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难道就这样将自己的女人送给自己的弟弟不成?”宇文蓉祭起了大杀器,凤目中闪烁着冷光,西域诸国风俗习惯多与突厥相同,上一任国君死后,他的王后将成为新王的王后,宇文蓉也是一样。只是受到了中原闻名熏陶的宇文蓉最不喜欢就是这个风俗习惯,或许任何一个女人都很难接受。
“这?李信要吞并整个西域,我的高昌也是在他的进攻之中。”麴伯雅摇摇头说道。
“皇上会同意他吞并高昌吗?”宇文蓉想也不想的说道:“李信私自对西域用兵,皇上迟早会找他算账的,更何况,我们让李信前来,也只是一个威慑作用,他的到来只是说明,在我们的背后也有一个强有力的军队在保护我们,不然的话,就靠我们的数千人马能够抵挡的住铁勒和突厥的数万大军吗?我们是要借助李信的力量,来对抗其他两个人。”
“还是王后聪明。”麴伯雅面色一喜,大声说道。他想到了宇文蓉话语之间的意思,那就是平衡。以前他还能在铁勒、突厥和大隋之间平衡,现在娶了一个大隋女人,这种平衡自然是不存在了,另外两家已经联合在一起了,所以他必须再让大隋加入进来,平衡眼前的一切。
“只是,我们现在让李信前来是不是已经迟了?”麴伯雅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面色一愣,有些为难的说道。西域诸国与中原朝廷若即若离,不但是因为自身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中原的朝廷距离这些地方太远,强大的力量不能左右突厥的国事。从兰州金城到高昌何止千里,大军前进最起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高昌国随时都会出现问题,麴伯雅的王位随时都会被废,大隋大军来此,恐怕等到的时候,也已经是迟了。
宇文蓉面色僵了僵,迟疑了片刻,说道:“想必我们这边的情况李信恐怕早就知道了,若真的如同大王所说的,他一直想吞并西域,想来肯定会关注高昌之事,或许这个时候他已经出兵也说不定。”
“可是我每次写给他的文书,都是写着高昌国一切平静。”麴伯雅摇头苦笑道。他感觉到自己现在有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那就再写一封吧!找人暗中送过去,我是大隋的公主,你也是大隋的官员,就算他们真的夺取了王位,也不见得会杀了你。赌一把吧!”宇文蓉叹了口气,用怜悯的眼神望着眼前的男人。可以想象,麴仲文可能会杀了麴伯雅的,但是绝对不会杀了自己。可惜的是,她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了,叹了口气,转身去了自己的房间。
“公主,外面有一人自称是大兴人,公主的家人托他带来了一些衣物。”等进了寝宫的时候,才发现一个带来的一个侍女等候在那里,有些不安的说道。
“带来的衣物?不会的?”宇文蓉正待训斥,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那个侍女说道:“去,请他进来,是本宫的家人,自然要好生接待一番。”
半响之后,就见一个人穿着青衣,手上还拿着一个包裹,面带笑容,虽然穿着一身绸缎,可是宇文蓉还是能从他身上看出了一丝书卷气。
“你们都退下。”宇文蓉看了对方一眼,就让自己的侍女都退了下去。
“先生风尘仆仆,辛苦先生了,不知道先生如何称呼?”宇文蓉打量了对方一眼,指着旁边的绣凳笑吟吟的说道。
“下官西域都督府功曹褚遂良奉大都督之命问好公主殿下。”褚遂良恭恭敬敬的朝宇文蓉行了一个大礼。
“李信果然是觊觎西域?他难道就不怕皇帝陛下问责他吗?”宇文蓉并没有任何的意外,这个时候能出现在高昌国的也唯独只有李信的人,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李信的人居然这么快就到了高昌国,也就是说,最起码一个月前,李信就已经察觉到高昌国不正常了。宇文蓉想到这里,深深的吸了一口冷气,那个年纪轻轻的男人难怪能坐镇西域,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公主说笑了,大都督坐镇西域,自然是想着维持西域的和平,高昌国靠近伊吾郡,与我大隋为邻,加上乃是商路上最重要的一个国家,若是高昌有事,对我西域都护府的影响不小。所以,大都督不想让高昌流血,所以就派遣下官前来。”褚遂良面带微笑,略显稚嫩的脸上丝毫没有任何不安。天朝上国的气度彰显开来。
“恐怕你来迟了,高昌国如同沸油一样,随时都会爆发开来,突厥人和铁勒人联合在一起了,准备随时废掉麴伯雅的王位,现在就是不知道是麴仲文即位还是安抱石即位了。”宇文蓉惋惜的说道。
“不做,如何知道不成呢?”褚遂良并没有露出惋惜之色,他既然来了高昌国,对国内的情况自然是很明白的。西突厥支持的是麴仲文,他们暂时还不想和大隋翻脸,而铁勒却是支持安抱石的。现在两人都联合起来,准备废掉麴伯雅。
“莫非先生有办法?”宇文蓉有些惊讶的望着眼前的年轻人,她看的出来,眼前的年轻人并没有多大,但是看着他的模样,宇文蓉感觉到心安。
“无非是合纵连横而已。”褚遂良想也不想的说道:“眼下虽然两者是联合在一起,看上去是对付我大隋,实际上两人之间还是有矛盾的,就看着我们如何利用和扩大这种矛盾就是了。只要大都督的兵马一到,两支势力就算是真的想对付我大隋又能如何呢?他们不敢和我大隋开战,到那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维持现在的局面。公主能做的,就是劝说大王,拉拢一方,对付另外一方就是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夺权
“大都督真的不会占领高昌?”宇文蓉又不确定问了一句。
“当然不会。”褚遂良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说道:“大都督乃是奉圣旨,经营西域,真正对付也只是西突厥和铁勒人,岂会对付高昌?只要高昌听从朝廷安排,你还是高昌王后,还是大隋的公主,那一位还是高昌王。”
“好,我答应你。”宇文蓉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我可以答应你,让王上配合大都督行事。只是第一步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褚遂良见宇文蓉已经答应,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奉命而来,这是他在征西军中立足的第一战,不能有失。实际上他来高昌已经有三天了,在这个小国之中,他花费了三十贯钱买通了王宫守卫,让他想办法见到了宇文蓉的侍女,然后又耗费了一匹蜀锦收买了侍女,这才见到了宇文蓉,索性的是宇文蓉也被说动了。不过这个时候的他可不敢掉以轻心。当下正容说道:“在高昌,麴仲文是看好西突厥,安抱石背后是铁勒人,西突厥暂时还不敢与我大隋开战,他们背后也是不统一的,实际上,无论是麴仲文或者是安抱石也好,他们要的都是王位,既然如此,就将王位让出来就是了。”
“让出王位?”宇文蓉面色一变,紧张的说道:“这恐怕王上是不会同意的。”
“所谓的让出王位也只是说说而已,只是这种让出王位只能是在一个月后进行,高昌王准备定居中原,这样可以暂时拖住两人就是了,王上可以将国事分别交给麴仲文和安抱石两人处理,自己则收拾行装,准备去大隋,他们两人少了王上这个对手之后,肯定会生出龌龊来。王后说的对吗?”褚遂良出主意说道。
“不错,这两个奸贼本身就是冲着王位来的,却不曾想想,高昌王是那么好做的,要在大隋、突厥和铁勒之间做出平衡,向三方进贡,尤其是铁勒和突厥人贪得无厌,高昌国大部分所得都被两国给吞了,造成了高昌国如今国内民不聊生。”宇文蓉冷哼哼的说道。她是高昌国的王后,自然知道高昌国面临的情况。
“王上这个位置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当的了。高昌国兵马不过四千人,虽然都是骑兵,可是这四千兵马平日里能做什么呢?莫说进攻,就算是防守都很难,只是以前三者平稳,故此才能勉强苟且活下去,可是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高昌国迟早是会湮灭在大漠之中。”褚遂良毫不客气的说道。
“任何一个王朝都是有衰败灭亡的时候,比如我们宇文家的大周,还有杨家的大隋,现在不也是叛乱四起的吗?”宇文蓉不屑的说道。
“公主,下官先行告辞了,若是有什么吩咐的话,可以去城中的有间客栈天字号房找下官。”褚遂良不想再讨论下去,他还要回去在城中放一把火,将局势搅和的更加混乱起来。
“好。”宇文蓉点了点头。命人将褚遂良送了出去,而自己却是想办法如何劝说麴伯雅,就算是使用计策,最起码也要编排的更好一点。
“该死的李信,居然是想对高昌动手,皇上知道这件事情吗?老子上当了。”玉门关,大隋将军皇普绾在大帐之中恶狠狠的想道。他偷偷的望着帅坐上的李信和周围将军们,心中却是无可奈何。
皇普绾能出现在玉门关全部是李信的功劳,半个月前,李信派人送来命令,玉门关外突厥人铁骑出没,玉门关防御不足,命其领军前往镇守,皇普绾虽然不满,但是李信行的是军令,皇普绾不敢怠慢,只得领军前来玉门关,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刚到玉门关,自己的大军就被李信兵马围住,命其前往玉门关拜见。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李信率领大军四万人已经到达玉门关,并且沿途收拢了许多兵马,兵力达到五万人。虽然剩下的一万人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李信的四万大军却是让他吃了一惊,刀枪林立,盔甲森寒,旌旗遮天蔽日,加上李信的虎符,皇普绾第一时间就命令士兵不得反抗,乖乖的率领大军进入李信执定的大营,自己前来中军大帐报道。说起来,他以前也曾暗中算计了李信一把,现在见到这个年纪不像样的年轻人,心中顿时涌起五味杂陈的感觉来。
“大都督,高昌国乃是大隋的属国,若是没有皇上的圣旨,恐怕我等不能出征吧!”皇普绾想了想,硬着头皮低声说道:“末将虽然是大都督的下属,可是,兵者,国之大事也!不能不小心翼翼,大都督,对一个国家动武,恐怕陛下哪里不好交代啊!”
“一个只有三万多人,四千军队的地方也居然称为国家,那真是笑话了。”李信不屑的从身上掏出一封信来,丢了过去,说道:“不是本侯想要征讨高昌,而是高昌王麴伯雅的求援信,他的王位即将不保,需要大隋的支援,本侯这才上奏天子,准备出兵的,只是没有皇上的圣旨,本侯不敢过玉门关而已。只是本侯想,这圣旨迟早是要来的,况且本侯当初来西域的时候,皇上就说了将兰州以西都交给本侯,只要本侯维持西域的稳定,为大隋开疆扩土就可以了。高昌距离兰州千里之外,本侯若不是早做准备,等到高昌国投入铁勒人或者突厥人怀抱的时候,那皇上就要找本侯算账了。皇普将军,你若是本侯,你认为应该如何去做?”
“大都督所言甚是。”皇普绾忍住了心中的愤怒,低声说道:“只是末将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枹罕,末将率领大军前来,恐怕枹罕空虚,这万一有羌人起兵造反,那该如何是好?”皇普绾可不想跟着李信出征,谁知道李信会不会找个机会杀了自己,或者是削弱自己的兵马。
“若是本侯没有猜错的话,你在枹罕还有三千兵马,对吗?放心,本侯的心腹大将李靖,也是我朝名将韩擒虎大将军的外甥去枹罕,就算有羌人作乱,对于他来说,收拾这些羌人也是小小菜一碟,你就跟随本侯出征西域,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此战过后,封侯也是唾手可得。皇普将军,你可愿意?”李信漫不经心的安慰道,言语之中虽然有询问语气,可是语气中却是透露一丝阴沉。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只言片语解兵权 (一)
“你,你这是在夺我兵权。”皇普绾彻底的愤怒,自己麾下多少兵马他是知道的,这次听命而来,本身就不愿意,却是将自己最精锐的三千人马留在枹罕,为的就是以防万一,让自己回到枹罕之后,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没想到自己刚刚来玉门关,自己的后路就被李信给抄了。
“本侯要兵马,何必去夺你的兵权呢?”李信漫不经心的说道:“本侯是西域都护府大都督,兰州以西的兵马都归我掌管,所有的将军都能调遣,说句难听的话,本侯若是想杀你的话,只要事后禀报一下皇帝陛下就可以了。何必这么麻烦。”
“你。”皇普绾面色阴沉,却是说不出话来,实际上当然不会像李信说的这么简单,想要对付皇普绾这样的将军,岂能说杀就能杀的,不过,在战场上,想杀一个人还是极为轻松的。
“怎么,你不愿意。”李信双目如电,望着皇普绾说道:“皇普将军,你可知道当初我刚到西域的时候,曾经被人伏击的事情?”
皇普绾听了之后面色苍白,虎躯震动,脑袋低的更低了,说道:“将军是朝廷的大都督,自然是有调兵之权,末将听从大都督吩咐就是了。”有些事情是禁受不住调查,枹罕城距离兰州金城并没有多少的距离,那个地方盗贼大规模的出现,若是说皇普绾不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皇普绾在李信伏击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个时候被李信点出来,自然是无话可说了。
“既然如此,本侯就放心了。”李信点了点头,他还真的不想现在就啥了皇普绾,毕竟皇普绾是朝廷的将军,杀了他杨广或许不会找自己麻烦,但是绝对会对自己不信任,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喜欢独断专行的人,杀了皇普绾就说明自己有野心,皇帝岂会信任自己。不过现在皇普绾既然低头,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大都督,不知道我等什么时候启程前往高昌,若是时间不急,末将以为,我等征调过来的军队,成分复杂,有些军队乃是精锐之师,有的军队却是疏于训练,不如将所有的军队放在一起训练,使我等能带领精锐之师,直捣高昌。”苏定方这个时候大踏步而出。
“这?诸位将军以为如何?”李信听了脸上顿时露出为难之色来,望着前来听命的各路将军,一副不好开口的模样。
“无耻。”皇普绾看在眼中,面色阴沉,他如何没有看出,李信故意如此,不但要将众人骗了过来吗,更是要将众人的军队一起吞下去,大军在一起训练,这个理由说的冠冕堂皇,可是实际上,还不是想将众人的军队吃的干净。
“大都督,属下以为此事应该如此。”严肃大踏步而出,大声说道:“大都督,我们面临的将会是高昌叛军、铁勒、西突厥两路大军,敌军太多,我军兵马本身就很少,若是不能训练成精兵,以一当十,恐怕我们不但不能平定西域,解决高昌问题,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会被三路夹击。兵马损失殆尽,末将以为,当认真训练。”
“诸位将军以为如何?”李信的声音再次从上面传了下来,声音更加的阴沉,包涵着杀机,李信周围的士兵也都紧紧的握住腰间的兵器,只要李信一声令下,这些人立刻就抽出长刀,斩杀眼前一切敌人,能入李信大帐周围的亲兵都是李信亲自挑选,由十八亲卫统帅,虽然不过百人,但是也都是孔武有力之人,非一般的武士可以比拟的,以一当十,也是很正常。
“尊大都督将令。”皇普绾和其他的几位郎将、校尉相互望了一眼,在这个时候,也是不得不低头。实际上,这些郎将校尉之类的,除掉皇普绾之外,其他的人要么是地方豪强,要么就是寒门子弟,并不是中原大族的成员,毕竟西北乃是蛮荒之地,愿意来这里受苦受难的人很少。
“如此甚好。”李信听了之后,很高兴,环顾左右,说道:“这段时间,你们跟着我也有一年多了,在随营军校之中,也学了不少的东西,现在全军上下多少人?”
“全军上下大约六万人。”苏定方大声说道。
李信满意的点了点头,实际上,杨广给李信的定制是四万人,也就是李信四处鼓捣,才会变成六万人,当然想变成精兵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既然架子搭起来了,一切也好办了。
“苏定方,领军两万为先锋,尉迟敬德为副将,率先启程;严肃与我领军四万随后出发。”李信望着苏定方说道:“到了高昌之后,保持冷静,不得军令不得擅自进攻高昌城。若是有为难之事,可以与褚遂良商议。”
“大都督,我们虽然有高昌国的求救书信,可是没有皇上的圣旨,出兵恐怕有些不妥吧!”皇普绾再次说道。虽然交出了兵权,但是让他心服还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擅动刀兵之事,皇普绾决定还要劝说一下。
“不用,若是朝廷要怪罪下来的话,我李信一人承担。”李信摆了摆手,平日里李信没有机会染指西域,毕竟杨广好颜面,西域诸多国家都曾拜见过他,相当于属国,现在李信要灭其属国,杨广岂会同意,李信要做的就是既成事实。
皇普绾听了面色一变,目光中露出凶狠之色,他也不是一个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他在朝中也是有根基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枹罕城作威作福。只是李信此人太过于强势,加上自己又是上当,孤身一人进了中军大帐,想变化都来不及了。
“本侯第一次来玉门关,皇普将军,说起来。你在西北呆了很长时间了,不如就跟本侯一起看看这玉门关如何?军中之事,暂且由定方他们完成,怎么样?”李信站起身来,领着亲兵才朝外走去,那皇普绾很想拒绝,可是看着李信的模样,只能恶狠狠的瞪了李信一眼,然后才无可奈何的跟着李信身后出了大帐,他心中直叹息,或许等到自己回到大营的时候,大营中军官将校已经换了一大批了,就算自己想掌握军队,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等着,等过了这一关,我一定会上奏天子,私自调兵,那是谋反的大罪。李信,本将军不相信杀不了你。”皇普绾望着李信健壮的身躯消失在中军大帐中。
第二百五十章 只言片语解兵权 (二)
玉门关是大隋与西域的交界点,向西就是概念上的大隋边境所在,李信现在就停在玉门关上。在前世他并没有来玉门关,就算是到了玉门关,恐怕与今日的玉门关有很大的区别。
这个时候的玉门关与汉朝的玉门关并不一样,关址由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境内,李信站在玉门关上,远处还能清晰的看见葫芦河,葫芦河下广上狭,涸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前往西域,就必须经过玉门关。玉门关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与伊州相邻。且傍山带河,形势险要。其四周山顶、路口、河口要隘处烽火台遍布玉门关左右,比如苜蓿烽、乱山子七烽等烽火台构成了玉门关的防御体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信站在玉门关上,望着远处的荒凉和苍茫,想起以前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忍不住张口就念诵了出来。
皇普绾也是出身名家,是朝廷重臣之后,他的叔父皇普绩曾做过苏州刺史、信州总管、掌十州军事,可以说一方重臣,若非死的早,皇普绾也不可能成为驻守枹罕的将军,他也算是家学渊源,也能听得见李信这首诗词难得之处。他猛然之间想起了当初曾经流传李信的终南山诗集,一开始还以为是李信为了宣传自己,故意收买其他读书人的诗句来扩大自己在士林中的影响,现在才知道,李信还是有点水平,最起码这首诗写出了边塞玉门关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是一句上等的诗篇。
“皇普将军,你说西突厥会趁机出手吗?”李信也不解释这首诗是谁写的,他担心的是西域的事情,尤其是即将面临的一切。
“大都督是想对付铁勒人?”皇普绾家学渊源,只所以看不惯李信,是因为李信年纪轻轻,就占据了高位,但是到底是大隋的将军,一听说李信的询问之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可能,面色顿时变了起来。
“嗯,相对于西突厥,我决定先对付铁勒。”李信转过身来,拱手说道:“将军出身皇普一门,还请将军看在朝廷的份上,帮助李信一把,西域之地,本身就是关系到朝廷西北安定,李信受皇命,经营西域,就是为了给中原一个稳定的西域。西突厥现在凭借我们的数万兵力不是他们的对手,只能是先收拾铁勒,数年之后,才能对付西突厥。”
“大都督想借助西突厥之力,联手灭了铁勒?”皇普绾更加感觉到李信的疯狂了,一开始他还以为李信仅仅只是想着从高昌国得到好处,或者是像宣示他的武功,现在才知道,李信这个年轻人,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不但要将高昌收入囊中,更是要对付铁勒。
要知道铁勒这个民族和突厥不清不楚,关系很大,大隋经常和铁勒开战,甚至还联合西突厥,可是实际上效果并没有多少,到现在,高昌等国还在和西突厥、铁勒之间勾勾搭搭,每次贡品都是掌握了三分。铁勒的骑兵有十万之多,和西突厥一样,都是全民皆兵。李信想要对付铁勒,恐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能不能完成都不知道。这只能说李信的胆子太大,他到西域才多长时间,并没有真正的稳定下来,就对西域动手。
不过,李信的背后毕竟还有朝廷支撑,兰州虽然留下的兵马比较少,可是那些羌人还是不敢动手,这就是李信如此将大军尽数带出的重要原因。
“大都督要我做什么?”皇普绾低着头咬紧牙关说道。他这个时候明白,李信为什么要带自己来到玉门关城楼上,感情是有事情要吩咐自己。
“想让将军去高昌国。”李信双手靠背说道:“高昌国情况比较独特,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高昌国若是不灭,我们西域将会有漏洞,毕竟这个地方距离我们太远,这些国家各自为政,虽然臣服我大隋,可是大隋却不能干涉过多,所以就会有高昌国还要向铁勒和西突厥进贡的情况,若是这些国家都是我大隋的郡县,西突厥或者铁勒有这个胆子要我大隋进贡的吗?现在高昌国国内形势混乱,老百姓身上的压力很重,民不聊生,我李信进入高昌国,也是为了高昌的老百姓考虑啊!”
皇普绾心中一阵不屑,这个李信实在是太无耻了,想占据高昌,还找出这样的理由来,真是无耻到了极点。只是李信说的很有道理,有高昌这些国家在,西突厥就有各种理由干涉西域各国,毕竟大隋对那些地方鞭长莫及,给了西突厥很大的运作空间,若这些国家都是大隋的郡县,西突厥倒是没有这个胆子了。
“去高昌国?”不过皇普绾听到李信的要求之后,却是一阵苦涩,现在的高昌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许早就陷入了叛乱之中,李信让他进入,最大可能就是让他做内应,里应外合而已,高昌国虽然很弱小,可也有数千兵马,想要制造混乱,接应大军入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会让我的亲卫跟着你一块进去的。”李信安慰道。
皇普绾听了心里这才安稳了一些,李信的亲卫他是见过的,一身杀气浓黑如墨,让人看了都感觉到心惊胆战,显然这已经不是一群卫士了,而是一群死士,专门杀人的死士,让这些人进入高昌国,皇普绾倒是很有把握的。
“那末将进去所为何事?”皇普绾低声说道。
“本侯有一位功曹在城中,你可以去有间客栈去,他应该在天字号房,你能做什么,他会告诉你的。”李信从怀里摸出一个铁牌来,递给皇普绾说道:“等解决了高昌之事,将军若是留在西域,本侯不吝重谢,若是愿意回中原,本侯有会上奏天子,嘉奖将军功绩。将军以为如何?”
“末将遵命。”皇普绾心中一阵苦笑,李信虽然说的很平和,但是皇普绾已经没有选择,李信将自己调走,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效命,第二个就是为了自己带来的一万士兵,李信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这一万人据为己有,彻底的纳入征西军的序列之中,有自己留在这里,不利于他的计划。不过,好在李信的条件还是很诱人的。
第二百五十一章 宇文士及的劝说
“大都督,若是可以的话,还是请得圣旨最为妥当。”皇普绾下城楼的时候,忽然低声说道。
“放心,我在出兵之前就已经命人将文书呈送给皇帝陛下,相信这个时候,皇帝陛下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毕竟我李信是大隋的臣子,就算是能专权管理西域,也是要得到皇帝陛下的圣旨。将军放心,皇上肯定会有圣旨的。”李信宽慰道。皇普绾听了之后,这才放心的离开了玉门关。
玉门关上只有李信一个人,他站在上面,心中想的却是金城,虽然他人在玉门关,金城有裴世炬和杜如晦两人,还有李靖在,金城倒是风平浪静,唯一不安的就是高氏离开了金城,前往大兴。说是去照顾长孙无垢了。仔细算算,长孙无垢临盆的时间倒是快了。可惜的是,自己没有时间去见长孙无垢了。
实际上,也确实像李信所说的那样,杨广对李信的军事行动下达的圣旨却是已经下达,而前来传圣旨的人并不是宦官,而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人,叫做宇文士及。宇文士及是宇文述的第三儿子,更重要的是,他是南阳公主的夫君,大隋朝的驸马都尉,在朝堂之上,宇文士及的名声要比他的哥哥宇文化及要好的多。杨广实际上还是很信任宇文士及的。
从这件事情上,也能看的出来,杨广在信任李信的同时,还是派了自己的女婿来看看西域的情况。这就是帝王心术,宇文士及就算是不想来,就不得不来。不过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来到金城,而是在弘化。弘化的李渊是他的好朋友。
“仁人啊!我等你好久了。”李渊在城外将宇文士及迎进弘化城,脸上露出高兴之色。
“叔德!听说你最近都是沉浸在酒色之中,今日一见,看样子传言有误啊!”宇文士及打量着李渊一眼,哈哈大笑道。
李渊面色一变,但是认真的看了宇文士及,摇头说道:“我相信仁人是不会向朝廷告密的,否则的话,你今天也不会来到我这里的。”
“瞒不过叔德啊!”宇文士及点了点头,叹息道:“我是到西域传旨的,想到你在这里,所以绕道过来,看看你,现在看到你这幅模样,我也就放心了。”
“去西域传旨?是给寿阳侯的?”李渊轻轻的吸了一口气,说道:“皇上真的决定对高昌国动武了?这高昌国可是朝廷的属国啊!这个时候动武合适吗?”实际上,李渊潜在之意,就是怀疑李信对高昌国的动武的合法性,只是询问的比较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