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人叫方以智字密之,是明末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其实黄胜不知道这些,只知道方以智是明末四公子之一。

    当然明末四公子由于侯恂的儿子侯方域变节,一泡屎坏了一缸酱。

    方以智可不是软蛋是个铁骨铮铮的好汉,他在清兵大举南下时,曾联络东南抗清力量冒死作战,后来人马被清军击溃,方以智犹自转战。

    最后清兵攻陷广西平乐,方以智被捕,他坚贞不屈,清将为其正义所动,听任其出家。获释后,他不肯出仕,易服为僧,改名弘智,算得上全节而终。

    黄胜和方以智谈论哲学、医学和物理,让他茅塞顿开。

    吴有性和方以智以前就相熟,此时属于他乡遇故知当然要不醉不休。

    他频频和方以智碰杯,席间不无得意的吴有性告知老友,黄家医学院已经研究出了一种能够根治疟疾的良药。

    根治疟疾的良药?方以智被吸引了,他听吴有性和胡建亚含含糊糊告知,海外的物种太多,他们研究的时间太短,研究了万分之一恐怕都不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如此。

    如果没有来自遥远海外的物种,如此能够救人无数的良药恐怕无法研制。

    明朝时真的没有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黄花蒿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写得明明白白,辛、苦,凉,无毒。主治小儿风寒惊热。

    黄花蒿也就是臭蒿,在后世有了可以提取青蒿素的技术,八十年代后期才成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

第六百六十三章:很暴力

    金鸡纳树皮在历史上被印第安人率先发现疗效。

    西方人获得了这个信息后制取金鸡纳霜并且广泛使用,但是它其实不是西药,而是地地道道的中草药。

    不用提取晶体直接用金鸡纳树皮如同煎服中草药那样同样起到疗效,很适合大明国情。

    一顿大酒喝得畅快淋漓,一群有追求的人,当然向往外面的世界,没多久大家就不拘谨畅所欲言。

    听说海外物种如此神奇,很快就无需黄胜蛊惑,一大群爱好科研的学者聊得不亦乐乎,最后他们相约一起进行环球之旅。

    黄胜留下黄东山经营“南华岛”,自己在十月底带着亲兵队北上,来到广东带上黄明理和他训练的两个千总山地兵前往南京娶娇妻。

    黄胜把十八个千总的步兵和李大钢、谷一仓集中使用的骑兵都安排留守“南华岛”,这里确实需要太多驻军。

    地方太大了只不过是原因之一,这里会有各国商船穿梭,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力威慑,估计认为自己有一战之力的国家不仅仅是暴力抗税那么简单,上岸来抢地盘也大有可能。

    黄东山的任务不仅仅是守土,他还要做好一两年内夺取马来半岛的准备,拉网“南华岛”山区的行动已经接近尾声,虽然不能保证山里完全没有土著也不远矣!

    “南华岛”汉民依旧是鼓励他们崇尚武力,每一位青壮都必须拥有战斗技能,民间拥有刀枪者不计其数,拥有火器也大力提倡。

    汉民如此彪悍,即便山里下来了土著,恐怕用不着正规军出马,里甲训练的乡勇就会把他们统统抓捕。

    黄明道出海时采取轮番调用“南华岛”驻军同行,让所有的黄家战士都有机会去南美洲看看。

    黄家的外交政策是拉一批打一批,即将衰落的西班牙属于拉拢的对象之一,崛起的新贵荷兰、英格兰内定为限制发展的打击对象。

    历史上西夷从来没有团结一致,唯有打愚蠢的满清是个例外。他们在欧洲就是互相攻伐不断,开辟殖民地时又互相争夺,打成一团。

    以后黄胜会充当和事老拉偏架,见某方有可能被灭了时就成立“国际维和部队”,道貌岸然地去维持世界和平,给即将失败方以喘息之机,暗地里卖给他们军火。

    目的当然是让西夷们一旦开战,好长时间都分不出胜负。

    因为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大多数战争会在一方取得胜利后落下帷幕,尖锐的各种矛盾也就烟消云散。

    而有了“国际维和部队”介入,矛盾永远存在,永远无法解决,仗也就永远有得打。

    黄胜不会明着来,会在暗地里使绊子,分化拉拢区别对待一定要玩转。

    服从大明的国家给贸易份额,很友好,敌视大明的国家给炮弹,很暴力。

    大海盗郑一官日子又开始难过了,因为黄胜代表大明政府收税后保障他国商船自由贸易的权利。

    太多他国商船悬挂代表已经完税的青龙旗,属于被大明海军保护,早就接到老熟人郭怀一特意来下发通知的郑一官当然不敢造次。

    因此郑一官海盗集团可以下手抢劫的商船越来越少。

    为了干没本钱的买卖,他们甚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远去印度洋莫卧儿帝国海岸线,这个主意当然是郭怀一出的。

    郭怀一已经是黄家高级官军,无法胡作非为,他出坏主意让郑一官去为祸印度洋,还表态万一碰上硬茬可以往马六甲逃跑,遇上“华夏发展”船队也可以包庇他们。

    琼崖郡王没有针对郑一官这一股海盗,依然卖火枪火炮给他们。

    但是通过马六甲海峡时,郑一官的船只也必须纳税。

    花了钱会得到好处,进入马六甲海峡就是大明海疆,只要外来船只在这一片海域没有犯罪,哪怕他们就是证据确凿的加勒比海盗,也没有人会在这里缉捕。

    大明海疆一直延伸到马六甲海域,这里没有他国战舰敢来骚扰,在大明领海不可以打枪放炮。

    往往郑一官抢劫时遇到了狠角色就往马六甲跑路,不怕被敌人吃掉。

    郑一官发现不改造升级自己的战船远航抢劫风险太大,他出高价购买了七艘黄家淘汰下来的第一批战列舰。

    如今“南华岛”的船坞也开工了三个,这里不建造战舰,全部生产商船、客船,只给战舰提供维修,郑一官托郭怀一请求琼崖郡王后得到批准。

    “南华岛”船坞可以承担郑一官集团的战船、商船的维护,同时适当考虑给这些落后战船、商船提升一下战斗力和船速,郑一官会照价付款。

    郑一官有了华夏海军淘汰下来的七艘战列舰作为主力,几十艘战船增加了几面软帆,换上重量减轻,射程远一些并且带减震黄家精工细作的滑膛炮,果然抢劫风险小了许多。

    最起码有了速度,发现敌人不好惹可以从容逃跑,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一股在印度洋活动的舰队能够把郑一官打得需要跑路。

    在华夏海军的庇护下,郑一官把阿三国度的沿海稳当当控制了,如今能够顺利去莫卧儿帝国完成贸易的船队唯有“华夏发展”。

    以黄家的实力分分钟就可以灭了郑一官这一股海盗,但是黄胜没有这样做,而是养着他祸害印度洋。

    黄家海军代表大明政府,在海上吃相太难看不雅,郑一官就是为了干脏活而存在。

    七月底,监斩左良玉一干人犯的刘若宰回到京师,皇帝龙颜大悦,升他为正五品户部河南清吏司郎中。

    皇帝为何高兴,因为刘若宰交给皇帝五十万块华夏通宝银币票汇,这是“战神”麾下黎喜汉将军抄没的左良玉私产,委托钦差大臣交公。

    对于皇帝没有什么公于私,内帑多了五十万块银币,自然让穷怕了的崇祯很开心,因为他根本没想到琼崖郡王会交给他这么多抄没,属于意外之喜。

    今年冬天,琼崖郡王即将在南京迎娶侧王妃,大明上上下下都知道了。

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国利民

    心情不错的崇祯皇帝大大方方给了诰命,并且派来中官参加婚礼。

    张焉皇后和周皇后都送了贺仪,崇祯的嫔妃也都准备了礼物。

    满朝文武和“华夏发展”没关系的少之甚少,在十月底告假南下的京官多不胜数。

    如今京师到南京太便利了,因为经过大半年时间大干快上,“京津高速马路”投入试运营,虽然沿途的驿站工程还没有完工,已经不影响马路通行。

    旅客们乘坐四轮马车出了京师广渠门,当天就能够赶到天津卫乘坐海船南下,七天内就可以在秦淮河畔逍遥快活。

    其实所谓的“京津高速马路”拿后世的京津高速相比不值一提。

    至多算作村村通的农村公路而已,因为后世的高速公路的要求很高,跑载重五十吨的卡车都必须能够承受。

    明朝哪里需要如此高强度的马路,能够承受满载总重不超过三吨的四轮马车疾驰就足够,宽度也只有后世“京津高速”的四分之一。

    即便如此,宽敞、平整的大马路已经是这个时代绝无仅有,货运跑出六百里加急的水平让崇祯皇帝惊讶不已。

    如今“京津高速马路”每天的通行费能够收取七八百两银子,预计抛去成本留下养路费一年可以盈利十五万块银币,股东的投资回报应该在百分之十左右。

    也就意味着投资这条繁忙的大马路十年内可以回收资金。

    王承恩把了解到的明细账如实回禀崇祯皇帝,并且计算出一年的盈利。

    本来运送二十石粮食,从天津港出发到达广渠门需要走五六天。

    需要动用四辆马车,最少五六个车把式,费用和损耗大概在三两银子上下,意味着每石粮食增加成本一钱五厘银子。

    这还是在天气情况允许的前提下,遇上恶劣天气就说不好了。

    如今一辆四轮马车就可以轻飘飘运送二十石粮食,朝发夕至,抛去过路费八钱银子,减去消耗和费用,一石粮食运输成本可以节约近一钱银子。

    王承恩还笃定地认为京师的货物吞吐量大,出行的人口众多,长期以往选择缴费走高速马路的车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盈利能力会一年好似一年。

    王承恩会算账,他举例说明,崇祯听得明明白白,他感叹琼崖郡王太会奇思妙想真乃名副其实的大才子。

    崇祯的智商值不低,他马上意识到“京津高速马路”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客货运输可以风雨无阻。

    确实如此,混凝土马路排水系统完善,除非雨大得让人和马眼睛都睁不开,其他情况下照走不误,下雪更加没问题,因为驿站会组织人手立刻铲除积雪保证畅通。

    一辆四轮马车跑高速马路运一石粮食节约小一钱银子,仅仅是计算了费用,根本没有计算节约的时间成本带来的好处,当然时间成本究竟值多少银子,谁也无法算出。

    但是很快就有许多大明达官贵人就懂得了时间就是金钱,因为他们吃到了一种闻起来奇臭无比,吃起来美美香甜的热带水果榴莲。

    水果快运的商船都是载重七百吨的飞剪式帆船,每一次航行都是人力全驱动螺旋桨增速,从产地到达京师不超过十天。节约的时间换算成银子会吓死人。

    京师的王公大臣觉得银子不够花了,因为太多水果和银子等值,榴莲肉一两就是一两银子,许多诰命夫人爱吃这东西,又恨太贵如同吃银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变成了历史。

    荔枝已经不是只有皇帝的宠妃才吃得到那么夸张,如今原产地两广、福建的荔枝在京师售卖的价格已经能够让太多中产阶级家庭承受。

    互通有无当然得益于便利的海陆联运,沿海地区原产地的果农再也不会因为丰收愁水果的销路,劳动成果获得回报使得积极性倍增。

    由于交通不畅导致太多农作物没有销路烂在田地里或者果树上的结果大为改观,欲致富先修路绝对是至理名言。

    崇祯皇帝也吃了几次白牡丹进贡的榴莲,后来他发现这东西太贵就再也不肯吃了,可是宫里的女人都喜欢上了如此美味。

    皇帝服气了,他知道这一条路利国利民,亲自走了几趟,觉得不虚此行。

    他甚至幻想,如果这样的路在大明修得四通八达,朝廷调兵千里岂不是两天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没有这个可能性,天津卫到京师这条路才会有如此人气,它属于大明京师联通海外的瓶颈,自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高速马路修到狗不拉屎的地方还不亏死啊!

    投资者当然更加高兴,他们只不过是拿些银子试试看,谁知买到了可以盈利几十年的好股票,一个个暗叫侥幸。

    股票这东西如此好,教育了大明无数资产拥有者,现如今经常有人去“华夏大钱庄”打听,都是一个目的,确认近期是不是还有其他股票可以投资?

    十月底,“华夏发展”的股票开始飙升,一度超过每股一百二十块银币,王承恩赶紧请示皇帝,询问要不要把手中的两千五百股变现。

    崇祯皇帝心疼死了,他过早卖了一半拥有的原始股,到今天为止白白损失两万五千两银子,卖还是不卖?纠结啊!

    皇帝很恼怒,那个琼崖郡王太会搞花样,他究竟是不是骗钱啊?

    皇帝已经猜不透了,因为眼皮底下就有成功运作的一支股票“京津高速马路”,很明显那不是骗钱,确确实实有得赚。

    皇帝咬咬牙,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跳不痛快!

    哈哈,开开玩笑,皇上不会这么说,但是他让王承恩看看再说。

    后来只要股票涨过了一百二十块就会有大量卖单,股价就在这个价位徘徊上不去了。

    十一月中旬,几十艘平地船顺江而下,那是马祥麟夫妇率领一千白杆兵送妹妹出嫁。

    小马超见到妹夫很开心,根本没有他已经是大舅哥的觉悟,依旧以下官之礼和琼崖郡王相见。

    送亲的一千白杆兵是优选的精锐,大部分都参加过“锦州大捷”和“战神”人马见面无比热情,

第六百六十五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十一月二十八,南京城张灯结彩,烟花漫天,琼崖郡王的婚礼喜庆且隆重。

    所有的投资人也一个个心花怒放,因为第一年的投资红利出数据了。

    “华夏发展”每股税后净利润高达足三十四块银币,留下一半作为再发展资金,十二月十八号,所有的股东都可以凭股票去“华夏大钱庄”领取每股十七块银币的分红。

    还有小道消息透露,其实“华夏发展”利润还不止这么多,因为十月份大规模出货的利润由于账期的原因没有在今年体现。

    财发精神长,所有的股东脸上都荡漾着笑容,大明上档次酒楼里的话题都是股票,议论的焦点都是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张凤仪也乐不可支,算算小账,马家的股份年底可以入账红利近三万块银币,一向勤俭节约的婆婆秦良玉日常用度一定会大方许多。

    秦淮河畔雕梁画栋,河面画舫上笑语盈盈,南京城所有的大酒楼和楼堂会所都被琼崖郡王包下了,三个大剧院里高朋满座喜气洋洋。

    达官贵人几乎全部来凑趣,东林党、前阉党、浙党、楚党、复社等等,在黄胜的婚礼现场都能够看到他们的首脑人物。

    不管什么党,在琼崖郡王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华夏发展”股东。

    因此各党派所有的党员都愿意和黄家多多亲近,他们还在不停打听,琼崖郡王何时推出“华夏钢铁”的股票发售。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赋闲在家的钱谦益看了一场戏,然后他就迷上了柳如是,成为了追星族。

    如同冥冥中有天意般,历史已经改写了,柳如是出现在钱谦益面前还是深深地吸引了这老头。

    这不是现代,在封建社会年龄不是障碍,一树梨花压海棠屡见不鲜,甚至在明末属于时髦,七十岁行将就木的士大夫都敢纳十四岁的小姑娘做妾。

    钱谦益只要发现来南直隶演出的剧组里有柳如是,就跟随巡回演出的剧组追看大戏,每一次都在舞台下最好的位置捻着胡须看柳如是的演绎,还不时写几句酸诗送给她鉴赏。

    可惜如今是美女爱英雄,柳如是在十二岁时小小心里就装了一个人,不敢告诉别人。

    钱谦益一个酸儒,一个糟老头子,大红大紫的黄家剧组头牌明星柳如是根本没拿正眼瞧他。

    良辰美景不夜天,黄胜又要做新郎,当然幸福感倍增。

    朋友来了有好酒,朋友太多也是负担,很明显新郎官有些喝大了,再这样下去有可能没法洞房花烛。

    酒意阑珊的黄胜左手拉着侧妃蓝彩儿,右手也拉了一人上台合唱一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

    好词好曲好歌喉,嘉宾们如痴如醉,迷茫在王朝盛衰岂无凭的困惑里。

    唱了一半,黄胜才发现右手拉的不是荷香,而是满面娇羞的柳如是,刚想松开手,发现自己的手被柔荑反握得紧紧地……。

    各路嘉宾起哄,侯方域、钱谦益、朱大成、徐文爵等等都上台客串,连平西伯吴襄都扯开嗓子乐呵呵吼了一阕: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要说抛开打仗,吴襄绝对是一等一的人才,他还有一副好相貌一副好嗓子,把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唱的热情澎湃。

    有人唱曲、有人抚琴,更加有人吟诗作对,钱谦益的诗文最多,众人把婚宴气氛推向了**。

    红烛摇曳暗香浮动,那是如玉美人的处子香,金风玉露一相逢自然惹得落红无数……。此处省略一千字。

    “华夏发展”的高红利轰动了大明,连深宫大内都喜气洋洋,因为以张焉皇后为首的贵人们都会在年底领到不菲的分红,财发精神长正是如此。

    年底“华夏发展”的股票一下子飙升到了一百四十块,许多豪商表示以如此高价买下股票貌似一年内没得赚,可是持股三五年会是什么情况?

    简直是无师自通,大明的商贾潜力值不简单,都会算账,都懂得举一反三。

    于是乎,股票又涨了,一百四十五、一百五……。还有富贾豪商出高价收购,他们叫嚣,不怕贵,自己没得赚,留给子孙。

    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他们又不是买到了“中石油”,“华夏发展”五年翻一番完全游刃有余。

    纠结啊!太多股东想卖又舍不得,不卖又怕股票价格掉下来,连崇祯皇帝都举棋不定,困惑得一塌糊涂。

    白牡丹她们可不管,把手头上的股票在一百五十块的高位抛得干干净净,因为家主告诉她们,接下来可以投资的地方太多了,回笼资金准备再次投资。

    黄胜这样做其实是在玩操控市场,白牡丹她们是得到内幕消息进行交易,属于**裸的不正当竞争,可是没有监督的市场黄胜不出手搞一把有些忍不住。

    年底盘点股票交易所成绩,白牡丹的股票交易团队用了一千五百万块本金居然赚了六百余万块银币。

    经过一年的锻炼,她们都有了经验,这些利润就留给她们继续参与股票交易,原来投入的资金恰好投入“南华岛”的二三期路桥建设中。

    十二月十八日,许多去“华夏大钱庄”领取分红的股东打听出来一件大事,马上可能有两支股票发售,一支叫做“南华橡胶”一支叫做“棕榈油”。

    股票不贵和“京津高速马路”一样每股十个银币,一支股票一共一百万股,募集资金一千万银币,用来购买土地大规模种植橡胶树和油棕树。

    任何人来到“华夏大钱庄”都会拿到介绍橡胶树和油棕树的宣传册,许多不识字的老百姓纷纷请说书人念宣传册上的内容。

    山雨欲来风满楼,股票还没影呢,大明已经街谈巷议了,不仅仅是商贾,许多升斗小民也在积攒十个银币,准备买一股持有。

第六百六十六章:传子传孙

    来“华夏大钱庄”拿宣传册的老百姓开始多起来,许多人知道了橡胶可以做包裹车轮的叫做轮胎的东西,还可以做胶鞋,下雨也不会湿透。

    棕榈油更加好懂,就是如同菜油那般可以给人吃的东西。

    如果买了这两支股票,就是橡胶园、油棕园的土地和树木的拥有者,至于可以收获多少年可说不准,有可能传子传孙。

    “传子传孙”太对汉人的胃口,两支股票的运行章程还没有出来,前来打听何时发售的投资人就络绎不绝,连皇宫大内都无比关心此事,王承恩的眼睛也盯着呢。

    股票迟迟不见销售,预备投资者急不可耐,许多人对这两个股份制商号都不甚了了,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投资热情,太多人要求预约订购。

    “华夏大钱庄”接受预约,结果让人很无奈,因为申购资金高达四千余万银币。

    崇祯九年元月,两支股票公开发售,错了、错了,不是发售而是配售,只有十块银币的升斗小民被获准不打折扣购买一股。

    超过购买一股能力的都没有被满足,他们预约存入的银币还回来一多半,只有一小半买到了股票。

    还没出正月,两支股票售罄,黄家两千万块银币倒手,种植园的发展资金充裕。

    大明投资者终于见识了黄家体系是如何牛掰,哭着喊着举着银币去买股票还得配售,只能够分不到一半,这事太新鲜也太有趣,投资人津津乐道了几个月,一直到下一支股票上市。

    经过十余年飞速发展,经过十年培养新学人才,黄家体系的少年科研工作者太多,集思广益碰发出太多思想火花,科学研究卓有成效,化学领域也突飞猛进。

    这完全得益于缴获了大量西夷书籍能够中西合璧博采众长,使得黄家的科学研究少走许多弯路,这也与家主知道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有关。

    黄家缴获和收集的书籍中就有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的著作,现在早就被黄家翻译成为汉语教科书。

    已经死了一千年的贾比尔属于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化学领域有着各种开创性成就,他的几部著作写明了如何制取各种酸。

    比如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干馏硝石得到硝酸,将氯化钠和硫酸混合从而制取盐酸等等。

    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三酸二碱的制取,黄家体系已经能够基本掌握,规模化大生产还在论证之中。

    在家主似是而非的提示下,黄家科研组不断探索研究,他们在天然橡胶中不断加入物质进行加工。

    经过太多次失败,最后得出结论,在橡胶中加入硫黄和碱式碳酸铅,再经加热后制出的橡胶制品遇热或在阳光下曝晒时,才不再像以往那样易于变软和发粘,而且能保持良好的弹性。

    橡胶硫化从而发明了,至此天然橡胶特殊的使用价值成功体现,这一重要的工业原料马上就会大规模生产。

    崇祯九年四月十一日,后金国酋长红歹是沐猴而冠登基称帝,改元崇德,崇祯九年也就是满清崇德元年。

    红歹是听从汉奸的建议,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免得汉人憎恶曾经出现过的金政权,转而排斥大金国。

    红歹是干脆一改到底,把他们的民族也改了名称叫做满族,也不知是寓意满脸无耻还是满手鲜血,一众汉奸还给红歹是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呸!真他妈不要脸。

    崇祯九年大明还算波澜不惊,内地剿寇行动也有了成效,貌似局势往好的方向转变。

    这年夏天充气轮胎在黄家体系宣告诞生,这个发明促使四轮马车穿上了舒适的鞋子,具备近代意义的车轮终于问世。

    这个结果是黄胜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黄胜是个穿越者,黄家发展自然具备前瞻性,黄家是先拥有橡胶园后发展轮胎工艺。

    “南华岛”、海南岛的橡胶园在崇祯八年秋天就已经开始,由于“华夏橡胶”募股成功,入股资金到位一千万块银币,在崇祯九年春天大规模上马。

    黄胜为了让早先追随自己的子民和官兵获得更好的回报,只在黄家体系的大钱庄公开发行一支股票,每股也是十个银币。

    股票名称“华夏车辆”,也就意味着正在研制的自行车和已经多次降价增加保有量的四轮马车以后让体系内投资者共享利益。

    所有的黄家领地都有耐用、平整的混凝土大马路,四轮马车的需求永无止境,近现代车轮成功问世,黄家车辆厂生产的自行车、三轮车、黄跑车、独轮车会供不应求。

    黄胜本来不应该亲自为“华夏车辆”售股这样的商业行为做宣传。

    但是他笃定的认为,投资“华夏车辆”能够获得可观的回报,因此发出号召,让体系人民踊跃购买不封顶,以一个月为限。

    如今黄胜治下有三百万户左右,上一次家主号召大家购买昂贵的“华夏发展”股票,老百姓无条件信任家主,踊跃购买,去年底每股都得到了十七块银币分红。

    一年多过去了,辛勤劳作的老百姓都能够家有余资,他们造房子置办家改善生活条件。

    听说家主又号召大家买一支叫做“华夏车辆”的股票,而且这一次的股价不贵,热情爆发了,老百姓简直是竭尽所能,不仅如此,体系内官吏也拿出全部积蓄投资。

    军人更加狂热,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一股“华夏发展”,上一次分红已经到手了十七块银币,据说今年的红利还要多一些,战士们都感激家主对他们的厚爱。

    家主号召买“华夏车辆”的股票,那还有什么犹豫,所有的军人立刻就把能够拿得出的银币都算上了。

    最后的结果,用不着这么多资本,也只能保证只买一股者不打折,其他还是定购两股到手一股,订购五股到手两股,以此类推。

    不是拿出资本大中股比例高,而是钱越少比例越高。

第六百六十七章:狙击手

    黄胜的目的,当然是尽可能让经济水平不高的子民能够多获得投资回报的机会。

    “华夏车辆”募集资金高达两千万块银币,规模化大生产成为了可能,零部件细化生产没多久就形成产业链。

    四轮马车的成本急转直下,一百二十块银币足以,这个价位还有下降空间。

    货运四轮马车零售价格在二百四十块左右,军属购买享受一次打八折的机会。

    这属于量产的大路货,谈不上什么装饰,面对高端人群的豪华客运四轮马车依旧是个性化产品,你愿意花多少银币就有这个价位的货物供给。

    花梨木、檀香木做主料,以宝石翡翠镶嵌,骨架全部镀金都能够满足,反正想多贵就有多贵,而且是绝版。

    十一月二十八日,“华夏发展”崇祯九年的业绩发布会依旧在南京大剧院召开,每股获得红利高达百分之二十一,与此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