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老兵不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是配得上50亿票房的电影!”

    “超级燃的电影啊!也很难得,国产电影能有好莱坞大片的质感,听说拍了大半年,投资也很大,制作是真的很良心了。导演马小刚也是用心至极。”

    王亮一一翻阅着观众们的评论,总得来说,豆瓣评分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有一条规律,豆瓣评价高的影片未必有多么好,但是评价低的是真心差到爆炸。

    评分9。4,的确是不多见的。

    比较下同期上映的那几部影片。

    《华人街探案2》评分8。6

    《捉鬼记2》评分7。9

    《西游记女儿国》评分7。8

    《祖宗十八代》评分7。7

    。。。。。。

    《血染长空》在评分上远远地甩出同期电影几条大街。

    几部电影均是有褒有贬,不少观众吐槽着,但在《血染长空》的评论区里,很难找到一条贬低的评论。

    “枪声,炮声,坦克声,接连不断,充斥着耳朵,也震撼着心灵,生动地把战争极大的还原,毫不拖沓。展示那个年代中**人的力量,活脱脱的战争激战场面深深地打动人内心。”

    “比战狼系列好看,非常震撼,这后期这特效,绝对是国产电影中的佼佼者了。”

    “不知道最终票房会怎么样,过年期间这种沉重的战争片不讨喜,看得我心里难受,千言万语说不出来,总之就是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表示不会二刷。。。。。。”

    “空战,激烈的空战,血腥,断臂残肢,满地岁月,战斗战斗!战场本来就是死者的安息地,生者的失乐园。侵略者,你来啊!”

    “世界并不安宁,战火总是突起,很多时候死亡的威胁不期而至,这个电影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残酷的战争片同春节遭遇,不更能体现出和平的弥足珍贵吗?不更能体现出革命先烈的伟大吗?”

    “没有中**人,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哪里有什么诗和远方?哪里有什么国泰民安?这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拼回来的!致敬!”

    。。。。。。

    周天和马小刚等剧组工作人员也在翻看着评论等相关数据,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份答卷的成绩。

    显然,结果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没想到惨烈的战争片碰上大年初一,竟然闹了个开门红。

    当周天点开了实时票房查看数据的时候,忍不住惊呼:“600万!”

    短短三个小时,票房就已经600万了!

    马小刚等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样子首日票房8000万的目标应该不难达成了。

    “周胖子,你的数学是英语老师教的吧,你小子仔细看看,是600万吗?”王亮也看了看自己手机上的数据,同周天报出了的千差万别。

    “啊?”周天心里咯噔一下,莫非是自己多数了一个零?

    60万?

    那可真的是扑街了扑街了。

    不过再想想,杜河涛投资拍的那个《爱的派司卡》怒斩4872块人民币的票房,周天的心里又舒服了不少。

    周天提心吊胆地重新进入到狗眼票房统计,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当数清楚那长长一串零的时候,他差点昏厥过去。

    哪里是60万?哪里是600万?

    “6000万!亲娘咧!我没有看错吧?!”

    周天欣喜若狂,这才短短几个小时啊,票房就已经达到6000万了!

    那首日票房破亿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中国电影票房分账先进行缴纳总票房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以及相关税费3。3%之后才可以进行分账票房

    在可分账票房中:影院抽成50%、院线7%,剩余43%是制片方和发行方的。

    最后同发行方分完,制片方实际票房收入为总票房的30%。

    这也就意味着,短短三个小时,《血染长空》这部电影就赚了1800万人民币!

    投资共计四千万,莫说是回本了,盈利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有这么好的成绩,不愁院线不会给排片。

    马小刚和剧组的工作人员们也都非常兴奋,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够得到广大观众们的认可,没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王亮还算淡定,对于这个结果,他早就预料到了。

    当初在让周天投资《血染长空》的时候,就知道这部影片一定会大火,赚个盆满钵满根本就不是问题。

    不然王亮也不会主动要求把自己卖剧本的钱投资到影片中去了,坐等着数小钱钱。

0243 提琴声中血洒长空的少年们

    0243 提琴声中血洒长空的少年们

    【谨以此章缅怀那些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空中骄子】

    翌日,炀视《国家英雄》录制现场。

    进入2018年了,在新的一年王亮安排的工作比较多。

    需要到祖国的各地出差,所以不得不多准备一下干粮了。

    这几天,需要连续录制《国家英雄》将近十期,任务比较重。

    《血染长空》的首日票房高达5。55亿,亮瞎了所有人的钛合金眼,尤其是那些断言首日票房不会超过2000万的业内大佬们。

    啪啪啪

    此处有打脸声。

    在王亮看来,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于是今天这一期《国家英雄》的主题,也便有了。

    “讲好英雄故事,这里是大型军史纪录节目《国家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场硝烟早已消失,但英雄故事。。。。。。”

    还是原汁原味的开场白,但有些不同,“今天,我们要讲的国家英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中国空军。中国空军,不仅仅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国民革命军空军部队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罢,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便放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旗和国民革命军空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旗旗面上半部保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基本样式,正红色旗面,上有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字样。

    旗面下半部为天蓝色,象征辽阔的天空。

    国民革命军空军军旗有很多面,除了青天白日,还有部队的番号。

    “最近几日,《无问西东》和《血染长空》先后霸占荧屏,想必这两部电影近期大家都看过,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空,无数的空军将士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王亮索性先来了个广告,导入必须要皮一下。

    “我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牺牲往往只有短短的几个月。”

    王亮对军史的研究相当深刻,空军的力量薄弱的不仅仅是机型的老旧与飞机的缺乏。

    由于前赴后继投入到战斗,到最后连师资都极度匮乏,许多飞行教员本身就是经验不足的初级飞行员。

    “《无问西东》中的沈光耀,这不是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他的原型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诲。”

    说罢,屏幕上便出现了沈崇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身西装的他显得很是英俊。

    “父亲沈家彝是中国著名法官,曾任沪市高等法院院长。母亲出身名门,博学多识。家境殷实,学习又好,当之无愧的时代精英。”

    “沈崇诲自幼受母亲的熏陶,学习算术和写作,在立身处世上,母亲给他讲的是岳飞和文天祥等英雄的故事。1928年,十七岁的沈崇诲考入到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被投放了出来,味道十足。

    1932年在清华大学毕业不久,沈崇诲放弃了在薪酬丰厚的工作,冒着皑皑大雪赶到杭市投考飞行学校,被录取入轰炸科,毕业后留在学校担任飞行教官。

    8月14日,战事爆发,沈崇诲奉命同空军第二大队轰炸日军第三舰队。

    激战中,日军大部队在码头登陆。

    沈崇诲便同战友对日军实施轰炸,并炸毁堆在码头上的日军军火,使日军伤亡惨重,旗开得胜。

    8月19日凌晨,沈崇诲再次奉命轰炸敌舰,途中遭遇日军敌机,随即展开交战。

    沈崇诲飞临日军军舰的时候,所驾2904号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尾部冒出浓烟,速度减慢,脱离战斗队形。

    此时,日军旗舰“出云号”正指挥航队与中国空军激战。

    沈崇诲见此情景,破釜沉舟,高喊着空军誓言:“我的身体、飞机,当与敌人的飞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接着便义无反顾地撞向敌舰,开足油门直冲下去。

    伴随着一声巨响,强烈的白光水柱,大丛的黑烟,突出海面数百尺。

    将近过了半个小时,弥漫的硝烟才散尽。

    只见日军的军舰侧倾,舰尾先没,人如青蛙,乱跳入水。

    又伴随轰的一声爆炸,油箱发生爆炸,炸死烧伤日寇无数。

    “想想,七十多年前,他们风华正茂,雄姿英发。不过二十岁,是那么的年轻,是那么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看看,这一张张照片,穿着军装的他们是多么的潇洒。”

    面对着大屏幕上放出的一张张照片,王亮的心里没由来的阵阵难受。

    “走的太早,他们走的太早了。灵魂流着鲜血,炸成了窟窿。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告别了父母兄弟姊妹,为正义而战,在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英雄!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

    王亮又道:“当时许多飞行员是华侨,当时并没有国籍的严格区分,海外华人极有爱国热情,不仅出资捐助飞机,许多人更是参与了战斗。符保卢就是其中一个。”

    “符保卢的父亲是印书局的职员,母亲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俄罗斯后裔。符保卢,外国人的面孔,一颗中国心。”

    “符保卢达成了很多成就,当过运动员,创造了二十多年未被打破的全国纪录;代表民国参加过奥运会;他演过电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他凭实力考入暨南大学;他在空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驱逐机组毕业,任空军第四大队少尉三级飞行员。他牺牲的时候年仅二十九岁。”

    王亮所选的名字,对于大众来讲是陌生的,甚至是从未听过的,但这却是客观存在的。

    历史最大的魅力也在于此,永无止境。

    没有被刻意宣传的英雄总归是默默无名的。

    符保卢,从全国冠军到电影明星,放着舒适而又安逸的日子不过,俊朗的外表,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苦练田径,成为中国第一个打入奥运会复赛的选手。

    最后成为空军英雄。

    是什么驱使他一步步完成角色的转换?

    为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的祖国献身。

    【符保卢,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擅长撑竿跳高,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进入复赛的运动员。符保卢的照片一搜就可以搜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0244 因为我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

    0244 因为我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

    “古往今来,空军多悲壮。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可用于作战的飞机有两千三百余架,数量是中国的七倍整。日本最初用于中国战场的飞机为四百四十三架,后来最多时达到八百架,日本战机的优越,实力远居于中国空军之上。”

    王亮之所以懊恼,是因为有很多事情都鲜为人知。

    不明就里,加上抗日神剧的渲染,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观众们根本就不知道抗战打得有多么惨烈。

    在很多国人的潜意识里,鬼子,分分钟就可以被秒杀。

    部分抗日剧试图去寻找新路,但仅仅是因为日军太过强大,而主角光环不明显就被很多观众弃剧。

    是啊,看影视剧都是为了消遣的,谁会去看那苦大仇深的东西?

    但在王亮看来,还是导演和编剧的能力不够过关。

    一个出色的剧本,加上一个德才兼备的导演,足以诞生一部备受追捧的好剧。

    王亮继续讲道:“日本有自己研究制造飞机的工业实力,月产飞机数量可达六十架,他们还能够源源不断地根据实战参数来更新技术和性能。再反观中国,工业落后,经济衰败,中国空军所装备的飞机全部来自于美、德、苏、英等西方国家。更新换代不及时,装备零件补给困难。”

    “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小学生同高中生掰手腕,谁能掰得过谁?”这些耻辱,必须要讲出来。

    王亮仍然记得,在战斗打得最为激烈的时候,中国空军的驱逐机每天都要同日本数量在五倍以上的先进战斗机连续三个到六个小时。

    每一个出战的飞行中队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战机都会被敌机的枪弹炮弹给击中,然后坠毁,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血染长空》就是最真实的还原,张怀民牺牲了,还有他的战友们。

    当被炮弹击中的战机在天空中炸裂开的那一瞬间,血染长空。

    当像王璐一样的姑娘在血一样红的晚霞下跃入长江的时候,更是血染长空。

    张怀民的故事绝不是个例,在战争岁月,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军人,或许还更加悲壮更加惨烈。

    这些,等王亮挖掘不动了,就全靠后来人了。

    “很幸运,我长在那个年代,战斗在那个年代,也认识了他们。遗憾的是我没能同他们一样牺牲在滚滚洪流之中。我有一个兄弟,名字叫刘粹刚。或许你们从未听过,也难怪,他牺牲的时候才二十四岁。。。。。。”王亮道。

    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刘粹刚,在抗日战争时期绝对是叱咤风云、名震中外的人物。

    短短两个月的光景,击落日军战机十一架,被誉为飞将军,是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

    “我不想说粹刚牺牲的有多么壮烈,只说身后事。”

    说罢,抗战博物馆的馆长便请上了刘粹刚留下的一封家书。

    家书是一个远在他乡的人与家里人相互来往的信。

    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的事,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给家里人写信,也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都是心里话,也都是大实话。

    “在得知粹刚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妻子许希麟痛不欲生,一度想通过自杀来殉情。家人们都防着她寻短见,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她。就在这个时候,粹刚留下的家书来了。”

    王亮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封家书。

    陈旧的纸,褪色了的字,这都是历史的印记。

    【希麟:前奉两函,想已收见矣:现不知您仍留南昌或是回了杭州,殊念!】

    【我的工作非常忙迫,从早上四点钟到晚上八点钟都在飞机场里,身体虽稍受些痛苦,但是我们精神上却很愉快。】

    【我因为工作关系,恐怕不能常常写信给您,人生本如朝露,事事如梦一切都难预料的,设我不幸,那这就是最后的一封信给您!】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投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因为我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

    【我的麟,您静心地等着吧,等我们恢复失地、击退倭寇之后,那就是我们胜利荣归团聚时:我最亲爱的麟,您静心的等待着吧!】

    【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记着,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您的!】

    读这封信的时候,王亮是饱含着热泪的。

    泪眼婆娑间,王亮仿佛隐隐约约地看见了刘粹刚的身影,他朝自己微笑着,并敬了一个军礼。

    王亮听见刘粹刚对自己说:“谢谢你,我的好兄弟,谢谢你,王亮,谢谢你还能够记得我。”

    这一刻,王亮已然不是孤军奋战。

    他毫无保留地分享着沉睡了几十年的生活片段,同粹刚的。

    王亮清晰地记得,刘粹刚第一次见家长的时候是拉着自己去的,许希麟的父亲在见过刘粹刚之后把闺女叫到酒案前。

    王亮记得当时那个十七岁的少女十分地紧张。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父亲要说非常重要的事情,那是她的人生大事。

    那个年代,封建思想沉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是一道枷锁,沉重地压在每一个身上。

    即便是这样,许希麟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就算自己的父亲不同意,她也要一定要嫁!

    要嫁给刘粹刚!

    父亲看着女儿,不免感慨时光荏苒,眨眼的功夫女儿就长大了要嫁人了。

    许父读过书,有文化,也不是个什么不开明的人。

    许父知道女儿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有自己做出选择的权利。

    再者说,女儿向来成熟稳重,是个有主意的人,自己很少为她的事情去操心。

    良久,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道:“粹刚的职业实在是太危险了,一个空军飞行员。。。。。。”

    女儿笑了,拿筷子往父亲酒杯沾了酒,在桌面上一个字一个字写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讲到这里,屏幕上已经放出了许希麟的照片,年轻时候的照片。

    尽管是黑白的,但仍旧不难看出这是个相貌出众的女子。

0245 某天,一去就没有回来

    0245 某天,一去就没有回来

    王亮仍然记得刘粹刚同许希麟那浪漫的恋爱经过,作为无话不说的兄弟,刘粹刚时常还会向王亮讨教一两招。

    1933年,还在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毕业的刘粹刚在火车上邂逅了十八岁的许希麟。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无法忘记你的容颜。

    文雅秀美的许希麟让刘粹刚的胸口的悸动着。

    “粹刚可是飞行员啊,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当然包括心理训练。在天上驾驶着战斗机作战,必须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可见,粹刚是真的对这个女子钟情了。”王亮道。

    主动的搭讪无果,当时在学校教书的许希麟因为相貌出众,追求者不少,她自然不会喜欢上这个看上去冒冒失失的小伙子。

    刘粹刚失魂落魄地回到学校,整日整夜地思念火车上邂逅的那个姑娘。

    一眸一笑,已经占据了他的心。

    后来,刘粹刚就给许希麟写信,因为不知道家庭住址,只好把信寄到学校去。

    “初遇城站,获睹芳姿。娟秀温雅,令人堪慕,且似与余曾相识者。车至笕桥,匆促而别,然未识谁家闺秀。如是风姿,意不复见。耿耿此心,望断双眸。”

    许希麟看了这封字迹工整饱含深情的信,还是决定不予理睬。

    谁知刘粹刚并不气馁,一封封信如同如雪片一般飞来。

    再后来,打听到许希麟家庭住址后的刘粹刚干脆每天都到她家上空进行低空飞行作业。

    用这种特殊而又不是浪漫的方式来撩妹子,这种技能,自然是王亮所指导的。

    不得不说,王亮的指导起作用了,许希麟的母亲望着低空飞行的那架飞机,对女儿说:“这一定是那位姓刘的年轻人,飞得这样低,好猛好险。他还伸出头来跟我打招呼,又做特技给我看,电线震得抖动。我看现在通行男女交往,你就和他通信做个朋友吧。这年轻人,也太执着了。”

    许希麟本身就有些心动,经不住母亲的规劝,便给刘粹刚回了一封信,两人正式开始交往。

    王亮非常清晰地记着过往的那一幕幕,像过电影般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中国空军。

    生活。

    那个年代,不仅仅有惨烈的战斗,还有浪漫的爱情和真挚的友谊。

    “我记得,粹刚在追到希麟之后,我们这些好友们便一起去西湖泛舟,去市区看电影,在吃西湖边上的小馆子打牙祭,在西湖湖心亭小岛上打野鸭。谈古论今,好不快乐。”

    王亮所想要表达的,是牺牲了的空军飞行员的日常。

    那时他们不过十几二十几岁,也都是爱玩爱撩妹的小伙子,他们都是有血有肉鲜活的生命。

    同时他们深爱着这个国家,不容许侵略者霸占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1935年,为了能够长相厮守,为了给爱人一个承诺,刘粹刚和许希麟两个人准备在杭市结婚。

    空军最高机构颁布命令飞行人员二十八岁才能结婚,而在1913年出生的刘粹刚,当时不过二十三岁,同所规定的适婚年龄还差五年。

    在爱情面前,一切都无所谓了,冒着被监禁的风险,刘粹刚仍然同许希麟完婚。

    王亮讲这些是为了什么,就是在阐述一种思想,什么思想。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真正的青春就应该歌颂勇气和爱,年轻人就应该敢于自我探索和寻找,在自己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开出一朵绚丽的花。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生而为人,纯纯粹粹的人。

    王亮亲眼看着,看着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在像自己一样大的时候在忙些什么,差得远了。

    或许,这就是不同的时空里发生的不同的故事吧。

    “1937年10月,已经晋升为上尉中队长的粹刚率队北上支援战斗,因为天气恶劣及缺乏无线电通讯器材,在晋省高平迫降时撞上魁星楼壮烈牺牲,终年二十五岁。刚刚新婚一年的许希麟,永远失去了那个曾经天天在她屋顶上打转的爱人。”

    王亮不愿意讲这段,但还是要讲,要让后人知道,要让后人记住刘粹刚这个名字。

    生而纯粹,直率刚强。

    “粹刚是在中国抗战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中国飞行员,共击落日本战机十一架,击伤两架。在对日空战中,常以寡敌众,以弱抗强。”

    当刘粹刚牺牲的噩耗传到南市,传到许希麟所守的那个家中的时候,痛不欲生。

    为何殉情,情比金坚。

    什么是爱情?

    这便是爱情。

    悲痛欲绝的许希麟一口气吞下了三十六枚二角的硬币想要去自杀,去寻找那个把自己的心骗走的家伙。

    幸亏家里人发现的及时,送到医院抢救这才又重新活了过来。

    人是活了,但心却已经死了。

    再后来,浑浑噩噩中,许希麟想着自己要做点什么,为亡夫做点什么。

    她又回到学校,来到昔日的讲台边,在四季如春的城市里创办了粹刚小学。

    这个学校以招收空军烈士的遗孤为主,许希麟把政府给的抚恤金也捐了出来办学。

    落幕了。

    “一九九零年,白发苍苍的许希麟跨越海峡,来到南市航空烈士公墓,在粹刚的墓前献上亲手所书王昌龄的《出塞曲》条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此时此刻已经不需要王亮多做什么描述了。

    五十三年过去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五十三年,阴阳相隔,无尽的思念和泪水。

    从家仇到国恨,这是上个世纪初年轻人们的故事,更是属于中国空军的故事。

    一张张珍藏版的老照片在大屏幕上连续滚动着,清秀帅气的面孔,都已经是历史了。

0246 同年入校; 同年毕业; 同年牺牲

    0246 同年入校,同年毕业,同年牺牲

    “在抗日战争中,我发现中国空军飞行员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王亮稍稍停顿,又继续说道:“普遍来看,他们的家世良好,最起码不愁吃穿。一个个都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文化,还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在抗战期间,中国空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根本就是其他兵种不能相比较的。

    这也就是说,就算是这些青年人不去当飞行员,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学历和能力去谋求一份不错的差事。

    或是大学老师或是政府官员,医生等体面而又安稳的工作。

    但他们却选择了成为飞行员,又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产生了。

    在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烈士牺牲的时候,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

    同年入校,同年毕业,同年牺牲,这种情况在中国空军抗战中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时期。

    王亮索性用更为理性的资料来剖析一下:“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所编制发行的《中国空军》一书的数据统计,在抗战期间,中国空军共出击三千三百三十七次,死亡和失踪三千五百三十三人,日本空军在中国伤亡两千七百六十五人,损失各类飞机两千一百四十八架。”

    “大部分空军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山城的南山空军抗战纪念园和南市的航空烈士公墓。山城的南山空军抗战纪念园原名叫做空军坟,建于1938年,埋葬有在中日空战中牺牲的二百四十二名中、美、苏空军烈士。南市的航空烈士公墓建于1932年,安葬着约三千三百二十名烈士,其中包括八百八十四名国民革命军烈士、两千一百七十九名美国烈士、二百三十七名苏联烈士和两名韩国烈士。”

    没有所谓的提词器,这些数据都是印在脑子里的。

    整天的说要铭记烈士,更多的是喊喊口号罢了。

    谁会真的去记住他们?

    王亮会。

    王亮能够清晰而又准确地说出每一个牺牲的烈士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事迹。

    是啊,在二十一世纪,百事缠身,都忙着去赚钱,哪里有功夫去记住这些人啊,更何况这些人已经作古这么多年了,记住他们有什么意义吗?

    意义?

    物质上的意义还是精神上的意义?

    “中国空军的牺牲到底有有多悲壮?许多空军飞行员的牺牲过程悄无声息,常常只留下一句记载:‘某天,他一去就再也没有飞回来。’抗战期间的中国飞行员,大都有着良好的学历和家世,爱国热情饱满,勇于牺牲。。。。。。”

    王亮不想说太多了,很难去想象那副画面。

    当战机被炮弹击中,无限接近于地面,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火光滔天,机体被炸得四分五裂。

    上哪去找飞行员的遗体?

    恐怕连断臂残肢都不好找。

    那些烈士陵园的棺木里面放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牺牲飞行员的军装和他们生前所使用过的物品,仅此而已。

    中国空军有多悲壮,《血染长空》已经告诉你了。

    他的,他们的故事,有三千五百三十三个,或许更多。

    每一个牺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