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苦笑着摇了摇头,李钲拎着那两只兔子来到了魏天子下榻的帐篷。

    说是魏天子下榻的帐篷,不过在预感到桓虎前来袭击的时候,李钲将礼部的官员以及留在宿营地内的襄王弘璟与他的宗卫们,都聚拢到了此地,方便他们保护。

    而当李钲撩起帐幕走入帐内时,他惊愕地发现,帐内众人的情绪仍显得十分紧张,攥着宝剑面色凝重,一副要与人搏命的架势,哪怕是礼部尚书杜宥这位文官,都卷起了袖子、撩起衣摆。

    甚至于,就连魏天子手中都攥着一柄明晃晃的天子剑。

    糟糕……只顾与肃王聊,忘了派人通知这边……

    李钲心中暗道一声不好。

    不得不说,当看到走进来的李钲而不是袭击此营的贼子,魏天子着实松了口气,沉声问道:“李钲,帐外的情况如何了?”

    “回禀陛下,在肃王殿下的协助下,我虎贲军已击退了前来偷袭的贼子,只可惜未曾擒杀贼首。请陛下恕罪。”

    一听这话,帐内众人如释重负,尤其是皇三子襄王弘璟。

    “弘润?”魏天子闻言微微一惊,惊讶问道:“弘润赶来救驾?”

    “是!”抱持着对赵弘润极好的印象,李钲赞道:“据虎贲军的屯长邱武汇报,肃王殿下在青羊部落的宿营地内击退了前往佯攻的马贼后,察觉到这拨马贼的真正意图可能是我方宿营地,当即命令虎贲军回防,而肃王殿下,亦领着宗卫们前来护驾……方才在帐外,李某被贼首桓虎牵制,多亏了肃王殿下代为指挥虎贲军,成功杀死贼众四五十人,否则,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听闻此言,魏天子脸上露出几分欣慰的笑容,他问道:“那……弘润他人呢?”

    “这个……”

    李钲脸上露出了讪讪之色,将手中的两只兔子呈上。

    “肃王殿下有要事返回了青羊部落的宿营地。哦,对了,这是肃王殿下送给陛下的礼物。”

    ……兔子?

    帐内众人面面相觑。(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机解除之后(二)

    危机解除后,礼部的官员以及襄王弘璟各自告别的魏天子,回各自的帐篷。

    而此时,李钲这才将赵弘润之所以即刻返回青羊部落的原因透露给魏天子,这算是让接受了那两只兔子的礼物后表情一直显得很奇怪的魏天子,面色好看了许多。

    “你是说,元俼受伤了?”

    “是的,陛下。……据肃王殿下所言,俼王爷被一名马贼临死前的手弩射中,虽然只是皮外伤,但因为流血过多,至今昏迷未醒。”

    ……

    魏天子闻言皱了皱眉。

    毕竟从赵弘润讲述的情况可以得知,他六王弟赵元俼此番也算是命大,那支弩矢仅仅只是射中肩胛,并非射中要害。

    可依当时的情况,万一是射中脑袋呢?

    如若当真如此,相信他们魏国就会在这块土地上失去一位王室成员。

    想到这里,魏天子怒从心头起,攥着拳头愠色说道:“给朕通缉那桓虎,死活不论!”

    “是!”李钲点头应道。

    “另外,再召成皋军前来护驾。”

    “这……”李钲闻言犹豫道:“陛下,此举恐引来非议。……若是召成皋军前来护驾,恐怕此地的羱族人会对此心生怀疑,不利于借道之事的洽谈啊。”

    魏天子闻言深思了片刻,摇摇头叹息道:“朕不知那桓虎的目的,究竟是真要虏掠朕,还是这仅仅只是借口,其真正目的是为破坏我大魏与阴戎的会谈。……他成功了。朕可以断定,明日,那羯角部落的族长比塔图。必定会拿今夜的袭击说事,借道之事,已经很难谈妥了。”

    不过说到这里,魏天子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这样,你叫成皋军派一千五百步兵、五百骑兵前来护驾。”

    话虽如此。可陛下心中,看来还是希望洽谈之事能够谈妥啊……

    “是,陛下。”李钲闻言心中了然,抱拳应下此事。

    “陛下还有何吩咐?若是没有,末将先行告退了。”

    魏天子闻言思忖了片刻,忽然说道:“你先去派人向成皋关传达此事,随后……随后跟朕到青羊部落走一遭,朕亦记挂着元俼的伤势。”

    “是,陛下。”

    而与此同时。魏天子口中的赵元俼,已从昏迷中悠悠转醒。

    醒过来一瞧,他发现帐内留有两人:一位是剑术相当出色的,他侄子赵弘润身边疑似肃王妃人选之一的女人芈姜,还有一位则是他的侄女,玉珑公主。

    不得不说,芈姜的直觉相当敏锐,赵元俼只是稍稍动了动身体。跪坐在地闭目养神的她,立马便已察觉到。猛地睁开了眼睛。

    见此,赵元俼连忙举起一根手指竖立在嘴边,示意切莫声张,毕竟此时玉珑公主正依在帐内一根支撑帐篷的柱子旁睡熟了。

    看到赵元俼的示意,芈姜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继续闭目养神去了。

    这让赵元俼对此女印象大佳。

    真是个好女人……

    赵元俼心中暗赞了一声。替他侄子弘润能找到芈姜这样本事出色而又听话的女人感到高兴,随后,他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熟睡中的玉珑公主。

    真像啊……

    赵元俼望向玉珑公主的目光中,罕见地流露出几分温情。

    要知道,这位六王叔此前对于玉珑公主。从来可都是不假辞色的。

    而就在这时,赵元俼的宗卫长王琫端着一只盛满清水的木盆走入了帐内,瞧见自家王爷已坐起身来,欣喜地说道:“王爷,您醒了?”

    这家伙!

    赵元俼心中暗道一声不好。

    果不其然,在听到王琫的话后,玉珑公主亦悠悠苏醒过来,揉了揉眼睛,待望见面前不远处的六王叔赵元俼已苏醒过来后,欣喜地唤道:“六叔,您醒了?”

    “……”

    而此时,赵元俼望向她的眼神,早已恢复了以往的冷漠,哪里有方才半分温情可言。

    他冷漠地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咦?

    玉珑公主呆住了,有些转不过弯了。

    要知道,眼前这位六叔方才可是豁出性命救了她啊,可为何,他的神情还是像平时那样冷淡?

    “我……”玉珑公主抿了抿嘴唇,有些委屈地说道:“弘润托我照看六叔……”

    弘润啊……

    赵元俼暗自叹了口气,已预感到事后会被赵弘润追问某些事。

    可他脸上却不表露丝毫,淡淡说道:“唔,王叔已无恙,你走吧。”

    “……”玉珑公主可能是没想到眼前这位六王叔对她竟会是这般冷漠,与对待赵弘润简直是天壤之别,不禁倍感委屈,小声说道:“六叔,您救了我,我想在这照顾你……”

    “不必了。”赵元俼冷漠地拒绝了玉珑公主的好意,并着重语气说道:“我救你,只是因为你乃王女,乃我后辈,仅此而已。……另外,我从未说过你可以喊我六叔,你可以喊我怡王叔。”

    六叔与怡王叔,孰亲孰远,一听便知。

    而听到赵元俼这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话语,玉珑公主再也承受不住,满心委屈,哭着就跑出了帐篷。

    见此,赵元俼暗自叹了口气,一抬头,正巧瞧见芈姜疑惑地瞅着他。

    赵元俼遂说道:“本王这边已不需要保护了,你与她一道去吧。”

    一听这话,芈姜心中愈加感觉奇怪了,毕竟这位怡王,哪怕是跟她这个外人说话,语气都要比对侄女玉珑公主客气地多。

    不过芈姜并没有问,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她目前没有立场询问。

    于是,她点点头,拾起身旁的佩剑便追了出去。

    从旁。赵元俼的宗卫长王琫始终默然旁观着,直到芈姜也离开了帐篷,他这才怅然地叹了口气,用劝说的口吻对自家王爷说道:“王爷,您这又是何必呢?”

    赵元俼眼中闪过几分不忍与愧疚,摇摇头说道:“与她太过亲近。反而对她不好。……她好不容易在弘润的帮助下,获得了历代王女苦求不得的自由,我不希望她被我牵连。”

    说罢,他岔开话题问道:“王琫,那拨马贼的身份,有何发现么?”

    王琫闻言摇了摇头,皱眉说道:“肃王殿下已搜查过那些马贼的死尸,可惜并未找到能够证明其身份的物件。某亦搜寻了一回,亦没有收获。不过……”

    “不过什么?”

    只见王琫眼中露出几分回忆之色。犹豫说道:“我曾依稀听到那些马贼所用的方言,并不像是我大魏这边的话,倒有点像是……韩人。”

    “韩人?”

    赵元俼闻言皱了皱眉,狐疑问道:“韩人为何要来袭击此地?”说到这里,他心中微动,皱眉问道:“你是说,这些马贼是受人主使?是外邦之人么?”

    王琫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道:“事实上。卑职怀疑是我们魏人。”

    “我魏人?”赵元俼面露不可思议之色:“你不会是想说,是我魏人雇佣了这些马贼。袭击此地?”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回了,王爷。”王琫凑近了几分,压低声音说道:“据某听说,去年在雍丘,楚国使节熊汾亦遭到了袭击。导致楚国对我大魏开战……某怀疑,去年那件事的背后主谋,与今朝之事,恐怕是出自同一些人的手。”

    “……”赵元俼望了一眼王琫,默然不语。

    此时他脑海中。不由地回想起那名被芈姜所杀的马贼在临死前朝玉珑公主射出那枚弩矢的一幕,只感觉胸口一阵阵地紧缩,一阵仿佛心有余悸般的后惧,再次弥漫上他心头。

    就差一点,就差一点她的女儿便香消玉殒……

    很不可思议地,赵弘润心目中从来都是笑呵呵的六王叔赵元俼,此刻露出了阴沉而冷寒的一面,低声咬牙切齿地说道:“王琫,给本王去查清楚,这次前来袭击的马贼,究竟是何人主使!……本王要将这些人,挫骨扬灰!”

    此时的赵元俼,与当初在赵弘润面前露出真实阴沉一面的魏天子,简直如出一辙。

    然而王琫却丝毫不感觉惊诧,因为他知道,那些唆使这拨马贼前来袭击的背后主谋,已触及到了他们家王爷心中不可触碰的逆鳞。

    “王爷放心,某定会追查出这件事背后的主使。”王琫信誓旦旦地承诺道。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赵元俼的一名宗卫撩起帐幕提醒了一句:“王爷,肃王来了。”

    听闻此言,赵元俼深吸一口气,恢复了以往温文尔雅的模样,微笑着看着赵弘润从帐外走入。

    “六叔,你醒了?”赵弘润惊喜地问道。

    “呵呵。”赵元俼挥挥手示意王琫退下去做自己的事,旋即将目光投向赵弘润,笑着说道:“你六叔什么大阵仗没见过,区区几个小蟊贼,能杀的了你六叔我么?”说罢,他上下打量了几眼赵弘润,笑问道:“去护驾了?”

    被六叔戳穿此事,赵弘润感觉有些尴尬。

    毕竟他虽然口口声声说对其父皇有诸多不满,但当他父皇遇袭的时候,赵弘润难免还是感到万分担心,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血浓于水吧。

    “话说回来,方才我在回来的时候,瞧见了玉珑皇姐哭哭啼啼地跑回自己帐篷……”

    赵弘润有意无意地注视着六王叔赵元俼,低声说道:“是因为萧淑嫒吧?其实六叔很在意玉珑皇姐,却偏偏装出对她极其厌恶的模样……”

    来了……

    对于赵弘润的试探,赵元俼早有预料,因此并不感觉惊奇。

    只见他在沉默了片刻后,注视着赵弘润正色说道:“上辈人的事,作为小辈,你莫要干涉。……倘若你是想从六叔口中问出什么的话,放弃吧。”

    “……”赵弘润心中涌出几分愕然。

    因为,这还是六王叔首次用如此严肃的口吻与他说话。

    不容反驳!(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章:战争的预兆

    次日,大概天蒙蒙亮的时候,魏天子在三卫军总统领李钲以及十几名虎贲禁卫的保护下,悄悄来到了青羊部落的宿营地,探望他六王弟赵元俼的伤势。

    此时的赵元俼,因为好好歇息了一晚上的关系,气色已经好看了许多。

    他对于魏天子的到访,稍稍感觉有几分意外,不过他并不觉得魏天子是纯粹探望他伤势而来,相信,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在昨日那拨马贼上边。

    因为帐篷内没有桌椅之类的东西,因此,赵元俼便与魏天子在青羊部落的宿营地内随意着走着,反正羱族青羊部落内绝大多数的人都听不懂魏国的方言,退一步说,哪怕就算听懂了也无所谓。

    “韩地的桓虎?”在听闻魏天子的陈述后,赵元俼微微思忖了一番,摇摇头说道:“这个名字很陌生呢,没有什么印象。不过,王弟观昨日那些马贼,绝非是寻常的马贼那么简单。”

    “李钲也是这个意思。”魏天子点点头,附和道:“李钲怀疑这些马贼,或许是韩国的精锐骑兵出身……”

    “是韩国的阴谋么?”

    “那倒不至于。……倒更像是,落草为寇的正规军……”魏天子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

    “韩国的叛军?”赵元俼回忆着昨晚那些马贼在厮杀时仍不忘攥着烤制的兽腿啃咬的匪气,微微点了点头。

    毕竟他也觉得那些马贼强大的战斗力与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完全不符,明明拥有着媲美精锐正规军骑兵的实力,但是在厮杀时的姿态却令人不敢恭维,让人很难判断对方的身份。

    “这件事,李钲回头会去查证的。”

    “……”赵元俼没有说话,因为他感觉。身边这位他们魏国的君王,其眼下所说的这一切,仍不是其来到访的真正目的。

    果不其然,在稍稍沉寂了片刻后,魏天子忽然开口说道:“据李钲所言,昨夜那桓虎已亲口承认。他是冲着朕而来的……普天之下,相信不会有任何一支贼匪,会无缘无故地袭击一国的王吧?况且,那桓虎多半是韩人,朕与他无冤无仇,若非是背后有人主使,以重金诱之,相信那桓虎又岂会无缘无故地袭击朕?”

    说着,魏天子脸上的表情逐渐收敛了起来。瞥了一眼赵元俼后问道:“元俼,依你之见,昨日那些马贼究竟是受何人主使?”

    赵元俼闻言稍稍愣了愣,他听得出来魏天子话中藏着深意,是故,他在思忖了一番后,小声问道:“皇兄是在怀疑我魏人么?”

    “……”魏天子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冷冷说道:“就目前看来。属弘润所说的、潜伏在国内的反魏势力嫌疑最大。”

    望了一眼魏天子的神色,赵元俼略有些惊讶地问道:“似乎皇兄已有怀疑的对象?”

    “唔。”

    “何人?”

    “呵。还能是何人?”魏天子望了一眼赵元俼,压低声音说道:“三番两次谋划针对我大魏的阴谋诡计,恨不得我大魏覆灭,似这等深仇大恨,恐怕也只有那些藏头露尾的世族亡魂了吧。”

    世族亡魂……

    赵元俼微微张了张嘴。

    他当然明白,魏天子口中的世族亡魂。并非是指人死后变成亡魂这种荒诞的神话,而是指那些因罪而使其家族被朝廷取缔的原世族贵勋,说白了,就是朝廷当初在查抄某些世家时没能杀干净的人。

    这些人,尽管侥幸逃过一劫。但在世俗中,他们早就被朝廷颁布的罪证,并且在名义上已经被缉杀,因此,这些人并不能抛头露面出现在世人眼里,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满心怨恨地计划着对魏国的报复。

    而这些人,便是魏天子口中那些世族亡魂,一些早该去死却仍在苟延残喘的家伙。

    ……

    赵元俼张了张嘴,默然不语。

    见此,魏天子压低声音说道:“元俼,其实朕知道,你庇护了好些亡魂……”

    望了一眼魏天子,赵元俼没有否认,而是微微叹了口气,摇头说道:“皇兄恕罪,其……有些罪不至此。”

    魏天子淡淡一笑,并没有怪罪的意思,毕竟的确有一部分人正如赵元俼所言,本不至于到抄家灭族的地步,但有时为了迎合某些需要,魏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使得有些人含冤受死。

    因此,他六王弟赵元俼偷偷庇护一些侥幸逃过一劫的原士族贵勋,魏天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如今情况不同了,国内所潜伏的反魏势力的出现,使得魏天子将怀疑的对象对准了这些世族的亡魂,哪怕抱持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心思,魏天子也要根除这些不安因素。

    而他此番前来,不单单只是探望赵元俼的伤势,也是为了跟这位六王弟透露一个讯息:为了大魏社稷,作为魏国君主的他,准备对那些曾经被他赵元俼庇护的原贵族幸存之人下手了。

    而赵元俼显然也听懂了这层含义,皱皱眉劝说道:“皇兄,据臣弟所知,那些人大多安分守己,只为延续家族血脉,并无做出叛逆之事……杀绝不详啊。”

    其实,那些受赵元俼所庇护的世族亡魂,其中大多是他赵元俼曾经的熟识、宾客、好友,这一点,魏天子是清楚的。

    毕竟从小到大,这位被封为怡王的王弟,就以轻财帛、重情义、好嘻戏扬名于世,受他资助、提携过的三教九流,不计其数,要不是这位王弟天性好玩、对朝中事物丝毫不感兴趣,

    并且从小与魏天子以及禹王赵元佲一同长大,彼此知根知底,因此,魏天子对这位六王弟也报以信任,哪怕赵元俼当初在其争夺皇位时始终保持着中立的立场。

    “此一时、彼一时了。”

    魏天子以这句话结束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赵元俼闻言默然不语。毕竟他知道,那句话意味着这位皇兄主意已决,已经无法再使其改变主意了。

    可能是注意到了赵元俼默然的神色,魏天子在稍稍思忖了一番后,又补充道:“放心吧,元俼。朕也不希望再造杀孽,若是那些人安守本分,朕就当瞧不见他们也无妨。……但若是一旦被朕的密探查询出罪证,还希望元俼你莫要使朕为难。”

    听闻此言,赵元俼略微一愣,因为他感觉,如今眼前的这位皇兄,似乎比印象中他所知的四王兄少了几分狠厉,简单地说。就是变得有人情味了。

    望着赵元俼眼中那惊异的目光,魏天子不由地在心中暗自苦笑了一声,旋即正色问道:“关于此事,你意下如何?”

    赵元俼稍一思忖,便点头说道:“倘若那些人不安分守己,企图对我大魏不利,王弟亦不会姑息。”

    “好!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说着。魏天子下意识拍了拍赵元俼的肩膀,结果却惊见赵元俼露出痛苦之色。这才惊愕地连忙收回手,神色不禁有些尴尬。

    原来,他正巧拍到了赵元俼受伤的那一边肩胛。

    对此,赵元俼倒是不在意,在轻轻揉了揉创处后,问道:“话说回来。皇兄,此番是借道之事……”

    魏天子闻言感叹道:“礼部尚书杜宥今日会再次与羱族人谈论此事,不过依朕看来,恐怕不见得会顺利,一支自称羯角的羯族部落。其族长比塔图前两日便处心积虑挑唆羱族人回绝我大魏的提议,昨日夜袭一事,多半会被其大说特说……”

    赵元俼皱了皱眉,低声说道:“也就是说?”

    魏天子点点头,说道:“元佐王兄出兵支援陇西一事,势在必行,倘若羯族人不肯借道的话,朕也就只能……”

    他并没有再说下去,但相信赵元俼已经能够听懂。

    “好好歇息,莫要在轻易离营。李钲猜测,那桓虎有可能尚潜伏在四周,静候着机会……朕已召成皋军前来护驾,无论今日与羱、羯、羝三族的会谈成与不成,我等明日皆返回成皋关。……趁着尚有些工夫,你与你在羱族青羊部落的友人打个招呼吧。对了,另外替朕传达,只要羱族人不主动对我大魏开战,朕仍旧承认他们在三川之地居住,遵守当年先王与乌须之王所约定的乌须之约。”

    “嗯。”赵元俼点了点头。

    见此,赵元俼便准备离开,不过在走远几步后,他忽然停下了脚步,回过身来说道:“对了,元俼,当年朕强加于你的那个约束,忘了它吧。”说罢,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然而在听到这句话时,赵元俼却是浑身一震,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大步离开的魏天子。

    他张了张嘴,旋即脸上闪过几丝挣扎,苦笑连连。

    ……这没想到,有朝一日会从你口中听到这句话。然而,开弓无有回头箭啊,王兄。

    抬手按住了肩胛上的受创处,赵元俼缓缓闭上了眼睛。

    当日,礼部尚书杜宥再次邀请羱、羯、羝三族的众部落族长与代表一同洽谈借道之事,正如魏天子所顾虑的,羯族羯角部落的族长比塔图将昨夜的袭击诬陷为是魏国主使,直到虎贲禁卫抬出了那些死在魏人宿营地内的马贼作为证据,那比塔图仍不善罢甘休,说这是魏人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并且,此人在会议中对杜宥冷嘲热讽,气地杜宥这位文官都恨不得当场拔剑斩杀了此人。

    而在最终的投票裁决中,青羊部落的族长阿穆图选择了支持借道,另外,白羊部落等部落亦因为昨夜受到了虎贲禁卫的支援,心中感激而出面支持。

    但遗憾的是,在此地的十四支部落,魏国仅得六票支持,其余的,刨除了反对的羯角部落外,更多的部落选择了弃权,不发表意见。

    最终魏国希望和平收场的这场会谈,终究以失利告终。(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战争的预兆(二)

    当日,即第三日的傍晚,赵弘润便已得知了他魏国与阴戎的会谈结果。

    而当听说决定支持魏国借道的部落仅仅只有六票时,赵弘润不由地有些感慨。

    要知道,来到此宿营地的有足足十四支部落,大约占到整个三川之地阴戎部落的一半左右,但这十四支部落中,羯族部落就只有羯角部落一支,其余大多都是羱族人,也就几支是羝族人。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魏国仍然仅仅只得到六票,这就意味着,哪怕是羱族人,也有好些部落对魏国并不信任,甚至于,有些部落纯粹就是墙头草,被羯角部落的族长比塔图威胁了一番,便不敢公然支持魏国。

    坚定不移站在魏国这边的,仅仅只有包括青羊部落、白羊部落在内的六支羱族人的部落。

    ……这些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呢。

    赵弘润暗暗摇了摇头。

    他很清楚,目前魏国国内,南梁王赵元佐正在为出兵支援陇西而加紧训练士卒,而兵铸局的工匠们,亦在冶造局的协助下日夜赶工,不夸张地说,国家战争机器已迅猛地运作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又岂能阴戎部落的阻拦就能使魏国放弃出兵支援陇西的?

    而如今,三川之地的阴戎部落拒绝了外交,那就意味着战争即将来临。

    “另外……”负责去打听消息的高括在停顿了一下后,又小声说道:“殿下,方才有虎贲禁卫过来传讯,陛下召来了一支成皋军,待其抵达,我等便要撤退成皋关内去。”

    成皋军?

    赵弘润闻言一愣。不过随后,他便释然了。

    毕竟据他所知,那个企图对他父皇不利的大盗贼桓虎,可还未离开这片土地呢,这厮带着他那些凶悍的手底下人,仍然潜伏在这一带的山林。

    这不。今日白天的时候有一支羱族人的狩猎队伍,就遭到了袭击,队伍内的男人全被杀死,食物被夺走,连马也被抢走了,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这使得宿营地内的羱族人都不敢外出狩猎了。

    显然,魏天子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会召来成皋军护驾,护送他们这些人返回魏国境内。避免途中被桓虎所率领的马贼所袭击。

    那家伙率领着区区两三百马贼,却竟然敢夜袭包括魏人在内足足有近五千之数的宿营地,这份胆气,足以使人惊诧,不难猜测,若没有成皋军保驾护行,那家伙保准还会跳出来,再次袭击他们。

    “成皋军到附近了么?”

    赵弘润问道。

    高括耸耸肩。回答道:“这个,那名虎贲禁卫并未提及。应该还未到吧。”

    还未到?

    赵弘润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要知道成皋军那可是驻军六营之一,属于是魏国最精锐的正规军,按理来说,倘若在昨夜遇袭后,他父皇便派人向成皋关传令,召成皋军前来护驾。这区区二十几里地,成皋军应该已经到了才对。

    难不成是去围剿那桓虎了?

    赵弘润略有些惊讶地想道。

    他没有猜错,事实上三卫军总统领李钲给成皋关的请援书信中,就曾提到叫成皋军去围剿桓虎,毕竟他觉得桓虎并不会轻易放弃对他们陛下不利。

    但是围剿之事能否成功。说实话李钲并不抱持多少期待。

    毕竟在李钲看来,那桓虎是一个狡猾奸诈的家伙,并且从昨夜在众虎贲禁卫回援时桓虎果断选择撤退的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个马贼头子,非但狡诈奸诈而且知晓进退,一旦发现错失时机便立马选择,绝不强求。

    这样的人,往往很难将其擒杀。

    因此,李钲叫成皋军去围剿桓虎,也只是希望成皋军能尽可能地将这支马贼赶地远远地,免得这群家伙在他们返回魏国境内时再跳出来罢了。

    “去准备一下吧。”

    赵弘润在心中估算了一下,吩咐宗卫们道:“或许明日我等就要返回国内了。”

    “啊?”

    众宗卫们闻言面面相觑,看得出来,他们脸上写满了失望。

    这帮家伙……还乐不思蜀了?

    赵弘润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他当然猜得到这帮家伙为何而失望。

    “没听到殿下的话么?卫骄、吕牧。”

    可能是注意到宗卫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宗卫长沈彧皱眉呵斥道。

    卫骄与吕牧年纪与沈彧相仿,自然清楚什么才是紧要,因此,哪怕心中有些不舍,也唯有回帐篷收拾东西。

    而没有了这两位队伍中老大哥支持,似穆青这种脑筋活络却年纪小的宗卫,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更何况这还是他们家殿下的意思。

    见此,赵弘润笑着跟他们说道:“对了,不妨跟那些羱族少女说说,倘若她们愿意跟着你们的话,本王不反对。”

    宗卫们闻言双眼发亮,一个个兴匆匆地离开了。

    不过对此,说实话赵弘润并不抱持乐观的态度,毕竟绝大多数青羊部落内的年轻男女都不懂魏国的方言,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