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史阿,快起来,朕有件事还要你去办!”刘辩正色道。
史阿站起身来,随手擦去脸上的装扮,严肃道:“陛下请吩咐!”
“这件事你办的漂亮,那些个官员都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正好他们都以为你是董卓派来的,张杨之死跟朕毫无关系,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只是你的这个装扮,以后就不能用了!”刘辩先是夸奖道。
“恩,陛下放心,臣明白!”
“现在上党基本上是稳定了,其次就是收心,收民心!收军心,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发动手下那批人的力量。在百姓之中,制造舆论!”
“舆论?”史阿疑惑不解道。
“就是宣扬朕的好,贬低张杨,在百姓中无限放大朕的形象?”张杨一死,百姓必定恐慌,但行政机构一时半会咱们还不能完全掌控。还需要你们还稳定民心!”刘辩解释道。
“是,臣明白了!”
“恩,恩现在就去办吧。这几天先辛苦一下,过几日在好好休息!”刘辩宽慰道。
“为陛下办事,何谈辛苦,臣这就下去办了!”史阿拱手退下。
第二日,刘辩强打着精神起床。
首先张榜安民,皇榜一出,顿时整个长子掀起一场风波。
“陛下来了咱们长子城?太守大人勾结董卓,余图谋陛下,太守计谋不成,反而被部下杀之?”
“是太守中饱私囊,吞了将士们几个月的军饷,被陛下查到,当众说了出了,造成的军队哗变?”
“三日之后,在城东府衙前,陛下要将太守,不张杨和那些贪官搜刮的民脂民膏还给士兵和我们?”
“这可恨的张杨,疯狂的收咱们的税,不仅没给将士们发军饷。反而自己每天大吃大喝,大鱼大肉。”
“可恨我自己自己每日都吃不饱,交了税,就是求个平安,希望将士们能吃饱。好守护着咱们,想不到士兵们都吃不饱。山贼若是来攻,将士们如何抵御?”
“还是陛下圣明,一来咱们上党,就除掉了贪官污吏。还将钱财还给咱们!”
“咱们陛下圣明无比,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由他来治理上党,咱们的好日子要来咯!”
刘辩并没有隐瞒张杨的死讯,反而大张旗鼓,告知百姓。虽然造成一定恐慌,但皇榜之上写的很详细,一众百姓顿时对张杨没了多大的念想,反而有些仇恨。
再加上史阿在中间制造舆论,顿时百姓对刘辩有了一股期待,由皇上治理上党,我们会不会有好日子过?
张杨在上党威望并不好,不过一天,上党民心就逐步稳定下来。换来的,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而刘辩这边,却是和一众文官呆在一起,整理上党的财务。多年的积累,基本上每个官员家都是有着巨额的财富。饶是荀攸智力超群,一时间对这些数据也是一阵头皮发麻。
军中将士的军饷,及百姓财物的归还多少,这些东西都得计算。
无奈荀攸只得向刘辩诉苦,他一个人实在无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这样吧,朕召集文官一起整理吧!”刘辩笑道。
如此再好不过了!荀攸舒了口气。
一间书房里,刘辩与十余位文官一起拿着一堆竹简账本,认真计算着。
一个个埋头苦算,荀攸头一转,却见刘辩拿着毛笔在地上迅速得画着什么?荀攸不由得摇摇头,陛下到底是个孩子。这种事计算,枯燥无比,还是没耐心做啊!
却见刘辩又拿起一个竹简,继续在地上画着什么。
荀攸一惊,陛下不会是真的计算得有这么快吧?荀攸走上前去,却见刘辩在地上画着一个个怪异无比的符号。
荀攸看不懂,但刘辩又好似认真无比,不像是在玩耍,不一会功夫。刘辩又换了一个竹简。
终于荀攸忍不住了,道:“陛下,您这是?”您要是不想算,别捣乱啊,竹简都搞乱了,会出差错的!荀攸心道。
“是公达啊,怎么?你的都算好了?”刘辩抬头看了一眼,道,手下却速度极快,说话间又换了个竹简继续书写着。
“陛下,你这写的都是些什么?”荀攸看着满地的符号问道。
“啊?”刘辩一呆,拍了拍满门心道:“朕倒是忘了,这个时代没有阿拉伯数字的,不过也好,提前出来,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朕的形象!”
“这个啊,是朕自己摸索出来的一种新型计算方法,这些符号虽然看似荒唐,但懂得了其中的奥妙,计算这些东西,起码能提高十数被的工作效率!”刘辩自信道。
“哦?”荀攸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但这类东西,极为宝贵,在世家手上的话,根本就是不传之秘。
“来,公达,把他们都叫过来,朕把这个教给你们!”本来在荀攸不抱希望的时候,刘辩天籁之音响起。
“陛下愿意将这个传授给微臣?”荀攸吃惊道。
“嗨,这有什么不能传的?许多东西,就是因为藏着掖着,才逐渐失传,知识就该公布出来,才能发扬光大嘛!”刘辩不以为意道。
但听了这话,荀攸却顿时感动不已,此话说的容易,但世家大族,手中的藏书,那个不是藏着掖着。这个时代,藏书和土地!就是世家大族的根基啊!
“好了公达,别愣着了,快把他们都喊过来,朕吧这个传授给你们!”
“是!”荀攸尊敬道。
很快,一众文官就围着刘辩坐了下来。将信将疑得看着刘辩手底下的那诡异的符号。
“你们看,这个符号是一,这个是二,这个则是三,……”
“你们看这个,一千二百三十五金加两千四百八十六金,我们用符号这样表达出来!”刘辩在地上写出加法,顿时就的出了结果。
“你们看,这样一来,结果就出来了,是不是很简单。还有其他算法,我继续交给你们!”刘辩干脆一股脑将加减乘除四种算法全部讲了出来。
一瞬间,就是蔡邑,丁管等闻名天下的大儒对刘辩也是钦佩不已。
第四十二章一言九鼎!
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账簿,刘辩直接把阿拉伯数字给提前用了出来,并且教给了一众文官。
加减乘除等算法不难,一众文官不消半个时辰,就完全掌握了,并且能举一反三。
蔡邑一手提笔,一手拿着竹简,写得飞快,一会儿功夫。就计算好了一本帐册。
“陛下想的这些个符号,在配合这所谓的加减乘除。计算起来果然是快速无比,起码提高数倍的效率。并且通俗易懂,就算小孩子学个一两天,也就会了!陛下此举,当真是功在千秋!福泽万世!”蔡邑一脸激动道。
“陛下,不知道这个符号有没有名字啊!”尚书丁管问道。
“名字?”刘辩摩挲这下巴,思忖着,再叫阿拉伯数字肯定不行了,得在想个名字才行,朕不仅要一统大汉,威压海内,还要将大汉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影响到世界!
“就叫它汉数吧!寓意它发源于华夏,日后不管是谁用这数字,都会想起咱们大汉!”刘辩眼睛一亮道。
有了汉数,大臣们工作效率瞬间就提升了,不消半个时辰,就整理出所有帐册。
“陛下所有财务都整理出来了,包括查超的张杨家产,那些贪官交出来的家产,还有府衙的库存都整理出来了!”荀攸意气风发道,要是平时,这些东西起码要整理几天才行!
“说来听听!”刘辩神色一正道。
“是,所有财务,折合大约五万金!其余粮草十八万石,军械战甲出三万将士装备之外,还多出三千余套,但大多已经生锈,不能使用,另外还有战马三千匹!良田十余万亩!”荀攸欣喜道。
一众大臣闻言一阵心惊,丁管眉头紧皱道:“朝廷一年收的税也比之这些也多不了多少啊,想不到小小的上党,居然这么富有?”
“不是上党富有,而是官吏能贪,会敛财!这些钱财,朕准备大半还于百姓士卒,另外,春耕在即,荀攸你多准备一些种子,府库中用不了的兵器,打造成农具,发放给百姓!另外对百姓所有苛捐杂税全部废除。”刘辩吩咐道。
“是,陛下!”荀攸点头道。
“陛下,那么多钱财就归还百姓?若是用来招兵买马,岂不是更好?”一个大臣疑惑道。
“咱们刚掌控一地,不是先向着充实实力,而是获得民心,军心,获得百姓。士卒的支持!那样朕才会受到他们拥戴,根基才会稳固,各种政策才能毫无阻碍的实行下去。更何况朕已经承诺士卒了,万万不可反悔!皇帝一言九鼎,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收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刘辩解释道。
“陛下,体恤百姓,士卒,是大汉的福气!”丁管赞叹道。
“对了丁公,上党官员基本上被拉下马来了,就委屈丁公暂领上党太守一职,考核官员补充到各岗位,恢复上党民生!尤其是春耕,重中之重,万万不可大意!”刘辩对丁管道。
以丁管近就是的政治,治理一州都是绰绰有余,更何况区区一个上党。刘辩相信在丁管手上,一年时间,上党就能有显著的变化。
“是,陛下!”丁管心知刘辩手下暂时无人可用,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于是丁管立即接受上党政务,选拔人才,又听从刘辩的建议,免了上党一年的税收,发布一系列利民的政策,旨在打造一个富饶的上党。
时间来到第三天。
这一天府衙之外,人山人海。
上党三万大军一个不差,全部来齐,其他上党百姓也全部都挤在现场。
很快,刘辩带着一众文武,身后御林军将士抬着一个个箱子,扛着一袋袋粮食鱼贯而出。
东西放好,刘辩登上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清了清嗓子喊道:“上党的百姓,将士们,前任上党太守张杨,鱼肉百姓,其手下贪官污吏成堆,朕已经将他们惩治于法,查抄出来的财务,朕不会私吞,全部将其归还于你们!”
“朕知道,这些东西远远不能弥补百姓们的损失,许多东西都已经被他们消耗掉了,但田地朕会归还你们。你们当中,可能有些人家已经有人断粮,但为避免粮食发放不均匀,朕在这里设置粥棚,家里没米开锅的可以来这里!另外春耕快到了,朕免费给你们发放种子,农具,你们可以到县衙领取!现在先给士兵们发放军饷!你们注意秩序,一个一个来!”
刘辩说完,便下台,亲自给士卒们发放着军饷。
“真的给咱们发放军饷?我还以为这是皇帝为收编咱们而说的好话!”
“陛下真乃信人,说话一言九鼎,还有你看到没,陛下亲自给我们发军饷?那不就是待会我也能近距离看到陛下了?”一个上党士兵兴奋道。
“我家被那贪官骗去的良田也能回来了了?”一个百姓惊喜得大叫。
“可恶的贪官,把咱们的粮食吃了精光,钱也被他们用了。家里都揭不开锅,幸好陛下设置了粥棚,居然俺非饿死不可!”
“原本我家的种子都被吃了,幸好陛下答应发放种子,农具,今年不用饿死了,总算有了点盼头!”
“何止有了盼头?没看到税收都给免了吗?就是说今年的收成,不用交了,要是收成好,一年都不用挨饿了!”
“那这个政策,哪个不是对咱们有利的?有陛下治理上党,依我看,咱们的好日子不远了!”
台下,士卒百姓一片议论纷纷!
刘辩这边,用计除去上党太守张杨。之后收获军心民心,上党渐趋于镇定。
再说曹操这边,曹操王越奉命前往西河郡,上郡,建立锦衣卫。
虽然说刘辩的命令是令曹操协助王越建立锦衣卫。但曹操却知道,这是刘辩让他来打前站。
上郡,西河郡多是世家掌控,虽然不是大世家,但小世家却数不胜数。这两郡虽无太守,但却是由世家掌控着各个职位。
曹操知道,刘辩派他来这,帮助王越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对付世家,掌控两郡。
但对付世家却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想掌控这两郡,需要名义,起码是太守的官职,才能合情合理掌控。但刘辩一个没权没势的帝王,就是任命曹操为太守,两郡世家都不会认同,为何?因为不怕刘辩,我不认同,你就算是皇帝又能怎么样?
故而刘辩先掌控上党,有了军队,就能震慑。好,我现在任命太守,你不尊?我就出兵攻打你,正好有了借口。但想要在世家手上完全掌控两郡,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于是,曹操先带一百人来到西河郡,王越领一百人前往上郡。按照刘辩的吩咐,收服当地的地头蛇,收集世家的消息,等候刘辩的任命。
到达西河郡之后,曹操才明白手底下人手不足,他自己武力不高,手底下一百游侠也就一般,要真有什么危险都不能保护自己。
于是曹操想到了家中的几个兄弟。胞弟曹彬,族弟曹仁曹洪,统帅出众,也精通武艺,是个全才。
更有夏侯两兄弟,夏侯惇,夏侯渊,武艺非凡,曹操想着,这两人武力虽不如杨再兴,杨延嗣,但也有李显忠的水平!
若是家中几个兄弟愿意来帮助陛下,那无疑会轻松很多,陛下收底下人手也就更多了!
故而曹操休书几封,命几个游侠带回老家,请几个兄弟前来并州,协助刘辩,兴复大汉!
第四十三章入军营
上党府衙之内,内院。
“皇上,你说你要搬去军营居住?可是臣妾照顾不周,惹怒皇上?”唐婉梨花带雨,一脸委屈看着刘辩道。
何太后也在一边劝道:“皇上这好端端的府衙不住,为何要搬到军营里去吃苦受罪?”
“母后,皇后,你们有所不知,现在是非常时期,咱们现在虽然暂时安全了,但日后呢?说不定还会有别的人像董卓一样,威胁到我们。”
“我们想要不被别人欺负,就得有自己的势力,虽然暂时掌控了上党,但却远远不够。这些军士是咱们立足的根本,在收编他们之前,朕曾经跟他们说过,会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
“朕现在掌控了上党,能每天睡舒适的床,吃精致的食物,但士兵们会怎么想?他们会说我这个皇帝言而无信,久而久之,朕这个皇帝在他们心中就毫无威势了!”刘辩向着何太后和唐婉解释道。
“好吧,陛下有自己的想法,臣妾也不能阻拦,但陛下实在熬不住了就回来住吧!”唐婉擦了擦眼泪道。
“恩,放心吧,朕不会苦了自己的!”刘辩轻轻拍打着唐婉的背,安慰道。
“你们几个,皇帝还小,去了军营,万万不可由着他胡来,那这个刀枪剑戟,碰着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何太后对着李显忠,杨再兴等人吩咐道。
“太后放心,臣必誓死保护陛下!”李显忠,杨再兴等人拱手领命道。
上党军营,建立在长子城外,原本分散在各处,但刘辩为了提升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为了练兵,将三万士兵集中在了一起。
现在刘辩身边,只有卢植,李显忠,杨再兴,杨延嗣四个武将,虽然也有几个朝中校尉追随他,但他们能力平庸,在朝中挂的也是虚职,故而刘辩也只是让他们领的虚职,不打算让他们领兵。
首先卢植,这个元老,大名鼎鼎的领兵中郎将,刘辩自然大笔一挥,卢植就成了这三万大军的最高领导人了。
虽然李显忠统帅略高于卢植,但毕竟资历太浅,刘辩不可能将其放的太高。刘辩只好让李显忠做卢植的副将,一起训练士兵。
另外,杨再兴,杨延嗣两个猛将,虽然统帅不高,但刘辩也不想浪费这两个人才,充当了军队中的教头。
另外,杨再兴前世,乃是岳家军背嵬军骑兵将领,小商河一战,以三百骑兵,大战十万精兵,虽全军覆没,但也杀死两千多人。
这虽然与杨再兴的勇猛有关,但也不能否认岳家军的勇猛,杨再兴虽然不一定能训练出像后世背嵬军一样厉害的骑兵,但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于是,刘辩在给了杨再兴五千人,训练骑兵,虽然现在马匹只有三千,但也不妨碍骑兵的练习。马迟早会有的,但是兵却需要时间来练,刘辩打算先练兵,有马了,就可以直接成军了。
至于杨延嗣,纯粹的无脑猛将一个,刘辩也不敢让他独自领军,练兵,只得暂时让他做自己的护卫,并教习士兵武艺。
一间营帐之中,刘辩与卢植李显忠几人商议着。
“卢公,这些将士怎么样?”刘辩询问道。
“将士们军心基本已经稳定,张杨的心腹。已经被当场格杀,可以说陛下对这支军队已经完全掌控了。”卢植笑了笑道。
“那战斗力方面了?”刘辩希冀道。
“战斗力方面,却是不容乐观,张杨在的时候,对军队的管理本就不严格,训练也比较松弛,这些将士可以说都是兵痞!不过还好这支军队都是青壮,没有老弱病残。”卢植摇了摇头道。
“几天一训?”刘辩皱眉道。
“张杨在的时候,八天一训,我现在打算五天一训,相必能很快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了!”卢植神色一凝道。
“五天一训,这可不行,朕看要一天一训!”刘辩眉头一皱道。
“咳咳,”卢植闻言呛了口气,缓了一会,卢植急忙道:“陛下万万不可啊,五天一训,士兵们已经叫苦连天。要是一天一训,将士们非哗变不可啊!”
这个时代,士兵们训练不像后世,每天都训练,五天训练,都已经算是正常的了,像上党这种训练强度低的,之前都是八天训练一次。
像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两天一训,都是历史上最高强度的训练。但刘辩却说要一天一训,卢植便立马阻止。
“卢公,五天一训,有什么作用?多久才能训练成精兵?朕已经发出了讨董檄文,明年开春就要面对西凉兵,将士们这个样子,对付一般山贼都不容易,更何况要对付暴戾的西凉军?”刘辩劝阻道。
“陛下,非是老臣不同意一天一训,但将士能根本承受不了啊!”卢植无奈道。
“陛下,一天一训确实不现实啊!”李显忠也劝阻道。
“将士们之所以无法接受一天一训,是因为他们没有习惯,习惯了就好了!我有办法让他们接受一天一训!”刘辩肯定道。
“召集将士们吧,朕要训话!宣布这个消息!”几天顿了顿道。
见刘辩已经决定下来,卢植无奈,只得召集士兵。
校场,高台之上,刘辩卢植等人矗立,刘辩面如寒霜道:“显忠,几通鼓了?”
“回陛下,三通鼓!”李显忠面色通红道。
“三通鼓,才来不到数千人?虽然说今日不是训练的时候,但纪律未免太差了!”刘辩脸色不怎么好看,声音略带冷意。
“再兴,继续击鼓,人不到,不要停!”刘辩沉声道。
杨再兴来了火气,这种士兵也让他感到一阵愤怒,双手发力,陡然间,震耳欲聋的击鼓声在整个军营中响起。
“这是怎么了?今天又不训练,怎么还击鼓召集我等?”
“这鼓打的有一会儿了,肯定是有大事发生,咱们还是去看看看吧!
“别睡了,快起来,击鼓了!”
“击鼓又怎么样?今天不是不训练吗?”
“快点起来,他们都去校场集合了!”
“******,等等我,我的铠甲呢?”
半个时辰之久,校场上,士兵才陆陆续续的到场。
第四十四章军队改革
校场之上,鼓声阵阵,半个时辰之久,将士才近乎到齐。
“陛下,人都到齐了!”李显忠看着刘辩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提醒道。
“显忠你也看到了吧,半个时辰,才集合完毕?这样的军队,不改革,不加强训练,有什么用?”刘辩低声道。
“这就我们来,有什么事啊?”
“来了又不说话?就这么站着?我都困死了!”
“嘘,别说话了,没看到陛下在上面脸色不好看吗?”台下,一片嘈杂,士兵们议论纷纷。
但点兵台上,刘辩带着卢植李显忠站的笔直,一眼不发,就那么冷冷注视着台下。渐渐,士兵们感觉到气氛不对劲,不敢在说话了。
良久之后,刘辩终于开口道:“今日,朕来军营,是准备长住军营,朕曾经说过,要和将士能同甘共苦!朕要履行诺言,将士们吃什么,朕就吃什么,将士们训练,朕也会跟着一起训练!”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台下士兵一阵激动,陛下真的跟我们同甘共苦,陛下是真心看得起咱们的!
“不过朕听说你们是五天一训?这样可不行,这样太安逸了,你们受的了,朕可受不了,朕要一天一训,每天都要训练!”刘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一天一训?”
“那我不得累死?每天都训练,怎么可能吃得消?”
“不行不行,刘辩陛下陪咱们一起,一天一训我也做不到!”
刘辩此言一出,顿时将士能一阵群情激愤,差点就控制不住了!
“肃静,校场之上,岂容尔等议论?谁在妄言,又如此旗!我点到谁,谁就说!”刘辩一剑砍断一杆军旗,寒声道。
顿时,台下寂静无比。
“你来说,为何不同意一天一训!”刘辩一指刚才喊的最欢的一个问道。
这士兵是个老兵油子,面对刘辩的质问,也不害怕,桀骜道:“陛下,平日里,我们都是八天一训,后来卢将军定的是五天一训,我还能接受,可是陛下您说要一天一训,我实在不能接收!”
“为何不能接收?朕陪你们一起训练,都不会退缩,你一个大男人,还怕吃苦吗?要是连吃苦都怕,那朕还敢让你们上战场?苦都怕吃,恐怕死就更怕了吧,上了战场还不是逃命?若是如此,并州军不欢迎这种懦夫,怕死的,不想训练的可以离开朕的军队!”
一般男人,你要说他不能吃苦,杀死,这是人的通病,说了也就说了,可能不会怎么生气。可你要说男人是懦夫,说他怂,可能这个人就要爆发了,更何况这是东汉,一个民族气节还很兴盛的年代。
“怕死?我张山怎么会杀死?只是我当兵这么多年,一天一训我从未听闻过,我担心,我还没走上战场,就被训死了!”士兵张山辩解道。
“你看看你们的样子,集合都花了半个时辰?朕要打仗了,也不用你们上,朕已经被敌人给杀了!”
“一天一训,也是为了你们好,战场无情,刀枪无眼,你们越是强大,就越能在战场上保住性命。五天一训,八天一训,你老实说,你们又学到了什么,战斗力可有增强?”刘辩质问道。
士兵张山一阵踌躇,道:“这,……”
“看你们那样子,效果不大吧?你们可知道,现在大汉,纷乱不已。朕立志兴复大汉,要不了多久,就会起兵征战四方,不仅要打董卓,还有北方异族!你说你们怕不怕?你们这个样子,还怎么陪朕兴复大汉?”
“你们要是怕了,就回家去吧,朕的军营不留孬种,朕就不相信,北地男儿中,就没有心性汉子。你们走后,也别说是朕瞧不起你们,是你们自己懦弱,怕死才离开的!”刘辩冷笑道。
“我不是杀死,我也不是懦夫,不就一天一训嘛,我答应了!”张山面红耳赤,歇斯底里得叫道。
“我们也不是懦夫,我不要别人瞧不起我,一天一训,有什么好怕的?还能累死我不成?”
“就你不怕死?你都不怕,我也不怕,我才不走呢,就是每天训练我也不走!”
顿时,被刘辩一激,上党士兵顿时群情激愤,大半表示要一天一训。但也有少数人踌躇不已,不知是走是留,走了又不甘心,留下又担心坚持不下来。
刘辩佯装满意道:“愿意留下来的都是有胆色,有血性的好男儿,相对的我也有奖励,一天一训却实辛苦,由原来的一天五个时辰,改到一天三个时辰,原来的一天两顿饭,加到一天三顿饭!”刘辩宣布着自己的决策。
“万岁!”
“太好了,如此一来,一天一训也就没什么!”
“我的选择没错!”
选择留下来的士兵顿时惊喜不已,原来就是担心训练时间过长,吃不饱饭,饿肚子,现在训练时间缩短,又加了一顿饭,那一天一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刚才想离去的士兵又是一阵面红耳赤,有好处干嘛不早说,还有留下来的都是有胆色,有血性的男儿,那我们走的就是懦夫了?
“不走了,我们都不走了!”
“一天一训,没什么大不了的,陛下跟着我们一起,我又有什么好怕的?”
顿时又有一批将士改变了主意。
“现在,想走的,可以走,留要来的就要接受今后的一天一训,到时候,想离开就是逃兵,到时候别怪朕不讲情面!谁想走可以站出来,朕给他路费!”刘辩高声喊道。
顿时,士兵们你看我,我看你,也没有一个站出来的!卢植,李显忠等人见了惊喜不已,刘辩嘴角微微上扬,满意一笑。一天一训,这样下去,天下最强的军队就是朕手上这支了!
自从刘辩在军队中实行一天一训的制度之后,刘辩便留在军营中,跟着士兵能一起训练,吃饭时,也是和士兵一起吃着大锅饭。
相比大学时候的军训,这里的训练虽然纪律没有后世那么严格,但却是真实无比,是真的要上战场的!
以刘辩的这个身体,数次都差点坚持不下来,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刘辩都咬牙坚持下来。既然决定要一统大汉,改变这乱世,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点苦,都坚持不下怎么能行?
而那些士兵们,看着他们的皇帝,陪着他们一起训练,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甚至是更加卖力。
十数天时间一过,这支军队战斗力不说提升了多少,但凝聚力,气势方面,进步的却是让人惊讶。
再说自刘辩逃出洛阳之时,就命荀攸起草讨董檄文,发出天下各大诸侯。十几天时间,这檄文也开始传递到各个诸侯手上,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第四十五章天下诸侯
就在刘辩掌控上党,在军营里跟着士兵们同甘共苦,之时,两道诏书,两个消息一前一后到达天下诸侯的手里。
一道是刘协的继位诏书,上书刘辩无能,由太师董卓主持废帝,废帝之后,刘辩挟一半文武百官企图造反,失败后逃亡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