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色生枭-第7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相信我会进步,大家提出来的意见,也是对我的鞭笞,让我做到更好,这本书的历练,也让我知道了更多,相信在大家的鼓励和鞭策下,知道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加以改正,沙漠会慢慢成长。
说句实在话,我没有想过通过写书名利双收,更没有想过什么成神富贵,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我就是喜欢写东西,把自己想写的故事写出来,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笔下的故事,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沙漠就是一个默默写故事的人,仅此而已,就像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愿意为之付出心血和努力,我也如此。
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感谢,鞠躬!
第一九九七章 左右为难
东线战事的消息,终究还是十分明朗地传到了武平府城。
秦军在后勤断绝的情况下,终究是无法继续支撑下去,夷蛮人围攻武平府城的消息传到前线之后,被编入军团的夷蛮骑兵立刻发起兵变。
好在文普事先有过安排,不但将夷蛮兵分散开来,切割成数股小兵团,而且派出大批的夷蛮兵进入燕山,抵挡辽东军。
夷蛮人以骑兵见长,并不适宜山地战,虽然也提出异议,但是军令如山,夷蛮人却也是不敢违抗,数千夷蛮兵被送上燕山各个要处,而文普却是悄无声息之间,将布防在燕山的秦军撤了出来,以夷蛮兵顶上去。
只是文普心中很清楚,如果陡然将所有的夷蛮兵都送上最前线,夷蛮人便是再愚蠢,也会觉得事情蹊跷,所以只能一拨一拨送上最前线。
这种如同添油一般的方法,倒也是大见功效,只是夷蛮人虽然没有出现动乱,却也颇有些不满。
本来是作为骑兵之用,最终与辽东骑兵决一死战,却突兀地弃长取短,不少夷蛮骑兵少不得埋怨几句。
好在文普手段老练,只说夷蛮兵士骁勇善战,乃是秦军主力,大加颂扬一番,更是许下了重赏承诺,夷蛮人却也是弃马入山。
夷蛮人虽然不善于山地战,但是在战场之上,却也着实骁勇,燕山每一个据点,辽东军都是全力进攻,夷蛮人倒也是拼死阻挡,双方都是损失惨重。
文普本来的计划,便是利用添油之术,不动声色之中将夷蛮兵全都填充到燕山据点,然后迅速调头,派出兵马迅速驰援武平府城。
只是计划实施一半,蛮兵却已经得到了后方的消息,尚未被调入最前线的蛮兵立时发起兵变,文普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在平定平定叛乱之时,依旧是损失惨重,而被调往最前的蛮兵很快也得到了消息,立刻从据点撤出,向秦军扑来。
文普一面平定叛乱,一面派人守住山中要道,阻止蛮兵下山,而辽东军则是趁势突破据点,一时之间,蛮兵却是两面受敌,燕山战场,也是乱作一团。
蛮兵叛乱,文普知道大势已去,在付出极大代价平定数千蛮兵的叛乱之后,便接到轩辕绍派人送来的信函,得知武平府已经被西北军趁势战局,即刻撤往湖津,无奈之下,只能留下数千兵马堵住山道,秦军主力则是迅速向南撤走。
更为要命的是,秦军的主力组成部分,本就是原本隶属于冯元破麾下的河西军,诸多战将也都是迫于形势被定武收服,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文普或许能够骗过夷蛮人,却如何能够骗过这些战将。
秦军退兵,很快便有人得到武平府城失陷的消息,众将自然都知道,秦国已经是大势已去,再无回天之力。
文普退往湖津,无非是做垂死挣扎,河西诸将又岂能跟随。
而且有人故意将武平府失陷的消息散布开来,秦军将士得知之后,立时便引起骚乱,秦军的主要组成是河西军,而河西军大都是河西本土子弟,又岂愿意跟随文普退往湖津,尚未走到半途,便有大批兵士离队而去,更有将领准备发起兵变,斩杀文普。
河西诸将心知肚明,东有辽东军,西有西北军,无论是西北军还是辽东军,如今的实力都已经远超亲过残余。
这些人倒是想着拿了文普人头,也好做投靠的大礼,无论是辽东军还是西北军,若是得到文普的人头,在他们看来,自然是大功一件。
文普却是十分精明,知晓河西诸将已经生出异心,好在随军出征的除了河西军和夷蛮军,尚有定武调派的两千近卫军,这两千近卫军文普自然不会送到最前线,保存完好,在近卫军的护卫下,却也是突围而出,躲过一劫,但麾下数万兵马,却是一哄而散。
文普只能带着少数兵马前往湖津,而河西军大部分人马一哄而散,剩下的兵马却是互起纷争,分崩离析,分道扬镳。
楚欢得到东线消息之时,辽东军已经突破了燕山,进入河西境内数十里地,却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占据了一座城池,暂作休整。
辽东军在攻打燕山的时候,损失惨重,筋疲力尽,而且莫无益十分清楚,辽东后勤供给要通过燕山,道路难行,运输十分的困难,在粮草军械未能完全补充的情况下,贸然攻入河西腹地,凶险万分,再加上攻打燕山的主要是辽东步军,大部分骑兵还要通过燕山进入河西境内,战马穿越燕山,却也并非那般容易,正好借此机会,等候后援赶上来的同时,让筋疲力尽的辽东将士暂作休整。
对于大部分辽东将士来说,虽然最终穿过了燕山,却谁都高兴不起来。
燕山之战,死伤近两万人,可说是辽东军立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辽东军的兵马,也大都是辽东本土子弟,许多兵士更是亲朋好友,乡里故旧,僵持几个月的厮杀,亲友故人葬身沙场,谁又能高兴的起来?
两三万筋疲力尽的辽东军占据了河西东边的倒马城,这是河西最东边的一座县城,辽东军到来之时,几乎是一座空城,没有任何兵马驻守,轻而易举占据了这座县城。
辽东军攻打燕山,穿过燕山,第一座稍具规模的便是倒马城,城中的百姓自然早早就知道大难临头,秦军为了补充供给,在城中百姓尚未离开之时,早已经将城中的钱粮物资征调一空,大敌当前,自然也顾不得百姓生活,而城中百姓却也纷纷向西或者向南逃亡。
实际上不单是倒马城,文普下令东部各城池都要筹集粮草物资供应前线,虽然物资匮乏,但苍蝇也是肉,文普的军令下达,各城池的官吏少不得借此大动干戈,大肆盘剥百姓,各城百姓却是纷纷逃往,东部大大小小诸城,早已经是人去城空,凋零无比。
莫无益倒也想过进入河西之后以战养战,就地筹集物资,等到了倒马城,便知道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空空荡荡,留下来的只是些实在无法走动的老幼而已。
好在人们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将城池付之一炬,否则在这天寒地冻的时日,辽东军连栖身避寒之处都没有。
辽东军并没有因为攻破燕山而士气大振,莫无益也同样没有因为占据了倒马城有丝毫的兴奋,反倒是愁烦不已。
他心里很清楚,虽然在赤炼电的军令下,辽东军将士不敢违抗,拼死奋战数月,但是军中的士气却是越来越衰弱。
他更加清楚,辽东军内部,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
辽东军一直分为两大派系,辽东本土派和外来派从来都是明争暗斗,而赤炼电身为辽东总督,对军队的控制却也是采取平衡之策,并没有压制两派人马的争斗。
赤炼电当年率领三万大军东进,征伐辽东,最终将高丽人驱逐而去,而赤炼电也自此坐镇辽东,一开始的时候,自然就是凭借这几万嫡系人马。
但是要想控制辽东,自然要安抚辽东本土百姓,若要长期镇守,更是要融入辽东系士绅系统,仅靠嫡系人马,想要让辽东上下一心,东拒高丽,北挡夷蛮,无疑是天方夜谭。
虽然以追随他来到辽东的嫡系人马作为核心,但是随着兵马扩充,辽东本土子弟也渐渐进入辽东军内,而且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二十年下来,辽东三骑除了赤备突骑几乎清一色是当年追随赤炼电的嫡系,黄甲虎骑和黑甲狼骑却是本土派占据绝对优势。
虽然赤炼电对自己的嫡系军团更为信任,但是要想在辽东稳住,人脉以及各项资源,却还是要辽东本土大力支持,辽东系将领在军中的话语权也是日益加重。
前番辽东变乱,莫无益却也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痛下杀手,将军中大批的辽东系将领予以清除,目的固然是为了控制整个辽东军,但是这样的结果,却也是让辽东军的力量大大削弱,而且已经引起辽东军兵士的不满。
毕竟都不是傻子,清除的将领,几乎都是辽东系将领,那些辽东本土兵士看在眼里,心中又如何不怒?只是在赤炼电的威势之下,敢怒不敢言。
也正因如此,燕山之战的时候,莫无益根本不敢将主攻任务完全交给辽东本土兵马,若是这样做,在辽东本土兵马…眼中,莫无益自然有用兵偏私之嫌。
毕竟燕山之战,艰难无比,冲在最前面,与送死无疑,如果只用辽东本土兵马,却将嫡系兵马留在后面,就等若是让本土兵马送死,却保存嫡系派的实力,军中的变故,已经让辽东兵士大为不满,如果还要这般做,即使有赤炼电的威势在上,却也难免会发生兵变。
所以莫无益为了安抚辽东兵士的怒气,只能派出嫡系将士与辽东兵士共同作战,也因此造成了嫡系将士大批的死伤。
辽东军能够拼死奋战,攻破燕山,归根到底,无非是将士们敬畏赤炼电,遵从赤炼电之令,却并非因为敬服他莫无益。
可是几个月下来,指挥作战都是他莫无益,军中将士私下里已经有闲言闲语,无非是如此惨烈之战,死伤无数,身为辽东总督的赤炼电却迟迟不见踪迹,几个月下来连一面都没有出现,这实在是于理不合。需知一直以来,赤炼电对军队极其在意,莫说像这样大的战役,平日里就是军中举行大规模演练,赤炼电也会亲自到场。
赤炼电行伍出身,对兵士十分爱护,身为总督,却几乎每个月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在军营中度过,与将士们同寝同食,也正因如此,才会受到辽东将士们的敬畏。
但是如今赤炼电只有军令颁布,人却不见踪迹,二十多年来,从无出现如此诡异状况,军中自然不乏精明之人,难免会在私下嘀咕,却也因此让辽东军看上去似乎上下齐心,但内里却已经是暗流涌动。
莫无益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法子解决这样的问题。
他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赤备突骑面前自然是一言九鼎,可是在整个辽东军中,却实在没有那么大的威望却震慑所有将士,要想让军中闲言闲语散去,甚至提升士气,只有赤炼电能够在将士们的眼前出现,否则军中疑虑情绪会日益严重,而这绝对是极其严峻的问题。
他对赤炼电忠心耿耿,可是赤炼电如今却掌握在汉王的手中,与汉王达成的交易,便是只要攻破武平府城,抓住定武,便可以定武的人头交换赤炼电。
他只盼在辽东军内部的疑虑变成动乱之前,迅速攻克武平府城,擒住定武。
但是接下来派出的探马连续传来情报,却是让他陷入焦虑之中,武平府城被西北军所占,而文普则是率领残部退往湖津。
两道消息传归来,莫无益立时就判断出来,定武很有可能已经退往湖津,而西北军却已经是近在眼前。
西北军忌惮辽东军,辽东军却也是对西北军颇为忌惮。
当年这是大秦帝国最强大的两支卫戍军团,同样都是骁勇善战,也同样都是悍不畏死。
莫无益的最终战略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打下武平府城而去打,其目的只是为了打下武平府城抓住定武,至若定武的死活,他并不在意,只要有定武人头便可拿来与汉王交易。
他很清楚,以辽东军的现状,外人看来铁蹄铿锵,似乎强大无匹,但他却知道内部混乱的辽东军根本还没有做好征伐天下的准备,更没有做好与西北军硬碰硬的准备。
如果赤炼电领军,莫无益自然是无所顾虑,可目下是他统兵,率兵冲锋陷阵他不在话下,可是没有赤炼电,让他运筹帷幄纵横天下,他自问根本没有如此能力。
对着铺在桌上的地图,莫无益神情凝重,苦恼无比,是西进直取武平府,与西北军一决胜负,还是南下攻入湖津,抓住定武,让这位辽东统帅左右为难。
第一九九八章 家家都有难念经
莫无益正自愁烦,外面传来声音:“末将武玄,求见大帅!”
莫无益听到声音,双眉一展,欢喜道:“武千户,快些进来!”竟是向门口迎过去,一身甲胄的武玄却是在门前出现,拱手笑道:“大帅!”
“自家兄弟,还这么称呼?”莫无益拉住武玄手臂,“这里没有外人,兄弟相称即可。”又笑道:“你这家伙的速度倒是不慢,后队骑兵是否都赶上来了?”
莫无益和武玄都是辽东三十六骑中的人物,这些人可谓是赤炼电嫡系中的嫡系,亲同手足,也是嫡系派的骨干人物。
虽然莫无益在辽东三十六骑之中居首,但平日里大家私下却都是兄弟相称。
“山路本就难行,而且封堵在山道上的据点陷阱虽然被突破,却还是横亘其中,为了让后面的人马能顺利通过,我已经令人沿途清理障碍。”武玄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解释道:“骑兵主力要全部通过燕山,恐怕还要五六天的时间,不过粮草辎重要赶上来,恐怕还要晚上好几天,天寒地冻,道路难行。”见莫无益皱眉,忙道:“不过我已经下令,让他们加快速度。”
莫无益微微颔首,叹道:“也难为将士们了。”
“大哥,接下来咱们是否直取武平府城?”武玄看到桌子上的地图,走了过去,“秦军败退,溃不成军,沿途各城池只怕已经无人守卫,以我军的实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恐怕用不了十天半个月,就能兵临武平府城下。”
莫无益摇头道:“你有所不知,我已经从探马口中得知,武平府城已经落入楚欢之手!”
“什么?”辽东军与秦军一直僵持在燕山,双方你死我活,武玄却是并不知道武平府发生了变故,得闻此事,大是吃惊,“那定武难道落入楚欢之手?”
莫无益皱眉道:“文普率领秦军残部退往了湖津方向,我相信定武恐怕也已经逃亡了湖津。”
“这可就麻烦了。”作为三十六骑之一,武玄对于辽东军发兵河西的缘故自然是一清二楚,如同莫无益一样,他对赤炼电亦是忠心耿耿,只盼得到定武人头换出赤炼电,“定武若是取了湖津,咱们也就只能南下往湖津去,可是!”
“可是什么?”
武玄皱眉道:“可是如果我们大军南下,后勤补给的线路就在西北军的威胁之下,万一他们从背后切断!”
莫无益叹道:“我现在就是在为难此事。你心里清楚,军中人心已经开始浮动,我们只能速战速决,尽早拿住定武,每耽搁一天,就多一分危险,这种时候,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对我们都是十分不利。若是南下,正如你所言,后勤运输线路就在西北军的威胁之下,一旦被切断,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可是如果西进攻打武平附城,你觉得以我们现在的情况,能够迅速解决西北军?”
武玄想了一想,才道:“楚欢手下的兵马,也是在西北战火之中历练出来,据说他们的骑兵也不在少数,正面交锋,以我们的骑兵战斗力,想要打几场胜仗,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将他们的主力剿灭,并不容易。”
“并不容易?”莫无益冷笑道:“那是根本没有可能。楚欢不是定武,他后面可还占着大片地盘,西北更是他的老巢,进退的余地比我们都要大,又岂是日薄西山的定武所能比。”
武玄一怔,道:“大哥,你是说,如果我们打过去,楚欢会退兵?”
“你可记得电帅以前如何说楚欢?”莫无益神情冷峻,“那时候楚欢先后击败肖焕章和朱凌岳,控制整个西北,电帅都说过,楚欢不但死里逃生,更是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电帅还说,楚欢不但是一条西北狼,更是一条狐狸,没有狼的凶狠,没有狐狸的狡诈,楚欢根本不可能在西北立足,更不可能先后将肖焕章和朱凌岳踩在脚下。”冷哼一声,“如此狡猾的人物,你觉得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会轻易选择与我们决战?”
武玄皱眉道:“若当真如此,咱们不如装出样子往武平府方向进兵,如果西北军真的撤兵,咱们就趁机占据武平府城,以此为河西据点,堵住西北军的东进之路。”
莫无益摇头道:“燕山之战,我们折损严重,满打满算,手头上现在可以用的步骑军大概有六万人,楚欢撤兵,只是避开我们的锋芒,绝不会真的后撤,而且在他后方,都是他的地盘,进退自如,如果我们真的占住武平府城,需要多少兵马?据我所知,武平府城的城防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如今正是寒冬时节,修缮城池十分艰难,我们拿下武平府城之后,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加固城防。”顿了顿,走到边上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神情凝重:“而且我们拿下武平府城之后,当然不可能继续西进找寻西北军决战!”压低声音,“电帅的安危要紧,首要目的,当然还是要往湖津打过去,得到定武的人头,如此一来,也就必然要分兵。”
“既要攻打湖津,取下定武人头,还要保护我们在河西境内的运输道路,就只有分兵不可。”武玄肃然道。
“那你说,咱们该如何分兵?”莫无益道:“湖津道虽然实力薄弱,可是湖津地势险要,道路崎岖难行,更加上境内多有湖泊水道,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只怕也不容易。而武平府那头,如果兵力太多,主力被拖在这边,攻打湖津更是困难,可是如果武平府城的留守兵力太少,我可以肯定,楚欢一定会逼上来,甚至会将武平府城重新吞下去。”
武玄却也知道抉择艰难,心情大是不好:“这左也不行,右也不成,到底该如何才好?大哥,你自己也知道,如今军中士气浮动,有些人还心怀不轨,燕山已经拖了几个月,如果接下来还不能速战速决,战事一直拖下去,且不说军中会不会生出变故,我只担心后勤也跟不上了。”
“谁说不是。”莫无益握着拳头,“河西这边已经是人去楼空,又加上是这样的时节,想要在河西境内补充军需,难上加难。我倒是几次派人向霍兴达送去催粮的书信,霍兴达几天前就已经派人送来书信,告知辽东库存的粮食,要支撑咱们六七万人马,最多也就只能再支撑两到三个月,最多三个月后,粮草便会告竭。”
霍兴达乃是辽东锦州知州,辽东之变,霍兴达却也是主要行动者之一,如今莫无益在前线主持军事,而霍兴达则是在后方运筹后勤。
“三个月!”武玄皱起眉头,却也是感到事情大为棘手,忍不住低声道:“咱们辽东多年积攒下来的本钱,都被灜平一手毁掉,如果是电帅主持,咱们又怎会陷入如此困境之中。”握起拳头,冷笑道:“我现在便恨不得一刀砍了他。”
“砍了他并不困难,可是电帅怎么办?”莫无益也是阴沉着脸,“电帅在他的手中,他与定武水火不容,便是要借着电帅的安危,报他私人的仇怨。只可怜我辽东数万将士,为了他一人的私心仇恨,却要喋血疆场!”说到这里,又是无奈,又是不甘,摇了摇头。
武玄想了一下,才压低声音道:“大哥,前线的战况,是否已经给他去了书信,他又是如何说?”
“他能怎么说?”莫无益没好气地道:“已经派人送去战报,不过暂时还没有接到他送来的军令。不过他与定武水火难容,依我猜测,定武在哪里,必然会让我们打向哪里,至若咱们辽东将士的生死和退路,他定然是不会在乎的。”
“大哥,这样下去只怕辽东只怕真要被他一手摧毁。”武玄肃然道:“难道难道咱们就一直这样听任他摆布?如果如果我们真的抓到了定武,或者摘下了定武的人头,你觉得灜平会不会真的将电帅交还出来?”
莫无益皱眉道:“你怀疑他不会交出电帅?”
“倒也不是怀疑。”武玄道:“我只是担心,到时候他如果不交出电帅,咱们该怎么办?他要不守承诺,咱们难道依旧受他控制?为了电帅,咱们十万大军说出兵就出兵,甚至放弃了福海道,不惜一切代价来打福海,在灜平看来,电帅在他手中,他就等若是掌控我辽东数万大军,你觉得他到时候会轻易放弃?”
“他要真敢与咱们玩花样,我第一个便杀了他。”莫无益握拳道,“便是电帅伤了一根头发,我也要让灜平生不如死。”
武玄叹道:“这便是我最担心的。大哥,你说灜平当年也是朝中了不得的任务,他的汉王党,也曾一度将太子党打压下去,而且他竟然趁我们没有防范,将电帅都控制在手中,如此人物,那可是狡猾多端。如此狡猾的人物,难道不知道一旦交出电帅,等若自己的性命也到头了?正因如此,我才担心他到时候未必会信守承诺。一怒之下,杀他自然容易,可是大哥也说过,什么也比不过电帅的安危,只要电帅一天在他手中,咱们哎,咱们就一天碰他不得。”
“这个道理我当然懂。”莫无益道:“我暗中派人在辽东到处找寻电帅的下落,可是始终没有得到一丝线索,电帅就像从人间消失一般!”
“消失?”武玄一怔,脸色微变,压低声音问道:“大哥,你说你说有没有可能电帅他已经!”却不敢继续说下去。
第一九九九章 谣言
莫无益也是微微变色,明知四下里无人,却还是左右瞧了瞧,压低声音道:“你怀疑电帅已经?”却也是不敢说出那个字。
武玄轻声道:“电帅被灜平他们劫持的时候,当时就已经是身受重伤。”
“电帅当初前来河西参加祭天诞礼,你是跟随电帅一同过来,对电帅的伤势最是清楚,我一直都不好问,你觉得以电帅当时的情形,他他能支撑多久?”
武玄神情凝重,“我们在河西找到电帅的时候,电帅已经是哎,已经是奄奄一息,他背后的脊骨折断,根本无法站起来,而且五脏六腑,都遭到了严重的创伤。也幸亏电帅毅力惊人,身经百战体质非凡,若是换做普通人,恐怕当时便活不下来。”
莫无益微微颔首。
“电帅凭借惊人的毅力,在困境之中躲过一劫,但是他本就受了重伤,又坚持从河西长途跋涉返回辽东!”武玄低声道:“回去之后,电帅立刻召集了大家,当时的情况你也看了,电帅说话的声音都是十分虚弱,根本无法对下面的事情作出周密的部署,只是下令让我们严守他受伤的秘密,加强辽东的防务!”
莫无益苦笑道:“当时看到电帅的样子,我心如刀绞,他英雄一世,年事虽高,但是站立的身姿,依然挺拔如山,那时候却连站也无法站起来,身体上的痛苦倒也罢了,电帅心里定然是十分的痛苦。”
“以电帅当时的情势,自然是要请名医诊治,而且至少要修养三五个月才能有所恢复。”武玄道。
莫无益颔首道:“正是如此,所以我才暗中派人监视辽东但凡有声名的名医,灜平将电帅控制在手中,自然要为电帅诊治,普通的大夫对电帅的伤势根本无可奈何,所以这恰恰是我们找寻的线索。可是辽东那些名医,都不曾有电帅的踪迹出现!”说到这里,神情已经是十分凝重。
武玄道:“所以我才担心,电帅他已经!”握拳道:“若当真如此,咱们就一直是被灜平玩弄!”
“没有证据,咱们就只能相信电帅安然无恙。”莫无益道:“咱们不能用电帅的安危做赌注。”
他话声刚落,外面便传来急促脚步声,随即一人出现在门外,禀道:“大帅,这里有一封书信,说是重要情报,指名要交给大帅!”
“哦?”
武玄却已经上前去,接过信函,转回来呈到莫无益手中,莫无益结果信函,见到信函外面并无一字,不但收信人没有,连落款也空白一片。
莫无益皱起眉头,问道:“书信从何而来?”
“有人送到外面,只说是有人派他送给大帅的紧急信函。”
“那人现在在哪里?”
“已经离开。”
莫无益一怔,却还是打开了信函,抽出信纸,扫了一眼,脸色骤变,武玄见状,急问道:“大大帅,出了何事?”
莫无益脸色阴沉,将信函递给武玄,武玄接过信函,扫了一眼,却只见到上面清晰明白简简单单地写着几个字。
“赤炼电已亡,灜平挟天子令诸侯!”
武玄也是面色大变,看向莫无益,莫无益却已经站起身来,向外面那人道:“赶紧追上送信之人,定要将他拿来见我!”
那人急忙退下,匆匆而去,武玄已经是吃惊道:“大哥,这封信!”
“电帅被灜平控制在手中,知道此事的人,不超过十个人。”莫无益握拳道:“写这封信的人,能是谁?”
“大哥,是谁写的,已经不是最紧要,紧要的是这上面写的可是真的?”武玄神情凝重,“电帅电帅当真已经遇害?”
“不能凭一封信,就确定电帅遇害。”莫无益沉着脸道。
武玄忙道:“但是写这封信的人,对这中间的事情必然很清楚,他为何会突然写这封信?知道此事之人,除了灜平身边那几个人,剩下的便只有我们自己弟兄,灜平的人,绝不可能写这封信,就算电帅真的被害,他们也只会想办法竭力隐瞒,绝不可能让我们知道。”
“如果是我们自己弟兄,更不可能写这样一封没头没尾的信函。”莫无益神情冷峻,“既然如此,这封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
屋内顿时一片死寂,两人竟是半天都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先前那人才再次出现在门外,低头道:“大帅,送信之人不见踪迹,我们在附近几条街到处搜找,也也没有找到那人的踪迹。”
莫无益有些恼怒,却又有些无奈,他心里也明白,对方既然隐瞒身份送来这封信,也就不会暴露身份,事先也定然是做好了应对的计划,匆忙派人找寻,无功而返也是意料中事。
“退下吧!”莫无益挥挥手,等那人退下,才道:“送信的人,目的是什么?”
“目的?”武玄一怔,很快便道:“自然是要将电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