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自从被明军解救,她们天天都能够吃到稀饭和炊饼,还有一条鱼,虽然明军都是限量但是她们也能够混到七成饱。

    自从为奴后,这些汉人在过年都得不到这样的食物,人人都以为在做梦,眼前的幸福来得太突然让她们感到不真实,还有更大的幸福感等着她们呢。

    荷香、边之名负责后勤供应和缴获的统计归纳,他们不是舍不得给这些饱受摧残的阿哈多吃一口,而是怕她们撑死了,或者由于暴饮暴食伤害了身体,所以暂时给他们七成饱,荤腥只给吃鱼。

    等这些从来吃不到荤腥的可怜女子肠胃适应了再给她们吃肉,让她们饱食。

    荷香知道这里应该有读书人家的小姐或者女眷,她宣布能写会算的女子来报名,安排她们记账。

    免得她们实在无法承受重体力劳动在最后一刻累死了,现在荷香身边的收留的识字女子有了三百多,相信破了沈阳还会更多。

    十万人马围沈阳,当然正兵战士只有不到四千,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热兵器战士,打攻坚战没有任何困难。因为家主的命令是斩尽杀绝,所以黄明理不着急攻城,而是围死了再慢慢来。

    运缴获物资回去的大车队运来了加工成为产品的拒马、鹿柴,配合铁丝网在沈阳城墙外五百步围了一圈,然后所有拆迁队砍树加固防线。

    黄家工程兵已经搭建了十六个六丈余的钢铁望哨,这些预制件已经是黄家的全部。

    黄东海开始炮击沈阳中卫城,建奴在城墙上布置了有二十几门火炮,其中还有七八门缴获自大明的红夷大炮。

    攻城战没有开打,而是黄东海的炮兵率先炮击沈阳,很快就让沈阳的所有火炮变成了摆设。

    火枪手也不闲着,最好的射手全部乘坐装甲战车在沈阳外围六十步左右溜达,射杀任何敢冒头的建奴。

    他们不会遇到突然袭击,因为四个城门已经被黄家工程兵搭建的工事堵死了,建奴要想骑兵突击必须先清理二百步十八层拒马、鹿柴铁丝网构筑的防线。

    沈阳总共被围了建奴正兵不超过三千,如今他们全城总动员拿起武器守城的恐怕有七八千,这个城池可能有超过十万人,当然还是汉人第一多、建奴人口第二、蒙古人第三、朝鲜奴隶也有几千。

    黄东海发现用开花弹轰击建奴炮位后不断有人来给大炮复位,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都是汉人阿哈,他们在挥着刀子建奴的威逼下做这样十死无生的无用功。

    黄东海决定改变战法,开始装填实心弹和哑铃弹,目的摧毁后金军布防的火炮,五十门野战炮不紧不慢轰击了一天,沈阳城墩台布置的火炮全部被干掉,估计那些大炮十有**成为了废铜烂铁。

    一切准备就绪,总指挥黄明理决定不四面攻打,而是集中优势火力厚积兵力南北对进,黄东山负责攻击南门,黄明理亲自带着队伍攻击北门。

    总攻开始,黄家私兵好像火药不要钱,炮弹、“飞震天雷”一股脑往沈阳城墙倾泻。

    工程兵、辅兵在许多自愿参加攻城阿哈劳力的配合下,一架架云梯勾住了城墙,后面还有让人发笑的特殊支前运输队。

    那是拿着几床棉被、扛着担架和担着两木桶水的强壮阿哈。怎么会有如此古怪的场景?这完全是奇思妙想黄家私兵的创意。

    目的是使我军伤亡最小化,为了这个目标什么物资都舍得使用,因为在家主心中战士的生命第一重要,其他都是浮云尔。

    蚁附攻城在所难免,黄家火枪手人人奋勇个个当先,不到一个时辰少年们就分别控制住南北城墙。

    攻城战当然无比残酷,即便城头被火力覆盖,登城的火枪手还是不断有人掉下,没关系掉下来也未必成为烈士。

    破了几座城池,毁了无数村庄,缴获的棉被多不胜数,阿哈们在云梯下都垫上了几层厚厚的棉被,发现了受伤掉落的战士马上就会被担架抬走及时接受治疗。

    为了防止建奴往城下扔火药、猛火油和火把,挑着满满两大桶水跟着的阿哈们具体任务就是充当消防员,及时的一桶水浇下,什么大火都烧不起来。

    效果太好,黄家私兵的盔甲本来防护就周到,如今是数九寒冬衣服穿得也不少,从两丈余高掉落后几层棉被缓冲一下只要不是运气太差都死不了。

    掩护的火枪手不断击毙城头闪出的建奴,野蛮人能够成功射出羽箭的太少,匆匆忙忙射箭准头也不咋地!因此助攻的阿哈伤亡也有限。

    躲在垛口后瞎扔石头、滚木、火球等等东西的后金军也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因为黄家私兵发现有隐藏的抵抗马上就会有“飞震天雷”出现。

    知道城破必死无疑的建奴没有了任何幻想,他们很顽强,如同飞蛾扑火般的反扑显示出无知的可怕。

    这也是没办法,什么事情都有利有弊,汉人看到了宣传画知道了明军破城会得救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建奴也看到了,知道明军破城他们连全尸都不会留下,那里会不拼命?

    可惜建奴想拼命,已经成功占领局部制高点的黄家火枪手不跟他们玩,火枪手一个个精准射击,一批批建奴倒在准备夺回城墙的路上。

    火力在延伸,掷弹兵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转圈子,“飞震天雷”飞得更高扔得更远,一个个完爆。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第四百二十一章:攻破沈阳

    火枪手交替掩护扩大占领区,推进、再次推进,城门洞已经成功夺取,不急,继续延伸占领区,火枪手快速利用建奴遗弃的沙包在城门洞前五十步磊起街垒坚守。

    工程兵来了、乡勇到了、阿哈劳力含着激动的泪水乱哄哄跑来。

    没过多久,堵门的巨石沙包被搬开,城门打开了,重步兵闪亮登场,沉重的脚步声在城门洞里回响,大无畏的战士在前进。

    重步兵今天有些郁闷,因为主将黄明理命令他们进城后暂时配合火枪手守住城门,马上会有敢死队组建的第一梯队去跟建奴对决。

    黄家重步兵是第二梯队,任务是拾遗补漏,如果第一梯队有人敢往回跑,把他们当做建奴一起杀。

    重步兵认为他们就是最勇敢的战士,面对建奴骑兵的冲撞都敢用血肉之躯去硬抗,干嘛还要什么外族敢死队?

    但是服从命令在黄家已经深入人心,重步兵选择了服从,他们的主将程全功告诉大家,黄大人这是爱护大家,有了外籍敢死队打头阵,咱们的伤亡会直线下降。

    况且外籍敢死队需要军功成为自由人,咱们要成人之美不是吗?

    城门已经被成功夺取城市巷战正式开始,南门外黄东山在做战前动员,不是黄家私兵需要动员令,而是这里有五百见习战士,他们会挥舞着雉刀高喊“杀给给!”一往无前的冲锋砍杀。

    这当然是主动报名的日本浪人,由于已经有了二十几个武士立下战功成为了拿二两饷银的战士,家眷成为了自由人拿到月钱还得到了好工作。

    在黄家劳教的一千二百多日本浪人的态度端正,他们任劳任怨努力工作,人人争取让黄家少年认为他们已经改造好能够重新做人。

    这些日本人以前在他们国家打仗有个上千人对决就是大战了,今日来到大明的战场才见识了几十万人的攻防战,终于知道自己国家打仗原来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黄东山如今也是指挥若定失萧曹的人物,他进行攻击动员演说:“诸位,今日放手冲杀,注意不要杀伤手里没有武器的汉人,此战过后你们全部成为自由人,有战功者赏,并且可以考虑成为黄家家丁战士。”

    这些日本人被劳教了一年以上,大都听得懂简单汉语,黄东山语速很慢一字一顿,他们都明白了,嗷嗷叫着参加一个个巷道的争夺。

    北门,黄明理的外籍兵团人数更多,有一千多人,他们中各色人种都有,黑色的昆仑奴也不老少。

    阮诞、黎喜明已经赶到沈阳城下三天,他们在用不同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冲锋杀敌此战过后人人都是自由人,谁敢调头逃跑杀无赦。

    这些人是从五六千西洋俘虏里挑选的志愿军,大部分都是不要命的冒险家,战斗力可不含糊。

    他们上了战场不可能逃跑,往哪儿逃啊?他们还不是日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语言不通得不到食物早晚还是必死,所以愿不愿意都必须有进无退。

    这当然是黄胜刻意安排,让日本人、西洋人去跟建奴厮杀貌似很爽,这样最少可以减少黄家私兵几百的伤亡,以后海外扩张外籍兵团的基层官兵就以这一次的幸存者为基础组建。

    这一千五百外籍军团已经作为观众眼睁睁看见黄家私兵夺取了一座座敌人的城池,一直都没有动用他们参加攻击,这些人有些担心没有机会建功。

    今天终于获得了打仗的机会,一个个嗷嗷叫着狂冲乱砍,真的很猛!

    已经进入城市巷战,黄东海的炮兵没有什么活儿了,张有禄百总火枪手带着一百两装甲战车护送炮兵和炮车来增援家主。

    黄家没有亏待外籍敢死队,同样把他们包装成了铁人,火枪手配合作战时也不分彼此,跟掩护自家重步兵如出一辙。

    “杀给给!”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好装备的日本浪人自信心爆棚,为了自己和一家子以后的幸福他们怪叫着冲锋。

    抵抗的建奴不断被冷枪打倒,也不断有人突入明军阵列,狼牙棒、斩马刀、战斧、虎枪跟雉刀碰撞出无数火星,建奴吃了装备不如人的亏,许多只有皮甲的老幼被杀红眼的浪人劈成两截。

    见了血的浪人心底的兽性被激发,他们不顾伤亡越战越勇,无路可退的建奴拼命反击,遇到挥舞狼牙棒、长柄战斧的建奴白甲兵忽然跳出猛砸,浪人挨上一下子也受不了,一路上倒下了许多。

    明军往城池中心地带不断推进,建奴的抵抗越来越弱,这时已经没有一个旗丁或者阿哈成为建奴的帮凶。

    因为后金军建制被打乱了,几乎都是各自为战,在背后督战,用刀子顶着汉人送死的建奴不断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米尼弹击毙。

    汉人马上明白了,挥着手里五花八门的武器对着建奴招呼去了,明军是越打人数越多,简直是倍增。

    北门的西洋人敢死队没有日本浪人厉害,有一大半使用西洋剑,可是他们的击剑技术建奴还真的不适应,往往一不小心胸口就留下了一个小洞再也没有了力气软软的倒下。

    但是遇到挥舞斩马刀、虎枪、长柄战斧的建奴,西洋人就注定要吃亏,还好他们人多,倒下一个会让同伴乘虚而入,哪怕建奴白甲兵身穿三层重甲,细细的西洋钢剑也能够透甲入肉。

    可惜家主黄胜不再现场,否则他就会发现自己麾下的佐罗不知凡几也。

    黑黑的昆仑奴不会击剑,但是他们人傻力气大,个头也不小,黄家给他们量身定制了长柄双手挥舞的两面开山钺。

    挥舞如此重兵器的昆仑奴一个个像暗黑破坏神里的野蛮人,他们对阵建奴挥舞狼牙棒的战士根本不吃亏,他们一斧子下去狼牙棒都格挡不住,往往连人带武器都变成两截。

    很快南北对进的外籍敢死队在沈阳城中心地带会师,明军已经成功凿穿建奴防线。

    黄明理命令火枪手和掷弹兵分兵一半以已经贯穿全城的这一条线固守西面。

    另外一半人继续掩护会师的敢死队往东攻击夺取东门,造反的汉人越来越多,进城的明军也在增加,建奴越来越少,绝望的建奴女人凄厉的哭喊让人毛骨悚然。

    建奴的战士已经丧胆,他们感到了死亡在逼近,身体不由自主在战栗,明军太残忍了,简直比我们还要凶残百倍啊!

    我们打仗都会接受敌人投降,他们连放下武器跪在地上的后金战士也不饶恕啊!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第四百二十二章:斩草除根

    绝望的建奴此时魂不附体,一个个如行尸走肉机械的挥舞兵器,或是“”一声,无望的建奴得以解脱,又或是“噗呲”一声,建奴看着深深地扎进自己身体的武器笑了,再也不用恐惧了,萨满大神您的信徒来了……。

    屠城之战打了整整三天三夜,记斩杀建奴男丁一万三千余,汉人旗丁被斩杀、冤杀两千多。

    八万汉人阿哈被解救,尚慕明掏出早就整理好的名单按图索骥,上面都是一个个汉奸的名字:佟养性、佟养真、李永芳、范文程、鲍成先、孙得功、石廷柱、李思忠等等。

    发动群众甄别汉奸事半功倍,很快这些人里没有跟着红歹是入关的汗奸后金官员都被揪了出来。

    太痛快了,明军活捉了企图混在汉人队伍里逃脱的佟养性、佟养真、李永芳、孙得功、石廷柱、李思忠等等。

    这些数典忘祖大汉奸的命运肯定是被扒皮填草以儆效尤,被千刀万剐时一定会用足三千六百刀。

    范文程、鲍成先这两个败类运气好跟着红歹是出征成为漏网之鱼,他们的家小一个也没有跑掉被愤怒的汉民已经群殴致死了一半。

    建奴伪皇宫被明军特意照顾,男丁一个不留,女人逮了几百,甄别正在进行中。

    四大贝勒、四小贝勒以及伪后金国的文官武将的家当然被连锅端,那些在大明京畿烧杀抢掠的畜生哪里会想到明军在他们家里的屠杀更加有效率。

    因为明军是围而歼之,有十几万群众的眼睛监视着,这些平时作威作福的主子血债累累,太多阿哈盯着他们,报仇雪恨势在必然。

    尚慕明发布家主命令不许屠杀妇女,罪大恶极的建奴女人要等到审判定罪后才可以处决,男人可以由愤怒的阿哈随意惩处,要阿哈们注意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人人都心领神会,没有记忆的那些还没有车轮高的建奴男孩子有许多命留下了,根没有了,以后做太监是个不错的选择。

    两个曾经的后金伪都城辽阳、沈阳被拿下,缴获实在多不胜数,金银财宝用车载斗量太不符合实际,可以用船载车量。

    这一战下来伪后金国应该破产了,黄家获得的财物恐怕要有一千万两白银以上,甚至可能达到两千万。

    拆迁队伍猛增到十八万人,骡马、犍牛等等大牲口不下五万,各种型号大车有三万余辆,时间充沛连城砖都可以运走。

    明军抢掠的猪、羊、鸡、鸭、鹅不知凡几,粮食得到了三十几万石,早先被解救的汉人已经被允许吃肉,黄家乡勇每人手下都有十几个阿哈男女管理着。

    他们嘱咐被解放的可怜阿哈们,让他们吃东西时悠着点,以后跟着黄大人天天都会吃得饱有荤腥,千万别在获得好日子的前一刻把自己活活撑死了。

    黄家乡勇大部分都是辽民,有许多人还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和乡邻,时过境迁自然有千言万语,不知多少劫后重逢的感人故事在上演。

    这些故事注定会成为蓝彩儿新剧的主题,尚慕明、阮诞、边之名等等都是参与原创的作者。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他们当然会把这些亲身经历跃然于纸上,相信不久就会让大明军民从舞台上看见一幕幕明军破沈阳的战斗场景。

    获得自由的阿哈们听了乱世重逢已经成为黄家乡勇的相知描述了黄家人民的快乐生活,人人无比期待,听说拆迁建奴的房屋木料就是为了给他们修建家园人人都下死力气玩命的干活。

    建奴被犁庭扫穴的几个城市总人口超过三十万,明军缴获的粮食才三十几万石,由此可见汉人阿哈恐怕一年到头都是以野菜、树皮、草根果腹。

    现在不一样了,汉人可以吃肉吃炊饼,被留下命的建奴女人只给稀饭勉强喝半饱,她们还必须在以前的奴才监视下拆房子搬砖瓦,是不是被累死没人管,这些建奴女人都是悍妇强壮得很,一时半会儿累不死。

    此时的野蛮人还没有被汉人同化,她们的女人可不是如汉人小姐那样以柔弱为美,建奴女人作为劳力可以顶半个壮年男子。

    被尚慕明甄别出的建奴文臣武将和大汉奸有一千多是活的,为了容易区分,尚慕明设计了汉奸、建奴字样的烙铁直接在他们剃得光光的脑门子上留下记号。

    一个个脑后留着金钱鼠尾的汉奸、建奴脑门子上顶着汉字拉着雪橇被明军当狗使唤,阿哈们每每看到他们的糗样子都拍手称快。

    都在笑骂:“你们这些狗东西也有今天?”还不时有被解放的阿哈上去啐一口。

    宣传队在不遗余力的演讲,告诉所有的阿哈们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能私藏财物,一切缴获要归公,家主会给所有的汉人温饱,以后人人都会有工作有住房。

    如果被举报藏匿了财物就会被当做冥顽不灵的汉奸对待,脑袋上顶着汉奸字样做牛做马一辈子。

    人心不足是正常现象,对汉人阿哈可不能不教而诛,宣传队和乡勇都在不厌其烦告诫阿哈们,让他们自律,给了足七天过渡期后开始每天互相搜身,果然有偷鸡摸狗的二百多人被发现。

    乱世用重典,尚慕明根本不心慈手软,立刻给他们烙上了汉奸的印记,去和他们的前主子一起做拉雪橇的工作狗。

    几千由于听了宣传队告诫,主动把藏匿财物交公的阿哈被吓出一身汗,庆幸自己悬崖勒马。

    经过几次这样的互相监督阿哈们的纪律好了许多,以后的几天妄图私藏财物的越来越少,变成汉奸工作狗的也没几个了。

    眼睁睁沈阳快变成废墟时,韩宽、李大钢带着骑兵在扩大制造无人区范围时来到了一百里外的抚顺千户所城下,发现这里的建奴居然望风而逃了。

    见到了明军,马上来了许多汉人报告情况,这里本来有两个牛录驻守,后来为了加强沈阳防御,建奴们都去了沈阳,这里只有一百多余丁,他们得知沈阳被攻破连夜往山里逃了。

    还有这样的好事,黄家考虑时间问题没有制定打抚顺千户所的计划,如今白送当然接着来拆迁。

    抚顺的建奴跑了,那么同样距离的铁岭卫呢?韩宽、李大钢现在都是智将懂得举一反三,点齐了三个百总弓骑兵,两个百总斧骑兵去看看铁岭卫。

    铁岭卫是个大城,比抚顺千户所城大了许多,驻军也多一些,本来有一个甲喇驻军,先被阿敏抽调三个牛录去了三岔河,后来又被阿敏留守沈阳的主将调走一个牛录协防沈阳,由于几次被调兵,铁岭卫只剩下一个牛录建奴正兵。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第四百二十三章:计将安出

    留守孤城的建奴不傻,知道凭他们这一点点人马不足以固守铁岭卫城,他们存了侥幸心理期望明军顾不上这里,每天远远地派出哨马窥探西边五十里。

    当探报得知明军大股骑兵呼啸而至,建奴立刻选择弃城逃跑。

    铁岭卫不战而下,建奴逃得匆忙城里几乎没有遭受巨大物资损失,一万多汉人被解放,拆迁又如火如荼进行了。

    超过二十万人的拆迁队最远的运输距离近六百里,黄家乡勇采取六十里一个补给站的方式科学调配,最远的队伍是最强壮的阿哈男子,他们牵着骡马走六十里把物资运到补给点带回空车继续装运。

    就这样一站一站接力,最后一站大多数是健妇在劳作,由于六十里重载后就换车不换牲口回头走六十里空载,人和牲口都可以劳逸搭配,运输效率提升不少。

    得知沈阳被拿下,围困广宁的明军欢欣鼓舞,一时间自信心爆棚,他们纷纷来找主将黄胜大人要求攻击广宁,来主动请缨的没有黄家私兵,连关前道的嫡系都没有,反而是宁远、锦州跟来的明军。

    广宁被围了败逃回来的五千建奴骑兵,本来这里就有两个牛录驻守,阿敏还可以动员一两千建奴男丁参加守城,守城真奴的人数肯定能够超过七千,因此广宁反而最难打。

    黄胜根本没有尝试攻打,不是打不下来而是难以占领,五六千建奴战士打巷战,还有一两千熟悉环境的建奴老小配合,黄家私兵可以跟他们一战,可惜这里人数太少,恐怕难以成功。

    用明军步兵来打如此恶战,黄胜没有必胜的把握,骑兵下马进入巷战这样的部署太儿戏要不得。

    因此黄胜不着急,围而不打,等沈阳拿下集中兵力稳稳当当拿下这里何乐不为?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附近一千里内有可以威胁到明军的强大武力存在,时间多着呢,不急慢慢来,目的还是效益最大化伤亡最小化。

    旁系明军主动要求当炮灰黄胜也不答应,每一个汉人的生命都会得到尊重,无谓的牺牲决不允许,黄胜让诸位将士稍安勿躁,来日方长破广宁不争朝夕。

    明军将士知道主将为了减少伤亡等大炮来到才考虑攻坚,主将如此爱护士卒,这些明军在寒冷的严冬一个个感到无比温暖,他们此时此刻才懂得了什么叫**兵如子。

    再也没有一人不理解主将的用意,明军将士一个个摩拳擦掌,耐心等待着攻击广宁斩杀建奴镶蓝旗主阿敏。

    沈阳城破三天后,狗儿的炮兵和张有禄的火枪手到达,明军开始不间断轰击广宁,一个个摧毁广宁的墩台,火枪手活动范围接近到城墙五十步,守城的建奴伤亡开始增多。

    黄胜安排步兵演习攻城战,号鼓声大作,明军呼啦啦扛着云梯往广宁北城墙涌来。

    被枪炮打怕了不敢冒头的建奴马上出现在城头,枪炮声又起,城墙上的建奴死伤一片,貌似准备蚁附攻城的明军接近到城墙五十步后退却了。

    没过多久,号鼓声再次响起,明军呐喊声由远到近,建奴只得又冒着炮火出现在城头,攻城战还是没有发生,明军又有条不紊的退走。

    退下的明军在总结经验,调整次序规定每个总旗负责的范围,规定每一架云梯出现的位置,然后接着演习。

    城内二货贝勒阿敏困坐愁城无计可施,每天借酒浇愁鞭挞奴才。

    他实在想不到有朝一日,一万五千的女真野战会被明军打败,几乎百战百胜的二货贝勒无比失落,他根本没有了战胜明军的信心,只想在临死前多拉上明军陪葬。

    没有一个建奴想到投降,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支明军比他们还凶残根本不留活口,拼命是必须的,至于是不是能够活着等到大部队回师只能听天由命吧!

    城里有两三万汉人,他们太紧张了,眼看着明军兵临城下,广宁城已经被团团包围,估计用不了多久明军就会破城,自己就会被解救。

    此时建奴愈发疯狂,经常无缘无故砍杀汉人,绝大多数汉人都在小心提防,生怕自己熬不到王师进城。

    广宁每天被明军炮击,不会造成汉民巨大伤亡,因为高高的望哨里有狗儿在提高坐标,他曾经在建奴统治下做牛做马,深知汉人阿哈的苦楚,今时今日自己能够掌握许多阿哈的生死如何不小心翼翼。

    狗儿发现汉人阿哈太多不会让麾下开火,宁可失去打死建奴正兵的机会也在所不惜。

    火枪手中的神枪手每天都憋足了劲,他们不顾劳累不分日夜狙击城头的建奴,误伤汉人阿哈的几率很低,如同长了眼睛的米尼弹打得建奴六神无主。

    后金军指挥官束手无策,战士们留在城头观察会挨冷枪挨炮弹,不监视明军万一他们突然发动进攻,一鼓作气就能够登上城墙。

    没有好办法,后金军冒着不断减员的损失也得在城头死扛。

    那些被逼着去城头观察的当然都是以余丁、披甲人为主,建奴军中等级森严,遇到危险系数高的任务当然是最低等级的披甲人完成。

    建奴也想让汉人当炮灰,可惜他们实在不放心汉人,担心他们有意知情不报,明军忽然摸上城墙麻烦就大了。

    本来就无所适从的建奴又被明军三番五次的演习搞得快要精神崩溃,七七八八什么额真、章京这些大小头目来找他们的主子二货贝勒问计。

    计将安出?可惜无计可施矣!二货贝勒醉眼朦胧嘿嘿傻笑。建奴的高级将领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坐以待毙。

    愚蠢的建奴这些年都是打顺风仗,一个个文盲都自我膨胀得以为自己是军事家,事到如今丢人现眼了,酗酒、鞭挞士卒、无故杀人的故事时有发生。

    畜牲最后的时刻最疯狂,汉人在不断遭殃,特别是无力反抗的女子,被借着酒劲的兽类疯狂蹂躏。

    城外明军的号鼓声又响起,喊杀声阵阵让建奴头目们心惊肉跳,正在折磨汉人女子的建奴一个个都不举了。

    黄胜太坏了,自己练兵的同时还要占便宜,搞得建奴不得不现身挨枪子儿。黄东海更坏专门找建奴有身穿亮晶晶盔甲存在的地方喂开花弹。

    眨眼间已经到了腊月十八,黄家人注定今年无法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因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子弟在辽东鏖战,每一次发现运缴获的海船到港,水手们都会被老百姓包围。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

    询问战况的老百姓都是来帮着卸货的志愿者,大多数是健妇,男人小的不满十四岁,老的绝对超过五十。

    没办法黄家全民总动员,家里所剩不多的男丁都在工厂一个顶俩呢,人手严重不足。

    “大兄弟,咱们的军队打到哪儿了?”一个容光焕发的大叔问也在帮忙卸货的水手道。

    “大伯不用担心,咱家的兵马厉害呢,一座座建奴城池如同摆设,如今已经破了海州围了建奴都城沈阳卫啊!”

    “听着都来劲,建奴算个屁,还满万不可敌,我呸!”

    “饶是如此,大伯,黄大人已经把阿敏那厮的一万五千人马揍掉了一万,如今被咱家人马包围在广宁城。”

    “咱们的家主黄大人可是文曲星、武曲星转世,打那些建奴畜生当然手到擒来。”

    “可不是么,咱家的兵马一路杀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