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生枭-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宗茂额头冷汗直冒,喘着粗气道:“楚督,我绝不敢胡说,您……您先让他们退下去,我有机密事情和你商议!”

    “大胆。”韩英厉声喝道:“胡宗茂,你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与楚督商议事情?”

    “楚督,你相信我,我真的有大事相商。”胡宗茂面红耳赤,急道:“若是你觉得不满意,再杀我也不迟。”

    楚欢想了一想,示意两名兵士先退下,这才道:“这里都是本督信任之人,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来。”

    裴绩和秦雷倒没什么,黄玉谭和韩英眼中却都是划过异色,黄玉谭眼中是欣赏之色,而韩英则是感激之色。

    韩英本是余不屈的部将,东方信上台之后,一直被压制,低调为人,如果不是楚欢到来,他迟早也要被东方信整倒。

    对于韩英来说,他是余不屈的嫡系,大秦帝国四大上将军,都有自己一系的人马,但是余不屈死后,余系将领也就失去了靠山,整个系统轰然倒塌,韩英虽然还是朝廷的将领,却只能算是无主之将,没有了余不屈,他的前途自然是一片昏暗。

    楚欢到来之后,韩英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楚欢正是用人之时,韩英并不是只知道挥舞着刀枪的莽夫,知道楚欢对自己的重要性,自己还想在军中立足,就必须要靠近楚欢,实际上他和楚欢心里都清楚,双方都是需要对方,对于楚欢的吩咐,韩英相当的配合,只希望楚欢能够将自己接纳进入他的系统之中。

    今日楚欢一句话,说在场都是他信任之人,在场诸人之中,韩英自然是感慨最深,心中也最是感激。

    胡宗茂见楚欢如此说,只能道:“楚督虽然攻下了贺州,但是却还没有拿下金州……!”

    楚欢淡淡道:“贺州已经拿下,又何愁金州不平?”

    “楚督统军有方,大军征讨,金州自然迟早会被平定。”胡宗茂此时已经完全放弃了自尊,对他来说,现在保住性命才是当务之急,他砍杀别人的时候,只知道杀人的痛快,可是死亡降临到他的头上之时,他才知道死亡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声音甚至已经随着心理变的谦恭起来:“只是张叔严是个很固执的人,不会轻易投降,真要拿下金州,少不得一场恶战,到时候肯定还要死很多人……!”

    楚欢面无表情道:“看来你已经懂了很多,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不过本督征讨反贼,从来不怕死人的。”

    胡宗茂无可奈何道:“楚督说的是,不过……不过不战而屈人之兵,总是……总是最好的结果。”

    “不战而屈人之兵?”楚欢单手负在背后,摸着鼻子道:“难道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是你可以劝降张叔严,本督是万万不相信的,本督已经调查过,你和张叔严的关系并不如何。”

    “楚督说的不错,我与张叔严的私交并不如何,但是我和他同时举兵,所以……所以就算不是朋友,却也不是敌人。”胡宗茂闪烁其词道:“至少……至少这种时候,他还会将我当作盟友看待。”

    “这倒是一句实话。”楚欢双眉微微舒展,凝视胡宗茂,问道:“这又与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何干系?”

    胡宗茂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楚督应该明白,只要他不视我为敌人,那么要拿下金州兰峄城,就不是困难的事情。”

    楚欢并没有再问下去,目光投向裴绩,裴绩也正看过来,两人四目相视,眼中都划过淡淡的笑意。

    楚欢没有斩了胡宗茂,而是让人先带了下去,韩英要退下之时,却被楚欢叫住,道:“韩偏将,本督想要交给你一项重任,不知道你是否有信心完成?”

    韩英立时抱拳道:“楚督但有吩咐,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好。”楚欢含笑点头道:“贺州城已经被攻下,但是这里的情况还不稳定,所以本督需要留下一名干将在这里镇守,你明白本督的意思吗?”

    韩英一怔,随即不敢置信道:“楚督,你的意思是说,要让末将留下来……留下来镇守贺州?”

    他确实不敢置信,东方信让胡宗茂和张叔严分别镇守贺州和金州,只因为这两人出自朱党,东方信完全信得过,稍有怀疑,也不会将如此重任交给他们。

    楚欢如今要将贺州交给韩英镇守,其中的信任,已经是不言而喻。

    

    ps:兄弟姐妹们不要忘记你们手中的红票哦。

第一一零七章 梦碎

    感谢冰火阑珊、揭阳人、烧饼des等好朋友的月票支持!

    

    韩英心中感激楚欢的信任,但也知道镇守贺州,非比寻常,拱手道:“楚督,本来您的吩咐,末将不敢违抗,只是……末将才疏学浅,只怕难以担当此任!”

    楚欢摇头笑道:“韩偏将自谦了,你是独当一面的大将,此番平定贺州,你领兵有方,本督是看在眼里的,镇守贺州的重任,非你莫属。”拍了拍韩英肩头,笑道:“贺州乃是要地,北连金州,东接贺州,南边还与天山道的沙州接壤,实乃战略要地,我只盼你不负我的期望,能够好好地守住贺州,安定贺州百姓。”

    韩英犹豫了一下,终于道:“楚督既然如此信任,末将誓死效命,定当竭尽全力镇守贺州,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楚欢摇头道:“不要说这样不吉利的话。韩偏将,你本是震字营偏将军,但是震字营却不能留在这边,本督给你留下一千兵马,巽字营还有数千降兵,本督令你重新编制巽字营,留下的震字营兵马和巽字营降兵,交由你统帅,此后便直接编制为贺州营,属于地方州军,你韩偏将,自今日起,便是贺州营的千户,不知是否委屈你?”

    韩英立马痛快道:“楚督吩咐,末将自当遵从。”

    “本来地方州军的编制不能超过两千人。”楚欢肃然道:“但是西关是非常之时,所以贺州营的编制,可以在五千人左右,此事本督会向朝廷奏明,相信朝廷也能够理解。”顿了顿,笑道:“军务交给你韩千户,至若贺州的民生……!”看向黄玉谭,“黄先生,那却还是要有劳您了。”

    黄玉谭笑道:“楚督莫非要将贺州知州的宝座送给黄某?”

    楚欢双眉一展,笑道:“先生可有意?”贺州原来的知州,属于朱党成员,楚欢攻下贺州城,已经令人将贺州知州等一干朱党官员抓捕入狱,虽说从大牢里也放出了一批官员,大致可以运转起贺州的政务,但是楚欢却是在思考着贺州知州的人选。

    虽然贺州知州也是地方要员,需要向朝廷奏明,吏部批文,只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楚欢已经做好先斩后奏的准备,先确定好贺州知州的人选,立刻上任,以暂代知州的名义抚民安政,尔后再向朝廷上书保奏,等到吏部的委任公文下来,再正式确定其身份。

    楚欢离京之时,皇帝亦是亲口对楚欢说过,西关局势非常,可以非常手段处理,楚欢自认为自己这样做并没有违背皇帝的意思。

    黄玉谭立刻摆手笑道:“玩笑话,玩笑话,楚督,这一把手黄某可是做不来……!”抚着胡须,含笑道:“不过这仓促之间,想要找寻一名合适的知州,倒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说暂时凑合着用,黄某倒有一个人选,就是不知道楚督敢不敢用?”

    裴绩已经笑道:“师兄,你说的是他?”

    楚欢似乎也明白什么,含笑道:“黄先生说的该不会是何魁吧?”

    “楚督英明。”黄玉谭笑道:“何魁此人,我倒是有些了解,读书不少,也算是满腹经纶,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评点天下事,参加过京试,曾经在贺州廊鄠县做过县令,廊鄠县在他的治下,倒也是民生繁盛。只不过何魁此人性情比较耿直,说话直率,得罪了不少人,后来从廊鄠县被调到了贺州城,调进了户部司衙门担任主薄,看似升迁,实际上是明升暗降……!”

    楚欢颔首道:“先生的意思是说,何魁有治理一方的才干?”

    “说他能够治理一州,未免有些言之过早,不过此人若是真心想办些事情,倒也是能够尽心尽力。”黄玉谭缓缓道:“他出生于贺州,对贺州的风土地貌十分的了解,虽然一直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在贺州官场混迹多年,多少还是有些人脉的,假以时日历练,倒也是能够独当一面。”

    楚欢叹道:“只是此人跟随胡宗茂谋反,似乎对朝廷谈不上什么忠心,若是让他为朝廷所用,只怕他不会屈从。”

    黄玉谭抚须微笑道:“事在人为,就看楚督如何去说了。”

    何魁确实对朝廷充满了怨恨之心,他性情耿直,实际上是个内向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会将自己的愤怒积压在心中,直到某一天突然爆发出来。

    年轻时候的何魁,确实是意气风发,他饱读诗书,满腹才学,也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施展拳脚,报效这个国家。

    对于大秦帝国,何魁也曾抱有极大的希望,帝国初见时候的各项积极政策,也让何魁似乎看到了一代帝王励精图治的抱负。

    他愿意投身到这位帝王建立强大中原王朝的伟业之中,所以他积极参加考试,也一度成为了一名地方县令。

    他并不因为起点低而有丝毫的抱怨,对他看来,地方上的历练,对他的仕途有利无害,他需要历练自己,为帝国的伟业尽上自己的一份才干。

    但是现实却无情敌粉碎了他的雄心壮志,帝国的税收越来越严重,廊鄠县本就是一个不起眼的落后地区,却依然需要承担沉重的赋税,而西北地方官员贪墨成风,狼狈为奸,帝国初期的励精图治,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了笑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帝国皇帝修道建宫,不顾百姓死活,而地方上的官员们打着朝廷的旗号,无法无天,强征暴敛,民不聊生。

    何魁率直的性子,让他在官僚体系中格格不入,只因为他的名望,上面并没有对他罢官免职,而是将他调到州城,明升暗降,从一个可以治理一县的堂尊,变成了只能在户部司抄抄写写的刀笔吏。

    何魁并没有因为自己被明升暗降而恼恨,可是在州城看到更多**的现象,与他当年的理想越来越远,他内心对大秦帝国的感觉渐渐从失望变成了绝望。

    当西梁铁骑攻破雁门关,践踏西北山河,自己的亲人甚至惨死在西梁铁蹄之下,何魁终于明白,曾经繁荣一时的大秦帝国,已经是无药可救,这个堕落的帝国,只能走向衰亡,生活在这个帝国之下的人们,缺衣少食,困苦不堪,他对帝国的绝望,变成了愤怒,变成了仇恨。

    他骨子里根本瞧不上胡宗茂,但是胡宗茂举兵造反,却是他骨子里希望看到的,他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碾碎这个堕落的帝国,重新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强大中原帝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胡宗茂虽然是打着反抗发出换的旗子举兵,但是何魁一眼就看穿,胡宗茂肯定是要举兵造反,他希望胡宗茂可以成的长久一些,因为大秦帝国的统治已经十分的残酷,天下百姓都是心存不满,当这里的反旗飘扬起来,何魁相信起来反抗大秦暴政的人们会越来越多。

    但是他知道,想要真正形成影响力,就必须顶住楚欢的征讨,只要能够守住贺州城,逼迫楚欢退兵,此事必将传遍天下,也会给无数想要反抗大秦暴政的人们以信心,可是一旦失利,那么将对准备反秦的人们以沉重的心理打击。

    所以他清楚,贺州城之战,其关乎的并不仅仅是一城的得失,而是关乎整个天下形势的一场大战,他希望这一战能够守住贺州成,给天下人以信心,他甚至已经想到,只要楚欢从贺州城铩羽而归,那么整个西关的反秦旗帜很快就会四处遍布,至少西关将成为反抗大秦的重要力量。

    为此,他甚至主动请缨,为胡宗茂撰写举兵文书,抨击楚欢的暴虐,虽然他心里很清楚,楚欢并不是一个残暴不仁的人,甚至来到西关之后,给西关的百姓带来了对抗瘟疫的药方,阻止了一场灭顶之灾,但是何魁知道,要做大事不拘小节,举兵反楚欢,就是举兵反朝廷,这面旗帜,一定要飘扬起来。

    他一直以为,胡宗茂谨小慎微,而且所做的准备,也确实足够防守贺州城,而且楚欢虽然是举兵来征,兵力虽然胜过胡宗茂,但是实在算不得是什么强大的兵力,只要不出差错,贺州城有极大的几率守住,楚欢最后很有可能支撑不住,狼狈而退,所以他虽然瞧不上胡宗茂的人品,但是对胡宗茂能够守住贺州城这面反秦的旗帜还是存着极大的信心。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楚欢自导自演了一场大戏,而胡宗茂终究没有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落入了楚欢的陷阱,一败涂地。

    何魁的梦想,一时被击的粉碎。

    昨夜他要从城头跳下去,却真的未必是因为楚欢想要杀他,在他而言,贺州城破,旗帜倒地,也就等若自己的梦想破灭,对何魁来说,绝望的未来,实在没有任何值得期待的东西,痛痛快快结束自己的生命,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坐在昏暗的屋子里,何魁神情呆滞,直到房门被推开,脚步声从后面响起来,何魁这才回过神来,回过头去,却是发现楚欢竟是一个人从门外进来。

第一一零八章 青铜面具下的秘密

    红票加收藏,有票的拜领红票,兄弟姐妹们别忘记收藏!

    ……

    何魁冷冷一笑,回过头,也不说话。

    楚欢走到桌边,坐了下去,桌上有茶,楚欢竟是亲自倒了茶,将茶杯推给何魁,平静道:“连日劳累,只怕也是口干舌燥,你心里恐怕有很多话要说,先润润嗓子如何?”

    “与你还有何话好说?”何魁冷哼一声,瞥了楚欢一眼,道:“如果不是胡宗茂愚蠢透顶,恐怕你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

    楚欢淡淡一笑,道:“我做事情,也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胜利的是我,所以有些事情,也就不必多说。”

    何魁又是一声冷笑,道:“既然不必多说,你又何必再来见我?”

    “因为有人还在梦中,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他打醒。”楚欢叹了口气,“你的心思,我很清楚,反叛大秦,改朝换代……只可惜你饱读诗书,却只是个迂腐不堪之人。”

    何魁被楚欢一语道破心思,倒是有些吃惊,沉声道:“你说什么?”

    “你当然知道天门道。”楚欢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品了一口,慢条斯理道:“据我所知,天门道中,与不少人就是当初太平道的余孽,他们不敢以太平道示人,所以只能改头换面,打出天门道为旗号,不过新瓶装旧酒,天门道蛊惑百姓的一套把戏,依然是喊着要建立太平天下……!”瞥了何魁一眼,问道:“你是否觉得天门道真的想天下太平?”

    何魁微皱眉头,犹豫了一下,终于道:“天门道虽然反抗暴秦,但是手段却是未免下作了些,我听说他们让老百姓膜拜太上老君,声称太上老君即将降世,天门道徒,要在太上老君降世之前,建立一个太平天下,等到太上老君降世,凡是天门道徒,都可以长生不死,得享永生……!”冷哼一声,竟是握起拳头,眼中显出愠色,“什么长生不老,我读了那么多书,倒是知道古往今来许多人求长生不死,可是真正能长生不死的,却没有一个人……!”

    楚欢脸上显出笑容,道:“看来你还不至于太糊涂。”

    “天门道蛊惑百姓,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何魁瞥了楚欢一眼,“但是这大秦帝国,比之天门道更为可恨……!”

    “其实我说起天门道,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楚欢叹了口气,道:“你不满大秦帝国,希望有更好的朝廷来取代它,那么我很想向你请教,在你心中,什么样的朝廷才是好朝廷?”

    “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何魁毫不犹豫道。

    楚欢苦笑道:“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希望看到这样的国家,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持续地国富民强……何魁,你觉得大秦帝国倒了,重新出现一个朝廷,就一定可以让这个国家国富民强?就像天门道,他们打着天下太平的旗号,难道你觉得他们坐了江山,真的可以给老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何魁立刻道:“天门道当然不行。”

    “好!”楚欢点头道:“那你觉得谁可以?”

    何魁一怔,若有所思,沉吟半天,终于道:“总会有真命天子出现。”

    “你这只是一种期盼。”楚欢叹道:“如果新建的朝廷,比现在更不如呢?你可知道,历来改朝换代,都是天下大乱,真正受苦的,依然是老百姓,你反抗所谓的暴秦,归根结底,不过是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能心怀百姓,我十分钦佩,但是你一面希望百姓过上安定太平的日子,一面却想着反抗大秦,通过流血建立一个连你都不能确定是否能实现的太平天下,何魁,你扪心自问,你走的路当真是对的?”

    何魁冷笑道:“你也不必在这里说大道理,有些事情,本就需要流血牺牲,秦国已经烂到骨子里,就像一座大山压在百姓的背上,这座山,必须推倒。”

    “那我告诉你,这一座大山倒下,会有另一座山压下来,古往今来,改朝换代,无非是换上新的一批人,但是这座山却从来不曾变过。”楚欢缓缓道:“今日我打开心扉和你说这些话,也只是想告诉你,当我们看不到太遥远的未来,无法确定未来的道路究竟如何,而且我们又心存百姓,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什么路?”

    “尽自己所能,让百姓过的稍微好一些。”楚欢缓缓道:“关中我管不了,整个西北我也管不了,但是既然我身为西关总督,我就希望我自己能够让西关的百姓过的好一点……!”他的目光变的深邃起来,若有所思,沉吟半晌,终是轻声道:“我想我会尽我所能让他们的伤口愈合,我也会尽我所能,捍卫他们的生活……!”

    何魁神情变的复杂起来,转头看着楚欢,楚欢的神情十分的平静,何魁沉吟了片刻,终于问道:“为何要与我说这些?”

    “或许是我觉得自己有些地方和你相似。”楚欢淡淡一笑,起身来,沉默了一下,终于道:“贺州要恢复元气,百姓要安居乐业,黄玉谭告诉我,你可以让贺州的百姓愈合他们的伤口,我本是过来劝说你,希望你能够尽一份力,不过我忽然想到,有些事情,本就不需要强人所难,你读的书比我多,明的事理应该也比我多,何去何从,比我更清楚……如果你想走,我会让人给你准备一匹马和足够的干粮,现在就算是和你辞别了。”

    楚欢说完这句话,并不在多眼,拱了拱手,转身便走,走到大门处,何魁突然问道:“你说你要捍卫西关百姓的生活?”

    “当然!”楚欢没有回头,“我是西关总督,本就应该让他们过得好,保护他们的生活。”

    “朔泉曾经一度风传,你准备施行均田令?”何魁缓缓道:“你可知道,均田令实施,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

    楚欢回过头,问道:“比之推倒大秦帝国,你觉得哪个更容易?”

    何魁想了一下,终于道:“如果哪一天,有人想要夺走西关百姓的生活,你会如何?”

    “我已经做出了榜样。”楚欢淡淡道:“胡宗茂举兵谋反,我要灭他,不仅仅是因为他举兵谋反大秦,而是他祸乱西关,在西关这块土地上,没有人可以胡作非为,也没有人有资格破坏西关的建设,任何站出来与我作对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何魁站起身来,肃然道:“你敢保证你这句话是你的誓言?”

    “我很少发誓。”楚欢淡然一笑,“如果说这句话是誓言,倒不如说是信念,而我,从来都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

    已是黄昏时分,楚欢来到了一间院子里,一眼就瞧见在院子擦拭佩刀的青铜面具人。

    院子里有石桌石椅,青铜面具人坐在石椅上,用干净的布巾擦拭着已经雪亮的锋刃,这把刀昨夜饱饮鲜血,此时却是滴血不见。

    “你对这把刀很重视。”楚欢径自走过来,在青铜面具人对面坐下。

    青铜面具人抬起头,面具下的眼眸子看着楚欢,叹道:“这是将军赐给我的宝刀,对我而言,他在我身边,就等如是将军在我身边。”

    “余老将军如果知道你一直记挂着他,一定会很欣慰,如果他知道你忍辱负重,没有辱没他的名声,他一定很欢喜。”楚欢缓缓道:“许邵,逆境不屈,真是难为你了。”

    这青铜面具人,竟霍然是被东方信从平西军排挤出的许邵。

    许邵是余不屈麾下的亲信大将,作为大秦帝国四大上将军之一,余不屈百战疆场,功劳赫赫,眼光自然也不低,能够被他看上且器重的人,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无所谓什么难为不难为。”许邵摇头道:“将军曾经对我说过,真正的男子汉,本就是能屈能伸,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东方信必然会对我动手,只是我没有想到他动手的速度会那么快,手段会那样卑劣。”顿了顿,手握拳头,“他假借我的名义,让侯摩等人去运粮,谁知道粮库却是私人所有,侯摩等人不知内情,从私人粮库取了粮食,立刻就被东方信早就埋伏的兵士抓了起来,污蔑他们是抢夺百姓的粮食……嘿嘿,这一手当真是低劣的很。”

    楚欢问道:“侯摩是你的部下?”

    “他与我一同参军。”许邵解释道:“亲如兄弟,东方信调去取粮的那些人,半数是和我一同参军,与我都是过命的交情,污蔑他们,矛头自然是指向我。”

    楚欢点头道:“据我所知,侯摩那些人被押赴刑场,差点就被处决。”

    “确实如此。”许邵叹道:“楚督,如果换做是你,会眼睁睁地看着侯摩他们被冤枉致死?”

    “我会走上和你同样的道路。”楚欢没有犹豫,只是轻叹一声。

    许邵眼眸子里带着笑意,“所以我点齐了身边的五百弟兄,前去劫法场。”

    “这五百骑兵,当然不是普通的骑兵。”楚欢看着许邵的眼眸子,“他们在战场上的战斗力,确实让我叹为观止。”

    “楚督当然知道风寒笑风将军的十三太保。”许邵缓缓道:“十三太保,名动天下,那是风将军身边的重器,也是风将军最为信赖的亲卫。”

    …

    ps:红票加收藏。

第一一零九章 铁血虎翼骑

    三更求票!

    …

    楚欢点了点头,道:“十三太保的名字,我想很少人会不知道,他们对风将军,确实是忠心无二。”

    许邵道:“十三太保是风将军的亲卫,名动四方,风将军身为四大上将军之一,身边有这样的亲卫,自然是理所当然,而其他三位上将军,自然也同样有亲卫军!”

    楚欢“哦”了一声,许邵已经道:“辽东赤练电将军,身边有辽东十八骏,雷孤横将军,身边是五百惊雷骑,而余将军身边,就是五百虎翼骑!”

    “虎翼骑?”

    “正是!”许邵眼眸子里显出骄傲之色,“虎翼骑是跟随余将军出生入死的近卫骑兵,他们始终都随在老将军的身侧,护卫老将军的安危,虽然前赴后继,虎翼骑死了很多人,但是每当有人战死,就会有新的勇士进入,虎翼骑始终不曾消逝。”

    楚欢明白过来,叹道:“原来这支骑兵,是老将军的近卫骑兵,难怪如此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他们不愧是战场上的利器……老将军是沙场猛虎,有这只骑兵队,当真是如虎添翼,虎翼骑,名副其实!”

    许邵眼眸子里带着笑意,“虎翼骑的训练,老将军都是亲自过问,纪律森严,我便是出自虎翼骑,在老将军的提拔下,最后将虎翼骑的统领之权交给了我。”

    “能够让老将军将近卫骑兵的统领权交给你,老将军对你自然是十分信任。”

    许邵抚摸着手中的战刀,缓缓道:“这把刀,称为镇虎刀,很少人知道这把刀的来由,但是虎翼骑的勇士们都很清楚,这是老将军组建虎翼骑的时候,送给第一任虎翼骑统领的宝刀,这把宝刀由老将军亲自送给每一位新的统领,自建立虎翼骑至今,虎翼骑已经有六位统领,在我之前的五位统领,有四位是战死在沙场之上,另一位是因伤势发作去世……!”面具下的眼眸子,显出一种光彩:“虎翼骑的统领,从来都只会死在任上,而虎翼骑的骑兵,也只会以带着虎翼骑的荣耀战死沙场!”

    楚欢此时才明白,许邵为何会对手中的这把刀如此看重,很显然,这把刀自然是许邵上任之时,余不屈亲手赠给许邵的战刀,这把刀本身或许并不见得是什么绝世宝刀,至少与自己的血饮刀天壤之别,但是这把刀所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它已经是一种象征,忠诚与勇敢。

    六代统领,一把刀!

    楚欢虽然知道许邵是余不屈的心腹部将,但是一直不知道许邵在余不屈手底下扮演何种角色,想再回想起来,也难怪几次看到余不屈,都有许邵的身影在侧,作为亲卫骑兵统领,许邵随在余不屈身侧,保卫余不屈的安全,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四位上将军跟随瀛元东征西讨,虽然战功赫赫,却也是杀人如麻,每一个人都拥有无数的仇家,拥有自己的近卫队,那自然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将军临去之前,将虎翼骑托付在我手中。”许邵轻叹道:“老将军那时候已经十分虚弱,他留给我最后的话,只是让我能给虎翼骑的弟兄们找一个好归宿……!”说到这里,眼眸子里的神色凝重起来,余不屈的一句话,却是给了许邵一个天大的重任。

    好归宿?

    何处是好归宿?

    “你当时就是带着虎翼骑去劫刑场?”楚欢叹道:“当时你有没有想过,这或许只是东方信的一个诡计。你是平西军的副将,掣肘东方信,让他不能胡作非为,他对你当然是除之而后快,但是平西军有不少是余老将军的旧部,而且你手中握有虎翼骑,东方信不敢直接对你下手,他以侯摩为突破口,设计陷害侯摩等人,拉赴刑场,或许就是为了引你出手!”

    许邵点头道:“我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知道东方信的用心,但是就算知道又如何,难道会因为害怕东方信的陷阱,我就会龟缩不出?”淡淡一笑,平静道:“虎翼骑从来只有战死的勇士,却从没有缩头的乌龟!”

    “我想也是如此。”楚欢微笑道:“东方信或许也知道你的性情,知道你一定会救,所以才会设下这个陷阱。”

    “他确实设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