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算什么事?你吃了败仗,与我何干?非要将我也拉下水?
一想到这件事,熊吾眼中便闪耀怒意。
“试试就试试,待我大破那姬润的军队,到时候,看你如何再狡辩!”熊吾冷哼着说道。
听闻此言,熊拓表面上面无表情,可内心,却忍不住冷笑了几声。
姬润是那么好对付的?……看我如何狡辩?我倒是想看看,他日你在姬润手中狼狈逃回时,那灰头土脸的模样……最好,让那姬润一刀将你杀了!……不过话说回来,依姬润那小子的性格,若抓到熊吾,恐怕并不肯轻易将其杀死,用熊吾的性命来敲诈我大楚,才合乎那小子的脾性……
一时间,熊拓已想到了很远。
而此时,公羊韫见熊拓与熊吾两位公子越吵越僵,却打着圆场说道:“两位公子且息怒。……依在下看来,那魏公子润此番进攻我大楚,前后攻克数城,战绩并不在田耽之下,自然并非善与之辈。”
“哼。”见公羊韫仿佛是站在熊拓这边,固陵君熊吾心中不悦,轻哼了一声,不过倒也没说多什么,毕竟公羊韫、公羊瓒兄弟二人在宫廷的威望并不低。
而公羊韫也没在意固陵君熊吾那一声轻哼,依旧自顾自地说道:“……其余事暂且不论,在下只是在意一件事,还望熊拓公子替我解惑。”
“公羊大人请说。”熊拓和蔼地说道。
只见公羊韫摸了摸胡子,皱眉说道:“我听闻,魏公子润率军支援齐王吕僖时,手中兵力仅五万余,可接连几场仗打下来,他麾下的魏军不减反增,如今居然已有近十万之众。……再者,我听闻姬润手底下有鄢陵军与商水军,这两支军队,皆是我楚人所组成……”说到这里,公羊韫狐疑地问道:“莫不是那位魏公子润会使什么妖术?蛊惑我楚人为其效力?”
熊拓闻言顿时哑然失笑。
不过仔细想想,姬润所做的这件事,在这个时代的确是罕见,因为很少有哪位将领会信任投降的兵卒,更别说将其编入己方军队,一同踏上战场。
然而那姬润,便仿佛是全靠这个发迹。
摇了摇头,熊拓正色对公羊韫说道:“姬润并不会什么妖术,但他善于攻略人心。他给予那些楚人想要的,而那些楚人便回报忠诚,就这么简单。”
“那姬润,居然敢信任我楚人?”此时公羊瓒亦忍不住问道。
熊拓耸了耸肩,颇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当初本公子进攻魏国的十六万大军,其中五万被姬润收编,变成了如今的鄢陵军与商水军……两位以为呢?”
公羊韫、公羊瓒若有所思地对视一眼。
“我听闻那位魏公子在攻下我大楚的城池后,并不似田耽那般多做杀戮,而是致力于将城内的楚人迁走,看来,此子所图不小啊。”
“兄长所言极是!……田耽之辈,不过是一屠夫尔,这个姬润,才是难对付的人物。”
……
听着公羊韫、公羊瓒兄弟变相地称赞那姬润,固陵君熊吾心中不是滋味,忍不住插嘴道:“本公子倒是不觉得……若两位果真如此忌惮那姬润,不妨本公子领兵出战,将其擒杀。”
公羊韫、公羊瓒对视一眼,皆点头说道:“熊吾公子愿意领兵出征,自然是极好。……不可叫魏军在浍河南岸站稳脚跟,一旦他们建好军营,那就很难再将其驱逐了。”
其实这会儿,巨阳县尚且不知魏军的具体战术,因此,此刻所呈现的局势,对于楚军而言是极为有利的,毕竟巨阳县一带驻扎着数十万兵力。
因此在常人看来,固陵君熊吾此番出击,明摆着就是白捡功劳。
但是熊拓却不怎么看。
他很清楚,魏军没有那么好对付,那个曾经击败了他的魏公子姬润,更不是什么善与之辈。
因此,他丝毫没有要与熊吾抢功的意思,因为在他看来,他只是抢着送死而已。(未完待续。)
第703章:墨门钜子
在暘城君熊拓的冷眼旁观下,固陵君熊吾率领着十万大军从巨阳县出击了。
在此,姑且先介绍一下巨阳县附近一带的驻扎楚军。
首先是巨阳军,即巨阳君熊鲤的私军,也可以理解为是巨阳县的县师,原本有十五万左右,但其余五万兵力,巨阳君当时派了出去。
而这五万军队中,其中三万兵由当时的楚将孙叔轲率领,支援铚县县公万奚。
而如今,这四万军队已败于魏军手中,其中有两万降兵在主将孙叔轲的号召下,归降于魏军。
至于另外两万兵,则驻守在浍河南岸,由楚将黄渚率领。
魏军强渡浍河时遭到数支楚军的阻击,其中就有楚将黄渚的两万楚军。
刨除了巨阳军这支本地的军队后,其余皆是楚国从各地征调过来的军队。
其中包括,新阳正军十万,统帅为楚国上将军、新阳君项培;
蔡溪军(县师)三万,统帅为县公蔡厚;
西阳军(县师)三万,统帅为县公西门嵇;
鄣阳军(私军)五万,统帅为鄣阳君熊整麾下大将周征;
彭蠡(li)军(私军)五万,统帅为彭蠡君熊益麾下大将徐暨。
再加上暘城君熊拓新训练的十万兵,以及固陵君熊吾八万兵,此刻驻扎在巨阳县一带的楚军,总计五十二万军队。
这还不包括被西越牵绊了行程的寿陵君景舍与西陵君屈平这两位的军队,否则,单单西路魏军这边,就要面对近乎七十万军队,一个庞大让几乎叫人绝望的数字。
当然了,其实即使是目前在巨阳县一带的五十万楚军,也已足够让魏军引起重视。
这不,当青鸦众将在前线打探得来的情报送到铚县,送到赵弘润手中时,后者满脸凝重之色。
因为双方的兵力相差实在是悬殊。
要知道,即便是前后收编了几支楚国正军,鄢陵军与商水军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万人,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楚军,却有多达五十万。
在这种情况下,赵弘润不由地暗暗称赞自己一句,因为事实已证明,单凭**万尚处在磨合期的魏军,想要在正面交锋上战胜五十万楚军,这简直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倘若不下令全军化整为零的话,恐怕魏军甚至无法在巨阳县一带楚军的威胁下,在浍河南岸站稳脚跟。
“巨阳县居然有这么多军队?”
宗卫长卫骄在旁听到这个情报,不由地满脸惊骇。
因为他忍不住猜想:单单他魏军要攻打的目标正阳县,便有五十万楚军,那么,濠上呢?由齐王吕僖亲率大军攻打的下蔡呢?东路齐军田耽所负责攻打的钟离、向县呢?
照这样算下来,此番联军需要面对的楚**队,岂不是已超出两百万军队?
“咕……”
饶是卫骄,此刻亦忍不住咽了咽唾沫,面色有些失神。
毕竟对于魏国而言,近百年来何曾参与过如此规模的战争?
似当前这种规模的战场,已经超出了他卫骄能理解的范围,让这位英勇的宗卫长,亦不由地感觉浑身冒汗。
可能是注意到了卫骄的异状,赵弘润笑着宽慰道:“莫要被楚军庞大的兵力数字给吓到,事实上此刻巨阳县境内那五十万军队,在本王看来值得警惕的,怕是也只有项培的十万新阳正军,其余那些楚军……呵,恐怕也就是只能打打顺风仗,一旦战况不利,哼哼,总之,不足为惧。”
确实,眼下驻扎在巨阳县一带的这五十万楚军,除了楚国上将军、新阳君项培所率领的十万新阳军乃是楚国正军外,其余要么就是当地的县师、要么就是私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程度,差得楚国正军不是一星半点,与魏军更是无法比较。
听闻赵弘润的宽慰,卫骄深吸一口气,逐渐将情绪稳定下来。
他惭愧地说道:“卑职胆怯,让殿下见笑了。”
听闻此言,赵弘润微微一笑,随即坦然说道:“岂止是你胆怯,难道我心中就没有几分畏惧么?”
说到这里,他在卫骄惊讶与意外的目光下摇了摇头,正色说道:“其实我也是心惊肉跳,但是你我都清楚,单纯的恐惧对战况不会起到丝毫帮助,与其在这担惊受怕,为何不抓紧时间寻找楚军的破绽,为我军增添胜算呢?”
卫骄闻言心悦诚服,不由地抱拳赞道:“殿下英明。”
说罢,他忍不住问道:“不知殿下可已有什么破敌的妙策?”
听闻此言,赵弘润将目光投注到桌上的行军地图上,口中徐徐说道:“破敌的妙计暂时还无,不过,大致的战术,本王倒是有些头绪了。”
说罢,他瞥了一眼地图上标注着巨阳县的那块,心中暗暗冷笑。
据他所知,巨阳君熊鲤曾派麾下军队扫荡了封邑内的楚民村落,大肆征收粮食,本来赵弘润还有些纳闷,但如今他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是为了供养这数十万前来支援的楚军。
问题是,这批粮食可以支撑多久呢?
那可是五十万楚军啊,每日的军粮消耗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想到这里,赵弘润不由得有些洋洋得意,因为他对鄢陵军与商水军下达的命令是骚扰楚军、不与楚军正面交锋,在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战术恰好极为克制巨阳县那庞大的楚军。
说白了,只要魏军一日不与楚军正面交锋,楚军便唯有徒耗军粮,而一旦其军粮告竭,别说五十万楚军,就算是五百万楚军,又何足道哉?
要说有什么是值得担心的,那就是鄢陵军与商水军是否得以领悟游击战的精髓,能否将这套战术准确地施行。
而除此之外,唯一值得在意的,那就只有铚县的防守问题。
鄢陵军与商水军采用了游击战术,这就意味着河对岸的楚军将可以越过这两支军队,直接攻打铚县。
而眼下,铚县乃是支持魏军攻打楚国的重要据点,若是这里被楚军反攻攻克,整个战局或许就会被扭转。
而深入楚国的鄢陵军与商水军,也将会面临后路被截断的窘迫局面。
针对此事,赵弘润前几日在权衡了许久后,最终还是决定故技重施,采用当年在鄢水边对付暘城君熊拓时的那一套战术:你强任你强,我就是龟缩不出;可偏偏你还无法击毁这层龟壳,因为龟壳上有刺。
“鲁国的工匠们到了么?”
赵弘润转头询问卫骄道。
卫骄想了想,说道:“齐王吕僖的大军应该有大部分渡过浍河,后方的鲁国工匠应该是闲下来了,差不多该到了……”
“唔。”赵弘润点点头。
鲁国的工匠团,隶属于后勤军,他们有些相当于工程兵,并不负责上阵杀敌,只是跟随军队,待需要时打造一些重要的战争兵器。
比如,齐鲁魏三军用来强渡浍河的浮桥,就是出自这些鲁国工匠们的手笔。
而眼下,因为齐王吕僖已率军强行渡河浍河,算算时间,这会儿多半正与浍河南岸的楚军厮杀,这就使得那些鲁国工匠们闲了下来,于是赵弘润趁此机会,给齐王吕僖送了个口讯,请来了这支工匠团。
不得不说,正如卫骄所言,当日傍晚的时候,鲁国的工匠团便来到了铚县,赵弘润接见了他们的首领。
确切地说,并不应该称呼首领,而应该称呼为墨家钜子。
因为鲁国其实是一个由墨家思想所统治的国家,这一点,与其余推崇儒学的中原国家不同。
顺便一提,鲁国的墨家,现今有三位钜子,今日赵弘润所接见的这位叫做公输班,乃是鲁国国主公输磐的族人。
不得不说,这是赵弘润首次与掌握着这个时代最高工艺的鲁国墨家接触,心情不由地有些紧张。
毕竟不管墨家思想在这个时代如何不受其余中原国家重视,但赵弘润对其却非常重视,在他看来,这些被指责为卖弄奇淫巧技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人才。
不过让赵弘润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在他心中颇为神秘的钜子公输班,其实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就跟魏国工部的那些官员们似的,身上衣服上甚至带着一些木屑。
不过即便如此,赵弘润看待对方的眼神依旧未见有丝毫改变。
“钜子。”
“润公子。”
待双方见礼之后,赵弘润便直接了当地说出了来意:“今日请钜子前来,主要为两件事。”
“愿闻其详。”公输班一脸憨厚笑容地说道。
见此,赵弘润将他们魏军的近况告诉了公输班,希望后者带领那些鲁国工匠,将铚县打造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
期间,赵弘润还将几张他亲笔所画的草图递给了公输班。
“啧啧,想不到润公子非但擅长领兵作战,对于我等奇淫巧技,亦极为擅长……这等连弩,啧啧。”公输班啧啧称赞着。
也难怪公输班如此赞誉,毕竟连弩在魏国,那可是冶造局压箱底的东西,此番若不是为了防备楚军,赵弘润可舍不得就这么白白拿出来。
因为他很清楚,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专利,剽窃他国先进战争兵器的例子比比皆是。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赵弘润将连弩的图纸让公输班一观,保不定几日之内,连弩就会成为齐鲁联军的常备战争兵器。
当然了,这只是一句比方,毕竟墨家未见得舍得抛弃他们钻研已久的机关弩匣。
“此事易尔,不知润公子另外一桩事……”
听闻此言,赵弘润沉吟了一番,这才开口问道:“钜子,不知贵方可愿到我大魏去?”
“……”
公输班微微皱了皱眉。(未完待续。)
第704章:墨门钜子(二)
“润公子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半响后,公输班有些不悦地问道。
赵弘润一听就知道公输班误会了,不过话说回来这误会却也没差,毕竟他的确是抱着要挖鲁国墙角的主意。
“钜子切莫动怒,且先听本王讲述……不知钜子可曾考虑过,鲁国来日会是怎样?”
听闻此言,公输班眉头更加紧皱,但是他的眼中却透露几分迷茫。
在略一沉吟后,他带着几分不悦说道:“润公子有话直说便是,何必拐弯抹角?”
这人……
赵弘润隐隐看出了些什么,遂不再遮遮掩掩,正色说道:“使钜子不快,本王深感歉意。……本王只是想了解一下,若此战不能尽全功,不能覆灭楚国,待他日齐王吕僖过世,楚国势必兴兵讨伐齐国,到那时候,作为齐国的百年盟国,贵国势必也会遭到楚军的进攻。对此,贵国可有御敌之策?”
“……”公输班闻言张了张嘴,颇有些张口结舌的意思。
见此,赵弘润心中明了:此人虽是一位出色的工匠,但是对于局势,却看得不够透彻。
也不知过了多久,公输班生硬地回答道:“若楚军来攻,我鲁国上下一心,自然不会叫其得逞。”
赵弘润一听,哑然失笑。
因为单凭这句话,就知道眼前这位钜子几乎从未考虑过这件事。
鲁国上下一心就能抵御楚国?
那吴越是怎么亡国的?难道吴越之民还不够团结么?
在赵弘润看来,一旦齐王吕僖亡故,齐国势必陷入内乱,虽说到时候有他的六王兄姬昭主持大局、控制局面,但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齐国倒是无力支援鲁国。
失去了齐国的支持,鲁国挡得住楚国的军队?
不可否认,鲁国拥有着可能是当世最高超的工艺,这些工匠们打造出来的战争兵器,简直就是专门为杀戮而生,可问题是,打造这些战争兵器,那可是需要消耗资源的。
没有齐国供给铁矿,你鲁国拿什么打造弩矢?
没有弩矢,什么机关弩匣,什么龙脊战车,不全是跟废物一样?
至于鲁国的军队,这种存在纯粹就是个笑话,刨除了武器装备,齐**队的战斗力在中原国家垫底,这足够弱了吧?
可鲁**队,一旦失去了那些东西,他们比齐**队还要弱。
因此赵弘润毫不怀疑,一旦齐王吕僖过世,齐国固然会遭到楚国的攻击,而鲁国,恐怕也会在楚国的报复性反攻中损失惨重,严重点甚至因此而亡国,便楚国所吞并。
虽说楚国腐朽糜烂,但不可否认,这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国内仍然有像寿陵君景舍、西陵君屈平、邸阳君熊商等忠良贤臣,若让这个国家吞并了鲁国,掌握了鲁国的工艺,那对于中原各国来说,绝对会是一个噩耗。
而头一个会因此遭殃的,除了齐国就是魏国。
因此,赵弘润盘算着,能否在此之前,将鲁国国内那些工艺精湛的工匠们拐到他魏国去。
不过待瞧见眼前这位钜子方才的表情,赵弘润就知道没戏了。
因为他看得出来,公输班对于鲁国的忠诚,大大超乎他的想象。
这不,即便当赵弘润将他整个判断告诉了公输班,公输班仍坚持认为:即便此战不利,他们鲁国,日后一样可以抵挡住楚军的报复反击。
甚至于聊到后来,公输班对于赵弘润这种动摇军心的说法极为不满,脸上已出现了明显的不悦之色。
于是,赵弘润虽然感觉遗憾,亦只能明智地选择结束这场会谈。
毕竟增固铚县的防御设施,还需要公输班等一干鲁国工匠出力,若是惹怒了此人,使得此人拂袖而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家伙,实在可恶!”
在公输班满带不悦地离开之后,宗卫长卫骄忍不住气愤地说道。
而对此,赵弘润倒是想得很开,毕竟天底下不只是他热爱他的母国魏国,似公输班,同样热爱着其故国鲁国,岂肯轻易抛弃故国,搬迁至魏国去?
不过话虽如此,赵弘润依旧感到惋惜与遗憾。
公输班的拒绝,让赵弘润如今唯有两条路走:其一,在此战过后,助鲁国一臂之力,协助鲁国击退楚军的报复反击;其二,待楚国攻破鲁国后,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兵夺取鲁国的珍贵图纸、文献以及那些工匠,将其一并带到魏国。至于鲁国亡不亡国,那就与他无关了。
看来有必要与鲁国国主当面谈谈,倘若他的态度也与这个公输班一致,那么……我也只能对不住鲁国了。
想到这里,赵弘润的眼中露出几丝冷意。
什么?协助鲁国击退楚军?
呵,如此一来,魏国需要消耗多少国力?
难不成直接驻扎一支军队在鲁国,平白无故替鲁国守着不属于魏国的领土?
与其如此,索性让鲁国灭亡得了,只要在其灭亡前,魏军先在鲁国扫荡一番,将珍贵的东西与人才转移到魏国。
倒不是赵弘润冷血,毕竟他是一名魏人,自然要首先为魏国考虑,这是他身为一位皇子的义务。
之后几日,赵弘润并没有再去找那位公输班。
而公输班仿佛是也忘却了前几日的不快,带着一群工匠们,兢兢业业地在铚县忙碌,非但增固了整座城池的防守能力,更在铚县城墙上装上了许多连弩。
甚至于,就连鲁国的机关弩匣,公输班都很大方地给了魏军不少,大概有上百架。
当然了,只是借,并且公输班有言在先,不允许魏军私下拆开。
这也难怪,毕竟机关弩匣乃是鲁国的机密,若非此战对于齐国、对于鲁国实在太至关重要,否则,恐怕公输班并不情愿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魏军。
就这么过了几日,一直到九月十五日,忽然有一个陌生人前来拜会赵弘润。
鲁国人,姓徐名弱。
“徐弱?”
当赵弘润从宗卫长卫骄口中得知此事后,亦感觉有些惊诧,毕竟他在鲁国并没有什么相熟的人,怎么会有人突然想到来拜会他呢?
不过即便如此,赵弘润还是接见了此人。
片刻之后,宗卫吕牧将那个徐弱请到了赵弘润所在的书房。
当时,赵弘润瞧见那徐弱的打扮就是一愣,因为对方身上穿的是麻衣。
要知道眼下时节已至深秋,就快要进入冬季,而眼前这位前来拜访的客人,却身着着一件麻衣,倒有点像是赵弘润记忆中的苦修者。注:苦修者,即通过自虐来磨砺自己意志,使灵魂得到升华的出家人。很难解释清楚,有兴趣的请自行搜索。
“请坐。”赵弘润将对方请到上座,随即疑惑问道:“不知足下是……”
“墨者钜子,徐弱。……见过魏公子。”来人拱手施礼道。
钜子?
赵弘润闻言面色微变,因为他前几日这才接见了鲁国墨家钜子公输班,没想到今日又见到了一位。
墨家三位钜子,他已见过了两位。
“墨者?”赵弘润沉吟了一下,一面吩咐宗卫吕牧奉茶,一面询问这徐弱道:“指墨家弟子?”
“是。也不是。”徐弱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
赵弘润闻言一愣,随即细细一思忖,便明白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徐弱想表达,墨者,只是墨家弟子中的一支。
点点头,他了然地地问道:“不知钜子今日前来,对本王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徐弱摇摇头,随即笑问赵弘润道:“在下只是听说,魏公子前几日接见了公输班……呵呵,因此专程过来拜会公子。”
你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
赵弘润不露声色地皱了皱眉,随即笑着问道:“所为何事?”
这时,就见徐弱微笑着问道:“前几日魏公子您接见公输班,可是有意将我墨徒招收到贵国?”
……
赵弘润深深望了一眼徐弱,谨慎地说道:“本王确有此意,不过,已被公输钜子所拒绝。”
“那是公子你寻错了对象。”徐弱闻言摇摇头说道:“公输班乃公输氏族人,岂会抛下鲁国跟随公子前往魏国?”
“钜子的意思是……钜子愿意?”
“正是。”徐弱点头说道:“公输班此人,虽擅长机关匠活,但对局势却看不透彻。……眼下齐国逐渐势微,鲁国亦受到牵连,似公输班那般,将墨徒绑在鲁国,迟早会葬送整个墨门。”
赵弘润越听越感觉奇怪,因为他感觉,眼前这个自称钜子的徐弱,似乎对鲁国并不是很热衷的样子。
可能是猜到了赵弘润心中的猜忌,徐弱坦言说道:“魏公子不必猜忌,在下本就是宋国墨门钜子……”
“你是宋人?”赵弘润微微一愣,随即惊诧地问道:“你墨门有三位钜子,难道就是齐、鲁、宋……”
“正是。”徐弱点头说道。
随即,他望着赵弘润补充道:“当年魏公子的生父魏王灭宋之后,南宫便掌控了宋郡,我宋墨亦受到牵连,因此移居到微山湖一带……”
“微山湖?”赵弘润眼中眸色一闪,淡淡说道:“据本王所知,那边似乎住着一些叛乱军啊……”
听闻此言,徐弱摇摇头,微笑着说道:“岂是什么叛乱军,只是一些不忿于南宫的苦难之民而已。”
赵弘润深深地望了一眼徐弱。
莫非宋郡叛乱军的背后,有宋墨的支持?
怪不得南宫拿那支叛乱军没有办法。
只是这徐弱,究竟是何来意?(未完待续。)
第705章:铚县之战前夕
第705章
宋墨钜子,徐弱……
待那位不期而至的宋墨钜子离开之后,赵弘润站在窗户旁,整理着思绪。
他原以为墨门的意见一致,因此,在鲁墨钜子公输班拒绝了他的提议后,便改变了曾经想拉拢墨门的念头,准备在日后楚国攻打鲁国时来个火中取栗,抢在楚国之前将墨门内的珍贵宝贝夺走,至于因此落下的骂名,赵弘润可不会在乎。
可今日听了徐弱一番话,赵弘润这才明白,原来墨门分为宋墨、鲁墨以及****三支,怪不得有三位领袖(钜子)。
而此番宋墨钜子徐弱前来,虽然并未透露具体事项,但言辞中分明透露着希望与魏国亲善的善意。
因此,能否从这方面入手呢?
……
赵弘润沉思着。
不过话说回来,针对宋墨与宋地叛军关系匪浅这件事,他也是颇为在意。
诚然,宋郡那位代掌握宋地的大将军南宫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背弃国家、背弃君主,如今又对他的新君主魏国阴奉阳违,若非担心引起大的变故,再者赵弘润暂时无暇去管宋地的事,他早就想办法对付南宫了。
然而相比之下,宋地叛乱军对魏国也不是充满善意,据赵弘润所知,这支叛乱军对魏人、尤其是魏国贵族的态度非常激进,虽说赵弘润也乐得让这些人去削弱国内某些贪婪的贵族,但说到底,他对这支叛乱军也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宋墨与宋地叛军关系不清不楚,这让赵弘润对宋墨钜子徐弱的话,保留了几分猜疑。
足足过了有半响,赵弘润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对自己好高骛远的想法感到有些好笑:眼下当务之急是重创楚国,想那么多做什么?
只要重创了楚国,他日后有的是时间去整理宋地的事,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反之,若是他在这场战事中败北,折了鄢陵军与商水军,那么,短时间内他也无力再去管宋地的事。
想到这里,赵弘润若有所得地回到了书桌后的椅子上坐下,回顾宗卫长卫骄问道:“卫骄,前方有什么消息传回来么?”
“暂时还无。”卫骄摇了摇头,随即又补充道:“鄢陵军与商水军遵从殿下您的战术,已化整为零,分散成数十支队伍……不出意料的话,这些军队此刻多半正在被楚军围剿。”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
此番他魏军化整为零,准备施行游击战术,就是有一点不好。
那就是军队的防御力大大下降,没有军营的各军,全靠森林、山坳等天然环境躲避楚军的追踪,而一旦被楚军锁定了位置,那么,除非立即撤退,否则十有**难以幸免。
“叫青鸦众盯着南岸的动静,有何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是!”
卫骄抱了抱拳,随即,他好似想到了什么,恳请道:“对了殿下,不久之前段沛曾托人向殿下寻求援助。……他说他率下青鸦众仅两百余人,不足以监视浍河以南,希望殿下从商水增调青鸦众前来协助,或者……阳夏黑鸦。”
赵弘润点点头,对卫骄说道:“回头段沛派人来时,转告于他,本王已向商水、阳夏传达了此事,相信不久之后,青鸦众与黑鸦众便来赶来支援,让段沛先务必竭尽所能,盯着南岸楚军的一举一动,尽快查出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