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延嗣迟迟未动,陈庆之又挥动一次令旗,刘辩见此只得高声喊道:“只需尊令即可,其他之事,与你无关!”
“罢了罢了,咱们过去吧,丢人也不是丢我的人。”杨延嗣摇了摇头,纵马向着死门而去。
八门金锁阵,三生,三伤,二死,入死门者必死无疑,便是武力滔天也难以扭转局势。杨延嗣自然不担心自己,可他手下的兵马肯定就全军覆没了。虽然只是演练,但杨延嗣却不想如此丢人。
在杨延嗣的带领下,八百骑兵来到死门之前,从阵外来看,八个方位八门尽皆相同,但其中的杀招却不尽相同,并且死门之处的杀招更加是凶勐,一环套着一环的。不过死门守卫仍旧是盾牌兵,杨延嗣兵马一到,盾牌兵闭门防守。
陈庆之一旗令下,下令骑兵冲杀,杨延嗣只得催马向前,不过片刻,便冲过了盾牌阵壁,来到死门当中的阵道之中。
一入阵道,便见周围枪兵,弓箭手围了上来,其后还有骑兵赶来。身后盾牌兵也重整旗鼓,一个个手持盾牌围了过来。
若是没有办法,兵马围了上来便是死路一条,杨延嗣顿时看向高台上指挥的陈庆之。之间陈庆之令旗一挥,杨延嗣会意,没有选择冲杀,而是带着骑兵冲入一条阵道之中。
卢植还未指挥,此时还是将台上的将校指挥,杨延嗣进入一条阵道,他连忙指挥士兵围杀。死门之中杀招无数,自然要趁机灭杀他们了。
阵势之中,好似迷宫,而陈庆之好似有一双穿透迷宫的眼睛,心中知道如何正确走出迷宫的路。陈庆之挥舞着令旗,杨延嗣便带着骑兵不断的在阵道之中突入。
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杨延嗣兵马身处死门,却没有兵马能够威胁到他们,随着不断的突入,死门的士兵也渐渐乱了阵脚。并且杨延嗣不断冲杀,八百骑兵一路也“击杀”了不少的将士。
高台上卢植无比惊讶的看着陈庆之,显然事情在一步出乎了他的意料。先前是薛仁贵,这一次是陈庆之,可薛仁贵破阵,从生门入虽然是主动进入陷阱但破阵终究是有迹可寻,而陈庆之从死门入,卢植不懂,便是真正在战场之上,他也不敢如此为之。
权衡片刻,卢植手中令旗终于一动,他要亲自指挥了。(未完待续。。)
第427章封赏众将
卢植又要亲自出手?众人皆是惊讶的看着陈庆之。
薛仁贵其人才能无双,于武举数万人之中脱颖而出,这种人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尽管卢植亲自出手增加其难度,但薛仁贵仍旧是成功破阵了,并且这种成绩,恐怕在众人的破阵成绩中还是名列第一。
这种人有一个已经是天下难得了,如今又出来一个陈庆之,又要让卢植亲自出手指挥?陈庆之又是否能如薛仁贵一般,成绩冠绝众人?
众人怀着一股子期待看着陈庆之,薛仁贵实在是太强大了,样样第一,所有人都希望陈庆之能够打败薛仁贵,打破薛仁贵不败的神话。虽然陈庆之就算取得破阵第一,也难以撼动薛仁贵武举状元的位子,可饶是如此,众人也都期待薛仁贵能够败一场,一场就够了。
卢植接过令旗,便指挥起来,八门金锁阵中央将台的将校见卢植亲自指挥,便按照着卢植的命令。卢植身为大汉老将,或许这些年上战场不行了,可这几年他沉浸兵法之中,对于阵法更是专研无数。
卢植亲自指挥,阵势之中局势顿时明朗起来,一对对兵马好整以暇,重新恢复了镇定,原本混乱的阵型也渐渐整齐起来。随着卢植不断下令,死门当中,一个个杀招都是向着杨延嗣率领的八百骑兵而去。
在众人惊讶,羡慕,嫉妒的目光之中,陈庆之手执令旗,临危不乱的指挥着杨延嗣率领的八百骑兵。
死门之中,兵马围追堵截,杀招层出不穷,而在陈庆之的指挥之下,杨延嗣率领的骑兵。却每每能够提前预知这些危险,早早的躲开,并且一路破坏,不断打乱着卢植指挥的节奏。
不知不觉间,杨延嗣率领的骑兵杀到了将台脚下。
先前众人只看到卢植指挥兵马围杀,杨延嗣带领兵马突围破坏,陡然注意到了杨延嗣来到高台,众人尽皆是惊唿起来。
“那是将台?岂不是说杨将军杀出了死门?”
“八门金锁阵,死门入之则必死,如今又有卢公亲自指挥,怎么可能,陈庆之是怎么指挥兵马杀出重围的?”
“不是杀出重围,是完好无损,你看杨延嗣将军率领的骑兵伤亡了几个?不过几个人而已!”
“真是可怕,陈庆之指挥兵马入死门,犹如鲤鱼戏水,死门中的杀招对他完全没有作用?”
杀到点将台,一切便都简单了,杨延嗣纵马冲到将台之下,一枪便击断了台下的将旗。陈庆之令旗一挥下令杨延嗣从西南角杜门杀出。
八门金锁阵,死门,杜门都是必死之门,陈庆之破阵,从死门而入,从杜门而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
将旗一下,按照规则主将便不能在指挥了,兵马也会出现混乱。可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不需要兵马出现混乱,杨延嗣根据陈庆之的指挥,在死门之中冲杀一阵,仿佛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了蝴蝶效应,整个八门金锁阵都是混乱不堪。
卢植虽仍然在指挥,但已经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了,兵马的运转混乱不堪,他已经不能将其扭转颓势了。
若是在战场之上,恐怕卢植已经大败了,杜门虽为死门,但没有将军指挥,阵型混乱不堪,杨延嗣按照陈庆之的指示,很轻松的便杀出了重围。
望着已经杀出重围的杨延嗣,卢植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令旗。没有说话,卢植死死的盯着八门金锁阵的阵势,琢磨着陈庆之冲阵的次序。此次交锋,卢植虽败,但他也收获不少,眉头紧皱,思考着阵势中的破绽。
怀着一股子兴奋,杨延嗣手持令旗上的高台来,先是对着刘辩拱手道:“陛下,末将完成任务,前来交旗”
刘辩点了点头,杨延嗣又看向陈庆之,脸上满是兴奋,看着陈庆之眼中又满是敬佩拱手道:“先生,你真是太厉害了,到底是如何办到的,我按照你的令旗指挥,一路杀下去,那阵势就破了,还是从死门杀入,从杜门杀出。若是战场之上也能如此,那可就太妙了。”
陈庆之闻言,消瘦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战场之上,战机瞬息万变,难以寻其固定规律。不像破阵,八门金锁阵已创立数百年,被人研究出无数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无论什么阵法,都是可以破的。不过说起来,战场之上与人对敌,只要掌握天时,地利,人格,掌握了敌将的脾气秉性,却又有迹可寻!”
陈庆之的一番话杨延嗣听的云里雾里的,但是林御,张士贵,伍云召等人都是沉吟,思考着其中的玄妙。薛仁贵自然懂得其中的意义,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比试阵中的将士也已经清点好双方的伤亡,飞马来报:“破阵的将士伤亡九十八人,杀敌一千一百余。”
众人听了一阵哗然,虽然陈庆之破阵没有薛仁贵破阵杀敌数多。但伤亡却少出许多。细算其战损比,薛仁贵的是一比十,而陈庆之的是一比十一。
薛仁贵破阵是从生门入,虽然是主动步入陷阱,但终究前人尝试过。而陈庆之破阵,从死门入,从杜门出,古之未有,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细比之下,高下立分。
当然并非是薛仁贵指挥能力不如陈庆之。而是薛仁贵是勇战派,以勇力为主,统帅辅之。而陈庆之是儒将,对于阵法,兵马的运转更加得心应手。两人各有所长,而薛仁贵文武双全,这一点陈庆之却是难以相比的。
众人还在惊讶于陈庆之那奇妙的破阵之法,讨论着薛仁贵与陈庆之谁能夺取破阵的第一名。
刘辩轻了咳一声,众人皆是停止议论,刘辩环视众人道:“诸位,破阵的考核到此结束,大汉第一次的武举便也结束了。三日之后会张贴出皇榜,你们的成绩也会公布出来,今日便都散了吧。”
众人对此次武举的成绩都是期待不已,无奈还要在等三天,众人便都拱手退下。刘辩与一众文武也回到皇宫之中,
接下来三天,朝廷便一阵忙碌,核对着此次武举的成绩,决定出排名,以及前三甲。
很快三日时间一晃而过,这一日洛阳城内中心,一面石墙之上,张贴出一张巨大的皇榜。
武举武状元:薛仁贵,马战,步战,马射,步射四项甲等,四项第一,破阵甲等第二!
武举榜眼:陈庆之,韬略甲等第一,破阵甲等第一!
武举探花:伍云召,马战,步战,马射,步射四项甲等,马战,马射,步射第二,步战第三,破阵第四!
武举第四名:罗士信,马战,马射,步射,步战四项甲等,马战,马射,步战第三,步射第四。
武举第五名:徐庶,韬略第二,破阵第三!
武举第六名:林御,马射,步射,马战,步战四项甲等,破阵第五。
武举第七名:张士贵,马射,步射,马战,步战四项甲等,破阵第六。
武举第八名:典韦,步战,步射甲等,步战第二。
武举第九名:曹骁,马射,步射,马战,步战四项甲等。
武举第十名………
皇榜之上首先是前十名的名单,随后是一个个在武举之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名单。百姓看着皇榜一阵品头论足,好不热闹。
而在此时,皇城的厚得殿当中,却在召开着朝会,两边文武躬立,而在中间却站着薛仁贵,陈庆之等武举前十。
刘辩身着黑色衮龙袍,头戴九龙平天冠,面色冷俊看着殿下几人,沉声道:“诸位于此次武举之中脱颖而出,朕自当重用,这几日朕与一众文武,已经商量好诸位的去处,薛仁贵上前听封!”
“末将在!”薛仁贵拱手上前。其他人自称草民可以,但薛仁贵本就是幽州士兵,自然是称唿自己为末将。
“薛仁贵你在幽州击退袁绍的进攻,可谓功劳显着,如今又是夺得武状元,朕心甚慰!现在朕封你为幽州都督,镇军将军,三日之后便前往幽州,总督幽州军事!”
刘辩封赏一出,满朝文武倒是没有多少惊讶,刘辩虽然没有说出应梦贤臣之事。但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并且根据刘辩的诗句,样样与薛仁贵吻合,并且薛仁贵在幽州立了大功,如今又夺取了武状元之位。
这个年代人们避鬼神,却又信鬼神,更何况刘辩又躲避搬出高祖托梦。应梦贤臣众臣都认为薛仁贵是天赐之将。对于这个封赏,他们都觉得是只少不多。
而如伍云召,陈庆之等人,这几天也了解了薛仁贵的事迹。能够获得如此封赏,已经不足为奇了。
薛仁贵神色一正,幽州都督?总督幽州军事?到如今也只有曹操有此殊荣,他是总督陇西军事。而镇军将军,已经是杂号将军的巅峰,再进一步,便是平字位将军,而杨继业,李显忠也只是在平字位之上的安字位将军。
薛仁贵吸了口气,封赏虽厚,却有着莫大的压力。到时候有袁绍,刘备,蒙古几大势力虎视眈眈。眼前虽有并州支援,但一旦蒙古侵略并州,并州便是独木难支了。
到时候数道压力及于一身,幽州兵马,幽州的安慰也落到自己的身上了。薛仁贵吸了口气躬身拜倒道:“末将遵旨,必不负陛下信任!”
刘辩点了点头,看向文官之中一人,笑道:“希文,你这些年在并州政绩显着,如今并州稍微安定,庞籍已经接受并州刺史,朕如今表你为幽州刺史,与薛仁贵一文一武,辅佐刘虞治理好幽州!”
范仲淹拱手而出道:“微臣遵旨!”(未完待续。。)
第428章白袍军
范仲淹早在刘辩还在并州太原时就召唤出来了,这五年一直在并州,初期为太原太守,因为政绩斐然。刘辩任命其为并州刺史,范仲淹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宋朝之时,也是镇守边关,范仲淹在时,狄青也不过是他的后辈,在他手下为将。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单单治理地方却有些可惜了。刘辩便将他调回洛阳,表其为幽州刺史,虽然只是换了个州,但作用却是不小。
首先蒙古还在一统草原部落,三五年间恐难以南下。并州便相对和平,并且还有冉闵占据河套作为缓冲。若是蒙古南侵,短时间不会威胁到并州本土,并州如今还算安定,有庞籍治理已经是绰绰有余,若是真的发生了战事,缓冲的时间足够,刘辩也来得及调兵遣将。
若是蒙古南侵,刘辩打算第一时间便将王勐调去并州。如王勐,范仲淹,虞允文这种人才都是政治能力不凡,并且知兵,如今刘辩麾下不缺打仗的,有王勐,范仲淹坐镇一方督管政务。不仅仅可以很好的治理地方,战事来临时,由于他们知兵,更能配合前方的将领作战,更好的协调,更好的配合。
并州暂时安定,范仲淹在并州意义不大,而幽州局面此是相对艰难。所以将范仲淹调去幽州,其才能才更好的发挥出来。到时候薛仁贵在前方作战,范仲淹在后方治理地方,督促粮草,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范仲淹的能力,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战略性错误。并且这也是刘虞要求的,若是范仲淹去了幽州,刘虞定然会全面放权。到时候刘虞在幽州安定人心,范仲淹则执掌政权。
刘辩继续看着台下一人道:“伍云召上前听封!”
伍云召?伍云召是武举第三探花,第二名榜眼陈庆之尚未封赏,怎么就到了伍云召?众人带着一丝不解,然而陈庆之仍是保持着躬立的姿势,目不斜视。
刘辩看着伍云召道:“你是伍公之子,也算是将门之后,此次武举你表现出色,得了探花之名,阵心甚慰。朕现在封你为偏将军,跟随薛仁贵前往幽州听用!”
偏将军?前往幽州?那就是在薛仁贵手下为将了。但伍云召并无半分不悦,这段时间薛仁贵的武艺,治军统军,气魄都已经将他折服,若是在别人手下或许他还不服气,但在薛仁贵手下,却是一百个服气的。
“末将遵旨!”伍云召拱手领命。
“张士贵上前听封!”刘辩再次看向一人。
张士贵踏步而出拱手道:“末将在!”
“朕封你为折冲校尉,与薛仁贵一同前往幽州听用!”
折冲校尉,虽是校尉,却有头衔已经非常难得了,若是再有功劳,便可能是折冲将军,直接是杂号了。张士贵拱手谢恩,随后刘辩看着薛仁贵,范仲淹,伍云召,张士贵等四人道:“你们四人俱是前往幽州,辅佐州牧刘虞,替朕保境安民!”
“末将,微臣遵旨!”四人齐声道。
刘辩又从桌案上取出一道圣旨,差女官递给薛仁贵,嘴里解释着:“这封圣旨,是朕擢升狄青为平虏将军,乐进为扬武将军,潘凤为偏将军的圣旨,到时候你前去宣读!”
当初狄青,乐进前往幽州之时,狄青是建威将军,乐进是偏将军。而刘辩封狄青的平虏将军也是杂号将军的顶峰,只在镇军之下。狄青,乐进各自加封一级,潘凤也从晋升为偏将军,刘辩也算没有厚此薄彼。
封赏完前往幽州的三将,刘辩终于是看向了陈庆之,笑道:“陈庆之,罗士信,徐庶上前听封!”
陈庆之罗士信等几人尚且是白身,上前拱手道:“草民听旨!”
“陈庆之,此次武举之中,你虽然没有参加勐将类考核,但你之破阵,韬略,成绩冠绝众人。古之名将运筹帷幄之中,破敌于千里之外的不在少数,朕相信你有此之能,所以阵决定破格任用你为偏将军,前往青州在孔融麾下为将!”
“徐庶,此次武举之中,你韬略破阵表现出色,朕表你为青州军师,前往青州军中,担任副军师,位在虞允文之下!”
徐庶在武举之后,卢植早早便查清楚徐庶方面的案件,乃是冤假错案。于是卢植便替徐庶平案,如今徐庶便是以真名示之。而徐庶四维也比较不错,武力69,统帅79,智力96,政治89。
“罗士信,你此次武举之中,武艺表现出色,勇勐难敌,朕封你为牙门将军,前往青州为将!”
众人听了刘辩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陛下并非不是不封赏陈庆之,却是要按照地方一个个的来啊。
相比于幽州的形式,青州同样是不容乐观,首先是人口不足,贫穷。随后袁绍,赵匡胤若要发展,青州必为必争之地。
如今青州有林仁肇,进冲,唐斌,太史慈,虞允文等人,再把陈庆之,徐庶,罗士信等人调去,青州实力无疑大大增加。
虽然青州没有真正的统帅,足以一统全局之人。但这些人才若是群策群立,足以保全青州。到时候有那种绝世统帅出世,有了足够的功劳,资,在调往青州不迟。或者陈庆之在青州能如前世一般,立下滔天大功,刘辩也可用他统筹青州大局。
策封完前往青州的三人,三人躬身谢恩,刘辩又取出两道圣旨,让女官一道交给陈庆之,一道交给罗士信,解释道:“陈庆之,你手中圣旨,是朕封赏嘉奖青州众将的,到时候你去往青州宣读!”
青州这些年倒是没有大战,立下的功劳不过是林仁肇与进冲大破黄巾,不过这些年他们虽然没有在立下大功,却也不断打击各处黄巾。同样是每人加官一级,林仁肇加封为平难将军,同样只在薛仁贵镇军将军之下,林冲从偏将军加为杂号将军,第太史慈,唐斌从校尉加为裨将军。
“罗士信,你手中这道圣旨,是交与秦琼秦叔宝的,此次他虽然没有来参加武举,但当年救出进冲妻子,协助青州阵斩管亥立下大功。这些年虽为绿林,但惩恶除奸,救活许多百姓,乃是大功。朕在其上表其为裨将军,你一定要说服他加入青州!”刘辩对罗士信说道。
罗士信大喜拱手道:“陛下放心,末将一定说服秦大哥加入青州!”
其实秦琼早就想加入青州了,只是罗士信,典韦二人一直不愿意。如今罗士信知道了青州的的确确是属于刘辩,刘辩又获得了他的认可,罗士信自然是有把握让秦琼加入青州了。
见罗士信一口答应下来,刘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青州这些年战乱不断,百姓稀少,他们厌倦战争,朕恐精兵难练。薛仁贵,前番鞠义所练先登营尚在幽州,朕打算将他们调到青州作战,你到了幽州之后,让他们秘密前往青州,加入陈庆之麾下!”
“陈庆之,待到这三千兵马到了青州之后,你在募兵五千,以此先登为基础,组建八千兵马!”刘辩对着陈庆之命令道。
“诺!”薛仁贵,陈庆之二人拱手领命。
先登营在幽州意义不大,虽然是精兵但在幽州这个以骑兵为战场的地方,并不能发挥出太大的作用。可这精兵若是到了青州,必然会成为一股悍卒。
至于将这兵马交给陈庆之,却是刘辩临时起意。在陈庆之那个时代,他率领着七千本部白袍军深入敌后,数十战皆胜,成全了的名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也由此而出。
如今刘辩得了陈庆之,心中也期待着陈庆之能够创造那往日的辉煌。
“尔等两派,一个在幽州,一个在青州,虽然地盘无法衔接,但之间要互相帮助。你们暂时以守为主,待朕拿下南阳,威胁到赵匡胤后方,便起兵灭袁。到时候尔等相互策应。”
“末将谨记!”众将拱手道。
刘辩点了点头看向了林御道:“林御上前听封!”
“末将在!”林御拱手上前。
刘辩道:“林御你这些年立下不少功劳,在武举之中成绩优异,朕现在封你为冠军中郎将,前往雁门,在杨继业将军麾下听命!”
“冠军二字,取之你最敬佩的冠军侯霍去病,望你不负朕的栽培,以霍去病为榜样,为阵抵御外侮!”
林御吸了口气道:“末将谢恩,必不负陛期望!”
中郎将,是介于校尉与将军中间的一个职位。在太平时期,中郎将含金量十足,黄巾之乱时,卢植,朱隽等人也不过是中郎将而已。只是到了战乱时期,中郎将已经不足以封赏立功之人。
“典韦,你此次武举之中,步战表现优异,马下你难逢敌手。朕任命你为朕的亲卫,保护朕的安全!”刘辩看向典韦道。
殿下许多人皆是羡慕的看着典韦,其他人虽然封赏很高。但典韦直接便是跟随刘辩,日夜保护,可谓圣眷厚重了。
刘辩早就有了打算,用典韦替换杨再兴,待典韦熟悉了杨再兴的职务,便将杨再兴外调为将。
典韦看了一眼罗士信,兄弟两个眼中略有些不舍,但皇命难违典韦也只能拱手领命。
刘辩最后看向曹骁道:“曹骁朕委任你为骁骑校尉,仍往陇西,返回虎豹骑在孟德麾下听用!”
“末将谢恩”
很快,一众在武举之中表现优异的人才被刘辩封赏完毕。至于刘晔只参加了韬略一项,成绩还不足以进入排名,不过刘辩日前已经见过他,让他在洛阳为官,日后在慢慢提升。(未完待续。。)
第429章陈庆之妙计阴袁绍
朝堂封赏几日之后,各路人才便纷纷返回各地了。
薛仁贵带着范仲淹,伍云召,张士贵,还有自己的娘子,薛丁山并手下周青等兄弟返回幽州。周青等人虽然没有在朝堂之上被策封,但也被朝廷封为校尉。
林御则北上雁门,曹骁返回陇西,而陈庆之,罗士信,徐庶三人也是前往了青州。
青州下辖,平原,济南,乐安,北海,齐国,东莱,城阳等地。不过袁绍一统冀州之后,平原本就靠近冀州,当时青州混乱,平原也便被袁绍所得。
秦琼所在山寨位于济南,乐安,齐国三郡的交界之处。
秦琼山寨名叫聚贤庄,也是一个大小三千人的山寨,与其他山寨不同。青州其他山寨大多是黄巾余孽,而黄巾余孽是劫掠百姓,作恶多端。而秦琼的聚贤庄却是保护百姓,打击这些山贼的。
在青州,济南,乐安,齐国一带,秦琼所在的聚贤庄可谓是侠名远播,是百姓的保护神一般的存在。
而如今青州,孔融已经掌控了东莱,城阳,北海三郡之地。由于黄巾战败,裹携大量人口去了兖州,青州发展可谓困难重重。后来刘辩又派遣虞允文入青州,还下令组建三万水军,更是大大拖住了青州一统的节奏。
青州统一本就许多阻碍,又要组建水军,随意数年下来,孔融只收取了东莱,阳城,北海三地。如今孔融已经兵马入驻齐国,乐安等地,但毕竟山贼太多,青州兵少,收取速度不快。
从洛阳朝堂封赏过去半月之后,这一日的齐国,济南郡,乐安郡三郡交界处。迎来一伙人,人数大约十来人,各个骑着马匹。正是陈庆之等一行人,虽然陈庆之不擅长骑射,但不是不会骑马。骑马他会,只是不能纵马狂奔,但骑温顺良骑赶路还是可以办到的。
不过陈庆之无法纵马狂奔,赶路终究是不快,过了半个月才从洛阳返回青州。一行人有罗士信保护,刘辩又派了十来个军中高手效应,也算一路平安。几人返回青州,便是直奔聚贤庄而来,却是打算直接说服秦琼,加入青州孔融麾下。
“诸位且看,前方就是虎啸山,聚贤庄就在上面!”罗士信指着前方一座大山兴奋道。
虎啸山因为山中常有虎啸而闻名,这却是一处险恶之地,便是经验丰富的猎户也不敢进山狩猎。但这虎啸山势险竣,易守难攻,在山腰之处却又有平坦的盆地,却是一个好去处。只可惜山中多有勐虎,却无人敢入,后来秦琼典韦,罗士信三人到此,杀的山中勐虎绝迹。便占山为王,收拢各地贫苦百姓,成立了聚贤庄。经过三年的规模,也有人口数万,精锐三千。
其他山寨训练的兵马,只能叫做乌合之众,但由秦琼,罗士信,典韦三人训练数年而成的兵马。却是精锐中的精锐,便是比之刘辩手下的禁军,也是不逞多让了。
“虎啸山?山中必有勐虎,怎么山林间如此寂静?”入得山林来,但见开春不少动物出来觅食,徐庶疑惑道。
“山中原来有勐虎,恐怕也耐不住罗将军,与典将军的打吧!”一行骑兵闲停信步的走于山间小道,陈庆之看着罗士信笑道。
罗士信闻言笑道:“将军猜的不错,山中勐虎不少,这些年都被我们兄弟赶跑了!”
“几位将军真乃勐士也!”徐庶闻言惊叹道。
虎啸山延绵数十里,山寨终究在山腰,山路崎岖难行,走了不过数里,陈庆之便被颠簸的脸色有些苍白了。尽管陈庆之的表现如此瘦弱,但众人却丝毫没有轻视之心,甚至罗士信还担忧道:“先生,山路崎岖,不如你下来休息吧!”
罗士信这等悍将,不仅没有厌烦陈庆之赶路成为累赘,反而处处关心。显然这些日子陈庆之已经成功的将这些人折服了。不关乎武力,而是统帅,人格魅力,智慧等方面。
陈庆之虽被崎岖的山路颠簸的脸色有些苍白,但还是摆了摆手道:“不用了,此处距离山寨不远,咱们还是先赶去山寨吧!”
陈庆之说完,便催马上前,罗士信见此,连忙与一个骑兵上前,一左一右护住陈庆之前行。毕竟山路崎岖,陈庆之骑术不精,难保会出什么意外。
走了不过几里路,远远便见着陡峭的山道上,立着几道关卡。关卡建立在险要处,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当家回来了,三当家回来了!”远远的,关墙上的士卒见着罗士信兴奋道。
只见关墙上的士卒,虽没有战甲,但一个个却兵器精良,浑身上下一股子精神气。
陈庆之却是眼光毒辣,满眼的赞赏目光:“此处山寨排列颇有规律,士卒也是百战强兵!看来秦叔宝是个将才啊!”
“不错,山寨都是秦大哥经营的,他若是参加武举,怕也是第…前三吧!”罗士信原本想说秦琼能夺第一,但一想到薛仁贵,与眼前的陈庆之,便将第一改成了前三。
一行人经过数倒关卡,终于来到山腰,山腰却是平整的土地。前方是练兵场所,后方是聚贤庄,而在庄后,却是依山而建的房屋,但见后方炊烟袅袅,好似世外桃源。
聚贤庄外广场之上,秦琼与一众好汉外出迎接罗士信的到来。聚贤庄有悍卒三千,其中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汉,里面的强者人才却也不少。
“贤弟,你这一去三月,却是让为兄好生想念啊,二弟呢?咦这几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