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匡胤逃入邺城,见着崔浩连忙拱手道谢:“多谢崔浩先生接纳,否则我军恐怕一败涂地,后果不堪设想。”
崔浩摇头苦笑道:“哎,要不是我让杨将军去投降,也不会连累你军。说到底,我还得向你赔罪。”
一边杨大眼也愤愤道:“那汉军当真奸诈,我一去投降,他们便收了我军的兵器,士兵被他们送去了荡阴。我得知刘辩的计策,没有兵马相助也是无能为力。”
赵匡胤道:“此事怪不得你们,刘辩军中刘伯温曾经计杀孙坚,端的不可小视。是我自己心急想要击败刘辩,不想却差点被刘辩给灭了。”
赵匡胤望着身后的一群残兵败将,心里一阵发苦,而崔浩看着赵军,心道如今邺城之中,忠于袁绍的兵马不过两千人,日后又该何去何从?
赵普见崔浩眼中露出迷茫之色,拱手而出对着崔浩说道:“崔先生,如今袁绍的兵马已经全部没了,袁绍也病重在床,覆灭之局已经显而易见,然而先生乃是人中龙凤,不知有何打算呢?”
第649章异族猛将组团来袭
当赵普见到崔浩一脸迷茫之时,连忙上前问道:“崔先生,如今袁本初在冀南的兵马已经全军覆没,你家主公也病重在床,可以说袁绍覆灭已经是转眼之间,不知你有什么打算呢。”
赵普说着,用手肘戳了戳赵匡胤,二人同窗多年,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的意思。赵普这是要为赵匡胤收服崔浩呢,这是示意他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呢。
崔浩眼神迷茫,倒也没注意二人的小动作,赵匡胤眉头一皱呵斥道:“则平,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冀州南部的兵马虽然灭了,但冀北尚有颜良,韩猛率领的七万大军,太行山一带,还有张燕的两万黑山精锐,冀州富庶,转眼间也能拉起数万青壮。本初兄虽然卧病在床,但只是小疾,很快便能康复,很快各路诸侯便能围攻刘辩,刘辩只占据冀州魏郡,本初兄重现雄风反败为胜也是易如反掌。你断不能在这个时候说丧气话。”
赵普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此言差矣,虽然冀北还有颜良的七万大军,但却不敌薛仁贵的雄狮,冀州虽然富庶,但这些年也把底子给打光了,袁本初他又不得民心,这种情况下,还有谁能替他卖命呢?”
“崔先生,俗话说良情择木而栖,我家主公忠厚睿智,此次出兵援救袁绍,可是下了血本。本来主公他可以撤退,但却还是进来邺城坚守,要知道以主公的实力,在刘辩手里夺下邺城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家主公还是义无反顾的进来了,这是为何?还不是为了先生这样的智者吗?如今袁绍覆灭在即,不如先生你转投我家主公,为我家主公出谋划策,也算是为袁本初报仇了啊。”
赵匡胤脸色一沉,训斥道:“则平,不要胡言乱语,我虽然求才若渴,但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趁人之危。若是崔先生愿意,我自然是扫榻相迎,若是先生不愿,则不能强人所难。”
崔浩被二人说的心乱如麻,崔浩他不是个愚忠的人,当初刘辩发动商战,触及他世家的利益,崔浩也想与刘辩手下谋士较量一番。如此才出山相助袁绍,但这两年来,他一手将袁绍扶持强大,袁绍对他是言听计从。到底是有了感情,但刘辩来攻,短短一个月,便摧毁了他一手编制的世家。
崔浩不甘,刘辩的速度简直是太快了,快到崔浩的计策全盘崩塌。这样一来,就打击了崔浩的信心,同时也让崔浩迷茫起来。是继续帮助袁绍,还是令投他人,又或者是以身守节,还是隐居深山呢?
崔浩脑子犹如一盘浆糊,二人的话崔浩听得更是心乱如麻,拱了拱手道:“崔某身体不适,便先行告退了,如今邺城之中,已经没有了我军兵马,还请赵使君派兵驻扎各处!”
崔浩说完便离开城头,赵匡胤叹了口气道:“如此智者,不能为我所用,真是可惜了。”
赵普笑了笑说道:“其实不然,崔浩他没有死志,只是如今冀州覆灭在即,他有些迷茫罢了。待袁绍一死,主公说几句好话,还怕他不投靠于你吗?来前,我已经差人前往清河县,请崔氏搬往兖州,有家族所累,害怕崔浩不归顺主公吗?”
赵匡胤大喜道:“不想军师已经做了这等安排,此次我大军虽然折损数万,但却得崔浩与杨将军这等人才,如此算来,倒也不亏。”
杨大眼就在一旁,去年袁绍与赵匡胤攻打青州,间接害死花云,赵匡胤就派人联络了冀州的将校,官员,杨大眼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杨大眼是有归顺赵匡胤的意思的,如今赵匡胤的兵马坐镇邺城,杨大眼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赵匡胤的下属。
赵匡胤拍了拍杨大眼的肩膀说道:“今日多亏你冒死突围,你先下去休息休息,刘辩大军今晚不会攻打邺城,明日一早,你在配合我军驻守邺城!”
“是!”杨大眼拱手退下。
第二天一早,刘辩已经重新建立起一座大营,战死的两军将士,也被归顺的袁兵埋葬。
新建立的大营之内,刘辩一脸困倦,听着下方岳飞禀报道:“陛下,两军将士已经被安葬在附近山脉,我军阵亡六千余人,赵军伤亡三万六千余人。原来的营寨有医官在处理,应该没有大碍。”
“赵匡胤中了埋伏,想不到战损比居然只有六比一,这赵军不可小视啊。”刘辩抿了抿嘴说道。
“主公,赵匡胤手中最强大的兵马就是青州兵,当年他得到百万人口,二十万青壮,效仿陛下屯兵,得兵马十几万,如今陛下一战便消灭其五分之一的兵马,已经是极其难得了。并且赵匡胤如今屯兵邺城,则未尝没有消灭他的机会啊。”郭嘉拱手笑道。
刘辩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赵匡胤偏要来趟这趟浑水,朕定要他有来无回!”
刘伯温拱手而出:“陛下,恐怕来趟这趟浑水的还不止赵匡胤一人,根据各地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其他诸侯也有动静了。”
刘辩精神一振,沉声问道:“有哪些诸侯出兵了?”
“一共三路兵马,第一路是益州刘璋的兵马,刘璋以司马家司马朗为军师,张任为大将,又以吕布为先锋,率兵八万出祁山,逼近关陇大道!”
“第二路为西凉蒙古拖雷,如今他已经调集七万精锐逼近金城一带。”
刘辩眉头紧皱说道:“益州兵马出祁山紧逼关陇大道,蒙古兵马逼近金城,这是又要效仿当年突袭长安,两军联合啊,看来孟德是有的伤脑筋了!”
“陛下,可有旨意要传达过去?”刘伯温拱手问道。
刘辩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如今孟德驻守西凉黄河东南,占据黄河天险,前段时间灭了韩遂,兵力大增,朕又让夏侯敦随时增援,抵御蒙古不成问题。若是并州以北蒙古并未大举入侵,可让夏侯渊也出兵西凉,并入孟德麾下。”
“可是益州兵马也不可小视啊!”刘伯温迟疑道。
“益州兵马?朕已经调李显忠担任雍州都督,麾下有贾诩,狄仁杰出谋划策,薛安都,高思继,诸葛亮,谢玄等人,防备益州不成问题。”刘辩摆了摆手说道。
“这……”刘伯温听得一阵头发,除了薛安都之外,高思继,谢玄,诸葛亮可都是无名小卒,这些人能和益州悍将吕布,张任,张辽等人相比吗?
但刘辩如此自信,刘伯温也不在说其他了,毕竟就算刘辩想要帮忙,也没有多余的兵马可以调派。刘伯温只能心中暗暗祈祷长安的兵马能够抵挡益州的进攻,否则眼前的大好局面势必要毁于一旦。
“益州蒙古是一路,还有一路是谁?”刘辩继续问道。
“还有一路乃是幽州刘备,刘备派麾下大将关羽关胜等大将合五万兵马攻打渔阳!”刘伯温拱手回答道。
“刘备……”刘辩听了一阵无语,如今渔阳方面有狄青的三万兵马,宇文成都四万骑兵随时支援,这刘备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去攻打渔阳。难不成他又什么秘密武器?
不过刘辩却丝毫不担心,渔阳方面有宇文成都这员猛将,就算刘备手下大将齐出,也奈何不得。刘备敢出兵,或许是不知道宇文成都的厉害!
“当初朕准备攻打袁绍时,公达就提醒过朕,想不到大多都应验了。好在铁木真大军并未南下,其余的都好对付,对了,荆州刘表处,可有消息传来!”
说起刘表,刘伯温神色古怪拱手笑道:“陛下,这刘表您不必担心,说起来微臣都想笑。”
刘辩笑道:“这憨货又闹出什么事了?”
刘伯温笑着说道:“根据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大战前夕崔浩就派人联系了他。他麾下文武也建议刘表出兵南阳,这刘表却不敢,众人好说歹说,刘表才派人北上打探情况,却正好得知高昂战死的消息,那官员回去一说,刘表就彻底熄灭了出兵的打算。”
刘辩摇了摇头笑道:“朕这个皇叔还真是给皇室丢人!好了,三面战场朕出兵之前就已经做出了安排,你们不必担心,好好整顿兵马,专心攻略冀州,今日你们都累了,暂且下去休息。来日在商量如何夺取邺城!”
“诺!”众文武皆拱手退下,刘辩也在营帐中准备休息,正躺下,突然系统之中想起了提示:“系统检测到袁绍病死,由于冀州之主袁绍死亡,其子嗣皆被宿主擒拿,因此系统断定袁绍势力被灭,袁绍灭亡,由于战争并未结束,系统之评价其为三级大事件,加上先前高昂战死,共计乱入四人,请宿主记好!”
“袁绍就这么死了?”刘辩眉头紧皱,只感觉这一切太简单了,短短不过一个月,杀了他两个儿子,一个大将就把他气的病死了?
惊愕之中,刘辩连忙起床来到案前记录。系统机械般的声音说道:“由于昨晚宿主亲自上阵杀敌,与赵匡胤大战,并阵斩晏明,箭杀曹成,宿主四维已经发生变化,刘辩武力95,统帅93,智力94,政治94!”
“现提供乱入名单:乱入第一人,高xx,武力97,统帅97,智力83,政治72!”
“乱入第二人,渊xxx,武力101,统帅96,智力76,政治63!”
“乱入第三人,山xx,武力102,统帅63,智力46,政治39!”
“乱入第四人,金xx,武力101,统帅62,智力42,政治46!”
刘辩听了系统给出的名单,脸上的表情不由得颇为古怪:“刘备啊刘备,你这可是作死啊,好不出兵,晚不出兵,要怪你就怪袁绍,偏偏这个时候死,给你弄一大帮异族猛将,哈哈,袁绍你死了都要坑人!”
第650章白马银枪的不一定是子龙
听了系统给出的名单,刘辩脸色不由得变得古怪起来,心中大乐:“这刘辩还真是作死,早不出兵,晚不出兵,偏偏这个时候出兵。要怪就怪袁绍吧,死了都要坑人,给你乱入一大群异族猛将!”
刘辩心里跟明镜一样,这几个猛将大概就是高仙芝,渊盖苏文,山狮驼,与金弹子了。
其中高仙芝是历史上唐玄宗时期的名将,效力于大唐王朝,擅长山地战。曾经远攻中亚一带,如今刘辩手下的陌刀将李嗣业也一度是高仙芝的副将。不过他却是高句丽人,并不是汉人。
有唐一朝,繁荣昌盛,手下不仅有汉族猛将,还有大量异族名将。比较出名的有胡人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人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和阿跌光进等。
而第二个的渊盖苏文,也是高句丽猛将,演义薛仁贵征东之中,东辽国的盖苏文就是他。凭借飞刀杀死瓦岗群雄,与薛仁贵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薛仁贵使出白虎鞭,打的他落荒而逃。罗通秦怀玉二人联手四十回合才将其击败。
而历史中的渊盖苏文,则是高句丽的铁血独裁者,此人争议极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军事才能。历史上就是他连续抵挡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两任大唐皇帝的进攻。不过由于他的独裁方式也埋下了祸根,其死后儿子争权,最终高句丽为大唐所灭。
刘辩一想到渊盖苏文,就联想到了后世某国的电视剧,里面李世民成了侵略者,渊盖苏文起兵抗唐,最后大胜,然后,李世民的眼睛就无限被射瞎了。
不过这件事虽然是胡编乱造,但渊盖苏文到底还是抵挡住了李世民的亲自进攻,其用兵才能端的不可小视。
而山狮驼与金弹子则是出自说岳,山狮驼是金国大将,使鎏金镗,一连十来镗打的关玲大败,最后与杨再兴之子杨继周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被杨继周用飞戟杀之。
而金弹子则是金国猛将,使一对擂鼓紫金锤,三四锤打败牛皋,十几个回合击退余化龙,七八合战败董先,二十回合杀退何元庆,张宪虽猛,但也只是支撑了四十回合便不敌金弹子。
连岳云在他手上也是八十回合也支撑不住,最后还是牛皋误打误撞,让岳云杀了这员猛将。
这四人要么是善于用兵,要么是武艺高强,按照刘辩的估计,他们应该是在高句丽,或者现在的女真。
“虽然袁绍身死,故而系统提前提供大事件,但冀州宿主尚未彻底拿下,所以奖励会延后到宿主完全拿下冀州在发放,请宿主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拿下冀州!”
刘辩一听到系统给出的名单,便是哈哈大笑,如今高句丽以及女真皆是在大汉东北方向,与刘备的势力比邻而居。刘备恰好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渔阳,而异族之中有出了这等人物,会不会跟刘备擦出什么火花来了?
刘辩的直觉是会,尽管高句丽如今面对女真的攻势苦苦支撑,但山狮驼,金弹子依照系统的尿性肯定是女真的无疑。就算现在不跟刘备打起来,以后也肯定会的。
反正刘辩是放下心来,将数据记下又去休息,而此时的邺城之中,刺史府却是一片哀嚎。
原来这几天作战,邺城之中动乱不堪,吵醒了一直在昏迷之中袁绍。袁绍叫人过来一问,得知仅存的六万多兵马投降,巨鹿被破,自己家小再次成为成为刘辩的阶下之囚,终于是吐血三升,一命呜呼了。
赵匡胤亲自主持袁绍的丧事,袁绍一死,经过赵匡胤与赵普的好说歹说,也终于将崔浩给拉到了赵匡胤的战船之上。
刘辩大军暂且休整,等待来日一举拿下冀州,而赵匡胤则等待各路诸侯攻打刘辩,也等待赵光义的袁兵,争取寻找机会反败为胜。
幽州,西凉两路大军暂且不提,刘璋得司马氏相助,得掌益州大权。
司马家家主乃是司马防,当年刘辩诛灭弘农杨家之后,司马家就有所察觉,举家迁往了益州。司马家家主乃是司马防,司马防生有八子,司马防,司马懿,司马孚等人,合称司马八达。
司马防却不出仕,表面上是长子司马朗当家,其实暗地里却是司马懿出谋划策。刘璋得司马家之助成为益州之主,故而对司马家言听计从。
司马氏的心思便不多说,司马懿深知益州的优劣,一面安排整顿民生,富国强兵,一面却提拔人才。张任,严颜,法正等人都是得到司马家的帮助才提拔起来。
此次出兵,以张任为主将,有司马朗,法正为谋士,吕布率领并州两万本部人马为先锋。兵马屯兵汉中,后出祁山八万兵马穿山越岭直奔关笼大道。
俗话说得陇望蜀,意思是贪得无厌,但也有一层意思是说可以从陇西攻打益州。但反过来,从益州攻打陇西也是可行,拿下陇西,兵马便可沿着关陇大道直奔长安。
益州兵马出祁山,逼近陇西的消息传到长安,令长安众将大惊失色。
从益州攻打关中,一个是穿越益州的蜀道,北上祁山,攻打西凉,沿着关陇大道向前推移,历史上诸葛亮北伐便是这样的战略。再有一个,便是从汉中出斜谷,子午谷等山道直接攻打长安一带,魏延建议的子午谷奇袭便是这种战略。
如今曹操屯兵金城郡,麾下兵马有五万步卒,一万普通骑兵,以及赵云率领的白马义从,马超率领的虎豹铁骑。灭了韩遂之后,曹操又选择西凉青壮,组织了两万兵马,合共十万兵马镇守西凉。
蒙古拖雷坐镇凉州黄河以北,后方更有西域诸国的支撑,此次也起兵马十万,麾下有哲别,速不台等四猛之一。除此之外,又有西域诸国之中搜寻的几位猛将,这种阵容一出,曹操也只能保持防守,毕竟蒙古人是以骑兵占据多数。
而益州的兵马出祁山,逼近陇西,这种阵势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当年蒙古与益州的合作。难不成现如今,蒙古再次与益州兵马合作,要联合攻打曹操的陇西军团?
毕竟从陇西到长安,还有关陇大道数百里的防守战线,中间还有散关,陈仓等易守难攻的城池。益州兵马攻打长安这块硬骨头应该是不可能的。
于是乎长安当年紧急召开众将,商议支援曹操的事宜。
长安方面,狄仁杰为雍州刺史,李显忠为雍州都督,长安兵马五万,麾下有大将薛安都,还有刘辩新调任过去的高思继,郝昭,以及在武当书院学艺有成的谢玄,诸葛亮二人。还有贾诩,在长安负责益州锦衣卫的事务,也被请来商量对策。
长安刺史府中,狄仁杰与李显忠二人站在上首,底下有老将薛安都,郝昭,贾诩。谢玄,诸葛亮二人年纪轻轻,谢玄不过十九岁,诸葛亮十八岁。不过二人是刘辩钦点,并且在武当书院的成绩非常优秀,也有资格参与会议。
谢玄还有一重身份是谢道韫的弟弟,乃是当今国舅,故而位在诸葛亮之上,身高八尺玉树临风的诸葛亮站在身材挺拔的谢玄之后,面带微笑,丝毫不怯场。
“李将军,您是雍州都督,主管兵马,此事乃是军事,便由你来说吧。”狄仁杰看着李显忠说道。
危机时刻,李显忠也不推脱,看着众人说道:“本将不久前收到消息,益州兵马八万已出祁山,吕布为先锋,如今已经往陇西逼近,其意本将分析应该是联合蒙古大军,两路围攻曹孟德将军的陇西兵团。本将决定出兵救援,牵制益州兵马,你们意下如何?”
“这吕布屡战屡败,如今居然还敢跟陛下作对?末将愿为先锋,会一会吕布!”高思继拱手而出,一身白甲,剑眉冲天,满脸的战意。
殿下众将被高思继的战意所感染,一个个也是拱手说道:“末将愿意随军出征,迎战吕布!”
“益州兵马上次突袭长安,损兵折将,这一次居然还敢过来,末将请命,给益州兵马一个教训!”
众将战意盎然,李显忠满脸笑意说道:“诸位将军如此士气,我军虽少,但何惧益州兵马啊?”
李显忠说完看着狄仁杰问道:“狄刺史,依你之见,此次我军该出动多少兵马合适呢?”
狄仁杰沉吟道:“益州军有吕布,吕布之勇天下皆知,想要拖住益州兵马,而不使其对曹孟德将军造成威胁,恐怕我军得全军尽出啊。”
“刺史大人,吕布虽勇,但我高思继却不怕他,只要我能挡住吕布,那益州兵马又如何胆敢分兵去打曹将军呢?更何况还有薛安都将军在呢,依我看也不用全军尽出,出兵四万便也足够了!”高思继拱手说道。
高思继初来乍到,众人都不知道他的本事,似这种枪法宗师,气势内敛旁人也不知道他的深浅。一听高思继说这话,众将都道他是胡吹大气。
“你以为你骑白马,用银枪。就是子龙将军了吗?”下首有将校满脸不屑,的嘀咕着。
第651章与众不同的猪哥
殿下的一众校尉的闲言碎语逐渐响起,高思继不以为意,拱手站在殿中,希望李显忠能听从他的建议。
站在一旁老神在在的贾诩咳嗽一声说道:“高将军,老夫看你勇武不凡,不过就算你能与吕布争锋那又如何?益州兵马八万有余,我军出兵求的是给益州军造成压力,拖住益州兵马不让他们分兵前去攻打曹孟德将军。就算我军全军尽出,益州八万兵马分兵绰绰有余有余,你说只带四万兵马,只怕不成!”
高思继据理力争:“我自然知道此刻情况危急,只是我认为,我军若是将所有的兵马都带走,西京长安若有闪失该如何向陛下交代?我觉得兵贵精不贵多,只要我军能给益州兵马威胁,他那里该敢分兵攻打曹将军呢?”
高思继说的话不无道理,众人一听都沉吟起来,但殿下一众将校却不以为然,纷纷说道:“你说的轻巧,能给益州兵马造成威胁,你说你能与吕布争锋,谁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若是你敌不过吕布,哪里还能给益州兵造成威胁?”
“就是啊,益州兵两倍于我军,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长安离着陇西数百里,中间隔着关陇数道险峻,能有什么威胁?”
“你们难道忘了当年益州兵马突袭长安之事吗?”高思继昂首挺胸的大声质问。
“高将军是觉得益州兵马有可能是两路出兵,一路为主力攻打陇西,一路为偏师,从斜谷一带出兵偷袭长安?”狄仁杰看着高思继问道。
高思继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末将正是有此顾虑,若是我军全部出动,而益州兵马分兵斜谷一带,直接进攻长安,那该如何是好呢?所以末将建议留些兵马镇守长安。”
李显忠听完心道:“陛下向来慧眼识人,从来没走过眼,这高思继白马银枪说不定真有子龙之勇,并且他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
想到这里,李显忠向贾诩询问道:“贾指挥使,你负责组建益州锦衣卫,可在斜谷一带,发展益州兵马出没的踪迹?”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没有,自从刘璋暗通吕布灭了张鲁之后,便一直屯兵汉中。直到陛下出兵攻打袁绍的消息传出,汉中兵马才北出祁山。至于斜谷道这些贴近长安的山路,我也派人打探,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李显忠放下心来,说道:“高将军,益州兵马翻越蜀道已经是相当困难,应该不至于在动用兵力出斜谷,锦衣卫向来无孔不入,他们都没有查找到斜谷那边有益州兵马行动的迹象,那应该就是没有了。”
“原来已经有锦衣卫勘察过了,那是末将多虑了!”高思继摇头一叹,本以为自己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谁知道对方不仅想到了,并且还做出了证实。李显忠正要下令全军出动,往陇西支援曹操的命令,却见下首两个年轻谢玄与诸葛亮一脸沉思的模样。
李显忠心知二人是刘辩重点培养的少年英才,便有意让他们露露脸,便看着二人询问道:“幼度,孔明,你们二人是武当书院的翘楚,不知你们有什么意见呢?”
谢玄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我先前听高将军所说说,也认为应该留些兵马镇守长安,不过贾指挥使说斜谷一带并没有益州兵马的踪迹,我便也赞同全军尽出支援曹孟德将军了。”
李显忠点了点头,正要宣布,却见诸葛亮拱手而出,声音洪亮,掷地有声道:“将军且慢,亮有几事不解,还请让亮问问贾指挥使!”
“哦?孔明一向睿智,当年在武当书院驳得弥衡哑口无言,没想到还有疑惑不解的时候,你且问吧!”李显忠笑着说道。
诸葛亮转身向着贾诩拱手询问道:“指挥使你先前说自从张鲁被灭,益州兵马便一直屯兵汉中?从未离开?”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自张鲁被灭之后,益州兵马就待在汉中没有离开过!怎么,这可有什么不对?”
“我记得李儒先生死后,益州兵马就联合了吕布灭了张鲁,夺取了汉中。这两件事情紧挨着,中间好像没有过去多少时间吧!”诸葛亮好似在问贾诩,又好似自言自语。
“不错!”贾诩点头确定。
“当时正值曹孟德将军攻打韩遂,那个时候您也并未出任益州指挥使。当时益州锦衣卫势力近乎一张白纸,也就是说这个时间之内,益州兵马可能做出了什么您也不知道的布置呢?”诸葛亮看着贾诩反问道。
老奸巨猾的贾诩也被诸葛亮问道了,抚摸着山羊胡须说道:“道理是这样,可益州方面的谋士,应该不至于那个时候就预料到眼前的局势,从而在秦川的山林之中布置兵马。等我军去支援曹孟德,他在出奇兵攻打长安吧?”
诸葛亮沉声说道:“益州的谋士不至于预料到跟蒙古人联合攻打陇西,但却能预料到陛下会攻打冀州啊。陛下一旦拿下冀州,各路诸侯怎么会坐视不管?所以他能预料到蒙古人出兵也不一定啊。若是益州司马家那个害死李儒大人的谋士提前在汉中布置,就算您重新建立锦衣卫,恐怕也难以勘察到情况吧?”
“这……的确是这样,不过孔明,你这全凭臆测,可没有一点证据能够证明益州兵马在汉中那里已经有所布置啊!”贾诩摇了摇头说道。
“李儒大人当年被称作毒士,能够害死他的人,必定心思缜密,智力卓越。益州兵马占据汉中之时,那里锦衣卫出现过一段时间的空白期,并且锦衣卫重建不久,许多地方的消息还不能打探清楚。我觉得这害死李儒大人的聪明人很有可能已经在汉中方面有所布置。所以末将建议不要全军出动,留下一部分兵马来守卫长安!”
诸葛亮面色严肃,不管贾诩的质问,向着李显忠拱手建议。
李显忠不由得有些头疼,这都是什么啊,说的这么悬乎在李显忠看来,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仅仅凭借锦衣卫在汉中有过一段时间的空白期,就断定益州兵马在汉中做了埋伏,有可能从斜谷这山道进攻长安?
司马家能想到这么长远?怎么可能呢?
书生意气,纸上谈兵!李显忠心里是这么评价诸葛亮的。
但诸葛亮初次建议,李显忠也不好拒绝,毕竟是刘辩派来的人。于是李显忠便说道:“这样罢,孔明,此次我率领四万七千兵马前往前线,便由你率领三千人马镇守长安如何?”
众将一听便知道李显忠是在敷衍诸葛亮,三千兵马有何用呢?若益州兵真有布置,从汉中经过斜谷,子午谷等地攻打长安。这三千人根本是无济于事,而李显忠带走了大队人马,也不差这三千人。这三千人就等于是,留了等于没留,带不带也无关紧要。
诸葛亮莞尔一笑,拱手说道:“末将定保长安无舆!”
“好,孟德那边情况紧急,我欲明日便起兵救援,尔等速速准备!狄刺史,还请你多多筹粮草!”李显忠手扶宝剑,高声下达命令。
战争时刻,掌管兵权的都督最大,就是狄仁杰也暂时要配合李显忠的军事行动。
“李将军,末将也请求留守长安!”不想高思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