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的朝阳-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偶尔,他会把视线投向蔡锷,世事弄人,或许只有这句话才能历史的变化,原本蔡锷的命运已经发生了转变,他成为东北大学的一名助教,似乎远离的军队,但是因为他在留学归国后,并没有取消预备征召的资格,所以才会被意外的征召到军队,在接到征召令的时候,作为大学助教的他病没有拒绝这征召令,而是作为军官在军队中服役,知道被外界知道他是大学助教之后,由报纸加以报道,如此膛浩然才知道,蔡锷这位近代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在走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地,成为了东北军的一名军官。于是他便直接插手了这件事,将其调入侍从参谋室,成为了自己的侍从参谋。
在提到海军之后,只是询问了一下海军的备战情况,八海十三波,这是海军的主力有了这只舰队,唐浩然绝不会怀疑自己会输掉海战,更何况这支舰队还在技术上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
唯一让人忧心的恐怕就是海军选择的交战区域,可以说海军牺牲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当然在另一方面,他后来却又赞同这种军事冒险,有很多时候,冒险,往往可以改变一切,就像对于海军制定的这个计划一样,至少可以打俄罗斯人一个措手不及。
进而赢得这场战争。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过只是往好的一方面去想,如果战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
“……于镇海湾警戒的海军主力一直对炮术进行严格的练习,现在海军已经把交战距离从六公里延长至12公里,命中率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可以好不客气地说,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在这一交战距离,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发射的炮弹对我军不构成任何威胁!”
在某总程度上,这是一种自信,当然,这种自信同样建立与技术之上,如果没有采用一些新的技术,东北海军的命中率以及交战距离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相比之下,在多佛尔事件中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所表现出来的命中率,可以说是完全不值一提的。
在很大程度上东北需要感谢英国,英国除了将最先进的海军技术转让与东北之外,更像东北提供了大量军事情报,比如英国海军对多佛尔事件进行的调查,那一调查,可是在俄罗斯军队为避免与英国发生冲突,不加保留地提供了全部资料,从而让英国队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训练水平,尤其是炮术水平,有了充分的了解。
而现在那份,调查报告的副本正安安静静的躺在海军参谋部的保险柜之中,如果说让东北海军最为惊讶的是什么,恐怕就是第二太平洋舰队,那可怜子吓人的命中率。
“这个我并不担心,我现在最担心的是……”
好好,唐浩然的话声顿了一顿,然后他又继续说道。
“毕竟航行了那么远,会不会对官兵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还有军舰的维护,这些可都是问题,当然,更让人担心的是……”
镇洋舰队离开基地之后,东北的海上防御又将如何?到那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威胁,又将如何破解?
毕竟届时其有五层的可能突破水雷封锁线,想到这里他的心里默默的想道。
“当初真的很应该,先不惜一切办法解决掉第一太平洋舰队。”
但是想这些,并没有多少意义,对于唐浩然而言,他非常清楚,现在最关键的是解决第二太平舰队,至于东北……(未完待续。)
第249章 远航
夕阳将海平线尽头的海天染成了红色,在夏威夷,在这片中国最为遥远的领地上,气氛依如往日般的祥和,尽管战争早已爆发,尽管美国人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这里,大有趁火打劫的念头。
几乎是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时间,美国既派出了由印第安纳号战列舰与纽约号装甲巡洋舰、奥林匹亚号装甲巡洋舰组成的“访问舰队”前往夏威夷进行访问,在某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试探,是美国的那位罗斯福总统在试探东北的反应。
尽管战争的爆发对东北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几乎是在美国对夏威夷进行友好访问的第一时间,东北总督府即作出决定——增援太平洋的决定。对俄国的战争并没有削弱这里的防御——在获知美国海军的“友好访问”之后,东北海军即成立了太平洋分舰队,并将其便调至夏威夷,对于拥有八海十三波的东北海军则言,调出“两海五波”七艘主力舰与常驻珍珠港的伏波号装甲舰汇合,则意味着太平洋分舰队拥有八艘战斗舰,这远远超过美国海军的实力。
在某种程度上,则是在向在警告那些试图趁火打劫的西洋人,更准确的来说是美国人——东北决不会放弃夏威夷,也就是在太平洋分舰队主力抵达珍珠港后,美国海军结束了对夏威夷的“友好访问”。
也正是在那时起,美国海军明白了一个事实——东北绝不会放弃对夏威夷的拥有权,即便是战争也在所不惜,在实力不及人的现实情况下,罗斯福一面鼓吹着美国海军的扩军,一面又不得不黯然的接受这一现实,也正是从那天起。笼罩在夏威夷上空的战争阴云,总算是在某种程度上淡去了……
“要出征了!”
看着眼前的珍港港内的泊停的两艘海字级战列舰以及六艘波字级装甲巡洋舰,有些心神不定的丁伏由问道身边的刘子林。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东北海军仅有的两艘远洋潜艇都调至夏威夷,而现在,他们已经接到了命令。出征!
目标——大西洋!
只不过他们前往大西洋并不是为了作战,而是为了实施一个特殊的作战任务。
从衣袋中取出半包烟来,刘子林在递给丁伏涛一支的同时自己也点了一支。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让丁伏涛狠狠的吸了一口烟,在吐出烟时,那烟又被海风吹到脸上,只呛得他差点没流出泪来,好一会才说道。
“是啊,今天晚就出发了!”
两人都静静的看着港口,东北海军的八艘主力舰现在就泊停于此。尽管这支所谓的太平洋分舰队是在美国的“逼迫下”临时组建,但实际上,那不过只是一个理由,一个借口罢了,只是一个派出舰队的借口,即便是没有那个借口,海军也会将舰队派到太平洋,而且现在。更多的舰队随时等待着从镇海湾启航。
自从战争爆以来,为了封锁日本海岸。海军不但派遣了大批舰艇昼夜监控各条水道,而且布设了十数万颗水雷,海军布设的水雷的确战功卓著——自战争爆以来仅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舰艇就被水雷炸沉了24艘之多。
受到这一战果的鼓励,海军更是在日本东京湾外布设的“神风大雷障”,那恐怕是历史上最为密集的的水雷阵。有这样一条水雷长城在前面顶着,再加上一支泊靠在大岛的由多艘军舰以及近海潜艇组成封锁舰队严密的警惕着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可以说任何一支舰队试图穿过那片危机重重的海域,都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但所谓惨重的代价不过只是计划,如果俄国人不惜一切的话,他们还是有机会冲出封锁线的,到那时。如果海军主力尽出的话的……谁来保卫东北?
“如果……舰队主力出发的话,到时候后方可就空虚了!”
静静的吸完一根烟后,面对朋友的这担心丁伏涛的唇间冒出了那句名言。
“我们的封锁线是太平洋上的铜墙铁壁。就是一条鱼想从东京湾游进太平洋,它也跑不了要向我报告说明白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为什么要去?”
这是海军封锁舰队司令官对记者的言语,这同样也诠释了一个事实——东北海军实现了闭塞战术,将俄罗斯海军死死的封锁在东京湾内,就在两个月前,一支俄罗斯海军的破袭舰队试图冲出东京湾时,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先是一艘巡洋舰被炸沉,随后其又沦为封锁海军舰炮的靶子——其它军舰在雷区内甚至无法机动,两艘战列舰在躲避鱼雷艇的攻击时,被水雷炸沉,也就是从那个时候,第二太平洋舰队便放弃了出海的尝试。
“封锁线上的水雷,还有二十几艘鱼雷艇,应该足以阻挡其驶出东京湾了,嗯,还有大岛上的远程要塞炮……”
为了实现闭塞战术,海军制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从特攻艇攻击,再到小型潜艇,再到水雷,而这一切都无法同部属于大岛十二门12英寸远程火炮相比,与海军舰队使用的12英寸重弹不同,在海军陆战队夺取几乎无兵力守卫的大岛之后,部署于大岛的的52倍12英寸舰炮发射的是重量仅250公斤的轻弹,其射程高达51。4公里,这意味着其几乎可以于炮击东京湾与浦贺水道的相接处,而其使用的800磅轻弹,亦有45公里的射程,在这两种远程炮弹以及先进观瞄设备的帮助下,即便是没有舰队,以巡洋舰、鱼雷艇为主的封锁舰队配合鱼雷、要塞炮,仍然可给予试图逃出封锁线的俄军舰只以重创。
“应该没有了问题吧!”
“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封锁线!”
摇摇头,刘子林说道。
“我们的封锁线看似很完美,但实际上并不是没有漏洞,可以说其严重依赖大岛上的观察哨,如果碰到恶劣天气的话,受观察哨的影响。我担心到时候要塞炮能不能打那么远?而且你也知道,距离那么远,发射出去的高爆弹威胁意义大于实际效能。归根到底,那些要塞炮打的是心理战,是为了……”
是为了让俄国人产生误判——封锁舰队中有主力舰!而且不止一艘主力舰,那些12英寸要塞炮的射速是4。5发。其射速远大于军舰,12门12英寸要塞炮会令俄军产生六至八艘主力舰的错觉,而这正是海军所需要的。
“欺骗战术也是战术,别忘了,俄国人根本就不知道大岛上有要塞炮!”
实际上,若不是他们随潜艇一同曾经于大岛执行过封锁任务,恐怕也不知道大岛上部署了多达十二门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的要塞炮,更不知道那些大炮的目的不是为了击沉俄**舰,而是为了让俄国人产生误判。
“等到他们知道的时候。恐怕已经晚了!”
丁伏涛看了刘子林一眼,然后默默的说了一声。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时间上的缓冲,只要有了这个缓冲……”
有了这个缓冲,海军就能赢得这场战争,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海军就能够把“八海十三波”把海军的主力调往交战海区,去拦截俄罗斯海军,进而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只要海军能够调动“八海十三波”就会对第二太平洋舰队形成决定性的优势。
到那时海战的胜负将不再有任何悬念。
“可是……”
话声稍稍一顿,刘子林并没有争辩什么。仅仅只是直视着对方说出了事实。
“不要忘了,到时候咱们可也是劳师远征!就像这次一样,咱们可是要航行到大西洋,这么远的航行,对咱们来说是个挑战,对海军来说。未尝不是……”
尽管海军的每一艘远洋军舰都曾为那个备战计划,进行过远洋训练,对于东北海军而言,他们早就习惯了远洋作战,但是。航行上万公里本就需要面临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现在海军解决了那些技术问题了吗?
“知道美国人吗?”
突然,刘子林再一次讲述了一个事实,美国人。
“美国人表面上看似中立,但是他们实际上已经介入这次战争,可以说他们只差没有缕开衣袖赤膊上阵了,他们可是邀请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进入诺福克海军基地进行“友好访问”……”
什么是所谓的“友好访问”,那不过只是障眼法罢了,即便是民间的报纸上也指责美国人这是在破坏国际公法,破坏美国的中立地位,在第二太平洋舰队在美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时候,俄**舰可以在诺福克海军基地进行保养,俄国的水兵可以在那里得到休整,从而为接下来的航行作准备,可以说,对于东北海军而言,美国对中立法的破坏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俄军将会在美国再一次养精畜锐,同时,法属的圭亚那也向俄国人敞开了大门,在第二太平洋舰队驶离诺福克海军基地之后,他们还可以在那里再次保养,而且俄国还可以游说南美各国向其开放港口,邀请第二太平洋舰队进行“友好访问”,这都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反观东北海军呢?
“为了保密,我们这一路上,不会进入任何一个港口,确实,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所有的远洋军舰,都实现了燃料上的变革,通过使用重油,通过运油船解决了远洋燃料问题,但是,到时候,军舰的保养问题怎么解决?还有舰员有休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不要忘了,如果不是英国人同意我们在百慕大进行维护,恐怕……”
如果不是英国的同意协助,恐怕潜艇根本不可能进行这次远航。
“这,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我相信……”
话声稍稍一顿,丁伏神情严肃的说道。
“我相信海军部那边肯定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首都,这里同样也拥有整个南美条件最为良好的港口——里约热内卢港,其位于瓜纳巴拉湾内。瓜纳巴拉湾腹宽口窄,风平浪静,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自葡萄牙人于1505年1月远航到此,其一直是南美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
这一天,1902年5月的一天,在里约热内卢港的佛尔得船坞公司迎来了他的客人,一位来自英国人的商人。
“什么,你要购买我的浮船坞?”
路易斯诧异的看着面前的英国商人,他的脸色甚至带着些疑惑的表情。
佛尔得船坞公司的那座全钢质的18000吨浮船坞,是整个巴西最大的钢质浮船坞,其于1900年建成启用。浮船坞只需30人操作就能浮起在坞船只,哪怕是身长180米的巨轮。
而来自英国的商人则恭敬的用英式英语回答着他的疑问。
“欧洲需要智利的硝石,而你知道,在智利没有一座船坞,准确的来说,没有一座万吨船坞,而现在运输硝石的商船吨位越来越大,我相信万吨船坞在那里会有自己的市场,你是知道的,将船坞从英国或者美国拖往智利,一路上会有很多问题,但是巴西……”
笑了笑,英国来的客人继续说道。
“距离智利无疑更近一点,这安全系数自然也就更高……”
这是再好不过的解释了,毕竟英国企业一直控制着智利硝石的开采,显然,这个英国人看到了一个其它人不曾注意到的投资良机。
“我们都知道,你的这个船坞自建成后,其利润极为有限,毕竟,这里只有极少数的船需要这么大的船坞,我的朋友……”
在英国商人的话声落下的时候,那人递过去了一份合同。
“路易斯先生,我想这个价格,应该是极为合适的价格!”
确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价格,只是接过合同一看,路易斯立即心动了,这或许是他见过的最合适的开价——与他当年购买浮船坞的价格相当,考虑到折旧以及这两年的利润,他根本就没有理由拒绝这个生意。
“我的朋友!我想,没有任何人可以拒绝你的开价……”
手夹着雪茄烟,路易斯感叹了一声,又谨慎的说道。
“不过,我需要让我的律师看一下这份合同!如果合同没问题的话,我想,我们可以成交!”(未完待续。)
第250章 新大陆(求月票)
浩浩荡荡!
1902年七月三日,美国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体会到这个名字的含义,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驶进了切萨皮克湾。
清晨时分,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的水兵们,看到了美国的海岸,同样美国的渔民,水手也看到了这支浩浩荡荡的舰队。
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了,有45艘军舰组成,而更为庞大的则是有70首煤船组成的运煤船队,这是德国向德国的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租借的运煤船,沿途向第二太平洋舰队提供补给。
不过,这些运煤船散布在整个大西洋,太平洋到的个港口上,随同舰队一行的仅仅只有20艘运煤船而已。
即便如此这仍然也是人类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船队。
当这支浩浩荡荡的舰队驶入切萨皮克湾口,驶过亨利角时,在航道附近,到处都是前来“围观”的美国人,对于美国人而言,这或许是他们所曾目睹过的最大的舰队了,浩浩荡荡的舰队,足以让任何美国人为之感叹,感叹着舰队的庞大,同样也在感叹着美国海军的弱小。
在切萨皮克湾口,美国的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顶着海风,站在线条优美的总统游艇——2690吨的“五月花”号上,注视着正从大西洋鱼贯而入的数十个喷着黑烟的庞然大物——代表着俄罗斯帝国海军力量和精华之所在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下属的45艘战列舰,而其中威力最为强大的要数十艘战列舰,那是俄罗斯帝国最为新锐的五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以及两艘尼古拉级战列舰。
这引起俄罗斯帝国的军舰的舰体都漆成了黑色,舰艏处金色的俄罗斯帝国双头鹰徽在阳光闪闪发亮。这种涂装使战舰尽显出其凛凛杀气。而那些高高扬起的12英寸大炮却仍然明确无误地向世人表明了它们贮藏着的威力。
这些跨越了波罗的海、北海横穿大西洋来到新大陆的俄罗斯战舰依次从“五月花”号旁通过时,都以21响礼炮向美国总统致敬,空气中弥漫着礼炮喷出的硝烟和煤烟。滚雷般的炮声在海面上回荡。
目睹了这个宏伟的场面,罗斯福总统不由回过头,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对随员们说:
“你亲眼目睹过这样雄伟的舰队吗?你们见到旧大陆的力量了吗?我们难道不该建立属于自己的舰队吗?”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原本还在讨论着海军规模的美国国会,在目睹了旧大陆海军的强大之后,几乎在第一时间便通过的新的决议——批准美国海军在三年内建造16艘战列舰!这或许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舰计划。即便是米哈伊尔二世上台后制定的雄心勃勃的海军扩张计划,亦远无法与之相比。
或许这就是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访问美国带来的最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是对于汉普顿锚地的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而言,他们并不在意“访问”如何唤醒了新大陆的海权,他们所在意仅仅只是在“友好访问”期间,俄罗斯帝国的军舰可以在美国的船厂得到维护,甚至就连同那些疲惫的水兵们,也可以在海岸上得到休整,对于俄罗斯而言。没有比这更为重要的了。
在俄罗斯决定派出第二太平洋舰队之后,尽管有着日俄战争时的远洋成功经验,但是与上一次俄罗斯舰队得到欧洲各国的支持不同,这一次因为英国的插手,沿途受限于中立法规的影响,加上俄国又没有海外基地提供补给,一切都要依靠舰队本身的补给舰支援。漫漫长途,世界各国一开始就不相信俄国海军能平安到达东亚。到达尼古拉总督区。
只有德国与法国更是暗中给予俄国舰队帮助,允许俄舰停靠各海外殖民地港口。当然,这不免引起一阵抗议。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美国却在“多佛尔事件”之后,主动向俄罗斯伸出了橄榄枝——邀请这支舰队访问美国。
甚至罗斯福更是在邀请中**裸的表示——“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军舰想在美国呆多久就呆多久”,而且还指示海军造船厂以及其它船厂,做好维护俄罗斯军舰的准备。对于俄罗斯而言。或许他们需要沿途靠泊法国的港口,但是他们更需要美国的船厂,需要利用美国的船厂维护、保养军舰。
“奥里约”号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聚集的甲板上,眺望着岸上的景色,现在他们正在朝着马里兰的船厂驶去。海岸上一栋栋建筑掩映于绿荫之中,这是一幅十分美丽的景色,在海湾里到处可以看到本地船舶。
甲板上的每一个人总是满怀喜愉的看着这一切,似乎在这一刻他们忘记了战争,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哎,出外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
看着海岸上的美国,西蒙诺夫突然感觉有些失望,在过去的半个月中,已经有上百名水兵借上岸的机会逃离了舰队,在这种情况下,舰队司令官下令,所有水兵不得不岸——除了美国海军的腾出的一片营地之外,水兵们不再获离开舰队,即便是军官离开,也需要提前申请,这无疑让西蒙诺夫有些失望,原本这是一个了解美国的机会,同样也是一个增加见识的机会,可是他却没想到现在,大家都被困的军舰上了,就像是囚犯一样。
“那是因为罗杰斯特温斯害怕还没有到达东亚,第二太平洋舰队上的水兵都逃离了美国……”
在西蒙诺夫身边响起了一阵抱怨声,禁止外出的命令让所有人都非常失望,不满的怨言更是在舰队内弥漫着。
“也许,现在他正在后悔为什么要接受美国人的邀请。要知道美国的花花世界可实在太过诱人了……”
美国是不是花花世界,西蒙诺夫并不知道,但仅仅只是通过两次上岸,他就感受到美国与众不同的气息,并且为之着迷。短短的两天,西蒙诺夫就迷上了这个新大陆的国家,只不过现在,似乎他已经失去了再次了解它的机会。
“如果舰队离开美国的话……”
看着远处的船厂西蒙诺夫默默的在心底想到,现在舰队中的绝大多数军舰都得到了维护,一但维护结束。他们就很有可能离开美国,毕竟这个国家对于舰队中那些从未曾见过世面的水兵来说,充斥着太多的诱惑。
“什么时候会离开呢?”
当西蒙诺夫这么想着的时候,在一艘从波托马克河驶出的汽船上,几名绅士打扮东方人,正全神贯注盯着锚地上的那些俄罗斯军舰,他们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这些军舰。
“那是尼古拉号……”
其中的一个亚洲人用中文说道,而另一个人则立即补充道。
“尼古拉大公号是博罗季诺级的扩大改良型。一共建造了2艘,分别由波罗的海工厂建造尼古拉大公号和加列尔尼岛工厂建造乔治大号,这两艘军舰是为了纪念于日本被刺杀的尼古拉大公以及乔治大公,其原定计划是用于增强太平洋舰队,两舰直到一个月前方才完工。排水量16400吨,两座305mm双联炮塔的昂角增至35度,以增加射程。副炮为8门203mm舰炮,装在前后桅。另有12门152mm速射炮……”
尼古拉大公号是俄罗斯威力最强大的军舰,几乎是在其刚一开始建造。就出现在海军情报处的情报之中,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对于东北海军而言,尼古拉大公级的威胁从其建造开始都被放在第一位的。
“这么强大的军舰为什么没有被作为旗舰?”
突然一个问题被问了出来,确实,为什么罗杰斯特温斯基没有将尼古拉大公号作为旗舰。反倒是选择了相对落后的博罗季诺级的“苏沃洛夫号”,这恰恰是他们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我们在船厂里的人怎么说?”
“我们的人没有上舰的机会,只能接触到船体清理的工作,这根本没办法弄清楚尼古拉大公号的虚实……”
拿着望远镜的中年人,放下望远镜。神情严肃的说道。
“现在我们的工作可能直接关系到这场战争的胜利,大家还要多多努力知道吗?要知道……”
话声稍稍一顿,
“万一他们离开了,我们可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去了解他们了……”
这是距离最近的一次了解,错过这次机会再也没有其它的机会了。
“长官,是不是他们要离开了?”
另一名绅士模样的东方询问道。
“什么时候离开并不清楚,但是我们在美国的活动还是有成效的,现在在国会中已经有很多议员抗议罗斯福在破坏美国的中立地位,我想为了避免麻烦,一但他们完成维护保养,罗斯福就会建议他们离开美国……”
从美国总统罗斯福邀请第二太平洋舰队访问美国开始,驻美国海军处就开始与领事馆一同活动,展开舆论攻势,甚至通过政治献金等方式直接收买美国议员,以阻挠美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尽管他们未能阻止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访问,但是活动并非没有任何效果,至少现在在美国国内已经有了其它的声音——对罗斯福的指责声。面对外界的指责,罗斯福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他的客人送出去。
“哎,真的很可惜啊……”
另一人忍不住长叹道。
“俄罗斯海军的到访唤醒了这个国家,长官,美国的力量……”
实在太过强大了!
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无论是留学美国的经历,亦或于海军情报处任职的工作,都使得他们对美国的力量有着充分的了解。
“三年内建造十六艘战列舰,如果不是了解美国的实力,谁又能相信这一事实呢?我们一共只有十三个可以建造战列舰的船坞、船台,但是美国却有二十八个,两倍于我们,和这样的国家对抗,实在是……”
实在是不太明智啊!美国的工业经济数十倍于东北,于中国,但是现在东北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似乎……似乎并不怎么乐观,夏威夷问题是横在中美两国间一个不可去除的问题。
美国建造十六艘战列舰事实,实际上就是在向太平洋发出挑战,他挑战的又会是谁呢?是中国还是俄罗斯?
既是中国,也是俄罗斯,更准确的来说是这场战争之后的胜者。
“与其说是俄罗斯舰队的到访催生了美国的海军梦,倒不如说是美国的经济发展催生了美国的海军梦,太平洋很大……”
长叹一口气,那位中年绅士凝视着锚地上的泊停着的俄罗斯舰队。
“可实际上,太平洋实在太小了,那里不可能容纳两个大国,至于夏威夷,实在是太平洋的生命线,只要我们掌握了夏威夷,我们就可以在太平洋处于攻势,即便是美国建造十六艘战舰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都无法改变劳师远征的现实……”
夏威夷!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随着海军将视线放之世界之后,海军上下终于真正意识到了夏威夷对中国,对海军的意义,在赞叹着当年大帅的眼光独到之时,同样也坚定了他们绝不放弃夏威夷的信念。
“就像他们一样……”
视线投在俄罗斯舰队的身上,中年绅士的唇角一扬。
“届时等待美国海军的也许是相同的命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