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骨-第9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前线局面失控,鲁夫一面派人前往炮兵阵地,抢救陷入火海中的官兵和大炮,一面将情况上报到a集团军群司令部,请求下一步作战指导,具体而言是原来的炮兵开路的计划已经完全失败,接下来如何在失去大炮的支援下攻克对方坚固的堡垒。
这个时候,曾经野心勃勃准备用中国人鲜血来铸就元帅基座的鲁夫,不得不彻底放下对安家军的轻视,难堪地低下高贵的头颅,绞尽脑汁思索应对良策。
半小时后,利斯特元帅回电历时两小时的炮火,应该基本上摧毁了前进道路上的反坦克壕与地雷,这样晚间的进攻无需再进行炮火准备,司令部将派出坦克部队开道,掩护步兵进攻。届时,帝国强大的自动化炮兵部队,将在移动中用炮火掩护坦克和步兵前进,这样对方无孔不入的火箭武器将无用武之地。
鲁夫心中稍微安定,但想到今天对方接连出现的神秘武器,却怎么也乐观不起来。
时光流逝,转眼间已经是凌晨时分。
夜sè里,德军规模庞大的坦克部队,排开了阵型,气势汹汹地向着安家军的防守阵地压了过来,在坦克的后面,是排着松散队形的密密麻麻的步兵。
在加伊姆外围防御阵地上,顾少培上士站在一线堡垒的shè击口前,指挥几名防空兵cào作着一méni式75毫米高shè炮,将炮管放平,黑漆漆的炮口伸出要塞之外,对准了国境线另一边的大地。
在这片高出地面约五米、占地约一公顷的堡垒上,部署着十二mén重量为五点二五吨的i式高shè炮,白天这些高shè炮可用来防空,晚间炮口平放后,便是最好的反坦克利器。
“嗖嗖嗖”
随着一片照明弹突然升起在空中,德军的踪迹顿时暴lù在光天化日之下。
作为这个炮室炮长的顾少培,早已将前面的视野各处编上了号,没有任何迟疑便报出敌人坦克所在的shè击诸元,一声令下,75毫米反坦克炮弹脱膛而出,对面的坦克立即冒出黑红sè的焰火和烟雾,趴在原地不动了。
没有过多的兴奋喜悦,装填手迅速cào作自动装填机,将下一发炮弹装进炮膛内,同时顾少培再次报出新的shè击诸元,主炮手和副炮手快速地旋转炮身上的各个转轮,调整炮身,对准新目标shè击。
平日里千锤百炼下反复训练,使得这个官兵人数达到六人的炮兵小组,动作非常的娴熟和迅速。
这种训练在他们几年的炮兵生涯中,几乎每天都需要进行,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刻。在今天白天的防空shè击中,顾少培所在的小组便成功击落两架ju87斯图卡轰炸机,现在对地shè击,依然表现得很完美,还没有等进攻中的德国坦克将反击的炮弹对准堡垒的shè击孔,第二发脱膛而出的炮弹,已经准确地将第二辆德国坦克给击毁。
照明弹就是命令,当顾少培小组行动的时候,正对准边境线另一侧的十多个边境堡垒,一起开火,密集的弹幕shè向敌人,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那些耀武扬威前进的庞然大物,在猛烈的炮声中化为一团团红球。
伴随坦克进攻的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数以百计冲在前面的士卒,身子猛然定了一定,随后便直tǐngtǐng地摔到在地上,后面的德国兵赶紧趴在地上。
这时,伴随进攻的德军自动化炮兵,终于开火。
大地呜咽,各种口径的自走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车所发shè的炮弹,jiāo叉着各种弧度及线条,向着边境线附近争相覆盖下来,瞬间吞没了边境线上全部的堡垒,爆炸的火光印红了半边天空。
“后退,隐蔽”
顾少培大声地警告着自己的战友,炮手、副炮手、装填手和两名运输兵,七手八脚地将大炮向后拉,待炮管完全退出shè击口,顾少培按动按钮,shè击口前厚度约三百毫米的铁板迅速下降,将shè击口牢牢地遮蔽。
包括顾少培在内的六名炮兵,全部轻吁了一口气。
大家靠着后方的墙壁坐下来,倾听着外面传来的隆隆的爆炸声,感受着要塞遭受炮击后传来的剧烈颤抖。
由于有隔板将内外隔离开来,同时要塞还做了特殊减震处理,大口径炮弹爆炸时发出的巨大震dàngbō,并未让官兵们非战斗减员。
ps:惨烈的战斗打响了,咱们的月票战也打响了!
弟兄们,天子非常需要你们的帮助,快点儿投出你至关重要的一票,把《铁骨》顶进分类前十吧,拜托了!
第一九九五章 战地流星
第一九九五章战地流星
夜色中,德军自走炮车的炮管不断地喷吐着火舌,再加上坦克炮火,一片片密集的弹雨落到安家军的防线上,火光和硝烟四起。
尤其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德国竟然动用了两百多门采用南华技术生产的107毫米十二管火箭炮,展开齐射。
一时间,整个前沿全都是弹雨飞过空中的啸叫以及落地时发出的巨大爆炸声,两千多发火箭弹的密集攻击,整个防线完全被炮火笼罩。
就在德国人额手相庆的时候,位于前沿堡垒后方小山上的要塞,突然射出密集的炮火四十八门东风i型150毫米重加农炮,带着响亮的炮击声,炮口喷吐着耀眼的火焰。重达51公斤的弹丸,以每分钟两到三发的速度,向着德军的火箭炮阵地落下。
剧烈的爆炸声接踵响起,德军原本准备打了就跑的火箭炮车,一时间转移不及,迅速地陷入火海中。
要知道早在开战前,边境前沿三十公里内所有地区,全部被炮兵进行了编号,因此向哪个方向射击早已跃然炮兵们心中,出错的几率微乎其微。
东风i型150毫米重加农炮曾经是安家军要塞炮的首选,后来随着冶金以及军工技术的长足进步,才逐步被203毫米、330毫米和380毫米三种口径的要塞炮取代,其中330毫米要塞炮主要来自“敦刻尔克”级战巡的主炮铸造技术,380毫米要塞炮则来源于“黎塞留”级战列舰的铸造技术。
对于成熟的技术实行拿来主义,南华的科研机构并不觉得有什么丢脸,与其浪费时间研究别人摸索多年的东西,还不如全盘借鉴,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研究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如今分布于南华各海岸要地的要塞炮,只有东北、大汉半岛以及远东沿用了日本人未及破坏的要塞炮,自成体系,为此东北和远东的四家军工厂特意保留了几种口径重型炮弹的生产线,继续供应炮弹。
相信再过几年或者是十多年,这些要塞炮最终会被威力巨大、射程超远的导弹所取代,现在南华的导弹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岸舰导弹、舰舰导弹、地空导弹等层出不穷,随着今后空地、空空、空舰导弹问世,整个海疆的安全将获得更大的保证。
不过即便如此,曾经是安家军炮兵杀手锏的150毫米口径重加农炮炮弹的威力,依然不容小视,一般来讲,一颗炮弹落地炸开,百米范围内均被溅射的弹片和冲击波笼罩,若没有障碍物保护,非死即伤。
此刻四十八门巨炮一起开火,足以覆盖两平方公里的土地,炮弹落下时弹片和激荡气流形成的交叉伤害,让暴露在平地上无法躲避的火箭炮炮兵迅速成为牺牲品,一门门火箭炮栽倒在地,一名名炮兵尸骨无存。
那些原本准备拉拽火箭炮及时逃跑的卡车,成为了此轮炮击的殉葬品,车厢里装载的大量火箭弹,连续殉爆,整个德军后方一片火光,冲天而起的火云,把大地照射得一片通红。
看到安家军的重炮群开火,德军的大口径加农炮群也开始进行射击,以压制安家军的炮火。
夜空中,各种口径的炮弹呈现出一个个抛物线,飞速地向着安家军坚固的钢筋混凝土要塞扑去,接触到要塞表面后炸出一团团绚烂的火团。
几乎是一瞬间,整片山地成为了火海,大多数堡垒和炮台均遭到弹雨的包围和覆盖,火团骤闪骤灭,硝烟散乱起伏。在连续炸开的火光与烟尘中,缥缈而又恍惚,似乎整个山体都在晃动。
由于构筑在山上的要塞完全按照高标准的海防要塞建造,德军的炮击看起来声势惊人,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却不大,安家军的炮群依然在强硬地回击,一枚枚炮弹喷薄而出,迅速把德军的加农炮阵地卷入火海中。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德国人为什么不再次出动卡尔臼炮?以卡尔臼炮重达两吨的巨型炮弹的威力,要塞防御起来绝对不会这么轻松!
问题在于卡尔臼炮射程只有悲催的四公里,必须要拔除前进道路上所有的阻碍,近距离进行打击才能奏效,而在这战火弥漫的战场上,这样的距离无异会让操纵巨炮的德国人十九人炮班来多少死多少。
在双方炮兵对轰的时候,安家军后方天空中响起飞机马达的轰鸣声,一百多架b1轰炸机从低空中高速掠过,飞越边境线,在雷达的指引下,开始进行投弹。
密集的航弹,迅速把阵地前沿包裹在火海中,一些倒霉的坦克和自走炮车被命中,“轰”的一声爆响后,变成了燃烧的火棺材。
更多的坦克和自走炮车,依然在高速向前挺进,炸开的弹片,碰到装甲表面“叮当”着响,对于坦克的伤害并不大。
空中的轰炸机一**飞过,没有人注意到,在头一轮以高爆弹为主的航弹密集落下后,此后几波打击机群抛出的航弹中,夹杂着大量的卵形容器。
这些卵形容器在下降到一定高度后,自动地炸开,大量的反坦克地雷从天而降,一头扎进地里,当夜色中前进的德军坦克和自走炮车碾压上后,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声接踵传来,爆炸后形成的金属射流和高速金属弹丸,迅速穿透坦克底部装甲,大量地杀伤着坦克内部的乘员。
b1轰炸机群飞过后,一百多架q2强击机群翩然而至。
挂载十枚火箭弹的火箭巢,迅速开火,对着德军密集的突击群展开突袭。由于德军机械化部队已经发现了地面上突然出现的雷区,相继停止前进,于是坦克和自走炮车便成为一个个固定的炮台,在空中密集火箭弹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一串串照明弹蹿升到空中,德军的防空炮火开始对空进行漫无目的的射击,整个夜空,全部被炸开的防空炮弹所包围,但是,由于能见度问题,再加上德军的雷达一直受到强电波干扰,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命中率极低,由始至终,仅有两架飞机受创,但依然摇摇晃晃地挣扎着飞回了机场。
由于德军出现了巨大的混乱,前沿堡垒的各处炮眼,再次打开,在明灭的火光中,一门门防空炮和反坦克炮迅速开火,进退不得的德军坦克,成为了最好的靶子。
顾少培上士指挥着他的炮兵小组,再次将大炮推了上去,大炮炮管伸出炮口,接着炮火的光亮,顾少培报出一连串数据,“轰”的一声响起,干净利落地干掉一辆德国四号坦克。
夜色中,炮击时发出的火焰十分醒目,几辆德军坦克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个炮位,四五发75毫米、88毫米的加农炮弹,在炮眼周边炸开,在浓烈的硝烟中,未及躲避的六名官兵都被爆炸的冲击波震得扑倒在地。
“不好了,炮被敌人打坏了!”
顾少培灰头灰脸地从地上爬出来,先他一步起来的主炮手贺梓汉中士告诉了他一个坏消息。
顾少培一听急了,立即拨开贺梓汉,检查75毫米高炮的损伤情况,只见高炮的传动件已经损毁,两个轮子也在外力下严重扭曲,显然无法自如地推动了。如此一来,哪怕炮身部分仍然可以开炮,但是却无法做到快速操纵调整。
转头看到外面夜色中弹雨纷飞的景象,顾少培有些焦急地问:“其他部件坏了吗?”
贺梓汉摇摇头回答:“高低机构在炮身的这一边,没有损伤,其他部件也一切良好!”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打,方向由人力手工控制,只要炮没坏,我们就要让德国鬼子多吃点儿苦头。这个时候,多一门炮效果都不一样!”
顾少培将从上方坠下、压在炮架上的混凝土块给搬开,官兵们一见自己组长的动作,立即明白接下去要做什么,他们是光荣的安家军高射炮炮兵,现在接到的任务是把一切靠近边境线的德国坦克干掉,在高炮还能开火的情况下,他们就要继续发挥反坦克火力的关键作用。
“当前十二点钟方向,目标德军四号中型坦克,炮口向左挪动!”
顾少培略微观察了下当前战场,立即指示下一个坐标。面前那辆德国坦克,受困于突然出现的地雷阵,进退不得,正在有一炮没一炮地充当固定炮台,大量德军士兵,越过坦克,呈散兵线向我军阵地冲来,但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轻重机枪弹雨。
“起”
“嘿着”其他五个弟兄奋力地抬起炮身,让炮口向左移动。
“停!”
顾少培见火炮的角度刚刚对准那辆四号坦克,立即指挥弟兄们停下来,随即炮手和副炮手操纵炮身,快速地调整角度。
“嘭”
炮弹脱膛而出,正好打在德国的四号坦克上,绽放出无比妖艳的黑红色花朵,炮室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重新喷射火力的炮口,再次引起了德军坦克的重视。要知道吸收南华豹i坦克经验的五号坦克以及凝聚着德**工技术结晶的虎式坦克,都拥有先进的火控系统,炮击的命中率高达90%,又是一片弹雨向着顾少培这个炮位而来。
“不好,隐蔽!”
一片炮弹呼啸而至,顾少培招呼着正在欢庆的兄弟赶紧退出炮室,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有两枚炮弹直接从炮口穿了进来,在炮室内部炸开。
剧烈的爆炸声响起,沸腾的火浪以及激射的弹片,迅速把弹药引爆,整个炮位在连续的炸响声中,就此归于沉寂。
英雄不朽!
此时整片战场局势依然混沌不清,德军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新炮群,再次向前沿阵地炮击,试图用炮火摧毁雷区,这遭到了安家军后方一处炮兵阵地的炮火还击。
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力,整个天空和地面,全部是激射的曳光弹残影。
随着德军的坦克,再次开动,德军的炮火渐渐衰弱,与之对应的则是拱卫一线堡垒的前沿阵地上,已经涌进我军七八个连的步兵。
由于连续的炮战,没有人注意到已经被炮火轮了几遍的堑壕是否还能藏人,实际上,这些堑壕有地道与后方相连,在连续的抢修下,这些阵地已经能再次投入使用。
第十六集团军四十六师一九六团二营负责的战线上,一名侦察兵弓腰小跑到站在掩体前的连长范启成身边:“连长,德国人上来了!”
来自湖南岳阳的范启成中尉点了点头,对着话筒用普通话招呼道:“各火力点做好准备,敌人的炮火被咱们的炮兵给压制住了,剩下的要靠我们步兵来解决!兄弟们,干死德国佬,用敌人的鲜血来证明我们安家军才是真正无敌的最强陆军!”
“你就放心吧,连长,敌人的坦克被报销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就看咱们的了!”一班长周治安的声音在掩体的音箱中响起,随后其他各班班长表决心的回答先后传来,不断地激励着弟兄们的士气。
“没错!就这么点儿坦克,还不够塞牙缝的!”火力排排长孙璞少尉自信满满地说道。火力排配属有六具iii式40毫米火箭筒,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达到350mm到400mm,直射距离超过400米,是对付坦克的杀伤利器。
同时,安家军步兵班每个班都有一具威力巨大的火箭筒,对于坦克的威胁不言而喻。
“冬瓜,格老子的你等会儿瞄准了打,最好是一下子让德国佬的坦克趴窝。如果轰不准的话,看我不好好收拾你龟儿子!”
一名班长一边操弄手里的自动步枪,一边低声告诫班里唯一的火箭筒手,这名火箭筒手和他同样来自四川郫县,相互之间开惯了玩笑。
“老栓,你就放心嘛,老子的准头凶得很,保管一火一个,不给你拉稀摆带!”被叫做冬瓜的火箭筒手快速地露出半个头,判断好目标的方位,随即猫着腰,带着副射手在战壕中找了个更好的射击方位,这才回答自己老乡的话。
“要得嘛!你要是能首发命中,我就把昨天刚刚收到的婆娘寄来的豆瓣辣椒酱给你,我看你都眼器好久了,每次看到我下饭吃都吞口水!”班长笑着打趣。
没有被班长的激将法搅乱心神,冬瓜伏地探出半个脑壳,判断什么时候发动致命一击效果最佳。
当一辆德国iii号坦克冲到阵地前二百五十米时,冬瓜果断地探出身子,手中的火箭筒迅速地瞄准了目标,开火
“嘭”地一声巨响,那辆掩护步兵突击的三号坦克,被射来的火箭弹轰开了车体前50毫米厚的前装甲,瞬间穿透车体钢板,引爆车内炮塔周围的炮弹,连续的殉爆将炮塔高高地掀飞空中。
“老栓,我不要豆瓣,你要你婆娘给我找个对象嘛等我打掉十辆坦克,就可以得一枚勋章,到时候说不一定我就是你的长官了!”
冬瓜一边带着副射手转移阵地,一边向自己的老兄弟示威,战壕里传来轻松的笑声。
~~~~~~~~~~~~~~
ps:嗯,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写起来稍微有点儿辛苦,前后修改了好几遍,这才觉得不错,赶紧给大家发上来。
今天是九月四号,天子继续求下订阅和月票!
虽然说距离月票前十还有点儿遥远,但我们不要轻言放弃,大家加油!
!@#
第一九九六章 大获全胜
两河平原北部重镇摩苏尔安西北地区,土地肥沃平坦,加人类早在三四千年前便在此地繁衍生息,自古便是有名的粮仓,呈“y”字型的底格里斯河及大扎卜河,由北向南蜿蜒穿过,带来土耳其及库尔德斯坦高地的丰沛山泉,但进入近代后,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分裂,以及部族、宗教以及列强之间代理人的纷争,战乱连连,此地长期荒芜。i
四年安家军击溃日军进驻该地后,凭借着强大军力的威慑,以及日军屠戮一空后的混乱,在两河地区扶持建立了北部以摩苏尔为首都的库尔德人王国、中部以巴格达为首都的巴格达王国和南部以维西里耶为首都的美索不达米亚王国,而原伊拉克东北部、波斯西南部的领土则组成了直属南华中央的湾北省。
如一只拳头深入到土耳其及叙利亚边境的狭长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矿产,同时对于南华的地域政治意义重大,安毅特批在基尔库克、埃尔比勒及代胡克三地成立双喜市,当地土著一律南迁进入库尔德人王国,华人移民取而代之,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在这片沃土进行军垦。
所谓生产建设,在战乱的情况下,首重建设。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安家军工兵与移民中的壮劳力一起,在边境线附近构筑了坚固的要塞群,并在纵深设置了数道阻击阵地,而妇女老弱则留在垦殖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种植粮食。不过由于边境地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该地所需的大多数粮食,依然需要后方进行补给。
好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连接波斯、中亚、阿富汗和印度的铁路已经全线贯通,同时沿南部海岸线修建的铁路,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再加多条公路网的建设,以及两河流域便利的水路航运,使得补给没有出现问题。
自今年年中与德国关系日趋紧张后,大庆市便成为了战区,许多农田用泥土和碎石填实,再用压路机平整成大片大片的平坦场地,浇沥青后再铺厚厚一层混凝土,足以供大型轰炸机起降。
这些在野外兴建的大片平整地面,平日铺稻草或者树枝,战时拆去伪装,便可以供数量庞大的空军进驻。
事实,随着德国人调兵遣将,我军也作出针锋相对的布局,雷达导引车、加油车先后进驻其中不少地区,围绕这些平整地面,一座座大号的迷彩帐蓬、简易板房以及装甲通讯车,整整齐齐排列两侧,而在跑道尽头的大篷子里,则停放着各式各样的飞机。i
随着夜色降临,一直进行防空隐蔽的机场,难得地打开了照明灯光,把笔直的跑道照得透亮。
在一个方形的大帐篷里,一位着灰色和天蓝色主色调迷彩军装的空军少校,正对着面前一百多名身穿棕黑色飞行夹克的飞行员们讲话。
在这位少校的身后,黑色的演示板划着一些线条状带有箭头的图形,飞行员们则是人手一份用简易透明塑料夹装着的薄薄文件。
讲解完后,代表战区空军指挥部的年轻少校郑重地问道:“这就是今天晚的任务,大家清楚了吗?”
“明白!”所有人均异口同声地回答。
待少校宣布解散,率先走出帐篷,来到外面的通讯指挥车向级汇报。飞行员们小声交换着对今天任务的看法,依次散去,刚才还人影憧憧的帐蓬,很快便只剩下一堆空椅子。
一刻钟后,在距离帐蓬不远的空地,十五架躯体庞大的飞机,陆续驶出简易机库,停到了机场跑道两侧,许多地勤人员开始围绕周边忙碌起来,有人拿起油罐车的油枪,给战机油箱添油,有人往战机机腹里吊装圆滚滚的航空炸弹,有人攀着梯子,往机鼻、机翼、机背和机尾位置送装有给航空机枪、机炮供弹用的铁皮盒子。
地勤人员全部穿着耐脏耐污的灰色工作服,每架飞机旁边,都有一到两名穿着棕黑色飞行夹克装的官兵帮忙,同时检查有无缺失错漏的地方。今天这个任务非常艰巨,稍微出现一丁点儿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机组人员殒命,由不得他们不慎重。
今天奉命出击的b5大型轰炸机,沿用了成熟的n7运输机制造技术,在局部又有许多创新,它长度三十一米,翼展四十四米,高度八点五米,空载重量三十四吨,满载重量五十五吨,最大起飞重量六十二吨,采用四部2300马力的超级增压发动机,最高速度为590公里小时,作战续航距离高达五千五百公里,运输续航距离更是达到了九千二百公里,实用升限一万二千米,对空武器为两翼十二门米航空机枪,机顶和机尾各一门20毫米机炮。
每个b5轰炸机小组人员通常由机师、副机师、飞行工程师、轰炸手、领航员、无线电员、侧炮手两名、方炮手和尾炮手共十人组成,一个中队十五架飞机就是150名飞行员。千万不要小视这十五架轰炸机的作用,他们能够一次将三百多吨的炸弹投掷到两千五百公里外的地方,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战争凶器。
晚十点,在互道“好运”后,驾驶员们向着驾驶舱外举起了右手大拇指,很快,在发动机在巨大轰鸣声中,螺旋浆高速转动,地面飞起一片飞砂走石。在地面雷达的指引下,第一架b5大型轰炸机滑离地面,腾空而起,十分钟后,十五架轰炸机在机场空完成编队,随后向着北方的黑暗天空飞去。
没过多久,两架4高空侦察机相继起飞,也向着北方的天空飞去。这两架装备四部实施电子侦察的雷达信号接收机、无线电通信侦收机、辐射源方位测向机和电磁辐射源磁带记录机等先进设备的侦察机,将为轰炸机群提供必要的预警,以避免遭遇德国战斗机机群的拦截与打击。
处在八千米高空中的轰炸机编队,很快从土耳其领土方飞过,尽管德国人的雷达站及时进行了预警,但是在夜间却显得无能为力再此之前,大约有四五架侦察机闯入土耳其领空,抛下许多铝箔条,导致德国人也弄不清楚雷达反馈的讯息是否真实。
另外,现在德国空军的雷达技术还沿用南华空军两三年前的技术,空军也对夜航信心不足,同时非常适于夜战的蚊式战斗机因为机体构造等问题,最高只能飞到七千米空中,因此布置在土耳其境内的德国空军只是向级进行了通报,便置之不理。
这个远程轰炸机中队的攻击目标,是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和炼油厂。
罗马尼亚于世纪中期发现石油,后经过国内外资本的开采,逐渐成为欧洲除巴库外最大的石油输出地。罗马尼亚的油田,主要分布于外西凡尼亚阿尔卑斯山附近,主要的炼油工业区位于多瑙河支流附近同时处于多条公路交界处的普洛耶什蒂,距离安家军空军最近的机场二千四百五十多公里,刚好处于b5轰炸机作战半径之内。
五小时后,机群飞临罗马尼亚国土,逐渐下降飞行高度,至普洛耶什蒂空时已经在两千多米高度,沿途的城市均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
在两架4侦察机的引导下,领队的轰炸机率先打开自己的弹舱大门,一百多颗一百公斤至两百公斤级的航弹,如同鱼儿在水中产卵一般,一串串地抛了出去,没过多久,一阵密集的爆炸声连续响起,普洛耶什蒂城大片城区覆盖在浓烟、烈火与尘土之中。
其他的轰炸机根据4侦察机提供的图,也对准目标抛出了自己的航弹。一千多颗航弹,几乎把整个普洛耶什蒂城城覆盖,遍布城区各处的炼油厂,以及城郊的连绵油井区,接踵被航弹命中,在明灭的火光中冒起滚滚浓烟,随即发出剧烈的殉爆声,整个大地几乎被蹿升到百米高的火焰给照得透亮。
防空炮接踵响起,但夜色中难言准心,“噼里啪啦”的炸云,不断在空中闪现,可惜万发炮弹竟然颗粒无收。
警报声、枪炮声、爆炸声、哭喊声充斥着普洛耶什蒂城周边,虽然说采油和炼油设施是此次出击的主要打击目标,但总有航弹偏离坐标,时不时地掉落在民用设施,导致大量的平民伤亡。
经过一刻钟的投弹,轰炸才宣告结束,投完炸弹的b5轰炸机显得非常轻松,它们在普洛耶什蒂空重新编好队,然后踏返航的路程,这时欧洲地区最大的石油中心城市,已经完全陷入一片大火和浓烟之中。
不等安家军轰炸机群离开,十多架冒险升空的德国飞机,从南方的布加勒斯特飞来,见到轴心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遭到如此破坏,德国空军飞行员们一个个咬牙切齿,虽然部署在这里的飞行员大多属于菜鸟,但他们依然勇敢地驾驶着蚊式和bf109战斗机,向着安家军轰炸机群冲去。
此时整个b5轰炸机群正处于升过程中,由于有4侦察机的及时预警,一架架b5轰炸机开始用它们的机载火力,在4侦察机的指引下,向来袭者射击,在排成密集防御编队的十五架b5轰炸机面前,不适应夜战的德国飞机找不到可趁之机,只好冒着枪林弹雨,在安家军机群周围徘徊,并试图从机群防御最为薄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