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族长脸色难看,“你胡说些什么,要杀妞妞的是你婆母和她二叔”
“可你们包庇他们了,你们眼见着他们要杀妞妞,跟你们杀的有什么区别”赵氏癫狂的喊道:“你们抬头看看,抬头看看,大柱在天上看着你们呢”
村民们都感觉到了一股冷风吹到身上。
赵氏哈哈笑道:“若是没受过我家大柱恩惠的还好,谁要是恩将仇报,大柱都记着呢,谁也逃不过”
小宝给侍卫们使眼色,让人将她带上马车,这才对着村民们行礼道:“我知道诸位怪我帮赵氏报案,然而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不觉得诸位有替赵氏做主的权利,何况,”小宝定定的看了众人一眼,“何况,张二柱和张母只是为了些许利益就敢杀死至亲,焉知他日不会为了利益再杀其他人留着这样的毒瘤在村里,你们可否安眠”
村民们都色变,张二柱家人的旁边瞬间清空,谁也不敢靠近他们。
张二柱一家脸色灰白,满含仇恨的瞪着小宝。
小宝一点也不在意的上马,杀妞妞这样的事他不相信张二柱的家人不知道,不过是不好牵扯太广,这才只抓主犯罢了,但不意味着他就放过他们。
。。。
第1171章 邱县
张母看到赵氏,顿时破口大骂,官差们不耐烦,直接从路边扯了一把枯草塞进她嘴里,就连张二柱也被她牵连的塞了一把。
俩人呜呜的叫着,仇恨的去看赵氏,但赵氏看向他们的眼神同样充满了仇恨。
本来想把他们放在一辆车上的小熊立刻改了主意,把张母和张二柱一栓,用绳子拴在车后,道:“你们精力这么旺盛就先走一段吧。”
赵氏爬上马车轻轻地抱住女儿,心里既茫然又期待,她不知道能不能过好今后的生活,但只要女儿还活着就还有希望。
而官差们也挤上侍卫们的马开始往县城而去。
因为有马,时间直接缩短了一半还多,还未到正午他们就赶到了县城。
邱县县城不大,只是个下县,此时又是农忙时候,所以大中午的县城里也没多少人,一行人又是马车又是马的,上面还坐着官差,一进城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官差们要去衙门,所以进了城门口就下马了,为首的官差握拳问道:“两位小公子是在邱县停留,还是继续赶路若是在邱县休整,不如让我们领着你们去找个客栈住下。”
关键是对方一看就是非富即贵,县太爷可能想要结交,到时候也好找人。
齐文宸看了马车一眼,笑道:“我们只怕要在这里停留两天,等此案了解后再走。”
官差放下心来,即刻拨出一人来给他们带路,有官差领路,自然会方便一些。
齐文宸也没推辞,接下了他们的好意。
官差已将张母和张二柱扯下车辕,和众人告别后押着他们往县衙去。
侍卫长和领路的官差先行,把一整个客栈都包了下来。
“此时农忙,我们运气好,这一整个客栈都没客人住,所以我就做主全包下了。”
其实全部包下也没多少房间,一人一间刚好。
齐文宸点头应下,看向局促的赵氏,笑道:“赵婶带妞妞先回屋休息吧,既然到了县城,就把这里好好的逛一逛,其他的事情慢慢再议。”
赵氏点头应下,抱着女儿回屋。
齐文谨呼出一口气,看着外面的大街兴奋道:“我们也出去玩玩吧。”
“不急,先去吃饭休息,下午只怕有客来访,要是跟着你去玩,只怕错过贵客。”
小宝所说的贵客就是邱县的县令黄嘉,案件发生后他就把邱县县令的履历给弄到了。
黄嘉是太康三年进士,既开国恩科后的第一科同进士,他做了五年县尉,因为前任县令年老致仕,此人在地方名声不错,前任县令也推举,吏部就让他继任县令,至今已有六年。
齐文宸翻看过吏部给他的评语,机敏不足,勤勉有加,而且每年的吏部考核不是优就是中上。
他仔细研究过,他在农事上很有天分,每年朝廷下发的劝课农桑的任务都能完成的不错,而他的短处是刑事问诉,一个县,又是下等县,两三年也不见得有一起命案,但其他鸡鸣狗盗的案件肯定不少,还有因争水争地的打架斗殴事件,一个县令要处理的事情多着呢。
而黄嘉对于这些事的处理总有不足,当年他做县尉时本是主管这一方面的,就因为他能力不足,所以主动跟县丞把职责换过来,让县丞去管治安,自己这个县尉却去管农事。
而当年的县丞已升任为县尉,虽然辅佐他处理好了县内的各种刑事诉讼,然而吏部并不觉得这是他的本事,所以每年都因为这事扣分,勉强得个优还是因为他治下的农桑的确做得好。
小宝却觉得吏部太过苛刻,黄嘉不擅刑事诉讼大可以不让他管这些事,何况他也知人善用,并没有拖延案件,就凭这一点他就可以得到优的评价。
黄嘉当了十一年的官,不说圆滑,至少也不是愣头青,昨天一个侍卫骑着高头大马来报案,他就知道借住在那小村庄里的人只怕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哪里能用得了那样的骏马
于是,黄嘉在见过张母和张二柱后就让人押监候审,自己带了县尉先去找传说中的贵客聊天。
秦县尉目光如炬,一看到从楼梯上下来的小宝和小熊,就低声道:“大人,这二人身份只怕不简单。”
小小年纪就有此气势,为长的那个气质温和却有威仪,小的那个眼中隐含威势,他是剿过土匪的,一看就知道此人手上见过血,而且气势内敛,只怕手上沾的血还不少。
这样小的年纪,如果不是身上自有一股浩然正气,他只怕要认为对方是匪类了。
黄县令也不瞎,自然也察觉到他们的气势尚且被压制,忙扯了笑容,上前以平辈相交。
小熊有些无聊,不太明白太子哥哥为什么要与他们交朋友,以前他们也路过不少的县城,但太子哥哥都不见官的。
齐文宸的目的很简单,一是询问案情,得知人证物证俱在,张母和张二柱的判决一个月内就能下来,而在这之前俩人都不可能会被释放;
二是询问邱县的就业情况,不知道像赵氏母女这样的人能在县城找什么工作,要是对方不能安顿下来,他们走的也不安心;
三则是询问县内的宗族情况了。
见过赵氏母女的事后,小宝心中隐隐有些想法,然而因念头未成熟,他不好明说,只能先做调查。
头两件事秦县尉就能给出准确的答案,邱县虽是下县,但要找个工作还是挺简单的,最简单的,赵氏可以接洗衣物的工作,虽然要过得多好不可能,但吃穿总不会有问题。
不行还可以到富户家中做帮佣,每个月凭着月钱也能过得不错。
秦县尉表示,如果赵氏手脚勤快,他愿意帮忙替她找一份好工作。
小宝忙高兴的替对方应下。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小宝自然不是直接开口问,而是由赵氏母女的事引而感叹张氏宗族的霸道和衙门的为难之处。
说到这个,黄县令还未发言,秦县尉倒是和齐文宸引为知己了。
他一直主管县城的治安,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而不管是贫民还是富户或地主,他们都有家族,这里面错综复杂的人情能把他烦死。
别的不说,他们要抓一小偷,眼见着他就要被抓到了,他却窜到一个巷子里去了,因为同族,族民帮忙包庇,他们就算知道人在巷子里也抓不到人。
实在恼恨得紧。
。。。
第1172章 发表
黄县令也道:“每年因争水抢地,族与族之间也常发生争斗,但起始不过是个人之争,后来是一家之争,再发展成一族之争。家族本就是给族人庇护之用,而族人壮大家族,这是相辅相成之事,只是家族势大,不断的踩律法的线,我们轻也不是,重也不是。”
小宝就问道:“难道就没有什么有利的办法吗”
“世族的势力经隋唐后已有大大的削弱,五国之乱后世宗皇帝一统天下,更是竭力打压世族,连带着宗族势力也在减弱,这应该算是极限了,”黄县令道:“我实在想不出朝廷还能有什么稳妥的办法削弱宗族之力。”
秦县尉也点头,道:“世族现在已不足为惧,当今仁慈,总不能像世宗皇帝一样直接借兵削弱世家之势”
小宝严肃道:“世族未犯事,皇上自然不会行此不义之事。”
黄县令和秦县尉同样叹气。
小熊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解道:“宗族厉害,那我们就不让他们那么厉害不就行了”
小宝冲着弟弟翻白眼,“我们现在不就是想着怎么削弱宗族的力量吗”
“那还不简单,强调个人的权利,不让他们为家族付出那么多不就行了”小熊不在意的道:“宗族之所以会那么强大不就是因为不断的压榨个人,让他们放弃自我为家族付出吗如果能说服他们多为自己着想,没有个人不计个人利益的付出,宗族还能大到哪里去”
桌上的其他三人都惊呆了,目瞪口呆的看着小熊。
小熊与他们大眼瞪小眼片刻,犹豫的问道:“难道我说错什么了”
“不,你没错,”小宝露出大大的笑容,高兴的道:“这个办法不错。”
黄县令和秦县尉对视一眼,心里惊涛骇浪,这样的法子好阴损,而且,“这,强调私我,会不会让人性自私化”
小宝笑眯眯的道:“强调宗族同样也是自私,真要怕民众人性自私化,不如强调家国,这样大家小家都兼具。”
黄县令和秦县尉目瞪口呆,他们觉得他们年纪有点大,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了。
小宝等黄县令和秦县尉走后才去拍小熊的头,“你这个臭小子,有好主意为什么不早说”
小熊委屈,“我不也是才想到的吗我一想到就告诉你了。”
小宝眼睛发亮,“这事我们要徐徐图之,我们直接强调个人世人未必会买单,得要他们自己去想,而要人思考就得先提问,小熊,我现在终于知道四婶为什么要办时报了,有了那份报纸,我们不知道能做多少事。”
小熊迷糊的挠脑袋,问道:“你要怎么做”
小宝笑道:“我们就把这一路的见闻发表在时报上吧,那张报纸不是有一个版面专门写各种奇事怪谈吗,我们写信和四婶把那个版面拿过来。”
他是由赵氏母子之事想到这些事的,就算那些人想不到这些,他大可以将问题提出来,先给他们埋下种子,总有一天这些种子能发芽长成大树。
小宝和小熊当天晚上就给穆扬灵写信,不仅问她要了版面,还把第一篇稿子发过去了,写的就是赵氏母女的事。
穆扬灵收到信时惊诧于两个孩子的敏锐,到前世她生活的那个年代,经过战争和改革后,家族的势力已经减弱很多,至少很难凌驾于法律之上。
而现在大齐律法虽重要,但家族的力量却无处不在。
如果两个孩子真的能进一步削弱家族的力量自然好。
穆扬灵将稿子中的地方与人名都虚化,这才发出去,“让时报发出去,以后奇事怪谈那一版给我留着空,给小宝他们用。”
又找了一本怪谈给他们送去,两个孩子的文笔实在有些不敢恭维,所以还是学习一下别人是怎么写这些奇事怪谈的吧。
待小宝他们在地方上买到刊有自己文章的时报时已经是好几天后,他们也已经离开邱县了。
而此时,他们还呆在邱县里。
妞妞已经清醒过来,她恭恭敬敬的给小宝和小熊磕了个头。
秦县尉则是给赵氏在县里的富户里找了个帮佣,每个月大概有三百文的月钱,关键是主家一天三餐都包了,所以她的花销不大。
赵氏在县城赁了个地方住,把张大柱留给她的钱都藏起来,打算留给妞妞做嫁妆。
小宝和小熊在县城停留了两天,见赵氏稳定下来,而张母和张二柱断无离开的可能,当初去小村庄的官差也答应会多照顾一些赵氏母女,俩人这才满意离开。
俩人在旅途上赏到的美景,见到的奇事奇人都被写成文章发表在时报上,有不平之事,也有令人敬佩的好人好事。
一开始没多少人留意时报上的这个版面,随着发表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个版面成了除政治版面外最受欢迎的一版,不少人开始期待起这个版面。
小宝和小熊是以游学学子的名义在时报上发表文章的,阅读的人也猜得出对方可能是十几岁的学子,这让在外游学的学子心动了,既然这两个在外游学的学子能在时报上发表自己游学中的见闻,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
文人所追求的不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吗
而在这交通不便的古代,除非是有大才华或是有大品德的才子,不然很难做到这一点。
而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有大才华,大品德
这两个在时报上发表游记的文笔比他们还不如,既然他们可以,那我们为何不可
他们也见识过美景,也经历过许多不平之事,同样见过各种怪事,不管是阅历还是能力,他们都不弱于这两个少年。
时报现在可是每个县都有,只要一篇文章,他们就真正做到了一举成名天下知。
不少读书人都心动起来,开始有人写出一篇游记试探性的给荣亲王府投递。
整理拜帖的祝良看到这篇文章很是无语,但还是给后院的穆扬灵送去了。
。。。
第1173章 羞愧
穆扬灵收到投稿,惊诧的道:“我们时报不是一直对外征稿吗,怎么不寄到报馆,寄到王府来了”
祝良轻咳一声,道:“娘娘,报社的稿子一直是找朝中的诸位大人或书院里的先生学子写的,因每天接收他们投寄的稿子就已经够多了,所以并未广而招之,不然”
不然他们报馆还不被埋了
穆扬灵摸摸鼻子,反应过来。
这个时代可不是前世写文章要稿费的年代,文人们求的是名,只要能在时报上发表文章,哪怕是倒贴钱他们也愿意啊。
然而穆扬灵是那种占人便宜的人吗
她将稿子交给祝良,道:“送去报馆让他们看看,若是合格就发出去,顺便把报馆的管事给我叫来,我有些事与他商议。”
现在往报馆递稿子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遇到重大事情皇上都会通过时报通知全国人民。
上次元宵佳节,皇上不就在时报上发表了与民同乐的文章
何况时报最初是想让天下的百姓了解国之政策,普及律法,免得被地方的贪官污吏糊弄,所以光这些就占去了大幅版面,留给其他人发表的空间是少之又少。
所以穆扬灵打算多开几张报纸。
当然也不能太多,物以稀为贵,她不希望报纸泛滥到民众无从选择的地步,不过是增开三四张,一张专门为天下学子服务,刊登大儒或大臣们的一些文章或政见,还有征集来的诗文,各种史见等;
一张专为天下女人服务,讲如何持家育儿,处理公婆夫妻间的关系,再悄悄的宣扬一下女权主义,慢慢提高女性地位;
一张专为天下儿童服务,刊登的是各种寓言故事及做人道理;
最后一张则是时报的繁衍,各种版面都有,然后偏重于各地风俗奇事,这样游子们寄过来的稿子就有了去处。
除时报必须全国统一外,其他报纸可州府报馆单办,然后每六天合版一次,从以往的报纸中选出优秀的刊登,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
穆扬灵和孙管事道:“这事得提前在时报上刊登,多招些编辑,务必将投递过来的稿件都一一审核过。”
孙管事眼睛闪闪发光,“娘娘放心,现在不少及第的举人秀才都愿意到我们报馆来任职,在有些书院,学生甚至蜂拥而至,要招编辑并不困难。”
“所以更得管好,林子一大就什么鸟都有,你找几位先生商议一下,订出编辑守则,为官者要守国法,学子要守校规,我们编辑自然也要守属于他们的规矩。有约束,这个行业才能做久。”
孙管事明白过来,他们报馆地位特殊,刊登天下文人的文章,受文人追捧,但如果报馆不能公平以待,也必将招致文人怨恨。
他们的笔杆子可不软弱,报馆没了好名声,那可就真是什么都没了。
孙管事严肃的点头道:“娘娘放心,小的明天就着手去办这事,只是,小的身卑位低,去请几位先生只怕辱没了他们。”
文人傲气,孙管事虽管着报馆,但还是下人,真要由他出面去请人,不仅请不到,还会得罪人。
穆扬灵也想到了这一点,苦恼的道:“难道让王爷去”
孙管事可怜巴巴的看着王妃,穆扬灵叹气道:“那只能我去了。”
浩然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穆扬灵叹息,“看来还是得找一个馆主才好。”
孙管事眉眼跳了跳,张张嘴,到底还是没说出反对的话。
报馆越来越重要,以后与文人打交道的地方还很多,他身份低,肯定不能让文人信服,为了长久发展,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任报馆是必然之举。
穆扬灵苦恼她能请谁做馆长,齐浩然看不过她纠结,直接放出风声,第二天穆扬灵就破天荒的收到一堆请帖。
要知道她不擅交际的传闻和她凶悍的名声一样有名,所以除了必要的寿宴和赏花宴,很少会有人给她送帖子。
这一年到头也收不到几封请柬的她一下就收了十来封,不仅穆扬灵好奇,祝良也好奇的亲自送请帖来,询问的道:“娘娘,您要去吗”
要去的话他早点准备礼物,自家王妃太不爱出门做客了,这次要是能点亮交际的技能那就太好了。
穆扬灵翻着请帖,渐渐瞧出门道来了,这些请帖中有翰林家的,有国子监祭酒家的,还有京中各大儒家的,甚至还有刚升为太子太傅的方致远的。
“这是都看上了报馆馆主的位置”穆扬灵犹豫的问道。
齐浩然从她手里接过帖子翻了翻,撇撇嘴道:“这也太少了,再等两天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穆扬灵看他,“连方太傅都跳出来了,你还想等谁”
“方致远不合适,”齐浩然道:“他是太子的老师,不能管报馆。”
他见阿灵有些迷茫,就将祝良挥退,道:“你以为你这报馆只是报馆它现在担着引领大齐舆论的重责,要不是这是王府的私产,你行事又向来公正,朝中那些大臣早就染指了。”
“每天京城的报纸一出,各官员,书院的先生及学生都会人手一份,普通百姓中凡是识字的也会舍得拿出五文钱来买一份,各酒楼,茶馆也都会买上数十份或朗读或放在前台供人借阅,而且京城附近的县镇都能收到,层层下发后由里正给村里的农户宣读,而其他州府也是如此行事,这意味着大齐百姓十人中至少有七人能看到时报,阿灵,朝廷颁布的诏令也不过如此。”
穆扬灵不是天真的少女,很快明白过来,问道:“皇兄就不想把报馆占为己有”
“在我手里和在大哥手里有什么区别不过传至孩子们就不一样了,”齐浩然道:“这东西是大杀器,不能单交给皇室,也不能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更不能独给朝廷。”
所以要各方的人都插一手,以求平衡
穆扬灵瞪着眼睛看他,“为什么我不知道你这些想法”
齐浩然轻咳一声,找借口道:“这不是得慢慢调整吗,反正也不急,只要我还活着,这报馆变不变都那样。”
穆扬灵怀疑的看着他,忍不住去掐他腰间的软肉,哼哼问道:“说实话。”
“我不是怕你生气吗”齐浩然道:“报馆是你弄出来的产业,要是再交出去,那你手上还剩多少东西”
齐浩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愧疚的,阿灵不太会做生意,弄出来的东西也少,但偏偏每一项都抓在了国家的命脉上,以至于总是得让出去。
不仅是他,就是大哥都有些羞愧,哪敢好意思再让阿灵把报社让出来
。。。
第1174章 投稿
穆扬灵不在意的道:“我一开始也没指着报馆赚钱啊,只要大哥不要我把玻璃作坊和钟表作坊也交公就行。”
“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声望,阿灵,你不知道时报凝聚起来的声望吗”
“那我就更无所谓了,”穆扬灵自信满满的道:“只凭丰收粮铺我就是全大齐最可爱的人了,我还用报馆给我攒什么声望”
穆扬灵想到现在她每每出去逛街,总有人遥遥的给她磕头,不免忧伤的叹息,“声望太盛也不是好事啊”
“”齐浩然只能点头表示她说得对。
“所以你不介意把报馆交出去”齐浩然盯着妻子问。
穆扬灵爽快的点头,“我的本意是让天下百姓知国事,不被地方官蒙蔽,宣扬礼义廉耻,让他们知礼仪,懂是非,还要知律法,懂得维护自身的权利,所以报馆在谁的手里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能不能把这个报馆很好的办下去,你要是有好办法我自然听你的。”
齐浩然觉得无欲无求的阿灵好可爱,一把抱住她道:“阿灵,你真好”
不是谁都能抵住名利的诱惑的,时报给人的声望之重不亚于一世大儒的积累,而阿灵说让就让了。
齐浩然抱着她道:“阿灵,跟你在一起,我也觉得我高尚了许多。”
穆扬灵不好意思的轻咳一声,小声嘀咕道:“这不是报馆不挣钱嘛。”
报馆是真的不赚钱。
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到报纸,一张那么大的报纸她只售价五文,除了印刷及笔墨纸的成本外,还有稿费,报馆各工作人员的薪资,传递报纸的交通费等,除去这些成本,京城报馆的盈利还不足百两,更不要说一些偏远州府,那里的报馆几乎是收支正好平衡,过年的时候算账,只要不倒贴钱,穆扬灵就能上一炷香。
而为了办好时报,他们每年还要举办一些活动,邀请名儒或名臣出席,这些花销不少,所以盈利的总和也就够办个活动,再给员工们发个不大不小的红包。
时报也就能带来声望,金钱是带不来了,除非压榨员工或提高售价,不然就只剩下减少印刷成本和交通成本两大快捷方法了。
也就是王府家大业大不怕亏本,要是换了另一人来当时报的老板,对方要不愁得头发发白她就不姓穆。
累死累活它不赚钱啊。
“你别看现在时报声望大,那是因为全大齐只有我们这一家报纸,等过几年办报纸的人多了,时报的声望也就降下来了。”穆扬灵对时报的归属权并不执着,要不是齐修远压着,看到时报的效果后,报馆早就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了。
当初看到时报的威力,齐修远怕有人利用报馆行不轨之事,所以下诏让各地衙门压制,不准第二人办报馆。
这一压就是这么多年,但再过几年,国家平定安盛,朝廷拿出规章制度来,肯定要放权,到时候办报纸的人肯定不少。
就算时报依然是龙头老大,它的权威也会被分去不少。
穆扬灵将这些分析给齐浩然听,总结道:“所以办报馆又累,又不赚钱,要不是于民有利,我还真不会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能把所有权让出去也不错。”
齐浩然立刻进宫去找齐修远,骄傲却高兴的告诉他,他可以考虑着接手报馆了。
齐修远拉着李菁华的手感叹,“我是真不知阿灵是怎么想的,她在意的好像总和我们的不一样。”
李菁华笑道:“要我说是她品质够高洁,要换个自私一些的,你看让不让,哪怕是不盈利,拿在手里拽着也好让给别人。”
宫里的两位心里不平静,外面也因为时报上的一则声明炸开了锅。
这则声明由穆扬灵亲笔所写,文采一般,但每个人都能读懂。
穆扬灵先是说了自己办报纸的初衷,然后展望了一下未来,将她要增开四张报纸的事广而告之,然后告诉大家,除了报馆固定的约稿人员外,也欢迎广大的人民群众投稿,凡是通过审核的稿件刊登后都能得到一定的稿费。
而投稿的人不论年龄,性别与阶层。
信的最后两段,穆扬灵着重提了一下女性的专门报纸文秀报。
她是女人,一直有感于女子之艰难,她希望通过文秀报能帮助更多的女性更好的生活。
她希望有一天女性都变得坚强,自信,能干且正直,而当初办时报,也有基于此的原因。
声明的后面有投稿的地址,全部是各地报馆所在地。
此声明一经刊出就掀起了巨浪。
有的人关注可以给报馆投稿了,这意味着他们有了扬名的可能;
有的人则关注多开的几张报纸,心里已经在期待这几张报纸了;
有的人则注意荣亲王妃对女性的那番言论,觉得这位王妃对女性的优待太多了,不过她自己就是女人,这也情有可原。
而此时,后宅的女子们也在看这则声明,这一刻,不论曾经对穆扬灵的观感如何,此时都不由钦佩她。
因为从没有人单为女子做某一件大事,穆扬灵是第一个。
就是李菁华都捧着报纸抹眼泪,“阿灵很好,我以与她同时代为荣。”
而感动过后,李菁华心中一动,问文翠,“你说我给文秀报写第一篇文章如何”
与此同时,不少后宅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在问身边亲近的人,“你说我能不能给文秀报投稿”
就连年过花甲之年的老太太都捧着报纸问身边贴身的老嬷嬷,“你说我要是给文秀报投稿,荣亲王妃会不会录取”
老嬷嬷看着努力压低声音的老太太,满头黑线的道:“不如您试试”
“那去拿笔墨来,”老太太忙叫住老嬷嬷,小声道:“悄悄的拿来,别让人知道,那些文人雅士不都好取个雅号吗我也取一个”
那样就没人知道是她了。
老嬷嬷满头黑线,但依然悄悄的捧了笔墨纸砚过来。
而与此同时,与老太太有同一想法的人显然不少,因为声明才刊登出去第三天,穆扬灵就收到了一大叠女性投稿。
。。。
第1175章 另类方式
穆扬灵拿着一叠稿件,顿时一拍桌子,道:“其他报纸我不管,总之文秀报一定得尽快办起来。”
祝良垂着头道:“娘娘,这文秀报是**于报馆之外的,毕竟这上面的内容大多是女子所写,总不好叫些男人去审核吧可要在京城找到能在文秀报中工作的人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