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也迎了上来,拱手见礼道:“李靖见过薛都督,伍将军。我此次请你们幽州兵马前来,却不止是给你们送功劳,还是借幽州兵马的势,逼迫袁绍退兵啊!”

    薛仁贵顿时了然:“原来将军是担心攻破邺城袁绍不会全军撤退,故而灭了冀北的兵马,虚张声势,让袁绍以为邺城以南全部丢失,并幽兵马进入冀州,强逼袁绍撤军啊。”

    李靖抚须笑道:“我就是这个打算,丢了冀北与邺城,袁绍无论如何也会全军撤退了。”

    二人谈笑风生,汉军也迅速的围杀袁军,经过一个多时辰,被骑兵冲杀过一阵的袁军在无抵挡之心,大半被杀,其余投降。

    薛仁贵见了尚有三千投降的袁军,不由得眉头一皱,向李靖建议道:“李将军,如今我们军队孤军深入,这三千人如果带回邺城,恐怕平生波折,不如杀之以绝后患。”

    伍云召裴俊二人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也建议李靖杀了。

    李靖摇了摇头道:“我汉军乃是仁义之师,绝对不能做杀俘这种事,这三千人虽然麻烦,但咱们却不必看管他们,只需要拿了他们的兵器铠甲,放他们离开便会相安无事了。”

    薛仁贵想了想,觉得李靖说的有些道理,刘辩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仁义之名,确实不能被这三千兵马给破坏了。便点了点头道:“李将军是此次攻打冀州的主帅,便由将军做主,若有差遣,薛仁贵义不容辞。”

    李靖便大手一挥,下令将投降的三千袁军全部放走,不过却收了他们的铠甲兵器。这些袁兵死里逃生,大多前往附近城池躲避,少数便前往北海通知袁绍。(未完待续。。)

第591章儿子大过天

    李靖放了投降的袁军之后便率军返回了邺城,薛仁贵让骑兵在城外数里驻扎,使骑兵在营内来回奔腾,弄起漫天尘土。一来是故布疑阵,让人误以为是幽州大举进攻。二来是为了恐吓邺城之中不安分的势力,让他们知道有大量兵马来到冀州,最好不要起什么不好的心思。

    接下来,李靖只需要等待袁绍得到消息,率兵回援邺城,他在安然撤退就行了了。

    而此时的袁绍大营,从邺城逃出的士兵也来到了这里,将邺城被攻破的消息禀报袁绍。

    大营之中一众文武勃然大惊,袁绍一脸阴沉,冷喝道:“你们说什么?并州的兵马攻入了邺城?”

    “是的,是淳于琼,他被汉军生擒投靠了汉军,汉军用淳于琼诈开了城门,焦触将军当场被斩杀,我们抵挡不住,被汉军夺了城门!”袁兵士卒一脸愤恨的禀报道。

    袁绍气的胡子一阵颤抖,一拍桌案破口大骂:“这淳于琼居然敢叛我?我一定要将他挫骨扬灰,以泄我心头之恨!”

    但袁绍却只是提淳于琼背叛之事,却不说淳于琼无能丢了太行山防线,袁绍若是说了,那是在打自己的脸,因为是他让淳于琼去替换张燕的。

    “汉军在并州动用不了多少兵马,他们来了多少人?”崔浩连忙询问道。

    “来了大约五千人!”士卒回答道。

    崔浩松了口气,向着袁绍宽慰道:“主公不必担心,汉军只来了五千兵马,邺城之中还有许多世家私兵,有他们在,一定会逼退汉军的。”

    士卒看了眼崔浩,似乎欲言又止,袁绍看见了,连忙逼问:“你想说什么?”

    士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主公啊,那些汉军着实厉害,足以以一当五,而为首大将跟颜良将军一样凶勐。嘴里还喊着什么陷阵之志,有我无敌。我逃走的晚,远远望见他们去了刺史府,拿下了几位公子,而几位世家家主去了,都被杀了挂在府门前……”

    袁绍目眦欲裂,双眼赤红,脸上愤怒情急之色显露于表,连忙下令道:“快快起兵回援邺城!”

    袁绍再也坐不住了,在账内来回度步,嘴里喃喃道:“我的儿啊,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殿内众将面面相觑,这就退兵了?如今六月天,时而暴雨,时而烈日,趁着天气放晴不久前才一鼓作气拔出陈庆之在巨洋西岸设置的防线。如今陈庆之已经退守东岸,以水军在江面上驻守。袁绍只需建造了足够的船只在一举渡河便能拿下青州。

    而赵匡胤那边,也是趁着暴雨积蓄洪水,一场洪水将林仁肇的南线防御给冲了。虽然林仁肇提前发现撤军回了胶东,但汉军西边防线已失,只等着洪水退去,土地回干,赵匡胤便可长驱直入直达胶东。

    最多一个月,两军便可联合灭了青州,这种大好局面之下居然要撤军?

    崔浩见袁绍打算撤军,连忙提醒道:“主公不可撤军啊,如今最多一个月便可以灭了青州。这种大好局面,若是撤军单凭赵匡胤一己之力恐怕难灭青州,若是不将青州歼灭,来年刘辩大军攻打冀州,青州在后,必然后患无穷啊!”

    “顾不上了,若是我儿有失,我要这皇图霸业又有何用啊?速速撤军!”袁绍想也不想,一口回绝了崔浩的建议。

    袁绍这话说的有情有义,但却大大的寒了一众将校的心,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这些人投靠袁绍不就是为了博取功名吗?如今袁绍为了妻子二女要放弃霸业,着实让人寒心。

    不过许攸,颜良这些人倒是没有什么反感,因为他们的家小也在邺城,若是汉军对他们家小不利,他们便是无家之人了,他们内心也很焦急,希望能速速快邺城救援。

    但像杨大眼这种人,并无家小,而高昂则是属于大丈夫何患无妻之人,他们不太在意,心中反感袁绍做如此姿态。

    袁绍一口回绝了崔浩,让崔浩满嘴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也绝了许多将士的功业之心。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收捡行装,拔营起程?”袁绍见众将无人动弹不由得催促道。

    “主公咱们与赵匡胤联合作战,他又支持颇多,咱们是不是支会他一声在走啊。若是咱们一声不吭就走了,把关系搞僵,将来刘辩来攻恐怕不助咱们啊!”参军幸评询问道。

    袁绍摆了摆手道:“来不及了,还支会什么?赵匡胤的实力不弱,如今青州南线防御已失,他拿下青州不成问题!你们快快准备,即刻拔营起程!”

    众将这才悻悻退出营帐,前去准备拔营起程,唯独崔浩不走,袁绍情急无比,看着崔浩道:“军师你也快去准备吧!”

    “主公不可退兵啊!”崔浩仍然坚持。

    袁绍一脸苦涩,叹了口气道:“军师啊,我也不想啊,可显弈,显莆那是我手心手背上的肉啊,我如今年事已高,若他们被汉军拿了去,我便是得了天下,又有什么意义呢?”

    崔浩看着袁绍解释道:“可主公一但撤兵,其害有四,第一可能灭不了青州,第二寒了众将士的心,第三恶了赵匡胤,破坏联盟,第四,就算主公回了邺城,那汉军肯定也早早退去,主公不一定能救回几位公子!”

    “主公你要明白,如今乱世只有实力方能说话,主公只有增强自己的实力,那刘辩便会投鼠忌器不敢伤害几位公子,日后主公也能凭借其他换回公子。比如攻破青州,拿孔融,虞允文等大将交换。主公若一意退军,那是大大削弱自己的实力,刘辩他看不上主公,岂会将几位公子的性命放在心上?”

    “所以主公眼下应该速速灭了青州,擒拿孔融,陈庆之等一众青州大将,若汉军真的拿下几位公子,主公可以用这些人做交换!那刘辩以仁义立身,定然不会弃孔融等人无不顾!”

    崔浩说的有理有据,袁绍一听却脸色一沉道:“孔融陈庆之等卑贱之人,抵得过我儿子的性命?军师你别再劝了,我意已决即刻回援邺城!”

    袁绍就坚持一个道理,儿子大过天,任你崔浩说出一朵花来,也不能改变他救援儿子的决心。史上袁绍就做过这种事,官渡之战前,曹操粮草不足许攸建议袁绍大举进攻曹操,结果袁尚病了,袁绍着急儿子的病情,白白错过这个机会。

    袁尚只是病了袁绍就如此,如今可真是威胁到了袁尚的生命安全,可想而知袁绍此事的心情了。若从后世看,袁绍为了家庭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还真是个好男人,好父亲,可从一个霸主的角度看,袁绍却是万万不合格的。

    崔浩此时当真是想骂娘了,这四大撤兵的坏处都说了,灭了青州之后拿孔融等人去换肯定是能换回来的,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还要撤军?并且你撤军了,也很难救回你几个儿子啊,这袁绍怎么就说不通呢?

    崔浩对于袁绍的妇人之仁自己愚蠢颇为失望,但还是建议道:“主公若实在要撤军,暂且这样,你我分兵而行,主公率领八万人马回援邺城,我在此率领五万人马继续攻打青州。主公有八万人对付五千汉军绝对不成问题,而我这边六万人马也足以兵进青州。若主公能扫平邺城的汉军那自然是好,若汉军提前跑了,我联合赵匡胤拿下胶东,向赵匡胤讨要孔融陈庆之等人作为人质交换几位公子夫人你看可好?”

    崔浩取了个折中的办法,袁绍不退兵最好,就算这样折中,也势必会让将士寒心,也会得罪赵匡胤。但袁绍执意退兵,崔浩也劝不住,就只有这么办了。

    袁绍沉吟一番终于点头答应下来:“那好,我率领八万兵马回去,你带着杨大眼,高昂领着五万大军再此。不过你切记不可通知赵匡胤,让他小视于我!”

    崔浩点了点头,明白其中的关键,若袁绍为了妻子二女而放弃皇图霸业,肯定会让天下诸侯小看,这联盟袁绍肯定也处于被动。袁绍懂得其中的道理,崔浩更懂,崔浩点头答应下来:“主公放心,我只一心攻打陈庆之,待灭了青州,赵匡胤问起我便找个理由推脱过去!”

    袁绍这才放心心来,没过几个时辰,袁绍便领着八万大军往西而去。

    袁绍担心儿子,故而率领精锐骑兵先行。没日没夜的赶路,一天之后抵达黄河城方向的黄河岸边,这个时候袁兵累的是苦不堪言,没办法袁绍只得在黄河岸边休息,准备明日一早便渡过黄河。

    至于渡河的船只,袁绍大军攻打青州之时早就准备了。

    一夜时间过去,一大早袁绍正准备渡河,渡口处远远又划来几条船只。士卒见了连忙禀报袁绍,袁绍来到渡口,船只上的袁兵也正好下船,见了袁绍一个个泣不成声,向袁绍禀报道:“主公,大事不好并州兵马大举入侵了!”

    袁绍也听懵了,连忙询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兵马?”

    “我们是张将军麾下!”

    袁绍一听感觉大事不妙,冷喝道:“张不是镇守冀北吗?你们怎么过来了?”

    士兵哭丧着回答道:“邺城被破,城里的弟兄们来到信都求援,张将军决定骑兵南下救援邺城,救出几位公子!”

    袁绍大喜:“那邺城如今情况如何,张是否驱逐了汉军,我儿可安否?”

    “张将军领兵两万南下,在邺城以北三十里遭遇汉军大量伏兵。这还不止,那薛仁贵也率领骑兵南下,我军被汉军全歼灭只有几个弟兄逃了出来,张将军与敌将交战,侥幸逃脱!”这袁兵不敢说他们是投降被李靖放了,而说是杀出重围。

    袁绍一听险些跌倒,身边的许攸连忙扶住袁绍,向士兵询问道:“那汉军不是只有五千吗?怎么有实力埋伏你们两万人?”

    “不止五千,有数万人之多,连薛仁贵也来了!”

    这袁兵被围,也弄不清楚到底来了多少敌军,而薛仁贵回到邺城之后,则故布疑阵使骑兵纵马奔腾,邺城四周尘土遮天蔽日也让袁兵误认为薛仁贵只是先头部队,后方还有大量兵马入侵。(未完待续。。)

第592章评书里的超级高手

    李靖薛仁贵在邺城故布疑阵,这些逃出来的袁兵也弄不清楚汉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听士兵说来了数万人,甚至薛仁贵也率领骑兵南下了,许攸一拍大腿大叫道:“大事不好,如今已经六月份,北方小麦成熟,幽州并州可能已经腾出手来,在无顾忌前来大举进攻冀州了。”

    一边刚刚在下人服侍下坐下的袁绍听了这话身子又一阵摇晃,勉强支住身子,袁绍咬牙道:“汉军大举入侵,张又丢了冀北,邺城以北尽归汉军所有。速速派遣回去通知军师,让他不得迟疑即刻回援邺城,赶上我军。”

    “是,主公!”几个将领得了命令,当即纵马返回北海让崔浩撤兵。幽州并州都大举入侵了,老巢都快没有了,这个时候还打青州,打毛啊?

    “主公,不知张将军在哪?”从邺城一战中逃出的袁兵向袁绍询问张的下落。他们是张的兵马,如今自然还是得跟着张了。

    袁绍一头雾水:“你们不知张去了哪?我在此从未见过张!”

    “张将军当日杀出重围,我们还以为他来向主公禀报了……”

    袁绍当即反应过来,一把抽出佩剑将面前的一杆大旗斩断:“好个张,你们都前来禀报我了,张早早冲出重围却不来报,这分明是怕我责怪弃我而去了!”

    几个张手下的袁兵面面相觑,却不知如何是好,袁绍摆了摆手道:“看在你们忠心的份上,暂且跟着我吧,至于张,还有淳于琼,他们两个居然敢背叛于我,我定然饶不了他,给我通缉张,我定要将他挫骨扬灰。”

    一大清早,袁绍便渡过黄河直奔邺城而去,而他得知张兵马被灭之后,又让人喊回了崔浩。

    崔浩很快便得到消息,这一次袁绍下的是死命令,容不得他违背,崔浩也不想退兵,袁绍一走,原本要十三万人渡河的船只,如今变成五万,这几日的准备正好足够。崔浩刚准备尽起大军渡河向前推进,却没想到袁绍撤退的命令传来了。

    不过这一次不撤退也不行,幽州并州兵马大举进攻,袁绍兵马虽多,崔浩还担心袁绍到时候再中什么阴谋,那么冀州就真的是完蛋了。

    因此崔浩也急忙起兵去追袁绍,以至于连赵匡胤都没有通知。很快,巨洋江上的水军发现袁军大营已经是人去楼空,连忙前往剧县禀报陈庆之。

    陈庆之得到消息之后,当即决定率领兵马回援胶东。

    秦琼对于陈庆之的决定惊讶不已,担忧道:“袁绍虽然退兵,但未尝不是袁绍的欲擒故纵之计,但我军若贸然放弃东岸防线,袁绍又回军进攻那该如何是好?”

    “袁绍大军三日两退,说明他们是突遇两种紧急的军情,而陛下早在密函中说过,会派人攻打冀州,此刻肯定是建攻了,所以袁绍遭遇紧急军情,仓促之间才撤兵的。”陈庆之分析着袁绍的局势,并不认为这是袁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计策。

    “如今赵匡胤一场洪水冲垮南边林仁肇将军设置的防线,他兵马已经向北直逼胶东。我军应当抓紧时间赶往胶东,与城内兵马里应外合,想办法解了胶东之围!”

    陈庆之手按佩剑站起身来,双目如电下令道:“全军准备返回胶东,准备好足够的兵器,粮草,罗士信你率领三千骑兵在前,秦琼你领一万人马为前军,林冲领五千兵马断后,本将自领中军!”

    旋即两万多兵马便开动起来,往胶东而去。

    而此刻的胶东,赵匡胤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剑拔弩张,枪矛如林,围三攻一,赵匡胤七万大军全部集结在南门城下,而其他三门每门使一万兵马包围。

    七万大军在南门下摆开阵势,一个个方阵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其气势之盛,当真难以匹敌。

    从后方,一架架投石机,云梯等攻城器械被赵军给运送到军阵前方。赵军之中,健壮的勇士手持鼓锤,有节奏的击打着巨大的战鼓。

    咚!咚!咚!

    一声声低沉而厚重的战鼓声从军阵中心传至四方,赵军将士听了一个个士气大阵,高举手中的兵器,发出整齐的吼声。

    赵匡胤骑着战马立在军阵中央,周围是一众核心将校,许褚,花云,李典,曹洪,陈宫,程昱等人。

    除此之外,许褚花云二骑身边还有一将并驾而立,此人身高八尺,年纪大约二十五岁上下,长的方面重颐,颇有赵云之风。而他的武器乃是一柄方天画戟,胯下一匹白马,又像是薛仁贵的打扮。

    投石机已经推进到城下,随时准备发射,许褚手持镔铁大刀向赵匡胤拱手请战:“主公,一年前我在扬州被这城中的文鸯用暗鞭所伤,今日能够遇到,完全是上天要我报当日之仇,还请主公让我叫阵,一雪前耻!”

    一旁的花云也一脸愤恨:“只可惜秦琼那厮不在胶东,不过我听说城中还有个太史慈也是青州头号大将,还请主公让我出战,斩了太史慈以雪我当日之耻!”

    赵匡胤暗忖:“当年许褚与文鸯交手,文鸯使暗鞭伤之,如今有了提防,当不会败。而花云也勇勐非常,就算不敌秦琼,但对付太史慈应该不成问题。我且让他们二人出战,若胜则打击汉军士气,就算不能胜,我在攻城不迟!”

    赵匡胤想到这里,便要点头答应下来,然而那手持方天画戟的武将却一催战马,将方天画戟一横挡住许褚花云二将,沉声道:“杀鸡焉用牛刀?何需两位将军亲自出手?越兮新投主公,不如这功劳便让给我吧!”

    许褚脸色一沉,对于越兮的桀骜颇为不满,随手将镔铁大刀一挥,就想将越兮手里的方天画戟给推开。但这轻轻一击却如石沉大海,越兮的方天画戟也不见丝毫的一动。

    许褚惊讶不已,手里逐渐加大力气,但越兮神色倨傲,没有丝毫退让。二人在马上,兵器相交,暗暗比拼起力气起来。

    两人一时之间相持不下,赵匡胤只是旁观,这越兮乃是青州人士,乃是几日前来投靠的。赵匡胤还不太了解越兮的能力,性格,正好让许褚来试试。

    过了半响,许褚冷哼一声收回长刀,冲着越兮喊道:“这文鸯当年曾使暗器伤我,我与他结过梁子,若是平日便让给你了,只是今日我却让不得,你快闪开,否则我便不客气了。”

    “那就看谁能抢得到他的人头吧!”越兮方天画戟往许褚马上一扎,许褚连忙回刀去挡,越兮趁着这个功夫便纵马而出,来到胶东城下。许褚见此哪里肯让,连忙纵马去追。

    这边花云见此,也要策马过去,赵匡胤连忙拦住花云笑道:“时泽,你既然与那太史慈没有深仇大恨便别去了!”

    花云颇为不悦,望着前方战场上的越兮埋怨道:“那越兮好生张狂,争功也便罢了,许褚将军乃是为了报仇雪耻,他居然也丝毫不让!”

    赵匡胤爽朗一笑道:“放心,张狂也要有张狂的资本才行,就算这越兮有这资本,我这里也容不得他张狂!”

    “嗯!主公是得好好管教这个张狂之徒!”花云身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胶东城下,越兮,许褚二人一前一后冲入城下,越兮沉声大喝:“文鸯何在,快快出城受死!”

    这越兮还就是这么不给许褚面子,许褚点名都要战文鸯了,可越兮却偏偏点名要文鸯出战,摆明了就是要跟许褚抢。许褚也不好在城下与越兮发作,也是冲着城上叫喊:“文鸯可还记得我许褚吗?快快出城受死!”

    胶东南门城头上,虞允文,林仁肇,文鸯,太史慈,唐斌,徐庶等人都在城头上观察。城下赵军之中冲出两将来指名道姓要战文鸯,文鸯不理会越兮,冲着许褚大骂道:“手下败将也敢言勇?”

    许褚大怒立马横刀指着城头上的文鸯大骂道:“若不是你使暗器伤我,我怎能败之?有胆便下来与我一战,休逞口舌之利!”

    文鸯哈哈大笑,拿出钢鞭在手:“斗不过我便找借口,我钢鞭与枪乃是绝技,更何况我将钢鞭挂在马上,是你不察罢了。若这么大的暗器你都躲将不过,那便是你自己无能了!”

    许褚乃是莽撞大汉,口齿却不及文鸯这个年轻人伶俐,几句话便被文鸯奚落的脸色挂不住了。

    城头上的汉军哈哈大笑,跟着奚落,为这紧张的气氛,缓解一丝压力。

    许褚不知如何还击,越兮却冲着城头上冷喝道:“战又不战,降又不降,逞口舌之利算什么英雄好汉,越兮在此,有种的可敢与我一战么?”

    “越兮?这越兮是什么人,怎么有些耳熟?”城头上虞允文听了越兮的名字眉头一皱。

    徐庶说道:“这越兮是我青州隐士越老夫子的儿子,颇有勇武之名,当年名气不下于太史慈将军。太史将军未从军前与他齐名,不过此人自视甚高,桀骜不驯,曾有人推举如军,他却嫌弃我青州实力孱弱给拒绝了。”(未完待续。。)

第593章猛将斗法

    太史慈大怒道:“我早些年也听过他的名声,没想到他居然是这种背弃祖地之人,那赵匡胤前不久才淹没了我北海大片良田啊!他居然还投奔赵匡胤?军师,让我出战吧,我要去手刃此贼!”

    虞允文沉吟道:“若是我军不出战的话,那士气定会受到打击,子义将军你便出战吧,不过千万要小心谨慎!唐斌将军,你在城头策应,防止敌军放冷箭!”

    青州军中除了太史慈箭术超群,另外唐斌的箭法则颇为精湛。得了虞允文的命令,唐斌取了一张铁胎弓,看着太史慈笑道:“子义兄尽管放心去斗,我使弓箭在此为你掠阵!”

    “军师放心,谢过唐兄!”太史慈冲着二人拱了拱手便下了城墙。手持狂歌戟,骑过一匹闪电撕风马,便冲出城外。文鸯见城下有许褚,越兮两个人便道:“我恐他们二人合攻太史将军,我去为子义掠阵!”

    林仁肇也点头答应,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城门,太史慈手提两柄狂歌戟,胯下一匹闪电嘶风马,纵马挺枪太史慈支取越兮而去。

    太史慈胯下这马也是一匹宝马,浑身呈白色,战马额头部分又有一撮银灰色的毛发,迎如闪电形状,又速度极快,奔腾只听风声嚯嚯,仿佛将风给撕裂一般,故而称为闪电撕风马。

    太史慈纵马冲向越兮,越兮抬眼看去只听得太史慈沉声大喝道:“青州太史慈再此,越兮你这奸贼速速拿命来!”

    越兮见是太史慈,提不起丝毫兴趣,但见太史慈纵马冲来速度极快,心中暗忖:“太史慈坐下这却是匹好马,我如今三叉方天戟乃是神兵,唯独缺一匹良马,正好将他战马夺来!”

    想到这里越兮也不去争文鸯了,转身与许褚说了句:“那文鸯给你了,太史慈交给我来解决,莫在来与我争!”

    “哼,这太史慈成名已久,你可莫要托大!”见越兮如此自信,许褚考虑到越兮到底是自己人便提醒道。

    “哈哈,区区太史慈何足道哉,我可是要与吕布,薛仁贵这种高手较量,听说他们都是用戟,今日便用太史慈来成就我的威名!”越兮狂笑一声,纵马直冲太史慈而去。

    太史慈听得越兮那猖狂的言论,这摆明是不将他放在眼里,把他当成踏脚石了,太史慈不由得大怒道:“背弃青州而投赵,如今青州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你这与背主求荣有何区别。我耻于与你齐名,今日我便杀了你!”

    “你还不配与我齐名!”越兮冷喝冲向太史慈。

    顷刻间二人冲锋到一处,越兮手中的方天画戟乃是长兵器,方天画戟样式许多,如开两个月牙的方天画戟,如开单月牙刃的青龙戟,在比如越兮手中的三叉方天戟。

    它们的统称都是方天戟,但在用法上就有些不大一样。比如吕布手中的方天戟开双月牙仁,薛仁贵的是开单月为青龙方天戟。在比如典韦与太史慈的兵器都是狂歌戟,但典韦是也是开双月牙刃,重大数十斤用于步战。而太史慈是单月刃轻巧灵便用于马战。

    太史慈注意越兮手里的三叉方天戟,有婴儿手腕粗细,长月丈二,前端双刃开叉,正中间有出一刃,谓之三叉方天戟。

    越兮瞧不起太史慈,心道:“一寸长一寸强,太史慈兵器不过五尺,我只需施展雷霆之势,让他措手不及反应不过。便可建功!”

    两马相交未交之际,越兮手里三叉方天戟勐然刺出,人借马势中间那锋利的戟尖已然逼近太史慈胸前。

    兵器长短之前有强有险,太史慈不仅擅长狂歌戟,也会普通的长枪,自然明白两种兵器之中的长短之利。因此太史慈便一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戟刃刺来之际,太史慈不慌不忙左足一踩马镫,将力用在左边,身子一倾斜,便灵活的躲了过去。

    戟刃擦胸而过,两马瞬间交错而来,借着这个机会,太史慈立刻在马上回正身姿,右手的狂歌戟反身向着越兮后背拍去。

    越兮吓了一跳,连忙将身子一伏,险之又险的夺了过去,两匹马瞬间交错过去,电光火石之间二人自然经济生死。

    “叮咚,系统检测到太史慈与越兮厮杀,太史慈当前武力98,武器狂歌戟加一,战马闪电撕风马加一,系统检测到太史慈特殊属性,鏖战:“太史慈与人斗将之时,对方综合武力(基础武力加兵器战马)在太史慈上下浮动两点以内,对方若有武力爆发属性,太史慈会爆发对方三分之二属性的武力!”

    也就是说,太史慈的综合武力是100,遇到98…102综合武力的武将。对方若有武力爆发类属性,能加武力三点,太史慈就会爆发两点武力值,这就是鏖战,遇强则强,越战越勇。

    太史慈的这个技能还是个被动技能,不过其效果却非常不错,除了差距太大的打不过之外,武力察觉不太大的,休想击败太史慈。

    “越兮,武力100,统帅73,智力52,政治49!太史慈与越兮厮杀,越兮基础武力100,三叉方天戟加一,当前武力101!”

    “系统检测到越兮特殊属性同样是鏖战,太史慈的针对范围是98…102,越兮的针对范围是99…103!”

    远在洛阳的刘辩一脸懵逼:“要不要这么巧,二人属性居然一样?不过仔细想来也是这样,否则凭借越兮的能力怎么能与在长坂坡上的巅峰子龙战上个上百回合呢?”

    胶东战场之上,越兮与太史慈再次拔马厮杀起来,一个仰仗兵器之长处处杀招,招招狠辣,一个仰仗兵器之短,后发制人,以静制动。

    两人拔马战了十数回合,谁也奈何不得水,许褚看了不由得嗤之以鼻:“这越兮我当他有多厉害,原来也不过如此。”

    当然许褚并非是小看越兮的能力,而是觉得越兮如此猖狂与他的能力不成正比。你猖狂成这样,什么狠话都放了出去,不也是跟太史慈打个平手?真是丢人!

    许褚对越兮的张狂嗤之以鼻,也知道越兮今天恐怕是斩不了太史慈了,便冲着文鸯喊道:“文鸯,可敢与我一战?”

    “有何不敢?不过我提前告诉你,吾乃枪鞭双绝,这份功夫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