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以为朝廷之中尚且缺少官员。陛下用人,首重其能力,然后才是其德。能力出众者,虽然私德有亏,但是只要不违背朝廷法律,也不是不可以网开一面。”岑文本不紧不慢的说道。
“私德有亏,那就是有亏,朝廷治理天下,首重其德,若是德行不够。如何能为老百姓办事?能力虽然不错,可是却是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如何指望他效忠天子?”长孙无忌有些不满的反驳道。
这是一个好机会,安插人手,打击敌人的好机会,无论是长孙无忌或者岑文本都不想放弃,这就造成了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两人的观点不一样,一个重其才,一个重其德。就是李信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按照道理,官员首先要有德,这样才有仁心,有仁心才能善待百姓。帮助君王治理天下,若是无德之人,就算是有才干,也会对老百姓产生影响。可是有些官员是有德。但是治理地方却是不行。
“陛下,臣以为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官员之中世家子弟居多,这些人多是无才无德之人。臣先从这方面着手,至于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有德,则另行商讨。”岑文本想了想,就换了一个办法。
李信点了点头,无疑相比较性格刚烈的长孙无忌,岑文本更加擅长做人,在京察这个方面来说,岑文本在处理官员上的态度,无论是让世家或者是寒门出身的官员,都能接受。
“嗯,此事朕会认真考虑的,回头自有圣旨。”李信点了点头,扫了两人一眼,说道:“辅机,朕准备让你去一趟洛阳,主持那里的秋闱,你可愿意?”
秋闱乃是大唐科举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次考试,在书院还没有全部兴建完毕,秋闱占据着很重要的方面,它选出来的学子叫做举人,可以做吏,食朝廷俸禄,更是最后春闱大比的最后一道障碍,十分重要。
“臣遵旨。”长孙无忌松了一口气,从这句话上,可以听的出来,李信对主持京察的人已经有人选,但是对自己还是有其他的补偿,甚至比主持京察更加让自己高兴,主持秋闱,这将是一份大功劳,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参加秋闱的学子,将和长孙无忌结下渊源,要知道这些学子日后就是大唐的栋梁之才,对于刚进官场上的他们,领路人就是长孙无忌。这对日后自己执掌武德殿,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然他也知道,李信让自己做秋闱的主考老师,主要还是看在汉王李承宗的份上,李承宗要继承江山社稷,身边若是没人帮衬,迟早会被其他的皇子给拉下马来,李信这是光明正大的为自己的儿子寻找人才。
“陛下,臣担心的是裴寂等人。”岑文本忽然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
“陛下,这样的谄臣根本就没有必要留在朝廷里,臣建议将他们彻底的赶出朝廷。”李信还没有说话,长孙无忌就开始说了。他不屑的说道:“都是一群愚蠢之人,平日里无所事事不说,关键是一点本事都没有。无论是在前朝,或者是在李氏都是如此。这样的人还有面皮要官爵,那我大唐百万将士恐怕就不会答应。”
“陛下”
“不必了,辅机所言甚是,裴寂有什么能耐和功劳,也想要爵位?”李信也不满的说道:“朕封他们做了翰林学士已经很不错了,清贵的很,没事钓钓鱼,唱唱曲,喝喝小酒,不是很好吗?还想要爵位,我大唐得到爵位可是之前的很,他们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是。”岑文本听了叹了口气,实际上,他虽然很讨厌这些人,但还是想劝说李信随便册封一些虚职,这样好歹也能安抚一下众人,这些家伙干事不行,但是捣乱还是可以的。可是,李信显然是不待见这几个家伙。所以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等两人离开之后,李信才叹了口气,按了一下眉心,自己是皇帝,但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乾纲独断,有的时候不得不做出妥协和平衡。就像刚才让岑文本和长孙无忌两人分别负责一件事情一样。(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八章 恶从胆边生
“岑大人,下官的为人你是知道的,虽然在李氏那里做过官,但却是一个小官,哎,本想着能为李氏做点事情,但是李氏到底不是天命所归。这不来到大唐,陛下圣明,天命所归,这才有了今日的大唐盛世啊!下官想着,若是不出来做点啥,岂不是对不起陛下圣恩!还请岑大人多多关照。”
“好说,好说。陈大人请回吧!文本会认真考虑的。”岑文本脸上堆满着笑容,望着一边的礼物,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
“陈大人,这边请。”一个面色俊秀的年轻人将那人送了出去,而岑文本却是轻轻的叹了口气,这种事情也不知道发生多少,自从朝廷公布了以岑文本为首、裴宣机为辅,主持大唐第一次京察之后,岑文本的府邸就热闹起来。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怀玉,看看,今天收了多少银钱。啧啧,陛下提高官员俸禄本身是好事,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家伙却是拿钱送礼。”岑文本看着旁边的一个小袋子,这是刚才那人走后遗落在椅子上的,也是送给岑文本的,这在官场上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用来送礼的,若是不收,就说对方丢了东西,这样双方面子上也能过得去。
“金币百枚。”秦怀玉将人送到滴水檐下后,拿起椅子角落处的钱袋,用手掂量着一番,说道:“倒不算是一个富裕的官员。”
“金币百枚,这是多少人家才能耗费多少力气才能赚回来的。”岑文本却是不在意的说道:“皇上让我主持京察,倒是让我富裕了一把。收起来吧!这些官员啊,想必是在李氏或者前朝那里做的习惯了。看看,以前关中的那些官员,有多少到本官这里送银钱来的?”
“他们若是知道岑大人收了钱不干事。恐怕会一起弹劾岑大人的。”秦怀玉这个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岑文本要让自己跟在后面,一方面是为了提点自己,但是一方面却是做给李信看的。
“回头把这些钱送到陛下那里去。”岑文本头也不回的说道:“我家就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需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现在我大唐官员只要封了郡公。都不在乎钱财。怀玉,你知道为什么吗?”
“陛下要分封诸侯,自然是看不上这些钱财。”秦怀玉想也不想的说道。程咬金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虽然不是中原之地,可到底是家族传承,若是因为家族传承而放弃了自己的爵位,那才是傻子呢!
“不错。”岑文本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听说裴寂去了裴家,嘿嘿。倒是有点意思,那裴寂也是一个聪明人,刚刚入了大唐就去拜见了中山王,想要认祖归宗,中山王大度,让他重新回到了裴家,啧啧,现在裴家已经不是他做主了。已经落到了裴宣机头上,他也就去巴结裴宣机了。脸皮之厚。让人震惊啊!”
“小子听说当年裴大人在李氏那里也做过官的,后来不得意才回到了大唐。”秦怀玉想了想说道:“裴寂若知道是我大唐定鼎天下,恐怕他不知道后悔到什么程度了,早知道应该对裴大人好点。”
“他恐怕是要失望了。”岑文本不在意的说道。裴宣机这个人能耐或许没有他老子强,但是有一点裴宣机是有的,什么样的人应该帮。什么样的人不能帮,他还是分的清楚地,尤其是裴寂这样的人。
裴宣机确实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十分恭敬的将裴寂送了出去,哪怕裴寂心中极为不爽。面色阴沉,可是裴宣机仍然是面带笑容,最起码让外人感觉不到什么。
“你这次可是将裴寂给得罪了。”李德武看着自己的大舅子,有些感叹的说道:“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居然让你来参与这个得罪人的差事。”
“裴家要兴盛,只能是跟在陛下身后,不然的话,迟早会被陛下所淘汰。更何况,这件事情的主要人物不是我,而是岑大人,岑大人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裴宣机叹息了一声,他是外戚,虽然继承了裴世炬的国公爵位,但实际上,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根本就比不上自己的父亲,能让自己参与此事,也是看在裴世炬和裴馥两人的份上。只有足够的功绩,裴家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可是裴寂!”李德武还是有些担心。
“陛下要是用裴寂早就用了,哪里还需要什么京察,所以,他注定是被陛下抛弃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还需要害怕的吗?”裴宣机神情淡淡,隐隐还有一丝不屑之色,他的才能不如裴世炬,可也不是傻子,裴寂的情况他自然是看在眼中。这样的人若是自己给他提供方便,恐怕自己就要下课了。裴宣机可不是什么傻子。
“走吧!”李德武也点了点头,望着裴寂的背影,轻轻的叹了口气。
远处的裴寂却是恶狠狠的朝裴府吐了一口吐沫,老脸上更是露出阴沉之色,还有一丝疯狂,这些天听了岑文本主持京察之后,原本已经沉下去的心又回了过来,岑文本虽然不像韦园成那样出身世家,但是岑文本为人和善,对待下面的官员也很不错,从来就没有红过脸的,是典型的温和派,这样的人主持京察,足以说明李信的态度。
裴寂原以为这是一个信号,所以就来渐渐裴宣机,想着从裴宣机这里打开口子,没想到裴宣机左顾右盼,就是不接自己的话茬,顿时让他的心都冷了下去,带着一丝耻辱出了裴家大门。
“李信,这是你逼我的,你手中官位无数,爵位任你分封,居然如此瞧不起老夫,那就不要怪我了。”裴寂望着远处巍峨而庄严的皇宫,面色狰狞。他知道,若是没有李信的吩咐,无论是岑文本也好,或者是裴宣机也好,绝对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李信很重视这次京察,必定有所吩咐。一想到这里,裴寂顿时恶从胆边生。(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九章 交易
御书房内,李信望着眼前的地图,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周围的几个大学士说道:“耗时五年的时间,才将长安到汉中的路打通,不容易啊,不容易啊!虽然耗费了不少的力气,不少的钱财,但是将深山险峻变成通途,能容两辆马车一起行走,很不容易啊,这件事情工部做的不错,传旨嘉奖。”
杜如晦等人听了纷纷点头,心中却是一阵感叹,从李信下旨兴建汉中到长安的驰道到今,耗费了五年的时间,才将其打通,固然是耗费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但是让众人更加吃惊的是,死了不少人。可以说,在这条驰道上,每一不脚下,都是一个死去的苦力。
大唐常年征战,也不知道俘获了多少的战俘,这些战俘都没有被释放回去,而是尽数发到筑路的大军之中,那里条件艰苦,加上是俘虏,常年劳作之下,有的人都已经是累死在筑路的道路上。如今这条道路已经建成了,人们只是会记起修路的李信,不会记起已经死去的那么多苦力。也许,在后世的史书上会有这么一段话。
“皇上英明睿智,才会使得长安到汉中的途径变成了坦途,天下百姓都会记住陛下的。”韦园成赶紧说道。其余众人也都纷纷点头。
“当年秦始皇兴建驰道,为大秦的统一作出了贡献,这次朕兴建驰道也是如此,只是大秦用的是民力,所以滥用民力,使得百姓纷纷起兵造反,但是我大唐却不行,就算是用民力,也要与民休养。要给钱,要在农闲十分,最好是用战俘,这些人虽然投降了,可也曾经杀了不少的将士,就让他们去劳作。”李信很得意的说道。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人权。那些战俘死上再多。李信也不会心疼半分。相反,这个时代的人固执的很,有些人就认准了自己的家国天下,十年磨一剑,就是要对付李信呢?复国的事情经常做,所以削其民力,斩杀一切反抗的力量,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李信也是如此。
“进来边疆多有战事,三军连续作战。奋勇拼搏,想必会得到不少的战俘。”褚遂良出言说道。其余众人也都纷纷点头,这些人早就熟悉了李信的一番理念,这些人虽然出身儒家,但是对于异族人却是没有好感,送来中原修路,正好可以节省民力,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高句丽也可以嘛!”李信想了想说道:“朕准备在登州设立登州水师。以大将军裴仁基为水师都督,裴行俭随行。在登州建造大船,等大船建造完毕,即可出兵百济、高句丽,俘虏其军民来我大唐,女子许配给军中将士为妻,男子尽数发配为筑路大军。诸位以为如何?”
杜如晦等人听了顿时不再说话了,李信这句话中是**裸的残暴,只是残暴的对象是异国百姓,自然是无人反对,只是又要建造大船。这对国库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陛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征战天下,兴建水师,建造大船,固然是为了以后进攻高句丽而准备,但是所建造的船只耗费甚多,臣以为可以稍等一段时间。”马周出言说道。
“你们啊!”李信皱了皱眉头,笑呵呵的说道:“朕什么时候说过用朝廷的钱了。”
“难道用陛下的钱?”褚遂良脱口而出,忍不住询问道,说完之后才感觉到自己言语中的意思,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用扶桑的钱。”李信目光闪烁,露出一丝阴沉来,说道:“聚集三军,进攻扶桑,用现有的水师去进攻扶桑,扶桑现在是各自为政,本身就是国弱民穷,但是其资源丰富,金银矿产更多,我们进攻扶桑,将会获得更多的矿产,还有制造照耀的硫磺,扶桑也有不少,这些东西都是大唐需要,我们打仗虽然需要钱,但若是能得到更多,那就是赚了。”李信笑呵呵的说道。
大殿内众人听了心中一阵苦涩,实际上李信对扶桑的野心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年在建康的时候,就曾经显露过,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没想到现在再次提了出来,而且是明确要求对扶桑下手,加上百济、新罗,高句丽,想来大唐周围的国家都将不安全了,李信的扩充步伐越来越大。
“陛下准备让何人出手?”杜如晦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工欲其事必先利器,朝廷可以借钱给水师,但支持这次进攻扶桑作战,但是陛下必须以内府做保。”
李信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指着杜如晦说不出话来,虽然户部和内府是分开的,李信这个皇帝也是有不少的私房钱,但是这些私房钱平日里多是用来赏赐嫔妃、大臣所有,每年朝廷赋税有一成都是归内府所有的,李信内府的钱可是有不少的,杜如晦居然想着用李信内府的钱做保,就是一边的韦园成等人也吃惊了,这是典型的挖皇帝墙角,这个杜如晦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得了好处,当如何是好?”李信却是不在意,有这样的辅政大臣是皇帝的福气,若只知道迎合天子,这样的辅政大臣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半归陛下,一半归朝廷,陛下以为如何?”杜如晦张口就说来。
“行。”李信计算了一下,扶桑乃是出白银的国家,小岛上也不知道有多少的白银,这就意味着能得到大量的银币,这个买卖不亏本。
“那这笔钱朝廷先承担了。”杜如晦很高兴,李信不打没把握的仗,尤其扶桑的事情他也知道,那个小国就是被欺负的对象,只是以前因为交通的缘故,加上扶桑臣服于前朝,才没有被征讨,现在李信无疑放弃着脸面,直接寻找实际利益。若是能得到扶桑大量的银矿,锻造成银币,朝廷的财政将会得到极大的缓解。作为首辅大臣的杜如晦,也能用这些钱财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章 突厥来使
“裴大人,久违了。”
裴寂骂骂咧咧的回到自己的府邸,只是当他正准备进门的时候,角落处走出几个人影来,为首之人正是一脸讥讽之色,朝他拱手说道。
“是你,你怎么来长安了。”裴寂一下子清醒了,望着眼前的汉装中年人,一脸的络腮胡须,锦衣之下,可以看的出来,肌肉遒劲,显然是孔武有力之辈,还有身边的几个大汉,虽然是下人打扮,可也都是利害角色。这些人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突厥人。
“裴大人,不请我们进去坐坐吗?”来者笑呵呵的说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请。张先生,多年不见,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令尊可好?”裴寂眼珠转动,顿时哈哈大笑,迎了上去说道。
大汉先是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拱手说道:“家父安好,只是想念和裴大人交往的岁月,所以这次前来长安经商,就是让小弟来拜见裴大人。只是裴大人的府邸太高,小弟只能是在外面等候了。”
“请。”裴寂听了摇摇头,做了一个邀请的姿势,将众人请了进去,一边走着一边说道:“当年我为晋阳宫监的时候,需要一匹白马,可是令尊替我找到的,十几年不见,现在想起来,仿佛就像是昨日一样。”
“家父也记得当年裴大人的飒爽英姿,不知道裴大人什么时候有时间,光临鄙府,相信家父已经会十分高兴的。”来者笑呵呵的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裴寂连连点头,将众人迎进了大厅,上了茶水,将一干下人赶了出去。来到来者面前,低声说道:“契苾何力。你怎么来了,这里是长安城,锦衣卫遍布每个角落,弄不好,现在你我谈话的内容都已经送到李信的案前了。”
“看样子裴大人对李信有些不满啊!”契苾何力听了之后,似笑非笑的望着裴寂说道:“裴大人舍了李氏,现在归顺李信,按照道理应该受到重用才是,如今,看样子并不是这样的啊!”
“废话少说。你还真是大胆,领着几个下人就来到了长安,若是将你们送过去,恐怕李信也不得不奖赏我了。”裴寂摸着胡须说道。
“裴大人是不会的。”契苾何力拍了拍手,就见几个下人从怀里摸出几张纸来,递给裴寂,裴寂接了过来,却是一个存款凭证。
“金币万枚,你们真是。真是好本事啊!”裴寂复杂的眼神望着眼前的存款凭证,总共是十张凭证,也就是意味着手上握着十万枚金币,这存款凭证乃是太原的银行推出来的。上面的印签、纸张都是特制的。别人想防治几乎是不可能的。裴寂心中颤抖了十万金币,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若是落入手中,裴寂就算是不当官。恐怕也没有关系。只是突厥人耗费这么多的银钱所谋之事绝对是非同小可。
“老夫现在是没有任何官爵在身,恐怕是帮不了将军了。”沉默了半响,裴寂还是将手中的银票放在一边。微微一阵叹息。
“裴大人就不想知道我们所谋何事吗?”契苾何力笑呵呵的说道:“我们是为了和大唐议和来的。”
“议和?颉利可汗野心勃勃,随时准备着牧马中原,岂会议和?李信又不是傻子。”裴寂听了之后,不屑的说道:“李信也不会同意议和的,别看你们现在在边境上闹的欢,但是动摇不了大唐的根本,等到大唐缓过气来,不过一两年的时间,李信的兵马就会出现在草原上。他这样的人岂会同意议和?”
“战争自然是要打的,但是我们大汉听说李信准备对高句丽动兵?大汗认为我们和大唐之间的斗争可以延迟到你们消灭高句丽之后。”契苾何力很得意的说道:“这样你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了,而且裴大人也因此能立下功劳,这岂不是好事?”
“你们的条件是什么?”裴寂双眼一亮,很快就知道突厥抛弃了自己的盟友,肯定是有其他目的的,所以立刻反应过来询问道。
“阿史那思摩。当年他是掩护我,才被李信俘获的,大汗让我来和李信谈判,我们要回阿史那思摩,任由李信进攻高句丽,三年之内,我们突厥不会擅自挑起边关战争,如何?三年的时间,足以你们对付高句丽这样的小国了。”契苾何力很得意的说道。
在契苾何力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李信会用三年的时间解决高句丽,然后才有心思对付突厥,而突厥人也得到了自己的大将,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他相信李信也肯定会答应的。
裴寂听了之后,摇摇头,笑道:“这样的好事相信皇帝陛下肯定会答应的,只是这样的事情,将军为何不直接找皇帝陛下,反过来,送功劳给我呢?”
“我突厥使者分一暗一明,我们是暗中前来,先行请裴大人帮忙的,我们的使者一旦前来,向李信说明此事之后,裴大人可是要给我们说说好话的。”契苾何力不紧不慢的说道。
裴寂闻言,双目一缩,目光深处顿时露出一丝提防来,潜意识中,他认为契苾何力来中原,绝对不会这么简单,派出使臣,还分了明暗,这里面若是没有一点阴谋,裴寂也是妄活几十年了。
“裴大人不信?”契苾何力听了之后,一声长叹,最后说道:“大汗准备对二汗动手了,才不想动大唐,他决定将内部的事情解决之后,再与大唐争夺天下。”
裴寂听了之后,这才点了点头,若真是如此,契苾何力的建议才有一丝可能性,李信现在没有机会和实力对突厥人动手,这个时候来求和,倒也是说的过去的,只是李信会同意吗?裴寂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我自然会为你奔走,也会上书陛下。但是成不成,却不是我所能保证的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契苾何力听了连连点头,忽然又说道:“听说阿史那思摩和被俘的突厥军队都在修路,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裴寂听了一阵冷笑,说道:“都说李信仁义,啧啧,历年来,大唐铁骑下的俘虏十几万之多,现在修一条长安到汉中的驰道,十几万人只剩下数万人,你们突厥人死伤最多,自古残暴莫过如此。不过,你放心,阿史那思摩倒是没有死,哼哼,你若是再不赎回去,距离死亡也没多少路了。”
“多谢裴大人相告。末将先行告辞了。”契苾何力按住心中的愤怒,朝裴寂拱了拱手说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一章 何惧之有
“若是真的能促成这次和谈,弄不好李信还真的会重视老夫呢!”契苾何力等人走后,裴寂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思索之色,只是他也是老奸巨猾之人,仔细的想着契苾何力等人的情况后,还是决定见机行事。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朝堂之上开始流传着突厥使者即将到来的消息,也将李信原本准备视察汉中的事情给拦了下来,并且召开了大朝会。裴寂这个虚名的翰林学士也有幸来到了乾阳殿。
“陛下,突厥人此来主要是为了缔约合约而来,苏定方将军派人送来的消息是称,突厥人想以三年时间换取阿史那思摩。”杜如晦将苏定方传来的消息说了一遍。
“突厥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讲话了?就是朕也没有想到,你们都说说看,突厥人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李信扫了众人一眼,声音十分平静,他目光深邃,扫过了朝堂上的每个人,好像是能看穿这些人一样。消息他早就接到了甚至得到的还比这个要详细。
“臣以为,突厥人狼子野心,虽然说三年内不会入侵我大唐,但是身为大汗的颉利可汗实际上都掌控不了突厥全族,到时候,真的要入侵我大唐,颉利随便找一个借口就是了,臣以为不能答应这次合约。”褚遂良想也不想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以一个阿史那思摩换取三年时间,是比较妥当的,颉利可汗如此派人前来,臣想草原上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才逼迫颉利可汗向我们低头。”韦园成拱手说道:“三年的时间,就算是颉利可汗会命令小部落侵犯我大唐边疆,但是我大唐边疆还是有不少的军队,足以消灭进犯的小股部队,而我们大唐却可以借的机会休养生息。只要自己强大,不管突厥人如何猖狂,最后都将是被我们所消灭的。”
韦园成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因为是韦家家主,而且还是武德殿大学士,这些年养尊处优,倒是养出了一份气势,就算是面对褚遂良,他也毫不畏惧,张口就是反对。
褚遂良并不说话。只是笑呵呵的站在一边,这件事情看上去是群臣在争论,但是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恐怕早就有了决断,他只需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韦大人的意思是,可以答应此事?”李信笑呵呵的说道。
“正是,不管突厥人打的是什么主意,只要我们强大,突厥人的阴谋就不会实现。就算三年之内。突厥人呢不遵守诺言又怎样?他只能是派遣小部分的兵力,正好是我们练兵的大好时机,第二,既然是缔结了盟约。就能进行商贸,我大唐的战马数量还是少了一些,可以做一些战马上的买卖,增加我们的战马数量。”韦园成笑呵呵的说道。
“嗯。韦卿所言甚是,只是按照韦卿这么说,阿史那思摩还真的要还给突厥人了?”李信听了之后。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说道。
“一个小小的阿史那思摩,也改变不了大势,老臣以为,不如舍弃,还能彰显陛下风范。”裴寂听了之后,心中一喜,以为李信有意要放回阿史那思摩,脸上顿时露出欢喜之色,赶紧出列说道:“臣以为,颉利可汗之所以这个时候和大唐缔结盟约,必定是因为草原内部有重大的行动,不易竖强敌,所以才会如此。臣以为,放弃一个阿史那思摩,却能换的我大唐三年安定,是很划算的。”
“裴寂所言甚是。”萧瑀说道:“我大唐以礼治国,陛下是天可汗,就应该有包容四海的胸怀,答应突厥人可以让我们获取休养生息的机会,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等到三年之后,再去进攻草原,必定能一战而下。一个阿史那思摩是什么东西,除掉带兵打仗,不会有任何本事的。杜大人刚才说了,突厥人为了这次盟约还选了六匹白色骏马送给陛下,足见其诚意。”
“我大唐还需要这样的诚意吗?陛下,老臣以为,就算不缔约盟约,突厥人三年之内也不会大规模的入侵我中原,我大唐的将士有信心抵挡突厥人的进攻,若是缔结了盟约,突厥人也是想入侵就入侵,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盟约。阿史那思摩就算是要放,那也是陛下的仁德,而不是什么盟约。”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就见坐在武将之首的岐山王李靖双目开合,扫了众人一眼。
韦园成本来想反对,但是一见李靖,顿时不再说话了,裴寂双目赤红,他认为事情都快要差不多了,等自己再说上一两句,李信肯定会答应此事,释放阿史那思摩,到时候十万枚金币就能落入自己的手中,没想到李靖这个时候说话了,让他的努力一下子消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