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没什么用,我军如果真的下决心登陆他们拦不住,只是一上岸就被盯上了仗就没法打了。”

    “唉!主要还是我家兵马太少,要是有一万能够登陆作战的战士,才不担心被谁盯着呢!”

    “一万敢战且能战的勇士,谈何容易,连带他们的家眷不下五万人要养活,哪里可能一蹴而就。”

    “是啊,咱们需要太多的战士和银子,卑职以后一定带着船队做生意抢海盗,替咱家捞银子。”

    黄胜很满意黄明道的态度,拍了拍他的肩头笑道:“如此一来,建奴的日子不好过啊!沿海留这么多人马,其他地方怎么办?”

    黄明道看着指挥舱里的几个沙盘,也会心的笑了,道:“大人准备换一个玩法吗?是不是绕到东边,经过鸭绿江直接打建奴后院啊?”

    “去,过几天就去,你亲自带着所有草撇船在鸭绿江封冻前沿江而上,再接着打炮,盖州这一边也不停,仔细探查建奴兵力的调动情况,看看他们如何布置这么长的防线。”

    黄家出兵都是如此,先尽最大努力侦察敌人,做到知己知彼。

    黄明道也在盘算从哪里下手,指挥舱的军官都在看沙盘,若有所思。

    黄东山发言了:“卑职以为如此长达两千里的防线,建奴的布置肯定也是虚虚实实,如果都能在半个时辰内赶来一千以上的骑兵,沿海布防就会超过三万骑,他们总共才有多少人啊?难道其他地方就不防守了?”

    刘良才道:“我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假的总会露出马脚。”

    韩广道:“卑职以为咱们利用好战船的优势选择在水大的六七月,战船直插沙河,切断金州和复州的联系,这一次不攻取复州,而是把金州杀个干干净净。”

    军官们都在激烈的讨论,最后发展成为争论了,黄胜根本不制止,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十一月上旬,黄胜来到黄家山岛、觉华岛检查在这里训练的战士,他是特意来看看那些蒙古骑兵,然后让四个总旗的弓骑兵混编。

    黄明理收留了六十个蒙古人做家丁后,带着这些内喀尔喀战士和他们的家小去黄家湾岛住了半个月,黑虎、黑豹还邀请这些同胞去他们家里作客。

    蒙古战士见到了未来的家园,发现这里比自己想象中还要美好,他们马上得到了住所有了自己的家,孩子获得了读书的机会,女人们得到了纺毛线的工作。

    他们得知自己以后的月饷就是二两银子,女人做工也最少可以获得一两银子一个月,如果手脚麻利二两一个月都有可能,自己的吃穿用度军队全包了,这些老实的蒙古人都不知道军饷用来干什么了。

    他们被黑虎、黑豹请回家做了一回客人,发现黑豹的家居然是两进两出的楼房,屋里许多家私都叫不上名字,家里有两个穿丝绸浑身香喷喷的漂亮女人。

    蒙古战士终于有了追求,堂堂男子汉来到世上走一遭,就是要做黑豹这样的人。

    家主来看望麾下,觉华岛沸腾了,无论军民都来屯粮城拜见家主,人人都像过节一样打扮得精神抖擞。

    黄明理给黄胜引荐了四个表现突出的蒙古战士,告诉黄胜,那些蒙古人的名字太长,不好记,这四人都想着家主给赐一个好名字。

    黑虎裂开大嘴笑道:“大人,卑职几个商量过了,也给他们起黑字辈的名字。”

    黄胜见他们这个样子,想必已经商量过此事,问道:“你们把起好的名字说来听听,好听就用,不好听大家再想想。”

    黑虎道:“我们商量了几个,黑龙、黑熊、黑狮、黑狼、黑马、黑象、黑旋风……。”

    黄胜想了想笑道:“黑马还行,黑龙不错可是不能用,都压过黑虎了,黑熊马马虎虎,黑狮和黑象太牵强了,黑旋风是李逵,这样吧,还有两个就叫黑山、黑云吧!”

    黑虎道:“还是大人起的名字好,你们还不谢谢大人?”

    四个蒙古汉子跪下磕头用生硬的汉语道:“小的谢谢大人赐名!”

    家主很大方,每人都给了小旗官位,打赏了他们十两纹银,叮嘱他们要学习汉语学写汉字,告诉他们在黄家干家丁如果只会冲阵、射箭,小旗官就到头了,想封妻荫子就必须学文化。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接济东江

    四个内喀尔喀蒙古好汉子都听懂了,他们齐声道:“大人,小的已经在学汉语汉字了,以后当官了还要带更多的族人来跟着大人干。”

    黄胜这一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拉拢蒙古人,如今六十个蒙古汉子来了两个多月,已经爱上了黄家这个集体,过几天带着他们衣锦还乡,自己再跟那些头人联络一下感情,争取让那些居住在高台堡附近的蒙古人成为自己的外援。

    辽东巡抚袁崇焕一上任就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嘴脸,委派副手茅元仪渡海来找黄胜大人,目的当然是游说黄胜加入辽东将门阵营。

    袁崇焕对黄胜没有看法,他跟茅元仪合作愉快,从科学家嘴里得知他们之间的关系后大喜,幻想着能够得到此人辅佐辽东之事大有可为。

    可是黄胜知道这个大忽悠的水平,他深知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位袁大人比猪还蠢三分,自己怎么能够下贱到跟着他混,他要跟着自己混都不带着。

    在屯粮城见到了精神焕发的茅元仪,不过三年时间,这位黄胜小友就当上了从五品官员,他也只不过是加了从四品虚职的宁前道兵备,只比他大两级而已。

    科学家唏嘘不已,遥想往事如烟云,几年的辽东铁马冰河,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茅元仪对黄胜是心服口服,好友能够成为觉华岛的主官对他来说是大好事,如果宁远再次被围,他一定不会见死不救,总会想法子去折腾建奴。

    觉华岛归辽东经略王之臣管理,辽东巡抚袁崇焕跟他势如水火,两人不对眼互相弹劾,最后朝廷没辙,让他们内外分治。

    王之臣坐镇山海关总督关内兵马,袁崇焕坐镇宁远管理关外辽东军队,伺机收复飞地锦州、松山、大凌河诸城。

    这一次茅元仪来就是来看看有没有让黄胜主动提出觉华岛归还宁远管理的可能,理由他都想好了,觉华岛靠近宁远不靠近山海关,归于宁远指挥对朝廷有利。

    黄胜知道茅元仪已经被大忽悠洗脑了,他当然不会傻兮兮说辽东巡抚的坏话,而是顾左右而言他,最后把话题扯到火器上,两人研究起守城火炮的布置。

    茅元仪高高兴兴在屯粮城喝酒谈心,由黄胜陪着参观岛上的水利设施和屯田,科学家在屯粮城住了一个晚上和黄胜小友秉烛夜谈意犹未尽,他回到宁远码头时才想起自己要办的事情根本没有下文啊!

    茅元仪立刻明白了,黄大人不愿意跟着袁大人,可这是为什么呢?他想来想去就是想不通,回去见到大忽悠只好说人各有志不好勉强。

    刚刚送走了茅元仪,又迎来了一个牛人,驻守东江镇的平辽总兵官毛文龙,这位真正的悲剧英雄是去山海关要给养后顺道来看看声名赫赫的黄大人。

    东江镇得到的辽饷太少,毛文龙麾下的义州屯田产出远远不够给东江镇军民提供口粮,日子过得紧巴巴。

    黄胜客客气气带着麾下武官摆酒宴接待这位总兵官大人,见到了他的几个干儿子,后来的大汉奸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都见到了。

    这个时候,孔有德他们满嘴都是对建奴的仇恨,跟黄明理、黑虎几个大谈斩杀建奴的趣事。

    黄胜让麾下留意所有的东江镇武官,多跟他们接触,记录下他们的特征和个性。

    黄家军官有这样的课题,分析每一位带兵将领的用兵习惯,记录他们的喜好,不分敌我,东江镇的将军送上门,大家当然一起研究喽。

    黄胜决定给毛文龙一些帮助,表态马上会去皮岛收购毛皮、东珠、高丽参、鹿茸、熊掌之类的东西,还让他们大量砍伐巨木沿鸭绿江顺水而下扎大木排运到黄家湾岛,来多少黄家买多少,不要银子给粮食也行。

    毛文龙只不过顺道串门子而已,没想到给自己麾下找到了好营生,沿着鸭绿江深山老林太多了,他麾下其他都少就是劳力不少,砍树只要有力气就行啊!

    这个意外收获,让这位儒将心花怒放,随即酒到杯干,醉倒了。

    毛文龙在屯粮城住了一天回去时得到了黄胜大人无偿赠送的礼物,大明军需库的制式铁甲一百副,皮甲二百副,步弓二百张,羽箭两万支,麦子三千石。

    黄胜是从五品文官,根本不需要鸟一个武将,哪怕他是正一品平辽总兵官,在觉华岛受到黄大人礼遇,毛文龙已经很开心了,跟黄家谈成了大买卖已经是神来之笔,如今人家又白白送了值两万两银子的东西。

    这位岛帅不好意思了,连忙问黄胜道:“不知黄大人有什么为难之事要本官帮衬,某麾下儿郎都不是孬种,大人尽管开口。”

    毛文龙也是独霸一方的军头,离军阀已经不远了,他明白无利不起早,人家花银子肯定是要买东西。

    黄胜笑道:“本官哪里有什么事情,区区薄礼只不过聊表寸心而已,因为敬佩毛大人敢战建奴的勇气尔!”

    毛文龙根本不信,因为这不符合官场规矩,他拉着黄胜的手表态道:“大人放心,某麾下有许多叶赫氏的女真兵,有些不能让别人处理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去干。”

    黄胜郁闷了,无条件给毛文龙好处,人家还不放心了,也是!自己是先知,知道他们东江镇困难,有意给他们帮助。可是人家不知道啊,他们自然认为应该礼尚往来。

    可是自己真的没有让他帮忙的地方啊,想了许久,黄胜才道:“毛大人既然一定要有所表示,就给一千户辽东难民吧,本官可以让他们在黄家山岛和觉华岛做工。”

    建奴肆掠,太多不肯为奴的辽东汉民逃到了东江镇,毛文龙已经养不起了,黄家接受一千户,就能带走几千人,他就会少了这些要吃饭的嘴,如今东江镇粮食太紧张了。

    黄大人跟他要人口,又是在帮他,哪里是自己帮黄大人忙啊?

    毛文龙无法理解,疑惑道:“就是如此小事?黄大人真的没有其他事情?”

    “这个真的没有,毛大人不要想得太多,本官就是想给在敌后苦战的东江镇一些帮助而已。”

    毛文龙一时间大为感动,拉着黄胜的手摇了摇道:“如此谢谢黄大人了,某一定会挑身强力壮的辽东汉子来黄家做事。”

    送走了感激不尽的毛文龙,黄胜派信使回黄家湾岛让赵蕊派出船队给皮岛送一万石大米,换他们的货物后运到天津卫请李家帮助销售。

    让赵时敏准备接收东江镇放来的木排来多少收多少,黄家要造大量战船、运输船,对木材的需求可是永无止境。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走向草原

    黄胜要去高台堡会盟被大明收留的那些蒙古头人,虽然他们的实力不值一提,但是实力是可以慢慢积累啊!努尔哈赤也仅仅是十三副铠甲起兵,谁会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奴役了几千万汉人?

    交好这些蒙古头人,培植他们的势力,这种千金市骨的效应和政治影响不容小觑。

    这一次准备深入大草原,黄大人不肯带着荷香几个女孩子了。

    晚上几回恩爱缠绵过后,黄胜把美人搂在怀里道:“香儿,这一次我要深入蒙古,时间可能要一个多月,你不能跟着去了,带着欢儿、乐儿回家帮着赵蕊帮着做事吧,过个把月跟黄明道一起来码头接我就行了。”

    荷香自从跟了黄胜一直如影随形,从来没有和他分开过,听到公子把她丢在黄家湾岛家里,不带他同行了,马上泪眼婆娑了。

    她哽咽道:“公子,您跟奴家早就说好了,永远都带着奴家呢,如今言犹在耳,您不能食言而肥呀……嗯……嗯……。”

    美人梨花带雨,黄胜不为所动,他板起面孔道:“荷香秘书,本官军中无戏言,你要服从命令。这一次是去蒙古部落,目的是宣扬我黄家军威,如何还能带着美妾随行,会被那些蒙古头人看轻了,本官一个女人都不带。”

    黄胜的积威与日俱增,虽然从来不和自己的女人摆脸色,一旦严肃起来,家里的女人都害怕。

    听到公子说的话很在理,荷香不敢吭声了,把脸埋进公子的胸膛哭得哇哇的,这模样和神态像极了黄胜后世的妻子。

    黄胜轻轻地拍着美人柔滑的后背安慰道:“记住了,除非有战船,我才可以带上你们几个女子,不然在军中太不方便,行军打仗哪是儿戏?你难道没看见连这一次的医务兵都是男人吗?”

    “公子,奴家知道了,您要照顾好自己呀!……。”愁肠百结的佳人又一时无语凝噎……。

    “你回家有任务呢,要准备去京师拜年的礼物,还有把送给山海关诸位大人的礼物也带来,要给楚儿准备一二十万两现银,她手上应该没有什么银子了。”

    “公子,您放心吧奴家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的,奴家就是舍不得公子离开呢……。”

    荷香一大早就起了床,她叫来了一直跟着黄胜做装填手的马五、张有禄、陈承才、刘世福,关照了许多照顾大人的事宜。

    荷香最后还把配发给自己的双管短铳让秘书边之名带上,叮嘱他一定要形影不离跟着大人,也要看着大人的那些亲兵,不许他们为了抢军功乱冲乱撞,要记住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家主。

    边之名已经和家人团聚了,遗憾的是老母在六年前已经撒手人寰,妻子任劳任怨操持着已经支离破碎的家,眼看着快熬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边家娘子见到了刘国正,得知了相公的下落,见到了书信立刻带着两个儿子和不离不弃的姨娘连夜扔下家当坐船出海。

    边家已经山穷水尽了,简直是家徒四壁,能够卖的都卖了,嫡出的十七岁长子由于家里穷也因为父亲的关系,到现在都没有娶上媳妇,一个读书人不得已在一个粮行做伙计,一个月都挣不到一两银子。

    次子是姨娘也就是边之名小妾生的,才十三岁,也上不起私塾,只能跟着母亲和哥哥读书识字。

    边之名知道自己这一次是跟着大人出征,他根本不害怕,现如今一家人在黄家湾岛都有工作,妻子跟他的日本小妾相处很好,自己即便不幸战死了,黄家也会善待自己的妻儿。

    他郑重表态,让荷香秘书放心,自己会时时刻刻警惕着,不会让家住有如何闪失。

    荷香心思缜密,知道刘国正这个亲兵队长带着十五个亲兵,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打架很行,伺候人肯定不行,还是跟着的这四个大孩子贴心。

    这四个孩子也仅仅是跟着家主装填而已,他们早就是合格的射手,而且射击成绩排名靠前,都是挂伍长级别的火枪手。

    他们如果放出去马上就是小旗官,可是他们就喜欢跟着大人做装填手,哪怕亲手射击建奴获得战功的机会少了,哪怕这样就意味着自己升迁缓慢。

    这四个孩子只有马五是纤夫里收留的,他哥哥马三已经是一级射手,挂从七品衔的小旗官了,其他三个都是子弟兵,张有禄的父亲张来富乃是黄家第一批大师傅,现在管理着几百号人。

    刘世福的父亲是刘良才,黄明理麾下最好的船长之一,这一次指挥‘广宁号’的就是他,已经是正六品百户衔了,以后的旗舰船长他是不二人选。

    陈承才的父亲是陈满意,这位从觉华岛逃出生天的前龙江船厂老工匠,是参与设计建造‘辽东号’的大师傅,刚刚从日本回来,现在忙着完善旗舰。

    这位大师傅有上进心,把他家满十五岁的长子送来黄大人身边当火枪手,叮嘱儿子无论跟着大人做多久装填手都要任劳任怨,跟随大人耳濡目染不知道会学到多少受用一生的本事呢。

    天启六年十一月中旬,黄胜带着四个总旗弓骑兵、六个总旗重步兵和八百八十百火枪手,带着五百五十马车夫和一百三十辆战车、一百四十辆运兵车,这一次还有医护车五辆,男性医务兵四十人,其中有四个金发碧眼的佛郎机人。

    这些西洋人是从海盗窝里解救的奴隶,他们被带到黄家湾岛就被如此干净漂亮的地方吸引了,他们都想能够在这里安家落户,从此就在这里工作生活。

    四个西洋人请阮诞翻译主动告诉黄东山,他们会医治伤员想获得医务兵的工作。

    黄东山根据他们描述,让尚慕明绘制出图案,安排技术最好的铁匠大师傅给他们打制出许多西洋外科工具。

    经过观察他们的救治办法和手段,黄东山这个半吊子医生看出来门道,知道许多处理外伤的手法可以学习,推荐他们成为医学班的教师,这一次也随军参加战场救治。

    还有四个佛郎机人是炮手,黄东山从学校挑选了三十个学生和二十个原明军炮手由阮诞带着,学习并且记录佛郎机炮手不同的操作规程和技术。

    因为黄胜要求学校编写炮兵操典,准备正月里从学校里招收在读的黄家子弟二百人,培养他们成为专业炮兵,年龄可以放宽,十四岁到二十二岁都行,前炮手如果能够通过文化考试也可以考虑。

    黄家人马走海路来到离高台堡最近的海边码头登岸,黄胜大人低调奢华的四轮马车也带来了,马车夫是已经挂总旗的吴强和朱荣国。

    他们其实一直作为教官在培养新马车夫,这一次见大人要乘坐低调奢华,自告奋勇要来亲自替家主驾驶轿车,能够带着这两个教习去见识一下大草原野战,当然好了。

    黄胜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发现这两人在黄家工作时间长了,参加训练也很积极,武力值不弱,由于是七品衔,配发了双管短铳,他们两个的枪法还不错。

    后来才知道,他们本来装备了鲁密铳呢,也是每天放铳练习,黄家根本不控制鲁密铳训练时的耗用,他们都打报废了七八支了。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骑兵机动

    其实黄胜的亲兵里本来就有四人在老家就是赶大车做跑运输营生的,亲兵们现在都会驾驶马车。

    只不过给大人要配备最好的,他们这些半把手可轮不上。亲兵人人都会骑马,这是刘国正挑人时的条件,只不过会骑战的就不多了。

    刘国正自己骑战不行,也没有苛求手下,反正和重步兵一起步战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还不会远离大人。

    亲兵们知道自己远程打击的能力太差,配发了双管短铳后每人都刻苦训练,他们还舍不得每一次都是实弹射击,因为大人告诉他们,手铳是有寿命的。

    有效击发的次数会随着磨损会渐渐减少,最后成为废铁重新回炉。

    他们知道双管短铳产量太低,如果自己的打坏了要求重新申领不知道要排队等候多少天呢。

    黄胜教会了他们如何加大练习基本功的时间,再配合每天射击六发子弹,一样能够事半功倍。

    现在他们每天都单手平举着手铳练习瞄准,下面还吊着七斤多的石头练习稳定性,这些人都是武术家,手劲大得很,他们的进步很快,并且把拔抢射击的动作练得一气呵成。

    黄胜在后世就经常听见新闻报道,国朝又无偿支援某个犄角旮旯的烂国家,而且不设条件。

    这些傻帽领导都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啊!太他妈愚蠢了。

    黄胜特意来会晤蒙古头人的意义重大,要恩威并施,不能单方面给他们好处,而是引导这些蒙古头人向建奴要人口要财帛和牲畜,想得到大明的支持必须拿建奴脑袋来换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对付一个崇拜强者的草原民族,一定要展示自己军队的机动能力和野战实力,给他们一种高不可攀的仰视感觉。

    黄胜把自己麾下能够登录作战的战士全部带上的目的就是秀肌肉,黄家现在名正言顺管理着两个千总的大明兵丁,朝廷发饷的家丁报上去四百人之多。

    现在带上这两千多人在辽东可以随便跑,用不着隐藏实力,这都是辽东经略麾下的正规军,因为黄胜麾下就应该有近三千人的部队,其中一半应该是骑兵和步兵,还有一半是水手和炮手。

    衣甲鲜明军容整齐的黄家人马已经是大明独一份,在整个世界也应该名列前茅,那些蒙古头领那里见识过这样的军队啊?

    来到高台堡,内喀尔喀蒙古军民都来瞧热闹,孩子们都跟着战车跑,他们忽然发现如此威风的明军阵列里有许多自己的族人,顿时热烈欢唿起来。

    六十个从这里被选拔的蒙古籍战士都骑在骏马上把腰杆挺得笔直昂首挺胸目不斜视,此刻心里甭提都骄傲了。

    如此桀骜不驯的明军战士精彩亮相,这些本来就对黄家主人无限仰慕的头人更加心悦诚服,纷纷跪下行大礼叩见。

    黄大人完成了炫耀武力后,不端着了,带着笑容下了马车一一扶起诸位头领,牵着庆格尔泰的手一同进蒙古包吃烤全羊喝马奶酒。

    酒宴无比热闹,蒙古头人和他们部落里的勇士跟明军将士相谈甚欢,大家的语言交流虽然有些困难,但是都能够明白对方流露出的善意。

    酒喝干,又斟满,大有不醉不归的意思。黄胜借着酒兴赏赐了十几个头人一副缠绕钢甲和全钢胸甲,特意给了庆格尔泰麾下五个勇士一套。

    得到如此好战甲的蒙古人如获至宝,他们酒兴更高了,他们哼起了快乐的歌谣,祝福黄大人幸福安康。

    此时野猪皮家八小应该没有闲工夫管蒙古人的,他正在跟袁崇焕尔虞我诈呢,傻不拉几的袁大忽悠居然派人去给野猪皮吊孝。

    八小抓住这个难得送上门的机会假意流露出跟大明媾和的意图,袁崇焕果然上当,没有在八小刚刚继位内部人心不稳的时候给他上点眼药,而是乖乖的留在宁远城等天上掉馅儿饼。

    倔强的大明从来不肯承认野猪皮政权,哪里肯跟建奴媾和,明朝在皇帝被人家逮住了,敌人都打到京师城下了都不谈判,哪里是一个卑劣的袁崇焕小儿能够改变这个王朝的个性。

    况且以抢掠谋发展的建奴怎么可能放弃没本钱的买卖,不然他们要的人口,金银从哪里来?

    黄胜知道八小区区小计就稳住了辽东十万兵,正在暗自得意,黄胜偏偏让他得意不起来。

    派出战船不间断在建奴沿海骚扰,再让黄明道去鸭绿江转悠,把八小搞得心神不宁,黄胜就不信红歹是不担心明军在他刚刚继位的档口再来一个如复州屠城那样的损失。

    如果八小一上位就吃瘪,恐怕更加难以稳固刚刚到手的政权吧?他理所当然要小心翼翼。

    黄胜给六十个蒙古籍的战士放了一天假,他们马上开始走家串户,他们在这里有许多亲戚呢,如今这些蒙古战士在黄家吃穿不愁,把得到的军饷都买了东西作为礼物带来送给这里的亲人。

    蒙古包里欢声笑语不断,那些喝着马奶酒的汉子都拉起了马头琴,唱起了蒙古长调,亲人们见归来的蒙古汉子都是衣甲鲜明红光满面,人人都羡慕他们有好运气,能够去大明从军。

    还有许多汉子拜托他们,如果黄家大老爷还要收家丁,一定来通知他们,好让他们也获得被选上的机会。

    黄胜走访了这里的部落,发现他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头人对大明的好感倍增,短时间应该不会被建奴拉走。

    跟大家约好明年再让他们的亲人回来探亲,黄胜带着麾下往北准备去灭了几个喀喇沁部落,狠狠教训一下已经投靠建奴的这个蒙古奴才。

    第一个跟建奴会盟的就是喀喇沁蒙古,建奴的王公大臣多有娶了喀喇沁台吉博尔济吉特奥巴的女儿,这些奥巴台吉的女儿成为所谓的后金皇妃皇后也大有人在。

    喀喇沁蒙古跟着建奴越混越好,成为建奴的第一帮凶,还给蒙古诸部树立了坏榜样,黄胜此行的目的就是出其不意偷袭他们一把,杀人立威以儆效尤。

    可惜以目前黄家的实力还不足以灭了有几万骑兵的喀喇沁,这一次只能采取速战速决,狠狠的揍他们一把就跑,喀喇沁蒙古的地盘太大了,他们联系不方便,自己只要速度够快,安全无虞。

    况且蒙古被明太主朱元璋灭国后,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他们组织架构松散,民族凝聚力薄弱,属于有奶便是娘的贱骨头。

    黄胜在高台堡高调宣布去喀喇沁蒙古跑一趟,灭了几个小部落回家过年。

    那些蒙古头人都奔走相告,很快人人都知道了无比彪悍的黄家人马是准备去抢那些曾经把他们的草原、牛羊和女人夺去的喀喇沁蒙古。

    原来黄大人是准备去打仗路过咱们这里啊!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太难得啊!庆格尔泰立刻带上他部落的一百战士挡住了黄大人战车的去路。

    他高声要求替大人做斥候,随着黄家人马去大杀四方。

    黄胜刚刚答应带上庆格尔泰,其他头人都得到了消息,带着部落里最勇敢的战士赶来了,蒙古人群情激愤,都自愿追随黄大人找那些建奴帮凶的不痛快。

    他们恨建奴更加憎恨那些投靠后金得到了支持后再来欺负他们的同类,此时得到大明的帮助去找回场子自然乐此不疲。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目标出现

    看来耀武扬威起到的效果不错,内喀尔喀蒙古战士都主动赶来要求追随,黄胜的目的达到了。

    他大声告诉大家道:“跟着本官打仗,定然给予厚赏,所得财物和人口按照出兵比例公平划分,如果哪一位战士不幸战死,本官给抚恤银三十两。”

    这些头人的战士从来也没有看到过什么抚恤银子,他们死于互相混战的战士太多了,都是死了算糗。

    见自己这一次如果有了闪失还会给妻儿挣三十两银子,立刻欢唿起来。

    兵贵神速,黄胜带着麾下一路疾行,加上蒙古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