛啊,这只是总督府吗?怎么比奥斯曼帝国的皇宫还要阔气!

    当他看到宝船战舰的时候,直接就傻眼了,这还是船吗?整个就是一座海上行宫啊!

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结盟请求

    苏伊曼这一路来的确吓的不轻,他原本以为星城港那密密麻麻的战舰就是大明帝国海军的全部了,却没想到,到了东大营之后,海面上同样是战舰密布,更为恐怖的是,港口旁那庞大的城池。

    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可以说是欧陆都闻名的超级大城,人口已经接近百万,但是,在庞大的东大营面前,貌似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他原本以为这就是大明的京城了,却不曾想,萧九成根本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带着他坐上了火车,继续赶路!

    火车这种钢铁怪兽他还是有所耳闻的,在欧陆的西班牙就有很多火车,同是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奥斯曼帝国自然有很多人见识过火车了,不过坐过火车的人并不多,苏伊曼就未曾坐过。

    钢铁怪兽,真的是钢铁怪兽,竟然真的会自己跑,而且跑的比奔马还快!

    他还未从第一次坐火车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大明的京城却已经到了,天啊,这是多么恐怖的一座超级巨城啊,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看不到边际,比奔马还快的火车都绕着城墙开了很久才进入城内!

    他真的被大明帝国的强盛给吓傻了,他原本以为大明帝国是人傻钱多,还想过来打打秋风呢,现在,他却真的想当一回使节,促成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帝国结盟。

    对,必须促成两国结盟,他贪是贪了点,但并不代表他是个愚不可及的蠢材,相反,他相当的聪明,不然他也不可能从众多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最信任的亲信之一。

    他想促成两国结盟并不是一心为了奥斯曼帝国着想,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找一座大靠山,毕竟他并不是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唯一宠爱的亲信,他的竞争对手多着呢,宫廷的斗争可是相当残酷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对手吃的连渣都不剩。

    如果能有大明帝国这样强大的靠山就不一样了,不管谁想动他,都要考虑一下后果,大明帝国可是比奥斯曼帝国还强大的国家!

    所以,他见到朱慈炅之后,恭顺的不得了,简直比见了易卜拉欣一世还要恭顺。

    朱慈炅倒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几乎所有人在他面前都很恭顺,他都习惯了,礼节性的问候了几句之后,他便直接问道:”苏大人,不知你这次率使节团来大明所谓何事啊?“

    他也知道,这家伙就是来**的,之所以这么问就是给他开口的机会,看他想要点什么,随便打发他一船,然后让人打他到处游玩一番,大吃大喝伺候好,就应付过去了。

    却不曾想,苏伊曼听了翻译的解释之后,立马一本正经的拱手道:”尊敬的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我这次前来是受我们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所托,与贵国商讨两国结盟的事情,不知道皇帝陛下可愿与我们奥斯曼帝国结盟?“

    尼玛,这唱的又是哪一出啊,好像没听说过奥斯曼帝国有结盟的意思啊,朱慈炅不由撇了萧九成一眼,不过,这货也是一脸懵逼状,看样子他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结盟是好事,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与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结盟,对大明有益无害,但问题他们好像和西班牙还有神圣罗马帝国都干过仗,不知道现在关系怎么样了呢,要是仇深似海,那这个盟就没法结了。

    朱慈炅略带遗憾的道:”朕对结盟一事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你们好像和西班牙还有神圣罗马帝国都是敌对国家,这个问题就有点麻烦了,因为西班牙是大明的盟国,而神圣罗马帝国当今皇帝斐迪南三世陛下的亲妹妹安娜公主正是朕的贵妃。“

    这有什么麻烦的,苏伊曼立马拍着胸脯道:”皇帝陛下请放心,只要大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结盟,我立马向我们皇帝陛下提议,停止对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事行动,甚至,只要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愿意,我们也可以考虑和他们结盟!“

    在他看来仇恨什么的都不是个事,他又没和西班牙还有神圣罗马帝国干过仗,相反,如果能再拉上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那他在奥斯曼帝国的威望就无人能及了,甚至当上独掌大权的大宰相都不是不可能的!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真的能促成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结盟,那对大明就更有利了,朱慈炅闻言,点头道:”恩,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结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朕准了。“

    苏伊曼没想到大明帝国皇帝陛下这么干脆,这么快就恩准了,问题他还没有准备好啊,这结盟只是他临时起意而已,要回国促成这件事情还要花费不少的力气呢,皇帝陛下那里还好说,因为他脑子有点问题,其他亲信那里就不好说了,怎么办呢?

    他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尴尬的道:”这个,多谢皇帝陛下恩准,不过,我们皇帝陛下才继位不久,国内还有些权臣并不是很听他的话,这个结盟的事情还要我回去尽力斡旋一下才能促成,还请皇帝陛下给我点时间。“

    这个结盟的事情朱慈炅倒不是很急,他直接点头道:”恩,没有问题,结盟的事不急,朕还没有好好款待你呢,要不你先到大明各处游历一番再回去吧。“

    苏伊曼那里还有心思游玩啊,他回去之后立马找上萧九成,请他帮忙,尽量给他找点能证明大明帝国强盛的东西,他回去好哄骗皇上,摆平其他亲信。

    这种事萧九成可不敢自作主张,很快,他便跑到皇宫,向皇上汇报来了。

    这下可把朱慈炅难住了,让他带点什么回去好呢?

    超级战列舰吗?别开玩笑了,大明现在自己还不够用呢,再说,一艘超级战列舰的价值就是几百万两,一次不整上几十艘又达不到效果,投资太大了划不来。

    火枪和火炮吗?也不现实,带一堆火枪和火炮回去,你这是想造反还是怎么滴!

    武器不行,那就只能用钱砸了,其实崇正通宝加工水平那也是很高的,名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论在材质上还是工艺上,崇正通宝都需要很高的加工水平才能做出来。

    还有龙币也不错,上面印的城池、战舰、火车、桥梁都能证明大明的强盛。

    于是,朱慈炅直接下旨,给苏伊曼准备一百万枚金币、一百万枚银币、一万套装裱精美的龙币,让他带回去砸人,至于怎么砸,那就是苏伊曼的事了。

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运河开挖

    苏伊曼巴结大明的意图很明显,有这样的宠臣做内应,奥斯曼帝国等于已经摆平了,欧亚运河的开工条件已经完全成熟,所以朱慈炅决定,立马组织人手和相关物资,准备开挖了!

    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据萧九成的前期测算,地中海和红海之间最短的距离都差不多有四百里,而且为了能让大型战舰安全通过,运河的深度最少要二十米,而宽度也不能小于一百米,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

    历史上法国驻埃及领事斐迪南。德。雷赛布子爵组建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前后总共用了十一年才将整个运河挖通,工程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当然,斐迪南。德。雷赛布子爵组建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只是私人性质的公司,其财力和实力都相当有限,当时雷赛布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为当地的民工提供必要的食物和药品,甚至连不到百里远的淡水他都懒得组织人运送,直接导致整个运河修建过程中饿死、渴死、病死将近十二万人!

    朱慈炅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他也不清楚人家到底用了多长时间,不过,在他的计划中,不超过半年,欧亚运河就会完工。

    人家挖了十一年,他却只用半年,这是不是有点夸张呢?

    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雷赛布只是一个普通的子爵,能力有限,而朱慈炅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他能动用的资源是相当恐怖的。

    首先,在人力上,雷赛布一次性也就能招来数万民工,死了再招,死了再招,断断续续,反而降低了效率;朱慈炅就不一样了,他一次性就准备了五十万俘虏,要光按人数算,效率立马就高了十倍以上!

    然后,大明帝国财力雄厚,粮食和药品绝对管够,至于水,随便组织几万人用马车去拉就行了,别说喝了,洗澡都没问题,这样就能保证干活的人时刻保持充沛的体力,效率高了何止一倍。

    最后,大明还有神器翻地龙,朱慈炅为了修建运河专门准备了一百台翻地龙!

    一台翻地龙足有两米多宽,五十台翻地龙就是一百多米宽,一百台翻地龙分成两组来回在地上翻,干活的俘虏都不用费劲去挖,只要把翻起来的土铲进框里挑走就行了,这样,效率提高了又不知多少倍。

    所以说个人是没有办法和一个庞大的国家比的,雷赛布需要十一年才能将运河挖通,朱慈炅甚至不需要半年就能完工!

    既然决定开工,朱慈炅立马发出一道道旨意:

    令工部都水清吏司组织相关官吏,准备赴运河工地指导施工;

    令户部联合漠南承宣布政使司,立刻从漠南草原收购马匹五万匹,运到东大营,准备装船;

    令其他各行省租借平板马车五万辆,同样运到东大营,准备装船;

    令通政使司联合太医院,在全国范围能征召医师一千名,并购齐各种药材,全部送往东大营;

    令大明皇家机械集团将一百台翻地龙运到东大营,准备装船;

    令北海舰队在东大营将各类物资全部装船,将各类人员全部接上船,准备送往运河工地;

    令南海舰队赶往果阿,准备将定辽军和五十万俘虏分批送往运河工地。

    他还派人赶往欧陆,通知西班牙和葡萄牙准备粮食,并让大明兴隆商号驻西班牙葡萄牙分号准备收集肉类、蔬菜和水果,供应运河工地。

    一通旨意下去,不到十天时间,各类物资和人员全部到位,甚至连苏伊曼都主动请缨,登上了北海舰队的旗舰,他准备先陪大明帝国的官员一统到运河工地去一趟,因为那边负责的埃及总督雷斯特帕夏跟他也算是熟人,他去打个招呼,大明就能获得很多便利。

    一切准备就绪,朱慈炅亲自赶到东大营送行,他特别叮嘱此次随行的太医院大使,一定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为那个地方流行性疾病实在是太多了,一不注意就要倒下去一大片!

    半个月后,北洋水师舰队首先感到红海尽头,这片土地现在还是半沙模化的荒地,根本就没什么人烟,难怪奥斯曼帝国只收了一百万两就将这片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卖给大明了,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买通苏伊曼等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的亲信。

    苏伊曼先是收了萧九成大笔的好处费,现在又想拼命巴结大明帝国,所以这一次表现的相当积极,刚一下船,他便带着使节团的亲信和萧九成等一众锦衣卫高手打马直奔开罗。

    还好,开罗离这里已不足三百里,他们狂奔了一天就到了。

    出乎萧九成的意料,埃及总督雷斯特帕夏对苏伊曼那是热情的不得了,简直就跟见了老上司一样,殷勤的一塌糊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也不奇怪,苏伊曼可是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跟前的红人,雷斯特虽然也是个帕夏,职位甚至比苏伊曼还高,但是,他离皇帝没有苏伊曼近啊,可以说只要苏伊曼在皇上面前给他美言几句,他就能飞黄腾达,如果苏伊曼不停的在皇上面前进他的谗言,他就死定了!

    所以,一听说苏伊曼跟大明帝国的关系特别好,他立马就对运河工程表现出极度的热情,他甚至当着苏伊曼和萧九成的面,将手下的官吏召集起来,发出了一通极为荒谬的命。

    比如,什么附近的驻军,没事给人去运运水啦,什么附近的官员,没事组织平民去送点蔬菜水果啦,什么要让大明帝国等朋友就像回到家里一样啦等等等等,把个萧九成惊的目瞪口呆。

    北海舰队到达后不久,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联络官员,大明皇家兴隆商号的欧陆分号掌柜相继赶到,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物资也慢慢送过来,紧接着,南海舰队也将定辽军和五十万俘虏一批批送过来。

    等所有人员全部到齐后,秦拱明和工部官员一商议,就近挑了个黄道吉日,备上三牲祭品,祭祀了一下各路神仙,然后一顿鞭炮放起,运河正式开挖!

    那场面,上百台翻地龙突突突的开,四五十万人跟在后面刷刷刷的铲,运送饭菜和淡水的车队更是连绵几十里长,惹得很多当地平民不远数十里甚至是上百里跑来看热闹。

    就连埃及总督雷斯特帕夏来看过之后都不得不感叹,大明帝国这阵仗,简直大到令人惊叹!

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争相来朝

    金秋九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此时,大明对外的征战已硕果累累,各地的建设却方兴未艾。

    京城的扩建已历时两月有余,南北城区的城墙和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早已建设完毕;南城区的土地也已拍卖完毕,各种商铺作坊甚至工厂正火热施工中;北城区的建设更是已经接近尾声,建设军团十万将士早已把主体建筑全部修建完毕,剩下的就是内部装饰和精雕细琢了。

    欧亚运河也已开工近旬,在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密切配合下,进展十分顺利,秦拱明甚至打算,全力赶工,年前通航,回家过年!

    还有南亚十五个行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各行省的头头脑脑们也想尽量赶在年前完工,倒不是他们想回家过年,而是想在来年的京察大计中为自己加分,或许能借此高升也说不定呢。

    还有辽东军团也正在孙承宗的率领下,边修铁路边推进,在原奴儿干都司境内好像好没遇到什么阻力,收复整个北疆的领土貌似也只是时间问题。

    各处的形势都一片大好,再加上皇后秦明月孕像越来越明显,朱慈炅的心情可谓畅快之极。

    正在此时,驻守在南亚东北部的江南预备军团和驻守在南亚西北部的云南预备相继传来奏报,南亚北部山区的泥八刺和帕竹两国请求派出使者前往大明京城朝贡!

    这两个小国朱慈炅是知道的,因为他们以前都有向大明朝贡的记录,不过,因为路途遥远,他们朝贡的次数比较少而已。

    紧接着,星城港的南洋总督府又传来奏报,渤泥和苏禄也派出使者,找到南洋总督府,请求前往大明京城朝贡。

    原来他们都没有被荷兰人灭国,只是躲到偏远的岛屿避难去了。

    说实话,对朝贡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朱慈炅一直不怎么感冒,因为朝贡只是名义上称臣,实际上他们跟大明并没有真正的隶属关系,朝贡的国家真正把大明当宗主国的并没有几个,大多都是为了从大明这里等到军事上的保护和经济上的支持。

    他还是觉得,只有接受《大明藩属国令制》,接受大明军事管制和经济调控的国家,才能算是真正的藩属国。

    对泥八刺、帕竹、渤泥和苏禄这几个小国,朱慈炅还真没什么想法,也就是说,他们愿不愿意当大明的藩属国都没关系,因为他们压根就对大明构不成什么威胁。

    当然,现在人家主动要求来朝贡,也不能置之不理,毕竟这也是对大明的一种尊重,大明应该拿出天朝上国的风范来,好好接待他们一下。

    那么到底怎么接待呢?这个朱慈炅还真不清楚,于是,他请来了大明现在主管对外关系的两个衙门主官,礼部尚书徐光启和国子监祭酒黄道周,准备跟他们商议一下,接待朝贡使节团的问题。

    黄道周听闻皇上有召,那是溜一下就蹿过来了,因为每次皇上找他都有他感兴趣的好事,他自然是兴奋无比。

    徐光启来得就有点慢了,毕竟他已经上了年纪,能不拄着拐杖走路就不错了,让他跟黄道周一样跑的飞快显然是不可能的。

    朱慈炅亲自将徐光启迎入左首位坐下以后,便抽出南亚和南洋的奏报,交到徐光启手上,然后直接道:”恩师,幼玄,这次找你们来,主要是商议接待朝贡使节团的问题,现在有几个小国想派出朝贡使节团来京城朝贡,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接待他们,关于这个你们那里有定制吗?“

    徐光启仔细看了看奏报,然后将奏报交到黄道周手里,这才缓缓的解释道:”礼部倒是有关于朝贡制度的详细记录,不过,这个朝贡制度一开始的时候其实不是针对藩属国的,而是针对朵甘和乌思藏两处地方势力的。“

    还有这么个说法,朱慈炅不由好奇的问道:”噢,朝贡制度是给他们制定的吗?“

    徐光启点头道:”是啊,因为那两处都地处高原,人烟稀少,派驻军队和官员都极为不便,所以,大明干脆让那边的地方势力自己管好自己,只是规定他们每年都要来大明京城朝贡一次。“

    原来是这么回事,朱慈炅又好奇的问道:”那规定他们朝贡些什么没?“

    徐光启摇头道:”这个倒没有具体规定,他们一般都是朝贡些土特产,不过对朝贡的人员还是有规定的,一般只有诸王或者国师才有资格领团前来京城朝贡。“

    朱慈炅又追问道:”那为什么后来很多小国都前来大明京城朝贡呢?“

    徐光启自豪的道:”还不是因为大明给予朝贡的的回报很丰厚,朝贡其实总共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分封,第二步是朝贡,第三步是优予贡利,一开始朝贡制度还是很严密的,因为朵甘和乌思藏毕竟都是大明的领土,所以那里的诸王和国师都要经过大明的分封才能继位。但是,随着朝贡国家的增多,分封慢慢就流于形式了,像波斯、大食那些国家,怎么可能接受大明的册封,他们遣使来朝贡大多还是为了大明最后的优予贡利,因为他们朝贡的东西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而大明赐予的却是丝绸、布匹、茶叶、瓷器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每次都是十倍甚至百倍的回赠,所以,他们都争相遣使前来大明朝贡。“

    晕倒,原来朝贡还能获利啊,朱慈炅猜测道:”那他们岂不是拼命的往大明朝贡!“

    徐光启尴尬的道:”是啊,宣德和正统年间,他们还只是派几十人带着一点东西前来朝贡;到了景泰年间,规模已经达到两三百人,那朝贡的东西都是一车一车的推过来的;到了天顺年间,他们都是派出两三千人,带着庞大的车队前来朝贡,大明都有点负担不起了!“

    朱慈炅闻言,吓了一跳,尼玛,两三千人,那能运来多少朝贡物品,大明岂不赔的吐血!

    他心有余悸的问道:”那怎么办呢?“

    见徐光启似乎在犹豫,黄道周逮住机会道:”要微臣说,直接派人过去把《大明藩属国令制》一宣,愿意接受,就纳入大明藩属国,不愿意接受就直接把他们灭了!“

    朱慈炅闻言,摇头道:”他们毕竟是自己找上来的,证明他们对大明还是有点敬畏的,世界上的国家多着呢,大明不可能全收拾了,能遣使来大明朝贡的我们应该持欢迎态度,恩师,您说呢?“

    徐光启点头道:”皇上英明,争相来朝毕竟是好事,证明我们大明已经恢复天朝上国的地位了,只要规定一下他们的遣使人数就行了,没必要见一个收一个。“

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谢T34/85大大)

    朱慈炅和徐光启还有黄道周两人商议了半天,终于定下了此次朝贡的接待流程和接待规格。

    最后,朱慈炅通过电报做出了统一答复,对于泥八刺、帕竹、渤泥和苏禄的朝贡,大明表示欢迎,允许各国派出一个百人左右的使节团前来大明京城朝贡。

    同时,还特别说明了一下,如果有意向大明称臣,则需国王亲自带领使节团前来。

    朱慈炅的意思很简单:要么你就接受《大明藩属国令制》,服从大明;要么你就当是普通的友好往来,你送大明几车礼物,表示尊敬,大明回你几十车礼物表示感谢。

    但是,泥八刺、帕竹、渤泥和苏禄的国王们接到回复以后可不是这么想的。

    泥八刺和帕竹之所以想派使节前来朝贡,那是被大明给吓坏了,莫卧儿帝国有多强大他们是清楚的,要不是西边有波斯帝国牵制,莫卧儿帝国早就把他们给灭了,现在这么一个强大的帝国都被大明给灭了,你说他们怕不怕。

    两国的国王都以为大明这是在威胁他们呢,他们把朱慈炅的意思理解为:要么就国王亲自带队去称臣,不然就收拾你们!

    所以,两国国王犹豫了一阵之后都决定,还是亲自带队去称臣吧,要惹恼了大明,那就完蛋了。

    渤泥和苏禄的国王也被吓坏了,不过他们不是被大明给吓坏了,而是被荷兰给吓坏了,还好大明把荷兰人给赶跑了,不然如果让荷兰人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他们就完蛋了!

    至于向大明称臣,无所谓了,他们可是连国土都没了,还有什么好失去的,称臣就称臣呗。

    除了这四个国家,还有一个国家也被吓坏了,这个国家就是与莫卧儿帝国打了几十年的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准确的说现在应该叫波斯萨法维帝国,那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帝国,整个中亚地区几乎都是他们的天下,他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了后世的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

    但是,正是因为与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使他们走向了衰落。

    并不是说莫卧儿帝国就一定比波斯萨法维帝国强,而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太多了,他们不但要应付西边的奥斯曼帝国,还要应付东边的莫卧儿帝国,两边都要兼顾,兵力不能集中,所以,在争夺坎大哈的战斗中,他们败给了莫卧儿帝国。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才几个月功夫,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就被大明帝国给灭了!

    这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要知道,在东线,他们甚至连莫卧儿帝国都干不过,现在东边竟然换成了一个能轻松灭掉莫卧儿帝国的大明帝国,要说不怕那是假的。

    正当他们还在苦苦思索怎么应对东边的大明帝国时,一个更可怕的消息传来了,西边的奥斯曼帝国竟然在讨论和大明帝国结盟的事情。

    这个事情,如果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那再清楚不过了,两国结盟以后,从东西两面同时进攻,一举灭掉波斯帝国!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无论是朱慈炅还是苏伊曼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两国结盟压根就不是为了来对付波斯帝国。

    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才吓得不行了,一旦两国联合起来收拾他们,波斯帝国铁定完蛋,所以,波斯帝国的皇帝阿巴斯二世坐不住了,他立刻派出使者赶往坎大哈,希望能与大明帝国取得联系。

    至于为什么不去找奥斯曼帝国,很简单,两国都为了争夺中亚打了一百多年了,这梁子结的太大了,去找他们一点意义都没有。

    找大明帝国至少还有一点希望,毕竟大明帝国是出了名的礼仪之邦,他的要求并不高,不求能结盟,只求别打我!

    当朱慈炅收到侯世禄的奏报时,简直哭笑不得,谁说他要去打波斯帝国了,压根就没这回事啊!

    大明收拾莫卧儿帝国那是有原因的,这个后世人都知道,莫卧儿帝国实在是太烦人了,不收拾他不行。

    但是,波斯帝国就不一样了,无怨无仇的,为什么要去打呢,大明可不是想独霸天下!

    不过,人家既然主动找上门来送菜,不叼两口那是不行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当你表面上很强势的时候,如果不占点便宜,别人反而会以为你怕了他。

    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所以朱慈炅很慷慨的应允,允许波斯帝国派遣使节团前往大明帝国商讨两国之间的问题。

    紧接着就有的他忙的了,这前前后后可是五个使节团,每一个他都必须亲自接见。

    第一个到达的是帕竹国的使节团,出乎朱慈炅的意料,他们的国王竟然真的随团而来了。

    对于《大明藩属国令制》帕竹国王并没有什么意见,一路见识了大明帝国的强大之后,他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藩属国就藩属国吧,总比被灭国要好,大明帝国要碾死他们简直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

    朱慈炅对于他们主动投诚的行为还是很欢迎的,直接将他们定为二等属国,并亲自为帕竹国王加冕,授予印玺袍服,赏赐了一堆崇正通宝、龙币、绸缎、布匹、瓷器及茶叶等。

    至于军队,那么小个地方也没必要专门组建军队了,直接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