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7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鉴于西郢君熊焘乃是楚国少有的比较贤明的邑君,而不是前巨阳君熊鲤那种横征暴敛的邑君,魏将伍忌遂接受了熊焘的投降,按照惯例,接管了熊焘麾下的残军,且派魏卒护送熊焘一门前往雒阳觐见他魏国君主赵润。
而伍忌自身,则驻军西郢,一方面按照天策府的命令封锁江域,切断楚国与巴国的水运联系,一方面则寻思跨江攻打江对岸的黔中、长沙两地。
甚至于,就连巴国,伍忌也想尝试看看能否将其攻陷,毕竟巴王如今就在他魏国境内,这意味着他魏国有夺取巴国的名分不,不能叫做夺取,而应该称作收复。
不过话说回来,就连伍忌都知道收复巴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无关巴国境内楚将斗廉率领的几万楚军,关键在于秦国,秦国的主帅长信侯王戬,目前仍在攻打蜀国,倘若被其得知楚国失礼,相信秦国十有**会撕毁先前与楚国的协议,立刻占领巴国。
到时候,只要秦军扼守鱼复、关,伍忌几乎没可能从陆上突破秦军的防守。
毕竟秦军可不是楚**队那种羸弱的军队,就算是魏国的将领在迎上秦**队时,都必须报以十二分的警惕。
“唯有尝试用水路进攻了。”
伍忌抓了抓脑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毕竟他是陆上的悍将,但若涉及战船水战,说实话伍忌一窍不通。
但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下令在西郢县的港口建造战船,准备用于日后收复巴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伍忌还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驻守巴国的楚将斗廉手中。
伍忌在这封信中告诫斗廉:目前楚国失利,若秦人得知,必撕毁协议、猛攻贵军,则贵军不能保全巴国,与其到时候夹缝求生,将军何不于此时携巴国而降魏?
所以说,伍忌其实也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只是……可能是真的不适合临阵指挥。
但很可惜,驻军巴国的楚国老将斗廉,他并没有听从伍忌的奉劝,当斗廉得知西郢县已被伍忌所攻陷后,立刻调集军队兵出巴国,试图夺回西郢。
毕竟据他所知,伍忌麾下的兵力也不多,也只有寥寥两三万人而已。
此时,伍忌麾下猛将冉滕已夺下巫郡,本欲与斗廉厮杀一阵,但却被伍忌所阻止。
伍忌认为,此时与楚将斗廉交兵,只会让秦国得利,遂命令冉滕弃守巫郡,返回西郢郡。
同时,伍忌又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给斗廉手中,告诫斗廉,让斗廉小心戒备秦国的军队。
楚国老将斗廉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认为是自己的威名吓得魏军主动退出了巫郡。
相比之下,伍忌的冷静应对,更让斗廉感到佩服,以及忌惮。
佩服的是,伍忌能顾全大局,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忌惮的是,伍忌此举分明就是借秦国的军队对他施压,逼他做出选择,究竟是选择秦、还是选择魏。
不过最终,楚将斗廉还是选择了楚,即抗拒秦将王戬、抵御魏将伍忌,凭一己之军,死守巴国不被秦、魏两国所占据。
问题是,他能守多久呢?
秦将王戬麾下有十几、二十几万的的军队,而魏将伍忌,虽然他麾下兵少,但架不住魏国整体的优势巨大,单凭斗廉麾下那三、四万兵力,想要在这两方的角力中,死守巴国,可谓是难如登天。
他眼下只祈祷楚国本土作战失利的消息迟些被秦军所得知,这样他还能守住巴国至于魏将伍忌那边,他相信伍忌是绝对不会主动放消息给秦国的,毕竟秦国一旦得知此事就会立刻占据巴国,而这就等同切断了魏军入巴的可能,斗廉相信伍忌不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
问题是能瞒多久?
若最终瞒不住了,索性就放魏军入巴,叫秦魏两军在巴国打得你死我活!
楚将斗廉恶狠狠地想道。
第340章:楚国的溃势(二)
楚国的溃势,绝非仅仅只体现在楚西、楚中两个方面,事实上,楚东方面的局势亦不乐观。
所谓的楚东,即是泛指以寿陵君景云为首的、负责阻截魏国东路主帅乐弈的军队,包括邸阳君熊沥、申屠亢、侯榆、公羊简、边仓轲、周隗、牟泺等一干楚国将领。
这方面军队大致可分为两批,其一便是寿陵君景云亲率的军队。
自当日诸国伐魏战败之后,得上将项末断后于雍丘,寿陵君景云率领残部退到彭城。
在此期间,出自唇亡齿寒的想法,楚国原本其实倒也想过庇护一下齐鲁两国,免得这个国家遭到魏国的报复。
可没想到,鲁国很快就倒向了魏国,至于齐国,鉴于魏国攻伐齐国时,非但出动了超过四十万的魏韩联军,且又有商水、宋郡两地拢共约十余万左右的魏军对楚国虎视眈眈,楚国虽没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看着齐国被魏国覆亡。
今年开春,当魏国对楚国发起三路大军的进攻时,寿陵君景云驻军彭城,同时兼顾魏将司马尚与乐弈两方的攻势不过总的来说,寿陵君景云主要还是负责东路,即迎击魏将乐弈的东路魏军。
东路魏军的构成亦很杂,除魏将曹焱之河内军、屈塍之鄢陵军这两支魏人组成的军队以外,更多的则是韩人与齐人组成的军队,前者包括元邑侯韩普率领的军队,而后者嘛,即是泛指田耽、田武所率领的、被乐弈收编整顿过后的原齐**队,比如即墨军、北海军、东莱军等等,大抵约十万人左右。
魏兵十万、韩兵十余万、齐兵十余万,这就意味着魏国的东路军队,兵力已超过三十万,要命的是这三十兵力当中,至少有七成是魏国以及前韩、前齐三国的老卒,虽不能说每一名士卒都是精锐,但最起码都是经历过几场恶战的老卒。
东路魏军的攻势主要分两部分,其一即是乐弈、田耽、田武三将率领的陆上军队。
自魏王赵润下令对楚国用兵之后,魏将乐弈、田耽、田武三人率军兵出北海、琅琊两郡,攻取东海郡。
至于第二支兵力,即是魏将燕绉率领的河间水军,以及魏将李岌率领的湖陵水军,这两支水军原本驻扎在北海,直到这场仗打响的前夕,才走海路抵达琅琊郡境内的沿海城池琅琊邑,且在此地扩修海港,准备以这座海港为后方据点,跳跃进攻楚国、越国。
不过在战争前期,燕绉、李岌二将的水军暂时没有参与这场仗。
四月前后,乐弈、田耽、田武三军率领大军抵达东海郡,意味着东路魏军与楚东的战争就此打响。
东海郡,起初乃是齐国的领土,直到第一次中原混战的时候,才被楚国夺取。
哦,那时的楚国,还是魏秦卫楚四国同盟当中的一员。
东海郡的驻守上将为申屠亢,符离塞将领出身,曾经乃是上将项末的部将,随后受命驻守郯城,其余像侯榆、屠、公羊简等楚将,分别驻守兰陵邑、即丘、朐等地。
这些位楚国将领大多都是项末麾下的部将,虽谈不上如何出类拔萃,但也称得上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
问题是,由这些位将领来充当像乐弈、田耽、田武等名将的对手,未免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四月上旬,乐弈命先锋上将田武取即丘。
即丘,又称祝邱,这座城池往北即是开阳,在第一次中原混战时,楚国的军队在攻取了东海郡后,就是在这一带,与齐国征募的技击之士展开了一场血战,且最终因为粮草告罄,被齐国的技击之士击败,使得楚**队在那场战争中止步于东海郡,未能攻破琅琊郡。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魏将田武与其麾下的军队在攻取即丘时,斗志盎然,仿佛是想报复当年发生在此地的那场战争,不过,相信更多的,还是前齐国兵将们对于楚国此前‘放弃齐国’的怨恨。
毕竟齐国与楚国此前签订了同进同退的同盟协议,并且在楚国出兵攻伐魏国的时候,齐国亦无偿资助楚军粮草,虽然此举齐国主要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大部分齐国兵将们却不这么看,他们会认为楚国这是忘恩负义,在榨干了齐国的粮草后,便任由齐国被魏国覆亡。
总而言之,田武在攻取即丘时,无论是这位前齐出身的猛将,亦或是他麾下的前齐士卒,他们作战时异常凶猛,仿佛是要将‘亡国’的愤怒发泄在那些楚**队身上,以至于即丘这座城池,在短短两日内就被田武攻陷,让魏将曹焱、屈塍以及元邑侯韩普大感惊愕。
毕竟长久以来,齐国的兵将一直与勇猛、悍勇这类称赞之词绝缘,原因就在于此前齐国富裕,因此比较魏国、楚国、韩国等外战不断的国家,齐人的性格就显得相对懦弱、保守,像什么以命换命这种战术,是几乎不会出现在齐国士卒身上的。
但今日,田武麾下那些前齐兵将,却让曹焱、屈塍、韩普等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田武,这位齐国猛将亲自攻上城墙,斩杀了即丘守将屠,可谓是勇冠三军,唬地楚军溃不成军。
不过相比较田武的勇武,更受乐弈看重的,反而是前者的长子田恬。
田恬目前大概二十余岁,有勇有谋、进退有据,事实上在乐弈看来,田恬其实比他父亲田武更适合先锋将这个职位。
即丘被攻破后,通往东海郡的大路就被彻底打开了。
见此,乐弈挥军向前,越过缯山,直逼郯城。
值得一提的是,驻守郯城的楚将申屠亢,在此期间曾派部将周隗在缯山一带埋伏,试图在魏军进攻郯城时,绕到魏军背后,连同郯城的楚军对魏军展开两面夹击。
不得不说,申屠亢的想法是好的,但很可惜,他的对面既有乐弈、亦有田耽,似这般粗浅的计策,如何骗得过乐弈、田耽二人?
这不,楚将周隗非但没能顺利伏击到魏军,反被田耽以诱兵之计杀了一阵,而周隗本人,亦被田武的长子田恬率军围住,虽周隗奋力杀敌,希望突破重围,但最终,他还是倒在了魏军的刀刃下。
吃了两场败仗,两名将领战死,这让东海郡的楚军们士气大跌,就连本打算主动出击的楚将申屠亢,此刻亦放弃了原先的打算,决定死守坦诚,等待援军。
而与此同时,乐弈则与田耽商量。
作为前韩国与雁门守李睦齐名的名将,乐弈最擅长的攻城,虽然郯城城池坚固,但在乐弈眼中,却不外如是。
他对田耽说道:“东海(郡)兵少将寡,好似楚国并未打算死守此地。若你我猛攻郯城,则楚国或有可能放弃东海,向南退军,不如围定城池,借机诱杀楚军。”
田耽当然明白乐弈的意思,无非就是围城打援嘛,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田某自行率军往彭城去了。”
乐弈愣了愣,旋即,素来不拘言笑的他,脸上亦浮现几分笑意。
他必须承认,跟同样擅长率军打仗的田耽交流就是轻松,这不,他只是刚刚提出了围城打援这个建议,田耽便闻弦声而知雅意。
于是,乐弈、田耽在郯城一带分兵,由乐弈率领其余军队围住郯城,摆出一副欲围攻郯城的架势,而田耽,则悄然率领军队前往彭城。
五月初乃至五月中旬,乐弈故意放慢了围攻郯城的步骤,叫麾下的士卒不急不缓地打造攻城兵器。
纵使是后来攻城兵器打造就绪后,他也只是稍稍打了几下郯城而已。
这引起了魏将曹焱的不满。
由于燕王赵疆因为当初在临淄下令屠杀齐人而被魏国天策府勒令返回魏国,此后,他的宗卫长曹焱,就成为了魏军方面的主心骨,同时也肩负着类似‘监军’的义务,以督促乐弈、田耽等降将。
在曹焱看来,郯城虽然城墙坚固,但他魏军多达三十余万,岂有可能被这小小一座城池给挡住?
甚至于,就连田武也对乐弈的‘消极怠战’颇为不渝,几次请缨出战,甚至愿意为此立下军令状。
由于曹焱、田武二人皆对自己的决定抱有怀疑,乐弈只好将他的想法与二将说了一遍,并告诉二将:“我军在此耽搁十日,却能换来至少三十日的进程。”
曹焱、田武将信将疑。
不过鉴于魏王赵润亲笔委任乐弈为主帅,曹焱也不好逼迫过甚,姑且听从了乐弈的安排。
五月中旬时,驻守彭城的寿陵君景云,得知了乐弈被阻于郯城的消息,心中大为惊讶。
因为就像乐弈所猜测的那样,东海郡其实早就被楚国所放弃楚国原本准备在彭城、邳(下邳)一带阻击魏军,且为此,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已分别在这两地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
没想到,郯城居然能阻截魏军,阻截乐弈这等名将。
要不要派兵援助呢?
寿陵君景云犹豫不决。
别看景云在其父景舍事后初次掌兵的时候,对兵事一窍不通,但这么多年来,有副将羊辅佐,且自身亦是历经战事,当然也想得到围城打援这种计策,生怕乐弈是故意以郯城作为诱饵,赚他率军支援郯城。
但考虑再三,他最终还是决定出兵郯城,并且在出兵时,他向驻军在邳县的邸阳君熊沥送了个消息,相邀熊沥一同率军支援郯城。
倒不是自信于能够击败乐弈,寿陵君景云的主要目的还是拖延时间,用楚国广阔的国土,来换取喘息的时机这是楚国王都寿郢那边的最新命令。
至于郯城是否是乐弈围城打援的陷阱,寿陵君景云也有所防范,在他看来,他与邸阳君熊沥出兵支援郯城,最不济也无非就是重新退回彭城、下邳两地而已,终归乐弈也是人,只要他们小心防范,莫要给予乐弈偷袭他们的机会即可。
难道乐弈还能无中生有地设计赚杀他们?
抱持着这样的念头,寿陵君景云留下副将羊守卫彭城,自己则率领十万楚军支援彭城,而另外一边,驻军在邳县的邸阳君熊沥,亦出兵五万,响应景云的行动。
不得不说,无论是寿陵君景云还是邸阳君熊沥,他们确实足够谨慎,不给魏军丝毫偷袭他们的机会,纵使是乐弈,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什么破绽。
但乐弈对此并不在意,在他心中,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其实早已在他瓮中。
然而其他人却不知,无论是魏军一方的曹焱、田武,还是楚军一方的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此刻都没有意识到。
就这样,魏楚两军在郯城又对峙了足足一个月。
对峙到魏将曹焱实在是忍不住了,再次跑到乐弈面前质问后者,却见乐弈淡然说道:“曹将军不必焦急,破敌就在这几日。”
曹焱又一次将信将疑。
但事实证明,乐弈的判断是正确的。
六月中旬前后,邸阳君熊沥收到消息,骇然得知魏将燕绉、李岌二人,竟率河间水军与湖陵水军攻打广陵,吓得他魂飞魄散。
广陵郡,位于邳郡的东南,九江郡的东边,若被魏军攻破广陵郡,非但邸阳君熊沥自身会被魏军切断后路,甚至于,魏军可以直接威胁到王都寿郢。
在大惊失色的情况下,邸阳君熊沥立刻派人通知寿陵君景云,告知后者他必须立刻撤兵,派兵支援广陵。
而与此同期,寿陵君景云亦收到了魏将田耽率军偷袭彭城的消息。
跟广陵郡的情况差不多,彭城亦位于东海郡的南边,若被田耽攻陷彭城,寿陵君景云麾下的军队,亦将陷入魏军的腹内。
在这种情况下,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只得放弃郯城,准备趁机悄然撤兵。
但很可惜,乐弈早早就在等待楚军撤兵,又岂会叫景云、熊沥二人如此轻松就撤退?
在景云、熊沥撤退那一晚,乐弈下令全面进攻,令曹焱、屈塍、韩普、田武、田恬等将领,率领麾下军队死死咬住景云、熊沥二人所率的军队。
至于郯城,乐弈根本懒得攻打。
由于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二人急着撤兵返回,无心恋战,二人麾下军队被魏军打得溃不成军。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晚,郯城守将申屠亢亦听到了城外的动静,但由于城外皆被魏军围定而没敢轻举妄动,生怕乐弈的诡计。
可没想到的是,当天亮后他登上城墙一瞧,非但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麾下十余万军队已消失无踪,就连乐弈麾下的三十余万魏军,亦不知去向,以至于原本有几十万魏楚两**队对峙的城外,这会儿空空荡荡。
数日后,心急率军返回彭城的寿陵君景云,在彭城一带遭到了魏将田耽的伏击。
事实上那其实也不算是伏击,纯粹就是田耽挡住了彭城守将羊派出接应景云的军队,堵在了后者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罢了。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寿陵君景云遭到惨败,率领余众向南撤入九江郡。
此时,田耽这才慢悠悠地联合曹焱、屈塍几人,攻占彭城。
得知寿陵君景云战败,彭城守将羊长叹一声,只能趁着魏军还未彻底包围彭城,而提前撤兵。
倘若此前寿陵君景云并未率军支援郯城,那么彭城这边倒是还能支撑个几个月再退兵,可现如今,仅他麾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在田耽、曹焱、屈塍几人的进攻下支撑许久,与其搭上麾下所有军队,被魏军围歼在此,羊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兵。
就这样,寿陵君景云与副将羊经营了一年余的彭城一郡,就这样被魏军轻松地攻陷了。
而另外一边,田武、田恬父子亦死咬着邸阳君熊沥不放,一直追入了邳郡,前前后后顺势攻克邳县、取虑、钟吾、下相等几座城池,导致半壁邳郡被魏军轻松占领。
此时,乐弈这才回头攻打郯城。
见大势已去,楚将申屠亢虽献城而降,乞求活命,于是,魏军再次轻松拿下郯城。
必须承认,乐弈做到他的承诺,虽然他在郯城故意耽搁了一个月不止,但确实是赚回了三个月的时间,让魏军轻而易举地就攻破了彭、邳这两个楚国驻扎了重兵的小郡,将战线一口气推进到了九江郡,迫近了楚国的王都寿郢。
事后,曹焱亲自来到乐弈面前,为先前的怀疑向这位主帅道歉。
乐弈虽然不是圆滑的人,不至于顺势与曹焱这位燕王赵疆的宗卫长打好关系,但这么点小事,也不至于被他放在心上。
而同样对乐弈抱有几分怀疑的田武,却出于好面子没有向乐弈道歉,倒是他的长子田恬,代父亲出面表示了歉意。
不过虽说没有道歉,但此事之后,田武对乐弈的命令倒是不再怀疑。
不夸张地说,乐弈通过他的出色的用兵,使麾下的将领们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使这支由魏人、韩人、齐人组成的杂乱军队,逐渐拧成了一股绳,这使得魏军的攻势愈发凶猛。
此后,魏将田耽攻陷沛县,魏将田武联合燕绉、李岌二人的两支水军,攻取广陵郡。
在三路战场全部溃败的情况下,楚王熊拓只得正式决定放弃王都寿郢,迁都彭蠡。
时至**月,似新阳君项培、寿陵君景云、邸阳君熊沥等楚国将领,其麾下的兵力被魏军的三路大军逐渐压缩到九江郡。
待等该年深秋,楚军陆陆续续退至大江南岸,主要布防于九江郡的南部,而魏军倒也没有追赶,而是致力于攻占大江以北的楚国土地。
十一月,因临近冬季,魏楚战争暂时停歇。
此时,楚国已经失去了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就连大江以南的长沙,亦在西路魏军主将沈的攻击范围内,只剩下半壁九江郡。
楚国,或覆亡在即。
第341章:淡淡的孤独
时间回溯到五月前后,此时正值平舆君熊琥刚刚战死平舆县,而在魏国的王都雒阳,魏王赵润亦收到了一个噩耗,即内朝大臣、前礼部尚书杜宥病重难治,将不久于人事。
此事发生于四月二十七日,就当魏王赵润正在考验太子赵卫的治国才能时,杜宥的长子、礼部郎官杜览向内侍监禀报,言老父亲体弱近几日体弱气虚,或将不久于人事。
大太监高和得知此事后不敢怠慢,立刻禀报魏王赵润。
在从高和口中听到噩耗后,魏王赵润立刻携年已十五六岁的太子赵卫,前往杜宥的府上,见这位老臣子最后一面。
杜宥有两个儿子,长子杜览,在礼部担任郎官,次子杜彰,在翰林署担任编修,皆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可能是猜到魏王赵润会立刻赶来,兄长杜览伺候于老父亲床榻前,而其弟杜彰,则在府门外恭候圣驾。
不多时,便有一队虎贲禁卫封锁了街道,杜彰立刻抖擞精神。
果不其然,仅片刻之后,就见魏王赵润与太子赵卫各骑乘一匹骏马,在一队虎贲禁卫的保护下来到了杜府门前。
不等赵润翻身下马,杜彰立刻迎上前去,拱手拜道:“臣杜彰,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卿不必多礼。”
赵润翻身下马,挥挥手示意杜彰不必拘束礼节,旋即立刻问道:“老爱卿的情况如何?”
一听问及老父亲的病况,杜彰脸上便布满了忧容,苦涩说道:“前段时间还好,可近段时间,家父总说胸闷,每日用饭也越来越少,而近三日,家父无论吃什么都说没胃口,纵使是家兄亲手为家父熬了些肉粥,家父也只浅尝几口便……唉,或真是时限将至。”
赵润皱了皱眉,迈步便往府内走。
杜府对于他可不陌生,哪怕不谈过目不忘的才能,自杜宥抱病以来他已来探望过无数次,早已轻车熟路,根本无需杜彰来带路。
整座杜府,由主宅与东西两侧的两座别府构成,主宅乃是杜宥的府邸,是王都雒阳建成后,由朝廷代魏王赵润赐予杜氏一门的。
其实当时朝廷也赏赐了杜览、杜彰两兄弟各自一座府邸,但两个儿子不愿离开老父,毕竟杜宥的正室已故,只有妾室杜张氏照顾夫婿。
因此,兄弟二人后来分别住在杜府的东院与西院,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住在老父亲的府邸,但兄弟二人皆认为他们二人没有资格从正门出入,遂各自在两座别院修了一座小门,一座挂上礼部郎官杜府字样的牌匾,而另一座则挂上翰林学士杜府的牌匾,每日兄长从东小门出入,弟弟从西小门出入,唯独杜宥自己才走主宅的正门。
用杜氏父子的话说,这叫礼数不可僭越。
当时赵润得知此事后,哈哈大笑,称“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固执迂腐、儿子亦固执迂腐。
这‘杜氏一府三门户’的故事,在这条街乃至在整个雒阳都颇为有名。
来到主宅的北屋内,赵润领着太子赵卫往杜宥的寝居而去,不久便来到了寝居,瞧见礼部郎官杜览正跪坐在父亲的卧榻前,神色忧虑地看着床榻上好似昏睡不醒的父亲。
“陛下。”
可能是看到了赵润,杜览立刻起身,拱手施礼。
“嘘。”
赵润将一根手指竖在唇上,做了几声噤声的动作,旋即他轻轻走上前,看着躺在床榻上的老者。
当年初见杜宥时,赵润才一十四岁,那时的杜宥,纵使已年近四旬,亦显得英气勃发,着实是一位谦谦有礼的美男子,然而了解杜宥的人才知道,这位杜大人虽然是礼部尚书,但性格刚烈却胜过当时的兵部尚书李鬻,是一位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君子型人物,为人处世讲究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因此,这位大人有时对平民亦谦逊有礼,但有时,哪怕是外国的尊使,都被他怼地无地自容。
想当年嚣张跋扈的固陵君熊吾出使魏国时,曾讥讽魏国宫廷的酒水“味如马尿”,当时担任礼部尚书的杜宥立刻接口暗讽或是君侯口中残留余味所致,气得固陵君熊吾满脸涨红。
由此可见,这位杜大人绝非是一般的老好人,若骂起人来也端得毒辣。
然而今日所见到的杜宥,却再没有当初的风采,甚至于,当赵润看到床榻上这位面如枯槁的老人时,简直难以想象竟然是那位杜宥杜尚书。
唉……
坐在床榻的边沿,赵润暗自叹了口气。
虽然杜宥的病情主要还是年老体衰所致,但赵润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谁让他为了偷懒而组建了内朝,将本该由他签批的政务通通丢给了内朝呢。
内朝其余大臣倒是还好,然而杜宥确实内朝首辅,实际上行使着丞相的职务,长年累月这样下来,不累垮才觉得奇怪。
每每想到此事,赵润就对杜宥乃至内朝诸大臣甚是愧疚,这也是杜宥抱病之后,他隔三差五便或亲自登门、或派人探望的原因,也是赵润时常提醒内朝诸大臣保重身体的原因。
可能是见他魏国的君主在床榻边沿坐了半响,而床榻上的老父亲却依旧昏睡未觉,杜宥的长子杜览上前轻声唤道:“父亲,陛下来了。”
赵润阻止不及。
也不晓得是否是杜宥在昏睡过程中听到了陛下两字,只见他眼皮微动,居然还真的缓缓睁开了眼睛。
起初他的眼眸显得颇为浑浊没有光彩,直到直视了赵润片刻后,他眼眸中这才逐渐汇聚神采。
“陛……下?”
在赵润吃惊的目光中,杜宥竟挣扎着欲起身,惊地赵润连忙不轻不重地按着这位老大人的胸口,同时口中说道:“老爱卿且躺着罢。”
不过最终,杜宥还是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强撑着坐了起来,靠着床榻的靠背躺坐在卧榻上。
旋即,他喝问两个儿子道:“竖子,是谁叫你二人叨扰陛下的?”
这一番话,吓得他两个儿子连忙跪倒在卧榻前,多亏了赵润在旁求情,杜宥这才板着脸将两个儿子赶出了寝居。
眼瞅着两个儿子离开之后,杜宥又低声骂了一句竖子,这才讪然地对赵润说道:“让陛下见笑了。”
赵润笑着摆了摆手,虽说方才杜览、杜彰这两个也已年过四旬的臣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其父面前,诚惶诚恐,那场面确实让人挺有意思,但这反而是孝道的体现,赵润又岂能笑话。
“陛下,老臣远离国事多日,却不知我大魏现况如何?”
杜宥的第一句话,问的还是他魏国的现状。
“爱卿指的是兵事吧?”赵润问道。
杜宥点了点头,毕竟国内的事物,他两个儿子时不时地会告诉他,他府上的下人也会告诉他,但是魏国对外战争的境况,却并非他两个儿子可以及时得知,毕竟杜览、杜彰二人又不在天策府任职。
“爱卿想必已得知我大魏已对楚国开战吧?”
赵润说了一句,见杜宥点点头,遂接着说道:“总的来说,捷报不断,楚国虽然这两年用那愚蠢的练兵之策训练出了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