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宜春是刘繇固守的最后一城,孙坚围而不攻,每日只是叫阵,示威,瓦解刘繇军士气。这一日孙坚叫阵无果又退回军营,而城头上,一三十多岁的白衣文士远远看着孙坚离开的背影喃喃道:“扬州终究是是非之地,刘繇手中无兵无将,大势已去,如何敌不过江东猛虎啊。”

    “二将军,主公唤你过去!”此事一个侍卫赶到在男子身后说道。

    能被唤为将军的,便是统兵大将,但这男子却是个文士,明显不是统兵领将,那就只能是刘繇的亲故了。

    男子走进大殿,一路所过所有将士皆是浑浑噩噩,毫无斗志,来到刺史府内堂,刘繇躺在床榻之上,年纪不过四十岁,却如六十岁老者一般老态尽显。

    见到男子的到来,刘繇撑起身子从床上坐起,笑问道:“城外情况如何了?”

    男子坐到床边回答道:“还是如往常一般,叫骂一阵便退了。”

    刘繇闻言叹了口气道:“孙坚围而不攻,不是想逼死我就是要我投降,如今宜春已经没有多少粮草了,我刘繇的末日,只怕也到了。”

    男子沉默不语,刘繇盯着男子半晌,最终苦涩的询问道:“二弟啊,你机智天下无双,却为何不肯为我献计献策呢?若是你能帮我,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啊。”

    刘繇的话语中有许多些许埋怨,男子沉默半晌,最终开口道:“不,我若是帮你,只怕兄长的下场更加不如现在?”

    “嗯?此言何意?”刘繇不解道。

    “我虽然足智多谋,但兄长麾下兵马远不如孙坚手下江东猛虎,孙坚手下有萧摩柯,程普,韩当等一众武将,而兄长麾下,没有一个敢战之士,我便是有破敌之法,无合格的将领去实施,也终究于事无补。若是我强行用计对付孙坚,反而生灵涂炭,而孙坚对于兄长,也会起了杀心,只怕现在不是围城而是攻城,屠城了。”男子叹了口气说道。

    非是自己不献计,而是献计也改变不了大局。就像诸葛亮神通广大,可他也有关张赵等武将听从指挥,运筹帷幄。若是没有这些人,诸葛亮也将会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这男子,虽也足智多谋,却无人能为他手中利剑,强行用计,不过是拖延死亡时间,造成更大的伤亡。

    刘繇叹了口气,拍打着床案说道:“都是我刘繇无能啊,伯温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施展的地方。”

    刘伯温摇了摇头道:“如今大争之世,弱肉强食,兄长以仁义,德行为先,却不注重兵马,徒之奈何啊。”

    刘繇苦涩道:“是我把这天下想的太简单了,孙坚一介武夫,短短几年居然将我逼到这般境地,我服了他了,不过江东终究也只能固守,依二弟看来,这大汉江山,日后会归于谁手呢?”

第542章曲阿小将

    “江东依我看来只能固守,虽有长江天险,但既是保障,又是掣肘,孙坚虽猛,却也只能止步于江东了。如今天下弱肉强食,伯温你拥经天纬地之才,且与我说说,这大汉天下,最终会落于谁手?”

    刘伯温正色道:“如今天下诸侯,最强大的自然是我汉家正统天子,而能重新统一大汉的,也只有天子,其他根据诸侯野心勃勃,但却无法与天子正面抗衡,只有合纵连横,依我看之,天子攻打袁绍恐怕就在这几年,且看天子能否迅速覆灭袁绍!”

    “哦?若胜如何?若败如何?”

    “胜则天子所有土地连接,一统河北雍凉,占据大汉半壁江山,对各路诸侯呈压制之势。若败,则天子退守河洛,青幽皆失,天下时局,短时间不复明朗!”刘伯温郑重道。

    刘繇听罢惊讶道:“想不到灭袁之战居然如此重要,居然关系我汉家生死存亡。”

    刘伯温点了点头道:“各路诸侯心照不宣,北方异族更蠢蠢欲动,到时候天子不仅仅要灭袁绍,面对的还有各路诸侯的明枪暗箭,到时候四面皆敌啊。”

    “这是我汉家江山啊,我刘繇无能不能守住扬州,伯温你足智多谋,不能留在扬州,尽快寻办法离开吧,去洛阳帮助天子,你是汉室宗亲,陛下身边虽然能人无数,但是宗亲不多,还要靠我们这些姓刘的撑着才行。”刘繇拍着刘伯温的手背一脸诚恳道。

    “我若走了,兄长又何去何从?”

    “只可惜我到现在才看清形势,若是在早些,我便与你一起投天子了,可惜啊,晚了,晚了啊。你走之后,我自有我的路,你不必过问。”刘繇闭上双目,摆了摆手道。

    一个人一旦掌控了权利,又怎么会没有野心呢。刘繇初来扬州,刚开始也萌生过那种逐鹿天下的念头,甚至诸侯讨董,刘繇都未曾参与,可随着孙坚的到来,刘繇的梦想被一步步击破。到如今,终于是翻然悔悟,若是早点与天子联系,以他的地位,三公九卿也是有的,在不济,也能如刘虞孔融一样,坐镇一州啊。

    只是现在,谈论这些一切都晚了,刘繇只希望刘伯温能够逃出去,为大汉重建尽一份力。

    “哎!”刘伯温长叹一声,起身欲离开,跨过大门那一刻,刘伯温停了下来自言自语道:“稍后我出城投降,乘机离开此地,兄长可自行决断后续事宜!”

    听了刘伯温的话,刘繇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闭门沉思起来,刘伯温则走出府门喃喃道:“兄长我且看你是生是死,你若择生,相安无事,你若择死,我必要孙坚匹夫为你陪葬!”

    乱入之人总有各种植入身份,有的并无家人,身无长物可为所欲为,想投奔谁便投奔谁。有的却拖家带口,受身份的限制,不能去寻明主。而刘伯温的植入身份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汉室宗亲这是个好身份,可身为刘繇的族弟,这个身份又让他多般无奈。

    刘伯温来到城门处,决定挑选几个勇士保护他,一众士兵浑浑噩噩的,刘伯温摇了摇头高声道:“诸位,主公请我出城求援,尔等谁愿护我出城?”

    刘伯温没有说要逃走的事情,而是说要人保护他出城求援,若是说逃走,这些人必定争相恐后,可若说求援,这些便会畏惧不敢应。而敢保护他刘伯温的,就必定是最勇敢,最忠义的人!

    果然刘伯温一说是要杀出去求援的,却没人敢应,刘伯温等了片刻,略有些失望,终于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站了出来高声道:“妄你们出自丹阳,丹阳精兵之强天下闻名,如今居然畏而不战,军师,小人不才,愿意陪军师走一趟!”

    刘伯温一看,只见此人穿着小兵的衣服,但身材却极为魁梧,身长七尺八寸,年纪二十岁上下,颇为年轻。手持一杆长枪,站立于城头,与其他士兵好似格格不入一般。

    刘伯温心生喜爱,这种士兵在一路连败之下还有这般的精气神,还真是难得!刘伯温连忙询问道:“你姓甚名谁,哪里人士,现居何职?”

    “小的姓裴名俊,吴郡曲阿人士,现居一骑卒!”裴俊拱手回答道。

    “好,一骑卒居然有如此胆量,明日你便随我突出重围,前去求援!”刘伯温大喜道。

    “诺,有小人在,必不让孙军伤害军师!”裴俊拱手道。

    话说起来,这裴俊倒也不是一个寻常的小兵,在正常的历史之中,孙策攻打刘繇,孙策率领十三骑,皆是韩当,程普之辈,前来视察刘繇大营。

    而太史慈认为这是一个捉拿孙策的机会,不等刘繇命令,出战孙策,并大叫“有胆气者皆随我来。”但众将不动,只有一骑卒回应:“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于是拍马同行,众将大笑。

    后来的结果便是太史慈酣战小霸王,二人从马上打到马下,斗了数百回合,直到程普等将赶来,刘繇兵马也赶到,两方霸战。

    至于这无名骑卒,也没有了交代。

    可是人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太史慈与孙策从马上打到马下,斗了上百回合。那程普黄盖等将去了哪里?众人便猜测,是这无名骑卒,曲阿小将拦住了程普等十三骑将。太史慈孙策二人大战百多回合,起码也要两三个时辰,而这骑卒,拦住程普黄盖等将这么久,其武力也被无限的夸大。

    当然,这也是后人的猜测,至于这曲阿小将是不是真有这么高强的武艺,尚且不得而知。不过眼下这裴俊挺身而出,却正是演义中提及的那个曲阿小将。

    众人见裴俊如此豪气干云,如此有胆气,许多士卒不由得自惭形愧,却是,扬州兵多出自丹阳,而丹阳兵,号称是天下第一强兵。其实兵种,与地域有很大的关系,而在这个时代,抛弃主将的因素不说,丹阳出身的士兵,却是最强的。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这是丹阳出精兵的根源。刘繇手下的兵马也大多出自丹阳,只可惜没人领导,一败再败,早已经没了往日的锐气。

    裴俊轻蔑不屑的话语,大大的刺激了这些丹阳兵的血性,许多人当即大怒道:“左右不过一死,你曲阿人都不怕,我丹阳的更不会怂,军师,我明日跟你一起出城!”

    “我也去!这些年打的败仗比老子走的路都多,我这次要一次打回来!”

    “算我一个!”

    “也算我一个!”

    人在绝境之中,哪怕是一个平日里让人轻视懦弱的人,也能爆发出恐怖的潜能。这些丹阳兵知耻而后勇,被裴俊给激励了士气,一个个纷纷表示要随刘伯温出城。

    刘伯温很是高兴,轻点一番,有三百人愿意陪他突围出城。

    将裴俊与三百人召集到一处,刘伯温才说出实情:“主公意与宜春共存亡,他让我前去投奔天子,帮助天子兴复大汉。所以明日并非是突围,而是逃亡,这样,你们还愿意吗?”

    原本斗志昂扬的众人顿时蔫了气势,又逃?从吴郡一直逃到豫章,如今又逃,还能逃到哪里去?更何况天子治下,离此地千里有余,一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能够逃脱得了吗?

    “我等困守宜春,又有谁会来救援呢?我知道诸位想要奋力一博,可保留残躯,才能复今日之耻。我有办法带着兄弟们离开此地,不知道兄弟们来日愿不愿意跟随我在征江东,雪今日之耻?”刘伯温看着三百甲士沉声说道。

    “愿意!”这个声音自三百个热血青年的胸腔中喷薄而出,耻辱,算不了什么,有朝一日还回去就是了,怕就怕没了血性,丧失了斗志。

    见三百人异口同声,刘伯温满意的点了点头,下令道:“尔等备三百匹马,准备充足的弓箭斗具,明日再城门下等待。只等我骗过孙坚兵马,尔等便开城杀出与我汇合!”

    “诺!”三百丹阳精锐点头领命。

    刘伯温自带着裴俊离开,到了第二日,裴俊保护着刘伯温出了宜春城,城外大军顿时围了过来,刘伯温手持书信,将书信高举道:“我手中乃是降表,带我去见孙将军!”

    此处守卫乃是孙坚大将黄盖,见刘伯温如此盛气凌人,黄盖大怒道:“尔等不过冢中枯骨,我旦夕便能取尔首级,出降也敢如此张狂?且将降表附与我看!”

    “大胆,我家大人乃朝廷册封扬州刺史,孙坚不过破虏将军,其官位远在孙坚之上。孙坚就算要取代我就大人,也应是我家大人退让,若他夺取,便是篡逆,你忘了袁术的下场不成!”刘伯温冷喝道。

    这一喝,也让黄盖不敢轻举妄动了。

    打仗都需要名义啊,像赵匡胤苦心孤诣夺取徐州,刚开始都想要一步步收买糜竺,曹豹,后来连戏志才都死在了兖州,才让赵匡胤有了出兵的名义。

    而孙坚为什么打刘繇,刚开始孙坚是听袁术的,打着袁术的旗号为袁术扩充地盘。后来他实力强大,脱离了袁术,正好刘辩也攻打袁术,就没顾得上他,孙坚便拼命的对付刘繇,一步步强大起来。可孙坚的扬州,来的是名不正要不顺,刘繇才是扬州名义上的主人。

    原本孙坚想着,他帮助刘辩对付袁术也算劳苦功高,自己这里快要拿下扬州了,怎么着刘辩也会将扬州封给他。可刘辩也不是省油的灯没有这么做,刘辩是封孙坚为豫州刺史,在赵匡胤兖州刺史的上面加封兖州牧牧。

    刘辩的主意不言而喻,是让他们狗咬狗,可这圣旨孙坚也不敢接啊,接了的话,他就要去跟赵匡胤争其地盘来。不接的话,孙坚就是抗旨不遵,不过后来孙坚到底是接了,但他没那么做,他还是待在扬州,不去豫州上任。

    所以说现在的孙坚,身份是极为尴尬,一方面刘辩封他为豫州刺史,他不去上任,另一方面他攻打着刘繇这个名正言顺的扬州刺史那是发动不义的战争,并且刘繇这个人治理扬州还算不错,很有威望,而孙坚这么做,一个野心勃勃诸侯形象已经不言而喻了。天下人会如何看待他?

    反正孙坚的名声已经被刘辩搞臭了,而孙坚也想做婊子还要立牌坊,他击败刘繇却不敢杀,围宜春只是要瓦解刘繇的军心,只希望刘繇主动投降,将扬州主动让给他。到时候他就不会背负这些负面名声。

    若是他在这件事上没处理好,说好听点是有野心,若刘辩要对他下手,给孙坚打上一个袁术同党的罪名,那孙坚就算拿到了扬州,短时间也是要头疼的。要知道九江,庐江两郡的百姓有多么恨袁术,若是孙坚是袁术同党,这两郡百姓岂会服他?

    如今刘伯温拿出孙坚最怕的法宝,一下便将黄盖给镇住了。

第543章南陈猛将vs曲阿小将

    刘伯温一语道破孙坚的软肋,就将黄盖给镇住了,刘伯温虽是战败的一方,却凭借着这个制胜的法宝因而盛气凌人,孙坚军却还无可奈何。

    刘伯温如此猖狂,将黄盖气胡子颤抖,黄盖拳头紧握,强自压下心中的怒气,做了个请的手势,沉声道:“请随我来!”

    此时宜春城四面皆被孙坚兵马包围,他想要离开根本是千难万难,只有佯装献上降表,与孙坚虚与委蛇,让他将城外的重兵撤走。趁着这个空隙,刘伯温才能带着一些兵马突围而出。

    黄盖带着刘伯温来到自家大营门口,早有士卒通报孙坚,孙坚得了消息,着实高兴了一把,亲自出营迎接。

    这一天他等的太久了,按照他的实力,老早便能灭了刘繇,一直围城就是想要刘繇投降。只要刘繇投降,那他手底下的扬州便名正言顺,至于刘辩封他为豫州刺史的难处,他也可以以治理扬州为名而不去赴任,不管刘辩如何对付他,他需要的只是名正言顺的坐拥扬州。

    眼下是因为庐江,九江两郡刚刚拿下,名不正言不顺的话,百姓会对他抗拒,若是在过得几年,他手底下的百姓在他的治理下过上了太平日子,忘却了汉家恩泽,刘辩在利用这大义来对付他就不起作用。

    孙坚亲自出营来迎接,却见刘伯温高举降表慢悠悠的策马而来,后面裴俊手持一杆长枪跟着,两匹马咯噔,咯噔的的踏着步子,好不悠闲惬意。

    孙坚脸色一沉,这趾高气扬的模样,哪里是投降的样子,这分明是朝廷来的使者,视察属下的高官啊。但孙坚也无可奈何,只要刘繇投降就好,在大的代价,他也承受的起,在过得几年,只要扬州的民心稳定下来,刘繇还不是任由他蹂躏?

    想到这里孙坚心中冷笑,让他现在猖狂又如何,到时候千倍百倍还回去。孙坚于是拉起笑脸走上前来冲着马上的刘伯温拱手道:“哈哈,先生终于来了,真是让在下好等啊。”

    至于其他话孙坚也没多说,两方心知就行,反正各有龌龊也无法严明,刘伯温翻身下马,笑着拱手道:“岂敢,岂敢!”

    孙坚拉着刘伯温进了大营请刘伯温就坐,刘伯温献上降表,孙坚看了降表很是高兴,向着刘伯温询问道:“不知贵军何时出城投降啊。”

    刘伯温笑着摇了摇头道:“投降好说,只看将军诚意!”

    “诚意?”孙坚一愣抚须笑道:“我自然是诚意十足,只要刘公肯出城投降,上书朝廷将扬州刺史之位与我,我便表他为豫章太守,下辈子安乐无穷。”

    豫章太守,孙坚这可是下了大手笔了,他想要的只是刘繇上书朝廷,名真言顺的坐拥扬州。

    听了孙坚的话,刘伯温笑道:“孙将军说的这件事也是轻而易举,我家大人只需要动动笔就行了。只是我家大人如何能够相信您呢?”

    “这……”孙坚也有些犯难,空口白话确实容易,而孙坚也确实是空口白话,眼下他是权宜之计稳住刘繇,日后扬州稳了他肯定要对刘繇下手的。但要让刘繇相信,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刘繇欲若何?”孙坚沉声问道。

    刘伯温冷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家主公战败无话可说,你我两方会发展成今日的局面也不必多说。我家主公说了,他也不指望日后平安渡过余生,只是有一子刘尚还在城中侍奉左右。主公希望为刘家留下一份香火,所以还请孙将军撤掉北门兵马,让我家公子安然离去,随后我家主公便会开城投降!”

    带刘尚离开也不是刘伯温乱说,刘繇确实有一个儿子在宜春城,刘伯温要逃离扬州,的确是要带上此人的。

    “刘尚……”孙坚心中沉吟道:“刘尚不过一庸才,走了也没有大碍,不过这刘伯温却胆色过人,我却不能让他逃了去。”

    孙坚点了点头道:“可以,我让他离开,不过仅限他一人,随从数人,你却不能离开!”

    “我自然不会离开,不过将军要将兵马撤出宜春数里之外,我要看着我家公子安然离开,将军中途不得派人追击!”刘伯温同时也提出条件。

    “我给你五个时辰,我兵马退出十里之外,五个时辰之内,我军不会出动,待到五个时辰之后,还请刘公出城投降!”孙坚沉吟一番说道。

    “成交!”刘伯温点了点头,也不废话当即起身道:“我回城与主公商议!”

    “我送先生!”孙坚也跟着起身,将刘伯温送出军营,刘伯温走后,孙坚便下令兵马撤出十里之外,等待刘尚的离去。

    刘伯温带着裴俊返回宜春,登城眺望,只见孙坚大军徐徐后退,待退到十里之外以后,便按兵不动。刘伯温所在方向是北门,裴俊跟在刘伯温身后,看着刘伯温脸色凝重。

    “军师,你先前许诺孙坚,只有公子携带几个随从离开,可如今跟我们一起出城的有三百人。孙坚必定会追赶我们的,如今豫章四周,西边是荆州,北边是庐江,想要去天子治下,非得经过这其中之一不可。若是孙坚大军追击,我仅能保军师无忧,但这三百兵马,却是个累赘啊,我们如何逃脱得了呢?”裴俊担忧道。

    若是孙坚追击的话,裴俊有信心带着刘伯温杀出重围,但带着这三百兵马,就没那么容易了。此去天子治下长途跋涉,带着这三百人只会是招摇过市,若江东军围追堵截,根本就走不掉。

    刘伯温笑着摇了摇头道:“你放心,我自然有办法带着他们离开。孙坚已经撤退十里了,我们准备一番出城去吧!”

    “诺!”

    二人下了城头,在城门下骑上战马,城门打开三百骑兵奔腾而出向着北方而去。孙坚营寨处,看着三百骑兵堂而皇之的离开,孙坚的脸都气绿了。孙坚大怒当即纵马冲向宜春城下破口大骂道:“刘伯温何在,何敢背弃约定?不守信诺?”

    骂了半天,却不见刘伯温出来,孙坚哪里能不知道刚才的骑兵当中,就有刘伯温的存在。孙坚又喊刘繇出城相见,刘繇早就并重,是经不得战马颠簸的,孙坚却不怕刘繇逃了,又喊了一阵,但刘繇却也不出来。

    孙坚此时犯了难处,这投降到底还算不算了?若是追击,破坏了投降的事情,若是不追吧,又担心刘繇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白白将刘尚,刘伯温放跑,那就亏本了。

    正在孙坚犹豫不决之时,身后一好大威猛的壮汉沉声道:“主公,让我让率轻骑追击吧,就算刘繇不愿意投降,我拿下刘尚,也可逼迫刘繇投降。”

    此人正是萧摩柯,历史中南陈第一猛将,如今效力于孙坚麾下,听了萧摩柯的提议,孙坚点了点头道:“不错,你便率领百十轻骑前去追击刘尚,务必给我生擒刘伯温,刘尚二人。”

    “诺!”萧摩柯拱手领命,当即点起一百骑兵,前往追击刘伯温。

    刘伯温这边,出了宜春之后纵马狂奔向北而去,行军不过三十里,便来到一个狭隘的山林,山道狭窄,两侧山林茂密。刘伯温便道:“此地我早就瞧上了,早在孙坚兵马未到之时我便派人在此地囤积了滚石,裴俊,你带着两百人下马埋伏两侧山林,另外一百骑兵带着战马继续向前,留下马蹄印!”

    “原来军师早有准备,料到了这一天!”裴俊大喜,当即指挥着人马前往两侧设下埋伏。

    不过多时萧摩柯也率兵赶到,三百人敢伏击,萧摩柯怎么也想不到的,因此此地未曾勘察他便要率兵冲过。埋伏在山林中的刘伯温见来人不是孙坚,不由得叹了口气,裴俊便道:“传说萧摩柯乃江东第一猛将,我早就想会他一会,军师,我且去与他一战,若是将他击败,孙坚必定来追!”

    “萧摩柯凶猛,你哪里是他的对手?”

    裴俊笑道:“这可不一定,我绕过前方去骑战马,军师且等待片刻,若我被杀,军师在放箭不迟!”

    说着裴俊身子飞快掠过,跑到山林前方,跳下山路骑过战马向着萧摩柯的方向冲来。萧摩柯刚刚纵马赶到山道中间,正撞着裴俊,裴俊大喝道:“萧摩柯,可敢与我一战?”

    萧摩柯不识得裴俊,却认得他穿的衣服,只冷笑道:“无名小卒,也敢拦我?”

    萧摩柯二话不说,只使长刀一横纵马急掠向前,若是一般人,怕是要被长刀一切两半。但裴俊却怡然不惧,刀到身前,他猛的往马背上一趟,躲过之后猛的起身,身子一拧,手中长枪却朝着萧摩柯后心点去。

    萧摩柯吓了一跳,长刀连忙向后一晃,打开裴俊刺来的长枪。一个回合下来,二人却是有守有攻,不分胜负。

    山林中的刘伯温本来对裴俊不抱什么希望了,刘繇手底下的将领在萧摩柯手里没一个走的了一个回合,却不想裴俊却斗了个不分胜负。虽然只知道回合,但刘伯温却看出来了,裴俊没有吃亏。

    “原本以为裴俊只是胆气过人,却不想有真本事傍身,却能早些发掘此人就好了!”刘伯温心下叹息。

    “咦,有意思,你叫什么名字?”一刀被裴俊躲过,同时裴俊还来了一手漂亮的回马枪,着实让萧摩柯刮目相看。萧摩柯轻咦一声,询问着裴俊的姓名。

    “记住,今日杀你之人姓裴名俊字元朗!”裴俊冷喝道。

    “裴元朗,你武艺不错,何必跟着刘繇?你速速让开道路,我向主公保举你做大将,跟着主公建功立业!”萧摩柯见裴俊武艺不凡,却是起了爱才之心。

    “哈哈哈,我裴俊生于大汉,尚知忠义二字,孙文台这等野心勃勃之辈,也想让我投靠?不如你跟我一起投靠陛下,我也保管你名留青史!”裴俊哈哈大笑道。

    萧摩柯神色一冷,纵马向裴俊冲去:“不识抬举,找死!”

    裴俊冷冷一笑,抖了个枪花也冲向裴俊,南陈第一猛将vs曲阿无名小将!

第544章猛虎之死

    萧摩柯vs裴俊!

    南陈第一猛将vs曲阿无名小将!

    两马对冲而来,萧摩柯使长刀,裴俊使长枪,萧摩柯手中长刀散发着凛冽的寒光,一刀斩向裴俊。裴俊使一招仙人指路,枪头一点,用了个巧劲,巧妙的化解了萧摩柯的攻势。

    这一次萧摩柯没有轻视裴俊,使了全力却也没能奈何得了裴俊。

    在山林间埋伏的刘伯温心下大定,萧摩柯乃是江东第一猛将,号称孙坚麾下第一高手,如今全力以赴,却奈何不了裴俊。这说明裴俊就算不如萧摩柯,也相去不愿,起码也能与萧摩柯匹敌。

    既然如此,就可以逼退萧摩柯,引诱孙坚前来追击了。

    刘伯温暗暗下令:“悄悄退出山林,随后正大光明赶来两边坡道,以弓箭逼退萧摩柯!”

    山林下方虽有也有一百多孙军骑兵,但都是被萧摩柯与裴俊大战所吸引,刘伯温下令退出山林。两边埋伏的各一百士兵一个个匍匐在地,悄悄退走。

    而山道上萧摩柯与裴俊也大战十数回合,不分胜负。

    萧摩柯使刀,刀法一道讲究一往无前,加之萧摩柯力大,硬实力上,年轻的裴俊其实比萧摩柯还要差上一丝。但裴俊使枪,面对大开大合的刀势,裴俊以守为攻,并不直缨其锋芒。

    两人斗了三十余回合,斗了个不分胜败,萧摩柯身后的骑兵看得呆了,萧摩柯对敌,鲜有人能在他手下坚持三个回合以为上的。众人虽然惊讶刘繇手下有如此猛将,但眼下是追击敌人,可不是战场斗将,若是被这裴俊给拖延下去,想要追击刘伯温,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几个骑兵对视一眼达成共识:“咱们并肩子上,快些将他解决追击刘尚去。”

    顿时骑兵向着二人包围上来,以多胜少虽然不光彩,但萧摩柯也知道眼下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因此也未曾阻止。

    骑兵一来,裴俊顿时压力大增,本来他与萧摩柯对敌,就是以守为主,而且山道狭窄,难以施展更加对他不利。奋力逼退萧摩柯,裴俊又刺死两个骑兵,哈哈大笑道:“能让萧摩柯带着骑兵围攻我,真是荣幸啊,来吧,我到要看看尔等有几人与我陪葬!”

    裴俊胆气过人,面对众人的围攻非但没有胆怯,反倒是放开手脚,全力施展开来。裴俊一面抵挡萧摩柯的进攻,一面使狠招冲着普通的骑兵招呼着。

    几个回合下来,围攻的百十骑兵反倒是被裴俊刺死十数人,但全力施展之下,裴俊也暴露了弱点,身上也被刺了些许伤口。

    正在此时,北边山道口战马奔腾而来的声音响起,刘伯温带着两百士兵有从两边山林正大光明的赶了过来。之所以要去而复返,是不想暴露此处的埋伏,因为刘伯温还想在伏击孙坚一次。

    正大光明的赶来,会让萧摩柯以为这里没有埋伏,兵马是从北边赶回来救援裴俊的。若是在埋伏一次,孙坚定然不会想到这里还有埋伏。

    “快些杀了此人!”见援兵赶来萧摩柯大喝一声长刀向着裴俊猛的砍去。

    刘伯温一路奔跑,终于两百士卒再次来到先前埋伏之处,裴俊被围在中央,倒不必害怕被箭矢所伤。刘伯温一声令下,两边士卒箭矢齐发,冲着孙坚骑兵放箭。

    孙军骑兵顿时死伤不少,外围兵马纷纷中箭落马,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