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赵匡胤领命道。

    启用赵匡胤刘辩也有些无奈,但场中这些诸侯,孙坚,公孙赞虽强,但士兵纪律却不怎么样,刘虞,陶谦等为人老实,刘辩杀他们压不住士兵。算来算去,只有赵匡胤有这个能力了。

    “全军继续向西追击!”交代完事情,刘辩催动战马,又继续向西追击。

    而赵匡胤却是领着几百骑兵,带着百姓向东而去。

    赵匡胤能建立大宋,虽然皇位是从孤儿寡母手上夺过来的,最后又杯酒释兵权,降低武将的地位,但其能力却是有的,若不是死的早,说不定大宋也不会积弱。赵匡胤能做一国之君,自然深知百姓的重要性,民心的重要性,刘辩将百姓交给赵匡胤,却是放心了。(未完待续。。)

第134章洛阳城下

    张辽高顺薛安都等人率领着八万多抛下百姓,辎重,飞快往洛阳而去。丢下百姓,军队行军速度大大提高,一行骑兵,快马加鞭,往洛阳赶去。

    此时的洛阳,昨天晚上,忙和一天的并州三万兵马以及狄青的七千人马,早就累的精疲力尽,许多士兵都是直接睡在大街上。

    直到傍晚时分,一个个将士才逐渐醒来,回归队伍,听候指挥。

    而现在,城门已经被狄青率领的人马所控制。结束之后,所有将士都是登上洛阳城门。

    狄青,李显忠,夏侯渊,三人俱在一起。

    夏侯渊将林冲介绍给其他二人道:“这位是前禁军教头林冲,武艺不在某家之下,此次剿灭洛阳贼军,还多亏了林教头的相助!林教头有一腔报国之心,愿意加入并州军,相助陛下!”

    李显忠,林仁肇见林冲长得高大威勐,当即道:“林教头愿随陛下,我等便是同僚,自然欢迎之至,待见到陛下,定然向陛下举荐!”

    林冲闻言大喜道:“如此便多谢二位将军!”

    倒是狄青未发一言,他也是打算投靠刘辩,也没啥资格说举荐欢迎的话,只是向林冲抱拳微笑。林冲也认出了狄青,同样是抱拳一礼。

    五人寒暄一番相互熟识,此时太阳逐渐偏西,快要天黑了,五人围坐在一起商量着事情。

    “诸位,如今洛阳安定,我等是向西追击董卓,还是坚守洛阳,等待陛下攻破虎牢关,联合陛下呢?”李显忠向着四人询问道。

    “董卓向西已经两天,恐怕早已经进了函谷关,向西追击恐怕不妥?”林仁肇摇摇头道。

    “某家听说董卓只带了五万人马,如今咱们夺了洛阳,士气正盛,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函谷关虽是天险,但董卓前往洛阳,人手必定不足,某家愿为先锋,躲了他娘的函谷关!”夏侯渊三千骑兵定了洛阳,虽然因为西凉兵劫掠的缘故,但也是足以自傲的战绩。有了胜利,夏侯渊便想乘胜追击。

    李显忠眉头一皱,对于夏侯渊的提议,有些不太赞同便看向狄青道:“汉臣身为该当如何?”

    “某家认为不宜追击,董卓虽只有五万兵马,可俱是骑兵,在往西各处都是险峻之地,若有埋伏,咱们免不了全军覆没的危机!”

    “更何况董卓手下,还有吕布这万人敌!我觉得,若是追击,恐怕难有结果!”狄青摇了摇头道。

    李显忠等四人点了点头,对狄青的话表示赞同。

    林冲新近加入,又对军事不甚了解,应该只是听着,不发表意见。

    “并且有件事,某家一直想不通!”狄青眉头紧皱道。

    “何事?”夏侯渊连忙问道。

    狄青眉头紧锁道:“是李儒的下落,昨日他吩咐西凉李催劫掠世家富户,又吩咐郭汜迁徙百姓,又命我挖掘皇陵,焚毁洛阳!众将走后,他便不知所踪!但我屈身董卓麾下这么久,李儒这个人心狠手辣,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离开!某家感觉他还在洛阳之中!”

    “李儒李文优?当日陛下离开洛阳之际,曾经挟持太后唐妃!险些坏了陛下的计划!要不是杨继业将军父子救驾,恐怕陛下的计划就功亏一篑了!你说他还在洛阳?”李显忠一惊道。

    李显忠对于李儒的手段可是领教过了,为人歹毒狠辣,先不说当初洛阳挟持唐妃太后。就说眼前,让李催劫掠世家富户,郭汜迁徙百姓,狄青等人挖掘皇陵,焚毁洛阳。

    其手段狠辣,让人惊心肉跳,若不是李显忠得到神秘人的传信,恐怕洛阳已经沦为人间地狱。

    李显忠对于李儒忌惮不已,听闻李儒在洛阳,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李儒那叛贼在洛阳?某家带兵将他抓出来不就是了嘛!”夏侯渊起身道。

    “妙才不要冲动,先前百姓经一番劫难,已经吓得闭门不出,若是大肆搜寻,恐怕惊扰了百姓!”林仁肇连忙阻止道。

    “李儒这个人我了解,若是给他一点机会,恐怕洛阳就要毁在他的手上,看来我等只能守卫洛阳不出了!”李显忠阴沉道。

    “洛阳乃是陛下定下的根基,看来只能坚守保卫洛阳了!”林仁肇夏侯渊听此,也同意坚守洛阳了。

    先前他们听狄青说李儒命他焚毁洛阳,都是听得心惊肉跳,若是他们率军出击,如果李儒真的在洛阳,恐怕洛阳还是要被李儒一把火给烧了!

    “传令下去,命三千骑兵轮流巡逻街道,若有行迹可疑者,杀无赦!”李显忠还是不放心,令骑兵将领出动道。

    “末将遵命!”一边骑兵校尉拱手领命,下得城楼前去巡逻。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李显忠看着黑暗笼罩的洛阳城,不免有些担心。

    正在此时,东边传来一阵马蹄声响起的声响,李显忠五人闻声相视一眼,站起身来。

    一个小校飞快登上城楼道:“各位将军,东边城下来了大批骑兵,粗略看来,足有数万之众。”

    “走,过去看看!”李显忠五人连忙向东城楼而去。

    洛阳东城之下,张辽等人率领八万兵马已经兵临城下。

    “城上何人,某家乃温侯麾下张辽张文远,如今虎牢关已失,刘辩大军即将追来,还请将军开门放我等进城!”城下张辽急道。

    李显忠五人登上城来,天色黑暗之下,视线不好,城下看不清城上,但从城上去能看到只见城下人头颤动,足有数万之众。

    李显忠对狄青轻声说道:“先稳住他们,等待陛下过来,把他们晾在城下!”

    狄青走上前来道:“某家城门校尉狄青,城下何人?”

    “吾乃温侯麾下张辽,这里还有高顺,薛安都,张绣将军!虎牢关已失,还请快快放我等进城!”张辽再次喊道。

    “什么?虎牢关丢了?”狄青佯装大惊道。

    “不错,快快放我等进城,不然刘辩大军来临就晚了!”薛安都大生喝道。

    “如今黑夜,我也看不清你们到底是谁,休要心急,我去请示军师在做决定!”狄青推辞道。

    “等你请示军师,刘辩大军就追上来了,快快放我等进城!”张绣大怒道。

    “此时我做不得住,还请稍等一会!”狄青也是喝道。

    城下张辽等人一阵焦急,张绣薛安都脾气火爆之辈,当场破口大骂,但狄青却在不出生了。

    一时之间,局势僵持下来。

    而在洛阳城之内,一间普通的院落一中,其内一片黑暗。

    黑暗中李儒脸色阴沉。殿下还有数十手下站立。

    “大人,洛阳城戒备森严,我等准备出去放火,但是有着骑兵巡逻,难以得手!”一个手下道。

    “可恶,我精心布局,本可毁了洛阳,给刘辩荒芜之地,到底是谁泄露了我的机密?还是有人看破我的布局?”李儒鹰目中透着浓浓的愤怒。(未完待续。。)

第135章张辽的决断

    李儒脸色阴沉得坐在位置上。一边下人点燃了一盏油灯。昏暗的灯火,在摇晃中,李儒的脸色也显得极其恐怖。

    其内的下属一个个得都是吓得冷汗淋漓。先前李儒说是出现奸细了,那是不是在怀疑他们?

    李儒的心腹下属一个个跪倒在地道:“大人我们对您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出卖您的啊!恳请大人明鉴啊!”

    李儒心思百转,想着此次的布局:“某家先是散播童谣,随后命令李催秘密从黄河渡口赶回洛阳,又领命奉先星夜赶回,才命令张辽他们迁徙百姓。随后才向岳父提议迁都。”

    “这些事情,某家都是提前布局,迁都提议出来,事先并未通知任何人,李催乃是岳父心腹,现在他自己也丢了性命,根本不是他告密。而张辽等人还在虎牢关,根本来不及通知并州军马,狄青虽然是奸细,可他也是临时才得到消息,显然不是有人告密的。”

    “那就是有人识破了某家的计划?难道是那首童谣被人看破了?岳父麾下,只有文和有这个本事。可是文和跟我一般都是寒门出身,不会帮刘辩那边,他深谙自保之道,根本不会行此冒险之时!”

    “难道是洛阳中还有能人,仅仅凭借着这首童谣,看破了我的计划?”李儒眉头深锁,阴沉道。

    “你们起来吧,跟了我这么多年,某家这点信任还是有的!不过洛阳这段时间不太平,你们不要出去了,隐匿好自己!”李儒沉声道。

    “多谢大人信任!”一众李儒心腹松了口气站了起来。

    “大人,原计划作废吗?若是那皇帝得了洛阳,还不是任用世家压迫我等贫苦子弟?”一个手下不甘心道。

    “想要烧了洛阳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暗中寻找机会了。你们切记不可暴露身份,如今最重要的是使关东诸侯分崩离析!”李儒摇摇头道。

    “大人说句不好听的话,主公原先雄心大志,让我等佩服。只是这段时间,他沉迷权势享受,对待百姓又如此残暴。如今退守长安,想要成就霸业已经是千难万难。大人为何不另寻明主。”一个属下拱手道。

    “你说什么?”李儒眼中杀气腾腾,厉声喝道。

    “大人,老七说的句句属实,主公不值得我们为他卖命了!”其他下属也纷纷劝道。

    “自刘秀称帝以来,向来重用世家子弟,刘家江山不灭,我等寒门难有出头之日!主公不嫌弃我等粗鄙之人。对我有知遇之恩,甚至将女儿嫁于我,某实在不忍相弃,这些话某家不想在听到了?知道了吗?”李儒声音冰冷道。

    一众下属齐齐打了个寒颤:“是大人,我们知道了!”

    “你们下去吧,千万记住不要擅自行动!”李儒挥手道。

    “唉!”

    一众属下退下,李儒挥手拂袖扇灭灯火,室内重新变得漆黑一片,只留下李儒一声叹息。

    再说洛阳城下,张辽等人等了大约一刻钟左右,还是见城楼上毫无动静。

    张绣脾气火爆,冲着城楼上叫道:“怎么军师还不来,快快放我们进城!”

    张辽等的也有些心烦气躁了,道:“狄青校尉,刘辩麾下数万骑兵顷刻便至,还请快快放我们进城!”

    “还请稍等片刻,军师稍后便到!”狄青连忙稳住张辽。

    张辽见城门迟迟不开,不由得心烦意乱,往洛阳城中看去,但见漆黑一片,不见灯火,也听不到什么声音,至于城墙上更是黑漆漆的。

    张辽心里陡然咯噔一下,眼珠子一转对着城墙上喊道:“既然军师还没来,烦请将李催郭汜两位将军喊来!”

    “李催将军镇守黄河还未归来,郭汜将军已经随主公迁都长安去了!”狄青不明所以道。

    城下张辽听此已经,连忙下令道:“咱们不进洛阳咯,继续向西,进入函谷关。”

    张辽说完,率先催马马匹,绕过洛阳,向西而去。

    高顺薛安都,张绣等人连忙赶了上去。其后数万大军不明所以,但也是追了上去。

    “文远,你这是为何?稍等片刻便可进入洛阳了!”旁边高顺疑惑道。

    “进入洛阳,我看是死路一条!”张辽凝重道。

    “什么?”

    “怎么会如此?”

    薛安都三人大惊道。

    “先前我觉得洛阳太过安静,感觉有些不对劲,故而出言试探!”张辽解释道。

    “怎么,难道有什么不对劲的吗?”高顺解释道。

    “狄青不属于西凉嫡系,也不是我们并州军马,他所言本无任何问题,可错就错在没有问题!”

    “前日温侯离去,告诉我要护送丞相迁都长安,并且让咱们迁徙百姓汇合至长安。然后会合李催郭汜将军一同向西。”

    “可先前那狄青居然说李催在黄河镇守,郭汜将军去往长安!狄青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迁徙百姓的事,若是平时确实没毛病,可是狄青却不知道军师让我们迁徙百姓的事情,并让我们汇合李郭二位将军,这狄青是在说谎!”张辽一边纵马,一边向着身边几位西凉将领解释道。

    “这狄青为什么不放我们进城?我去宰了他娘的!”薛安都听此大怒,就要调转马头返回洛阳城下。

    “薛将军且慢,温侯告诉我,军师让李郭二位将军聚集洛阳百姓,汇合我等迁徙的百姓一同入长安,而先前洛阳一片安静,仿佛什么事也没有,这说明李郭二位将军已经遭遇不测,或许洛阳已经被狄青控制了!”

    “进入洛阳怕也是无用了,到时候刘辩率领关东诸侯兵临城下,我等也只是困守孤城,依我看,咱们还是尽快赶往函谷关,保存实力吧!”张辽连忙拉住薛安都。

    “唉,真是晦气,一败再败!”薛安都一巴掌拍在马背上。

    “不管文远分析的对不对,到时候只管将责任推脱给狄青便是!我等保存实力要紧!”张绣也是劝道。显然是怕刘辩骑兵大军追上。

    “那咱们便走吧!”张辽见几位都答应了,催马马匹,向西而去。

    洛阳东门,张辽领军离去,城楼上狄青几人见状眉头一皱。

    “他们怎么走了?难道我的话有什么疏漏不成?”狄青见城下大军撤退向西,眉头一皱道。

    “管不了那么多了,听城下张辽所说,陛下马上就到,我等待汇合陛下,再行追击吧!”李显忠望着下方不断向西的西凉军,轻声道。

    西凉大军撤退,没过多久,大约半个时辰左右,东边又是一阵马蹄声响起。

    李显忠几人神色一震,知道是刘辩率领大军赶到了。(未完待续。。)

第136章曹操请战

    张辽察觉洛阳异样,下令全军继续向西,往函谷关而去。洛阳城头的李显忠,狄青等人也不敢追击,等待刘辩等到来。

    不过半个时辰,洛阳东门城下,再次响起战马奔腾之声。

    “来者可是陛下?”狄青对着城楼下大喊。

    “吾乃杨再兴是也,城上何人?”杨再兴本想继续向西追去,却不想城上之将对刘辩好似颇为恭敬的样子,不由得回问道。

    “再兴,我是显忠啊!”城墙上,李显忠听出了杨再兴的声音,对着城下喊道。

    李显忠和杨再兴作为第一批投靠刘辩的武将,两人熟识无比,不比杨再兴与杨延嗣的关系差,但自从去年六月之后,李显忠镇守上党,杨再兴追随刘辩征战太原,就在没有见过面,因此听得杨再兴的声音,李显忠显得兴奋不已。

    “显忠?你是显忠?陛下洛阳城内是显忠!”杨再兴也听出了李显忠的声音,兴奋的大喊。

    城墙上,李显忠满脸欣喜对着林仁肇狄青等人道:“是陛下没错,诸位快随我出城迎接陛下。”

    “如此我等快快迎接陛下!”

    林仁肇等武将飞快下得城来,迎接刘辩。

    而城下的刘辩听得杨再兴的唿喊,第一反映不是兴奋,而是满心的疑惑。李显忠怎么会在洛阳?就算董卓迁都西凉,也不过两天的事情,李显忠怎么会如此快的速度?甚至看样子还掌控了洛阳。

    难道董卓是全军撤退,放弃了洛阳,可是以李儒的性格,怎么会让自己如此容易得了洛阳?不过见洛阳相安无事,刘辩却是松了口气。

    刘辩本以为,张辽大军,会进入洛阳,到时候待诸侯大军一起兵围洛阳。却不想城墙上的是李显忠。

    洛阳刘辩一直就想得到,从战略上讲,洛阳有关中之险,坐稳洛阳,就等于掌握关中富庶之地,敌人也难以进攻。

    并且从洛阳,向东可以进攻冀州,向南可以进入豫州,荆州南阳等地。百姓数百万,可以说是最容易发展的地盘。

    后世的几个国家都城,比如南京,北京等地,与现在的洛阳,从战略来讲,远远不如,从经济繁华程度来说,更是天差地别。

    从诸侯讨董开始,刘辩就担心董卓迁都,担心洛阳被一把火烧了。于是命令李显忠等人屯兵黄河,待洛阳一有变故,就来救援。其实刘辩对董卓火烧洛阳也没有太大的办法,只能尽力补救,而李显忠等留在黄河岸边的兵马,就是刘辩的后手。却想不到,居然有如此大的惊喜。

    “嘎吱嘎吱!”

    城门缓缓打开,李显忠,林仁肇,夏侯渊三人并排走来,其后也是狄青和林冲二人。五人之后,士兵火把高举。

    刘辩见李显忠等人到来,翻身下马,各路诸侯见洛阳城已经得手,显然不打算再行追击,一个个深受颠簸之苦,俱是下得马来。

    “微臣见过陛下!”李显忠,林仁肇,夏侯渊三人激动道。

    “罪将狄青见过陛下!草民林冲见过陛下!”李显忠身后,狄青,林冲也是向刘辩躬身行礼。

    “一别半年,辛苦三位爱卿了!”刘辩握着三人的手,将三人扶起,一阵寒暄。

    “汉臣乃汉室忠良,屈身董卓乃是行内应之事,怎么能是罪将呢?”刘辩走向狄青面前,扶起狄青道。

    “多谢陛下信任!”狄青满脸激动道。

    “这位是?”刘辩扶起狄青,看向林冲,先前听林冲自我介绍,刘辩心中激动不已。但刘辩却不能表现太过夸张,明知故问道。

    “这位是前禁军教头,林冲,绰号豹子头,某家此次能安定洛阳,多亏他相助!”旁边夏侯解释道。

    “哦?原来也是汉室忠良,待此次过来,朕必定论功行赏!”刘辩先许下空头支票道。

    “多谢陛下!”林冲听此,也是大喜。

    “妙才,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会在洛阳,董卓呢?”曹操也跟着走了上来,疑惑着问向夏侯渊。

    其他诸侯俱是走上前来,满脸惊异得看向李显忠几人。

    “陛下,兄长,董卓那厮已经带着伪帝刘协迁都长安了!”夏侯渊一脸愤恨道。

    “什么,董卓竟然迁都了?”

    “可恨,居然让那厮跑了!”

    “董卓何德何能,居然敢行迁都之事?”刘辩身后,一众诸侯议论纷纷道。

    “到底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会在洛阳的?”刘辩将满心的疑惑问了出来。

    “陛下路途劳顿,此时说来话长,不如先行进城,在一一向陛下道来!”李显忠见刘辩满脸疲惫,关心道。

    “那张辽呢?你们先前可见着了西凉大军?”刘辩却不急着休息,询问西凉军的去向。

    “那张辽行事谨慎,先前他率领大军想要进城,臣本想将他骗在城下。等待陛下到来,里应外合聚而歼之,可惜他甚为警觉,察觉到不对,就继续向西而去了!”李显忠解释道。

    “陛下,西凉贼子向西逃窜,臣认为应该继续向西追击!”刘辩身后,曹操立刻拱手道。

    曹操此言一出,一些诸侯立马不高兴了。

    “曹孟德,你安的什么心?此时天色已晚,在向西,便是险峻之地,若是有个埋伏,可怎么是好?”

    “我麾下骑兵早已经疲惫不堪,可是追不动了!”

    “此时天色黑暗,我担心有埋伏,若陛下有个闪失,我可担当不起!”公孙赞也是摇头拒绝曹操的提议。

    “陛下,此刻继续追击,不说能攻破函谷关,但也能剿灭那数万西凉兵啊,如此也能毁了董卓一般的实力啊!”曹操看向刘辩道。

    “那张辽高顺不是易于之辈,朕认为不可贸然进攻!”刘辩摇摇头道。

    曹操听刘辩这么一说,以为是刘辩的推辞,对于张辽,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哪里知道张辽的厉害?曹操觉得,西凉兵只是败军,若是乘胜追击,必然能大获全胜。

    曹操心下对张辽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西凉不过一群败军,只要率领几千兵马,都能追击,于是便道:“西凉众将,皆是无能之辈,臣愿率领轻骑追赶。”

    自古以来,以胜利之师,追击败军,以极少的兵力追击,都能取得胜利,曹操此言,并非龙穴来风。刘辩也并不是不想追击,一来担心有埋伏,二来各路诸侯也不想追击。

    “陛下,洛阳城中,还有三千骑兵,也愿随兄长追杀西凉骑兵!”夏侯渊也是请战。先前他甚至想最击董卓。如今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陛下,臣也愿前去追击西凉贼兵。”刘辩身后,夏侯也是请战。

    见曹操夏侯渊夏侯兄弟请战,刘辩又不忍寒了他们的心,只得点头道:“那好吧,朕这边还有五千骑兵,加上洛阳城中八千骑兵,便交由你前去追击西凉贼兵,待天色一明,朕便领军前去接应你!”

    “多谢陛下!”曹操大喜道。

    “不过张辽这人,你万不可小视,一路上须得小心谨慎,万不可掉以轻心!”刘辩不放心,还是叮嘱道。

    曹操虽然不明所以,但刘辩这一年来,先后提拔的林仁肇,范仲淹,这些人,的能力,曹操看在眼里,刘辩说张辽能力不凡,那绝对不是虚言,曹操点了点头,将其叮嘱记在心里。

    刘辩又看了一眼身边众将,对杨再兴,杨延嗣道:“朕恐孟德出现危险,只能辛苦两位将军陪孟德走前往追击了。”

    杨再兴,杨延嗣二人本就好战之人,听了刘辩的话,欣喜道:“陛下严重了,末将求之不得,谈何辛苦!”

    “有两位将军同行,必能大获全胜!”曹操欣喜道。

    事情商定完毕,曹操当即领了八千骑兵继续追赶西凉兵。而刘辩率领其他兵马先进洛阳休息,待明日一早,继续追击。(未完待续。。)

第137章夜谈

    七万多骑兵在洛阳城外就地扎营,刘辩与各路诸侯则是进入洛阳城休息。

    虽说董卓已经迁都长安,洛阳皇宫已经空了出来,但刘辩却是没有进入皇宫。李催率领骑兵屠杀劫掠洛阳世家富户,大部分的世家都被毁灭,许多房室空了出来。

    李显忠等人料到刘辩会来,便提前清扫赶紧,各路诸侯安顿好了之后,刘辩也是在一家富户中住了下来。

    曹操带着夏侯兄弟,杨再兴,杨延嗣前往追赶西凉兵。而刘辩身边,只剩下杨妙真,王越,李显忠,林仁肇,狄青,林冲几将,文臣有韦孝宽,荀,荀攸三人。

    而徐晃领兵镇守汜水关,卢植则是带领步兵在后跟谁诸侯步兵一起赶来。

    刘辩坐在首位上,看向跪坐在武将首位的李显忠道:“显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会在洛阳?”

    “陛下,当初您派兵五千并且传信给我,让我随时关注洛阳的情况,可是李催防备森严,可是前几日,忽然有一人传信到我军中,说董卓准备迁都长安,并且会撤回李催的兵马。洛阳可能会有一场浩劫!”李显忠向刘辩解释着。

    随后李显忠顿了顿说:“末将不敢大意,连忙传讯仁肇和妙才,他们领上郡西河的兵马,一共汇合三万兵马。某家便派人过黄河查看,果然李催的兵马不知所踪!但臣担心这是李儒的阴谋,于是将兵马隐藏在北邙山附近,准备见机行事!”

    刘辩点了点头,对李显忠的行事谨慎感到满意,道:“然后呢?”

    “这随后的事,就让汉臣来说吧!”李显忠看了一眼狄青道。

    刘辩看向狄青,示意狄青解惑。

    狄青拱手道:“两日前,董卓突然迁都长安,带着五万兵马和文武官员以及吕布前往长安,随后李儒召集李催郭汜,以及末将等人。命令李催劫掠洛阳世家富户,郭汜迁徙洛阳百姓!命令末将挖掘皇陵,只待百姓迁走,则火烧洛阳!”

    狄青说完,刘辩脸色铁青:“这李儒还真是狠毒,什么事都敢干!”

    “末将惭愧,但却不敢行如此混账之事,于是末将带着一万兵马,来到邙山脚下,歼灭了三千西凉羌胡兵,留下的都是愿意追随陛下的忠良!随后李显忠将军听到这边的动静,便出来查看!”狄青诉说着当日的情况。

    “随后末将回合汉臣的兵马,听了洛阳的情况,决定让妙才率领三千骑兵先行,援救百姓,我们几个领步兵在后接应。”

    “洛阳城虽然有四万多西凉兵马,但却相对分散,妙才领三千骑兵,厮杀半天,便将洛阳安定,而林教头,便是妙才遇到的,此次妙才三千骑兵定洛阳,也多亏了林教头相助。末将随后领步兵,斩杀残留西凉兵,收敛城中尸体,安定百姓,一天之后,陛下你们就到了!”李显忠适时接过话茬道。

    “干得漂亮!此次平定洛阳,你们功不可没啊!”刘辩扶掌大赞道。

    “多谢陛下夸赞!”李显忠几人满脸欣喜。洛阳乃天下第一城,几人以几万兵马拿下洛阳,确实值得自豪。

    “对了,那传信之人可留下姓名?此次洛阳安定,多亏了他的传信,朕要好好谢谢他!”刘辩向李显忠问道。

    “没有留下姓名,甚至传信的人,只是黄河边上的哨公,他只留下一封书信就走了!”李显忠摇摇头道。

    刘辩眉头一皱道:“那书信何在?”

    李显忠从怀中掏出一封属性递给刘辩。

    刘辩拆开书信,只见其上几个字:“董卓迁都在即,洛阳或有一场天大的浩劫,烦请将军早做准备,援救百姓!”

    这字一看就出自男子的笔迹,字迹磅礴大气,透着一股子自信。只是其上并无署名。

    刘辩眉头一皱,将其递给其他大臣道:“你们可认识这笔迹?”

    韦孝宽等人接过书信,一个个摇头。

    “这笔迹?是王司徒?咦不对不对,虽然有几分相似,可王司徒的笔迹却没有如此大气,如此张扬自信!”殿下一人接过书信摇头道。

    刘辩往殿下一看,却是校尉伍孚,乃是刘辩当初在洛阳,就追随刘辩的老臣。

    “伍校尉?你识得这笔迹?”刘辩问向伍孚道。

    “这笔迹有几分王允的模样,可王允的字深沉内敛,这字却张扬大气,不似王允那个年纪的人写出来的,倒像个年轻人的手笔,怪哉怪哉!”伍孚解释道。

    “王允?”刘辩眉头一皱。

    当初在洛阳,刘辩就派王越试过王允的口风,可惜后来王允纹丝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