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匡胤就这么一个条件?”孙策继续询问道。

    赵普回答道:“不错!主公就提出这么一个条件,不过主公还有一个请求,全凭将军定夺。”

    “说来听听!”

    赵普拱手说道:“刘辩实力强大,你我双方虽然联合,但与他抗衡,只怕是旷日持久。因此为了两家更好的合作,主公希望你我两家联姻,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合作。”

    “此事暂且不提,我军在此,我便是想联姻也没时间处理。”孙策眉头微皱,摆了摆手说道。

    孙策知道赵匡胤没有妹妹或者女儿,也就是说联姻,是孙策这边嫁女。孙策有一妹,如今不过十来岁,哪里肯嫁去兖州。

    “那请将军提条件!”赵普见孙策不愿,也不强求,拱手询问道。

    “我也只有一个条件,请你家主公出兵南阳,攻打南阳。”孙策看着赵普说道。

    赵普沉吟道:“我家主公在豫州屯兵十余万,本就是要对付汉军。如今南阳兵力被刘裕带走大半,主公肯定是要对南阳动手。只是传闻刘辩要御驾亲征,战事肯定不会顺利。”

    “刘辩他要御驾亲征?”孙策大喜道。

    “洛阳的斥候是这么说,但南阳方面还没有动静。”赵普点头说道。

    孙策冷哼一声说道:“哼,刘辩洛阳兵马虽有十万,但有五万只是去年招募,他最多带兵五万。如今你我两家联合,兵力有二十多万,胜于刘辩,此次不说要擒拿刘辩,也要一举铲除刘辩在南方的势力。”

    “我便回去通知主公,先尝试攻打南阳,若是刘辩果然御驾亲征,咱们在从长计议。”赵普起身向孙策告辞道。

第784章辽神初战

    却说赵普出使江东,促使孙赵联盟达成之后,便立刻启程,返回豫州禀报赵匡胤。

    自江东攻打荆州开始,赵匡胤便一直下令豫州方面密切关注南方的战局。

    后来小将闹大胡山,逼死曹洪,陈群主张与刘表合作之后。赵匡胤便敏锐的察觉到了荆州方面会发生一场大战。

    便在那个时候,赵匡胤便调集了兵马,在豫州汝南郡内准备了十万兵马。

    赵匡胤麾下三州,兖州是他的大本营,当年又有青州青壮投降,梁山投降,如今兖州有兵马二十万,不过一般这些青州大部分都在屯田。若是发生战事,二十万兵马也动用不了,因为兖州的经济无法支撑,只有防守的时候,这些兵马才能发挥出作用。

    而徐州方面,也是直接投降的,兵马方面也有十余万,豫州方面袁术旧部大多投降赵匡胤,情况也差不多。

    因此此次大战,当然是就近原则,动用豫州境内的本部兵马。如此路途较近,消耗也少一些。

    兵马虽是豫州本部兵马,但在将领之上,赵匡胤却是大气十足,抽调了境内大部分将领。

    除了豫州将领曹仁,曹彬,曹纯等曹姓将领之外。

    赵匡胤还从兖州调集杨大眼,越兮,曹宁,以及新投奔的王彦章等四员大将。

    而许褚,史万岁,便与赵匡胤守兖州,侯君集则率领众将守徐州。

    赵匡胤深知刘辩麾下猛将的厉害,因此一次性调集众多大将,以便面对汉军之时,能够占据优势。赵匡胤真的是被打怕了,当初在冀州战斗,猛将方面便被刘辩压制,这一次赵匡胤不信联合了江东,猛将方面还是被汉军压制。

    赵匡胤如今便已经亲临汝南,只等着赵普带着好消息回来。

    数日过后,赵普北上返回汝南,带回了孙策的答复,孙赵便正式联盟了。孙策派了人手待在汝南,跟随赵匡胤一起出征,以便传递消息。而孙策那边,赵普也留下了亲信待命。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大使馆,用来传递两国消息一样。

    赵普传来的消息让赵匡胤非常兴奋,若是孙赵两家联合,实力就算不如刘辩,但也能抵挡住刘辩的攻势。

    挡住其攻势之后,北方还有两大异族霸主,日后刘辩交战,南方这边在寻觅机会攻打。这天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南阳方面有兵马三万,由张辽率领驻扎在宛城,你们有没有办法攻打?”赵普将孙策答应联盟的好消息说了出来之后,赵匡胤便看着众将询问道。

    “我军拥兵十万之众,宛城守军不过三万,自然是一鼓作气拿下宛城,占据南阳了。”

    一校尉回答道。

    “不可,宛城乃是天下坚城,城内粮草,器械都十分充足,又有三万兵马,我军虽有十万,但短时间却拿不下来。更何况洛阳方面传来刘辩出兵的消息,我军短时间拿不下来宛城,刘辩必定发兵来救。”赵匡胤摇了摇头,拒绝了强攻宛城的建议。

    刚返回汝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赵普向着赵匡胤献计道:“主公,我有一计。”

    “军师快快道来。”赵匡胤大喜道。

    “主公,我军可以分兵两路,一路攻打宛城,为佯攻,另一路则前往樊城,拿下空虚的樊城,掌控汉军的水军大寨。如此一来,宛城张辽这边势必心中急躁,想要出兵去救,如此一来,宛城这里便又有了破敌之机!”赵普拱手说道。

    “拿下樊城?”赵匡胤看着地图一阵沉吟。

    “主公,樊城是荆州的门户,我军奇袭樊城,便等于是守住了南郡。既可以北拒汉军援,我军又可以从樊城南下襄阳,攻打刘裕,与孙策夹击刘裕,这是两全其美之计啊。”赵普向着赵匡胤解释道。

    赵匡胤听罢大喜,当即拍板道:“便用军师之计,兵分两路,佯攻宛城,突袭樊城。”

    “众将听令!”赵匡胤看着众将冷喝道。

    “末将在!”

    “我豫州兵马大多熟悉属性,虽然没有水军,但掌控船只不成问题。曹彬,你先将兵马分成两部,将熟悉水性的与不属性水性的区分开来。”赵匡胤看着曹彬下令道。

    樊城一带,有汉军水寨,根据斥候得来的消息,里面肯定有战船。赵匡胤手下虽然没有水军,但他也知道去了樊城,肯定会涉及水战,因此提前挑选熟悉水性的士兵前往樊城。

    赵匡胤手下这十万将士大多来自淮南,熟悉属性,因此赵匡胤这一次是占据了很大的便利了。

    赵匡胤继续下令道:“兵马分成两部,由曹彬,曹仁,统帅四万兵马前往宛城。由我亲自率领其他人马袭击樊城。”

    “诺!”众将拱手领命。

    “曹彬,你在宛城城下驻扎便可,若是得到我拿下樊城的消息,你便放出消息,埋伏宛城兵马,不成便南下与我军汇合,若刘辩兵马提前抵达,你不可与之交战,南下与我军汇合便是。”赵匡胤叮嘱道。

    曹彬排着胸口保证道:“主公放心便是。”

    “嗯!”赵匡胤点了点头,对于曹彬,曹仁的能力还是相信的。数年来,也没出现过纰漏。

    接下来,众将便清点兵马,分出熟悉水性的,与不熟悉水性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淮南人靠着淮河生存下来,便自然熟悉水性。一番清点下来,十万人马,有七万多人熟悉水性。

    赵匡胤取熟悉水性的六万士兵,曹彬取余下四万。一同发兵往南阳而去。

    在南阳郡边境叶县一带,二人便分兵而行,曹彬先往宛城,赵匡胤带着大队人马攻打樊城。

    不足三日,曹彬便带着大军兵临宛城,至于樊城在更南边,赵匡胤大军抵达,还需要几日时间。

    四万大军兵临城下,在宛城之外安营扎寨,也不准备攻打,只是日夜巡逻,防守得十分严密。

    城内张辽得到消息,便召集麾下众将前来商议。

    “据探子来报,赵匡胤在豫州集结了十多万兵马,如今这四万兵马兵临城下,其他兵马动向犹未可知,定有其他行动。”张辽看着众将分析道。

    “陛下还有今日已经启程离开洛阳,预计三日便能抵达宛城,到时候陛下一到,宛城城外的赵军兵马定退,将军有何忧虑?”一个校尉毫不在意道。

    张辽抚须说道:“城外的兵马不用再意,赵匡胤的其他兵马却很有可能攻打樊城去了。”

    “攻打樊城?”众将闻言皆是一愣。

    张辽点头解释道:“眼下樊城兵马不过三千,赵军占据樊城,就等于切断了南阳与南郡的联系。到时候陛下援兵到了,也无法南下到达南郡,反而是赵军兵马,那樊城上次被摧毁,重新建造之后,规模堪比宛城。只需要少数兵马便能驻守。到时候赵匡胤只用占据樊城,防守我军。派出兵马前往南郡对付刘裕都督。那都督岂不是瓮中之鳖?”

    众将一听,皆心惊不已,若是真被赵军拿下樊城这个军事要地,到时候对于大汉的局势,相当不妙啊。

    如果赵军利用得好,便能全歼南郡刘裕的兵马,在之后兖州出兵许昌攻打宛城,两路夹击,便能灭了刘辩在南方的势力,将汉军赶回武关以北。

    张辽看着众将说道:“辽不过一降将,得赵子龙将军看重,得陛下宽恕,得刘都督重用,难报大恩。城外赵军虽多,但却立足未稳,以为兵马多出我军一万,我军便不敢攻击。

    我军自然不能让他如愿,当反其道而行之,抓住机会,迅速击败其兵马,随后前往樊城,不可让樊城落入赵军之手。诸位将军可敢与辽同战?”

    一众将士听得热血沸腾,拱手大喝道:“愿陪将军死战。”

    “好,诸位将士随我往城外一观!”张辽大喜,带着一众将校前去观察敌情。

    赵军营寨建立在宛城以北十里之外的平原上。

    张辽与一众将校出了城内,来到城外附近的一座高山上,居高临下,才能俯瞰全局。

    “将军,赵军营寨虽然还未建造成功,但一看这局势,便知道主将是一个深通兵法之人。而且两侧都有兵马防护,不好攻打啊。”一个校尉看了一阵,指着赵军营寨一脸郁闷道。

    随军木料曹彬是从汝南带过来的,只用兵马搭建,营寨一天可成。只有一万人马搭建营寨,其余三万人马守护在营寨四周防御,可以说是坚不可摧。

    “话虽如此,但我军却是不得不攻,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军远道而来,我军以逸待劳,若是不能将其击败,有何颜面穿这身铠甲?”

    “将军你就说怎么打吧!”

    “还怕了赵军不成?”

    众将被张辽这么一激,一个个义愤填膺,都被激起了战斗之心。

    张辽回答道:“我军人少,想要击败赵军唯有袭击,让其仓促应对。我观其兵马虽然防御森严,但总要吃饭吧?稍后我率领一支精锐骑兵,趁着赵军用饭之时突袭杀出,你们率领主力在后,定要大败赵军。”

第785章威震天下

    张辽带着众将返回,派人准备好兵马,便在城头上观察情况。

    “赵军攻打宛城仓促得很,因此携带的干粮肯定不会太多。必然要生火做饭,待望到炊烟升起过后半个时辰,我便领骑兵突袭。”张辽立于城头向着众将解释道。

    “将军,为何要等炊烟生起后半个时辰才动手?”一个校尉疑惑道。

    张辽解释道:“行军大灶,煮熟东西需要半个时辰,待炊烟升起过后的半个时辰。赵军士兵肯定已经准备吃饭,甚至已经在吃饭,这个时候咱们前去突袭,他们肯定是仓促应战,准备不足的。”

    “将军说的有理,这个时候咱们去攻打,他们手里的碗放也不是,丢也不是,肯定不知道怎么办。”一个校尉想通了事情的关键,拍手笑道。

    古代,特别是三国这个人命贱如狗的时代,吃的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人为了吃的,命都可以不要。一但张辽在士兵正要吃饭的时候突袭,士兵就会陷入一个抉择之中。

    是吃饭还是去作战的抉择,若是去作战,他们放碗又是一个问题。我打完仗还得回来吃饭,因此他们有的会丢了饭碗去作战,有的会轻轻放下,等打完了仗在回来吃。

    这些虽然只是很短的一点思维时间,但张辽率领骑兵突袭,同样不需要太多时间。能在这个时间里突袭进入赵军之中,打乱赵军的阵型,不让他们列阵防御,胜利就属于汉军了。

    内城城下,兵马已经枕戈待旦。

    张辽与一众将校在城头耐心的等待,此时北方赵军方向炊烟已经生起。

    半个时辰过后,张辽下了城头,翻身上马手提长刀,带着八百骑兵纵马而出。后面一众将校带着步卒紧紧跟上。

    片刻时间,张辽便带着骑兵抵达赵军营寨之外。

    过不出张辽所料,此时赵军正在用饭,原本一万多士兵在平底上搭建营寨,四个方面都有士兵防守。而现在伙头军在营寨内部已经煮好香喷喷的米粥,东面方向防守的士兵已经进入营寨排队吃饭。

    大部分士兵已经等到吃的,正蹲在地上,享用热气腾腾的米粥。

    “东边士兵进营寨用饭去了,咱们往东面杀去。”张辽一马当先,向着营寨东面杀去。

    “有敌人来袭,快快迎敌!”营寨内部,曹彬,曹仁也在用饭。见张辽带着骑兵突袭而来,连忙丢了手中碗筷,指挥士兵抵御。

    曹彬曹仁也算良将,他们用兵谨慎,已经做好防御措施。但也没想想到宛城内的士兵居然敢攻打他们,在人数上赵军可是优于汉军啊。

    我们人多,你凭什么打?

    曹彬曹仁都存在这个心里,但张辽已经猜到赵军大股兵马有可能前去攻打樊城了。所以这一战,他必须打,也必须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们人多,我军便凭勇气胜之。

    眼看着张辽便要率领骑兵冲到营寨之中,可是士兵还没有列阵迎敌。

    “吃什么吃,打完了在吃!”曹仁一巴掌将一个士兵手里的装着米粥的碗给拍飞冷喝道。那士兵刚才吹了半天,已经将米粥给吹凉,正要大快朵颐,张辽便率兵来攻。见敌人不多,那士兵本想喝完再去抵御,没成想一碗米粥被曹仁给拍了。

    士兵一脸可惜,但东西都洒了,也吃不成了,只能提起兵器过来御敌。

    但这个士兵的手里的碗有曹仁去拍,其他士兵却无人阻止。尽管有的士兵知道事情的轻重,将吃的放下,准备先对付敌人。但更多的士兵却是饿怕了,想先吃完再对付敌人。

    可是时间不等人,顷刻之间张辽已经带着骑兵冲入赵军营寨之中。

    “叮,系统检测到张辽率领骑兵与赵军作战,张辽当前率领的骑兵数目为八百,触发精骑属性,武力加二,统帅加二,当前张辽武力98,统帅97。”

    “给我杀!”张辽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已经与一一些拿起兵器御敌的士兵厮杀起来。

    身后的八百骑兵也各个凶猛,挥舞着手中兵器,不断刺杀马下的敌人。

    “区区几百骑兵也敢逞威?”曹仁冷喝一声,翻身上马,提枪来战张辽。

    二人拍马战至一处,张辽认出这是赵军主将,便拼尽全力,一刀向着曹仁劈来。

    “系统见此到曹仁与张辽交战,张辽当前武力98,曹仁武力91,统帅95,智力83,政治75。”

    “咔嚓!”想见一刀劈下,直接将曹仁手里的白蜡杆制长枪给劈成两截。曹仁惊骇不已,只得用半截枪杆抵御,左支右绌了几个回合,哥哥曹彬拍马赶到。

    “贼子休慌,可识得我曹彬曹国华吗?”曹彬挥舞着长枪,嘴里大喝道。

    “徒有虚名之辈!”张辽冷喝一声,手里的长刀砍向曹彬。

    “系统检测到曹彬与张辽交手,张辽当前武力98,曹彬武力89!”

    曹彬武艺更是远不如张辽,只一个回合便被张辽砍断了兵器,张辽正要一刀取他性命,正好被换了兵器的曹仁给拦下。

    但曹仁武艺也远不如张辽,斗了几个回合也抵挡不住,只得拍马离开。张辽则紧追不舍,不给曹彬,曹仁阻止兵马抵挡的机会。

    张辽就率领骑兵追杀二人,二人抵挡不住,只得逃出营寨,夺取营寨外面防守的大军之中。

    营寨内部,虽然近万士兵,但早已经是混乱不堪,此时汉军三万主力大军也已经赶来,在张辽的带领下,杀的赵军大败。

    营寨内士兵抵挡不住,逃出营寨向着赵军队伍逃去,曹仁在营寨外面收拢兵马,又想着营寨内的汉军发起进攻。

    说来也是有趣,本来这营寨是赵军建立的,却被张辽突袭,杀得军中士兵大乱,汉军主力趁机赶来夺取了营寨。

    两军交战,有掩体的一方自然占据优势。汉军夺取了赵军建立的营寨,便利用营寨与赵军厮杀。

    赵军几番冲杀,想要夺取营寨,但数次被汉军击败,反而折损了数千兵马。

    “当年你们跟随袁术就打不过我们,现在换了主子又怎么样?人多又怎么样,还不是我军的对手。”赵军之中,有将校认出了当年袁术的旧部,出言嘲讽道。

    曹彬曹仁二人脸色铁青,不是指挥不当,而是兵马的作战能力,汉军就是强于自己的兵马,就是打不过人家。

    “赵军士兵已经胆怯,兵马损失惨重,兵力也不占据优势了,咱们乘势杀出,击退赵军。”张辽又带着骑兵杀出向赵军发起突袭。

    无人挡得住张辽,曹仁,曹彬又不是张辽的对手,面对张辽只能败走。汉军乘势杀出,一番激战下来,将赵军杀得大败。

    曹彬曹仁这个时候哪里还敢留在宛城,只能带着兵马狼狈向南方樊城方向逃去。

    逃出数十里,曹彬让人清点一番伤亡,已经损失过半,只剩下两万人马。而汉军却没有损失多少人马。

    曹彬曹仁一脸羞愧,不过一天时间,便被汉军击败,而且还是在人数多余汉军的情况下,这让他们怎么去见赵匡胤?怎么面对昔日的同僚?

    曹彬一向自诩是赵匡胤手下第一大将,今日却被吕布的一个家奴击败,曹彬只羞愧的想要抹脖子自刎了。

第786章名士出山

    曹彬曹仁一起之内败于张辽之手,心高气傲的曹彬羞愤不已,恨不得抹脖子自杀。

    辛亏是曹仁拦住了他,说道:“哥哥,我们虽然有过,但最不至死,如今主公正是用人之际,你应当保全身体继续为主公效力才是,切莫做这种傻事啊。”

    曹彬仍旧是放不下面子,曹仁继续劝解道:“如今主公还在赶往樊城的路上,咱们若是现在就去找主公,让汉军追赶上来,可能会坏了主公大事,只得一路拦截汉军,拖延时间,让主公先拿下樊城再说,这两万大军还需要兄长你来指挥呢。”

    “对,我还要拦截汉军南下,还得留有用之身帮助主公呢。”听了这话曹彬才放了自尽的念头,重新恢复了自信。

    却说张辽击败曹彬之后,留下五千兵马镇守宛城,便率领剩下的两万五千余人南下准备保卫樊城。

    而曹彬曹仁得知张辽南下,则是且战且退,为赵匡胤拖延时间,让他能够拿下樊城。

    张辽率领的汉军虽然势如破竹,但曹彬曹仁用人命来填,还是成功拖延了张辽南下的速度。

    三天时间张辽才南下抵达樊城所在的邓县境内,但这个时候,赵匡胤拿下樊城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张辽的耳中。张辽率领轻骑前往樊城视察,城头上了已经立上了赵字大旗。

    “没想到我日夜兼程,赵匡胤的兵马还是快了一步,成功拿下樊城,如此一来,情况便大大不妙了啊。”张辽望着樊城城头上的赵字大旗一脸郁闷道。

    “将军,陛下如今已经抵达宛城,咱们先在朝阳镇守,将事情通知给陛下吧。”副将建议道。

    “只能如此了。”无奈之下,张辽只能在新野镇守,同时快马加鞭书信通知已经抵达宛城方向的刘辩。

    此时樊城之中,赵匡胤看着下放跪倒的曹仁曹彬二人一脸失望。

    他虽然成功夺取了樊城,但也不过是刚刚拿下,樊城守军不多只有三千,但却抵抗的非常激烈。曹彬曹仁这个时候赶来,手下只剩下一万多兵马,也就是说曹彬他们刚到宛城就被人家给打败了,一路败倒樊城这来。

    得知赵匡胤也不过是刚刚拿下樊城,曹彬曹仁又惊又羞,说道:“我们二人无能,败于汉军之手,差点坏了主公大事,请主公责罚。”

    “我说你们……”赵匡胤看着二人满脸的失望之色,想了想还是没说,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如今樊城已经拿下,就当你们过来与我汇合了。你们的过错暂且记下,待战后在行处置,先起来了吧。”

    “多谢主公!”二人松了口气,站起身来。

    “报!启禀主公,我们已经找到汉军水寨,但水寨内空无一船。所有船只都不见了。”正在此时,一个校尉走了进来禀报道。

    “不可能,水寨里怎么可能没船?”赵普当即站了出来,指着那校尉说道:“你再去找找,兴许是汉军藏起来了。”

    校尉摇头说道:“我们找遍了水寨,但就是一条船也找不到,江上游下游也搜寻了十来里,也没有船的踪迹。”

    虽然战船对赵匡胤没用,但眼下赵匡胤占据樊城,是需要船只过河的。并且在荆州大战,有船只肯定会方便一些,因此赵匡胤拿下樊城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去寻找船只。

    “怎么可能,据周瑜所说,汉军共有两批船只去了江夏,第一批是两万水军的船只,第二批是三万。先前我观察樊城四周山林,发展树木砍伐很多,这些树木足以打造容纳数十万人的战船出来,汉军运走的不过一小部分,其他战船去了哪里?”赵普沉吟着说道。

    “会不会是周瑜那厮哄骗军师?”越兮看着赵普说道。

    赵普摇了摇头道:“不会的,他欺骗我有什么好处?这些战船都是汉军的,我们要了没有用,除了渡河之外都要烧毁。并且山林中被砍伐的树木做不得假,汉军肯定还有战船。”

    赵匡胤脸色有些不悦,原本水寨里的战船不见了,就表示事情出现了变故,局势变得有些扑所迷离。这显然是对他不利的。

    赵匡胤看着那士卒说道:“你再去找,船只出水寨,这么大动静瞒不过百姓,你去上游下游询问百姓,务必给我弄清楚汉军战船的去想。”

    樊城与襄阳之间便是汉水,汉水从西部高山发源而下,而武关群山之中,又发源出均水,析水。这两条河流加上汉水,在武当一带交汇,形成庞大且的湖泊。

    此时,武当山脚下,巨大的湖泊之中,赵匡胤遍寻不得的战船,便都停泊在这里。

    数十艘巨大的楼船,数百艘斗舰,数不清的走舸小船,将武当山下的湖泊给填补起来。

    河水自武当山汇入湖泊当中,靠近武当山的一搜斗舰之上,三层高的小楼顶部,一男子独守耳机,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战船,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又有些希冀,欣喜。

    男子背后放着一张小桌子,桌上摆放着三两盘精致的小菜,一壶葡萄酒,一盏白玉夜光杯。

    男子约摸三十五岁上下,一身白衣貂裘,身长七尺,容貌清瘦,身材略显瘦弱。但其负手而立的姿态,却如渊岳峙,好似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这男子便是武当书院赫赫有名的谢安谢大夫子,教育界名气第一,名字直追万世师表的孔夫子。

    谢安手中摩挲着酒杯,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战船,良久无语,随后一口将美酒灌入口中。喃喃道:“本来不想出仕,但这一天还是来了!”

    “叔叔!”便在这时,谢安身后响起几个声音。

    谢安回头看去,见是几个青年,摇头一笑道:“你们几个来这做甚?”

    “叔叔,你在这里站了一天了,如今该你上课了,许多学生慕名而来,都等着急了。”一青年拱手说道。

    “韶儿,回去告诉他们,从今晚后不用听叔叔讲课了。”谢安看着那青年说道。

    “啊?叔叔不讲课了?”青年看着谢安一愣,旋即看了眼前一望无际的战船,点了点头说道:“叔叔让堂弟将战船藏在这里,如今荆州大乱,祸事将来,叔叔只怕也不能独善其身了。”

    谢玄看着这青年笑道:“韶儿,你是我谢家最聪明的孩子,便是玄儿有些地方也比不上你。如今叔叔出士,你有什么打算?”

    谢韶说道:“叔叔,侄儿自幼身体虚弱,自从投靠陛下以来,得洛阳神医调理身子,如今休养这么些年,身子也将养好了。叔叔既然要出仕,怎么少的了我?我谢家年轻一辈共有四杰,总不能让谢玄那小子把名头都抢了去!”

第787章不要跟朕装逼

    谢家年轻一辈人才不少,除了谢玄之外,还有谢韶,谢渊,谢朗等人。

    不过这四人当中只有谢玄是历史上东晋大将,乃是谢安携带出世。其余几个,都是三国本土陈郡谢家的人才。

    不过他们虽然不是历史上谢家的芝兰玉树,但谢安的教育能力却还在,有谢安的教导,他们仍然是难得的人才。

    特别是谢韶,才气不在谢玄之下,精通政务,能力不凡。

    “叔叔,你让堂弟把船只藏在武当湖中,但只怕也隐瞒不了多久吧?到时候赵军追寻而来,又该如何是好?”谢韶看着谢安询问道。

    “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不用担心。”谢安摆了摆手,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看向身后一个约摸十五岁上下的青年说道:“琰儿,你带着这封书信骑马去一趟新野,将这封书信交给陛下。”

    谢琰,是谢安亲子,精明干练,善于统军,谢琰接过书信,疑惑道:“父亲,陛下来了新野吗?”

    “赵军如今进攻樊城,陛下兵马抵达宛城之后,宛城方向的赵军必退往樊城。到时候陛下就会南下新野,准备夺取樊城。你去新野,陛下若是不在,你等一两天也就是了。”谢安沉吟道。

    谢安虽然智谋出众,但也算不到张辽能够击败宛城方向的曹彬,曹仁。不过就算此事与谢安的谋划有所出入,也无伤大雅。

    此时新野方向,刘辩也率领大军拿下,抵达新野。

    “陛下,末将无能让赵军夺取了樊城!”刘辩一抵达新野,张辽便向着刘辩请罪。

    “赵军人多势众,分兵行之,夺取樊城你也没有办法,你能击败宛城方向的赵军,已经十分难得。”刘辩扶起张辽,排着他的肩膀宽慰道。

    “只是如今赵军占据了樊城,对我军的形式非常不利了。”张辽一脸忧愁道。

    “放心吧,傅友德刘裕不是庸才,他们肯定也想到了赵匡胤会攻打樊城,已经早有准备。”刘辩取出刘裕几日前从襄阳送给他的书信,递给张辽。

    张辽接过一看,兴奋道:“原来樊城内的粮草辎重都已经转移,水寨内的战船也送到了武当书院那边,如此一来,赵匡胤虽然拿下了樊城,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