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骨-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由于汪精卫的遇刺和中国成功地实施了货币改革,在***上停滞不前、在经济上损失巨大的***,可能会在其国内深陷经济危机泥潭正在苦苦挣扎求存、军方内部与军队与内阁矛盾加剧的关键时候,利用其侵华军队,实施先声夺人的军事恐吓行动,妄图再次以最低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然而,在付出了东北国土沦陷、蒙古逐渐***、华北危机加剧、经济惨遭侵略等等惨痛代价之后,无数的中***民逐渐觉醒,看清了日寇的凶狠面目和***这个国家的巨大野心,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府'军政首脑,在去年中便开始高呼“救亡图存”之时,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中日间的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于是便有了货币改革、军队建设加速的秘密计划及实施,尤其是去年年底汪精卫的意外遇刺,让蒋介石集团获得了天赐良机,中日之间也因汪精卫亲日'政府'的倒塌,而提前进入了图穷匕首见的状态。
去年下半年被以退为进的蒋介石“冷处理”的安毅,重新获得上位的机会,而且上升得比原来的位置更高,原因不仅仅是南京中央大员和外界所判断的那样,纯属蒋介石集团在内部斗争中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就连安毅本人至今为止仍然没有意识到,数年来自己一直便是蒋介石手里的一枚重要棋子。
与安毅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联盟相比较,蒋介石最为看重的,是安毅坚定的反日立场、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命感、在全***民中重要的***影响力和手中的三十万百战雄兵。
放眼整个中国,目前只有安毅敢于打仗,也善于打仗。
安毅的军事天才以及惊人的预见力和判断力,远远地超出蒋介石麾下任何一个将领,因此,安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蒋介石实现局部战略目的的首选人物,尽管其在***大局观等方面仍有待磨练,但应付局部的***冲突和军事战争能力,仍然让蒋介石放心。
安毅也确实不负众望,这份短短数十天主持起草的绝密计划,令军委常委们耳目一新安毅敏锐地抓住了侵华日军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所有的军事行动均没有得到***国内军政两界特别是内阁的支持。一直以来,是***关东军和驻屯军的一次次冒险并获得成功,推动了***国内的军事调动,却不是由***国内主导着侵华的进程,而且如今这种分歧正在加大。
除蒋介石和军中理论家杨杰之外,在内斗中无比精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一众军委常委,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国内竟然还存在巨大的内部矛盾,还有军政两界之间尖锐的***斗争,还有海军与陆军之间的不断内耗。大多数人仔细倾听着安毅对两国***环境、经济局面等等战略层面的详尽分析,心里不禁丝丝汗颜。
安毅在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关东军、华北驻屯军的总兵力,加起来仅为十二万五千人的规模,其中大部分还需要镇守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命脉和输血库的东北地区,时刻警戒北面虎视眈眈的、越来越强大的苏俄红军。若不是数年来关东军本部大力扶持的十万伪满军队助纣为虐,甘愿充当其走狗,若不是我们的'政府'以及自私自利的北方诸侯逆来顺受,使得日寇抓住一切机会,成功促使蒙古***,从容建立了图谋******的伪蒙武装,关东军根本就无力侵犯绥远,威'逼'晋察地区。截止本月初,人数仅为八千六百人的“天津驻屯军”,也就不敢再次挑战中国'政府'和军民的忍耐力,悍然进驻北平城,更不敢将名称变更为“华北驻屯军”。
将近一个小时的陈述之后,安毅把焦点转到了昨日上午发生的“保定事件”上面:
“根据委员长的批准和军委特别会议同意,五天前,我已密令第十七军胡家林将军,启动在紧邻天津的沧州地区实施‘三号计划’,通过对途经第十七师防区的日韩走私浪人的坚决打击,试探天津驻屯军有何反应,但是连续多天,日韩走私浪人并没有在沧州现身,反而是突然出现在保定城北的主要交通路口。
“经过与杨杰、陈诚两位将军研究分析,我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华北日军也和我们一样,利用朝鲜浪人的走私行动,来刺探华北地区唯一不妥协的第十七军的态度、立场和反应程度。恐怕日军根本就没有预料到,敢于一次***数百汉'奸'的第十七军,这次会当着他们领事官员的面,枪决六名朝鲜凶手,而且根本不顾及河北省'政府'的任何面子。说实话,我也没想到。”
众人发出一阵轻笑,冯玉祥高兴地说:“去年底我离开泰山赴京之前,就在对外讲话中,高度赞扬了第十七军将士和他们的军长胡家林。河北沧州籍的胡家林将军不愧为一员敢做敢当的猛将,他的***部主任黄应武和麾下将领,也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授予的‘铁血雄师’称号,毫不为过。这次果断出手坚决对朝鲜浪人进行惩戒,无疑是向日寇表明了他们的坚定立场,随后迅速展开的防区戒严行动,更打了日寇一个措手不及。
“我个人认为,这也许就是华北日军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动作的原因。从昨天到今天中午北平发回的情报看,日军只是通过北平、天津两个领事馆,频频向冀察政务委员会和河北省'政府'提出强烈***,要求严惩第十七军主要将领,给予死伤的朝鲜人赔偿和送回扣押物资,开进山海关的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并没有任何动作,古北口方向的关东军一个旅团似乎也在犹豫之中。”
众人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蒋介石突然说道:“还有一点,焕章兄和各位需要注意,刚刚上任的华北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第五师团的旅团长河边正三等日军将佐,正在和宋哲元将军展开会谈,日军这分明是忌惮二十九军六万五千官兵的态度。
“因为第十七军的果断处置,给近来饱受平津地区民众和学生批评的二十九军触动很大,我分析,万一打起来,二十九军各部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仓惶逃避,二是奋起抗战,这几年他们虽然百般妥协,处处忍让,但做汉'奸'他们还是不敢的。所以,面对十七军都没有胜算的华北日军,不敢在这个时候主动挑起战争,他们必须先把二十九军稳住才行。
“为此,我已经命令张群赶赴上海,与***大使进行紧急协商。此次‘保定事件’死掉的毕竟不是***人,既然日军不敢拿***浪人的'性'命来试探十七军的反应,而是以他们扶持的韩朝'奸'细来试探,肯定也是有了充分思想准备。
“我们目前只需要软硬兼施,坚守立场不动摇,华北就不会马上打起来,我们也能继续将计划一步步实施下去。根据安毅将军的意见,我想请焕章兄辛苦走一趟,到济南和北平去见见原来的老部下,鼓舞一下他们的军心士气,不要和***人走得太近。不知焕章兄是否方便?”
冯玉祥在蒋介石和众将期盼的注视下,略微考虑,当即慷慨应允:“也好,我正想去见见他们,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的理想了?”
安毅与蒋介石对视一眼,转向充满信心的冯玉祥,笑着说道:“有焕公出马,大事可成了!晚辈对韩复渠将军坚决反对华北自治、严厉拒绝日寇威'逼'利诱的爱国情***和高风亮节深感钦佩,愿意为韩复渠将军的第三路军将士尽点儿心力。
“如果前辈觉得可行,晚辈想请陆军整理处主任陈诚将军、铨叙厅厅长林蔚将军,跟随前辈到济南点验第三路军,一个月内优先拨付给韩复渠将军一个主力调整师的装备。装备由晚辈的兵工厂提供,除火炮之外,其余皆与第十七军新组建的教导师完全一致。”
冯玉祥眼睛一亮,觉得自己此行又平添了许多底气,非常高兴:
“好!好啊!安将军高义,去年水灾你为山东人民慷慨解囊,如今又为山东军队尽心尽力,令人无比钦佩!我代韩小四谢过将军了,哈哈!”
第一一三二章 难得糊涂
第一一三二章难得糊涂
会议结束后的这天下午五点十分,冯玉祥和陈诚、林蔚等人乘坐中央空军那架陈旧的波音b9型客机,飞到了济南。
冯玉祥此行非常突然,没有向外界透'露',也没有往常那种华而不实的***宣传,除了军委常委特别会议成员之外,没有人了解这个看似突然的安排,其实是蒋介石和***蓄谋已久的行动。
冯玉祥的出马,作用立竿见影。
当日晚上,韩复渠在老长官冯玉祥的尊尊教诲下,在屈驾光临的陆军整理处处长陈诚和铨叙厅厅长林蔚的笑容中,恭敬地致电蒋介石表决心,并慨然允诺将以雷霆之势,一举铲除“潍坊五县***势力以及经年匪'乱'”。蒋介石接到韩复渠的电报后无比高兴,吩咐侍从官把安毅召来。
极度疲惫的安毅正在厚载巷三十五号的家中酣睡,谁也不忍心在这个时候叫醒他,连续劳累的安毅实在太疲劳了,侍从室的轿车开到主楼门前,也只能耐心等候,让刚睡下不到一小时的安毅多睡一会儿。厚载巷三十五号这座占地数十亩、驻兵上千人的大院子,是安毅在南京的最后一处产业,也是安毅集团各部无法舍弃的驻京机构,其余的码头、货仓和所有房产,基本上抛售一空。
午夜时分,精神抖擞的安毅进入“憩园”蒋介石的书房,立即致歉,刚打了个盹儿的蒋介石摆摆手,没有任何责怪之意,示意送上热茶的侍从官退下之后,和手捧着茶杯的安毅一起坐到沙发上。
“韩向方的电报,令人安慰,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中午就会传来好消息。”蒋介石把电文递给安毅,端起水杯慢慢喝起来。
安毅读完电文,满意地笑了:“韩复渠将军还是深明大义的,何况还有老长官焕章将军亲自上门督促。”
蒋介石微微摇头,叹息着说道:“唉,在大是大非面前,北方各部将领的表现令人喜忧参半,不投降不当汉'奸'就可算得上深明大义了。我个人认为,韩向方此次之所以痛快地表态,令人惊讶地立即拿出行动计划来,最大的原因并非是焕章将军督促使然,也不是他对我这个委员长表达绝对的服从,其最大原因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正如你所分析的那样,这半年来***人屡屡增兵青岛,动辄出动大批军舰,威胁韩向方和中央海军在青岛的驻军,在胶东地区肆无忌惮地进行武装走私和矿产掠夺,扶持一个个汉'奸'组织,搞出一个个自治区自治县,韩向方空守着宽阔的富裕之地,却收不到分文税赋,估计早就满腹怨气怒火攻心了。
“而今,得寸进尺、软硬兼施的***人在无法说服韩向方***自治的情况下,开始染指潍坊和德州地区,大肆走私逃税,扰'乱'市场,频繁挑衅制造事端,逐步加强了向韩向方施压的力度,韩向方要是再不奋起抗争,就得和宋哲元他们那样,被'逼'得走投无路后落得个鸡飞蛋打千夫所指的命运。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在大义上、在物资上给予他充分支持,他就顺势拍案而起,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兼之焕章将军、辞修、蔚文拿着我的亲笔信亲自上门,韩向方哪里还不知道其中的分量?
“而我们呢,就得在此紧要关头为韩向方摇旗呐喊,在***上、道义上,给予他最大的褒扬,把他树立成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爱国将领更好,使得他更不可能向***人靠拢。至于其他方面,倒是可以视而不见,一句话概括,明大义而不拘小节,难得糊涂也算是一种策略嘛!”
安毅咧嘴一笑,会意点头,对蒋介石的一番分析深表赞同:“学生认为,韩复渠将军是个外表豪放、内心细密之人,他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清楚,不会放过第十七军突然发难、把***人的兵力和精力牵制到华北的有利时机,而且学生也非常佩服韩复渠将军所采取的策略,以‘铲除潍坊五县***势力以及经年匪'乱'’为借口,果断***地盘上的汉'奸'组织,不但省却了***上的诸多麻烦,让躲在汉'奸'组织背后的***人发作不得,而且能一举平定极为关键的潍坊地区,在军事上与北面的第十七军连成一片,相互策应。
“这对原本在***人压力下满腹怨恨却犹犹豫豫的韩复渠将军来说,实为最佳的选择,对中央'政府'来来说也是个巨大的安慰,对稳定整个北方地区局势来说,意义就更为重大了,先不说对全***民的鼓舞和振奋,至少能打'乱'***人的全盘计划,为我们的军队赢得宝贵的备战时间。”
蒋介石频频点头:“是啊!一举多得,意义重大啊!原本中央在华北问题和山东问题上很被动,一直是区别对待,临机处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实证明,这两年来的总体决策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极为失败的。
“你和辞修联合制定的大胆计划,不但让我耳目一新,也让军委常委们思路大开,也只有你们两个敢于将各自为政、动'荡'不安的整个北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哼,只要韩向方明天动起来,山东问题压力顿减,绥远的傅作义就能心领神会,阎百川也就不得不好好考虑一下他的立场了,只要我们按既定计划再给予傅作义部坚定的支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向伪蒙武装展开反击,如此南北呼应连成一体,定能打'乱'日军全面颠覆的计划,迫使日军把主要兵力和精力,集中在华北和关外地区,最终实现我们的总体战略目的。
“明天,你大张旗鼓地飞一趟保定,只要你这个少壮派领袖一'露'面,不但***人的神经高度紧张,中外记者也会为之震动,你在华北这么一闹,无疑会让山东和绥远、察哈尔军民振奋信心,对平定全国'性'的学'潮'大有帮助,我身上的***压力也会大为减轻了。”
安毅笑着说道:“恐怕岳军(张群)先生要不愿意了。”
蒋介石愣了一下,转念一想突然笑了:“的确让他受委屈了,他刚刚接手外交部,我们就给他增添这么多压力,让他去和肆意咆哮贪得无厌的***人周旋,的确有点儿难为他,不过不交涉不行啊,至少得表明一个我们的立场,让***人有所顾忌!”
安毅趁着蒋介石心情大好,连忙提出自己的要求:“校长,学生恳请校长考虑一下,再度设立宜昌行营,让辞修兄来担任这个行营主任,以便更好地建设和利用长江中上游这个最为重要的航运枢纽,使之成为我军战略物资和兵员补给基地。”
蒋介石犹豫了一下,站起来慢慢踱步,细细思考。
湖北省'主席'张群调任外交部部长之后,蒋介石把心腹智囊杨永泰任命为湖北省'主席',终于彻底激化了政学系和cc系之间的尖锐矛盾,练达圆滑的杨永泰上任之后,面对糟糕的财政状况一筹莫展,不得已之下,再次向宜昌这个扼守长江咽喉的富裕地区伸手,严重地威胁到安毅集团的利益,终于把长期处于中立位置的安毅推到了cc系一边,安毅以极为强硬地态度,拒绝与湖北省方面合作,陈氏兄弟则率领整个阵营,对政学系发起了***上和权力上的进攻,弄得蒋介石左右为难,头疼不已。如今安毅直接向他提出宜昌问题,不得不让蒋介石尽快拿出个意见来。
蒋介石深知安毅所持的立场,哪怕他这个委员长做出有利于湖北省'政府'的决定,但实力强大的安毅依然会一如既往地严密控制宜昌,绝不会给三番几次得罪他的杨永泰半点儿好处。可是,蒋介石要是不给予杨永泰强有力的支持,杨永泰这个湖北省'主席',必将一事无成,从而引来cc系更大的***攻击。
在目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好不容易在华北取得了初步主动,成功减轻了自己肩上所承担的沉重压力,两广问题却又越来越危急,如果再不处理好湖北权力分配的话,好不容易整合起来但仍然内斗不止的中央'政府',将面临再次***的危险。
蒋介石越想越烦恼,缓缓回到安毅身边,伸手把恭敬地站起来的安毅压到座位上:“那么,你说说看,我们将会在宜昌建立起一个怎样的军事基地?”
安毅还是坚决地站起来,在老蒋面前,他可不敢有丝毫的逾越之举。安毅把目前顾长风第二十四军驻扎基地的扩建情况、西南空军宜昌机场的重要战略地位、宜昌对西面的四川和东面的两湖的战略威慑地位、以及在日后危难时期将成为大西南坚实屏障的战略作用详细进行了汇报,最后决定加把劲尽力说服蒋介石:
“……只有把宜昌升级设置为行营,宜昌才能脱离湖北省'政府'和四川行营的桎梏,以其***的地位,实施我们所制定的强军计划。宜昌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再把辞修将军所部或者校长麾下的一支主力部队驻扎于长江北岸的老城区,就会形成一道坚实的保护西南诸省的屏障,还能成为一个能够弥补已经被撤销的庐山训练团的重要军事训练基地。
“到时候,学生用宜昌缉毒缉私局的税收资金,在南岸的机场周围建立起一个作用等同于庐山训练团的培训基地,置于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以日军为作战对象,帮助全军各部队轮训基层指挥官。校长,您也知道,学生为的可不是自己的利益,也不是要打击哪一派哪一个人,纯粹是为了党国利益着想。”
蒋介石一听有了兴趣,但想到杨永泰一日数电的请求报告,还是有些难以决断:“这些我都明白,不过……畅卿这个省'主席'不好当啊!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湖北在畅卿的领导下陷入衰败,我这个委员长不是要承担识人不明的罪名吗?”
“校长怎么自己灭自己的威风啊?以畅卿先生一直以来表现出的能力,当个行政院院长都不在话下,何况是区区一个湖北省?他只是新官上任,尚未理顺各种关系罢了,以湖北的富庶程度和厚实的民众基础,再加上武汉三镇发达的工商业,畅卿先生定能做出一番巨大成绩来的。
“湖北向来便是膏腴之地,地处长江航运的腹心地带,连接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诸省,交通运输极为便利,要是畅卿先生在这样的好地方任职仍然叫苦不迭,那就是他思想上有严重的问题,干脆,让他回到校长身边来出谋划策,学生替他当这个湖北省'主席'算了,我保证不动用宜昌的一分一毫,也能把湖北建设好。”安毅大言不惭地笑着说道。
蒋介石不由乐了:“哈哈,或许你来当这个湖北省'主席'真的更好一些,你在宜昌多年的投入,成绩巨大,因此受惠良多的湖北人肯定会打从心眼儿里支持你的。不过,目前可不行,我要用你带兵打仗做决策……嗯,既然如此,就恢复宜昌行营吧,你从华北回来就给我个报告,我负责拿到军委会议上去讨论。”
“感谢校长信任!”
安毅高兴地立正挺胸。
蒋介石斜眼望着安毅,打趣道:“恐怕陈辞修和陈祖燕(陈立夫)更感激你吧?现在杨畅卿要头疼了!”
“不不!这怎么可能?所有人只会感激校长,只要能为党国尽力、为校长分忧,学生就算到码头扛大包也深感荣幸啊!”
安毅嬉皮笑脸地回答。
蒋介石笑容绽放,摇摇头大手一挥:“滚蛋吧!明早我就不到机场送你了。”
“是!学生告辞,校长也早点儿休息吧。”
安毅说完敬了个军礼,转身离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后,蒋介石脸上的笑容慢慢变得玩味起来,到后来甚至隐隐有点儿清冷的感觉。
一直以来,安毅就是蒋介石心目中最理想的马前卒人选,用好了会是一把锋利的好刀子。蒋介石对安毅的实力虽然有些忌惮,但此时的他已经想明白了,只要未来对上***人,所谓实力雄厚战无不胜的安家军就会被调上前线,大面积地消耗掉,到时候掌握全局的依然是自己。
既然结果早已注定,蒋介石便不吝惜于自己的赏赐和鼓励,更不会吝惜那廉价的微笑。
第一一三三章 祸起萧墙
第一一三三章祸起萧墙
安毅的专机刚刚从南京起飞,中央广播电台和川南广播电台就已发布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安毅上将视察华北驻军的消息,安毅的身份变成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华北巡视员”,比起“特派员”还要低了一级,可就是这个在非常时期以“非常低调”的方式飞赴华北的巡视员,仍然引发了整个北中国的强烈震动,华北各部驻军将士精神为之一振,北方数千万民众为之惊喜不已。
中午一点,阳光明媚,安毅的专机在西南空军的四架战机护送下,平稳地降落在华北机场。
令安毅非常意外的是,宋哲元、张自忠、万福麟三路诸侯与第十七军将领站在停机坪上,数十将领和机场所有官兵,齐齐向钻出机舱的安毅整齐敬礼。
身穿安家军夏季'迷'彩作训服、脚踏中邦厚底作训胶鞋的安毅连忙走下舷梯,面向众将和所有将士,恭敬地并腿敬了个环礼,放下手大步走向宋哲元和万福麟等人,亲切握手,嘴里低呼“各位老前辈亲临迎接安毅不胜惶恐”,与所有迎接将领逐一见面完毕,谦让地相互登车,开赴保定兵站。
万福麟与安毅同乘一车。
在长城抗战时期,就与安毅有了深厚交情的万福麟非常高兴,问安毅知不知道对日向来隐忍退让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在今天上午调兵两万,兵分六路全速开往“华北自治”闹得最欢的潍坊五县?
安毅诚实地回答,昨天深夜自己就看到了韩复渠将军的请示电报,并告诉万福麟,韩复渠此举获得了***和蒋委员长的支持。
万福麟摇头笑了笑,脸上没有半点儿惊讶,显然是已经猜到了各种玄机,点点头低声询问安毅:
“据传,陆军整理处处长陈辞修、铨叙厅厅长林蔚文二位将军,也跟随焕章将军一道前往济南,是否确有其事?”
安毅笑着回答:“是有这事儿,不过,辞修、蔚文二将军是按照计划前往济南,点验第三路军的,焕章将军才是正主儿。向方兄深明大义,兼之焕章将军的影响,决定立刻向闹***的汉'奸'势力动手,此举获得了委座和中央各部主官一致赞扬和推崇。就算是晚辈,也对向方兄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处置钦佩万分啊!”
万福麟摇头笑了笑,满怀深意地对安毅说:“赞誉、钦佩这些玩意儿,都是场面上的东西,韩老四恐怕更满意的是你给他的一个调整师的武器装备吧?我可是听说了,安家军主力师的装备水平,绝对不在中央教导师和税警团的全德式装备之下,在火力配置方面,似乎更胜一筹啊!”
安毅哑然失笑,这华北各路诸侯,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想了想转换话题:“前辈,您的三万将士是打算继续留在冀南,还是开赴豫北新乡啊?”
万福麟心中一动,明白安毅此言绝非无的放矢,连忙问道:“安老弟莫否是听到什么谣言了?”
“哪儿的话?晚辈可是从不听信那些不着边际的流言蜚语的,也非常了解东北军弟兄深埋心底里的沉重愧疚和浓浓思乡之情,前辈宁愿和少帅吵起来,都不愿离开华北,不也是因为眷恋故土不忍分离吗?说句心里话,东北军将士都是响当当的好男儿,单对单拉出来没一个脓包,坏就坏在汤玉麟之流的主帅身上,怪不得在下面卖命的将士们。晚辈这几年没少骂东北军将帅,却从没有对东北军将士们说过一句伤感情的话,原因就是这个。”安毅诚恳地回答。
万福麟感激地点点头:“感谢老弟的仗义之言!若是老哥坚持留在华北,老弟能否给老哥找个栖身之地?能否也给老哥一些钱粮装备方面的支持?说句掏心窝的话,这几年流离失所,活得窝囊啊!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安毅心念一动:“前辈,此事留待明天,咱们慢慢商议如何?如果前辈觉得方便的话,晚辈想到前辈的大营走一走,看一看,与东北军弟兄们说说话见个面。前辈恐怕也接到军委的通知了,晚辈此行的身份是‘华北巡查员’,顾名思义,也就是要到各处去走走看看的,然后把所见所闻,向***和蒋委员长如实进行汇报,其他一概不闻不问。至于军队建设与各部训练与驻防问题,恰好是晚辈在军委分管之事,只要前辈吩咐下来,晚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定会全力以赴。”
万福麟大喜过望,一把抓过安毅的手,感激地拍了拍:“好!好啊!咱们说定了,明天我就和军中将领一同前来迎接,等会儿你可千万不要答应宋明轩(宋哲元)和张荩忱(张自忠),怎么样也先到我大营去走上一圈再说。”
“怎么?难道明轩将军他们也想请晚辈去喝上一杯?”安毅有些惊讶地问道。
万福麟指着安毅哈哈大笑:“别跟我来这套,谁不知道如今真正的财神姓安啊?财神爷光临,谁不积极主动一点?你手指缝稍微撒下一点,就够别人吃上三五年了。”
安毅一听郁闷不已,这不是把自己当肥羊宰吗?摇头讪讪一笑,'摸'着下巴上的胡茬,频频叹气,逗得万福麟哈哈大笑。
短暂的见面会结束,宋哲元和张自忠果然提出请安毅视察所部军务的要求。
安毅爽快地答应下来,但是没有把日期说死,而是说根据蒋委员长的指示,得先去冀豫交界的庞炳勋将军第四十军巡查调研,完了才能前往华北各军慰问取经。
宋哲元等人心中一凛,立即联想到此前已经获得安毅赠送一个旅的装备、战力成倍提升的第四十军,安毅此去,莫非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目的?可庞炳勋不管怎么说也是昔日西北军中的老将,与第二十九军同出一源,要是再说什么话,反而显得自家小家子气,安毅也因此成功地推卸掉不必要的麻烦。
五月三十一日,正在河南林县与庞炳勋、老同学宫城等将领观看部队***练的安毅,突然接到蒋介石发来的密电,看完之后立即吩咐沈凤道几句,若无其事地陪同第四十军将领看完整个***练,回到城中指挥部举杯畅饮之后,才拉着庞炳勋的手,低声致歉:
“前辈,两广拉杆子扯旗造反了,委座急令晚辈尽快赶回南京,所以,明天观看***旅对抗演习的计划泡汤了。晚辈今晚就得连夜赶赴邯郸,见过从石家庄赶来的十七军弟兄之后,明天一早将秘密飞赴绥远,见完傅作义将军后,立即返回南京。
“这两日来,晚辈所见所闻印象极为深刻,四十军将士无论在精神风貌还是训练水平,均远在晚辈的预料之上,前辈和贵军各级将校的拳拳报国之心更令晚辈感动,回去之后定会如实向***和蒋委员长汇报,请求***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