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不错,三千多的精锐不能让李信一个人独自掌握了。”杨宁也点了点头,说道:“我这就上书天子。”
“将军,虎牙郎将李将军传来军令。”那杨宁正准备动笔,就见外面亲兵大声说道。
“军令,什么军令?他传什么军令?给我拿进来。”杨宁顿时暴怒了,从大兴到这里,杨宁和李信之间虽然有些言语上的冲突,可是双方还是维持面子上的和谐,李信从来也没有插手杨宁军中之事,大家都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李信也没有下过任何军令。没想到到了这里,居然有军令前来。
“是,将军。”大帐外亲兵忐忑不安,但还是将军令送了进来。
“命令鹰扬郎将杨宁、鹰扬次将樊如虎率领本部兵马驻守荆棘岭,监视突厥;命令鹰扬次将杜平率领本部兵马驻守辽河沿岸,监视高句丽。”杨宁面色青紫,望着手中的军令,目光闪烁,望着眼前的亲兵,恨不得将对方杀死。
“什么?让我们驻守荆棘岭那个鬼地方?”樊如虎顿时爆发起来,大声的怒吼道。这怀远镇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好歹有住的地方,粮草充足,又没有什么危险,可是去了荆棘岭就不一样了,随时都会面对突厥人的进攻或者骚扰。
“这是乱命,辽河何其长,让我去驻守辽河,这是想我让去送死啊!”杜平大声的反对道,他面色苍白,当年隋炀帝百万大军都被高句丽杀的狼狈逃窜,更何况是他杜平了。
“不如此,又能如何,这是军令。”杨宁面色青紫,望着手中的军令,官大一级能压的死人,李信堂堂正正的行使军令,偏偏,这道军令在情理上、策略上都说的过去,杨宁就算是闹到御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难道真的按照他的要求办不成?一旦离开了怀远镇,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了,可以为所欲为了。”杜平大声的反对道。
“哼哼,哪里有那么好的便宜事情,我们听令可以,但是他的粮草我们要双倍的。”杨宁目光闪烁,冷哼哼的说道:“弟兄们不能跟我们受苦。”
樊如虎和杜平两人闻言双眼一亮,两个加起来,也是有两千人马,双倍就是不少了。若是卖出去,也能赚不少。
“哼,事情不能这么算了,等到皇上来的时候,一定禀报皇上,找李信算账。”樊如虎眼珠转动冷哼的说道。
“哪里需要等到皇上来,等唐国公来就可以了。”杨宁目光冰冷,闪烁着阴森之色。樊如虎和杜平两人连连点头。
第九十八章 练兵(一)
“要双份的补给?那就给他们。”大帐内,李信听着许进回来的禀报,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来。
“将军,他们是想?”许进正待说话,却被李信给阻止住了。
“辞修,这种事情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宇文世家,还是其他人,都会这么做的,全国粮仓那么多,你能保证每个粮仓都是满的吗?”李信摇摇头说道。不得不说,无论是隋文帝也好,或者是隋炀帝也好,这父子两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收集粮食,然后在全国各大要地建立大量的粮仓,据说,有人曾经认为唐朝之后,到了李世民那一代还吃着杨广留下来的粮食,偏偏李世民还没有吃人嘴软的觉悟,和李渊两人拼命的抹黑杨广,说他是昏君,却不知道自己干的那些事情。
“可是,这万一?”许进有些担心的问道。
“放心,这吃多少,到时候就要被吐出来多少。”李信冷哼哼的说道。在他心里,第二次东征最后仍然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些粮草最后都会被丢弃,不如让别人拿去卖了,换取战马和金银财宝,最后自己再来个黑吃黑,将这些战马和金银财宝据为己有。
“属下明白。”许进听了心中一动,顿时为杨宁等人一阵默哀,自以为自己得了大便宜,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李信给耍了。
“严肃他们麾下的弟兄即将进行恢复性训练,虽然刚开始强度不怎么大,但是后面的粮食供应、肉食方面都要供应上,我们是来打仗的,那是提着脑袋的日子,我们不能亏待他们,后面的粮食那么多,只要能吃,就让他们吃。皇上那里,我会自己去说的,记住了,不能让弟兄们饿肚子。”李信叮嘱道。
“将军仁慈,这些士兵能为将军效命,都是他们的福分。”许进叹息道。在怀远镇,罗涛虽然没有克扣粮草,喝兵血,吃空饷,但是却不敢开后面的粮仓,驻守怀远镇的五千士兵日子也并不好过。可是眼前的李信就敢开放后面的粮仓,体恤属下,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将军。
“好将军?恐怕很快就不是的了。”李信笑吟吟的摇摇头说道:“我们这支军队就是要上战场的军队,若是没有强大的战斗力,就会被敌人所灭,到时候自己的脑袋也出现在辽河的对岸,成为敌人夸耀自己功绩的京观。我可以在食物方面给予他们最好的,但是同样在训练方面,本将军也会给他们最好的。我李信的麾下士兵就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他们还是回家去种地去吧!”
许进听了面色一变,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苦笑,他从校场上的那一幕,就让他知道,眼前的李信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果然,这个李信也不是好讲话的。他心中不禁为那些士兵们默哀。这个李信将军了不是好说话的。
“还有,将县衙收拾好,唐国公就要来了,以后他住城里,我住军营。”李信声音平淡,却是让许进打了一个冷战。
“是。”许进不敢怠慢,赶紧退了下去,这高层人员的斗争不是许进可以涉及的。
“李信传来的奏章你看了吗?”临朔宫,杨广面色阴沉,望着眼前的宇文述和虞世基两个人,若不是李信的奏章,恐怕杨广根本不会知道,在遥远的怀远镇,居然还有三千多士兵,从高句丽逃了回来,正在怀远镇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
“臣等惭愧,怀远镇距离京师太远,而且都是偏远之处,所以臣等并没有注意。”虞世基赶紧说道。
“皇上,当初大战之后,大军撤走,谁也不曾想到,还有士兵逃了回来,所以老臣等也没有注意。”宇文述也开口说道。这一点两个奸臣倒是没有说错,第一征讨高句丽失败之后,辽东在整个朝廷中都是一个忌讳,谁也不敢提。
“李信奏请将这三千三百多人设置为折冲府,提拔严肃、黄如虎为鹰扬郎将和次将,掌管这只军队,将这只军队纳入怀远镇的戍守部队,你们怎么看?”杨广并没有就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冷哼哼的说道。宇文述老奸巨猾,服侍杨广多年,如何不知道杨广的心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失败之后,杨广对辽东这个地方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回忆,谁也不敢在他面前提起。
“陛下,这提拔鹰扬将军乃是朝廷的事情,李信这么做,恐怕是有僭越的嫌疑。”宇文述赶紧说道。
“皇上,臣以为李信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军即将出涿郡,前往怀远镇,若是怀远镇之事被将士们知晓,必定会动摇军心,臣以为李信此事处理的极为妥当。”虞世基却赞同道。
“虞大人,若人人如此,朝廷哪里还有什么威严可言,朝廷官职岂是李信一个郎将就能授予的,老臣还听说李信擅自分兵,将杨宁、樊如虎、杜平等人兵马尽数分散在怀远镇四周,自己却是坐镇怀远镇,麾下兵马有万余之众,若是再加上这三千多兵马,就是一万多人,这岂是一个郎将可以掌管的兵马?怀远镇乃是大军粮草所在,李信如此行为,臣很担心。”宇文述大声说道。
“李信刚毅果断,在那个时候不如此,宇文大人,传扬出去,军心溃乱如何是好?至于分兵,怀远镇乃是朝廷粮仓所在,李信分兵防守,监视突厥和高句丽也是正常的军事部署。宇文大人也是懂得军事”
“李渊出发了吗?”杨广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询问了另外一件事情。
“已经出发,按照时间估算,这个时候已经到达怀远镇。”宇文述摸不着杨广的心思,赶紧说道。
“去,派人告诉李信,朕到怀远镇的是要检阅他的军队。”杨广忽然淡淡的说道:“朕想看看,这位作战勇猛的将军训练出来的军队怎么样?他若是让朕满意,朕不但准他的所请,还册封他为虎贲郎将,将那一万多军队都交给他。若是不满意,就让他回寿阳当一个豪强吧!”
“是。”宇文述想了想,又说道:“李信动用了怀远镇的粮草和兵器,这?”
“既然是粮草和兵器,那就是给士兵们用的,李信这是武装朕的军队,有什么不可?”杨广不屑的说道:“他若是连这点胆子都没有,那如何能替朕效力?”
“李信若是知道皇上如此信任他,肯定会对陛下忠心耿耿。”虞世基脸上堆满了笑容,心中却是叹息道:“李信,你我之间的交易就此结束了。日后如何,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第九十九章 李信练兵
“父亲,前面就是怀远镇了。”而此刻,怀远镇外,一对骑兵飞奔而来,为首之人面色和蔼,面带笑容,正是前来督运大军粮草的李渊,跟随他前来的还有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
“李信怎么没有派人前来迎接?”李世民冷哼哼的说道。虽然当初长孙无垢的事情并不怪李信,但是不得不说,李世民对李信还很是不满的。
“他是怀远镇总管,虽然我是督运粮草,可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他不来迎接也是很正常的。”李渊心中虽然恼怒,但是表面上还是很正常的。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飞奔来一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名武将和一名文官,一见李渊,从马上跳了下来。
“下官许进(罗涛)见过唐国公。”来者正是许进和罗涛两人。
“李信将军在哪里?”李渊心中也是很生气,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平淡的很。
“将军正在校场之上训练士兵。”罗涛大声说道。
“哦,在校场上?走,去校场上看看。”李渊神情一动,说道:“老夫还没有看过三郎是如何训练士兵的呢?走,大郎、二郎,去看看。”李渊哈哈大笑,催动战马,示意让罗涛领路。
“在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进攻,只有不停的进攻才好的防守。我的士兵最擅长的就是进攻。”校场之上,李信手执一根长矛,长矛寒光闪闪,整个校场之上都是枪矛林立,数千士兵手中握着的都是长矛。
“一寸长一寸强,最强的进攻手段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刺。弟兄们,听我的命令,刺。”李信手中的长矛刺出,一声大吼,如同一道闪电一样,顺手刺出,在他的身后,数千士兵也是一声大吼,手中的长矛纷纷刺出,一时间校场之上,都是刺出了一片矛尖,就好像是一片矛山一样,让人望之生畏。
“再刺。”李信一身大吼,手中的长矛再刺刺出。身后仍然是一片枪林。
“再刺。”整个校场之上,尽是李信的呐喊声。身后的士兵还不犹豫,紧随其后。
“父亲,就这么刺来刺去,能有什么威力?”李建成好奇的问道:“李信虽然神勇,可是这练兵的能耐不过如此。”
“二郎,你看见了什么?”李渊面色凝重,望着李世民说道。
“孩儿看见了一片刀山枪林。”李世民有些紧张的说道:“李信此人不但神勇,更重要的是麾下的士兵为其所用,前面无论是刀山火海,还是千山万仞,他们都毫不犹豫,看看前面还是河水,这个时候天气寒冷,可是这些士兵仍然踏足其中,手中的长矛刺出,没有半点的犹豫。李信用兵极为不俗。大哥,想想看,若是对阵的时候,前面却是出现一片枪林,你该如何是好?”
“可以弓箭齐射,必定能射死一批人。”李建成毫不犹豫的说道。
“那你看看那边,等你出弓箭的时候,对方的弓箭手肯定会杀了你。”李世民指着远处说道。
“张弓,放箭。”远处的一个中年将军,正在指挥着士兵张弓搭箭,口中反复的下达着命令,后面的士兵如同傀儡一下,不停的射箭。
“这些人都是用无数弓箭培养出来的弓箭手。”李渊也点了点头,说道:“教导他们射箭的人也不简单。李信更不简单,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军心为己用,不仅仅是用武艺能做到的。记住了,不能小瞧了李信。”
“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虽然不在意,可是却也不敢反对李渊的话。
“父亲,孩儿看李信虽然得军心,可却是野路子,不是正道,若是战败,这些人必定会被追杀。”李世民不屑的说道。
“或许如此。”李渊摇摇头说道:“想要训练这样的军队,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场,咦!他又是在干什么?这么跑有用吗?”
“听我的口令,全军下马,跟随我之后,跑。”只见这个时候,李信忽然大声的怒吼道,就见他手指长矛,一步一个脚印,小跑起来,在他身后,万余士兵纷纷聚集在一起,分列成数个纵队,围绕着整个校场上奔跑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士兵每次脚步落下的声音都是一样,口中大声怒吼,声震四野。
“父亲,这样跑来跑去有什么用途?”李建成迟疑道:“虽然能够以后跑起来快一点,但是对行军打仗恐怕没有多大的用途吧!”
“二郎,你怎么看?”李渊望着李世民一眼。
“在战场上,跑的快,才能保住性命。而且,大哥你看,这些人连脚步落下的时间都一样,李信训练有方,这才多长时间啊!就算这些士兵都是出身骁果,想要训练到这种程度也很难了。更何况,孩儿听说李信还将当年战败逃回国内的残兵败将收拢为一军,这样一来,这些军队彼此之间成分不同,想要行动一致,更是困难了。李信练兵,肯定是有诀窍。”李世民目光闪烁,虽然很讨厌李信,可是李信这种训练方式更是让他心中极为向往。只是想要得到这样的秘密却是极为困难,李信不可能将这种练兵方法传授给自己的。
“走吧!大郎,二郎,我们去县衙。等三郎训练结束之后,肯定会来见我的。”李渊望着远处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李信,心中一动,笑呵呵的说道:“他这是在告诉老夫,他是怀远镇总管,主管练兵之事,老夫事督运粮草的,主管的是粮草之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公私分明,这才是李信。”
“可是父亲,他到底是晚辈?”李建成还是不满的说道。
“在官场上,没有晚辈和前辈。在我和他之上,还有一个人,就是皇上,皇上还在盯着我们呢?”李渊摇摇头说道:“他若是去迎接我,皇上岂会相信他。走吧!”李渊望着远处正在操练的李信,心如明镜,最起码李信和自己再也走不到以前去了。当下调转马头,朝县衙飞奔而去。
第一百章 李渊的野望
“许大人,将政务整理的井井有条,老夫十分佩服。”在县衙内,李渊手上拿着账册,对着面前的许进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知道可有兴趣来我麾下办事?”
“国公夸赞了,下官不过一点微末之才,岂能入国公之眼。”许进赶紧说道。虽然没有明说,但也是婉转的拒绝了。
李渊面色一僵,目光中露出不满之色,不过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当下笑呵呵的说道:“今夜李渊设宴,到时候,还请许大人不吝赏光,参加宴会?”
“这个,将军前来下官必定前来。”许进露出一丝为难之色,说道:“将军从严治军,禁制大吃大喝之事,下官也不知道将军会不会来。”
“许大人过滤了,李贤弟虽然是主管,可是在这里,却是小辈,许大人或许还不知道吧!李贤弟待大战结束之后,将迎娶我家四娘。他还是我父亲的女婿呢?”李建成笑眯眯的说道。
“哦,原来如此。那想必将军肯定会前来的。”许进恍然大悟道。言语之间恳切了许多。
“不一样,不一样,眼下大战,他为总管,主管怀远镇之事,我为督运粮草,虽然是有姻亲,可是为朝廷之事,岂能因私费公,你回去告诉他,怀远镇关系重大,他要小心防备,晚上宴会也就算了,他要是能来就来,不能来也没有关系。”李渊仍然是笑眯眯的说道。
“是,下官告退。”许进赶紧退了下去,这是李渊和李信之间的斗争,他还真不能插足进去。
“父亲,这个李信?”李世民站起身来,冷哼哼的说道:“真是给脸不要脸,不过是一个郎将而已,若是以前也就算了,可是父亲,眼下皇上重用父亲,一个郎将算什么?”
“二郎,住口,这话在这里说就算了。”李渊目光严厉,瞪了李世民一眼,他自然知道二儿子为何如此对待李信,当下叹息道:“他是在避嫌,是在告诉为父,在我们的上面,还有一个人见不得我和他走在一起,所以才会如此。当然,他心中未必没有怪老夫的意思。算了,去邀请杨宁、樊如虎、杜平几位将军的事情也就算了,这几个人被李信赶出了怀远镇,本部兵马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父亲,恐怕你不邀请他们,他们也会找上门来的。”李世民冷静下来之后,轻声说道。
“大人,外面有杨宁、樊如虎和杜平三位将军求见。”李世民话音一落,就听见外面有亲兵前来禀报。
“哎!”李渊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说道:“去告诉几位将军,就说老夫今日劳累了,就不见三位,等过两日,老夫再宴请三位将军。”
“父亲。”李世民迟疑了起来。却见李渊摆了摆手,让下人走了出去。
“二郎啊!看看当今天下,皇帝陛下为什么要让老夫来督运粮草,你知道吗?”李渊声音很平静,却是让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身上肌肤发冷。
“这是因为他信任我李渊,就是因为我李渊平日里听他的话啊!”李渊不屑的说道:“嘿嘿,有点意思,他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众叛亲离了,大隋依靠的是谁,是我们关陇世家,而不是江南世家,他一方面是在铲除我们关陇世家,可是却又在重用我们关陇世家,比如弘农杨家、元家等等都是他铲除或者削弱的对象,我们李家、独孤等等都是扶持的对象,你们知道吗?就是打一批,拉一批,实际上,这更是让我们关陇世家与他离心离德。”
“那现在?”李世民有些担心的说道。
“他用我,自然也是在防着我,我与李信之间的事情固然是有自身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背后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陛下,他是看不得我们好啊!”李渊目光深邃,这个时候的他,根本就没有京师内,老好人的模样。说的彻底点,男人不能掌权,一旦掌权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了。
这么多年,李渊在京师里装孙子,现在总算是掌握重权了,大军粮草尽数掌握在手中,这就是杨广要重用他的信号。
“李贤弟这是避嫌啊!”李建成有些叹息道。
“或许有之,或许,哎!”李渊心中隐隐有一丝后悔,早知道如此,就是让他和三娘在一起,未必不成,看看转眼之间,万余大军就被他掌握在手中。这是一只庞大的力量,加上自己手中的运粮队伍,就有数万之众,把握粮草,未必不能?
不知道为什么,李渊虎目中射出金光,在心中不经意间,一丝野心突然之间迸发出来,最后忽然想到了什么,微微叹了口气。
“大人,小姐和姑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却见李秀宁和柴绍联袂而来,两人脸上都露出欢喜之色。
“三娘,你们怎么来了?”李渊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脑海之中,一个念头猛然之间再次爆发出来。
“三娘见过父亲。”李三娘仍然是飒爽英姿,就算是嫁给柴绍之后,仍然如此。
“三娘担心父亲的安全,所以来了。小婿不放心,也来看看。”柴绍抱的美人归,虽然他知道李秀宁心中或许不是真正的喜欢自己,可是既然成婚了,那就是不一样了。
“好,好。”李渊连连点头,看了李秀宁一眼,却见李秀宁朝自己使了一个眼色,顿时明白了什么,摆了摆手,将周围的侍卫、下人尽数赶了出去。
“说吧,这个地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你夫妻两人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李渊面色一正,望着柴绍和李秀宁二人说道。
“父亲,杨玄感找我们了。”李秀宁低声说道:“说他想父亲相助。”
“哎,他终于动了。”李渊听了之后深深的叹息道:“时间定下来了吗?”
“还没有,他要等皇帝被拖在辽东城下才可以,不过他现在已经在联系关陇世家了,听说不少人都愿意接应他。”李秀宁赶紧说道:“女儿前来只是打一个前哨,后面他肯定会派心腹前来的。”
“你们说怎么办?”李渊看了自己两个儿子一眼,说道:“楚国公是为父的好友之一,他若是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依照皇帝陛下的性格,肯定是不会放过我的。”
“父亲,我们手中无兵。”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虽然城中也有一些护粮的兵丁,但是不要忘记了还有李信的万余精锐,那个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百零一章 李秀宁到来
“父亲,这可是一个机会啊!别看现在皇帝陛下信任您,但是皇帝生性多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怀疑您。”柴绍赶紧说道。
“父亲,柴绍说的有道理。”李秀宁也劝说道。
“再等等吧!等等吧!”李渊径自进了后宅,看那样子有所意动,但一想到近在咫尺的李信精锐,他还是摇摇头,未来的荣华富贵固然不错,但也是需要有性命去享受的。在没有解决李信的万余兵马,李渊是不可能行动的。
“怎么回事?李信都要迎娶了四娘了,好歹也算是一家人,难道就不能自己的岳父做点事情吗?”等李渊走后,柴绍不满的说道。
“李信一天不开口,父亲都不会同意的。哎!父亲这个时候不动手,彻底的将昏君留在辽东,以后我们李家未必不是下一个李浑啊!要知道父亲的名讳之中也带有一个水。”李世民看了李秀宁一眼,目光复杂,却是没有说什么,李秀宁看的清清楚楚,最后银牙一咬,却是暗自打定主意。
李信的中军大帐之中,聚集着近百位校尉、旅帅之流,杜如晦、崔秀、许进等等都列席一边,整个大帐内,只有李信那朗朗的声音传来,下面的严肃、黄如虎等等坐在那里就像是一个学生一样。
“今天就讲到这里,在最后,我向大家推荐一样东西。”李信手上拖着一截布条,说道:“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众人只见那布条不过手指粗细,长约六尺,一端平整,一端却是分成了两截细绳,却是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这是绑腿。专门用来防护小腿所用的。”李信笑眯眯的将自己的下摆扎在腰上,然后用绑腿将自己的小腿从脚跟一直到小腿上方,缠绕,然后绑起来,李信跳了两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段齐,你看到了什么?”
“干净利落。利于战斗。”段齐想也不想的说道。
“有一定的防御弓箭的效果。”严肃想了想说道。
“你们说的都不错。”李信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要看着绑腿很简单,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却不简单。第一,士兵行军打仗,行走的路程长了之后,腿部经脉就会造成不适,酸胀,有绑腿之后,这种情况就小了许多;第二,地面上总是有许多诸如毒蛇、昆虫、蚂蝗等有害的东西,有了绑腿之后,可以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那些东西再也不会顺着你的裤管爬上你的大腿;第三,防御弓箭,还能包扎你的伤口;最后嘛,让你看上去显得干净利落,军人就需要有军人的样子。”李信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这一点的,但是在操练的时候,看见那些士兵穿着大长裤子,行动极为不方便,就是将军也是一样,顶多就是将裤管扎在战靴里,倒是免了许多麻烦,可是士兵就不一样了,所以他就想到了当年我军的优良传统之一,绑腿。这玩意除非是在机械化作战之后,绑腿才被取消,再次之前,我军就是凭借着绑腿,硬生生的跑赢了四个轮子的**。
绑腿的来历不可考,但是最起码现在的李信是没有看到绑腿的存在,所以他毫不犹豫将这种绑腿玩意整了出来。
“还有这种好处?”段齐等人听了双眼一亮,纷纷望着李信腿上的绑腿,别的不看,这样看上去就显得舒服多了,最起码看上去干净利落一些。
“将军,这样的绑腿还有吗?末将想带回去给那些儿郎们试试看。”严肃乐呵呵的说道:“将军每天的训练任务太重,还要跑步,将士们可是苦不堪言,若不是将军让他们每天吃好的,恐怕那些将士早就开始找末将的麻烦了。这下有了绑腿,将士们的苦也要少受一点了。”众人听了也是哈哈大笑。
“若是没有,我岂会拿出来。你们得谢谢杜先生,这些天他可是辛苦了许多,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的绑腿来。”李信指着杜如晦说道:“我军现在是老兵带新兵,全部打乱了部署,要的就是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形成最强大的战斗力,回去之后,你们这些校尉、旅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绑腿的事情推新下去。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有些不习惯,但是到后来,你们一定会喜欢上绑腿的。”众人纷纷称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之处。
李信的军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一方面固然是他的练兵方式比较独特,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我军的优良作风,以老带新,相互扶持。当初在第一次东征时候留下的三千老兵经过初步的整顿之后,很快就放到万余队伍之中,充当火长、旅帅等级别的下层军官,帮助李信训练队伍,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战斗来。
“来,来,看看本将军是怎么打着绑腿的。”李信笑呵呵的招呼众人,丝毫没有架子,在众人面前认真的打着绑腿。
“将平头端开始绕脚腿平裹,每一圈或两圈可将绑腿翻面,一定要注意保证平贴腿面不断向上打到腿弯处,我们应该站起来打,打了之后松紧应该适度,太紧了迈不开步,太松就不起作用,打的好的绑腿应将鞋口严封,走很长时间也不松。”李信嘱咐道:“回去一定教将士们如何去做?爱护士兵,就是你们这些将校的职责所在。”
严肃等人认真的看着李信,李信的每个动作都看的仔细,经过这段时间的打磨,李信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一举一动都是被人所注意。绑腿既然有这样的效果,众人自然很想将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