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贼-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的原因之一。他突然爆发了起来,“你无罪一身轻自然说的轻巧,既然如此又何必与一群贼配军终日厮混?你我兄弟终于还是道不相同,今日便就此作别吧!”
言尽于此,吕惠中丢下米琰拂袖而去。回去后他立刻行动起来,第一个就找了与米琰一同参与张家口血战的赵白生,此人是除了首功米琰以外的最有资格代表战地服务队于张家口血战的核心人物,所以将他争取过来至关重要。
赵白生及不同于米琰的自卑个性,又与急功近利的吕惠中有所区别。但与吕惠中的相同之处却也不少,比如洒脱不羁的本性,这当然于他们的出身和家庭条件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与米琰比起来,赵白生和吕惠中更为谈的来。
在吕惠中的一番厉害剖析之下,赵白生终于成功被说服,站到了他的一边。由此,战地服务队再一次将米琰孤立了,只不过与此前不同,这一次是因为此人挡了他们晋身的道路。
战地服务队在宣府的行事愈发高调,一扫此前在三卫军中低下的地位,由此也与三卫军渐行渐远。由于军令与使命使然,在宣府的军队没有恢复战斗力之前,程铭九身为几大步战营的主将,自然约束部下于宣府布防。而此前负责监管战地服务队的陆九与张石头对于那些读书人与宣大总督走的越来越近的行为虽然十分不满,却也无能为力,这毕竟不是三卫军的地盘,很多事情轮到不到他们说话。
而且,程铭九与陆九等人很快就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先是洪承畴以宣大总督的名义宣布了朝廷对三卫军诸位军将的封赏,其中绝口不提李信只字。以程铭九为首的三卫军各级军将则直接拒绝接受宣大总督的布赏。
紧接着,第二、第五步战营以及陆九和张石头所部接到了分别调防怀安卫、万全右卫与龙门卫的军令,这则军令又是以宣大总督的名义下达的。
这其中隐含的态度就很值得人玩味了,按照常理,三卫军是客军,战时可由阵前统帅一体提调,但大战完毕仍旧各归统属,宣府除了有义务供应客军的粮食以外,并没有权力对客军进行诸如布赏、调遣的立场与地位。
各营人马被分散置于宣府四周,只留下程铭九所亲领的第一步战营,很明显有分而治之的意味存在,洪承畴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三卫军的诸位营官将领心里都泛起了疑惑。
只是洪承畴的官太大了,身为宣大总督又挂着兵部尚书衔,这等地位就连他们大将军堂堂的山西总兵都要仰视为之,如此强势蛮横的军令他们听是不听?
这在留守宣府的三卫军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多数人以陆九和张石头为首建议坚决抵制洪承畴的军令,只有一少部分提出息事宁人,静观其变,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三卫军再硬气也是大明的军卒,敢和总督做对是不是疯了?
“大将军又没说不许咱们听那姓洪的差遣,万一这厮翻起脸来动粗可如何是好?”发言的是第六步战营营官。
“陈尽忠你是不是想改换门庭?你若想投那姓洪的得先问问老子这把刀同不同意。”第五步战营的营官又出言威胁,两个人同为由流贼改编的步战营营官,但想法却截然相反。
这种想法最终被强势的陆九和张石头打压下去,并极为强硬的回复宣大总督,他们只隶属于山西镇总兵李信,如果想调离他们除非有李信亲笔印信的军令,否则别做他想。
三卫军的强硬出乎洪承畴意料之外,但很快边有人替他出主意,猛虎猎犬生来都桀骜不驯,不驯不服帖,只要使上一些手段不愁他们不听话。于是,在一次由宣大总督亲自设宴款待的场合之下,三卫军诸营的主将程铭九竟然醉酒之下调戏总督府中的女眷,被总督亲兵逮捕下狱。
紧接着,三卫军各营都开始出现军粮供应不上的局面。但是,三卫军毕竟不同寻常军队,程铭九的威望资历在军中并不算老,只是由于其人稳重多谋又性格谦和才被李信委以重任。他被逮捕之后,三卫军也没有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
诸位营官立即推举陆九代替程铭九作为军中主将。到了此时此刻,已经有人吵吵着要反出宣府回太原。但毕竟前有大将军的命令,后又有朝廷的军令,若是擅自离开宣府恐怕更给了有心之人陷害李信的口实。所以,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局面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之中,吕惠中以及战地服务队的诸生们,开始了游说工作,劝说三卫军各营的营官奉调赴任。
一日下来竟也斩获颇丰,先前两个反对并不甚激烈的营官居然同意了。带着强烈的成就感,吕惠中决定由他亲自来说服最难啃的骨头陆九,如果将此人拿下,那么三卫军其他诸位军将的说服工作将水到渠成。
吕惠中很不适应陆九的眼神,以前此人虽然也曾不屑于他,但却没有眼下这般刺得人难受。他分明从陆九冷冷的目光里读到了鄙视叛徒的味道,但他却有自己的理由,他并不欠三卫军什么,也不归李信统属,甚至他还是三卫军迫害的对象,因此也没有义务对谁从一而终。
与李信那粗鄙的武夫比起来,洪承畴身上则有着太多的闪光点,进士出身,由地方文官的身份统帅大军,剿杀流贼,屡屡立功一跃而位列朝庭重臣。
区区一介总兵在洪部堂眼中恐怕和一个臭虫也不遑多让,就算吞了李信的部属,他又能如何?总不能以下犯上,带兵攻击宣大吧?
“希望陆将军审时度势,不要步了程铭九的后尘,军将强奸妇人按照军法是要斩立决的,洪部堂之所以手下留情还是看了诸位有功于社稷的面子,可不要自绝于朝廷,自绝于……”
对这些粗鄙武夫有时候就要硬气一些,比如之前的两个营官,好言相劝并没有效果,等他失去了耐心出言恫吓之时,这些人反而服软了,所以他认定了陆九这等倔强之人更是软话所不能劝服的。
只有以强大的威慑力使之屈服,屈服于无法抗衡的现实。洪部堂的陕兵经过重新集结整训后,虽然还不走出败仗的阴影,但却牢牢的控制住了宣府各大门户,三卫军这些人于城中是瓮中之鳖,且军粮又仰仗宣府供应,若是不听话有的是招数来治他们,不怕这些粗鄙武夫不乖乖听命。
陆九却冷冷的将其打断。
“那姓洪的许了你什么好处,如此卖力的为他跑前跑后?”
“这……”
吕惠中被问的一阵语塞,洪承畴许了他什么好处?这话**裸的让他接受不了,岂料陆九却突然笑道:“只要你照实回答了陆九这问题,陆九便答应你又有何妨!”
第三百五十三章 将计脱身
吕惠中的尴尬很快就一扫而空,他猛然意识到程铭九的被抓,对这些桀骜不驯的三卫军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本就对陆九没甚好感,由太原到镇虏卫的路上,这厮从来都是冷言冷语,有时候甚至是以近似于折磨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因此说起话来便锋芒毕露,毫不客气。
“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陆将军当可算在其中呢!”
陆九干脆利落的笑道:“陆九不过区区五品武官,还称不得将军,识时务这句话倒是敬谢不敏了!”
这句话一出口吕惠中差点没笑出声来,这陆九粗人一个,今日如何也想着拽文了,而且词不达意甚至还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吕惠中在打量着眼前三卫军中的骁将时,便突然觉得笼罩在这些人头上的光环竟然已经消失了,曾经的仰视之感现在想起来竟然有几分可笑。
“既然陆将军识得时务,就抓紧奉令赴任吧。”说着又掐指算了算时间道:“就以三日为限,不能再拖了,各地形势不容乐观。”
“吕某杂物缠身,先行告辞!还望陆将军好自为之!”
眼见着陆九颇为恭敬的将他送了出来,吕惠中大感提气,出了一口憋闷在胸中已久的闷气,嚣张跋扈如陆九等人也有今日,看来那李信与洪部堂斗法第一局便失了先机。
吕惠中走后,几名资历尚浅的营官立即凑了上来,“姓洪的欺人太甚,难道咱们真要束手就范么?”
看着消失在远处的吕惠中的背影,陆九脸上荡漾着的笑意瞬间便消失无踪,“不走又如何?程铭九的性命捏在那洪承畴的手中,刚刚姓吕的还拿此来做要挟,都准备准备,三日之内起行吧!”
众人这才恍然,一直以为程铭九不过是寻衅滋事而已,谁想到竟是被那姓洪的以性命相要挟,来胁迫大伙复命,心中愤愤然却无能为力。纷纷骂道:“咱们兄弟冲在前边出生入死,那些大老爷可倒好,拿咱们的性命直入草狗一般,任意处置,寒心哪!”
“行了,都别抱怨了,有这功夫还不抓紧回去集结部署,人在矮檐下低头也是难免的!”
“出了宣府,姓洪的就不怕咱们拍拍屁股跑了吗?”
“如何跑?程营官的性命你就不顾及了?大将军一直训导咱们不能抛下任何一个兄弟,更何况……”
众人心有不甘,又连连叹息,“散了,散了,大将军在就好了,大家何止于此,甚狗屁朝廷,摘了现成的果子又过河拆桥。”
陆九喝止了他们的抱怨,这等话若是传将出去,突然给大伙添乱。
三卫军顺利的就范,使得吕惠中扬眉吐气,这件事由他一手促成,又在其中多为出力,自然被视作在洪部堂面前立身的根基。而且洪部堂也穿了话下来,称赞其有勇有谋,办事得力。并着人送来了财物与下人,让他有甚要求只管提出来便是。
有了吕惠中的这一番表现,战地服务队于宣府城中更加耀眼了,俨然成了洪部堂麾下极具特殊地位的一拨人马。宣府上层之中,都纷纷传言,洪部堂准备以战地服务队为骨干成立一支由文人直接掌控指挥的新军。
这其中,吕惠中便成了这支新军首领的热门人物。当初一齐从太原出发的战地服务队诸生有三十余人,经历了数次大战以后到现在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所以他们内部也比以往更加抱团紧密,也因此一直保持着同吃同住的习惯。
这一晚,赵白生却苦着脸找到吕惠中诉苦。
“城中风言风语,子安兄可听说了?”
“甚风言风语?洪部堂准备成立新军吗?”说起新军一事来,吕惠中大为兴奋。洪承畴不愧是知兵,善用兵之帅。他仔细研究过了李信三卫军的独特之处后,便决定也仿照三卫军成立一支新军。今日洪承畴还将吕惠中叫了去商议了整整一个下午,足见对他的重视。
“唉,不是新军。有人在说咱们吃里爬外,卖身求主呢!”
这对吕惠中无异于当头棒喝,此时此刻他最嫉恨别人如此形容他们,尽管他口口声声战地服务队与三卫军并无瓜葛,但或许连他心底里都不清楚,自己一直在为踩着三卫军上位的行为有所不齿。
“三卫军里的人在造谣?让他们先说去,没几日便都滚蛋了!”
赵白生摇头道:“是宣府内部的军将们,这几日有些人看咱们的眼神都不对了,唉,咱何时受过这等鄙视!”
吕惠中一直忙于他的上层路线,一直是总督府的座上宾,自然忽视了与军中的低级将官连结。
“成王败寇,这是亘古颠扑不破的道理,理他们作甚?新军眼看就要成立了,有个任务得交给文九兄。”
赵白生现在对吕惠中言听计从,自然一口应下。
“子安兄但讲便是,小弟尽力为之!”
“不止要尽力,是一定要成功!”
看着吕惠中郑而重之的面容,赵白生认真的点头,只听吕惠中叹息道:“新军组建,洪部堂点名提了元长兄。我与他的关系已经到了如今这地步,如果出面肯定会适得其反,这事只有拜托文九兄了!”
两日后,三卫军集体离城赴任,宣大总督洪承畴亲自出面,各级文武盛装随行,百姓军卒夹到欢送,场面之盛大远超大伙想象。吕惠中看在眼里胸中却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滋味。赵白生在一旁小声道:“洪部堂这是唱哪一出啊,明明逼得三卫军没有招架之力,今日却又如此明显的示之以恩遇。”
吕惠中略有失落的小声回答他。“还能如何,上位者行事,岂是你我能轻易揣测清楚的?”但却没说出心底里的担忧,洪部堂恩威并施,这是真有收了他们的心思啊。他突然感受到了因为竞争所产生的威胁之感,新军的成立必须尽快将方案拿出来,让洪部堂看到希望,看到他吕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陆九与洪承畴演戏演的都颇为到位,临出城前洪承畴还特意下马与陆九两个人把臂同走了一段路,期间谈笑风生,陆九毕恭毕敬频频对这位进士出身的总督示以敬意。
可这一幕幕落在吕惠中眼中,却让他胸口里腾起了无名之火,洪部堂虽然对他也看重有加却从未如此程度的以示过对他的恩遇。吕惠中本不是个善妒之人,也许是战地服务队的经历于他带来的心理伤害太过深刻,从高高在上的官家公子,狠狠的跌落到人间地狱,受尽了鄙视和折磨,此前一切心理的优越感早就被无情的击碎。现在牢牢占据他心房的恐怕,除了自卑还是自卑,这或许就是他急功近利想急于证明自己的原因之所在。
只是此时此刻的吕惠中直如一个迷了路的异乡客,在没有任何人帮助,也没有任何路标指示的情形下,在一条歧途上越走越远。
各方的做戏终于进入了尾声,陆九跨上战马,与宣大总督洪承畴依依作别,一声令下大军如雷鸣般开动,牛皮靴大踏步嚯嚯顿地,声势赫赫,使所有人都为之一振,如此一支威武之师,难怪洪部堂有心将之纳入麾下。
大军出了宣府往北直走出去十里远,各营营官来找陆九作别,准备各自赴任。岂料陆九却冷然高呼道:“大将军已经到了镇虏卫,密令我等急速赶往镇虏卫城,众兄弟们,可愿意随俺陆九赶赴镇虏卫见大将军?”
原本还有几分喧闹的现场顿时静了下来,只有战马焦躁的打着响鼻,不耐烦的抬蹄子刨着满是尘土的地面。随即众军中暴起了响彻云霄的欢呼之声。
“愿意!愿意!愿意!”
陆九满意的点点头,随即挥手示意大伙收声。
有人却立即提出了担忧,“程营官还在那姓洪的手中,咱们走了那厮狗急跳墙又该如何?”
陆九哈哈大笑,伸手一指身后面罩铠甲的军将,“众兄弟请看,这是谁?”
军将扎下面罩露出本来面目,赫然竟是程铭九。众三卫军一片兴奋之声。
“难道是洪部堂将营官放了?”
陆九啐了一口,“那厮岂肯,他小瞧了咱们三卫军的能力!”
洪承畴指定的监军文官见到此情此景早就意识到不妙,想要开溜却是已经晚了。陆九一声令下,众军卒如狼似虎一般扑了上来,将那百十人建军队伍悉数绑了起来。
“都带上,回去见大将军!”
宣府城中,吕惠中情绪沮丧,却越发的想尽快将新均组建方案拿出来,可他毕竟没接受过三卫军具体的训练科目,对三卫军体系的了解也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列出的条目也都是似是而非,不甚满意,这令他大为恼火。
不过赵白生却风风火火的来了。
“出事了,程铭九的第一步战营也跟着陆九跑了!”
吕惠中的第一反应就是三卫军抛弃了程铭九,可转念一想,这不符合他们的行事作风,便又问道:“洪部堂座核反应?程铭九是死是活?”
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击蒙古
“是死是活?洪部堂大怒之下命人去牢中提那程铭九,谁知牢中所囚之人早就被调了包,程铭九已经不知所踪!唉,这回谁也阻挡不住三卫军回太原了!”
赵白生口中如此叹息,心中却想的是,此生不知如何在堂堂正正的返回太原,到了此时他已经有几分后悔,将事情做的如此之决绝,很显然三卫军走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他们,这便是一种明确的不能再明确的表态。而与之相对应的,当初他们被围困在新平堡之时,三卫军断然回师救援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时间,他胸中回荡着失落与一种难言的滋味……
“此生一直狼狈若此,回去又有何益?文九兄振作起来,只要你我促成洪部堂组建新军,将来别说是回太原,就算承恩丹墀之下亦不是做梦!”
但是,吕惠中的话却有让赵白生陡然振奋了起来,既然没有退路,那就勇往直前,杀出一片未来和功名!想通了此间关节的赵白生也不再空做感慨,而是立即抛下了所有的顾虑,去找米琰。米琰是组建新军的关键人物,少了他新军前途未卜,这绝不是他所希望见到的。
米琰于他们亦在同一个院子中居住,不过米琰的回复却让他和吕惠中失望至极,其一口回绝了参与新军组建的邀请,仍旧强调以往一直坚持的立场,绝不做这种改换门庭,卖身求主之事。
赵白生笑他迂腐,“人家三卫军已经全身而退,咱们战地服务队早就成了他们的弃卒!”
米琰却冷冷的回答他。
“若不自弃,人岂能弃之?”
任凭赵白生与战地服务队诸生反复劝说,米琰仍旧坚持己见,吕惠中一怒之下决定不用他参与也一定要将方案弄出来,此人也当真了得仅凭着由太原府到镇虏卫一路上点滴的记忆,硬是将三卫军较为立体的描绘了一番,然后拟定除了一个他最为满意的方案。
诚然这份方案与真正的三卫军体系大相径庭,却是吕惠中能力所及之极限了!
赵白生总觉得这份方案有哪些地方有不妥之处,却总是说不明白。三卫军的第一点特征便是武器的迥然不同,大明军制式武器雁翎刀在军中竟然成了辅助武器,火铳和长枪竟然各占一半成了军卒们使用的主力武器。第二特征是他们冲锋之时也不是喊着号子,擂着战鼓一拥而上,一鼓作气而击溃敌人。而是,排列着数列横队随着鼓点和哨音的节奏缓慢前进,这在他们内部称为方阵。
吕惠中的方案亦是紧紧围绕这这两点展开的,但时不我待他已经没有时间再耽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之呈递了上去。很快,战地服务队便得到了总督洪承畴的嘉奖,身为首倡之人的吕惠中更是被洪承畴亲自接见。这一次接见便不是只谈虚处,而是直截了当的告诉吕惠中,新军的计划他已经批准,即日起择选军中优异士卒两千人,正式进入组建阶段。
……
镇虏卫城,大军排开,红色方阵嚯嚯前进,所有火枪手举起枪口朝向天空扣动扳机。数十门大炮依次点燃,隆隆之声震彻大地。只见一名身着三卫军大红色军装的将军端坐马上,面沉思水,目光中却流露出了无比的欣慰与激动。
“三卫军骑兵营营官陆九参见大将军。”随即其身后森森铁骑齐声断喝:“大将军威武!三卫军威武!”
“三卫军掷弹兵营营官张石头参见大将军。”紧接着又是“大将军威武!三卫军威武!”之声不绝于耳!
“三卫军第一步战营营官程铭九……”
……
“三卫军第一炮兵营营官海森堡参见大将军阁下!”
“三卫军第二炮兵营营官孔有德……”
三卫军中精华尽数集结于此,镇虏卫是他发迹的起点,如今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子,终于又绕回到起点之上。
“诸位受委屈了!”
“大将军威武,我等就是死也要爬回三卫来,绝不做那姓洪的走狗!”
李信极为动情的道:“是李信忽视了诸位,也是李信对朝廷内部的形势严重估计不足,从今而后,咱们三卫军再也不做缩头乌龟,谁敢放暗箭,咱们就要加倍奉还,谁敢主动招惹咱们,咱们就让他们后悔从娘胎里生出来!”
“只等大将军一句话,带着俺们打回宣府去,教训教训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红总督黑总督!”
“对,打回宣府去,出一口鸟气!”
“打回宣府,三卫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
李信一挥手示意众军卒收声。
“红总督,黑总督早晚要教训,咱们三卫军此番却有更大的一局棋要下,山西商户财货屡屡被边墙外的蒙古鞑子劫掠,进入六月间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这些商户是在咱们总兵府交过税费的,咱们既然收了人家的钱,就有义务保得他们出入平安。否则时间久了,就该有人骂咱们不讲信用,收钱不办事,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事儿,咱们三卫军不能干!”
“对!大将军说的对,咱们三卫军绝不能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蒙古鞑子抢掠山西商户的财货众军卒早有耳闻,据说还抢了几十万两的白银,却没想到与三卫军有如此之大的瓜葛!
一时间城外大军群情激奋,声讨开战之声此起彼伏,三卫军自打成军以来未尝一败,早就打出了胆气,流贼也好蒙古鞑子也罢,还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害怕的。是以在听李信所言,有人在背后直戳三卫军脊梁骨的时候,便本能的要维持三卫军不容被质疑和侵犯的荣誉。
在这些朴实的军汉心底里,朝廷也好官府也罢,他们都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可对三卫军这个团体却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听说有人如此诋毁三卫军之后,便群情激奋了。
按照李信的本意,大军修整三日之后再出边墙,可看眼下的气势军心不但极为可用,而且一个个精神饱满,嗷嗷叫着当即便要杀出城去找蒙古鞑子算账!李信却忽然改变了注意,何不趁着群情激昂当即便出边墙,扫荡蒙古各部。
李信所言自然也不是危言耸听,行商们得到的山西通行证,尤其是出口外往蒙古辽东而去的更是交了一笔特别费用,这部分费用便包含了保障平安一条。
这一条,亦曾在李信阵营的内部引发过一场争论,认为这是自缚手脚,难道财货被建奴抢了还要劳师远征么?三卫军有这个实力么?但李信还是力排众议硬是加上了这一条。如今,的确也有许多商社私下里抱怨于此,因此这一回出兵乃是名正言顺堂堂正正。
明朝自天启朝以后,对外用兵便日趋保守,总是守多于攻,这其中固然有六贼为祸,内部空虚的原因,但终究还是被关外的鞑子打落了胆。各地的总督巡抚们,也都秉持着无过便是功的原则,宁可守住眼下的一城一地,也不愿意冒险攻略变强之外。
如此一来,便等于将广大边墙外的蒙古各部拱手让给了满清,成为了甘为满清所驱使的走狗!使得大明白白损失了边墙之外屏蔽防御满清入寇的一支支力量。
正是基于此点认知,李信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主动出击,对边墙外的蒙古各部做一次定向清理。早在太原起行之时他就已经制定好了作战计划,从张家口外的大青山往西一直到归化城,往北则到喀尔喀蒙古以南这一片广大区域,其间主要盘踞着四大蒙古部落,即乌珠穆沁部、土默特部、喀喇沁还有插汉部一部,这四部蒙古是此番出兵的主要目标。
其中,乌珠穆沁部和土默特部再上一次入寇宣府时损失惨重,乌珠穆沁部损失了上千丁壮落荒而逃,而土默特部干脆就连人带部落首领都被李信一网成擒。
土默特部的首领巴图几次三番出尔反尔,作为惩罚,李信将其擒获之后再没有开释,而是交给了阳和卫投入苦力营施加惩罚。据闻在巴图被抓之后马哈木的另一个儿子则趁机多去了巴图的汗位,但毕竟宣府一战顺势男丁太多,由此一蹶不振,实力比之盘踞于此地的插汉部残部还有些不如。
如上所述,李信的主要目标锁定在乌珠穆沁部和喀喇沁部身上。这两部蒙古部落原本的放牧之地并不在李信所圈定的范围之内。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草场都是属于黄金家族的插汉部,但是插汉部被满清打的远遁河西青海,虽然又被清廷重新册封于此,但声望实力却早就一落千丈,与之相邻土默特部趁机便蚕食了它的草场。
乌珠穆沁部与喀喇沁部则是为了躲避去岁冬日的雪灾不得已南下,又见到明朝边墙处处漏洞,总想着捡些现成的便宜,便也盘踞于此不愿意北返。
一旦将边墙外这一广大区域的蒙古部落重新降服,满清与西蒙古之间的联系江北切断,它们在漠南乃至漠北的权威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第三百五十五章 巴图认主
三卫军衣不卸甲随时准备北出边墙,这是三卫军第一次主动出击,所有人的内心之中都激荡着建功立业的兴奋。三卫军内部赏功之重远超各路边军,所以历经数次大战之后留下来的全部都是能战敢死之士。
李信召集了陆九张石头等人入帐交代出兵路线,这条路线他在一路之上已经研究了数十次,结合由黄胜带来的情报,整个计划之的重中之重便是出边墙的第一站究竟该选择哪里。
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之后,李信决定将矛头直指盘踞于归化城的土默特部。
“土默特部?土默特部不是那个巴图的部众吗?这厮至今还在阳和卫的苦力营中呢吧,有他在还怕土默特部的鞑子们不乖乖就范?”
陆九数次曾与土默特部交手,每次都以三卫军的胜利而告终,甚至连土默特部的首领巴图都几次三番的被生擒活捉。
“不妥吧,巴图那厮被折磨的挺惨,咱们贸然将他放了不等于放虎归山?”
阳和卫镇抚毛维张自总兵李信进入三卫开始便一直随侍左右,听了陆九的话便将自己的隐忧说了出来。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巴图在阳和卫苦力营受的苦,与其一同被俘的蒙古人不是累死便是饿死,看守们更是辣手无情,这些人哪一个家里没有被蒙古鞑子祸害死过亲人,如今逮着了机会自然加倍奉还。
尤其是三卫与太原府之间筹备修建铁轨路,毛维张早就得了李信的指示,令他组织留在三卫苦力营中的各部战俘,清理草木修建路基,又正直入夏之际,粮食紧缺,毛维张索性便打起了以工减丁的主意。
上万的各部族苦力每日间所得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供应一个成人的基本消耗,为此苦力营几次三番的闹乱子,奈何体力不济,每次都被狠狠打压下去。
一向养尊处优的巴图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硬生生挺到了现在,没有饿死累死也算个奇迹。
陆九对三卫的两个镇抚,镇虏卫的钱泰与阳和卫的毛维张,都有些瞧不上眼,听他如此瞻前顾后,便冷哼一声:“毛镇抚此言差异,巴图早就被咱三卫军打落了胆子,哪里还敢再降而复叛,就算放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