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整个远东几乎成了大明的后花园,列强在远东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大明成为超级强国的梦想更进一步。

    朱慈炅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系统自然会有奖励,当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投降的那一刻,他脑海里又响起了系统美女久违的声音:”叮咚,恭喜你完成第六个荣耀任务开拓殖民地,现在发放奖励:精密机床图纸。“

    朱慈炅只感觉脑袋如同被敲了一闷棍般,刺痛无比,无数图纸资料不停的往他脑海里灌:什么精密车床、精密铣床,精密磨床、插齿机、滚齿机、精密减速机。。。。。。。

    系统仿佛知道朱慈炅获得荣耀奖励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所以拼命的往他脑海里灌注知识,这一通灌,灌的朱慈炅错点喷出来,但脑海里的东西怎么往外喷呢,既然没地方喷,那就只能硬扛着了。

    朱慈炅仿佛羊癫疯发作一般,手脚开始抽搐,脸部开始扭曲,那白眼更是早已翻出天际,就差口吐白沫、人事不知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界可能只过了一瞬间,朱慈炅却感觉好像过了几个世纪那么漫长,终于,系统停止了疯狂的灌注,朱慈炅长长的吐了口气,忍不住在脑海中虚弱的道:”美女,有没有搞错啊,你们这是奖励还是惩罚啊,朕都差点被你们弄死了!“

    系统美女一如既往,压根就没有理会他,自顾自提示道:“叮咚,友情提示:为保证殖民地不脱离管控,最好采取直接统辖的方式,将殖民地纳入本国版图,具体方法请参见沙俄对远东西伯利亚的统治!提示完毕,祝你游戏愉快。”

    朱慈炅感觉自己的脑袋都快炸开了,什么沙俄对远东西伯利亚的统治啊?貌似,好像沙皇俄国以前只是一个大公国,西伯利亚则是蒙元支系金帐汗国的领地,至于最后怎么并入沙皇俄国的,这个他还真不清楚!

    总之,系统说的没错,西伯利亚应该是属于殖民地性质,只是沙皇俄国的殖民方法比较特殊,所以,西伯利亚一直都没有脱离沙俄的统治。

    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前几年设立的漠南、交趾、日南、吕宋等行省,直接纳入大明版图,由大明朝廷派驻地方官员管理,这样以后就不会存在什么殖民地闹独立的问题了。

    朱慈炅已经明白了系统的意思,他前几天还想着要不要派个总督来管理莫卧儿帝国,甚至总督人选都已经开始考察了,现在看来,还是不要派总督的好,分成几个行省由大明朝廷直接管理才是最好的方式!

    至于官员的调派和州府县的划分,让吏部尚书杨嗣昌头疼去吧。

    正当朱慈炅瘫在椅子上思考莫卧儿帝国的殖民问题时,一身军服,英姿飒爽的皇后秦明月端着一壶参茶轻手轻脚的走进来。

    ”哐“,托盘和茶壶落地的声音吓的朱慈炅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紧接着,他的头突然进入了一个温暖馨香的怀抱。

    皇后秦明月小心的抚着他的脸,焦急的问道:”皇上,你怎么了?“

    ”嗖“的一声,门外的曹化淳如同幽灵般的出现在书桌前,看到朱慈炅的样子,曹化淳吓得脸都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慈炅这会儿才感觉到,浑身上下好像都湿透了,脑袋更是跟灌了铅一样,这次系统灌注的知识的确太多了,简直灌的他欲仙欲死,还好,灌完基本就没事了,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看着秦明月和曹化淳关切的眼神,朱慈炅只感觉心中一阵温暖,他虚弱的笑了笑,反过来安慰道:”没事,没事,朕只是想事情想多了,头有点疼而已。“

    秦明月闻言,心疼的捧住他的脑袋,双手食指扣住他的太阳穴,边轻轻为他按摩,边含泪规劝道:”皇上,你已经做的够好了,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做的比你更好了,不要再为国事如此操劳了,万一你把身体累垮了,我们怎么办,大明怎么办?“

    曹化淳此时也是满眼泪水,心疼不已,只是他这身份,是没资格插嘴皇上与皇后之间谈话的,只能站在那里干着急。

    朱慈炅看他们这个样子,不由哭笑不得,这误打误撞还成了个模范皇帝了,自己可不是为国事操劳才弄成这个样子的,他挥了挥手,轻慰道:”朕休息下就没事了,曹公公,你下去吧。“

    曹化淳闻言,关切的看了一眼,感觉皇上真的没什么大碍,这才拱手躬身,慢慢的退了出去。

    朱慈炅慢慢的把头靠在秦明月怀里,闭上眼睛,边享受着轻柔的按摩,边翻阅起脑海中的资料来。

    系统这次真是够疯狂也够给力啊,给出的精密机床竟然已经达到了后世普通机床的标准,如果能做出来,大明的军工必将产生质的飞跃!

    不过,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因为这一时期的基础工业太薄弱了,有很多东西都必须从头做起。

    比如制作各种机床刀具所要用到的工具钢,这会儿压根就没得卖,只能自己做,系统倒是给出了制作方法,不过这个制作过程就要人命了。

    因为工具钢是一种合金钢,里面必须添加锰、铬、钒、钨、钴、钼等微量元素,这些东西也没有卖的,要通过各种矿石提纯,自己生产!

    又比如说电机,现代的电机倒是随处可见,哪里都有的卖,明朝那会儿上哪儿买去,还是得自己做。

    一个电机看似简单,但是,里面的材料也没得买啊。

    像硅钢片,像漆包线,这种后世很普通的材料在明朝要做出来都麻烦的要死。

    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啊,想着想着,朱慈炅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获果实

    精密机床并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出来的,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收获果实,这个果实不但包括莫卧儿帝国的领地,还包括巴达维亚荷兰人所占的领地,甚至还包括莫卧儿帝国储量惊人的真金和白银。

    莫卧儿帝国疆域之巨大,可以说丝毫不下于扩张之前的大明帝国,其东起东胡帝国,西至坎大哈,南到迈索尔,北边直接延伸到了巨大的山脉脚下,可以说后世南亚所有国家几乎都被他囊入其中。

    这么一个巨大的帝国怎么收获呢?要是慢慢的打下来估计一年时间都不够,还好,现在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已经投降了,朱慈炅直接令他写了四份投降懿旨准备分别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方向同时接收莫卧儿帝国的领地。

    西北方向是最重要的,因为坎大哈还有莫卧儿帝国将近十万大军,朱慈炅直接令卢象升率天雄军留守德里,而侯世禄则率领远征军第一军团和暹罗军团带着沙贾汗的懿旨一路疾行,赶往坎大哈,先将那里的十万大军收服,缴了械再由暹罗军团押到果阿来。

    侯世禄则率远征军第一军团直接留在西北,步炮兵留下驻守坎大哈,骑兵则一路回头去接收西北所有领地。

    西南方向也好办,现在莫卧儿帝国已经投降了,沿途也不需要那么多军队驻守了,直接让秦拱明拿着沙贾汗的懿旨一路接收就行了。

    至于东北方向,差不多都被曹文诏的东路大军给占领完了,从莫卧儿帝国进攻果阿掀起大战,到卢象升兵临德里,迫降沙贾汗,中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时间,曹文诏已经率东路大军将铁路修到离德里只要几百里远的地方了。

    朱慈炅直接令曹文诏率关宁军和安南军赶到德里取了沙贾汗的懿旨,安南军直接押着德里守军俘虏赶往果阿,关宁军则带着懿旨去接收东南和东北剩下的土地,而定辽军和东胡军团则继续带着三十万俘虏慢慢修,将铁路修到德里再说。

    军队接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行政区域的划分了,在沙贾汗时期,莫卧儿帝国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个苏巴,也就相当于大明的行省,朱慈炅直接拿着地图一顿圈,将小苏巴合成大苏巴,最后定下了十五个行省。

    至于州府县,他就懒得具体去划分了,一道旨意直接传到京城,令吏部即刻选拔十五省的行政官员,前来莫卧儿帝国赴任,当然,这应该是最后一次用莫卧儿帝国这个称呼了,等官员到任以后,这里就应该称为大明某某承宣布政使司了。

    这里光是设置行省还不够,毕竟是新接收的领土,如果不派兵驻守,还真不能保证他们不造反,这么广袤的疆域,没有三十万兵力怕是很难镇的住,但朱慈炅又不想把正规军团放这里虚耗,怎么办呢?

    调卫所的屯卫过来吗?这样估计还不行,因为屯卫平时主要还是以屯田为主,不可能时刻集结在一起,而像这种新接收的地区,必须有常备军驻守,如果别人都开始造反了你再临时去集结军队,那恐怕就来不及了。

    最后,朱慈炅还是决定,扩充陆军预备军团,从南方各行省招三十万新军,组成江南、广南、云南三个预备军团,前来莫卧儿帝国驻守,以后,莫卧儿帝国分为三个防区。

    东北防区总部设置在达卡,由江南预备军团驻守,负责东北五省的治安,每个行省派驻两万人马,其中一万驻守在首府,另外一万分散到各州府。

    中南防区总部设置在德里,由广南预备军团驻守,负责中南五省的治安,每个行省派驻两万人马,其中一万驻守在首府,另外一万分散到各州府。

    西北防区总部设置在坎大哈,由云南预备军团驻守,负责西北五省的治安,每个行省派驻两万人马,其中一万驻守在首府,另外一万分散到各州府。

    至于领兵将领,朱慈炅直接从各大军团中选取了三个年近六十的老将张应槐、刘大受、谢朝佐来担任三个预备军团的主将,其余各级将领则直接从武进士中选取。

    朱慈炅还趁这个机会给武进士规划了一条升迁之路,以后,所有武进士都必须先在预备军团磨砺几年,待弓马娴熟,累积了一定的指挥经验,再派往各正规军团任职。

    这样既不影响他们的收入,又不耽误他们的前程,以前武举高中直接就派往正规军团指挥千军万马作战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那个时候朱慈炅手下没有那么多可用的忠诚将领,不用武进士就得用以前的老油子,对军队的掌控和战斗力的提升都极为不利。

    现在就不一样了,各正规军团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忠臣良将,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以后就是要注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了,只有用经过层层培养,层层考核的武进士来担任将领,才能不断提高明军的战斗力,光会拳脚功夫和纸上谈兵还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莫卧儿帝国疆土的接收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作为皇上,他只要将大致框架定下来就行了,至于具体事宜,那就是兵部和吏部的事了。

    安排好莫卧儿帝国的接收事宜,朱慈炅又将目光投向了巴达维亚,荷兰人在那里经营了数十年,周围的土著武装都被他们消灭的差不多了,像三佛齐、满加刺、渤泥、苏禄等土著国家都被他们打得人影都找不到了。

    要不是他们本土人口实在是太少太少,估计整个南洋群岛,除了吕宋,都要被他们收入囊中了,不过他们没有人,大明有的是人啊,那些岛屿可是不收白不收!

    朱慈炅决定还是在那里成立一个行省,其实以前巴达维亚四周也是大明的领土,大明曾在那里设立了旧港宣慰司管理南洋诸岛,现在正好,朱慈炅直接沿用了原来的名字,在巴达维亚成立旧港承宣布政使司与吕宋承宣布政使司一起掌管南洋诸岛。

    这下吏部又有得忙了,一下多出十六个行省,所需的官员何止千记,大明的进士也有福了,一下多出这么多实职官位,哪里都要人,他们简直成了抢手货。

    以前要当官可没这么简单,就算是进士,获取功名之后差不多都得在国子监甚至是各衙门底下挂着,只有等到实职出缺才能去填补,现在只要有进士功名估计都能谋取个七品以上的官职,甚至连举人都有机会出任县令等七品官员了!

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银满仓

    收获了土地,接下来就是收获金银了,朱慈炅这次可是下了血本,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差不多在莫卧儿帝国投入了价值五亿两的真金白银用来收购各种物资,现在他可是个负翁而不是个富翁。

    他旗下的四家公司压根就没有这么多的金银储备,差不多有一半用的是龙币的本金,也就是说,如果出现龙币挤兑的风潮,他立马就得破产,因为他现在压根就没有这么多金银去收购发行出去的龙币。

    当然,以大明这么稳定的形势,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出现龙币挤兑风潮的,恰恰相反,龙币的发行量正处于迅猛增长期,现在每个月发行的龙币,已经从最初的两千万两上涨到了恐怖的五千万两,也就是说,光龙币的本金累积起来就差不多有五亿两了!

    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再有一年,龙币的发行量就将超过十亿两,这个数字就相当恐怖了,如果要跟某个国家打贸易战,他随随便便就可以从本金中抽出三四亿两真金白银砸下去,在这个时代,还真没几个国家扛的住。

    当然,那些都不是属于他个人的钱,只能借用一下而已,最后还是要补回去的,他的个人资产能扩充到什么程度,就看这次剪羊毛行动的收获了。

    其实,在这之前,他就获得了两笔收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珍宝船上那三千万两真金白银早已运回大明,东路大军这一路推进大明皇家兴隆商号跟在后面差不多也赚取了将近两千万两的利润,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第三笔和第四笔收益马上就来了,在占领巴达维亚和德里之后,马祥麟和卢象升就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要去控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金库和莫卧儿帝国的国库,这两处地方其实并不是很难找,一通威逼利诱加严刑拷打之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金库倒没什么好惊奇的,因为他们的规模就那么大,能赚到的钱也有限,最后统计了一下,里面真金白银的价值总共也就三千万两左右。

    莫卧儿帝国的国库可就不一样了,要知道整个莫卧儿帝国可有将近一半的土地是皇室的私产,这次大明组织的疯狂收购正好绝大部分都是农副产品,沙贾汗所赚取的财富之惊人,可以想象。

    但是,最后卢象升统计出来的数据还是把朱慈炅吓了一大跳,莫卧儿帝国的国库中,竟然光黄金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反倒少些,只有几百万两。

    一千多万两黄金是什么概念,现在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可是一比四十,也就是说,光莫卧儿帝国国库中的黄金就价值四亿多两白银!

    这个数字夸张吗?其实一点都不夸张,莫卧儿帝国最有名的泰姬陵就是沙贾汗建的,按当时的物价比,光是购买宝石和水晶就耗费了将近两百万两黄金,而后莫卧儿帝国更是大肆新建黄金寺庙,一座寺庙耗费的黄金都是数以万计的,这个国家对黄金有特别的偏好,黄金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作为皇帝的沙贾汗自然更不必说,估计他应该是将大明这次收购行动中绝大部分的黄金都捞到了手里才能聚集起如此恐怖的财富。

    朱慈炅得知消息以后,心里那个舒坦啊,这一把,几乎就将所有投资全收回来了,接下来所获得的收益全部是纯利润,这次真是赚大发了。

    为此,他决定,以后在扩建京城的时候,专门给沙贾汗和莫卧儿帝国皇室修建一座宫殿,就按他皇宫的规模修建,以表彰他对大明帝国的贡献!

    接下来就是真正剪羊毛的时候了,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和大明葡萄牙商贸公司的各路精英齐聚果阿,连孔德德都回来了,在朱慈炅的主持下,两家公司最后定下了各类商品的价格。

    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粮食,朱慈炅定下的价格还是十两一石,那么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和大明葡萄牙商贸公司到底从莫卧儿帝国收购了多少粮食呢?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次疯狂的收购,竟然从莫卧儿帝国收购了一亿多石的粮食,这么多粮食,能卖出去吗?

    这个一点都不用担心,要知道现在莫卧儿帝国的人口有将近五千万左右,就算是平均每两个人一个月消耗一石粮食,一个月也是两千五百万石,这些粮食,光够四个月的量,而莫卧儿帝国哪怕现在就恢复生产,等到有粮食产出的时候,最少也是半年之后了,一亿多石的粮食还不够半年的消耗呢。

    也就是说光这一项,就能赚取差不多十亿两的收益!

    其他物资虽然收购的不是很多,但是按定下的价格算,价值也有差不多有将近五亿两白银,这样算下来,光是这一次,朱慈炅就将赚取十多亿两白银,等于是将莫卧儿帝国市场上流通的金银刮走了将近八成!

    当然,这只是预期收益,怎么把东西全卖出去是个问题,那些参与暴乱的平民还有手持大把金银侥幸没有被乱民劫掠的贵族愿不愿意把钱掏出来买东西也是个问题。

    可别小看了这些问题,据锦衣卫密探来报,大多数参与暴乱的平民并不敢把所有抢来的金砖银锭刨出来买粮食,因为他们怕啊,一块板砖大的金砖值多少钱?那可是几千上万两,能买几万甚至是十几万斤粮食,有几个人敢一次拿出来啊!

    反正现在国家都被你们占领了,你们万一直接明抢怎么办?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大多数平民都是拿着掰的跟狗啃了一样的碎金和碎银来买粮食,一次买上那么一点,能保证不饿死就行,所谓财不露白,莫卧儿帝国的平民都明白这个道理。

    这种消费方式,猴年马月才能把他们手里的金银赚回来啊,要知道黄金时间可就半年,等第一波种下去的粮食收获了,这物价就要慢慢恢复正常了,到那个时候还赚个屁啊!

    这个时候,朱慈炅想到了龙币的优点,方便携带啊,你揣块板砖大的金砖揣身上,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但是你如果揣把龙币揣身上,鬼都看不出来。

    正好,龙币始终是要在莫卧儿帝国推广的,如果能让所有平民都用龙币,那他们就不用担心钱财露白了。

    怎么让所有平民都相信呢,这个在大明本土已经演练过一次了,所有官员都明白,就是多示范呗,于是莫卧儿帝国各地拿着龙币去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和大明葡萄牙商贸公司的分号买东西的人突然多起来,莫卧儿帝国的平民渐渐明白了,原来这种纸币也是可以当钱用的。

    然后,朱慈炅又让大明皇家兴隆商号和大明葡萄牙商贸公司所有在莫卧儿帝国的分号改建了一下,隔出很多单间,每次只允许进去一个人,至于是买东西还是兑换龙币,绝对给你保密!

    又是一通刻意的示范之后,莫卧儿帝国的平民终于开始跟风了,拿金砖银锭兑换龙币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直接就是一大框子金砖背进去,然后一筐子粮食背出来,谁知道他兑换了多少钱。

    这一下总算把莫卧儿帝国的经济搞活了,大明皇家兴隆商号赚到的金银越来越多,一船船的真金白银又从莫卧儿帝国运回大明,比运来的时候更频繁了。

    朱慈炅估计,自己的金库和银库都怕都快要爆仓了,唉,又得扩建,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第十五卷 第四章 发展规划

    朱慈炅在莫卧儿帝国的收获还不止上述这些,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大收获,那就是莫卧儿帝国皇室名下的土地,那可是占了莫卧儿帝国领土将近一半的土地啊,具体有多大,那真是算都算不清,总之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些土地怎么处理呢,白白分给所有平民吗?朱慈炅可没这么大方,这些土地,哪怕是光种粮食一年的收益也是相当惊人的,更何况,还有很多经济作物可以种呢,那收益更惊人!

    至于种地的农民,这个也好办,莫卧儿帝国的平民也不是所有人都参与暴乱了,胆大的,抢的多的,几辈子都不用愁吃喝的是有不少;胆小的,不敢去抢的,穷的叮当响,饿的呱呱叫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要真把他们饿的没办法了,他们又该造反了。

    现在正好,没钱,没关系啊,签卖身契啊,卖身给大明皇家兴隆商号,保证你天天有饭吃,但是,必须干活,必须种地,种的多就吃的饱,种的少就吃半饱。

    赚了这么多钱,剪了这么多羊毛之后就该考虑莫卧儿帝国发展的问题了,毕竟这里以后就是大明的直辖地了,总不能老让他们穷的叮当响,这样不利于安定团结,更不利于大明今后的整体发展。

    朱慈炅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赚完钱之后一毛不拔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做的,他决定,最少拿出一亿两白银来促进莫卧儿帝国的经济发展。

    怎么促进经济发展呢?这个朱慈炅经验已经很丰富了,首先自然是修路啦,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莫卧儿帝国的马路可比大明帝国差多了,要按大明帝国那样每个行省一百万两肯定是不够的,他直接给每个行省拨款两百万两,用来修筑公路交通网络。

    十五个行省,一次就是三千万两,手笔之大,把户部尚书程国祥的下巴都快惊掉了,还好,这钱不用从国库拨,而是由大明皇家日兴银行拨付,他只管发钱就行了。

    当然,光有公路还不够,还要有铁路,铁路之便捷,在这个时代,那简直就跟神话一样,有了铁路,不管是出门还是经商都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像朱慈炅本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已经坐惯了火车,没有火车他甚至德里都懒得去!

    这个时候修铁路虽然没有后世那么耗钱,但是要将莫卧儿帝国这么大的疆域用铁路贯通那也不是个小数目,他直接给大明皇家机械集团投入了两千万两,造,使劲造,铁轨,火车,能造多少造多少!

    他还给定辽军拨去一千万两,修,使劲修,带着三十万俘虏疯狂的修,大鱼大肉,让他们吃个够,把莫卧儿帝国全境的铁路修通了,就还他们自由,放他们回漠南!

    当然,光国内交通方便了还不行,这个时代,要想赚大钱,还是要做海上贸易,但是,莫卧儿帝国就没个像样的港口,大宗货物基本上都是拿到果阿去交易,虽然大明和葡萄牙是铁杆盟友,朱慈炅也不想这钱白白被葡萄牙给赚去了啊。

    所以,他决定在东部的达卡、加尔各答和西部的孟买、卡拉奇各修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用来沟通海外,发展海上贸易,这样一来又是一千多万两的投资。

    还有,这基础设施都建设好了,你总得有商品卖啊,根据莫卧儿帝国的基础和大明发展的需求,朱慈炅决定在莫卧儿帝国大力种植经济作物。

    像莫卧儿帝国的香料就很有名,欧陆列强甚至一度以为香料都是产自莫卧儿帝国的,在这个缺乏调味料的时代,香料就是最好的调味料了,销路压根就不用愁,所以朱慈炅准备在莫卧儿帝国大力推广香料种植,尤其是皇室名下的土地,起码要种上一半的香料,他要垄断整个世界香料市场!

    还有棉花也是不错的经济作物,随着大明纺织行业的发展,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出来也不愁销路。

    接下来就是矿产开发了,莫卧儿帝国的铁矿储量那是相当丰富的,可以效仿漠南那边的形式,在铁矿密集区建几个初级炼铁厂,将铁矿石加工成铁锭再运到大明去进行深加工。

    还有,莫卧儿帝国的黄金储量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好像舍不得挖,总是去收购别国的黄金,朱慈炅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挖,使劲挖,能挖多少挖多少,那可都是钱啊!

    经济发展规划到这就差不多了,再往深里发展,那就是各种加工产业了,朱慈炅可不想让这里发展的比大明本土还猛,钱多了他们又该有其他想法了,到时候反而麻烦。

    基础设施和各种原料初加工产业建立起来之后,这里的平民要混个温饱是没问题的,这样就足够了。

    最后,对于莫卧儿帝国薄弱的防御朱慈炅也很不满意,这么大的疆域总共才几座城池,这敌人一打进来岂不是一马平川,守都没法守。

    他又给各个行省拨付了一百万两,不说多了,各省的首府,还有各个州府的城池起码得建起来,这样不但有利于防御外敌入侵,平民想要造反难度也大了,各地驻军都守在城池里,火枪火炮一架起,拿着菜刀和锄头的平民想要攻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投资下去,朱慈炅相信,应该能让所有平民渡过这半年的艰难时期了,要知道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可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就算穷的揭不开锅的平民,只要愿意去干活,饭还是能吃得上的。

    如果饭都没得吃了还懒,那就去饿死吧,谁也救不了!

    他这一通规划下来,接下来半年时间里,莫卧儿帝国还真没饿死什么人,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要知道,莫卧儿帝国可是先经大乱又经大战,按正常情况来说,最少也得饿死一小半,大明以前的朝代更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战一起,立马民不聊生,最惨的时候,平民甚至十不存一!

    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会儿孟加拉只是爆发了一场海啸淹没了部分农田,结果一次就饿死将近三百万人!

    不得不说,朱慈炅这次规划做的还是相当及时的,不但保住大部分平民不被饿死,也为将来的殖民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莫卧儿帝国慢慢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第十五卷 第五章 运河之策

    临近七月,酷暑渐渐来袭,果阿可没有京城里那种冰块式的空调,这对习惯了清爽一夏的朱慈炅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这个时候,他只想赶紧将南亚的一切处理好,赶紧回京城。

    此时,大战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南亚的形势日趋稳定:

    远征军第一军团、远征军第二军团和关宁军已经接收了莫卧儿帝国全境;

    三个预备军团也正通过铁路陆续运送到达卡和德里,至于坎大哈,那只有走过去了,云南预备军团正在赶往坎大哈的路上;

    大明吏部调派的地方官员也逐渐到位,他定下的各项规划也在逐步实施中;

    一切即将步入正轨,朱慈炅考虑了一下,还是将远征军第一军团留在了坎大哈,防止波斯帝国突然袭击,远征军第二军团则调往星城港,维护南洋稳定,至于其他军团,则全部返回大明休整。

    正当他准备召集各路大军一同返回大明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却来到了果阿。

    这人是王征南手下的得力干将,现任锦衣卫镇抚使萧九成,朱慈炅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