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战的结果便是,破坏冀州,洗劫冀州的人口,使百姓逃亡刘辩麾下。
百姓攻入粮铺抢夺粮食,在冀州并不止一处,各处都有锦衣卫带头,锦衣卫蹿腾百姓洗劫粮铺之后便又隐匿了起来。当没有法纪道德约束,百姓迫于生计之时,这些百姓纷纷化作了强盗。
整个邺城,陷入了慌乱之中,与此同时,冀州各个县城也是如此。
百姓将各处粮铺洗劫一空,但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真的没有粮食了。
粮食的收购,是以四大商会为主,他们一早便购买了大部分的粮食,在然后是以家境殷实的百姓为主,他们也占据一大部分。但是普通的百姓,并没有买到什么粮食,如今买不到粮食,他们纷纷陷入绝境之中。
这个时候的他们,想到了去刘辩麾下,于是乎刚刚城内还混乱不堪,转眼间百姓成群结队的出了城门,逃亡刘辩治下。现在不走,待战事来临他们想走的走不了,如今冀州没有了粮食,在继续留在冀州也是死路一条。
城内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官员的恐慌,连忙来报袁绍。
一个个世家主,也赶来刺史府。刺史府中人满为患。袁绍收到消息赶来,一个个世家主便向袁绍哭诉:“刺史啊,你要为我们做主啊,城内刁民作乱,洗劫了我家粮铺。”
“明公,那些刁民都反了,烧了我家粮铺不说,还大打死我铺中伙计十数人!”
“还请明公为我们做主啊!”
众人嘈杂的声音听得袁绍头痛不已,袁绍还没明白事什么个状况呢。听了半天,袁绍总算是明白了,城内的百姓抢夺了世家的粮铺!
袁绍被吵的心烦不已,一排桌案冷喝道:“肃静!”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袁绍转过头对一个下人说道:“去请几位军师过来!”
“怎么回事,好端端的百姓为何洗劫尔等商铺!”袁绍询问道。
一个世家主站了出来回答道:“这几日百姓疯狂购买粮食,到如今我各大家族存粮已经不多,在卖下去便不够自己所需,便商量着都停止卖粮。谁知今日百姓继续来买粮,见无粮可卖,便毁了我等的粮铺。”
袁绍脸色一沉,陡然联系到崔浩所说的事情,难道崔浩所说真的被他言中了?但袁绍眼下还不想找崔浩出面,毕竟他没有做答应崔浩的两件事,再来他也不想轻易服输。
既然崔浩有解决办法,那待事情恶化,在找崔浩不迟。
但袁绍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百姓为何会乱他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事情的起源在哪,哪里又会有解决的办法呢?
世家主又一个个请袁绍做主,袁绍听得头痛不已,冷喝道:“好啦,不就是铺子没了吗?到期时候重建不就成了?乱民的事,本官会肃清的。先退下吧,让本官静静!”
一众世家主刚要退下,便有城门守卫来报:“禀报主公,现在有大批百姓出城,不知前往何方!”
“多少百姓出城?”袁绍脸色一变。
“数不清,成群结队,拖家带口怕是要远行,先前城内百姓造乱,我等不敢阻拦,怕激起民变。”士卒拱手回答道。
“百姓逃亡……”袁绍脸色一沉,又想起崔浩让他封锁边境的事情,难道崔浩已经料到百姓会逃亡了吗?
封锁城池,袁绍也不敢,邺城兵马不多,大半被派去牧野一带防御刘辩去了。若是再次激起民愤,百姓冲入刺史府对他造成威胁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正在袁绍一筹莫展之计,许攸,审配,逢纪,郭图等人联袂而来。
袁绍大喜,连忙请四人就坐,许攸拱手问道:“主公,城中发生大乱,先是洗劫了粮铺,随后争相出城,就连我家铺子也被毁了几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许攸也是很迷糊,他爱财,贪财,这些时日粮价爆涨,他家的店铺也收获许多,转了个盆满钵满。谁知道一转眼,这些金主便化身财狼,毁了他家粮铺不说,如今还成群结队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绍一听许攸的话,脸色一黑,他还指着许攸给自己想办法,却没想到许攸向自己诉苦起来。
这也怪不了他们,商战太先进了,没人懂得其中的道理,这就好像一群小学生莫名其妙的进入了一个国家的中枢系统,随后将其破坏,在然后,他们又走了。
于是乎一个莫名其妙的烂摊子等着袁绍来收拾,这个烂摊子里到底隐藏着未知的危险,让人无法着手。最关键的居然还是一群让人看不起眼的小学生留下的。
袁绍脸色阴沉道:“够了,现在不是诉苦的时候,你们且说说,现在该如何补救?”
几人一筹莫展,审配站了出来拱手道:“主公,几日前我便与主公说过,市面上的粮食莫名其妙涨价,但我们都没有放在心上,如今百姓暴乱,是因为市面上没有粮食了卖,他们因而暴乱。”
“他们疯了不成?我族中囤积粮草已经被他们买空了,他们还缺粮食?”许攸一脸茫然道。
“百姓还缺粮食,就说明咱们销售出去的粮食,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被别人收购走了。这一切的根源还在粮食上面!百姓认为我冀州没有粮食,接下来又要发生战乱,所以争相逃离冀州,主公目前应该去稳定人心,让百姓知道我冀州能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在慢慢平复粮价,如此危难便解!”审配拱手说道。
审配事先察觉了不对劲,有过一些调查,也想出了相信的计策,让袁绍略微松了口气。
可如今两大难题摆在袁绍面前,第一个,需要袁绍亲自出面平息民怨,但袁绍不敢,百姓刚刚发生暴乱,若是他在出去,被百姓伤害又该如何。二来,想要安定百姓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要拿出粮食让百姓放心。可那些世家的粮食已经卖的差不多,也拿不出多余的粮食给袁绍。而冀州的官粮,还要用在战争上,也拿不出来。
巨大的难题摆在袁绍面前,若在不做出些措施,只怕冀州的百姓要走光了啊。
“主公,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还请主公即刻出府留住冀州百姓啊!民为国家之本,主公能够称霸一方,凭借的就是冀州富庶,人口众多。若是百姓流失殆尽,主公的霸业也就毁了啊。”审配焦急的请求着。
第531章王侯霸业
审配劝谏袁绍亲自出府留住百姓,袁绍陷入两难之中,冀州十数万兵马,张率领几万在太行山壶关一带驻守防备并州,而颜良又带了几万驻守在牧野一带,防备河内兵马。同时北边的幽州,南边的青州,兖州都需要驻守防备。
邺城仅仅有三千兵马,袁绍哪里敢出城,一但百姓再次发生暴乱,威胁到他的安全怎么办呢?
无助之下的袁绍只有看着逢纪,郭图二人,二人虽然没有什么对策,却懂了袁绍的意思,郭图当即大声呵斥审配道:“审正南,你是何居心?如今城内乱成一团,主公若是出去一但有个好歹,你担当得起吗?”
“若主公不亲自出府留住百姓,到时候冀州百姓都走光了又该如何是好?”审配针锋相对道。
“可笑,背井离乡谁会愿意?更何况不过邺城发生混乱,你却说到整个冀州上面。那也离开的百姓不过是家境贫困生存不下去的罢了,又能有几个?主公不需亲自出城,只需平复粮价便可,到时候百姓见粮价平复,自然会回来!”郭图笑着说道。
郭图的话深得袁绍之心,袁绍也是这么想的,平复粮价就够了,哪里有那么严重呢?
“主公断不可听郭图之言啊,如果主公亲自出城稳定民心,百姓一定会安定下来,但如果仅仅平复粮价,却不是解决办法的根本,主公若是听信郭图之言,悔之晚矣。”
这一下袁绍又怒了,他最讨厌别人这么说,不采纳你的意见我就要后悔?就你聪明?袁绍冷哼一声道:“审正南放肆!休得多言,我即刻发布公文,平复粮价,使邺城兵马守住各个城门,百姓自由通行不得强阻,在派五百将士把守刺史府。另外使快马通知各个关隘,禁止百姓流出冀州。”
“诺!”
袁绍还是没听审配的,也没有去请崔浩出面。在他心里多少还有点侥幸心理,希望自己的一番决策能行得通。
可事情的发展,却与袁绍背道而驰,由于袁绍担心百姓造反威胁他的安全,打开城门不强制限制百姓。百姓便肆无忌惮前往各处。
冀州四面八方,真正说起来也就与并州有险关阻拦,中间横栏一条太行山脉百姓难以越过。而前往其他地区,一马平川之地,纵使有兵马拦截,也无济于事。
还是太小看了百姓的力量,路终究是走出来的,便是有兵马拦截,百姓也能绕道而行,穿山越岭,这是中华先民的特殊本领。
自邺城发生混乱之后,邺城的百姓陆陆续续有了约两万有余,而与此同时,其他各个州郡,也传来百姓逃亡刘辩治下的消息。
一个个州郡的消息传到邺城,犹如晴空霹雳一般,原来崔浩说的都是真的,不止是邺城的百姓流失,整个冀州的百姓都在流失。
袁绍的桌案上,放满了各地传来的紧急书信,几个谋士站在下面,审配仍然是请袁绍亲自出面稳定民心,制止百姓再次流失。
“快,你们快去关闭城门,在城中搭建高台,我这就去更衣,稍后便来!”袁绍这个时候终于是听了审配的计策,顾不得安全也要亲自出马留住百姓了。
谋士离去,袁绍并没有立刻更衣,而是去后院找崔浩,这个时候也只有崔浩能够救他了。袁绍来到崔浩所在的院子,恭恭敬敬的敲门,随后崔浩将袁绍迎了进去。
“还亲先生救救冀州!”袁绍在顾不得面子,向着崔浩躬身一拜。
“明公请起,且坐下说!”崔浩扶起袁绍请他落座,自己在对面坐下。二人对坐崔浩询问道:“请问明公,如今冀州形势如何了?”
“果然被先生料中,几日前邺城店铺粮食卖完,百姓便各处抢夺,烧毁店铺,在之后争相逃亡了刘辩治下,如今短短几日,我邺城百姓流失两三万,各地百姓流失近二十万!”袁绍回答道。
崔浩凝重的点了点头,没有责怪袁绍不听他的计策,而是询问袁绍:“明公可知此事发展的源头?”
“全是今年收成不好,加之刘辩出兵的消息传来,百姓担心没有粮食撑过明年收获,便疯狂买粮,而各大店铺提高粮价,导致今日之祸端!”袁绍回答道。
崔浩摇了摇头道:“明公且听我说,我冀州收成不好是发生此次动乱的契机,刘辩已经凭借这个契机出兵了,不过他派的是一直商业大军,席卷了我冀州粮市,如今又席卷了我冀州百姓。”
“你是说这一切是刘辩搞得鬼?”袁绍脸色一沉。
崔浩点了点头继续解释道:“我冀州收成不好的消息传到了洛阳,而刘辩见此有机可乘,便派遣他治下有雄厚财力的商人秘密进入冀州。随后他故意发布要攻打冀州的消息,将明公等一众高层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随后便是谣言的传播,迷惑了百姓,而与此同时几个商会疯狂收购粮食,导致粮价越来越高,而百姓见此也加入其中。”
“在商会的带动下,这粮价越来越高,但其实,普通的百姓并没有得到粮食,粮食全部被商会以及家境殷实者买走了。直到各个粮铺的粮食卖光,商会席卷粮食之后撤出,百姓已经没有了粮食,这个时候只要稍微挑拨,便能让绝望的百姓发生暴乱。中间又有人制造谣言,传播天子治下粮食便宜,而百姓也因此蜂拥前往天子治下!”
听了崔浩的一席话,袁绍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根源,原来这一切的背后居然是刘辩在操纵着一切。
“想不到刘辩居然如此狠毒,商人的力量也如此强大,差点毁了我冀州!”袁绍咬牙切齿道。
崔浩沉默不语,若然不是冀州法治松弛,也不会被商人钻了空子。
过了一会袁绍才醒悟过来,向着崔浩问道:“既然先生知道事情的根源。还请先生教我解救之法。”
“根源还在粮食上,百姓因冀州无粮而走,又担心战事来临,无法撑到明年。所以解决此事的办法还在粮食上,明公拿出粮食留住百姓,问题自解!”崔浩回答道。
“可如今市面上已经没了粮食,哪里能拿出足够的粮食支撑到明年收成呢?短时间拿出点粮食也于事无补,过些时日刘辩出兵,百姓还是会逃亡的呀。”袁绍一脸苦闷道。
崔浩笑道:“不需要支撑到明年,我先前已经说了,刘辩放出出兵的消息是为了吸引你们的注意力,他好趁机操纵市场。刘辩是不会出兵的,只需坚持三个月,百姓便会稳定下来,安心从事农桑了。”
“果真如此?”袁绍胡疑道。
“一定不会出兵,刘辩刚刚制定出一系列关羽农商政策,国内不稳,他不会出兵破坏这一切的,若是短时间没有拿下冀州,他大号局面便会毁于一旦。起码今明两年,他不会大举出兵!”崔浩正色道。
袁绍眼中满是胡疑,但一想到这一切都被崔浩说中了,袁绍选择了相信崔浩。
“我信先生,如今我正是聘请先生为我冀州首席谋士,还请先生帮我轻易此事!”袁绍冲着崔浩请求道。
崔浩点头答应,在袁绍面前拜倒道:“崔浩见过主公。”
袁绍大喜,崔浩便开始为袁绍讲解如何化解危机:“如今百姓已经开始流失,无可避免,只能想办法遏制。第一条,既然刘辩不会出兵攻打冀州,还请将前线兵马调至各处阻拦百姓流失。第二条,主公亲自巡逻冀州,以安百姓之心,第三,拿出粮食,留住百姓,第四,平复粮价,第五……”
洋洋洒洒说了十几条政策,袁绍听得渐渐点头,对崔浩也逐渐信服起来,一个能给他留面子,还能一语中的的谋士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啊。
但很快袁绍又陷入了愁苦当中,无奈道:“军师,我也不瞒你,如今我冀州府库中也没有多少粮食了,用来安定百姓都只怕不够,若是用完,我冀州大军只怕也要饿肚子了。”
冀州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冀州世家太多,再加上都是平原,土地利用的差不多了,大部分还在世家手里。屯田对于冀州来说行不通,若是如此,还能屯田解决这个难题。
听了袁绍的困苦,崔浩笑道:“说起这个,这就要说到主公今后的的路了。”
袁绍眼睛一亮道:“敢问军师冀州该何去何从?”
“如今冀州势弱,只有寻求盟友,日后刘辩休养生息完毕,必会攻打冀州,连接北方版图。而主公的盟友,就只有如今已经掌控徐,豫,兖三州的赵匡胤!”
袁绍连连摇头:“我与赵匡胤深仇大恨,便是我愿意,只怕他也不愿意。”
“他一定会愿意的,一但冀州落去天子之手,那他的第三也就被刘辩三面包围,北方兵马从冀州,青州南下,洛阳兵马出虎牢攻官渡,南阳兵马攻打颍川汝南。主公与赵匡胤,如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他一定不会坐视主公被灭!”崔浩解释道。
“结盟以后呢?”袁绍继续问道。
“结盟以后,主公积蓄实力,等待刘辩来攻,同时联络刘备,草原,西凉,益州,刘表等各地势力,共同攻打刘辩。抓住机会,趁机打败刘辩主力。而主公趁着大胜之势,拿下平幽,到时候基业已成,主公凭借四世三公,天下士人的帮助,成一方王侯不在话下!”
崔浩没有说一统天下,而是王侯,也就是说他也知道袁绍统一不了天下,最后就是战国僵持的局面。
但如今冀州都成了这样的局面,崔浩为他指明了王侯霸业,袁绍已经十分满足了。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就使你出使兖州,商议结盟之事,向赵匡胤借粮!”
第532章智者间的对决
袁绍决定将出使兖州,联盟借粮之事交给崔浩去办,不想崔浩却摇了摇头道:“主公,联盟之事我不能去!”
“为何,难道你不愿意为我分忧吗?”
崔浩笑道:“我尚且是无名之辈,主公派我去出使兖州,他们会觉得主公轻视他们,不利于促成联盟,二来主公麾下还有许攸,郭图,逢纪,审配等人,主公对我委以重任,难保他们……”
“他们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指望不上他们了,他们要是针对你,我为你做主!”袁绍一脸愤怒道。
“他们虽然各有缺点,但所能同心协力,也是不能小视的,既然主公请我担任首席谋士,那我便有军政大权,不如让我来任命他们如何?”崔浩请求道。
“好,我且看看你如何让他们心服口服,力同心为我效力!”袁绍哈哈大笑,挽着崔浩的手带着崔浩来到正殿。
此时正殿之中,许攸等四个谋士正等待袁绍,等他一起前往城中安定民心。来到殿中,四人见着袁绍挽着崔浩的手臂,那股亲热,信任的表情让四人脸色一沉。
袁绍一双鹰目看向四人介绍道:“这位乃是清河崔氏子弟,崔浩崔伯渊,如今我表其为军师,你们快来见过!”
许攸等四人也是袁绍的军师,可介绍崔浩的时候,却让他们四人见过,也就是地位在他们之上。他们四人,都要听崔浩的!凭什么一来,就把我们压在头上?四人当然不服,许攸当即拱手道:“主公,清河崔氏虽是名门望族,但他崔浩却还不及崔琰名气大。主公一上来就将崔浩放在我们上面,恐不能服众啊。”
其他三人也连连点头,袁绍冷笑道:“此次冀州大乱,你们没一个看出其中根源,只有他看出来了,亲自从清河赶来报我,还献出解决之法,凭这个够不够?”
“冀州大乱根源不在乎是粮食涨价导致百姓不满……”
“哼!”未等许攸说完,袁绍冷哼一声痛骂道:“妇孺之见!”
旋即袁绍将崔浩先前说的话又向四个谋士解释一番,说的四人哑口无言,经过这么一说,他们也醒悟过来,此事确实是刘辩在后面推动。四人面色羞红,他们一个都没有看破此事,反而让崔浩一个无名之辈看了出来。此时袁绍正在气头上,四人却不敢反对了。
但他们心里却暗暗叫苦,本来四人明争暗斗,如今又来一个分权利的,如今袁绍还如此信任他,恐怕要被打压了。
“如今冀州大乱,我已经将此事权全交给崔浩负责,你们听他调度!”袁绍脸色一正,将印信递给崔浩,自己也走到下面去了。四人一看更是吃惊,袁绍平常自负自大,谁的话都不听,这崔浩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居然们调度袁绍,让他言听计从!
却见崔浩接了印信,右手将印信高举沉声道:“诸公,我冀州如今危难,我临危受命,还望诸公群策群力,不要滋生事端,否则我必定严惩!”
“是!”殿下几人低头应诺。
崔浩看向袁绍道:“还请主公即刻撤回除幽州边境的各方兵马,使颜良将军带兵三千精骑返回邺城,主公使颜良保护,前往各个城池,安定民心!其他兵马派往各地关隘,防止百姓继续流失。”
“好!”袁绍点头答应。
“逢纪!命你随主公同行,协助主公平复各地百姓!”
在几人当中,逢纪才能不错,或许明争暗斗但却是争的最不凶的一个,也就是说他在大是大非上没有问题。有他很着袁绍,不会出什么乱子,若是让郭图,许攸去,指不定要说崔浩的坏话。逢纪一听崔浩让他陪着袁绍,叶酸委以重任,心中也生了些许好感,拱手答应下来。
“郭图,命你平复各地的粮价!”
郭图是个小人,让他做什么事都不好,崔浩索性将最大的难题最繁琐的工作给郭图去办,让他使不了坏。而平复粮价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委以重任之下,郭图也不会对他心生怨恨了。
随后崔浩看向审配道:“如今冀州缺粮,审正南你是冀州人,认识许多世家族人,你调度粮食,稳定民心,并且向世家借粮!”
审配危难道:“如今各个世家粮食也卖的差不多了只怕不肯借粮。”
“都有存粮,就要看你有没有本事借了!总之一个月以内,我不想见到百姓继续流失!”
袁绍也冷冷的看着审配,审配也只得拱手领命,若是他没办好,就是他没有能力,如此一来,只怕要失宠了。
“许攸,命你出使兖州,求见赵匡胤,促成冀州与兖州结盟,并向赵匡胤借粮!越多越好!”崔浩下令道,听此一眼,许攸眼睛一亮,许攸为人贪财,但他口才好,许多人都说不过他,做个外交难不倒他,并且出使一方,这是个肥差,却是成功了,赵匡胤那也会贿赂于他。
许攸眉开眼笑的答应了,另一边的审配听了要去兖州借粮,也松了口气,若是借粮成功,开会一个月,他也只需筹集粮草坚持一个月,看来崔浩没有为难他。
这些任务安排下去,几个谋士却没有怨恨崔浩看向虽然没有产生太大的好感与信服,但却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将我们都派了出去,那你呢?你做什么?”许攸冷声道。
“我?我统筹全局,整肃法纪,为主公制定强盛冀州之道!”崔浩沉声道。
“好了,望诸公群策群力,助我强大冀州!各有分工,尔等尽快去办吧!”袁绍摆了摆手,让众人下去,先是书信军方,让颜良率精骑返回,其他兵马前往各地关隘,防止百姓流失。之后自出了府门,门口已经有将士保护,袁绍跟着将士去了城中,稳定民心。
当晚,锦衣卫一处驻点,锦衣卫向荀攸禀报道:“大人,今日袁绍亲自出府安定民心,百姓流失量大大减少,根据探子来报,审配向世家借粮,许攸去了兖州,而袁绍府上的探子说袁绍如今在打点行装,准备前往各地安定民心。”
荀攸眉头一挑惊讶道:“袁绍有此魄力,麾下有如此智谋之士?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听说袁绍今日任命清河崔氏的崔浩为军师,这些事情是他统筹全局的。”锦衣卫回答道。
“崔浩?冀州竟有此等人物,能轻易看穿此事根源,其才不在我之下啊!可否将此人刺杀之?”荀攸询问道。
锦衣卫为难的摇了摇头道:“袁绍派了三百精甲保护于他,不离崔浩半步,刺杀只怕不成,若是要暗杀他,在他身边培植锦衣卫亲信,只怕也要一年时间。”
“罢了,等他在邺城落地生根,只怕他会抵挡暗杀,更加不成了。”荀攸摆了摆手道。
锦衣卫询问道:“要不要我们继续制造混乱谣言,破坏袁绍的行动?”
“不可,如今商会的人已经撤退,百姓也静了下来,我们的人很容易就暴露,而且崔浩才能卓越,锦衣卫一但有大行动,势必被他发现不可。如今出了个崔浩,冀州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了,很快在冀州的锦衣卫便会面临被打压的危险,传令下去,锦衣卫不得擅自行动,日后行事也要小心!”
兖州的锦衣卫发展就是举步维艰,那是因为兖州的谋士多,戏志才一直打压锦衣卫,导致许多锦衣卫势力被灭。而且一但敌人知道了锦衣卫的联络,运转方式,顺藤摸瓜之下,对于锦衣卫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一个顶级的谋士,对锦衣卫的威胁相当之大。
“可是冀州做出了应对之法,我们的收获无疑会大大降低啊!”
荀攸冷笑道:“呵如今整个冀州的百姓都在流失,袁绍来回巡逻,稳定民心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各处兵马拦截百姓,效果不会很大,而他们的粮食筹集短时间也起不了作用。一个月以内,他们才能稳定这股趋势,若我所料不差,此次冀州将会流失百姓三十万到五十万左右,花费金钱,获得这么多百姓,还大大破坏冀州治安,冀州想要恢复过来,起码要一年时间,我们是大赚特赚了。”
“我担心的是冀州多了个崔浩,并且许攸南下,必定是与兖州结盟,日后陛下收复冀州无疑会难上许多。”
锦衣卫笑道:“这有什么,冀州有崔浩,但陛下有指挥使,还有您等等智谋之士不下一掌之数,何惧一个崔浩?”
“你不懂,当事情繁琐起来,由顶级智者布局,追根究底都没有解决的办法,便是我,韦大人,郭奉孝,全部过来对付他一个人,也想不出三个破敌的办法。一个人与三个人,其实没有差别的。”荀攸笑着解释道。
荀攸说的没错,一个人的智力,与三个人的智力,当他们的能力大致相当时,并不是三个人的智力便能对一人造成碾压之势。因为一个人智力非常之高时,其布局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便是三个人一起合力,所想的也大致差不了多少。
一边的锦衣卫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荀攸笑道:“不过陛下的优势是国力强盛,如今冀州更被破坏成这样,大大削弱了冀州的实力,将来还是能造成碾压之势。你们这段时间潜心发展势力,不要暴露,等待陛下时候攻打冀州,在动用雷霆一击。如今目的也已经达到了,待邺城稳定下来,我就要离开了。要做的便是看能有多少百姓进入陛下治下了。”
第533章铁骑叩边
在袁绍以崔浩为军师,治理混乱的冀州之下,一条条政策实施开来,短短几天,邺城百姓流往外地的情况便稳定下来。
崔浩并没有以强硬的措施制止百姓逃亡,而是以仁义留住百姓,袁绍一面在颜良率领精骑的保护下巡逻各地,稳定民心,一面四处筹集粮食,平复粮价,用此来稳住百姓。
而通往刘辩治下的各处关卡,也被冀州的军队守住。虽然如此,但袁绍巡逻各地也要花费许多时间,就算他一日奔袭三城,整个冀州大大小小的城池也有数百,一个月也巡逻不完,而粮草的筹集也要花费时间。并且大路被守住了,也难不倒百姓穿山越岭,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冀州的情况虽然有所遏制,但还是有百姓穿山越岭,来到刘辩治下。
刘辩早就有所准备,分别在河内,并州,幽州,青州都设置了接纳百姓的据点,百姓进入他的治下,很快便得到了安置,开始全新的生活。
荀攸待邺城稳定之后,也乔装打扮离开了冀州,崔浩的出现让荀攸始料未及。但破坏冀州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便要看冀州失去多少人口,刘辩凭借此次商战获得多少收获了。
另一边负责冀北的韦孝宽也进入了幽州,从幽州南下进入并州准备返回洛阳。
如此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月,天下诸侯翘首以盼,刘辩却至始至终都没有发兵攻打袁绍。反而是冀州的内乱惊动了各路诸侯,各路诸侯连忙打听,也终于知晓了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