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不想看到这些……”鄢陵军三千人将左丘穆眸光黯淡地喃喃道。
听了他的话,左洵溪、华嵛、公冶胜等将领,包括几名在相城投诚于鄢陵军的原楚军将领们,表情亦是凝重而黯然。
因为是楚人出身,因此这些将领们都清楚楚东的熊氏贵族大抵是什么德行,也明白这里的楚国平民究竟是过着怎样的日子。
他们清楚地知道,这种现象是错误的,它会导致整个楚国步向灭亡。
但是,以往他们没有能力改变楚国的这种畸态,因此,似自欺欺人般无视了这一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而在诸楚国出身的将领们心情沉重的时候,赵弘润则徐徐走向村子的深处。
因为身后跟着全副武装的宗卫与肃王卫,因此,这个村子里的村民都很畏惧,慌慌张张地逃入了他们破败的房屋里,躲在窗户内张望着。
不过没走几步,赵弘润便停下了脚步,因为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大概五六岁,大概七八岁的孩童,手持着一根一端削尖的木棍,正龇牙咧嘴地故作凶狠状,狠狠瞪视着赵弘润。
之所以这样描述,那是因为赵弘润眼前那个孩童实在是太瘦了,简直就是皮包骨头,不好判断年纪。
但是对方的穿着,却让赵弘润这个魏人都感到有些心酸:全身上下只有一条破旧的裤衩,赤着上身,光着脚。
赵弘润没有问出似你不冷么?这种傻问题。
要知道眼下已将近八月中旬,正算是深秋时节,即将步入冬季,天气已逐渐寒冷下来,若是能衣物的话,谁愿意光着上身?
“你想做什么?”赵弘润温声询问那名孩童道。
“离开我的村子,你们这群可恶的强盗!”孩童手持着削尖的木棍,故意装作凶神恶煞的模样,然而看起来反而有些好笑。
“这附近有强盗么?”赵弘润转头询问正缓缓走上前来的诸楚人将领们。
话音刚落,就见有一名新降的将领似嘲讽、似自嘲般回答道:“肃王殿下,这里可是在巨阳君的封邑内。”
“……”赵弘润目视着那名将领。
见此,那名将领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端,连忙端正了神情,抱拳回答道:“回禀殿下,数月前齐国进犯我大……唔,进犯楚国之时,楚王召令各地整顿兵马,筹集粮草。据末将所知,巨阳君熊鲤派麾下军队收刮了封邑内的粮食,补充军粮……”
……
赵弘润闻言暗暗摇头,他简直要目瞪口呆。
而这时,不远处的草屋内跑出一名年纪稍大些的小女孩,可能是那名孩童的姐姐,只见这个小女孩拉了几下弟弟,似乎想将弟弟拉回家中。
但是拉了几下没有拉动,于是她只好鼓起勇气站在弟弟面前,将弟弟护在身后。
“你……你们是什么人?是大王的军队吗?”那小女孩怯生生地问道。
赵弘润目视着这个小女孩,可能是小姑娘的关系,这个小女孩身上倒是穿着衣物,不像她弟弟那样赤着上身。
“不。”赵弘润摇了摇头,带着几分遗憾说道:“我等是魏军!……魏**队!”
然而奇怪的是,在听了赵弘润的话后,那对姐弟眼中居然逐渐消散了畏惧与敌视,这让赵弘润有些不解。
而就在这时,晏墨在旁幽幽地说道:“可能对这个村的村人而言,魏军远不及巨阳君的军队可恶……或者说,只要别是巨阳君的人,任谁都无所谓。”
说罢,晏墨走到赵弘润面前,叩地抱拳,严肃地说道:“殿下,末将斗胆,希望希望收容这些无助的平民……”
这家伙……原来不是闲着没事,而是早有预谋啊。
赵弘润惊讶地看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晏墨,他隐约想起曾经听人说过,晏墨的弟弟妹妹,曾活生生饿死在过去的某年冬季。
而眼下,正是即将入冬的时候。
“下次,就莫要似这般拐弯抹角了……”弯腰扶起了眼前的晏墨,赵弘润拍了拍他的臂膀,郑重地说道:“去吧,做你想做的。”
“多谢殿下!”晏墨重重地抱了抱拳。
八月十一日至八月十五,魏军并没有急着攻打铚县,而是一边建造军营,一边派出军队四处搜索附近的村子,分发给村子里的平民粮食,并许下种种承诺,让他们搬迁至相城。
魏军的这个异常举动,让铚县守将孙叔轲着实有些一头雾水。
魏军,到底在做什么?(未完待续。)
第652章:鄢陵军战略
整整四五日,八万魏军并没有急着攻打铚县,而是频频出动搜索四郊,寻找这附近的楚国村子,分发给村里的村人食物,并且让他们搬迁至相城。
尽管这个举动延误了战机,并且让魏军的粮草缩水了不少,但得到的,却是更加珍贵的东西——当地楚人的感激,以及四万余新降楚兵的信任。
当地楚人的感激就不必细说了,有了巨阳君熊鲤这个贪婪残暴的楚国王公贵胄作为对比,魏军的形象一下子拔高到了让赵弘润都感觉不可思议的地步。
魏国的军队,居然在楚国境内受到当地楚人的拥护与欢迎,这可以想象?
不过由此也证明,楚国的确是让巨阳君熊鲤等旧贵族势力给蛀空了,这让赵弘润与徐殷等魏人引以为戒,千万不可教魏国也步上楚国的后尘。
至于四万余新降楚兵的信任,这对于赵弘润来说倒是一件意外的收获。
想来那些新降的楚兵,即便是在听了鄢陵军与商水军士卒的说辞后,对于以赵弘润为首的魏人或多或少仍带有丝丝偏见,毕竟赵弘润是魏人,而且还是魏国的王族子弟,天晓得是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但是魏军拿出军粮救济附近当地楚民的举动,却让这些新降楚兵对魏军此番进兵楚国所提出的口号产生了几许信任——魏军,是为解放受到以熊氏一族为首的贵族倾轧压迫的楚国平民而来。
如此一来,这些新降的楚兵,他们的士气居然高涨起来。
而趁机机会,鄢陵军的主将屈塍与副将晏墨,还有商水军留在这边专门负责统帅两万余新降楚兵的三千人将吕湛、徐炯二人,这些将领们趁热打铁,向两军麾下新降楚兵灌输魏国的种种优厚待遇,顿时让两军总共四万余新降楚兵的士气,高涨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而相比较这个好消息,赵弘润同时也收到了一个来自南门怀的坏消息。
原来,假扮成相城溃军的南门怀,在两日前曾向铚县索要粮草,借此试探铚县守将孙叔轲对他的信任。
但结果,铚县守将孙叔轲虽然没有直接揭穿南门怀,但却已种种借口拒绝输送粮草给南门怀。
由此可见,孙叔轲对南门怀早已产生了怀疑,这让赵弘润微微有些失望。
要知道,他本来还打算让南门怀诈取铚县呢,这下子算是行不通了。
待等到八月十六日,魏军这边,大营已初步建成。
说是大营,但实际上分为三个从鸟瞰看呈现品字形的军营,最靠近铚县的军营最大,里面驻扎着鄢陵军眼下总计四万人左右,也是此战攻打铚县的主力。
在它的东侧,则是作为侧应的一万汾陉军的军营。
而在这两个军营的北侧,则是商水军三千人将吕湛与徐炯二人所率领的两万余新降楚兵,这支军队暂时不加入战斗,只负责接应从相城运输粮草至此的军队。
毕竟,铚县是属于鄢陵军的战场。
当日上午,把守在帅帐外的肃王卫走入帅帐,向赵弘润禀报:“殿下,鄢陵军的诸将联袂求见殿下。”
当时赵弘润就猜到,屈塍这是准备攻打铚县了,遂示意肃王卫们将那一干鄢陵军将领们请入帅帐,并又派宗卫穆青前往别营邀请汾陉军大将军徐殷。
待等到了晌午前后,赵弘润所在的帅帐,人员大致到齐。
因为铚县是属于鄢陵军的战场,因此,帅帐内更多的也是鄢陵军的将领们,汾陉军大将军徐殷只是带着几名亲卫过来旁观,而商水军的吕湛、徐炯两位三千人将,索性没有出席这次属于鄢陵军的军议。
“报!……后方商水军大营三千人将吕湛、徐炯,为防魏军从西侧城父方向袭来,今早亲自外出巡逻去了。”
前去邀请吕湛、徐炯二人的传令兵,回来后如此禀报道。
听了这话,帐内诸人表情各异。
这可真是……
赵弘润头疼地抬手揉了揉眉骨。
三千人将亲自外出带兵巡逻?而且一出动还是两位齐出?
怎么听都觉得这是借口好吧?
毋庸置疑,这肯定是商水军的那两位三千人将见铚县战场反正不属于他们商水军,索性就不来参加这次属于鄢陵军的军议,免得彼此看不顺眼。
想想也是,终归是克一城(相城)的功勋,被晏墨夺了,真当商水军的将领们心中没火?要知道连商水军主帅伍忌那个老实人当时都几乎要翻脸了。
而从那之后,商水军与鄢陵军简直就是形同陌路,真亏这两军的前身皆是平暘军。
商水军将领的冷淡,让帅帐的气氛稍有些僵冷,不过仔细观瞧诸鄢陵军的将领们,却见他们皆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显然商水军的将领们来或不来,他们都无所谓。
倒是前来旁观的汾陉军大将军徐殷笑呵呵地打圆场说道:“吕湛、徐炯两位三千人将的判断不错,的确要防备城父方向的楚军来袭……殿下,既然如此,咱们这边就开始吧?”
不得不说,作为局外人,徐殷这些日子将鄢陵军与商水军的矛盾皆看在眼里,事实上他倒是认为,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毕竟眼下的鄢陵军与商水军,兵力数量皆已暴增到了四万,因此,哪怕知道眼前这位肃王殿下对这两支军队的掌控力很强,但徐殷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可似眼下鄢陵军与商水军形同陌路,徐殷反倒是安心了许多。
而听了徐殷的话后,鄢陵军的诸将们皆转头望向赵弘润,想来这句话他们早想说了,只不过没敢提罢了,但如今徐殷开口提出,他们附和一下总是没问题的。
“唔……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
赵弘润转头示意了一眼鄢陵军的主将屈塍。
屈塍会意,抱拳说道:“殿下,攻打铚县,末将以为攻城损失太大,不妨试试诱敌出城。”
“怎么说?”赵弘润随口问道。
听闻此言,屈塍正色说道:“铚县,位处于浍河河滩附近,城县外的农田一望无垠,眼下已至八月中旬,若我军抢收铚县一带田地内的谷物,或有可能逼铚县出城与我军一战。”
……
赵弘润瞥了一眼汾陉军大将军徐殷,却发现后者在听了屈塍的话后,亦在不住地点头,想来是非常看好屈塍的战术。
而事实上,赵弘润心中也很满意,毕竟就算是让他来想对策,大概与屈塍所言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不得不说,屈塍此人虽然野心很大,但是能力的确是有的,是难得的帅才。
“唔,是个好主意……”赵弘润在沉吟一番后点头认可道:“既然如此,此战就由你来指挥吧,屈塍。”
听闻此言,屈塍当即起身,表情严肃地抱拳应道:“末将遵命!”
既然已确定了战术,那么剩下的就是补全细节部分,说白了,就是屈塍将这个战术细化到每一名将领要肩负的责任。
而在此期间,赵弘润与徐殷皆只是静静在旁听着,除非偶尔提几句更好的建议,否则并未轻易开口。
徐殷不干涉,一来是因为这场战事属于鄢陵军,二来嘛,屈塍的安排也让他非常认可。
而赵弘润之所以不干涉,那是因为他的定位是帅,所要考虑的是整个战略。似攻打铚县这种局部战事,交给像屈塍就行了,就好比他将谋取蕲县的任务交给伍忌。
倘若事事都要他赵弘润这位主帅亲自指挥,还要屈塍、晏墨、伍忌这些将领做什么?
待等讲述到最终,屈塍转头看向赵弘润,恭恭敬敬地请示道:“殿下,这样的安排,您认为如何?”
“唔。”撇除个人偏见,赵弘润对屈塍的安排十分满意,点点头说道:“就这样部署吧。……不过,也要提前考虑到铚县守将孙叔轲打死不出城的可能。倘若他死活不出城,你怎么办?”
听闻此言,屈塍眉头微微一皱。
他明白赵弘润的意思,事实上他也想到了:倘若铚县守将孙叔轲死活不出城,那么他鄢陵军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强攻铚县,要么直接强渡浍河。
而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不能忽视一个问题:行驶在浍河的楚国战船船队!
不错,楚国是一个水域非常丰富的国家,她是有正规水军的。
之所以说,齐王吕僖交给魏军的任务并非渡过浍河,而是强渡浍河,即是因为,铚县,以及行驶在浍河的楚国正规水军,构成了魏军强渡浍河的最后一道阻碍。
而且是非常强力的阻碍。
事实证明,赵弘润的判断应验了。
次日,鄢陵军全军出动,前往铚县抢割铚县境内田地里的谷物,然而,铚县一方却只是眼睁睁看着魏军抢收田谷,没有丝毫动静。
“真沉得住气啊!”
在听到麾下兵将的禀告后,鄢陵军主将屈塍烦躁地嘀咕道。
要知道,他们魏军的粮草本来就由齐国提供,非常充盈,即便是抢夺了铚县的谷物,但其实对于魏军而言,却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增益。
而相比之下,铚县守将孙叔轲的冷静与隐忍,却让屈塍意识到,那绝非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
难道真的要强攻铚县?
带着几名亲卫骑马来到铚县的远郊,屈塍远远观望着铚县的防御设施,心下暗暗嘀咕。(未完待续。)
第653章:中原诸国混战之始
铚县的固守,让鄢陵军的主将屈塍感到棘手,然而赵弘润这边,他却罕见地没有思忖这边的战事,而是在仔细阅读一份篇幅很长的书信。
这份书信,是他刚刚收到的,送出的人,即是当初赵弘润部署在魏国王都大梁的青鸦众。
那些人,将六月至七月大梁乃至北疆一带所发生的情况,较为详细地记载下来,此后花了将近二十日的工夫,几经周转这才送到赵弘润的手中。
信中所陈述的大事,倒不是什么类似太子弘礼与雍王弘誉又在朝中明争暗斗这种事,因为那两位,眼下也已顾不上内斗了。
因为,在七月底的时候,韩国的骑兵终于兵出孟门、天门两关。
韩国,果然是对魏国宣战了。
出兵的借口很可笑:韩国说他们有一支斥候骑兵在山阳附近遭到了魏国的无端袭击,希望魏国顾念两国的情谊,交出凶手。
对此,赵弘润嗤之以鼻。
因为这就是典型的当了那啥还要立牌坊。
要知道从今年四月,韩国的斥候骑,就在魏国上党山阳县一带与魏军交火了。
赵弘润那位四皇兄,即燕王弘疆,那是一位心高气傲、且性格也极其强硬的皇子,他在抵达山阳县的头一天,就开始部署兵力,驱逐在山阳县境内的斥候骑。
换而言之,从那个时候起,魏韩两国的边戍军队便开始起摩擦,且互有伤亡。
但那时,韩国却绝口不提什么斥候骑失踪这类的事,一直等到七月底,这才图穷匕见。
由此不难猜测,韩国那边的准备工作应该是已经完成了,是故,才提出这种可笑的借口。
让魏国交出杀害韩国斥候骑的凶手?
可笑!
难道韩国的斥候骑就没有杀害山阳一带的魏**卒么?
再者,对韩国的斥候骑展开反击,那可是赵弘润的四王兄燕王弘疆下达了命令,难道魏国还会将这位皇子交给韩国?
因此说白了,韩国所提出这次所谓外交干涉,在赵弘润看来不过是个虚伪至极的宣战手段罢了。
相比较韩国惺惺作态的对魏宣战手段,当初齐王吕僖派兵试探性攻打溧阳时所提出的口号就很直接,从字里行间理解就是这个意思:寡人看你楚国不爽,先拿溧阳试试水。
随后,齐国不等楚国有任何反应,也不给后者以外交周旋的机会,直接派兵攻打溧阳。
仔细想想,倘若不是因为不宣而战容易引起天下人的指责,齐王吕僖根本不会多花精力去想什么攻打楚国的理由或借口。
这才是强国霸主的霸气!
打你就因为看你不爽,何必虚伪?
而相比较齐王吕僖这位中原霸主的霸气,韩国的惺惺作态,就让赵弘润感到反感。
只可惜,似齐王吕僖这样的霸主,因为太沉浸于酒色,才四旬不到就染上了重疾,药石不灵,仔细想想,赵弘润亦感到有些惋惜。
虽然他很清楚,齐王吕僖若是不死,他魏国恐怕没有机会在日后即将来到的各国乱战中逐渐崛起。
赵弘润翻了一页书信,继续观阅信中所陈述的魏韩上党战役。
说是战役,但实际上,书信中只是简略地陈述了几次发生在上党山阳县的战事而已,而且还是斥候与斥候间的遭遇战。
谈不上什么大战,更不配称作战役。
只不过,任谁都能看得出,那几场遭遇战只是整个魏韩上党战役前的热身而已,韩国那边有多达十余万的骑军尚未出动,而魏国这边,南燕大将军卫穆,以及尚在大梁的,由禹王赵元佲身边宗卫长韶虎亲自训练的新大魏武军,彼此都尚未投入战场,因此怎么看都不会是一场会在短期内结束的国战。
值得一提的是,赵弘润在这份书信中看到了他弟弟桓王赵弘宣的名字。
据大梁那些青鸦众的了解,赵弘宣辅佐东宫太子弘礼,在北疆聚拢了许多王公贵族所属的私军,兵力居然已有五万,且这个数字仍在逐步上升。
而在赵弘宣的从中调和下,燕王弘疆总算是没有针对东宫太子弘礼这位北疆督帅,目前,东宫太子弘礼率领的所谓北疆征远军,与燕王弘疆的山阳军,彼此是各司其职,井水不犯河水。
“北疆征远军……呵,这名字倒是起得颇有寓意。”
赵弘润颇有些意犹未尽地放下了手中的书信,已经信中内容陈述到这里,就已经到了尾篇,没有了下文。
也难怪,毕竟这是二十几日前从大梁送出的书信。
虽然赵弘润有些担心他弟弟桓王赵弘宣,但二人相隔千里,在这个信息传递不便的年代,即便青鸦众竭尽全力,赵弘润也不可能立马得知他弟弟在北疆的近况。
而从旁,宗卫长卫骄闻言笑道:“确实是个颇有寓意的好名字呢,北疆征远军……看来东宫的心很大啊,居然还想着反攻到韩国境内。”
“哼!”赵弘润轻哼一声,淡淡说道:“心比天高、才比纸薄,好高骛远说的就是这类家伙!……真当韩国骑军是乌合之众?”
要知道对于韩国骑兵,他赵弘润也算是有所体会,比方说,那个出身韩国骑军的大盗贼桓虎,他赵弘润当初出动了数万兵卒都没有抓到。
而如今,陈兵在魏韩边界的,那是赫赫十余万韩国骑军,天晓得那里面还有没有像桓虎那样的骑将?
听了赵弘润对东宫的评价,卫骄忍不住笑了出声,说道:“殿下,您也太苛刻了。……当初东宫无非就是瞧见您与雍王殿下在一起,无故责备了您几句,您还记着呢?”
这话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或许赵弘润真会感到不悦,但从卫骄这个心腹口中说出,赵弘润却只当成一句调侃。
“本王向来肚量小,你是初次认识本王么?”赵弘润斜睨了一眼卫骄,然而没装几下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了一阵后,他长长吐了口气,正色说道:“说实话,并非是我对东宫有所偏见,我就是怕东宫过于好大喜功……别看这所谓的北疆远征军有五万之众,但这支由各贵族私兵聚拢而成的军队,其中一个个势必是趋吉避凶,只想着减少己方的损失,顺便捞取莫大的战功,战场哪有这么简单?……倘若人人都这样考虑,这支所谓的北疆远征军,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聚拢而成的散沙之军,派不上什么大用处。”
宗卫长卫骄闻言信服地点了点头。
毕竟军队之所以是军队,那是因为军令如山,哪怕有时候上将命令部下去肩负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甚至是为了战略需要前往送死,其部下还是得去。
这样的军队,才配称之为是军队。
而似北疆远征军,那不过是些国内大贵族们为了谋取战功而组建的私军,怎么可能舍己为人?怎么想都能猜到这些人必定是想着趋吉避凶,送死让别人去,战功则由自己来拿。
问题是谁都不是傻子,岂会猜不到这一些?
正因为如此,北疆远征军在赵弘润看来,就是一支不堪大用的乌合之众,白白占着远征军这个颇有寓意的番号。
“这样一支军队,能配合南燕军与山阳军守住北疆防线就不错了,还奢望击败韩国十余万骑军、反攻到韩国境内去,哼,东宫也是想地有点多……”赵弘润撇撇嘴说道。
见自家殿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北疆远征军的弊端,卫骄笑了笑,说道:“大概是东宫初次踏足战场,心高气傲,等他吃几场败仗,他就知道厉害了。”
说着,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者,桓王殿下那边,殿下您也不必过于担忧,东宫再怎么蠢,也不会放任桓王殿下遇到什么危险的。”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随即,他似有察觉地转头望向卫骄,调侃道:“哟,卫骄,你最近的话,越来越趋近沈彧了嘛……适应了?”
卫骄闻言笑着说道:“每日跟随在殿下身边,若是卑职还没有丝毫长进,日后有何脸面去见沈彧?”
“哈哈!”赵弘润哈哈一笑,随即他好似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屈塍那边有进展了么?”
见赵弘润说起正事,卫骄当即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摇摇头说道:“据卑职所知,鄢陵军近两日是一筹莫展,铚县的楚将孙叔轲好比就是一只乌龟,缩在壳里就是不出来。据说,晏墨已经在命人打造攻城器械,大概是准备强攻了。”
“先夺城,后渡河,很正确的判断。”赵弘润点了点头,说道:“与其绕过铚县强渡浍河,到时候被浍河的楚国战船、与铚县楚军两面夹击,不如宁可付出一切代价拔除铚县,晏墨也是一个很果断的人呐……对了,蕲县那边有什么消息么?”
听闻此言,卫骄笑着说道:“蕲县那边,周朴那家伙今日向我报备过。……伍忌与南门迟,在蕲县内南门氏一族的协助下,里应外合夺了半个城……”
“半个城?”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
“是的。……蕲县守将虽然一时被商水军与南门氏得手,但是他的反抗很激烈。据青鸦众表示,他们提醒过伍忌,但商水军不甘心带着南门氏弃城而走,非要攻下蕲县。目前,蕲县仍在混战。”
商水军这是在跟鄢陵军较劲啊……
赵弘润咂摸出了滋味,皱眉问道:“符离塞那边呢?”
卫骄低了低头,说道:“符离塞被齐王的大军牵制住了,暂时没有救援蕲县的迹象。……殿下放心,青鸦众的人盯着符离塞呢,若有动静,他们会知会商水军的。”
“唔。”赵弘润这才缓缓点了点头。
他逐渐意识到,他麾下的军队,已经不再是像两年前那样,需要他事必躬亲。
虽然这种无事可做的空虚,让赵弘润稍稍有些不适应。
“对了,告诉屈塍与晏墨一声,商水军快拿下蕲县了……”
“卑职明白!”
眼瞅着自家殿下嘴角的笑容,卫骄心领神会。(未完待续。)
第654章:强攻铚县
“商水军已拿下蕲县半个城?……这就是(肃王)殿下命足下前来传达的?”
在鄢陵军军营的中军帐内,副将晏墨皱眉询问着前来传达的肃王卫。
“是的。”
那位肃王卫点点头,在冲着帐内鄢陵军的诸将抱了抱拳后,继而转身离开了。
他这一走,刚才还显得有些冷清的中军帐内,立马变得热闹起来。
“肃王殿下这是什么意思?”三千人将左洵溪摸了摸下巴,困惑地思忖道:“偏袒商水军?”
“怎么看都不像是偏袒商水军吧?”同为三千人将的公冶胜笑着说道:“可能是肃王殿下觉得我军最近几日的进展太缓慢了,故而用商水军激一激我等……”
听闻此言,同样是三千人将的华嵛舔舔嘴唇说道:“肃王殿下的意思,是我鄢陵军与商水军比个高下么?”
说着这话,帐内诸三千人将纷纷议论起来,唯独主将屈塍与副将晏墨没有参与讨论。
因为他们知道,那位肃王殿下特意派一名肃王卫过来传达商水军的进展,意图正如公冶胜所说的那样:那位肃王殿下,对鄢陵军最近几日攻打铚县的进展并不满意。
而对此,鄢陵军主将屈塍亦不由有些苦恼。
因为他逐渐感觉到,铚县并不像他起初所臆想的那样好打,以至于他鄢陵军这几日,几乎是没有什么斩获。
这里所说的没有什么斩获,那简直就是真的没有丝毫斩获,除了抢割了铚县郊外田地里的谷物,鄢陵军并没有任何进展。
倘若换做当年还在暘城君熊拓或平舆君熊琥麾下的时候,恐怕这两位多半会将诸将叫到帅帐重责一番,相比之下,似那位肃王殿下这种委婉的激励手段,要宽容地太多太多。
“好了好了。”屈塍拍拍手阻止了帐内诸将的议论纷纷,似总结般说道:“诸位,想来你们也听到了,殿下对我鄢陵军近几日的进展并不满意。……想来,我鄢陵军刚刚建立优势,诸位也不想再被商水军赶超吧?”
听闻此言,帐内诸将的神色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要知道,因为三川一役大捷这件事,作为主力的商水军,在魏国内的地位水涨船高,其在战后得到的赏赐,无不让鄢陵军上下兵将们看得眼红。
而前些日子,因为晏墨巧妙地说降了南门迟,鄢陵军生生从商水军手中抢了克一城的功劳,这意味着在这场伐楚的战役中,鄢陵军已初步奠定了优势,只要他们接下来抢在商水军攻克蕲县前攻下铚县,那么,就算之后商水军最终还是攻克了蕲县,他们在这场战役中所建立的功勋,短时间内也很难赶超鄢陵军。
要知道,功勋排名意味着战后的赏赐多寡,意味着在魏国内的地位以及名誉。
因此,哪怕是私心颇重的屈塍,都不会在这件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