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谁敢!”杨大眼斩马刀一横,便向着一个冲来的校尉斩去,那校尉登时被一刀两断,鲜血染红了刺史府门前的阶梯,肠子等恶心之物留了一地。

    众人惧怕杨大眼勇武,却不敢上前了,一个校尉壮着胆子走上前来,一脸悲痛道:“杨将军,你没有父母妻儿,我们都是有家室的人,不可能跟你一样在跟着袁绍卖命了,袁绍反正也要完了,你就可怜可怜我们,放我们进去吧!”

    “我不想死了,我还有父母妻儿要养活,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啊!”

    “就是啊,我战前才娶得媳妇,还没有个孩子,我一死了,我们家可就绝后了!”

    一众校尉身后的士兵也被感染,一个个哭泣着:“我不想死了,跟着袁绍没有活路了,你就行行好,放我们一条活路吧。”

    “军师……”眼前将士祈求活命的景象,让杨大眼不由得有些心软,无奈的看着身后的崔浩,希望他能拿个主意。

    “诸位,且听我一言!”崔浩无奈的叹了口气,走上前来说道:“你们的心情我也理解,我可以保证,你们的家人不会有危险,刘辩他自诩仁义之君,面对敌人向来只诛首恶,他拿你们的家人做威胁,不过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减少损失罢了。你们且不可自乱阵脚,刘辩他断不可能杀你们的家小这些无辜的百姓来逼迫你们投降,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第641章将计就计

    邺城之中,由于刘辩派岳飞攻破巨鹿的事情被邺城之中的将校得知,他们关心家小,终于联合到一起,对崔浩发难。

    刺史府门前,杨大眼带着一万余孤寡士兵守着府门,府门之外,近五万余士兵将刺史府团团包围。

    有杨大眼镇守府门,先前又斩杀一人,血腥味弥漫在台阶之上,尸体的鲜血还未流干。这些将校惧怕杨大眼的勇武,只好恳求,软硬兼施。

    杨大眼求助的看向崔浩,崔浩叹了口气,走上前来看着下方叛乱的一众将校说道:“诸位,且听我崔浩一言,你们的心情我也理解,我崔浩可以用性命担保。你们的家人绝对不会有危险,刘辩他乃是仁义之君,面对敌人向来只诛首恶,他拿你们的家人做威胁,不过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迅速拿下冀州,减少损失罢了。你们切不可自乱阵脚,刘辩他根本不可能杀你们的家小来逼迫你们投降,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崔浩说的是实话,这些将校确实是关心则乱,以刘辩的为人,就算这些人不投降,他也不会杀冀州将校,官员的家小。

    但事情不是发生在崔浩头上,崔浩能够看清楚局势,可这些士兵的家人被刘辩擒拿,他们是关心则乱,哪里敢让家人冒险呢。更何况这其中有不少人也是孤家寡人,他们见袁绍走向了末路,便想趁此机会投降刘辩。

    其中几个别有用心之人便说道:“事到如今,全凭你一张嘴,你又不是刘辩,怎么知道刘辩会不会杀我家人?若是被刘辩杀了,你赔得起吗?你不就是想让我们不投降,让刘辩将我们家人给杀了,完全将我们推向跟刘辩的对立面吗?”

    “军师,是不是这样?”此言一出,一众将校皆是恶狠狠的看着崔浩。

    杨大眼大怒,手中斩马刀指着先前说这话的校尉,恶狠狠的说道:“我记得你没有妻儿老小,我看你就是见主公式微,想要改换门厅,主公对你不薄,在这个时候你不帮主公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谋害主公?”

    这校尉被杨大眼挤对的脸色通红,看着周围不善的目光,他挺起脖子说道:“我为主公也卖过命,当年幽州战场上,差点被薛仁贵给杀了。我不是对主公不忠,如今主公他也病重,麾下又无子嗣,可以说袁家就快完了。到这个时候,我为何还要替袁绍卖命,我不想死啊,我只想活下去!”

    “对,我们不想死,就算刘辩他不杀我们的家人,就算我们坚守邺城,也抵挡不了多久的,我们只想活下去,跟家人团聚!”一众将校异口同声道。

    “主公他对你们恩重如山,如今他卧病在床你们却要杀他?好,我崔浩也不拦你们,你们要杀便去吧!将来九泉之下,我看你们如何面对主公!”崔浩拉着杨大眼走到一旁,声泪俱下的说道。

    一众将校却停住了,他们想跟家人团聚,却也不想杀了袁绍,这些将校说到底也是世家出身,袁绍对待百姓虽然不好,但对手下的武将却非常好。

    士为知己者死,尽管一个人再怎么不好,都能有一些人为他卖命。

    崔浩见无人上前,便说道:“主公他如今神志不清,恐怕没有多少时日。你们在这个时候弃主公而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依我看不如这样,刘辩暂时还没有给出期限,你们何苦着急发难?不如这样你们先回去,若刘辩到时候发难,你们大可出城投降,只是不可伤害主公,刘辩说要你们带着主公的人头投降,但你们不杀主公而投降,他就不会接纳你们吗?”

    众人一听,是啊,貌似杀主公跟投降刘辩并不冲突啊,不杀主公刘辩就不接受我们的投降吗?

    “你们也不要着急,我想出了个计策,今晚说不定便能救出你们的家人。尔等先回去休息,若是我的计策不成,你们大可趁夜出城投降刘辩!”崔浩沉声说道。

    “那我就听军师的,且先等待几日,若是军师计策不成,可别怪我们弃你而去!”一众校尉听了,都答应了下来,带着兵马离开了刺史府。

    “呼!”崔浩长长的吐了口气,杨大眼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道:“军师还真是高明,总算是把他们劝走了。”

    崔浩苦笑道:“劝走又如何,过不了多久,他们还要投靠刘辩!”

    “军师不是说有计策对付刘辩,救出他们的家人吗?难道是稳住他们的说辞?”杨大眼不解道。

    崔浩摇了摇头道:“我确实有一计,但这个计策相当危险,若是失败,主公便完了。”

    杨大眼眼睛一瞪道:“那若是成功呢?”

    “若是成功,说不定可以一举击败刘辩,甚至于击杀他也不是不可能!这是我军最后的希望!”崔浩沉声道。

    “如今这个局势,也只有冒险一试了,还请主公下令吧!”杨大眼拱手说道。

    “城外有赵匡胤派遣的骑兵探子,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立刻去送给他,随后再来找我复命!”崔浩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递给杨大眼说道。

    “诺!”杨大眼接过书信,来到城墙边,射到赵军斥候之中,赵军骑兵斥候得了书信,飞马来报赵匡胤。

    杨大眼返回刺史府复命,崔浩下令道:“刘辩用将校的家**迫我军,目的是逼迫我军投降,此刻汉军之中,只怕是在准备收降士兵,所以我决定让你率领这些兵马诈降,若是他亲自接见于你,你便伺机将他诛杀,若是他不接见你,而是将你安排他处,你便依从他,寻找机会率兵突袭。”

    杨大眼询问道:“他若是识破了我的诈降计策又该如何?”

    崔浩回答道:“只要你一口咬定是真心投降,他刘辩又没有确凿的证据,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胡乱杀害投降的兵马。但他要是真对你不利,我也已经通知赵匡胤,让他率兵相救。并且刘辩的这举动,我还可以告诉城内的兵马,刘辩根本没有真心接受投降,投降的兵马都被他杀害了,到时候便化解了危机。只是你这一去,必定是进入龙潭虎穴,恐怕……”

    “军师放心,我若要逃,恐怕还没人能追得上我,更何况不就是死吗,我有何惧?”杨大眼笑道。

    崔浩拍了拍杨大眼的肩膀说道:“去吧,我在这里守着,旁人便不会过来。”

    “军师惨重!”杨大眼拱手告辞,带着刺史府外的一万袁兵前去诈降。而刺史府只剩下一万余人守护。

    不过杨大眼却没有着急出城,而是让士兵大声喧哗,造成邺城发生动乱的模样。有想要投降的士兵过来打探,也都被崔浩找借口给劝了回去。

    邺城的情况被汉军斥候回报刘辩,刘辩对着众将说道:“看来邺城之中已经生乱,只是不知崔浩有没有稳住,接下来过来的兵马,不是投降,便是诈降,你们做好准备。”

    刘伯温说道:“已经安排了下去,按照微臣的估计,若是投降,当有数万大军前来投降。若是诈降,应该只有袁绍的一些心腹,不过万人。”

    杨再兴疑惑道:“军师怎么会这么看?”

    郭嘉在一旁打着哈欠说道:“因为主张投降的人数占据多数,而想要投降的人,可能会来诈降吗。他们的家人都在这里,就不怕出了什么差错?所以能来投降的,都是袁绍的心腹,他们不在乎别人的家人。”

    杨再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如此便可以根据人数,来判断敌人是诈降,还是真心实意的投降了。”

    刘辩点了点头道:“按照计划行了。若是袁军真心投降,朕便亲自接待,以示诚意,若是袁兵诈降,便按照计划歼灭!”

    “诺!”众将士拱手领命,依计行事。

    半个时辰之后,杨大眼派出骑兵向汉军交涉,骑兵纵马来到汉军营门之外说道:“还请禀报陛下,我军决定投降,先前城内发生兵变,杨将军已经斩杀袁绍,亲自出来献城投降!”

    岳飞驻守营门,催马上前询问道:“杨大眼率领多少兵马前来投降?”

    “由于城内有些混乱,杨将军只率领一万人马前来投降,剩下的人马正在守卫邺城,剿灭忠于袁绍的余党,防备赵军进攻!”

    “你等着,我回去禀报陛下!”岳飞说着便催马回营,不过一会便又回来了,说道:“陛下同意你们投降,让杨大眼率领士兵过来吧!陛下要见见投降的将校!”

    “是,我这就回去禀报!”骑兵催马返回邺城,禀报了杨大眼,杨大眼大喜道:“看来刘辩已经中计,兄弟们随我出城!”

    杨大眼率领一万兵马出了城门,行至汉军营寨之前。岳飞催马来到阵前,看着面前的一万兵马,心知这些士兵是过来诈降的,并且人人带着兵器,目的显而易见。

    岳飞望着面前的杨大眼说道:“杨将军,既然是投降,何故带着兵器呢?还请将兵马交出来,我带你们去见陛下!”

第642章转眼间就打了光棍

    杨大眼带着一万兵马来诈降,岳飞早就听过刘伯温的分析,断定杨大眼就是过来诈降的。因此横枪立马拦住去路道:“既然是投降,为何带着兵器?”

    杨大眼拱手道:“我等是来投降不错,但我却不知道陛下是不是真心要收降我等,带着兵器,不过是以防万一!”

    “陛下乃是天子,说话一言九鼎,从来没有更改的道理,他说你们投降便会赦免你们的罪过,哪里用得着带着兵器防身?既然是投降,便将兵器交出来,带着兵器入营,简直是痴心妄想。”岳飞冷哼一声,对着杨大眼大声说道。

    杨大眼道:“陛下向来贤明,难道还信不过我们吗?若是这点胆量都没有的话……”

    “哼,就是信不过你们,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若是不想投降大可回去!且看看你们的家小还能活得几日。”岳飞说完便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准备离开。

    “将军,咱们不如回去吧……”杨大眼身边一个校尉低声道。

    杨大眼眼睛一瞪低声道:“回去干什么?咱们先交了兵器,骗取皇帝的信任!你们不要怕,听我指挥便可。”

    “是,将军!”众人点头应诺,杨大眼翻手交出镔铁斩马刀说道:“我等真心实意投降,还请将军带我们去见陛下,以安军心。”

    一万袁兵纷纷交出兵器,岳飞见此才说道:“校尉以上者随我来见陛下,其余人等在这待着。”

    岳飞带着十余个将校进入中军大帐,杨大眼望着大帐中央高坐的男子,心中一阵激动。

    “杨大眼拜见陛下!”一行人在帐下拱手行礼,杨大眼弓着的身子紧绷着,常说刘辩礼贤下士,自己投降,他应该亲自下来相扶了吧?一但他过来,杨大眼自信自己能够一招制服刘辩。

    “起来吧!”上首的刘辩摆了摆手,却没有亲自下来相扶的意思,杨大眼心中不由得有些失望。却自己安慰自己:“刘辩肯定是还不相信我,我只需要按兵不动,过几天他放下警惕,自有我接近他的机会。”

    杨大眼刚刚站起身来,便听得刘辩说道:“杨大眼,朕听说你对袁绍忠心耿耿,更何况你又无妻儿老小,当为袁绍效死命才对。怎么会由你带头投降于朕呢?”

    杨大眼听着刘辩这满心怀疑的话,静下心来辩解道:“陛下,我虽然没有妻儿老小,但冀州将校与我情同手足,我焉能坐视不管。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如今袁绍已经灭亡在即,我又有什么理由,继续跟着他呢?”

    “原来是贪生怕死的小人,杀了故主而求活命,陛下,这种人可不能留啊。”刘伯温向着刘辩建议道。

    “嗯!”刘辩听了点了点头,手指敲打着桌案,看着杨大眼的眼神,满是考量。

    杨大眼一听吓了一跳,连忙辩解道:“陛下容秉,我没有杀袁绍啊。先前众将病变,我好不容易说服众将,但他们声泪俱下的模样,也让我心痛不已,我只好带着他们前来投降陛下。只是祈求陛下放过袁绍一命吧。”

    “哦?这么说你还是个忠肝义胆之辈了,不错不错,你切说说,如今邺城的情况如何了?”刘辩沉声问道。

    “如今邺城之中,所有士兵已经准备投降,只有少数人忠心于袁绍,还在抵抗,崔浩也于乱军之中被杀。众将士让我先带人来求见陛下,看看家人的情况,待明日城中安定,陛下在进城不迟!”

    “呵,朕怎么会伤害你们的家人呢,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如今他已经被朕运送到荡阴后方,不如你们跟着他们一起过去团聚如何?”刘辩笑着说道。

    “什么……”听着刘辩这话,杨大眼如坠冰窖,他此次过来第一任务是找机会诛杀刘辩,其次便是想办法救出城中将校的家小。

    如今刘辩却打算将他们送到荡阴后方,这让杨大眼根本无法接受。

    杨大眼急忙说道:“陛下打算将我们送去荡阴后方?”

    刘辩点了点头道:“不错,朕也不是不讲情面的人,你们既然投降了,朕便既往不咎。更让你们回去跟家人团聚,事不宜迟,朕现在就派人送你们离开!”

    杨大眼顿时急眼了,说道:“这……陛下啊,如今我军虽然投降,但赵军未灭,去荡阴之事暂且作罢,我新投陛下,寸功未立,不如为陛下击败赵匡胤如何?”

    “你有何本事能够击败赵匡胤的兵马啊?”刘辩轻笑道。

    “末将愿效死命,率领本部兵马做陛下先锋,与赵军拼死一战,定要击败赵匡胤不可!”杨大眼瞪着那双大眼睛,信誓旦旦道。

    “率领你本部兵马?”刘辩摇了摇头道:“不是朕小看了你们,你们大将还不错,只是士兵却太弱了,与赵军交战,如何是他敌手啊。也罢,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朕就将你留下来,其他人便速速回荡阴与家人团聚吧!”

    “张宪,你负责运送冀州士兵回荡阴!”刘辩看着张宪下令道。

    “诺!”早就商量好的,张宪得了命令,便出了营寨,来到营外被下了武器的战甲的袁兵面前,沉声说道:“陛下仁慈,决定赦免你们的罪过,不过你们的家小陛下已经派人送去了荡阴。陛下知道你们思念家人,决定连夜将你们也送去荡阴,你们现在跟我来!”

    张宪说着便催马而走,身后的袁兵面面相觑,如今杨大眼还没出来,他们该怎么办是好?张宪见人不动,拍了拍手,四周的运送士兵亮出兵器,弓箭,面对装备齐全的汉军,这些没有兵器的袁兵就好像是待宰的羔羊。

    “陛下早就怀疑杨大眼可能是来诈降,你们既然是因为家小投降,如今得以跟家人团聚。如今却不想离开,定有什么阴谋?老实话,你们是不是过来诈降的!”张宪冷喝一声问道。

    为首一个士兵听了连忙拜倒:“将军啊,我们能和家人团聚那是喜不自胜,只是杨将军没有没跟我们一起过来啊?”

    张宪笑道:“杨大眼无牵无挂,孑然一身,你们去荡阴跟家人团聚,他跟着干什么?陛下已经用他为将,日后为陛下效力,可是前途一片光明啊。”

    “看来杨将军已经接近刘辩,咱们便去荡阴吧,哪里是汉军安置粮草的地方,咱们可以找机会……”

    为首几个军侯窃窃私语,很快便决定前往荡阴,趁着夜色,张宪带着投降的袁兵先进入营寨,然后从南方迂回离开汉军营寨。好在刘辩一早就下令斥候严加巡逻,拔掉了赵军的斥候探子,因此张宪离开营寨的事,并未被赵军察觉。

    而此刻的赵军之中,赵匡胤派遣斥候来回巡逻,但斥候回来禀报:“主公,汉军那边防备太森严了,我派遣斥候去他后军勘察,都被他拔掉了。”

    “紧急时刻,防备森严也实属正常,那如今汉军营寨之内是什么情况?”赵匡胤沉声问道。

    “先前那些袁兵都进去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斥候回答道。

    “在探!”赵匡胤摆了摆手,此时他是心急如焚,若是杨大眼诈降的计策能够成功,获利最大的其实是他赵匡胤!赵匡胤早就派许褚曹宁率领精锐枕戈待旦,准备随时出击了。

    此时汉军中军大帐之内,杨大眼内心忐忐忑忑,生怕说了什么话,引得刘辩生疑。同时他也惊讶于刘辩的手段,就这样将他弄成了孤家寡人,剥夺了他的冰泉,还真是高明。

    此时刘伯温却笑着走了出来,向着刘辩拱手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辩笑道:“爱卿这是何意,朕何喜之有啊?灭袁不过是时日问题,可算不得什么喜事,你若说的是这件事,那就是拍马屁,朕了绝不轻饶!”

    “哈哈!军师可吃亏啦!”

    “我早就想说,就怕陛下说我是拍马屁!”

    众将哈哈大笑,一片群臣和谐的景象,看着这模样,杨大眼心里不由得有些迷茫,跟着袁绍这么久了。可从来没有这种和谐的景象啊!

    刘伯温笑了笑道:“定不是拍马屁,微臣说的喜事,乃是灭赵啊!”

    “灭赵?”刘辩一听大喜道:“这赵匡胤是朕的心腹大患,爱卿有什么办法可以灭之!”

    杨大眼一听刘伯温有计策可以灭赵。也侧耳倾听起来,若刘伯温的计策可行,他定然要想办法将消息泄露出去不可。

第643章坑死你没商量

    一听刘伯温有击败赵匡胤的计策,杨大眼顿时竖起耳朵倾听起来。若是刘伯温的计策真有可能成功,杨大眼定要想办法破坏,告知赵匡胤不可。

    “军师不要卖关子了,快快把计策说出来罢!”

    众将看着刘伯温纷纷说道。

    刘伯温微微一笑说道:“先前我见杨将军前来投降,一度以为他是诈降,不过现在看来,杨将军是真心投靠陛下的。”

    杨大眼连忙说道:“自然是真的,军师若是不信,明日攻打赵匡胤,我愿为先锋。”

    刘伯温笑道:“不需要明日,待会赵匡胤便要过来攻打我军。”

    “哦?我军防备森严,军师怎么敢说赵匡胤会来攻打我军呢?”刘辩故作疑惑之色。

    “先前我也没有计策对付赵匡胤,可杨将军一来投降,我却有了计策。话说杨将军事先可与赵匡胤有过联络?”刘伯温看着杨大眼询问道。

    杨大眼连忙摇头,跟赵匡胤撇清关系:“原来是许攸跟赵匡胤联络,如今许攸恐怕是投靠了赵匡胤。许攸一走,便再也没有跟赵匡胤有过交集了。”

    一听杨大眼如此解释,刘伯温嘴角一勾道:“那就好办了,先前我以为杨将军是过来诈降,那赵匡胤也可能这么想。先前我让你麾下士兵进入兵营,从后门离开,那赵匡胤的探子肯定以为你的兵马在我营中。待会只要我军高声呐喊,制造混乱,那赵匡胤肯定会派兵过来攻打,而我军提前设下埋伏,哼哼,如此岂不是能大败赵匡胤?”

    杨大眼一听,瞳孔一缩,大叫不妙,这可是解不开的死局啊。先前崔浩传书信给赵匡胤,让他想办法接应自己,若是汉营之中发生混乱,那赵匡胤肯定以为自己得手,从而大举发兵前来攻打。

    一想到这儿,杨大眼不寒而栗,对于刘伯温的计策,更是惊叹不已。如今袁绍怕是要毁了,难不成赵匡胤也要栽在这儿不成?

    杨大眼心思百转,思考着能够解救赵匡胤的办法,一众汉将俱是知道杨大眼是来诈降,皆是冷眼旁观,刘辩却不给杨大眼思考的时间,便下令道:“鹏举,你即刻组织兵马准备设伏赵匡胤,再兴,你在阻止人马制造混乱,装腔作势,务必让赵匡胤相信杨将军是来诈降的,并且还对朕已经产生了不利!”

    “诺!”二人拱手领命,营帐之中还剩下高长恭,杨妙真,殿内,陈咬金,高顺等人。杨大眼心中焦急无比,刘辩怎么不继续派将啊,单单是杨妙真一人,他都不是对手,更何况这么多人在那,武器镔铁斩马刀也交了出去,哪里有机会对刘辩下手啊。

    等了半晌,刘辩并没有调兵遣将的意思,而是一直在询问杨妙真,高长恭一些无关紧要的军情,让杨大眼有些不耐烦了。

    终于杨大眼按耐不住,拱手说道:“陛下,待会吗赵匡胤若是真来攻打,他手下猛将众多,我看陛下人手不足,想过去帮帮如何!”

    “不用,赵匡胤麾下大将不过如此,今日岳飞不过二三十回合就败了许褚,有何惧之?岳飞一人足矣!”刘辩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

    “…………”

    杨大眼一阵郁闷,心眼耿直的他,还不知道这是刘辩故意设置的陷阱。

    时间一点点过去,陡然杨大眼耳朵一动,听到中军大帐之外,一阵阵脚步声响起。随着脚步声而来的,还有一阵阵叫喊之声!

    “快,保护陛下!”

    “杨大眼,你快放开陛下,你不是投降吗?怎么敢挟持陛下!”

    “不好了,陛下被杨大眼挟持了,袁军这是诈降!”

    “…………”

    听着一阵阵叫喊之声,杨大眼心中发苦,这叫喊声足以声传数里,肯定是要被赵军听了去。赵匡胤若是得知,焉有不派兵来攻的道理?

    营帐门被掀开,杨再兴踏步走了进来,说道:“陛下,营帐四周布置了一万兵马,他们负责保护陛下,其他五万人马,已经由岳将军布置,负责伏击赵军!”

    杨大眼趁机向外看去,只见营寨之外,士兵黑压压一片,打着火把,一个个卖力的叫喊,说他杨大眼诈降挟持了刘辩。

    刘辩点了点头道:“干的不错,现在再兴,长恭,你们二人去协助岳飞伏击赵匡胤!”

    “诺!”二人拱手告退,营外士卒卖力的叫喊,可杨大眼此时的内心却无比纠结。刘辩身边还剩下典韦,杨妙真,程咬金,高顺等四人。程咬金,高顺杨大眼不放在眼里,但杨妙真,典韦其中一人,杨大眼都没有把握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擒拿刘辩。

    更何况杨大眼也听闻刘辩屡次被刺客暗杀,但他武艺不凡,总是能化险为夷,如此一来,杨大眼更是熄灭了擒拿刘辩的念头。

    此时赵军的斥候,也将消息传到了刘辩赵匡胤的耳中,赵匡胤出营观察,只见刘辩的中军大帐被兵马团团包围。好似两军对峙,呼喊声中不时传来什么放开陛下,杨大眼是诈降的话语。

    赵匡胤大喜过望:“太好了,看来杨大眼是得手了,刘辩被他擒拿,我军应该趁势进攻,如此定能大坡刘辩。”

    “主公且慢,在等等片刻,若这是刘辩针对主公的计策又该如何呢?”赵普拉住赵匡胤提醒道。

    “崔浩先前传来书信,说让杨大眼挑选一万袁绍的心腹前去诈降,让我随机应变。就算这是刘辩的诡计,可杨大眼率领的一万兵马不可能那么配合他吧?”赵匡胤摇了摇头说道。

    “主公不要着急,且在等等,若是杨大眼真的擒拿了刘辩,感觉想要救他,肯定则束手束脚,不急在一时。”赵普规劝道。

    赵匡胤点了点头说道:“也好,侯君集传令下去兵马待命,随时准备出击!”

    等了大约一炷香左右,赵匡胤在营门前不断徘徊,突然有三五人冲了过来,身穿袁军士卒铠甲说道:“赵使君快快出兵啊,杨将军已经擒拿了刘辩,我等趁乱逃出来报使君,还请使君速速兵法,一举击败汉军!”

    “好……”赵匡胤大喜,就要下令出兵,一旁的赵普说道:“主公且慢,他们身份尚且不明,说不定是汉军假扮的,切让左右来试探试探!”

    “许攸,你问问他们,看他们是否是冀州兵马!”赵匡胤连忙看向许攸说道。

    许攸催马上前询问一番,一连问了数个问题,士兵对答如流,许攸随后拱手说道:“主公,他们确实是我冀州兵马无疑!”

    这几个前来报信的的确是冀州兵马,不过确实在第一场仗刚打的时候刘辩留下来的袁兵,是早就投降了的。刘辩挑选出这些人前来,就是为了让赵匡胤相信。

    赵匡胤终于不疑有他,一把拔出长剑下令道:“众将士,随我冲锋,擒拿刘辩,击败汉军!”

    许褚,曹宁二将早就按耐不住,一马当先率领骑兵先行,赵匡胤率领步卒在后。

    马到营寨之前,许褚曹宁率领着骑兵挑开层层鹿角荆棘率领着赵军冲入营寨之中。往中军大帐再去,却见营寨之外人山人海,一片嘈杂之声。

    “兄弟们随我杀!”许褚曹宁一马当先,冲向中军大帐。

    二人武艺不凡,杀入汉军之中,犹如砍瓜切菜一般。正在此时,斜刺里,岳飞,杨再兴率领兵马左右杀到。

    岳飞冲向许褚,杨再兴冲向曹宁,一瞬间,汉军士卒也迅速移动,往四面八方包围而去。赵匡胤也冲入营中,被汉军团团围住,营寨四周的木墙之上,弓箭手迅速登上,一个个弯弓搭箭,向着下方的赵军射去。

    高长恭率领五千骑兵从营寨之外杀出,正切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堵在汉军大营之中。

    “兄弟们,赵军已经中了埋伏,随我杀啊!”岳飞挥舞着丈八铁枪,下令士卒冲杀。

    将军将士迅速展开肉搏战,刀剑横飞,血肉模糊,营寨高处的弓箭手便将箭矢射向还未短兵相接的赵军之中,赵军突然遭遇埋伏,一时间死伤惨重。

    中军大帐之内,刘辩嘴角以后,看着杨大眼说道:“杨大眼,多亏了你今日前来投降,可以说是立了大功啊,稍后朕一定要嘉奖于你!”

    杨大眼脸色阴沉,权衡半天,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