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给杨林造成压力,诸葛亮虚张声势,让骑兵在后,尾巴上绑着灌木,行动间激起滚滚沙尘,让杨林以为自己有几万大军。

    杨林见此,果然害怕,率领着兵马乘船,顺江而下,赶往临江县驻扎。

    临江县位于长江北边的一条小支流边上,支流发源于深山,流进长江之中。

    顺江而下,速度飞快,不过一天时间,杨林便领军来到了长江与这条支流的交汇处。

    转到向北进入支流,转个弯,在行二十里,就是临江县城。杨林只要入驻临江,便可拒险而守,还可以派兵控制长江,与杨素一前一后控制着这几百里的长江沿线,互相支援,敌人难以攻打。

    “汉军离咱们还有多远?”长江之上,杨林立在船头,对着身边的新文礼问道。

    新文礼回答道:“只有二十里,速度一直没有落下!”

    杨林冷笑道:“早在几个月前,我就派人在临江县囤积了大量的粮草,险峻非凡,诸葛亮来了,我也不怕他。前面就是支流了吧?”

    新文礼拱手道:“是的将军,船队正在转眼,正在进入支流,预计正午十分可以抵达临江。”

    杨林深深的呼了口气,感叹道:“呼,总算是到了,这个诸葛亮太恐怖了,跟他对峙的这几日,我的精神一直紧绷着,不敢有丝毫大义,到了临江,终于可以好好歇一阵了,真不知那司马懿是怎么在阳平关抵挡诸葛亮那么久的!”

    新文礼笑着说道:“将军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听说诸葛亮进攻阳平关后,司马懿抵挡了不过两天就败了,将军与诸葛亮对峙三日尚且游刃有余,比司马懿可强多了。”

    二人说话间,船队已经进入支流,渐渐行驶至临江城。

    往前行不过数里,河流渐渐狭窄起来,却是已经行驶到河段中最狭窄的部分。

    狭窄的河流上,只有中间的深水区域可以行船,且一次只能通行一条,到了这里,船队便排起了队伍,一条条的行进着。

    两侧的山岭,险峻无比,隐约间可见有猿猴在悬崖峭壁间攀爬。

    杨林不知道的是,此刻两边的悬崖峭壁之上,埋伏着近万的汉军。高思继和薛万钧,在前天便到了此地,在此处埋伏着。

    山崖之上,汉军弓箭手,早已经是剑拔弩张!

    此刻天气炎热,甲板之上清风徐徐,除了在船舱中开船的士兵,几乎所有的人都待在甲板上乘凉。

    “给我射!”

    高思继和薛万钧见船队进入了埋伏区域,时机成熟,便大喝一声,命令士卒放出箭矢。

    顿时汉军手中早已经蓄势待发的箭矢射出,万箭齐发!

    峭壁上一只正摘着松果的猿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的尖叫一声,直接落入悬崖摔入江水之中。

    “啊!”

    甲板上,杨林麾下的将士们猝不及防,在这一轮箭矢的射击下便死伤惨重。

    甚至杨林和新文礼也来不及闪避,杨林顿时身中数箭,新文礼也中了两箭,都受了重伤。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甲板上的士兵都摸不清头脑,搞不懂这箭矢到底是从哪个方向射来的。

    还是新文礼反应迅速,看清了箭矢射来的方向乃是两边山崖,便搀扶着杨林往船舱中躲避。

    “快进船舱,快进船舱!”

    跑进船舱的过程中,新文礼又中了一箭,但好在都不在要害之处,没有什么大碍。

    反倒是杨林,身中数箭,有一箭正中胸口要害,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只怕有生命危险。

    “将军你怎么样?”

    对士兵呼唤了几句后,新文礼便将杨林放下,查探着他的伤势。

    杨林抓着新文礼的手说道:“我没事,快招呼兄弟们进来,进了临江县就安全了!”

    新文礼连忙跑到门口招呼着甲板上的士兵:“兄弟们快进船舱,快进船舱!”

    士兵们闻言,连忙跑进甲板,但汉军的箭矢攻势非常猛烈,一万多士兵不过一会便死了一半以上。

    好在剩下的士兵都及时进入船舱之中,躲过一劫,船队继续向临江方向行驶着。

    至临江附近,河流更加狭窄,无法颍川,新文礼搀扶着杨林下了船,带着士兵们来到临江城下。

    新文礼对着城上喝道:“杨林将军回来了,快快把门打开!”

    “杨林老贼,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然而临江城门并没有打开,城头上突然竖起汉军的旗帜,一个汉军校尉站了出来指着城下的杨林,新文礼喝道。

第1219章士为知己者死

    随着临江县城头上亮出了汉军的旗帜,城下的杨林,再也忍耐不住身体的痛苦,激愤之下,一口鲜血喷出,瘫倒在新文礼怀中。

    “将军,将军!”

    新文礼大惊,看着杨林身体好像有些不对,连忙一探鼻吸,却哪里还有气?

    隋末一代靠山王,被诸葛**上绝路,终因重伤不治激愤而亡。

    “将军死了?”

    “杨将军!”

    “杨将军走了?”

    新文礼身边的士兵们,一个个也是大惊失色,有些害怕,有的悲痛,神色各异。

    “杀啊!”

    正在此时,又传来了一阵阵喊杀声。

    新文礼向后看去,只见后方的江上,诸葛亮率领着兵马度船而来,左右两边,高思继,薛万钧的兵马下了山崖,沿着河谷奔临江城下杀来。

    前方的临江城进不去,水路,陆路都有汉军,新文礼已经走上绝路了!

    “将军,怎么办!”

    左右士兵见此情况都非常惊慌,询问着新文礼。

    新文礼放下杨林的尸体,提起手中的长枪,折断身上的箭矢,对着众将说道:“两位杨公对我们有厚恩,如今杨林公先死,我们岂能投降?当以死报之,兄弟们,随我杀,为杨将军报仇,死战!死战!”

    新文礼说罢,便纵马提枪,奔着河边杀去,想要拦截正在登陆的诸葛亮兵马。

    然而新文礼麾下的那些士兵,却不是个个都愿意死战的!

    人都是惜命的,或许有的人不怕死,但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不想死的。

    若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有着那种不可化解化解的矛盾,就像大汉和蒙古,就像安息和贵霜。那样的话,哪怕仅剩一人,也可能会死战到底。

    但这些士兵,显然是不想死,没有理由为杨林报仇而送命,只有极少数人跟着新文礼冲了上去,大约只有一百多人。

    而剩下的几千人,都是默默的走到了城下,在城头上汉军校尉的命令下,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沿着城墙蹲着,表示投降了。

    新文礼率领着仅仅百十人杀至河边,见后方只有百人,新文礼也不恼怒,大笑道:“今日能有这么多兄弟们陪着我,我黄泉路上也不寂寞了,兄弟们,随我杀啊!”

    “杀啊!”

    那一百多士兵,大多是杨林,杨素的心腹,要么就是刚才他们在江上行船的时候被汉军射死了亲人,这些人,打死都不会投降的。

    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对着左右说道:“这些人无法收降,只能杀之,放箭吧!”

    “给我放箭!”

    一个在江边,一个在江上,新文礼率领着的这百十人,说是死战,其实就是送死。汉军根本不会给他们短兵相接的机会。

    一根根箭矢射向了他们,在他们没有丝毫反抗之力的情况下,穿透了她们的身体,一具具尸体倒在河水之中。

    新文礼勇猛过人,挥舞着长枪还能格挡着一阵,但可惜汉军之中有花荣和王瞬臣。

    一个号称是小李广,一个是半日可以抽矢千发例无虚发的人。

    新文礼可以躲避,格挡普通士兵的箭矢,但难以挡住花荣和王瞬臣二人射出的箭矢。

    没过多久,新文礼便中了数箭,身体的动作慢慢迟钝下来,中的箭又慢慢多了,又过了一会儿,新文礼的身上插满了箭矢,仿佛被射成了一个刺猬。

    没过多久,这百十号人便都漂浮在河面上了,河面也被鲜血给染红,但这里属于长江支流,水流湍急,不过一会,鲜血的河水便被冲刷干净。

    诸葛亮率领着兵马也登录了河滩,登录之后,便让人清理战场。

    新文礼大军所用的船只上,尸体,箭矢都要清理,还有河滩这些。

    等整理完这些,已经是晚上了,晚上诸葛亮大军进驻临江县,那些战死被杀的士兵,也在白天被安葬起来了。不过是进行的乃是火葬和水葬,直接将尸体堆放在船只中,点燃船只,顺流而下,骨灰永远的沉入了长江之中。

    诸葛亮将众将召集起来,商议着下一步的进军方略。

    高思继拱手道:“如今我军已经拿下临江县,消灭了杨林和尚师徒麾下的一万五千人马。我提议,咱们应当顺江而下,杀到鱼复县,与刘裕都督合围鱼复了。”

    诸葛亮摆了摆手,笑道:“嗯?顺江而下只怕不行,我听幼宰说,从临江到鱼复县,还有一处重镇,那是杨素得知成都有变后,派遣大将来户儿经营的。”

    “哦?不知道在哪?”

    诸葛亮来到地图之前,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说道:“在这,驹忍县,来户儿引军五千占据在此地。而县城与长江相隔不过三十里,若我是杨素,必让来户儿在江上立下水寨,分兵水寨和城池,互为犄角之势,险峻之地,不好攻打啊。”

    薛万钧拱手说道:“都督,末将倒是有一计!”

    诸葛亮笑道:“哦,但讲无妨!”

    “今日投降的士兵有几千人,我军可以假扮成杨林军败卒,顺江而下,逃往来户儿水寨,趁机夺取。随后在与都督大军进攻城池,必能一举拿下。”

    诸葛亮点头笑道:“不错,此计的确可行!不知你们谁愿意冒险呢?”

    鲁智深拱手而出:“都督,我愿前往!”

    诸葛亮看了鲁智深一眼,摇头说道:“此事,只你一人却不够!”

    “此计策既然是我提出,我自然义不容辞!”薛万钧拱手道。

    “末将也愿前往!”伍天锡也拱手请战。

    诸葛亮大喜,道:“好,就由你们三人执行此项计划,带上三千士兵,假扮成残兵败卒,前去夺取水寨,本都督率领大军在后接应。”

    三人拱手领命:“诺!”

    兵贵神速,以免来护儿哪里得到消息,次日一早,薛万钧便带着鲁智深,伍天锡启程前去夺取驹忍水寨。

    而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大军在后方,两军相隔不过三十里,以这个区域的长江河段的落差,这三十里的距离,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可到达。

第1220章飞夺水寨

    次日一早,薛万钧,鲁智深,伍天锡等边率领着大军出发了。

    三千士兵假扮成残兵败将,顺流而下赶往驹忍。那些士兵乘坐的战船,正好是昨天杨林,新文礼大军中伏的战船,都非常残破。

    而诸葛亮则率领两万多大军在后,作为策应。

    战船仿佛离开弓弦的箭矢一般,顺着长江而下。

    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便可还,临江距离驹忍不过几百里,只不过大半日的时间,顺江而下便到了。

    大约下午三点十分,薛万钧领着船队抵达了驹忍水寨三十里之外,在往前行一炷香,便可至水寨。

    “诸葛都督如今到了哪里?”

    据斥候来报,前面不远就是来护儿在长江上建立的水寨,薛万钧便让船队停了下来,派人打探诸葛亮的位置。

    不过多时,斥候回报:“启禀将军,都督主力距离我军只有三十里!”

    “三十里?好!一炷香便可支援过来!”薛万钧点了点头,对左右说道:“船队来拔前往水寨!”

    “来拔!”

    船队继续向前,不过多时,薛万钧一行便在江面上望见了对面的水寨。水寨建立在长江江面上。

    这个河段的长江虽然狭窄,但水流却十分湍急,中间的长江深水区域,根本无法搭设水寨,水寨建立在两边,依托着山崖建立。两边的水寨中间则用数条铁索连接,挡住宽阔的江心。

    铁锁拦在江面上,想要渡过此处,就必须夺取水寨,解下铁索,否则就无法过江。

    薛万钧望着前方的地形,沉吟一阵说道:“左边水寨连接着县城,拿下左边水寨便可以了,船队向左边水寨行事!”

    船队渐渐靠近水寨。

    水寨上的士兵见此,连忙严阵以待,士兵拿着弓箭上前,剑拔弩张。

    水寨校尉站在高处,喝道:“前面是什么人,快快停船,否则我便放箭了!”

    薛万钧站在船头喝道:“将军不要切,我们是杨林将军麾下将士,杨林将军兵败被杀,我们是过来投奔来将军的。”

    水寨校尉却没有轻易相信,喝道:“先将船停下来,等我核实身份来进来不迟!”

    薛万钧又道:“来不及了将军,诸葛亮大军就在后面,快让我们进去吧!”

    校尉大喝道:“先停下来,我去通报将军!”

    薛万钧见水流湍急,眼下可以直冲进去就行,便下令道:“兄弟们快进船舱夺好,咱们一鼓作气冲过去!”

    士兵们闻言纷纷夺进船舱,薛万钧,与鲁智深几个人躲在甲板边的船沿下,薛万钧喝道:“将军不要放箭啊,诸葛亮就在后面,我们不能停下来啊。为了防止你放箭,我只好让兄弟们躲进船舱了。将军我们真的是自己人,千万不要放箭啊。”

    在一旁的鲁智深听得哈哈大笑:“哈哈,薛将军这谎话说的是越来越顺溜啊。要是我,指不定要犹豫不决呢。”

    薛万钧笑道:“他多半会射箭,不过到时都接近水寨了,我们也不怕他,小心点,别被箭给射到。”

    “哎!”鲁智深伍天锡应了一声,缩了缩身子,完全躲避在木沿之下。

    那水寨中的校尉,见船队越来越近,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放箭吧,要真是自家兄弟,射伤了该怎么办,不放箭吧,要是汉军来了又该怎么办!

    校尉旁边一个士兵提议道:“将军,还是放箭吧,大局为重,况且他们都躲进船舱了,就算真放箭,也射伤不了多少人。”

    校尉闻言这才定下决心:“给我放箭!”

    一阵阵箭矢射来,汉军都躲在船舱之中,并没有出现伤亡,并且此时放箭,已经晚了,船队已经距离水寨不过几丈远,听得砰的一声,船只便撞上了水寨。

    “你们到底是谁?”校尉居高临下,向着前面的战船喝道。

    “给我杀!”鲁智深,伍天锡,薛万钧等将忽然站了起来,手持盾牌挡住要害,身子一跃而起,挑入水寨之中。

    船舱之中,汉军也一个个手持盾牌,刀枪冲了出来。普通士兵没有伍天锡,鲁智深他们那样的弹跳力,无法跳上水寨,好在他们提前便准备了木板,在盾牌兵的策应下,他们搭设好了跳板,从跳板上登陆水寨。

    “是汉军,快放箭,快放箭!”校尉见了这等情形,哪里还看不清局势,连忙命令士兵放箭。

    只是汉军已经登录水寨了,他们这个时候放箭,又有什么作用呢?

    鲁智深,伍天锡,薛万钧三人并驾齐驱,直奔水寨上的高台上去。只要斩杀水寨校尉,便可平定水寨。

    校尉见三人冲来,后方还有大股汉军杀来,箭矢又射不到汉军,不由得大惊失色。

    箭矢这种兵器,在远距离其实更容易射中敌人,近距离的时候,敌人就在跟前,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手忙脚乱更射不中了。

    鲁智深步战最是凶猛,挥舞着一把砍刀在最前方,砍刀左右挥舞,不过一会,便杀到高台。那校尉见势不妙,拔腿就跑,鲁智深追到他身后,一刀砍在其背后,在一刀斩下其头颅。

    鲁智深提着校尉的头颅,复回高台,左右的士兵,都不敢动弹。

    鲁智深提着校尉的头颅喝道:“我乃大汉偏将军鲁达是也,你们的校尉已死,我大军就在后面,还不投降?”

    来护儿麾下就只有五千人,陆地的县城三千人,水寨有两千人,还一边一个,因此,这左边的水寨就只有一千人。汉军有三千人,人多势众,这些士兵不敢在战,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了。

    右边水寨的士兵想要过来支援,但汉军的速度却是太快了,他们还没有赶来,左边水寨的士兵便投降了,无奈他们只有退回去,等来护儿过来。

    然而来护儿还没到,诸葛亮便先率领主力大军到了,诸葛亮一到,那右边水寨的士兵见汉军人多势众,不敢继续反抗,也降了汉军。

    驹忍城,位于左边水寨方向,不足二十里路程,从左边水寨上岸,就可以走大路去驹忍县城。

    来护儿得到汉军杀到的消息,便带着城中兵马过来支援,行至半路,又有士兵来报,说汉军已经拿下水寨。来护儿麾下兵马只有三千,不敢跟汉军争夺水寨,连忙退回城中,打算据城而守。

第1221章猛将归降

    薛万钧这边率兵夺取了左边水寨,诸葛亮在后听得喊杀声起,大军顺流而下,直接迫降了右边水寨。

    驻扎在朐忍城中的来护儿闻讯派兵来援,却晚了一步,在半路的时候,汉军便已经控制了长江上的水寨。

    来护儿无奈,汉军人多势众他没有把握夺回水寨,只能率兵返回朐忍城驻守。

    拿下水寨之后,诸葛亮召集众将商议道:“我军突然而来,来护儿必定来不及巩固城防,兵贵神速,可趁机夺杀向朐忍城,一鼓作气拿下县城!”

    鲁智深,伍天锡二人没有杀尽兴,拱手请战道:“末将愿为先锋!”

    诸葛亮大喜,道:“好,就由你二人做先锋,率领五千兵马杀奔朐忍城,水寨之中,木料甚多,可速速用木料打造云梯,到了朐忍城便立刻进攻,以免来护儿巩固城防!”

    “诺!”二人拱手领命,

    当下,二人便点起五千兵马,水寨本就是用木材搭建,五千士兵合击,不过片刻便拆除了一些建筑,用这些木材打造了二十架简易云梯。

    云梯建好之后,伍天锡,鲁智深二人便带着五千兵马,杀奔朐忍城而去。

    诸葛亮则先在水寨之中整顿降兵。

    他先将投降的兵马全部安置在右边的水寨之中,船只则全部囤积在左边水寨。左边水寨连接着陆地上的朐忍城,右边水寨投降的士兵没有船只,就算想要叛变,也无法前往朐忍城帮助来护儿。

    随后,诸葛亮又派人打造了一些云梯,留下花荣率领一千兵马看管左边水寨,便带领着剩下的大军,杀奔朐忍城而去。

    却说那来护儿,得知水寨有失,心知汉军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朐忍城,便率领着兵马马不停蹄的返回朐忍城。

    回到城中,来护儿立刻命令士兵巩固城防,喝道:“速速将城中所有箭失,滚石运送到城头,另外再架起铁锅,煮熬金汁,汉军一会就要过来了。”

    士兵们闻言,顿时忙碌开来。

    然而未等士兵工作做完,伍天锡,鲁智深便带领着兵马杀了过来。

    来护儿脸色大变,惊呼道:“汉军来的好快,快,城中三千兵马,两千在城头驻防,剩下一千做后勤继续搬运军械!”

    而抵达城下的鲁智深,伍天锡二人见得城上忙碌的景象,哈哈大笑道:“都督果然是料事如神,来护儿果然没有防备,兄弟们,快快架设云梯,咱们一鼓作气拿下朐忍城,等他们城防做好了,想要拿下便难了。”

    这是千载难逢的先机,汉军士兵亦是深知这一点,要趁着敌军准备不足拿下朐忍城,否则等他们准备充足了,想要拿下朐忍城就会付出更大的伤亡。

    所以汉军士兵们顾不得伤亡,一个个大叫着,杀奔朐忍城。

    城头上,守城士兵们才刚刚搬来箭矢,成捆的箭矢还未拆封分派士卒,铁锅虽然架好了,但是大粪还没抬来上锅。

    面对汉军气势汹汹的进攻,朐忍城中的守军都非常害怕,手忙脚乱的拆着箭矢。

    见士兵们如此慌乱,来护儿大急,喝道:“给我丢石头,丢石头!”

    石头是目前朐忍城守军唯一能用得上的兵器,只是汉军携带了盾牌,石头并不能对汉军造成太大的打击,仅仅只是让汉军攀爬的速度迟钝了一些。

    伍天锡,鲁智深二人披坚执锐,亲自带头攻城。二人一左一右分别攀爬云梯,不过一会儿功夫,便爬上了云梯的顶端。

    大喝一声,二人便跳上了城头。

    来护儿只有一人,见两边都有汉将上城,迟疑了一会,便挑了长相更为魁梧凶恶的鲁智深杀去,并令剩下的士兵前去阻击伍天锡。

    鲁智深杀上城头,挥舞着砍刀逼退附近的守军,接应着云梯上的汉军上城。

    “汉将休狂,来护儿再此!”来护儿挥舞着铁枪赶到,铁枪一甩,便向着鲁智深杀去。

    “怕你不成!”见来护儿气势汹汹,鲁智深却没有丝毫惧意,挥舞着砍刀迎了上去,二人杀至一处,难解难分。鲁智深身后,那些汉军将士,则趁机攀爬云梯,上得城来。

    “系统检测到来护儿与鲁智深厮杀,鲁智深当前武力96,来护儿当前武力98。”

    来护儿武力在鲁智深之上,可是目前的形式,对于来护儿来说极其恶劣,影响了来护儿的发挥,二人却是杀得不分胜负。

    另一边伍天锡没有人阻拦,同样是杀上了城头,接应大队人马上城,在伍天锡的带领下,城头的守军没有能够阻拦汉军的。

    厮杀过了没多久,汉军便全部登上了城头,更有士兵趁机下城控制了城门,将城门给打开了。

    “降者不杀!”

    汉军有五千人,守军只有三千人,而且这三千人还有一千人忙于后勤,见汉军杀上城头,都不敢过来支援。因此城头上的两千多守军很快便被汉军杀的溃败。

    伍天锡来兵马之中来回冲杀,大声叫喝,逼迫他们投降,士兵们汉军势大,便陆续投降了。

    见士兵们陆续投降,只有来护儿还在负隅顽抗,伍天锡便提着长枪向来护儿杀去。

    来护儿正与鲁智深杀得难解难分,伍天锡突然赶来,一枪杆甩向来护儿的后背,顿时击的来护儿口吐鲜血。

    来护儿提着铁枪退到城边,神色戒备的看着二人。

    看着来护儿戒备的神情,伍天锡笑道:“来护儿,我想要杀你的话,刚才就动手了,投降吧!”

    来护儿向着左右看去,见士兵们投降了,来护儿并不想死,咬咬牙,将长枪弃于地,拱手道:“来护儿愿降!”

    此时,忽听得南边马蹄声大作,却是诸葛亮率主力大军赶来了。

    “随我去迎接都督!”见诸葛亮赶来,伍天锡,鲁智深二人拉着来护儿便往城下走去。

    不多时,诸葛亮率领大军赶到城下,三人来到城下迎接诸葛亮。

    二人指着身后的朐忍城说道:“都督幸不辱命,朐忍城拿下了!”

第1222章刘裕的窘迫

    “好,不过半个时辰便拿下朐忍城,果真是神速啊,想必这位,便是来护儿将军了吧。”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看着来护儿笑道。

    “罪将来护儿见过诸葛亮都督。”来护儿忙拱手行礼。

    诸葛亮扶起来护儿,笑道:“只要及时投降便是无罪,快起来。”

    “多谢都督!”见诸葛亮做出承诺,来护儿也松了口气。

    随后大军进驻城中,打扫战场。

    晚上,自然是摆酒庆贺。

    酒喝道酣处,大将伍天锡拱手说道:“都督,如今我军已经攻破了朐忍城,在往东便可以直接杀向鱼复,汇合了刘裕都督,灭了杨素老贼!”

    伍天锡此言一出,殿下众将纷纷请战。

    不想诸葛亮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可,我大军连日战斗,损失惨重,也都非常疲惫,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继续战斗。”

    花荣却反驳道:“都督,我军从江州杀到临江,在从临江杀到此处,都是坐船,将士不曾长途步行,何曾疲惫。除了今日攻城伤了百十人,哪里又有什么伤亡,为何不继续趁胜进攻呢!”

    “是啊都督,我们不疲惫!”

    “请让我们继续进攻吧!”

    诸葛亮放下手中羽扇,看着众将说道:“当初在成都是,常都督主动请战攻打杨素,然而陛下却选择了,并以治理成都为由留下了常都督。要知道我更擅长处理政务,陛下为何不留下我呢?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战功虽好,但也要适可而止,夜已深了,尔等回去歇息吧!”

    诸葛亮这话一说出来,比较聪敏的高思继,花容,薛万钧等人倒是听明白了。而伍天锡,鲁智深等莽汉却听得是一头雾水,一知半解不懂其意。

    诸葛亮说完便离开了。

    鲁智深摸着脑袋道:“这都督到底是什么意思啊,眼下咱们进兵,能够更快灭了杨素,为何要把功劳让出去?”

    花荣与鲁智深关系不错,拉过鲁智深,低声道:“都督的意思是,咱们立下的功劳已经足够了,刘裕都督那边却没有丝毫进展,击败杨素的功劳,咱们不能在夺取了。陛下派都督来攻打此处,也是希望都督能够适可而止,若是常都督来,就不会这样了。”

    另一边,高思继也将诸葛亮意思传达给了伍天锡。

    薛万钧对着众人低声叮嘱道:“这些事,不宜说破,咱们心知肚明便好。”

    众人点了点头,都表示明白,毕竟刘辩没有明确给诸葛亮下达过进军方略,诸葛亮透露的这些,都是他自己领悟的。

    有时候臣子需要领悟帝王的意思,但有时候却不能随便揣测。诸葛亮先前说的那些话,若是让有心人知道了,告诸葛亮一个妄揣圣意的罪名,可够他喝一壶的。

    不过刘辩派遣诸葛亮来攻打杨素,而不派遣常遇春来,的确是诸葛亮先前说的那种意思,诸葛亮是个聪明人,知道适可而止。可常遇春却不明白。

    治天下和打天下不一样了,若是刚开始,刘辩自然希望众将争功,能够尽快解决敌人。可如今,却需要一碗水端平,各大统兵都督的功劳,最好是能够平衡,这样谁也不会坐大。

    常遇春最小入川,功劳最大,所以刘辩入川之后,不在让常遇春用兵,而是派诸葛亮前来攻打杨素,而诸葛亮是个明白人,不会将所有的功劳给独自揽下,知道将灭亡杨素的大功让给刘裕,这样三大都督的功劳才能平衡。

    诸葛亮兵马就驻扎在了朐忍县,兵马暂时休整,不在继续进攻杨素。

    不过诸葛亮也跟众将立下了一个约定,那就是刘裕要是没有在半个月时间内击败杨素,诸葛亮就会起兵攻打杨素。

    毕竟诸葛亮不可能干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