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辩摆了摆手道:“你的意思朕明白,不过西部方面,大宛,康居等国已经与我大汉同气连枝。若是贵霜在与我大汉为敌,借用康居,大宛国力制衡贵霜便可,不会消耗我大汉太过国力。

    朕之所以要公开审判贵霜王,乃是为了让大汉百姓知道我大汉的强大,凝聚民心。同时震慑各路诸侯,异族。

    话不仅仅是说说,且要说到做道。当年陈汤说敢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那是击败匈奴之后,才说出这句话。如今朕是先放出这句话,在击败贵霜。朕之所以要公开审判贵霜波调,也是为了树立大汉的威信,让大汉周边强敌,在不敢冒犯我强汉!”

第998章杀鸡儆猴

    随着刘辩明确说出公开审判波调的原因,文武群臣这才释然。

    想当年汉武帝何等英明神武,但晚年却好大喜功,不断发动战争想要建立功勋,以正自己雄主之名。然而却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后来只好下罪己诏来谢罪。

    群臣怕的就是刘辩也像他祖宗汉武帝一样,好大喜功,频繁对外族发动战争,获得胜利,好让后世史书对他大加称赞。然而胜利没有获得,反而是消耗国力,民力,步上前汉由盛而衰的后尘。

    凝聚民心,震慑诸侯,四夷八方,扬大汉国威,巩固大汉政权,刘辩说出这几个理由,已经足够获得群臣的支持了。

    韦孝宽拱手说道:“还请陛下详细指示礼部该如何行事。”

    刘辩沉声道:“诸贵霜乃是西部大国,有民五百万,兵马三十余万,虽不如大汉强大,但乃是当今天下少有的大国之一。趁着安敬思还未到洛阳的这段时间,你便大肆宣传,宣传贵霜的强大,以及此次大战的详细经过。

    不过切记,不可虚假宣传,要将战事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给百姓听。朕的目的是让百姓知道我大汉的强大,知道能战胜贵霜的难能可贵,却不是让百姓目空一切,盲目的以为我大汉无可匹敌!”

    或许对于历史上鼎盛时期的大汉来说,贵霜算不得多么强大。当时大汉有民五千万,贵霜百姓只达到大汉的十分之一。

    但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大汉的国力是和贵霜差不多的,由于数十近百年的战乱,导致大汉人口急剧减少,人口也锐减到几百万,单说蜀汉,人口都才不到一百万。

    不过现在的大汉,虽然仍旧抵不上大汉巅峰时期的人口。各州人口加上新成立西州人口,幽州并州接纳的异族胡人,人口也才达到了三千万左右。但刘辩如今统治的州郡却是非常富庶,又有刘辩从系统兑换出来的粮食,以及发达的商业,超过了一百万强大的兵力。可以说综合国力,其实还是要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大汉。

    不过单看人口,兵力,以及西部的地理位置,贵霜也算得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以三千兵力攻破这样一个国家的国都,擒拿其国主,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诺,微臣明白!”听了刘辩的解释,韦孝宽顿时明白。

    宣传这件事情,不能轻也不能重,轻了的话,达不到凝聚民心的作用,重了的话,会让百姓盲目以为大汉强大无比,目空一切,这样一来却不能承受失败。

    所以只有宣传真实情况,不弄虚作假,使得百姓不骄不躁,对大汉产生归附之心,爱国之心,达到这种效果才是最好的。

    下朝之后,韦孝宽便发动人手,进行造势。

    首先,便是在闹市区域,张贴官府榜文,说明要在几日之后,公开审配贵霜王波调。

    旁边,还有礼部的官员在一旁讲解。

    韦孝宽最擅长的便是对人心的把控,他事先便对官员们想好说辞,没有弄虚作假。

    百姓最强大的地方,便是以讹传讹,人云亦云,无限的夸大事实。若是平时张贴榜文,没有官员在一旁讲解,只怕李存孝攻破贵霜国都,擒拿波调的事情会被无限夸大。

    比如说什么李存孝身高三丈,有三头六臂之类,又或者贵霜国是小人国,其国百姓皆尺高,李存孝一脚踢破贵霜城门之类的。或许谣传的比这个还要夸大其词?

    不过如今有官府派出的官员详细的讲解战事的经过,讲解贵霜的强大,这些百姓便会正视这件事情。

    官榜前的官员声情并茂,慷慨激昂道:“贵霜固然强大,但我大汉也不是好惹的,陛下在战前便警告贵霜,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不想贵霜仍旧冥顽不灵,如今终于遭到此等报应。

    但陛下乃是一国之君,说话要言而有信,贵霜王波调此人一力主张侵略我大汉。所以陛下决定,等波调运送至洛阳,陛下要在洛阳城中心,公开审判贵霜王波调的罪行,让其他国家,外族知道,我堂堂强汉,不是随便可以招惹的。

    到时候大家可以前去观礼,共襄盛举!”

    “生于大汉,我辈之幸啊!”

    “有大汉保护我等,什么异族,外国,在不敢越雷池一步,我等可以高枕无忧了。”

    “贵霜当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冒犯我们大汉,如今终于遭到报应了,公开审判那天,我定然要去看看。”

    “如此大胜,当浮一大白,诸位,紫轩阁,今日我请客,大家尽可以敞开肚子喝。”

    “放屁,就你有钱,我大汉对外获得如此大胜,今个大爷高兴,你们的酒钱我包了!”

    随着官员的讲解完毕,许多百姓感慨生于大汉的荣幸,感慨大汉的强大。而更多人则是主动掏开腰包,请亲朋好友前往附近酒楼吃酒,没钱的,也去附近茶楼喝茶,跟朋友分享心中的喜悦。

    一时间洛阳城中的酒楼,茶馆座无虚席,都在讨论对贵霜的胜利,以及几日后公开审判波调的事情。

    一连几日,洛阳城中都在议论此事,一时间洛阳百姓民心空前强大,甚至附近城池的百姓闻风,也往洛阳赶来,希望能够观看此次盛举。

    又一日早朝,韦孝宽满脸苦涩的对刘辩说道:“陛下,如今洛阳城中已经有附近其他城池的百姓赶来,只怕到时候城中布置的校场,无法安排那么多百姓前来观礼,并且百姓一多,踩踏之事,我们根本无法预防……”

    刘辩沉声道:“的确,洛阳城中心最多也只能安排万人前来,但我洛阳百姓,却有数十万。这样吧,将公开审判波调的时间推辞一个月,尔等在洛阳城外搭建高台校场,洛阳城外空旷,容纳数十万人不成问题。

    并且在过一个月,朕便要兵发兖徐,根据探子来报,益州,蒙古方面近日来蠢蠢欲动,你礼部可派人往益州,江东,蒙古等势力送去请柬,让他们派人前来观礼,正好让朕杀鸡儆猴!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终究太长了,搞不好会让其他州郡的百姓也前来洛阳,因此下令在此期间,其他州郡百姓,不得无故前来洛阳!”

    “诺!”对于刘辩的这个命令,群臣自然没有异议。若是在此次能够震慑蒙古,以及益州,江东等势力,导致攻打赵光义无人出兵相助,也省的到时候几面开战。

    随着刘辩的命令下达,洛阳百姓对于审判推迟之事颇为欣喜,他们知道刘辩是为了他们好,若是在城中审判波调,很有可能导致百姓拥挤出现死伤。而重新再城外搭建校场审判,便表示可以容纳更多的百姓前去观礼。

    而附近城池的百姓则是颇为抱怨,因为刘辩不准许他们无故前来洛阳。

    而李存孝已经秘密押运波调等人前来洛阳城附近,刘辩让李存孝将这些人安排在洛阳城外安置,以免进城惊动百姓,同时又派出锦衣卫,审讯除了波调之外的文武大臣。

    波调的心腹重臣,全部处死,其他势力的支持者,也全部处死?

    而亲汉者,刘辩则打算保留下来,日后放回贵霜,主持给予钱财,粮草,让他们在贵霜成立亲近大汉的实力。说白了,就是像抗战时期的日本一样,扶持伪军。

    至于波调,刘辩已经打算公开处决他了,所以他看都没去看,也没有让锦衣卫前去审讯,只要保证波调不死便可。

    随后一段时间,蒙古,益州,江东,兖州,甚至女真方面,也陆续收到刘辩的请柬。

    赵光义的兖州,距离刘辩势力最近,他是第一个收到刘辩的请柬的诸侯。

    赵光义收到刘辩的请柬,却是大怒不已:“刘辩这厮摆明了是要杀鸡儆猴,他下一个对付的目标便是我,居然还派人让我前去观礼,真是岂有此理,来人,给我讲刘辩使者杀了,在他审判波调当日送去洛阳,我杀鸡儆猴,树立威信?我偏不让他如愿,偏要落了他的面子。”

    “主公,万不可如此啊,刘辩为了审判波调,兴师动众,要是您这么做破坏了刘辩的计划,他只怕会……加大兵力,拼尽全力来攻打主公啊。”老谋士程昱闻言,连忙出来劝阻。

    “哈哈哈!”赵光义闻言哈哈大笑道:“程昱,我看你是老糊涂了,我就算不招惹刘辩,他冀州,青州,徐州,河内四地的兵马是摆着看的?左右他也要发动大军前来攻我,我难道还要给刘辩个面子,派出人手,配合他的计划不成?嗯?”

    程昱年过六十,听了赵光义的话,欲言又止,无奈叹了口气道:“既然主公执意如此,到时候便派我前去破坏刘辩的计划好了。老夫年事已高,也没办法出谋划策随军出征。不如趁现在还能动,为主公做点事情。”

    程昱乃是赵匡胤的心腹,赵光义向来不喜,闻言便道:“仲德既然主动请辞,那到时候就劳烦你亲自走一趟了。”

    殿下一众谋臣见此情况,心中暗道程仲德这一去,恐怕就不会再回来了。

第999章诸侯云集

    蒙古相对来说在并州北部,乃是第二个收到刘辩请柬的势力。

    铁木真拿到请柬,并没有像赵光义那样大动干戈,怒火中烧。赵光义如今那完全是破罐子破摔了。

    一般势力或者国家为了维持国家的颜面,维持大国该有的气度形象。其他国家送来请柬,邀请参加什么盛世。哪怕两国关系不好,就算不去参加,也不会杀害使者,故意破坏的。

    似赵光义这么做,完全是小人行径,为人所不齿的,哪怕程昱明知道过段时间刘辩派兵攻打赵光义的规模不可小觑,但还是劝阻赵光义这么做,乃是不想让赵光义失了气度。

    而铁木真则不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蒙古已经兵强马壮,一统北部万里草原,麾下百姓数百万口,兵马数十万,实力比之贵霜还要强大。

    铁木真不在乎刘辩杀鸡儆猴的行动,也不屑于去破坏他的行动。

    并州北部,漠南龙城,蒙古王庭之中。

    铁木真手持刘辩书信,对着麾下部将说道:“想不到贵霜如此不经打,居然弄得国都被破,国王被擒的局面。如今刘辩更是要举行审判大会,还邀请天下诸侯前去观礼,意欲杀鸡儆猴,做给天下诸侯,各路势力来看,想要震慑天下诸侯!”

    铁木真长子窝阔台不屑道:“如今我蒙古如此强盛,不破坏刘辩的计策便好了,哪里需要去看刘辩脸色,成全他的计策?父汉,以我看来,咱们不必派人前去。”

    铁木真摇了摇头道:“我蒙古与大汉立下休战五年之约,如今只不过刚刚过去四年,还有一年未到,拖雷那边,他出兵是攻打大宛,并未明确与大汉为敌。如今尚未与大汉撕破脸,双方还处于休战状态。

    既然刘辩派人来请,咱们便卖他个面子,扩廓,正好你妹妹在洛阳,便由你带人前往洛阳观礼,记住不要失了我蒙古的气度。”

    扩廓便是王保保的蒙古名字,几年前刘辩识破王保保妹妹杨敏的身后便将其纳之。后来与蒙古议和之时,以杨敏蒙古和亲的公主,嫁给刘辩为妃。铁木真派遣王保保前往大汉,一为打探大汉的情况,二来也可以让兄妹二人团聚一番。

    “大汗,在下也想前往大汉看看!”忽然,铁木真下手一个男子拱手说道。

    “嗯?”听得这男子的声音,殿内文武皆向着这男子看去,这男子正是郭侃。

    对于郭侃的出声,这些蒙古文武颇为意外,自从郭侃从西域过来之后,便很少在活跃还蒙古战场上,这些人几乎快要把郭侃给忘了。

    窝阔台见郭侃说话,郭侃与拖雷关系最好,窝阔台自然要打郭侃,当即说道:“郭侃,你可是汉人,我们蒙古生你养你,你这些年不思图报,如今主动提出要去大汉,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郭侃仍旧是看着铁木真,一言不发。

    铁木真脸色微沉,看向窝阔台喝道:“郭侃乃是我看着长大的,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你对他应该像对待兄弟一样。他不会背叛我,你也不该怀疑他,还不向郭侃道歉!”

    窝阔台连忙向着郭侃拱手道:“郭侃兄弟,我不该怀疑你,为兄在这里道歉了。”

    “不敢不敢!”郭侃拱了拱手,又想着铁木真说道:“大汉,去年母亲病故,她老人家的遗愿便是想要回到大汉故国安葬。此次我想去大汉,只是想为母亲寻找一块墓地,将母亲安葬在大汉国土,别无他想,还请大汗成全。”

    铁木真看着郭侃,看了一阵,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你母亲遗愿,那你就跟随扩廓一起前往大汉吧。”

    “多谢大汗成全。”郭侃就铁木真答应,冷峻的国字脸上终于泛起一丝笑容。

    而第三个收到刘辩请柬的诸侯乃是江东孙策。

    江东吴郡,吴县。孙策收到刘辩的书信,也是召集文武大臣前来商议。

    孙策看着手中书信,脸色阴沉道:“刘辩手下丞相刘伯温杀我父亲,我与刘辩有杀父之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如今刘辩居然主动派人来请我军前去洛阳。到了洛阳,刘辩必定接见我江东使者,公瑾,你在军中挑选死士前往洛阳伺机刺杀刘辩。”

    江东一众文武都知道与刘辩代表的汉室仇恨是无法化解的,面对孙策的命令,谁也没有反对。

    而益州,由于路途遥远,且在益州盆地,消息难以传达,所以是最后一个收到刘辩书信的诸侯。

    益州方面,如今已经不是司马懿一人做主了。当初刘璋刚开始继承益州之主,所以任用司马懿执掌大权。可司马懿对于益州来说,毕竟是属于外来户,益州本土世家豪强林立,且随着刘璋年纪越来越大,对于权利的**也越来越大。

    司马懿毕竟是一个外来户,且益州兵马,也大多是益州本土人士。刘璋若在,司马懿还能指挥得动这些兵马,但若是杀了刘璋自立,益州本土世家,豪强必定群起而攻之。所以司马懿只得不断放权。

    而刘璋也任命心腹从司马懿手中分权。

    原本以司马懿的能力,谋略,哪怕司马懿对于益州来说是个外来户,也是不会如此被动,被分去权利的。

    可这些年之中,也有几个人才乱入到了益州,比如高,杨林,杨素等隋唐大将。他们的植入身份乃是益州本土世家豪强,司马懿虽然厉害,但杨素的手段却是不比司马懿差,又有高,杨林从旁协助。这才导致司马懿在益州的权利越来越小。

    不过随着司马懿,杨素两方争权夺利的出现,却有导致了刘璋重新夺回了决策大权。这两方争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还得刘璋这个名誉上的主公来决定。

    成都刺史府中。

    刘璋高坐主位,左边乃是以司马懿,法正,吕布,高仙芝为首的外来派系。而右边,乃是以杨素,高,杨林为首的益州本土派系。

    而张任,黄权,吴懿等人也是三国本土人才,不过他们却并非是这两个派系中人,而是属于忠心于刘璋的心腹。不过相对于司马懿,杨素这两个巨头来说,张任,黄权等人显然没有多大的话语权。

    对于刘辩派人送来的书信,杨素,司马懿两方也展开了争执。

    杨素主张派人刺杀刘辩,杨素向着刘璋拱手说道:“主公,您乃是汉室宗亲,执掌益州,日后刘辩定来攻打。如今我手中训练了一支刺客,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派去洛阳,刺杀刘辩。若是能将刘辩除之,可保益州太平,甚至使主公霸业可期。若是失败,左右刘辩也要来攻打主公,主公也不损失什么。”

    司马懿却反对道:“不可,如今刘辩马上便要攻打兖州赵光义,主公上次已经与他说好,要帮助他。若是此次主公派人刺杀刘辩,必然打草惊蛇,使得刘辩对我益州大加防备。我正要准备派兵突袭关中,若是计谋失败,只怕不能帮赵光义解围。”

    杨素哈哈大笑道:“仲达你怕是想多了,就算你能在关中取得胜利,刘辩要扫平赵光义,也是轻而易举。更何况关中实力强劲,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如今我在巴郡打造战船,建立水军,以我之见,还不如攻打荆州,联合江东击败刘裕,凭借南方长江天险以拒刘辩。”

    司马懿与杨素二人不仅在对刺杀刘辩还是派出使者和平观礼这件事上产生了分歧。并且在对大汉战略上,也是意见相左。

    司马懿主张兵出关中,夺取关中之地,切断西凉西州与大汉的联系。而杨素则主张进攻荆州刘裕,拿下荆州,与江东联合,凭借长江天险来阻挡刘辩。

    听了二人的话,刘璋沉吟一番,还是决定刺杀刘辩,毕竟若是刘辩死了,他能得到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反正刘辩迟早要来打他益州,得不得罪刘辩都是没有关系的。

    “杨素,此次前往洛阳观礼之事便由你全权负责,仲达这件事你就不要干预了。你上次说进攻关中的计划,我很满意,还是尽快带上兵马前往汉军准备行动吧。”

    除此之外,天下势力之中还有女真。

    不过由于女真路途遥远,且在北方白山黑水之间,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足以派人前来,所以刘辩便没有派人去通知。而是让人将在昌黎关押的完颜阿骨打带了过来。

    完颜阿骨打作为女真前任狼主,代表女真前来观礼,也是足够的。

    除此之外,还有倭国国主卑弥呼女王,她一直停留在洛阳,等待刘辩出兵相助其复国,作为一国之主,自然也要邀请之列。

    并且这段时间,康居派出的使者也抵达了大汉,刘辩自然知道其前来大汉乃是寻求交好,所以没有忙着接见。大宛使者,刘辩也是没有接见,而是想要要等待审判波调之后,在接见这两个国家的使者,将好消息与百姓分享。

    是以大宛,康居二国,也属于观礼的国家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西凉边境羌族的各个部落首领。臣服于大汉,且已经搬入大汉领土居住的胡人首领,由于这些胡人尚没有与大汉融合,其中居心叵测的胡人部落也有几个。是以刘辩将他们也邀请了过来,意图震慑他们。

    蒙古,女真,倭国,大宛,康居等外族,还有内地初赵光义以外的两大诸侯,大汉周边小族部落首领,以及臣服大汉的胡人部落首领。

    一时间,有近百个大小势力齐聚洛阳,他们有的他们有的心怀善念友好,有的却心怀杀意。一时间洛阳城,也成了天下的焦点。

第1000章公开处决

    一个月之后,天下各路势力派遣的使者皆陆续来到洛阳。

    虽然康居距离大汉最远,但他们却是在李存孝离开大宛没几天便派遣使者前来大汉,因此比之蒙古,江东方面还要来的更早。

    反而是距离洛阳不算遥远的益州方面,那里路途险峻,反而是最后一个抵达洛阳的。

    一时间洛阳城中,天下近百个邦国,诸侯,部落云集。

    上至蒙古,康居,大宛等大型国邦,中有大汉境内诸侯势力,下有异族麾下各个部落。他们齐聚洛阳城中,一时间洛阳城中热闹非凡。

    各路使者都被礼部安排在城中驿站之中,其中大宛,康居,益州,江东等方面都有使者前来求见刘辩。但刘辩都是回绝,表示有什么事情,在审判波调之后再说。

    刘辩心知,大宛,康居二国应该是前来纳贡送礼感谢之类,这种事情,当然要放着天下各个势力的面进才行。到时候审判完波调,此二国上表称臣,却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康居,大宛两国的使者可能也明白了刘辩的用意,一次求见不成便在强求,整日带着麾下使团游览洛阳周边风景名胜,好不自在。

    而益州,江东等势力,刘辩却是懒得搭理他们,锦衣卫无孔不入,两方前来洛阳的目的,刘辩已经了然于胸。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至。

    阳春三月,天清气朗。

    洛阳城外洛水两岸,长满了一排排杨柳,春风中,柳枝随风摇摆,好似婀娜多姿的女子翩翩起舞。

    洛阳城外巨大的平原之上,在平原中心,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高台。高台有九米高,站在台上,俯瞰下方平原,所有事物可尽收眼底。

    平原已经被礼部发动人手,土地修整得十分平整,洛阳城两万禁军,将平原分割成无数个区域,百姓入场,有士兵保持秩序,可保证其安全。

    此刻平原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单单洛阳城,便有数十万,在加上这段时间从其他各地前来百姓足有百万之多。

    不过刘辩觉得百姓太多也不是好事,于是下令老弱病残幼不得前来,以免出现混乱无法顾及。如此一来,前来观礼的人数这才大大减少,不过如今聚集在平原上的,也有近三四十万人。

    高台上刘辩端坐正北主位,下方左右两边则坐着各个国家势力的使者。

    如康居,大宛等小国小邦见了高台四周的数十万青壮百姓,不由得看的头皮发麻。想想他们国家,百姓也不过数十万,兵马也才数万左右。可大汉光是国都洛阳的百姓,人口就达到了百万之众,青年男女便达到了数十万。

    大汉光是一个国都的人口,便将他们一个国家给比了下去,康居,大宛的使者对于跟大汉获得友谊,不由得感到庆幸。此次公开对大汉上表称臣,想必日后没有哪个国家敢来近犯他们了。

    而益州,江东方面派出的使者,皆脸色阴沉无比。想想刘辩势力光是洛阳城便抵得上他们治下人口的一半,这还只是一个城池,若是其他地方相加,国力不知碾压益州,江东多少倍。若是刘辩发兵前来进攻,又不知能抵挡多久?

    至于大汉周边的异族胡人领袖,面对这等阵势更是瑟瑟发抖,心中发誓绝对不能在招惹大汉。而已经归附大汉,在大汉境内生存的胡人部落之主,也是吓得冷汗淋淋,决定已经要按照大汉规矩办事,不能再违逆大汉政府了。

    各路势力之主,反应各不相同。

    除此之外,还有两人也值得一说。

    一个乃是倭国女王卑弥呼,如今他倭国被灭,只能逗留在大汉,希望大汉能够出兵相助他们倭国复国,见得大汉如此强大,卑弥呼一双美目看向刘辩,不停的打转,思考着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刘辩答应出兵。

    还有一个也是被大汉囚禁的女真之主完颜阿骨打,此刻他被囚禁一年有余,满脸沧桑,头发也变得花白,他怔怔的看着高台下的数十万前来观礼的百姓,不知在想些什么。

    平原之上寂静无声,刘辩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诸位使者代表的势力,有的乃是与我大汉相交莫逆的国家,有的与我大汉素有仇怨,有的则是我大汉臣属。不过是何身份,尔等能够前来,都是我大汉的朋友。

    此次邀请诸位前来,乃是为了见证一件事情,三个月前,贵霜无故扣押我大汉商队,朕出言警告,不想贵霜居然变本加厉。先是攻打大宛,后又近犯我大汉西州。

    朕有言在先,敢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朕对贵霜先礼后兵,劝说未果,无奈发兵大宛,助大宛破敌。麾下将士出征前也曾立誓,不破贵霜,势不回还。如今耗时两月,我大汉攻破贵霜国都,擒拿贵霜王波调以及贵霜文武百官而还。

    朕既然战前立下誓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便要说到做到,波调乃是一国之主,所以朕召集各位前来,一同观礼,以正我大汉之名。”

    “大汉万岁,陛下万岁!”

    “大汉万岁,陛下万岁!”

    刘辩话音落下,便听得台下百姓欢呼雀跃,那声音仿佛一道道惊雷,此起彼伏,洛阳城方圆数十里之地,也都传遍了百姓欢呼之声。

    一众使者听着这欢呼声,一个个眉头紧皱,脸色阴沉,大汉的民心太强盛了!

    刘辩压了压手掌,台下百姓欢呼声这才停了下来:“来人,将波调以及贵霜一干奸臣给朕带上来!”

    由于高台被百姓包围,一但发生混乱,刘辩这边也无法走出,所以高台之下已经挖掘了暗道。波调以及麾下王公大臣也被藏在暗道之中,否则他们提前露面,百姓肯定会群情激奋,群起而攻之的。

    当波调以及数十个贵霜文武大臣被带上高台之际,下方百姓顿时高声呐喊:“杀了他们!”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今日算是遭到报应了吧?”

    “以为距离我大汉远超可以胡作非为吗?”

    “杀了他,杀了他!”

    刘辩压了压手掌,百姓停止躁动,刘辩又想着下方台阶上的文武官员喝道:“邢部尚书狄仁杰,督察院长华歆,大理寺卿包拯何在?”

    “微臣在!”三人拱手出列。

    “朕让你们审理波调以及他麾下王公大臣,尔等可有结果?”

    狄仁杰拱手说道:“在场之人,波调身负十八大罪,其下属文武,也人人有罪,罪状已经列好,请陛下过目!”

    谢谢文武大臣,都是刘辩决定要处死之人,而其他亲汉派,刘辩已经派他们返回贵霜,并且命令赵云暗中扶持,在贵霜建立一股亲汉势力。

    “念!”对于狄仁杰递来的奏折刘辩没有去接,而是让其大声宣读。

    三人早有准备,人人手中都有一个奏折,上面内容都是一样的。

    狄仁杰率先说道:“滋贵霜王波调,有罪共计一十八条,一者为王不仁不义,贸然发动战争,至四国百姓死伤!”

    另一边包拯又道:“二者为王不公,与大汉有约在先,却公然扣押我国商队……”

    随后华歆又说出第三条,狄仁杰又说第五天,三个大汉顶尖律法方面的大臣轮流向百姓汇报者波调的罪行。除了波调以外,还有其他大臣,多的罪行有数条,少的罪行有十数条。

    虽三人轮流汇报,但也要耗时良久,真不知狄仁杰,包拯等人是怎么想出来了,那些个罪行刘辩都没听说过。倒是高台下的百姓,听得津津有味,狄仁杰,包拯等人,皆是刚直不阿,审判之时更好似阎罗判鬼,这些百姓只觉有趣,却不觉枯燥。

    三人说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