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遇重生-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哪知道这还是她蝴蝶翅膀扇动的缘故,她瞧不起人家,让人家气不过,选了王府那门亲事呢?
就在丁丽萍唏嘘的时候,闻百翎倒不由对那个仁郡王妃挺感兴趣的。
订了那样一个晋升规矩,估计各个小妾之间也斗的硝烟弥漫吧,毕竟上一级有人死了,下面的人就可以晋升了啊,于是谁不想上面的人死呢。
小妾们斗成了一团,她就稳坐钓鱼台,看着她们闹,看谁死了,再做好人晋升下面的人,谁不喜欢啊。
她呢,这么些年,没人对她下得了手,将她整下去,换个继妃上来,而且府里也没传出孩子出事,显然,她手段极端了得,让众人斗归斗,没斗到她,且没影响子嗣——估计一开始有人搞子嗣,被收拾的很了,于是众人的目标便转向了同行,谁让斗倒了同行,仁郡王妃从来不管呢,于是众人看搞子嗣的直接整死了,搞同行的什么事都没有,自然聪明地转向斗同行了——倒是有子就能晋升的规矩,让王府众小妾拼命怀孕,以致子嗣成群,为她在京中博得了贤妇的名声。
这女人会收拾小妾,但从不影响子嗣看,又有一定的良知底线,闻百翎看了,可不对她感兴趣么?
嫁了个好美色的丈夫——其实不光仁郡王,各王府整天没事做,都有搜罗美女充实后院的兴趣——能控制的这样好,已经很厉害了。
所以在众人看闻三娘当了庶妃高兴的时候,闻百翎却有些担心,她会不会是下一个宅斗的牺牲品。
其实眼下就有一个牺牲品了——正是想方设法进了仁郡王府的闻七娘。
闻七娘没经过正当途径,规规矩矩地纳进去的,却是像她姨娘那样,先勾搭成奸才进去的,自然不讨全府人喜欢,这会儿已传出消息来,说是她犯了什么错,关了禁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出来呢,这便合了闻百翎的猜测了,果然那王妃不是好相与的,闻七娘自以为得计,有了好前程,却不知道是作死到人家手上去了。
既然二房送了请帖,闻百翎等侯府的人便过去吃了顿饭。
他们吃的酒席,是二房安排的家宴,就是说这一天在一起吃饭的,都是自家人。
因是自家人,倒也不忌讳,所以刘氏也被邀请去了,当然,丁丽萍是谢绝参加了,她那丑事,外面的人越描越绘声绘色,有够恶心的,谁还招她上门做客啊,好像脏东西一般,生怕被沾上了呢。
“七丫头被关了禁闭,你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一去,闻大夫人便问出了在场不少人想知道的问题。
说实话,闻大夫人也不是多喜欢闻七娘母女。
想当初,闻七娘的生母白姨娘,可勾搭过她丈夫的,只是不巧,她丈夫那时刚好生病,她便借着这个,将她丈夫跟白氏严严实实地隔开了,让白氏没机会下手,最后不情不愿地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闻三老爷,最后成了闻三老爷的妾室,并最终让闻三夫人天天被她添堵。
要不是老天眷顾,让她丈夫生了场时机正好的病,那这会儿被膈应的就是她了。
所以虽然白姨娘不是她丈夫的小妾,但因有那么一段往事,她对白姨娘殊无好感,当然连带的,恨屋及乌,也不喜闻七娘,所以这会儿听说闻七娘勾搭了仁郡王,成功进了王府,不几日就打进了“冷宫”,就有点幸灾乐祸了。
第一三四章 关禁闭的原因
要是闻大夫人知道,上一世,闻七娘勾引了她女儿的丈夫,并成功了,估计这会儿会更幸灾乐祸的。毕竟任谁一想到做娘的勾引自己的丈夫,做女儿的勾引自己女儿的丈夫,都会暴怒的,再看看她倒霉了,要不幸灾乐祸是假的。
不光闻大夫人幸灾乐祸,这在场的几个太太,除了刘氏,都高兴。
闻二夫人高兴就不用说了,那个踩着她女儿进府的贱货能关禁闭,她能不高兴吗?
闻三夫人知道白姨娘那个贱人的女儿倒霉了,自然也高兴的。
至于刘氏,不是说不高兴,而是这事跟她搭不上什么边,闻七娘倒霉与否跟她没关系,所以她就无所谓高兴与不高兴了。
这时听闻大夫人询问,闻三夫人由于高兴,便主动相告,道:“据我们打听到的消息是,王妃召她过去侍候,她在王妃和王爷跟前失仪,十分没规矩,王妃和王爷都不高兴,就罚了她,说要关她三个月禁闭,三个月后看她规矩如何再说。”
闻三夫人这样说其实已经很轻描淡写了。
据闻二夫人打听到的消息是:仁郡王这天歇在王妃处,两人正要安寝,然后侍候闻七娘的宫女就来报称,说闻七娘身体不舒服,想王爷了。
——这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吐下槽了,身体不舒服了,不去请大夫,却去请王爷,王爷又不是大夫,去了你就能好?
闻七娘装病跟大妇争宠这一招其实是跟她姨娘学的,她姨娘当初三五不时就装个病,像朵小白花般柔弱,楚楚可怜的模样引得闻三老爷心疼不已,怜惜心大起,天天陪伴在身边照顾她,将闻三夫人丢到了十万八千里外。
她觉得这方法不错,也借用了过来。想把王爷从王妃那儿夺过来,让自己成宠妾。
但她也不看看王府情况可跟她们三房的情况一样,所以就在众人看她一来就敢跟王妃叫板的笑话中悲剧了。
却说当时闻七娘装病,可惜仁郡王妃可不吃这一套。
仁郡王妃没阻止仁郡王去陪她。她很聪明,知道有些时候,当男人想干什么事时,越阻止就越会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所以她没阻止仁郡王过去,只是,她也跟着去了,还带了王府良医所的太医给闻七娘诊治。
闻七娘一来是真没病,二来良医所的太医也是仁郡王妃的人,自然不会帮闻七娘撒谎。所以当场拆穿,太医说她没病,是装的。
仁郡王爷虽然好色,但不像闻三老爷,是那种没见过多少美人的人。所以一见白姨娘就掉了魂,人家王爷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所以对闻七娘,可没闻三老爷对白姨娘那么上心,这时再听太医说闻七娘装病,自觉被她打了脸,自然也就不维护她了。当下便不高兴了,不用王妃出面,他自己就说,这新人不懂规矩,先关三个月,好好学学规矩。懂事了再放出来——至于不懂事大概就不会放出来了,而什么叫懂事,什么叫不懂事,这里面学问可就大了。
看,同样是装病。闻三夫人被白姨娘搞的灰头土脸,仁郡王妃则棒打七寸,直接在仁郡王爷面前揭穿了闻七娘装病的事,让仁郡王爷没像闻三老爷那样,觉得闻七娘楚楚可怜,然后如她所愿地照顾她,反而是亲自将她关了禁闭,两人一对比,足见仁郡王妃厉害多了。
以后闻七娘要能出来,除非改了那德性,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要不然以后还有她关禁闭甚至送进冷宫的时候。
当下众人听了闻三夫人的话,闻大夫人便笑道:“要说咱们家里几个姑娘,还都是挺规矩的,也就除了她,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这样没规没矩的,去人家周岁宴就能干出那样事的丫头,一看就知道不是规矩的,这会儿在王爷王妃跟前失礼被关,也是可以想的到的。”
闻三夫人听闻大夫人说,闻七娘那样不规矩,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就知道她在影射闻七娘的生母白姨娘,于是当下便笑道:“那丫头关了禁闭,送信回来,让我们找二嫂递个信给三丫头,让三丫头帮她在王妃和王爷跟前求求情,放她出来。这不,这几天她姨娘就在跟我们老爷哭这个事呢,我估计啊,我们老爷这会儿只怕在跟二伯哥说这个事,稍晚二嫂要听二伯哥说了,可别怪我们老爷行事不当,他那人眼里只有白姨娘,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闻二夫人听了她的话,惊讶道:“七丫头倒还有脸,也不想想我们家丫头被她害成什么样了,快成王府笑柄了,这会儿犯了错,还有脸找我们家丫头帮忙,也不看看她做的那些事。”
闻三娘虽是庶女,但到底是二房的人,被外人打了脸,闻二夫人自然同仇敌忾。
“可不是,我倒是想劝老爷不要说呢,但他被白姨娘说动了,我也劝不了。”闻三夫人无奈地道。
闻二夫人听了不由冷笑了声,道:“还敢把主意打到我们头上,让她们娘俩趁早死了那个心!”
闻二夫人的话,闻三夫人爱听,当下笑道:“二嫂也别生气,他们啊,在我们家里得意惯了,还以为在外面也一样,别人都是围着他们转的,让别人做什么,别人就会做什么呢。”
之后闻二夫人果然没帮忙,闻七娘显然要在关禁闭中过年了。
这个年过的不开心的,除了闻七娘,还有闻三娘前未婚夫、平城侯府的钱四郎。
两三年过去,钱四郎自然也成亲了的。
娶的是国子监博士杨大老爷家的嫡女,杨二娘。
这个杨家,正是闻姑妈所嫁的那个杨家。
只不过这个杨二娘,是老大家嫡出的闺女罢了。
当初说杨三娘前面两个姐姐,被杨家那些规矩祸害了,天天关在家里,没出去赴宴作客过,导致各家夫人不知道杨家姑娘情况,不敢贸然提亲,于是越留越大,怕再留下去嫁不了人了,没办法,才让钱四郎捡了个便宜,一个庶子,也娶了个五品官家的嫡女,这也是杨三娘觉得前面两个姐姐嫁的都不好的缘故,一个嫁了个比自己小八岁还不碰自己的,一个嫁了个没落侯府庶出的庶出,自然都不算好。
当初娶到了这样一个姑娘,钱四郎那还是相当得意的,觉得自己娶了五品官家的嫡女,狠狠地抽了那些嘲笑他退了闻三娘亲事结果人家越混越好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且人家爷爷还是三品工部侍郎呢,可比闻三娘那没出息的爹强一百倍一千倍了。
而且,有一位在国子监的岳父,受他指点,明年秋闱,中举肯定不成问题,就算以后难中进士,便是靠着中举,有岳家助力,将来做个五品官也完全不在话下,到时可不要比闻三娘所得的六品敕命地位高多了,觉得这样人家就不会笑他放弃闻三娘错了。
所以就算杨家一贯清廉,所以杨二娘虽是三品侍郎嫡孙女,依然没多少嫁妆,他也不嫌弃了,毕竟有这样的爹和爷爷,含金量可高了,不是那点嫁妆可比的。
他娶了杨二娘这样一个媳妇,本来在府里是得意了几天。
结果呢,结果呢!
闻三娘她竟然还能晋级,成四品庶妃!
这样还让他怎么努力?除非他中进士,才能做的了四品以上的官,要不然只考中举人,能做五品官就顶了天了,想做五品以上,想都别想。
而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进士,所以一想到将来会比闻三娘矮一头,让人继续嘲笑,他的心情能好的起来吗?所以一听这消息,再加上府里有些看不惯他的人的闲言碎语,让钱四郎自然过年心情不佳,暗道真是倒了血霉了,本以为娶了杨二娘能过个好年,结果闻三娘这个贱人,过年还能传来好消息,让他连个年都过不好,真tmd气死人。
不提钱四郎在那边听到闻三娘喜晋升的消息气的吐血,却说不几日便是过年,过了年,闻百翎就是十五岁了,是到了得马上订亲的年纪了。
于是闻老夫人便将闻百翎找了过去,问道:“宗世子是怎么跟你说的,要有机会咱们就等等,要不然该给你找门亲事了。”
其实按这个时代的规矩,这话她不该问,因为一问,如果有外人知道了,不免说闻百翎与宗俊卿有私订终身的嫌疑,而只要不问,宗俊卿与闻百翎没私下接触过,就算不得私会外男,有碍礼法,但宗俊卿的态度又实在不能不顾及,所以闻老夫人左思右想之下,便挥退了众人,还是找闻百翎私下问了这个不该问的话。
要不是怕贸然给闻百翎订亲,宗俊卿会生气,她早让人给闻百翎订亲了,毕竟闻五娘几人年纪差不多,得先把闻百翎订下来,然后也好给其他人找亲事,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总不好闻四娘还没订亲,就先给闻五娘等人寻亲事吧。
只因考虑到宗俊卿,所以闻老夫人这会儿才将闻百翎找过来探探口风。
ps:
谢谢雨丝弥漫亲送的礼物~~谢谢大家的粉红票、订阅、推荐和收藏~~晚八点还有一更~~
第一三五章 二月请婚
眼下闻老夫人不让刘氏为四房待客,省的让她出去别人一想到她是丁丽萍的母亲,又重新想起了当日丑事,让人一直记着闻府那破事,既然闻老夫人不让刘氏与各家夫人打交道,这给姑娘们寻摸亲事的事,自然就做不了了,所以闻百翎的亲事暂时是由她负责的,这时她会问这个也很正常。
闻百翎听了闻老夫人的询问,她也知道事情轻重,知道一旦说了什么肯定的话,不免有私订终身的嫌疑,这个时代礼法严明,她可不能说这种落人口实的话,所以本打算装作不知道,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只要不回答,那她又没跟宗俊卿私下交往,就没事,但考虑到宗俊卿那天情真意切的话,闻百翎想了想,决定暂时相信他的诚意,于是不由装作害羞的样子低下了头,小声道:“快过年了,要不等过完年再说这些事?”
闻百翎是个聪明的人,自然不想承认宗俊卿跟她说了什么,落下私订终身的话柄,但又不能真的否认了,让闻老夫人着刘氏或闻大夫人给她订门亲事,所以便这样含糊地说了。
闻老夫人一开始没明白闻百翎的话,等看闻百翎似乎坚决要求过完年再说,方明白她这话的言下之意,明白宗俊卿肯定是说了过完年会有什么行动之类的话,心中暗道这个孙女,倒是精明的很,说话行事滴水不漏,一点把柄不落,一边心中这样想着一边道:“成,就等一段时间吧,不过最迟不能迟过二月底,要不然你年纪太大,要不好嫁人了。”
她虽不怎么喜欢这个孙女,但如果她有福气,能嫁到镇国公府,她自然也乐见其成。不会搞什么破坏的,毕竟,就算不考虑闻百翎,也得考虑宗俊卿。那世子聪明的很,也不是那种可以任她随便换人的人啊,她要想搞什么妖蛾子,惹恼了人家,给闻家带来什么祸事,以后到了地下,还怎么向闻家列祖列宗交代,所以闻老夫人在这件事上,是顺其自然的态度,并未过多干涉。
闻百翎点点头。道:“好。孙儿听祖母的。”
闻百翎也的确只会等宗俊卿到过完年,原因很简单,她这会儿等,是相信宗俊卿的诚意,如果宗俊卿到时没来提亲。那就是失信,而她已十五岁了,没时间等了,总不能人家失信了,还一直等下去吧,那不可能,肯定要寻门亲事结婚了。
不几日便到了年下。府里发了衣服首饰、月钱、过年红包等,由于刘氏已倒,再不敢吸众人的钱了,闻百翎这几个月倒是攒下了点零花钱,没再像以前坐吃山空,有时还要卖母亲留给自己没收进空间里的那些东西度日了。
春分看了不免高兴。道:“小姐,钱能存下来了,真是太好了。等开春了,天气暖和起来了,您就可以多做几套漂亮衣服。再打点首饰了,先太太过世了,没人给您打首饰做衣服,您自己就给自己弄点吧,可不能亏待了自己。”
闻百翎听了,便笑道:“好。”
府里虽会发衣服首饰,最近由于她在府中地位微妙的变化,导致东西档次上去了,但到底不是自己张罗的,发的衣服首饰有时不合自己口味,所以自己让人按自己的口味做做也好。
闻百翎这边高兴,丁丽萍那边就非常不快活了。
自从上次失手后,她再想弄死闻八郎实在是太难了,因为一点都找不到机会,她娘整天将弟弟带在身边,自己有事不能带的时候,也让许多人看着,让她毫无下手的机会——刘氏既然知道她有可能是凶手,本就加强了防范的她,自然更加防范了,让丁丽萍哪还有下手的机会。
眼看着这年就来了,她依然没能除掉弟弟,而过了年,她就要去刘府了,更难有机会了,也难怪她不快活了,别人过年开开心心的,她过年唉声叹气的,别人只当她是过了年就要去做人小妾心情不好,哪知道她是愁不能除掉弟弟呢。
当然,她送消息给小高氏,让小高氏赶紧给宗俊卿订亲,免得宗俊卿娶了闻百翎,由于到目前为止,也没听宗俊卿订了亲,让不想看到宗俊卿再一次娶闻百翎的丁丽萍,也又急又愁。
总而言之,不开心的事太多,让丁丽萍没过个好年。
与丁丽萍一样心情不好没过个好年的还有高三娘。
自从仁郡王府没得手后,由于年关了,闻百翎不经常出来,她又没那么长的手,能伸得进闻家,所以想毁了闻百翎的清白这事就一直没成功过。
而让汪贵妃帮忙的事也没个动静。
几方面都不是让人满意的答案,也难怪高三娘也没过个好年了。
而高兴的却有宗俊卿。
他已跟父亲说了跟闻百翎的事,镇国公在调查后发现闻百翎品行还行,便同意等过了正月,为他向圣上请旨赐婚。
而因镇国公没跟小高氏说——一来是镇国公觉得没必要说,二来他儿子也是这样要求他的——小高氏还不知道宗俊卿马上就会赐婚了,还在忙着张罗名单,想在正月里借着走亲访友,给宗俊卿不声不响地安排几次相亲的事,她好从中得点门票费呢。
她现在学乖了,不再请清一色的皇商女或由商贾转官途人家的千金,那样宗俊卿一眼就看出来了,然后不愿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而是在有一定地位人家的千金里,插一些这样的人,这样相信宗俊卿就不会觉得异样了,也感觉不到了,那样她就能赚钱了,虽然人数少了些,赚的也会少,但至少,比一点都赚不到总要好些。
她可不知道宗俊卿绝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哪怕她在来客里插一个这样的人他也查的出来,只自以为是地安排着。
宗俊卿听说了她的动向,心中冷笑,想着先等她收了钱,到时办不了事,被人背地里骂好了,她这种事多干几回,在外的名声就要臭掉了——上次他中举,小高氏就擅自作主地收了别人的进门费,安排了场相亲宴,因宗俊卿没接受,最后她不得不取消了,当然钱到了她手里,她自然也不会再还给别人,于是外面就已经说她收了钱不办事了,这会儿要再这样搞几次,名声绝对会臭掉的。
小高氏哪知道她的诡计别人全都知道,当下还得意洋洋地在宗俊卿跟前做死呢。
像往年一样,新年里各家也走动,这天二房三房都过来拜年,大家便坐在一起叙话。
众人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闻七娘。
闻二夫人道:“你们不知道,不是那次我们府上设宴,三弟帮白姨娘带话,让我们家帮忙吗?我们家没帮,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闻大奶奶识趣地捧哏好听八卦。
闻二夫人一脸嫌弃地道:“那白姨娘还真有本事,过了两天,便撺掇着三弟带她来我们家,她想跟我面谈,说是为她女儿当时做的事赔罪,其实还不是打着这借口,先赔罪后让我们帮忙,主要目的还是想找我们帮忙,我能不知道她的小九九?她女儿做出了那样的事,还想让我们帮忙,简直是笑话,所以我门都没让她进,后来听说她又骚扰三丫头她姨娘,趁许氏逛街时,拦了她求帮忙,让她送封信给三娘,想着许姨娘是三娘的亲生母亲,她要愿意写信的话,三娘肯定会帮的。”
“那后来呢?”闻大夫人稀奇地道。
“七丫头做了那样的事,许姨娘对那姑娘厌恶的不得了,怎么会帮她,自然没同意,可把她委屈的哟,好像我们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似的,站在三弟跟前直抹眼泪。”闻二夫人道。
闻三夫人叹着气补充后续,道:“可不是这样,把我们老爷心疼的哟,回来我们老爷还发火了呢,说你们家不厚道,说什么一家人,同气连枝,怎么能这么过分,都不帮一下,只是到底不敢到你们家闹,所以你不知道,让我看了真是觉得既可气又可笑。”
闻二夫人数落她,道:“这事你也不好,你就由着那女人笼着老三,在你跟前摆威风?”
闻三夫人暗道,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下便道:“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们家老爷喜欢她,她说什么我们老爷都信,我要说上两句,就被老爷当成我想对白氏不利,说我不贤良,我能怎么办?”
她幸好有两个儿子傍身,要不然还不知道会被欺负成什么样呢。
“那你可以跟仁郡王妃学学嘛,你看看七丫头跟她姨娘学,结果人家仁郡王妃是怎么处理的,七丫头根本就没掀起什么风浪,就被关了起来。”闻二夫人道。
“我哪有那个本事跟王妃比呢?再说了,王爷也比我们老爷明理啊,我学了也没用的。”闻三夫人无奈地道。
“男人无非就是好色,要真不行,你送个绝色给老三,看看能不能夺宠,毕竟白氏好歹也有三十多岁了,再漂亮年纪搁在那儿,对男人的吸引力也有限了,我就不信,看到了更好的,你们老爷还会喜欢她。”闻二夫人继续出主意,道。
第一三六章 雅意作死
听了闻二夫人的主意,闻三夫人道:“我倒是想送呢,但要比白姨娘还漂亮的话,没个几千两,哪里拿的下来?我哪来那么多钱买啊,而那些千儿八百的,估计不是白姨娘对手啊。”
这个她还真考虑过,只是她没钱啊,送不起绝色的,能怎么办?
再说了,她也怕送走了狼,迎来了虎,白姨娘虽恶心,但好歹只有一个女儿,现在又三十多岁了,估计也生不了孩子了,对她威胁不大,要进来个新人,既漂亮还生了儿子又得宠,那才要完蛋了呢,别说什么自己买的人,有卖身契在手上,想怎么拿捏人家就可以怎么拿捏,那是废话,因为如果闻三老爷喜欢的话,就算有卖身契在手上,难道她还敢把人卖了不成?真要卖了,闻三老爷不找自己拼命才怪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闻二夫人也只能无奈了,毕竟她总不可能帮闻三夫人买个绝色美人,让她送给闻三老爷吧?于是一时就没了言语。
等出了元宵,京中各家一般自家亲戚已宴请的差不多了,便开始宴请一些相熟的朋友。
镇国公府也不例外,这天就接了各家夫人来喝年酒。
闻府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闻五娘、闻六娘一听要去镇国公府,自然高兴的很,虽知道宗俊卿中意的是闻百翎,但万一还有机会呢?那可是说不一定的事。
去闻二夫人家,刘氏还捞到了去的机会,但那因为是家宴,所以邀请她去了,这会儿去镇国公府,闻大夫人就没带她去了,毕竟她那样一个臭名声,她可不想带她过去,让人指指点点。
于是这次去镇国公府。长辈的便只有闻大夫人一人,其他的就是闻百翎等小姑娘了,闻老夫人照例没去,想等外面彻底没闻家的流言了再出去晃。免得被人指指点点,受不了。
大人们聊天,闻百翎等小姑娘,自然又可以出去逛了。
闻五娘、闻六娘两人想着宗俊卿可能又会找闻百翎,便紧紧跟着她不放,以为这样就有机会跟宗俊卿搭上关系。
闻百翎无奈何,只得带着这两个尾巴,反正她知道,宗俊卿要想见她,不想见闻五娘、闻六娘两人。不过一句话的事,她们跟着也没用的。
正走着呢,在个较偏僻的地方碰到有人说话。
说话的是个衣着鲜丽的年轻女子,正不耐烦地训着个衣着较朴素的年轻妇人,道:“怎么又来了。都说了没事少来!”
闻百翎认出来,那是宗俊卿的大丫环之一,雅意,上次来镇国公府,宗俊卿找她时,就是派这个大丫环叫的自己。
不过宗俊卿似乎不是很待见他这个大丫环,因为除了那次喊人在她跟前晃了下。其他时候,闻百翎跟宗俊卿呆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短了,都没发现过这个丫环的身影,作为一个大丫环,照理说出现在主子身边的时间很多的,但一直没怎么看到人。除了不太待见,闻百翎想不出其他理由,总不可能是宗俊卿跟她有什么关系,怕自己见了她,戳穿了他先前洁身自好的谎言。她知道不会是这个原因,因为她已经听别人说了,那雅意虽漂亮,但的的确确只是宗俊卿的丫环,跟他没其他关系,并不是通房,再加上宗俊卿自己也说过他洁身自好的话,所以应该不是为了避讳,让自己不见她,而是宗俊卿真的不太喜欢她,所以平常很少使唤她,将她闲置了。
——闻百翎分析的不错,宗俊卿对雅意的确不很待见,再加上知道她不安好心,所以不想让她出现在闻百翎跟前,免得污了她的眼。
这时就听那年轻妇人陪着笑脸,道:“家里想送你侄子去学堂读书,也好有个出息,将来也是姑娘的依靠,因要一笔钱,所以才想找姑娘借点钱,等家里宽裕了,就还给姑娘。”
这人却是雅意的嫂子,她倒不敢说直接找雅意要钱用,毕竟雅意可是世子爷跟前得力的,她要敢一直吸她的血贴补她儿子,雅意以后直接不见她,她可要失掉这样一个大靠山了,所以只敢说借。
“你们的花销也未免太大了,今儿来说要盖房子,明儿说要娶亲,现在又说要读书,我不过是个奴婢,一个月才多少月钱,哪有那么多的钱给你们使,说是借,几时还回来过?!”
她嫂子听了抱怨,不由脸上一僵,知道自己这会儿不能得罪她,忙继续陪笑道:“我知道姑娘在这儿也辛苦,只是家里实在是没钱,要是有钱,断断不会向姑娘伸手的。”
雅意听她嫂子说侄子要去读书,想着自己连世子的床都没爬上,儿子更是不知道在何年何月,儿子暂时靠不了,只能靠娘家,所以虽抱怨了好一顿,但还是给了她嫂子几两银子,暗道等自己爬上了世子的床,有了儿子,不用靠他们了,便一文钱也不与他们了,因为她知道她嫂子说的是假话,什么家里没钱,分明是伸手惯了,再也不想像自己被卖之前那样辛苦劳作了,只等着自己给他们钱用,这样的亲人,等她发达了,根本没联系的必要。
——其实雅意想错了,就她那样的家人,她还以为这会儿接济了,等落魄了对方会对她好吗?人品好的家人,还可以接济接济,这种有钱就是娘、没钱就把她卖了的家人,她也敢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这不是脑子不好吗?等她落魄了,别说把她当娘了,估计会把她再卖掉赚钱的,这会儿给他们钱,指望当年卖了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