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到,你们既然托身在这里,我不敢说一定让你们过得好,但至少起码的责任是要付的,因此,我同意你们继续留下来,但条件要重新制定,这个得要和方知府一起谈,到时候你们派出三个代表来做发言人,其他人旁听,我们谈判的时候你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就先记下来,过后告诉你们的代表,由你们的代表替你们张目。”

    少年们愣愣的看着穆扬灵,还是那个少年大着胆子问道:“谈判谈什么”

    穆扬灵见他们全都眼神迷茫,知道他们什么都不懂,叹息一声,没想到还要自己出面挖自己的墙脚,这种感觉真的好奇怪,“比如,田地虽然依然给我租种,但你们要全程参与耕种,和下地的人学习耕种技术,每年收成除掉税收之后你们想分得其产出的多少粮食,还有,每年我要保证你们能上多少课时,文化课或手艺课,这些都可以提出标明。”

    穆扬灵眼睛幽怨的看着他们道:“剩下的不用我教你们了吧”

    这不是从姑娘手里抢食吗

    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少年们脑海里不一而同的闪过这一点,连忙摇头,“姑娘,你能收留我们,我们已经很感恩戴德了,我们愿意给您干活,不,不分粮食的reads;。”

    穆扬灵狠狠地皱眉,“你们要想**就得实践,而且还是长时间的时间,这么大的时间量,你们都要做白用功”

    穆扬灵板着脸道:“这是你们的合法利益,记住,只要是合理的,就都可以去争取,不然我拿了你们的田地,又指使你们干这么多活,现在你们没意见,不代表以后不会有,育幼院是拿来让你们敬重的,不是拿来让你们怨忿的。

    少年们涨红了脸,很想说自己不怨,但也有目光闪烁,跃跃欲试的。

    穆扬灵就道:“你们可以自己讨论一下,忘了说了,你们对我提条件,我同样会对你们提要求,十四岁以上的人我绝对不白养活,他每年要干多少活,完成多少课业,我全都会做出规定,先给你们交个底,我最迟只能留你们到二十岁,二十岁后,除非是智障或是残疾人,不然,育幼院一律清出去。”

    二十岁,很宽容的一个年龄了,少年们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还能在育幼院里继续留下去,紧张的是不知道穆姑娘会给他们定什么样的要求。

    方知府没料到育幼院还会要求重新制定条件,他有些怀疑穆扬灵是不舍得放手到手的田地财产。

    其实条件制定不制定对衙门对他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穆扬灵既然种着良籍的地,那就要纳良籍的税,甚至因为穆扬灵地里的高产,今年他们从她那里收回来的税收很可观。

    但这不代表他愿意看着他治下的百姓遭受欺凌,所以他到育幼院来的时候,脸上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这一次,他们谈判的场所选择在育幼院的一个教室里,方知府来的时候,教室里坐了满满的人,除了左边两个桌子前的人外,其他都是育幼院里的孩子,各个年龄层都有,教室里的桌子只留下六张,分三足鼎立的围城一圈,下面全是坐在小凳子上的孩子。

    方知府脚步一顿,不明白穆扬灵这是几个意思。

    。。。

390。第390章 制定

    “穆姑娘,这是”方知府歪着头去看底下端端正正坐着的孩子。八零电子书

    “这些孩子都是柳先生选出来的,各个年龄段都有,既然要重新定规矩,自然要让他们旁听一下,这毕竟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穆扬灵解释道。

    建议方知府让步的黄师爷眼珠子转了转,拿不定这是穆扬灵作秀,还是为了搪塞方知府。

    方知府脸上也有些难看,他认真的看了穆扬灵几眼,觉得她还是和以往一样风光霁月呀,难道只是大半年就变了

    但他没说什么,只是坐在正中的一方上,点头道:“那穆姑娘想怎么改”

    穆扬灵就扭头去看博文,这件事她完全放手交给了他们三,她此时站出来也不过是给他们撑腰而已。

    柳先生则作为育幼院的代表带着另外三个少年坐在另一边。

    博文轻咳一声,拿出他和秀红表姐,朗表哥努力了好几天的成果,“我们穆家的意思,未满十四周岁的条件不变,而年满十四周岁的,认为自身可以立足的,想要离开育幼院的可以拿回自己的田地财产,从此和育幼院再无财产纠葛,”博文顿了一下,见大家都没有意见,就继续道:“而认为自己还未能立足,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想要继续留在育幼院的,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也可以留下。”

    博文根据穆扬灵的意思又完善了一下,简而言之,十四岁后,不走的,他们会将属于他们的田地单独分出来,虽然还是由穆家耕种,但他们也必须在自己的田地里跟随劳作,从开始犁地到收获结束,都要全程跟随学习,以其更快的掌握耕种技术。

    而秋收时,除赋税外,收到的粮食八二分成,穆家八,户主二,耕种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耕牛,农肥和其余劳力全由穆家所出。

    除此外,他们会给年满十四的少年继续开设课程,他们每年都必须按时按量的上一定的课,并保证考试时不得高于两门不及格,他们在此期间,在育幼院里的一切花费依然由穆家支出,但年龄上限是二十岁。

    除非是智障或残疾,否则二十岁后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必须拿着自己的东西离开育幼院。

    博文合上自己的被子,抬起头板着脸道:“这就是我们穆家对育幼院的要求,你们有什么意见”

    方知府眨眨眼,这似乎和自己想的有些出入,这对孩子们并没有什么害处,他可是来巡查过育幼院的,里面开设的课程的确很实用,孩子们能呆到二十岁对他们是利大于弊。

    他扭头看向那几个孩子,果然见他们面上很激动,微微点头,看来是育幼院的孩子提出来的,反正年满十四,想走的还是能走的。

    想通了各种缘由,方知府就笑嘻嘻的道:“我们这边没什么意见,要问育幼院那边的孩子了。”

    博文看向那些对面的少年。

    柳先生轻咳一声,道:“我们觉得八二分成太低了,应该七三分才对”

    柳先生很不好意思,但穆扬灵说他是院长,那就要代表学生,最好是将学生们的要求说出来,所以既然有人提出来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此话一出,先不说方知府他们,就是底下的孩子都嘈杂起来,有的孩子脸上还有些愤愤然,竟然是反过来为穆家抱屈。

    穆扬灵临时掰了一块木头拍了一下桌子,让大家肃静下来。

    博文见姐姐看着自己,就轻咳一声,问道:“理由呢”

    柳先生这次不开口了,看向最右边的一个少年。

    少年涨红了脸,道:“我刚才看了少爷制定的日程表”

    “那只是一个大概的算法,”博文打断他的话,板着脸道:“具体的课程和日程表还得再议。”

    “既然是大概的,那出入应该不至于太大吧”少年问道。

    博文想了想,道:“这是以今年的劳作工日推算出来的,应该是差不多的,然后呢”

    “我发现我们二月就要开始下地,从二月份到四月这三个月的农忙时期,我们在地里的劳作日达到了七十二天,而学习的时间只有十五天,休息的时间只有剩下的三天,在如此高强度的劳作下,我们竟然只能分到两成粮食吗我记得外面佃户租赁田地是要交六成的租金的,我们不敢奢望六成,但一半总可以吧”

    其实要不是见小伙伴们连提高一下都不愿意,他想提四成的,他觉得给穆家留这么多他们就已经很吃亏了。

    博文道:“首先,我们不是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其次,佃户所交的六成租金其中包括了赋税,”他嘴角一挑,道:“而我们算的是赋税之后的,朝廷律法规定,年满十四就要服役的,为了保证你们的学习时间,育幼院会承担你们的赋役,包括人头税及田税,还有,不要觉得我们穆家占了多大的便宜,你们在育幼院的吃穿住,还有所占有的教育资源,这些的花销都不少,而在耕种土地上,说实话,除非你们是大力士,不然在我们雇佣的短工前,你们只能算半个劳力,军户的不说,良籍的,每个人永业田四十亩,你们单个人谁能种这么多”

    博文看向秀红,“秀红表姐,给他们算一下账。”

    秀红就拿出算盘,先计算十四岁就能拿到田地的,以一人之力能耕种的面积,将各种成本算入其中,以今年的亩产算他们的收入,然后再减去赋税,得出他们最后的收入。

    然后再算他们这边八二分成,他们能分到多少。

    因为有今年的亩产进行参考,这个根本不难计算,秀红还将穆家付出的成本计算出来,包括他们在育幼院的吃穿住行。

    最后得出结论,八二分成,他们所分得的粮食竟然和自己耕种最后收获的竟然差不了多少。

    差别只是,自己耕种,一年劳累到头,八二分成,穆家负责大部分,还包他们吃住和教育。

    秀红大大的眼睛看着他们,只要有脑子都知道应该怎么算,对面的少年有些讪讪然。

    刘朗则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打算会后交给他们让他们求证。

    方知府也是眼睛微闪,的确,田地交由穆家耕种的好处就是对方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不会让地荒芜的情况,所以就算八二分成,这些孩子也才不亏。

    少年不过是心有不甘才提出来这么一句,但再准备充分的博文面前压根反驳不起来,而且他也的确被数据说服了,所以没再提出其他意见。

    博文顿时露牙一笑,扭头看向方知府,“既然育幼院方面没有问题了,那么方大人,接下来就我们穆家和育幼院与您谈谈了”

    “什么”方知府还有些不在状态内,眼里闪过迷茫“我不是来做见证的吗”

    。。。

391。第391章 讲课

    博文露出白牙,“当然不是,这育幼院的资金虽然由我们穆家全部出,但还是多需要朝廷和方大人的支持的。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方大人心中总有不好的预感,但博文这句话也没错,因此他迟疑了一下就点头道:“育幼院是有益于民生的大事,我和朝廷自然会支持的。”

    只是可惜像穆家这样的人太少了。

    方大人很清楚育幼院继续开办下去的好处,他们一府的人才增多不说,朝廷的赋税照收,底下的孤儿也能吃饱穿暖,就是朝廷他觉得也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这一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让穆扬灵接收新的孤儿,只要她愿意接收,那就意味着即使这一千多个孤儿都长大成人离开育幼院,那育幼院也会继续开办下去。

    不过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他没敢提,但态度是要有的,他表示他会大力支持育幼院的发展建设。

    博文要的就是这句话,他趁机提出朝廷免掉育幼院里年满十四不离开户主的服役,博文认为,在他们又种地,又读书,又学手艺的同时,很难抽出时间来服役,而穆家对育幼院的投入已经很大了,再替他们交面对服役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既然朝廷和方大人说要支持他们,那除了一些捐款捐物,政策上也要有所倾斜嘛。

    方知府脸一肃,看了穆扬灵一眼,见她安安稳稳的坐在那儿喝茶,就知道事情是她授意的。

    方大人自然不能够同意,这样有多少人会为了逃役而继续选择留在育幼院

    十四到二十岁啊,整整六年。

    但博文为了这个查找很多资料,自然不可能方大人一拒绝,就不提,两边从早上叹道中午,午饭就定在了育幼院。

    他们单独开的小灶,方知府扭头去看育幼院的孩子吃的东西,微微点头,不可否认,他们在这里吃的比一般的农户人家还要好得多,难怪都不肯离开。

    没有那些少年在身边,方知府说话也没那么多忌讳了,扭头问穆扬灵,“穆姑娘,你这育幼院已经铺陈开来,摊子也大,难道就真打算只养这一批”

    “方大人,天下不太平,若是兴州府,汉中府和京兆府能维持现状,我说不定还能尽一二分力,可若是局势一变,先不说这些孩子,我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不一定。”

    方知府想到这几年突变的局势,微微一叹,没再提这个话题,转移开来道:“免役到二十岁是不可能的,就算我同意,府衙也能闹翻天,我最多只能帮你们免到十六岁。”他顿了顿,道:“之前是我思虑不周了,我看了一下你们的课程表及日程安排,要十四岁之前学成出去的确困难,将免役放到十六岁,估计很多孩子都会选择留到十六岁,也好,让他们有两年的实践和转换身份的时间。”

    穆扬灵点头,她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个,才同意年满十四的孩子继续留下来的。

    方知府可惜的看着穆扬灵,这样的人要是多几个,天下说不定就太平了。

    想到这儿,他又隐隐期待着育幼院的孩子赶紧学成离开,他很想看看他们今后会过得怎么样。

    因为在午饭时候,穆扬灵和方知府达成了共识,下午谈判的时候就很快敲定了新的合约。

    方知府将知府的印章盖上去,算是对此合约进行公证了。

    穆扬灵抬头看向对面育幼院的少年,见他们表情都有些冷,看向穆扬灵他们这边的时候又有些局促,而当时主动提出将收益提到三成的少年则红着眼睛坐在另一边,隐隐是被几个少年排斥了。

    她转移开目光,将文件一分为三,府衙留一份,他们穆家一份,还有一份留在育幼院,见方知府站起来要告辞,她就笑道:“方大人,既然来了不如就多留一下听我给孩子们讲讲课如何”

    方知府挑眉,问道:“穆姑娘还在育幼院里做先生吗”

    穆扬灵摇头,“我只是粗粗认得几个字,连学都没上过,怎么可能给他们当先生不过我虽没上过学,有些东西却看得比他们透。”

    方知府感兴趣的又坐下,笑道:“那我得听一听。”

    穆扬灵就站在讲台上,看着底下的孩子,指着先前提出异议的少年道:“今天育幼院这一边表现得最好的是他。”

    少年涨红了脸,局促不安的看着穆扬灵,下面的孩子也叽叽喳喳起来,他们觉得少年是忘恩负义。

    “你们是觉得这位大哥哥提出将利益分三成是忘恩负义,对吗”底下一静,穆扬灵看了一圈,道:“可他是唯一一个会为了自己和你们的利益站出来的人,就凭这副勇气,他今天的表现就在你们之上。”

    “可穆姑娘对我们很好,我们应该感恩戴德”底下一个小姑娘低声道。

    穆扬灵笑着点头,“我当然对你们很好,你们自然也应该感恩戴德,但这和你们争取自己应当的权益并不相违背,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你们就都应该去争取,他敢站出来,就足以证明他的勇气,如果他能在提出来前做足调查,且准备好据点论点,我会更欣赏。”

    本来还忐忑不安的少年炯炯有神的看着穆扬灵。

    穆扬灵看着底下的孩子道:“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但既然开了头,我就权做一次先生,如果我是育幼院里的孩子,我对分配的利益不满,我会提出来,但在提出来之前我会先做好调查,如果事实证明我得到的的确少了,我绝不会错过这次会议的召开,当场提出来。”

    “不仅对穆家,对府衙,你们也有提出要求的权利,只要是合法且合理的。”

    本来还兴致盎然的知府大人顿觉不妙,果然,穆扬灵下一句就道:“比如这一次,你们就应该趁此难得的机会提出让府衙尽量帮你们解决实习的地方,要知道,你们学的不仅是种地,还有木工,账房,厨师,泥瓦工等工种,课程中所有的手艺课是全都要通过实践才能正式上工的,穆家人脉有限,能够给你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少之又少,但府衙却不一样。”

    大家目光“唰唰”的看向方知府。

    方知府扯了一下嘴角。

    穆扬灵就可惜道:“可惜这次会议已经盖章定论了,你们就只能等下一次,这一次我没有提醒你们,是希望你们能够学会自己思考,孩子们,我当然相信我会对你们好,我也相信你们会回报我,我更相信这个世界上全都是好人,但是,你们要知道,这只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相信,是一个愿景,你们与其去期待一个人的好心,一个家族的好心,不如将其制度化,因为一个人的好心是会变的,再有,好心,对你们未必就是对的,是合适的,而我,相信你们会感恩,但我更愿意将所有涉及利益的事制度好,你们以后回报我,回报育幼院,我会很开心,你们不回报,我也会祝福你们,你们因恩生怨,损坏到育幼院或穆家,我也不怕,不怪,因为有制度在此,你们就损坏不到。”

    “孩子们,记住了我今天说的话了吗”

    之前胆大的少年低下头沉思,然后抬起头道:“我明白了,姑娘,制度比人治好。”

    。。。

392。第392章 发明

    穆扬灵惊讶的看向他,之前那番话更多的是为了这个少年在育幼院里免遭排斥,她见过太多因孤立,鄙薄而造成的怨忿,她不想从育幼院里走出去的孩子会反过来怨恨育幼院,怨恨曾经和他一起同甘共苦过的兄弟姐妹reads;。

    没想到这个少年会给她这样的惊喜,穆扬灵心中激赏,面上却不动声色的点头道:“你总结得很好,就是这个意思。”

    穆扬灵瞥了方知府一眼,看着底下的孩子道:“所以,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是宽容,睿智的,大家群策群力,将育幼院办得更好,这不仅是穆家的育幼院,也是汉中府的,更是你们的。”

    底下的孩子听得热血沸腾,看向少年的眼神不再是鄙薄和敌意。

    穆扬灵微微点头,这才让大家散去,送方知府离开。

    方知府上马车前道:“穆姑娘,育幼院并不是完全与你利益相符的,你能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并制度好,可见心胸之宽广,在下自愧不如,你放心,在政策上,只要有麻烦的,大可以去找我。”

    得到方知府的这个承诺,穆扬灵高兴不已,“多谢方大人了。”

    马车开动,黄师爷不解的道:“大人,这位穆姑娘就不怕育幼院里的孩子权利过多,反过来制擎她吗”

    方知府微微闭着眼睛道:“你想得太多了,就是再过百八十年,育幼院里的孩子也未必能凌驾于穆家之上,她都说了,必须是合法合理且通过穆家和府衙一起讨论认证才能记入制度之中,那些孩子要是太过分,他们不同意记入就是了。小说”

    “不过,她能让步到这个份上,也已经很难得了,世间有几人会去教一大群人来与自己作对的”方知府叹息道:“如果这些孩子未来有大出息者,良心还未泯,都将是穆家的人脉,一千多人啊”

    方知府思虑到此,又不知道自己大力支持育幼院是对是错了。

    黄师爷却笑道:“大人,他们能有多大出息我也看过他们的课程,对四书还有所涉猎,但五经少有提及,他们的教学重点是放在论语,史书,算学,农学及各种手工艺课上,靠科举是不可能了,顶天了以后出来做个账房,木工等reads;。”

    这个世界里的出息还是定在政治上,只有为官才能算是有大出息。

    方知府也觉得是自己多虑了,微微点头算将此事揭过。

    而此时穆扬灵正和柳先生说育幼院里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先生们引导一下,让学生们有了想法先想办法验证过,别一有新的念头就嚷出来。”

    柳先生也怕自家的门槛被学生们踏坏,闻言点头应下。

    “让孩子们验证的时候别侵犯他人利益,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孩子的世界是七彩的,谁知道他们听了她这番话会冒出什么想法来

    穆扬灵的顾虑果然应验。

    课后,孩子们将穆扬灵的那番话传出去,已经没人再针对敌意那个少年,反而隐隐有些崇拜他,因为穆扬灵说过他们有想法就可以提出来,每个人都开始留心,果然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他们一千多人都要到山谷里打水喝,经常和附近村子的孩子们发生冲突,孩子们要求育幼院在附近打几口水井,好方便他们

    再比如洗衣服等各种小事情,因为有先生们引导,倒不至于一想到就去找博文他们报备,而是想过利大于弊,又能实行后才一并记录下来,然后去找博文他们报备。

    由这些事情就引申到了学习生活中,一个选择学习印刷术的学生觉得每次刊印书籍都要雕印一版很麻烦,因为他发现很多字都是重复使用的,因为有一个好兄弟选的是木工,有一次在雕刻先生布置的作业时看到兄弟在用废木料帮底下的弟弟妹妹们雕刻东西,就产生了将字拆开一个一个模型的刻印,要印书的时候再从一堆字模中找出来排版印刷的想法。

    因为穆扬灵说过要验证证明可行才提出,所以他就将想法压在心底,一直带着自己的木工小伙伴偷偷的验证。

    等到穆扬灵从博文和秀红的争执中听到这个想法时,秋收已经结束,她正在为齐修远三天后的结婚礼物发愁。

    “我觉得他这完全是不可能的想象,他之前弄了这么多字模,不都是在浇铸的时候就毁了吗他的先生都说他是在痴心妄想了。”秀红嘟嘴道reads;。

    博文却眼睛发亮,激动的道:“那是因为他还掌握不住浇铸的温度,也有可能是木头不适合做字模,我们换一种材料,或是再多试验一下浇铸温度,说不定能成呢。”

    “可这得费多少时间和金钱”

    “不管费多少,有这个可能性就值得我们去试,”博文目光炯炯,面色坚定的道:“秀红表姐,你知道一套新的印刷术对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的影响吗”

    穆扬灵就是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就好奇的插了一句,笑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印刷术呢”

    博文就兴奋的将事情说了一遍,道:“林刻试验了好多次,木头雕刻成的字模都受不住浇铸温度,根本不能成印,但他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只是材料的问题,所以私底下找到了我,希望我能给他提供一种比较耐温坚硬的木料,姐,你觉得他的这个想法怎么样”

    穆扬灵听了一凛,愕然的问道:“现在的印刷术还是雕版印刷术吗”

    “是啊,”博文奇怪的看着姐姐,“除了手抄,一直都是雕版印刷啊。”

    这怎么可能

    作为穿越老祖宗的世宗皇帝为什么没将活字印刷给弄出来

    穆扬灵瞪大了眼睛问,“你确定一直是雕版世宗之后也是雕版”

    博文觉得姐姐在开他的玩笑,无奈道:“姐姐,一直以来都只有雕版这一种印刷术啊,您看的史书比我都还多呢,怎么能不知道呢”

    这还是穆扬灵第一次请教他历史知识。

    “历史书上什么时候讲过印刷术”穆扬灵嘀咕了一下,饭也不吃了,直接起身道:“走,带我去看那个林刻同学,他这名字有意思,谁给他取的”

    “他自己取的,本来想叫林雕刻的,但他先生喊了他两天就叫他改了,”博文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据说每次他们先生在教室里一喊雕刻,底下的学生就茫然的看着先生不知道雕刻什么,哈哈”

    。。。

393。第393章 送礼

    穆扬灵听了也不由失笑,育幼院里的孩子来的时候有一半没有名字,还有一半的名字大多都重了,因此在他们开始识字以后,他们就开始自己给自己取名字。

    林刻也一样,他以前叫三柱,但育幼院里叫三柱的能围着育幼院排一圈,因为选了印刷术这门手艺,要经常雕刻字模才取的这个名字。

    林刻正盘腿坐在地上发愁的看着自己刻出来的字模,其实他试过三种木材了,但都没成功,迫不得已之下才去找的博文少爷。

    林刻还在发愁博文少爷是否会答应帮他弄材料的时候,就听到一个轻柔的女声问,“你就是林刻”

    林刻抬头,就看到穆扬灵在他旁边不远处站着,他立马爬起来,有些局促的点头,“姑娘,我,我就是林刻。”

    穆扬灵看向地上摆着的木头字模,“这就是你刻出来的”

    林刻不好意思的挠头,“是,但是一排版好浇铸就毁了。”

    穆扬灵拿起一个字模捏了捏,这些木块都是用的做家具的碎木刻的,承温能力的确会比较低。

    穆扬灵也不知道活字印刷术所用的活字是用哪一种木头雕刻的,但她听说过锡活字,但最有名的却是泥活字,想了想,穆扬灵道:“我会叫人给你准备比较耐温的木料,你带上几个同窗一起试验,不过这件事你先别说出去,就当你们平时的作业来完成。”

    能够意识到活字印刷带来冲击的人,除了博文和她,育幼院里只怕也只有一个柳先生了。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林刻激动不已,连连点头道:“姑娘放心,我一定会努力验证这个印刷方法有用的。”

    穆扬灵自然相信,她连夜叫人去购买耐温的木料。

    秀红咋舌,“这还真的能成啊”

    穆扬灵扭头道:“就算不能成,这个可能性也值得我们去试验,秀红,你应该多读一些书,你问博文,为什么他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愿意支持林刻”

    秀红扭头看向博文。

    博文就仰着头道:“因为文化的传播代表着技术的进步,秀红表姐,当年有纸的发明,天下许多的东西才能被记录下来,也因有纸的发明,非权贵世族之家才读得起书,而雕刻印刷术之后才有科举,如果林刻的这个法子能用,别的不说,书的价格就能便宜不少,这天下读书受教化的人多了,那国力自然就上升了reads;。”

    穆扬灵笑道:“哪有那么夸张不过文化的传播的确会加强很多。”

    穆扬灵回去就翻开有关于世宗的史书,发现上面还真的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术,难道他忘了

    穆扬灵找不出原因,只能不去想,她已经找到了送给齐修远新婚的礼物。

    活字印刷术,她没打算独藏,这东西她也藏不住,除了干书局,只怕还这没人会来抢这东西,不是说毕当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并不被上层重视,导致活字印刷术的胶泥字模制作方法失传,只有活字印刷术的方法流传了出来吗

    这虽然不是北宋,但大周和宋朝差不多,说不定这里的上层和北宋的上层也一样呢。

    两天后,通过实验,林刻总算是找到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