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生枭-第7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徐畅和赵由的号令,辽东兵只能转向南边,可是让他们舍弃战马,许多人却大是不舍。

    为了训练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赤炼电一直是让麾下的骑兵与战马相合,人与马同吃同睡,赤炼电很清楚,马有灵性,人有情感,人与马长期生活在一起,才能够心灵交融,这样的骑兵,才能成为人马合一的强大骑兵。

    对于骑兵来说,自己的战马就如同自己的兄弟一般,在危难时刻舍弃,实在是于心不忍。

    虽然不少人还是丢下了战马,但却还是有不少人依旧拉着自己的战马向南走,大批的人流向南移动过去,虽然情势危急,但辽东兵训练有素,倒也没有争先恐后,而是尽可能地保持着秩序。

    山上火势蔓延的十分迅速,有些从东边下山的兵士来不及撤回来,陷入火海之中,进退不得,生生被烧死在烈火之中,那凄惨的战马悲嘶和兵士惨叫,传到同伴耳朵,辽东兵即使惊骇,又是愤怒。

    徐昶此时却是握着刀,带着兵士往南跑,瞧见南边的大火并没有烧起来,心下倒是稍定,高声道:“大家加快速度,赶紧下山!”

    此时辽东兵自然也不可能保持什么齐整的阵型,没有陷入争先恐后的混乱已属不易,各自在林中穿梭下山,有些兵士拉着马,行动缓慢,看到后面火势跟上来,无奈之下,只能红着眼圈丢下马逃生。

    东边传来的厮杀声一阵接过一阵,徐畅知道那边的战况异常惨烈,他知道辽东铁骑此番是遭遇到成军以来最为险峻的一战,只希望寇英和辽东主力骑兵能够撑下去。

    他很清楚,如果不是自己当时一心想着要吃掉那两千西北骑兵,而是按照原计划早早撤兵,寇英也就不会率领主力来援,那么楚欢的如意算盘也就打不响,辽东军更不会陷入当下这样的险境之中,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求功心切,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出现。

    他心中颇有愧意,心下倒已经生出必死之心,可是却不希望被烧死在山上,便是要死,也要冲过去,与西北军搏杀而死。

    当他第一个冲到山脚,这才微微松口气,身后一个有一个辽东兵冲下了山来,只是这些率先冲下山的,都是舍弃了战马,只能徒步而行,虽然明知道这般徒步冲向主战场,面对西北骑兵凶多吉少,可是徐畅并无犹豫,阴沉着脸,握着刀,想也不想,便即向东边奔去,身后兵士紧随其后,越来越多的兵士从山上冲下来跟在后面,徐畅奔出不到两三里地,身后已经跟随了近千人。

    便在此时,骏马长嘶,马蹄声声,徐畅向前望过去,迎面而来数百西北骑兵,奔腾如虎,尚未靠近,已经是举起马刀,阳光之下,马刀闪烁着寒光。

    徐畅握紧刀,怒目圆睁,身后却是早有兵士冲上前去,在前面横成数道人墙。

    骑兵最知骑兵冲锋的威力,迎面而来那数百骑,人数看似不多,但是一旦冲过来,造成的破坏力却绝对不弱。

    也就在此时,徐畅却又听到后方传来马蹄之声,随即听到后面传来叫声道:“大家小心,西北人从后面冲过来了。”

    跟在徐畅身后不远处的赵由唇边显出苦笑。

    西北军步步为营,招招杀手,一切全都在他们的算计之中。

    辽东骑兵现在成了辽东步兵,而西北骑兵却依然是西北骑兵,在这山下空旷地带,以步兵对阵骑兵,没有任何胜算。

    赵由也是握紧了刀,他心知已经是凶多吉少,眼下或许是自己的最后一战。

    “哗啦啦!”

    迎面而来的西北铁骑如同洪水一般,汹涌倾泄而出,瞬间就冲散了排在前面的几道人墙,雪亮的战刀已经带着淋漓的杀意砍了下来

    辽东骑兵终究还是撑不住。

    完全没有了阵型,而装备着胸镜的西北铁骑在战场的各个角落纵横驰骋,雪亮的弯刀随风而过,一颗又一颗人头在半空中飞起。

    辽东军阵虽然完全混乱,可是西北军各队之间却是默契协调,他们在将辽东军切割成一小股一小股之后,看上去似乎是各队为战,但是各队纵横交错,每当有一股辽东兵逆转局势转为上风的时候,便会发现附近的西北军从侧边杀过来,瞬间将逆转的局面扑灭。

    从上到下,辽东将士已经知道大势已去。

    如果是赤炼电统帅着他们进行着惨烈一战,或许大多数人会奋战至死,可是他们的统帅是寇英。

    在将士们的心中,寇英远不足以与赤炼电相提并论。

    赤炼电就是辽东军荣耀和尊严的象征,可是寇英却只是一个平常的将领。

    他们可以为赤炼电战斗到最后,但是在遭遇目下这种状况下,许多人却并不准备为寇英去战死。

    早先辽东军士气便不高,军心便不稳,只是一直以来辽东军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寇英这才能勉强让辽东军不出乱子。

    只是埋在将士们心中的疑惑,足以对他们的誓死决心造成重大的冲击,而楚欢似乎担心他们忘记这一点,对阵之前,甚至亲自出面提醒。

    如果此战辽东军顺风顺水,占据上风,一切也都好说,但是在西北军连番的打击下,眼看着一个接一个的同伴倒在血泊之中,终是有辽东兵开始脱离战场。

    战场上的崩溃,就如同防汛大堤,只要有一道口子,就会造成大崩溃,而那些零星撤走的辽东骑兵,无疑就是造成崩溃的口子。

    寇英虽然知道形势危急,凶多吉少,却一直没有放弃希望,他一直在等待,等待着齐盛的五千兵马能够从侧翼出现。

    火烧黄岭,徐畅的人马已经指望不上,但是齐盛的兵马却应该就在附近。

    主战场已经支撑太久,他只希望争取而来的时间,能够等到齐盛的五千兵马从侧翼出现,只要齐盛的五千兵马杀到,即使不能反败为胜,却也不至于让辽东军出现大崩溃,不会让辽东铁骑败的太惨。

    可是他终究没有等到齐盛。

    齐盛的兵马不曾出现,而战场上的辽东兵却已经开始溃退。

    “将军,撤吧!”边上几名辽东部将砍杀着靠近过来,“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寇英知道再不撤确实来不及。

    越来越多的辽东骑兵向东溃退,而西北骑兵并没有尾随追袭那些溃退的骑兵,而是向中军围拢过来。

    “齐盛,你个混账!”寇英怒声道:“老子最大的失算,就是将五千兵马交给你!”他咆哮一般,可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失算,绝不仅如此。

第两零三一章   宜将剩勇逐穷寇

    寇英的怒骂,齐盛自然是一无所知。

    齐盛是骁勇的战士,这一点无可置疑,在战场之上,齐盛素来是冲锋陷阵如同下山猛虎,无论前方有多少敌人,他都是毫无所惧。

    他的性情注定他是一个如同猛虎一般的战将。

    但是一个好的战将,却并不代表是一个好的将领。

    战将身先士卒,骁勇如虎,而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但能够骁勇善战,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顾全大局。

    齐盛率领兵马追击不到百名的西北骑兵,本来是驱虎吞羊之势,可是数千人马追了大半个时辰,那些西北骑兵虽然始终在视线范围之内,却偏偏无法追上他们。

    他们不但对地形十分熟悉,而且坐下的战马显然是精挑细选,不但速度极快,而且耐力十足。

    齐盛心有不甘,如果一头猛虎连一头羊都无法吞噬,无疑是极大的耻辱。

    齐盛一马当先,如同旋风一般,陡然之间,却听到胯下战马一声长嘶,向下一沉,齐盛大吃一惊,马失前蹄,整个人却已经从马背上被甩向前方,他身手倒是不错,就地一滚,尚未站起,就听到身后战马的悲嘶声连绵不绝。

    他回过头去,只见到诸多战马已经翻倒在地,而地面之上,陡然之间出现了陷坑,陷坑被积雪掩饰,无法看清楚,轻易便让骑兵中计。

    齐盛心叫不好,知道中计。

    听到对面传来号角之声,抬头望过去,只见到天边忽然出现黑压压的一条线,那黑线正向这边缓慢移动过来,空中旌旗飞扬。

    齐盛更是心惊,他虽然看出那是步兵,但人数却着实不少。

    猛然之间,齐盛缓过神来,这很有可能是西北军的步卒援兵,西北铁骑已经进入主战场,之前得到的讯息,固城集结了上万西北铁骑,却并无步卒的踪迹,可是眼前却突然出现大批的步兵,他只觉得十有八…九是楚欢感受到了辽东军的威胁,所以调来步卒增援。

    虽然陷坑折损了不少人马,但是整个队形并未乱。

    齐盛从一名兵士手中拿过一匹马,重新翻身上马,目视前方,挥舞手中战刀,指挥手下兵马迅速列阵。

    西北步军出现的很突然,齐盛虽然有些吃惊,但却并不慌乱,放眼望去,前方出现的西北步卒至少在万人左右,不过齐盛自持手中拥有五千铁骑,在这空旷的大地之上,五千铁骑对阵上万步卒,战斗力上并不处于下风。

    他反倒觉得这是自己立功的绝佳机会。

    黄岭战事正自激烈,齐盛从未想过寇英以优势兵力与楚欢决战,会处于下风,他只觉得寇英击溃楚欢的西北军,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这上万步军如果突然出现在黄岭战场增援,很有可能会改变战场局势,自己歪打正着,却碰上了这支援兵,自然是要将这支兵马阻挡在此处,以此支援主场战的战事,战后如果寇英知道西北援兵被阻是齐盛的功劳,自然大有奖赏。

    齐盛暗想以五千铁骑阻挡住对方万名步卒,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此时倒是思量着,有没有可能以五千铁骑将这支人马吞下去。

    骑兵列阵,一排排,一列列,空中锦旗招展,猎猎作响。

    前方的西北步军似乎也察觉到了辽东骑兵的存在,停住了脚步,很快,齐盛便看到从西北军阵之中,上来手持巨盾的盾牌兵,巨盾看上去十分厚重,立在地上,能到人的脖子处,实在是很罕见的巨型盾牌,齐盛看在眼中,暗想西北军果然是早有准备,看来这些巨盾就是为了应付辽东铁骑而存在。

    齐盛看到对方巨盾兵突然上前,猜想这些西北步卒突见辽东铁骑,显然也有些猝不及备,他并不想给西北步卒太多的反应机会,倒是愿意在西北步军还没有完全准备妥当之前,给他们一次犀利的冲击。

    战刀高举空中,齐盛并不废话,长刀挥下,五千铁骑在空旷的大地之上,战马奔腾,直往对面的西北步军扑了过去。

    西北步军的阵型已经拉开,形成了长长的人墙,最前方则是巨盾相连,组成了一道钢铁防线。

    齐盛连催战马,心下冷笑。

    想以巨盾阻挡住辽东铁骑的步伐,无疑是痴人说梦。

    大地颤动,西北军阵之中已经有箭矢飞射而来,冲锋之中的辽东铁骑时不时有人人仰马翻,但是整个队伍,却还是如同汹涌的海浪直往前席卷而来。

    距离渐近,齐盛已经调整好了劈杀的姿势。

    便在此时,却见到那些巨盾兵手中的巨盾忽然变化起来,实际上盾牌兵依然是站定,但是却将手中的巨盾翻转过来。

    陡然之间,齐盛只觉得前方一阵耀眼,强烈的光芒直刺而来,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战马悲嘶,骑兵嚎叫,冲锋在最前面的两排骑兵一阵凌乱,无数战马在急速的冲刺之中,随着对面强烈光芒的到来,纷纷人立而起,辽东骑兵的马术虽然惊人,但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致使大批的骑兵从马上栽落下去。

    骑兵的冲锋一时间戛然而止,便在此时,在骑兵军阵两翼方向不远,皑皑积雪忽然松动起来,随即,一个又一个身影从雪地下忽然冒出来,这些身影起身之后,连沾染在自己身上的积雪也是顾不得,便即叫喊着从两边向辽东骑兵冲了过来。

    “有埋伏!”辽东军之中有人惊呼出声。

    事先毫无征兆,可是无数的西北兵却是匍匐在地上,积雪掩饰了他们的存在,在这要命的时候,却如同从地底下冒出来一样。

    齐盛的心已经冷到了谷底

    黄岭东面,辽东骑兵彻底溃败,寇英在一群骑兵的护卫下,拼死杀出了重围,随着溃军向东逃窜,而西北铁骑显然不想给辽东铁骑任何喘息的机会,尾随在后面一路追杀。

    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战死的尸首,既有辽东兵的,亦有西北军的,更有众多战死的马匹,此外散落一地的兵器盔甲以及旌旗装备。

    楚欢战甲一片血红,阳光之下,冰冷而残酷。

    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王,我们胜了!”几名浑身浴血的骑兵靠近围拢到楚欢身边,目光之中满是敬畏之色。

    即是西北军出关之后,连战连捷,可是再乐观的人,也不会相信西北铁骑能在短时间内击败辽东骑兵,即使是在此战之前,许多人心中还是十分的忐忑。

    但是最终他们在楚欢的率领下,终究是取得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这是一场骑兵对骑兵的决战,是一场石头对石头的硬仗,无论哪方战败,都要承受极为严重的后果。

    阳光照射下,沙场浴血。

    楚欢抬手摘下了战盔,扫视着战场上的狼藉,并无欢喜之色,神情依旧冷峻。

    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战实在是凶险万分,如果不是事先有了胸镜这样的秘密武器做杀招,楚欢即使胆子再大,也不敢轻易出动西北主力骑兵与辽东铁骑进行决战。

    诚如寇英所想,此番决战,楚欢能够取胜,固然是因为西北骑兵拼死搏杀,但这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楚欢充分地结合了天时地利以及人为因素。

    他亲眼所见,辽东军同样骁勇善战,他们也同样苦战不休。

    西北军之所以以劣势兵力取得胜利,无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利优势,而且老天相助,多时不见的朝阳在今日准时出现,让胸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

    多方因素的充分结合,才创造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事。

    楚欢也不会忽略,辽东军兵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在战斗开始之前,辽东军内部士气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将帅与兵士无法握成一个拳头,反倒是互相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猜忌,而这一点,更是致命的。

    如果站在辽东军前面的是赤炼电,楚欢相信结果将会是另一番场景。

    冬日的风吹在楚欢的脸上,冰冷却让人精神更为清醒,楚欢招过一名兵士,吩咐道:“传令卫天青,要让辽东军没有喘息之机,将他们打到燕山为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神情冷峻:“绝不能让辽东军有任何反扑的机会。”

    兵士领命而去,此时从后方传来马蹄声,一名骑兵从马背上滚落下来,“禀报大王,顾将军已经击溃山上逃下来的辽东兵,他们已经弃械投降!”

    楚欢微微颔首,问道:“山上是否还有辽东兵?”

    “回禀大王,从山上逃下来大概两千多人,被击杀四五百人,其他人都弃械投降,贼手徐畅和赵由都已经被击杀。”来骑回道:“据说山上还有上千之众,他们看到南边被我军封锁,所以想从其他方向突围,除了极少数人冲下山,被我军游骑追上,大部分人都被大火烧死。”

    楚欢神情凝重,望向依旧是烈火熊熊的黄岭,依稀还能听到从山上传来的惨叫声。

第两零三二章   断其归路

    辽东军溃不成军,西北军按照楚欢的意思,日夜追袭,沿途又击杀辽东兵无数。

    寇英在少数骑兵的护卫下,冲出了西北军的围困,知道大势已去,便是连进入倒马城的打算也没有,途中想要收拢残部,只可惜尾随而后的西北骑兵根本不给予这样的机会。

    一场惨烈的对决之后,便是一场一边倒的追袭战,溃不成军的辽东军在西北军的追袭下,毫无斗志,失去凝聚力的辽东兵,即使单兵作战能力依然存在,在西北军面前却是不堪一击。

    实际上相较于黄岭决战,追袭战造成的死伤更为惨重。

    黄岭一战,辽东军虽然溃败,但是在战场上死伤的却不过三四千之众,反倒是在溃败之后,沿途被追杀,辽东军死伤不下六七千人,更多的却都已经四散而逃,各自保命。

    对辽东大部分兵士来说,退到燕山,也就摆脱了危机,在此之前,谁也不愿意轻易求降,缴械投降的只是占了极小的比例,不过千人左右而已,西北军对降兵倒是缴械不杀,分派少量兵士押送辽东俘虏。

    寇英马不停蹄,途中甚至跑死了一匹马,好在尚有忠心部下让马,如此足足跑了三日三夜,终是望见了远方的燕山轮廓。

    渐近燕山,溃兵便多了起来,实际上过了倒马城之后,西北军追袭的速度便即慢了下来。

    寇英收拢退到燕山附近的残兵,加起来却不过三四千之众,莫无益给他留下了两万五千兵马,徐畅四千兵马被困黄岭烧山,齐盛的五千兵马已经是下落不明,剩下的一万五六千骑兵,却是大部战死活着走散,看着惨败而退的这几千兵马,寇英当真是欲哭无泪。

    这是赤炼电多少年积攒下来的本钱,也是辽东军声名在外的王牌,可是仅仅一战过后,便被自己几乎是葬送干净。

    他心里很清楚,这退下来的几千兵马,虽然人还是那个人,但是心却已经不是从前的心。

    此番战败,是辽东军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惨败,战死无数的精锐骑兵不说,最致命的却是对辽东军心理上的打击。

    辽东军本是一支无往不利的铁军,无论是面对夷蛮人、高丽人、青天匪众,甚至是秦军,素来都是无往不利,即使是燕山之战处于极度艰苦的状况之下,那也是拼死坚持,最终冲破了燕山,此前无数场苦战恶战积累下来的坚韧士气,本是辽东军无形的财富,可是黄岭一战,此前积累的韧性和自信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毁。

    要拥有强大的自信和韧性,需要无数场战争的积累,可是要摧毁这一些,只需要像此番一样的一场战役。

    寇英深知,此战过后,辽东军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本钱。

    与秦军的燕山之战,损耗了辽东步军主力,而且严重损耗了辽东的元气,而此番辽东骑兵又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辽东如今已经处于从未有过的低谷。

    “将军,喝点水吧!”边上一名部将送上一只水袋,寇英的嘴唇已经干裂开,接过了水袋,尚未饮水,前方忽然出现一阵骚动,随即几人匆匆而来,寇英见到当先那人,将水袋丢还给身边那人,迎上前去,问道:“十八弟,情况如何?”

    十八弟看起来也有五十多岁,脸色凝重,左右看了看,此时四周围着一群残兵败将,都是盯着十八弟,十八弟犹豫了一下,才道:“大将军那边下令,我们暂且在这里休息一阵,山上道路堵塞,正在加紧疏通,一旦通畅,他们立刻打开关卡,让我们上山。”

    “要等多久?”立刻有人焦急问道。

    “大家放心,不会太久。”十八弟勉强笑道:“大伙儿也知道,大军撤离倒马城也没多久,带着诸多的辎重,动作很慢,我们再等一等。”挥手道:“大家都歇着吧,进山之后,自是要加紧赶路,到时候难得歇息,正好趁这个时候养精蓄锐。”

    众人虽然的只要等,颇有些失望,但是想到道路通了就能上山,倒也不至于绝望。

    等众人散开,寇英才缓步走到一旁的一块石头上坐下,十八弟跟在旁边,寇英看了十八弟一眼,冷笑道:“他们是不是不准备放我们上山?”

    十八弟犹豫了一下,才道:“莫无益的意思,二哥你轻敌冒进,致使此番惨败,罪不可赦,他说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选,第一条路,其他人都可以上山,唯有二哥你不能上山,让你当众向将士们谢罪。第二条路,二哥先肚子上山去见他!”

    “单独见他?”寇英握拳冷笑道:“这时候独自去见他,岂不是自己将脑袋往刀子上撞?”

    “是这个道理。”十八弟叹道:“可是莫无益已经封锁了燕山的几条通道,没有他的同意,我们绝对不可能进得了山。”

    “若是无法从燕山而过,我们就从河北绕道而行。”寇英冷笑道:“我倒不信回不了辽东。”

    十八弟嘴唇微动,却是欲言又止,终究没有开口。

    “你想说什么?”寇英皱眉道。

    十八弟犹豫了一下,才压低声音道:“二哥,事情事情比想象的还要遭。”

    “哦?”寇英脸色微沉:“出了何事?”

    “你的家眷!”

    “什么?”寇英豁然起身:“莫无益难道敢对我的家人动手?我虽然与他不对付,但是却还没有到生死不容的地步,他他竟敢祸及家人?”

    “二哥,你先别急,你的家人暂时并无大碍。”十八弟道:“只是那边说,如果二哥不敢去见他当面请罪,大可以在将士们面前谢罪,只要二哥这样做,他他念在是多年兄弟的份上,也不会为难你的家人,而且会派人将你的家眷送过来。”

    “他让我谢什么罪?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战之败,便要当众谢罪?”寇英听说家人无恙,微微宽心,冷哼一声。

    “不止如此。”十八弟轻叹道:“他让二哥你当众承认,有拥兵自重意图篡权谋反之心,还让二哥你向将士们承认,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数万将士的性命!”

    “住嘴!”寇英厉声喝道。

    十八弟急忙住嘴,寇英脸上已经松弛的肌肉抖动,瞳孔扩张,双拳紧握,看上去异常的狰狞,眼眸之中的愤怒也是难以掩饰。

    “他是想彻底毁了我。”寇英怒声道:“我绝不让他得逞。”

    十八弟叹了口气,道:“二哥,你若不答应,咱们就上不了山,回不了辽东,你说从河北绕道而行,也绝无可能,咱们这几千人,一旦进入河北,只怕还没走出河北,就要被青天王的兵马!”苦笑道:“就算真的从河北闯过去,等我们到了辽东,那时候辽东已经在他手中,我们我们又如何与他相抗?”

    “他早就有预谋。”寇英握拳道:“只怕从一开始他就是如此打算,无论我们是胜是败,他都已经准备封锁燕山,堵住我们返回辽东的道路!”神情变得凶狠起来:“莫无益,果然是心狠手辣。”

    十八弟看了寇英一眼,随即扫视了三五成群的辽东将士,压低声音道:“二哥,那接下来接下来怎么办?寒冬未过,我们所有的粮草辎重都已经无存,莫说口粮,就算搭上一顶帐篷挡挡风寒也不成。许多弟兄携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只能以雪充饥,而且西北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杀过来,咱们!”

    寇英盯住十八弟,冷笑道:“你是不是想让我按照莫无益的意思,当众谢罪或者当都去见他?这样一来,你们都能够上山返乡?”

    十八弟皱眉道:“二哥,我若存有此心,上山之后,就没有必要再回来,我如果想要过关进山,他们并不阻止。只是既然选择跟随二哥,我便没有想过背弃你!”

    寇英微显愧疚之色,抬手拍了拍十八弟肩头,苦笑道:“弟兄们死的死散的散,徐畅他们几个生死未卜,你莫放在心上。”

    他话声刚落,十八弟尚未说话,却听到西边传来一阵马蹄之声,此时不少辽东兵已经是惊弓之鸟,听到西边传来马蹄声,立时便以为是西北人追上来,不是人已经拔刀出鞘,准备做最后一搏,到时那边已经有人叫喊:“是自己人,是咱们的人!”

    寇英此时也已经看向西边,一队骑兵正飞马而来,大约有一两百人,依稀听到有人大声问道:“寇将军在哪里?寇将军在哪里?”

    便有人向寇英这边指过来,那队骑兵靠近过来,尚有一段距离,中间却多有拥挤的辽东兵挡路,那群人只能停下马,前面几人翻身下马,其中一人向这边扫视了几眼,瞧见寇英身影,急忙跑向这边,寇英却也已经认出来,来人却正是齐盛。

    见到齐盛,寇英怒从心中期,拿起了马鞭迎上去,齐盛距离几步远,跪倒在地,寇英却已经挥着马鞭抽打下去,齐盛并不闪躲,却是嚎啕大哭起来,寇英也不管,连抽了十几鞭子,齐盛皮开肉绽,便是脸上也出现了两道鞭痕。

    “你说,你带着五千人马去了哪里?”寇英怒不可遏,想到如果不是齐盛带领着五千铁骑突然消失,黄岭一战,还真未必败的那么惨,越想越恼,又是几鞭子抽下去,“他们现在在哪里?”

    他虽然怒不可遏,但是心中却没有糊涂,虽然恨不得把刀宰了齐盛,可是心中却又期盼能够将那五千人马带回来。

    如果那五千人马安然而归,加上这边的残部,手中还有近万人马,即使过不了燕山,但是带领着上万人马,大可以闯入河北境内绕道而行,辽东铁骑不是西北军的对手,但是上万铁骑,要从河北境内杀出一条血路却也未尝没有希望。

    齐盛跪在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哭丧着脸:“二哥,你杀了我吧,我我是混账,我是我将那五千人马全都葬送了,我该死!”

    齐盛也是年过五旬,半百老头跪在寇英面前,而且嚎啕大哭,看上去十分滑稽,只是他身上被寇英抽打出来的斑斑血迹就谈不上滑稽了。

    寇英听闻五千人马俱被葬送,顿时便觉得有些头晕眼花,身体晃了晃,如果不是十八在旁扶住,几乎跌倒。

第两零三三章   出路

    寇英顺过气来的时候,十八已经斥退靠近过来的将士,而齐盛依然跪在寇英面前。

    “我中了他们的埋伏。”齐盛将自己被西北骑兵诱敌深入的诡计大致说了一番,“他们的盾牌发出奇怪的光,而且到处都有埋伏,我们拼死苦战,杀敌众多,撤离之时,又被又被西北骑兵堵截!”

    寇英此时也已经大致明白,齐盛的骑兵,也是吃了镜子的大亏。

    他虽然很想一刀砍了齐盛,可是却也知道,事到如今,就算杀了齐盛也无济于事,那五千兵马也不能完好无损地回来,反倒是如今自己正处在困境,齐盛也算是自己的心腹亲信之一,自然不能轻易杀掉。

    “二哥,现如今也不是责备八哥的时候。”十八轻声道:“你看看,退下来的这些兵马,已经没有丝毫的斗志,一心想要退回辽东,如果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上山的事情,他们一定会闹出事情来。粮食枯竭,等明天他们缓过神来,只怕就要!”

    寇英不用十八提醒,也知道当下情势危急。

    “二哥,难道是他不让咱们上山?”齐盛这时候倒聪明起来。

    寇英也不理他,十八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