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候畿内就更加需要熟悉情况的人来负责,而已经在京都所司代任上十几年的他,肯定就是最好的人选。

    平心而论,他现在并不是一定想要去死,只是因为之前对形势灰心绝望,又害怕幕府追责,所以不得已做出了要给姬路城殉身的决定,但是现在听到了这样的消息,又是合情合理的理由,所以他也慢慢地改变了意志。

    “老中大人的恩德,我……我永世不忘。”沉吟了许久之后,他终于满怀感激地说。

    “大人肯这么想就最好了。”高木清微微笑了起来,“好了,大人,虽说老中大人允许大人撤退,但是我们也不能说退就退,要抵抗到最后一刻,让汉寇流更多的血我们才能撤退,这样大人也好跟江户交代。大人,你觉得现在如果我们用尽全力的话,还能够抵抗多久?”

    板仓重宗一时失语,又昂起头来看着远方烟雾弥漫的景象。

    “如果继续拼命抵抗的话,我大概还能再支撑三五天。”片刻之后,他低声说,“过了这段时间,我也没有把握再能够全身而退了。”

    如果要撤退,就必须留下断后的部队拖延敌军,给自己争取撤退的时间和空间,不然的话很明显会被敌军追击至死,板仓重宗说自己还能再支撑几天,已经是十分危险了。

    “那好,大人,你就再努力一下,在支撑三天,三天之后大家一起后撤,回到京都再重新组织军队和汉寇再战。”高木清马上回答,“这三天里面,还请大人和部下继续奋勇拼杀,多杀一个汉寇也是好事……”

    事到如今,他也看清了形势,觉得大汉一路进军甚至打到京都也并非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驱逐汉寇无异于痴人说梦,现在的目标只能是尽全力消耗汉寇的兵力,让他们慢慢失血,最后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到时候再来和汉寇和谈——虽然那时候条件一定还会十分苛刻,但是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完全无法接受了。

    “那好……我们就按这个方略来办吧,我先整顿下军队,抵抗汉寇新一轮的进攻……顺便做好撤退的准备。”板仓重宗也松了口气,表情也比刚才有了些生气。

    毫无疑问,在现在的情势下,如果撤退他也只能带走一小部分人,大部分守军已经散落在了城池当中的各个角落,他没有时间去收拢,也需要留下他们拖住汉寇方便自己这些人撤退。

    部队损失倒是没有关系,京都现在还留存有不少他召集的各地藩军和幕府军队,关东也一直源源不断地派人过来增援京都,这里的军队就算大部分损失掉,他在那里也可以很快集结起一支大军继续和汉寇抗衡。

    “大人,那就赶紧去准备吧,莫要贻误时机!”高木清微微叹了口气。“如果老中大人预料不差的话,现在近畿之内一定会有不少乱贼蠢蠢欲动,还请大人早日返回,以免畿内生乱。”

    “我绝不会辜负老中大人……”

    就在板仓重宗还在高木清商量的时候,已经因为炮轰结束而寂静下来的内城突然又出现了一阵骚动,骚动的声响很大,以至于传到了天守阁当中。

    是汉寇军队已经杀过来了吗?两个人都心里一寒,接着他们马上来到窗口边观察情势。

    然而,眼前的一切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骚动并非来自于两军的交战区,而是来自于守军占领区的深处,虽然视线十分模糊,但是他们分明看见,是有一群人从驻守的房屋和据点当中跑了出来,而且是向后方的城门跑了过去。

    有一支城内的部队逃跑了!这个事实让他们两个人都大为震动。

    “本多政朝!这个混蛋!”板仓重宗很快就回过了神来,然后直接大骂了出来。

    很明显,逃跑的人应该是姬路藩的藩主本多政朝和他的亲信藩臣们。

    在开战之前,他就已经心胆俱丧想要逃跑,结果被板仓重宗强行留了下来,没想到他居然还没有死心,既然带着一小部分藩军直接逃跑。

    这种背叛了家名和幕府恩义的行为,自然让板仓重宗恨得咬牙切齿,以至于不顾风度地大骂了起来。

    不过高木清倒是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大人,今天就安排撤退吧!不要再拖延了!”

    现在情势已经很明显了,原本城内就已经岌岌可危,结果现在本多政朝还带着一群人逃亡了,守军更加不足,如果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恐怕最后自己和所司代大人都没办法活着离开姬路城了。

    “我一定要禀告将军大人,一定要让这个无耻之徒死无葬身之地!”板仓重宗又是一声大骂,然后转身就离开了大天守阁。

    姬路城,已经守不住了。(未完待续。)

第1669章 大势已去了

    在本多政朝带着自己的一批藩臣和藩军逃离之后,板仓重宗和高木清等人对姬路城的形势终于绝望,他们知道姬路城在这样的情势下已经守不住了,甚至都无法再多拖延时间,所以他们很快就在当天晚上选择了逃离。

    因为事情仓促,所以板仓重宗只带着一群自己的亲卫去部队撤走,根本就没有去通知其他部队自己撤离的消息,就这样直接逃出了城——他也有意让这些留下来的人继续抵抗汉寇,给他们拖延出顺利撤离的时间来。

    但是主将逃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城内,也让城内守军原本就已经大受打击的士气更加跌落到谷底。板仓重宗逃出城之后,他很快就把城外剩下的幕府军都带走了,城内也再也没有了增援。

    而就在这个时候,攻城军队新一轮的打击也重新开始了,在炮火的帮助下,他们发动了精心准备的总攻,而且这次由立花宗茂亲自来负责指挥,势要让

    在这种愈发绝望的形势下,城内的守军除了极少部分的死硬分子之外,大多数再也没有了抵抗的意志,要么溃退要么要么干脆选择了投降,而且这些死硬分子很快就被消灭殆尽了。

    如同板仓重宗所预料的那样,姬路城内的抵抗很快就被全部平息,而随着最后一支抵抗部队的消灭,姬路城就整个落入到了大汉军队的手中。如果不是因为他提前逃跑的话,恐怕他和高木清都逃不了了。

    在最后的零星抵抗被解决的了之后,立花宗茂往城外的周璞发布了捷报,也让全军陷入了一片欢腾。这些天来,因为攻城军队的巨大伤亡,城外一次次地调兵入城增援,也给整个大军带来了莫名的心理压力,生怕轮到自己被调入城中,成为某个不起眼角落的遗尸。

    不过不是有督战队督战、以及大汉的大炮助阵的话,恐怕在之前这支大军就已经支撑不住了。现在得知到姬路城终于整个陷落的消息,大家自然是一片欢腾。

    周璞的兴奋也并不亚于他们,这些天来,他也一直都在为这座城而烦恼,虽然伤亡的人都是他眼里的炮灰,但是炮火受到了这么大的损失还是让他有些心疼,好在他强行压制住了军中的动摇,坚定不移地不停派兵增援,终于将这座城给压了下来了。

    这是他自从从毛利家的领地北上进攻以来,所碰到的最为激烈的一战,也是他真正体会到战阵之惨烈的一战。之前一路进兵顺利,让他起了轻慢之心,等到了现在亲眼见证过之后,才知道战争是这样残酷

    为了表彰立花宗茂的功劳,他亲自下令给予那些奋勇攻城的勇士们以嘉奖,尤其是最后率军一锤定音,最后拿下了姬路城的立花宗茂。

    在给立花宗茂等人嘉奖的同时,他也带着自己部下的部将们踏入到了姬路城当中。

    一路上姬路城的破坏让他看得触目惊心,而遍地密布的尸堆更加让他看得有些不忍卒读,不过现在身为一军的主帅,他必须给其他人一个表率,所以他将心中的不适都掩饰了下来,下了一道道命令,督促城内的军队休整,同时开始收敛遗尸,清理战争的痕迹。

    在立花宗茂等人的带领下,他来到了城内的大天守阁当中——这里也正是之前板仓重宗指挥部下作战的地方。

    之前在大战的时候,因为炮火和浓烟的缘故,姬路城的上空一直都弥漫着黑色的烟尘,现在虽然渐渐淡去,但是登高望远的时候仍旧看得有些模糊,不过周璞现在倒也没有心思去凭窗感叹,他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板仓重宗,之前就是在这里发号施令的吗?”看着天守阁当中的器物陈设,周璞微微皱了皱眉头,“看来这些时间他很焦虑啊,东西都这么凌乱。”

    “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抗天兵,让这么多人死于兵事当中,死有余辜。”二条康道恨恨地说,“可恨让他跑了,不然的话若是落到了我们的手里,绝对饶不了他的性命!”

    “就算他跑了,我们也可以去追击,看看能不能把他们截住。”这时候,立花宗茂突然说,“他们现在是仓促逃亡,速度一定不快,而且人心惶惶,只要能够截住他们,那就肯定可以打垮他们!”

    “追击?”一听到立花宗茂这么说,其他将领纷纷就有些犹豫了。

    在这些天的进攻当中,他们手下的部队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剩下的人也十分疲惫,大家都有一种现在打不动了希望好好休整一下恢复的想法,立花宗茂骤然提议要追击,其他人都感到很为难。

    “兵部卿,现在我军需要休息,还是先不要追击了吧?”二条康道因为损失最大,所以首先表示了反对,“将士们现在都已经身心俱疲,需要一些时日恢复。”

    “我们身心俱疲,他们肯定就更加身心俱疲,他们刚刚惨败,现在是仓皇逃窜的时候,他们比我们更加脆弱!”立花宗茂却没有改变自己的意见,“现在正是我们追击他们的最好时候,只要我们不停地跟在后面进攻,他们一定会经受不住打击,就算活捉不到板仓重宗,至少也可以让他剩下的部队全部溃散,大人,请不要延误时机!”

    这时候他已经直接向周璞请求了。

    看到他如此恳切,周璞暗暗考虑了他的意见。板仓重宗等人之前已经提前两天逃离,但是两天的时间,他们肯定跑不了太远,而且他们现在是败逃之军,肯定没有了战意,如果真的能够追击到的话,那么应该能够再给敌军以沉重打击。

    另外,敌军这么仓皇逃跑,一路上的地方秩序肯定就会大乱,而这个时候,正是自己这边扩大占领区的最好时机,如果不利用这个人心动摇的时机尽快扩大战果的话,那实在太可惜了。

    随着他们离开出兵地点越远,后方供应前线的距离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如果能够在富庶的近畿地区尽快开辟大片占领区的话,肯定可以极大程度地缓解这些供应的问题。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部下的情况,二条康道所带领的部队本来大部分就是新招募的兵士,之前的攻城的时候已经付出了重大伤亡,现在已经是筋疲力尽,如果再催逼他们追击的话,恐怕真的就要崩溃了。

    既然这样,那就干脆两头兼顾吧。

    权衡之下,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好,那就按照立花将军所言吧,马上进行追击,不过……之前参与攻城的部队,除了立花将军直属的部队之外,其他的就留在城中休整,不参与到追击当中。想必现在敌军已经损失惨重,不需要我们全军追击了。立花将军……”

    他看着立花宗茂,“接下来你就负责全权率领追击军队吧,务必要尽快将近畿地区都纳入到我军的手中!”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和了解,立花宗茂已经得到了他的信任,不管从能力还是从服从度上面,立花宗茂都比其他人要强上一截,所以周璞干脆也直接选择放权,让立花宗茂尽快为自己扫荡周边地区。

    “在下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立花宗茂马上垂首领命,“在下今天晚上就出发,绝不给板仓重宗等人喘息之机。”

    “好!太好了!也幸亏有将军襄助,我们这一路才会如此顺利啊……”周璞忍不住笑了出来,“好了,现在也该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伴随着这句若有深意的话,他转头看向了二条康道,“右府大人,之前我说过,谁能够打下姬路城,将大天守阁抢入我军手中,就给谁二十万石封地……立花将军带领部下攻入到了大天守阁,为我军夺下了此城,为他加封二十万石可谓实至名归,对吧?”

    二条康道脸色有些难看,但是还是点了点头。“立花将军有勇有谋,带领部下屡立奇功,实在是朝廷之栋梁,封赏自然是不能缺的。大人所说的封地,在下定会启禀国君予以认可。另外,在下也会让朝廷给兵部卿大人追封官爵,绝不会有负于他。”

    在攻城当中,付出最大伤亡的部队是他的部下,现在最大的奖赏被立花宗茂直接抢走了,肯定有些心里不爽。

    不过封赏立花宗茂现在已经是既成事实,他也没办法改变,大汉使臣肯在封赏之前知会自己一声,走一个朝廷的名义,已经是给了他面子了。现在对他对朝廷来说,保有一个大义名分十分重要,而且立花宗茂也十分值得朝廷拉拢。

    “谢两位大人!”立花宗茂再度对他们两人致谢。虽然表面上还是一片平静,但是内心当中倒是十分欣喜。

    之前在投靠大汉使臣的时候,他已经得到了大汉使臣战后封赏五十万石领地的许诺,而现在又加封了二十万石,等于说现在他在战后将会有七十万石的领地——而且从大汉使臣之前的做派来看,只要他今后继续表现良好,那么肯定还会再次给他加封。

    也许,我在战后能够成为百万石的大名也说不定——他忽然闪过了这样的想法。

    之前他在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手下,虽然很得赏识,但是顶多也只是给了十多万石的领地而已,原本经过了那么多浮浮沉沉他已经看透了世事,也对柳河藩的领地十分满意,打算在这里终老,结果没想到,他在暮年行将就木的时候,却因为大汉派过来的使臣,居然得到了大用,甚至有可能成为整个日本最大的大名之一。

    人生之无常,立花宗茂已经痛切地领悟到了。

    而大汉使臣的慷慨封赏,也让立花宗茂产生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对方对自己的看重。

    在封赏了立花宗茂之后,周璞也在天守阁当中,开始大规模地封赏作战有用的将士。为了安抚二条康道等人的心情,他刻意地封赏了许多日本朝廷军队的将士。不过,考虑到日本朝廷对领地的苛求,他对这些将士封赏只以金银为准,并不封赏领地。

    而东乡重方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天守阁当中,接受周璞的封赏。在见到东乡重方这个老相识的时候,周璞眼睛一亮,然后抛下了其他人,径直地走到了东乡重方的面前。

    “东乡,好久不见!”他笑着朝对方打了个招呼。

    而在他如此的热情面前,东乡重方却微微有些茫然。

    之前蒙受藩主岛津忠恒的命令,他来到了这位大汉使臣的身边担任护卫,不过那时候对方可谓是身处险境朝不保夕,两个人之间也算是成为了朋友。

    可是如今一切都已经是今非昔比,他现在已经是万军的主宰,说一不二的大汉使臣,就连朝廷的公卿和各地的藩主,都必须对他毕恭毕敬俯首帖耳,他东乡重方不过是一介藩士而已,哪里又有立场和他如此亲切?

    “拜见大人!”带着这样的想法,他毕恭毕敬地躬下了身来。

    他这么郑重其事,倒是让周璞愣了一下,然后禁不住又失笑了。

    “别这么郑重!我们之前是朋友,你也帮过我那么多忙,现在你搞得这么生分,岂不是让我为难?”

    “大人……”东乡重方有些迟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好了,别这么拘谨,和当初一样对我就行了。”周璞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之前在攻城时的事迹我已经听说了,十分令我佩服,果然英雄了得,贵藩藩主没有看错人。”

    周璞的话勾起了东乡重方的回忆,那城中惨烈的一幕幕再度浮现到了他的眼前。

    当时的辛劳和牺牲,又怎么是一句“英雄了得”就可以说尽的?

    “现在你已经是我军的功臣了,你的战功一定要得到奖赏,”他还在回忆的时候,周璞已经继续开口了,“我打算让你做大名,你愿意不愿意做?”

    因为之前东乡重方尽心尽力地跟着他,如今周璞也打算重重回报一下,借着他在城内的战功,封给他一两万石领地,让他脱离萨摩藩,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名,也算是自己回馈他的方式了。

    周璞觉得作为一个武士,能够成为大名应该是一辈子的夙愿,如今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实现,他应该会很感激自己。

    然而他等了片刻之后,并没有得到东乡重方感激涕零的表示,他反而还是迷茫地睁着双眼,好像神游物外的一样。

    这怕是之前在城内连日连夜地厮杀,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吧?周璞暗想。

    “你觉得这个奖赏怎么样?”他再问了一次。

    “大人,能否答应在下一个请求。”这时候,东乡重方突然抬起头来看着周璞。

    “请说?”周璞微微惊诧。

    自己已经给得足够优厚了,如果他还要求更多东西那就未免有些不识好歹。

    “大人……此次攻城,我军损失极大,这些死去的将士当中,有不少人比在下还要奋勇,正是他们付出了自己的性命,我军才能攻破此城……所以我们的功劳和他们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东乡重方看着周璞,十分恳切地说,“所以,我想请求大人下令在城内建一个慰灵碑,祭奠这些死去的将士,让他们的英灵能够安息。”

    周璞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在自己面前对方居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不过,他很快点了点头。“好,多谢你提醒,我会下令在此城立碑的。”

    接着,他微微叹了口气,然后再度拍了拍东乡重方的肩膀,仿佛是在嘱托,“以后做了大名,也一定要记得关爱领民啊……”

    东乡重方直接跪倒在了地上,然后重重地向周璞叩首。“谢大人!大人的恩情,在下永世难忘!”

    “以后继续好好打仗吧。”周璞挥了挥手,示意他先行离开。

    在周璞的命令下,城内的恢复工作很快就开始进行,而立花宗茂也带兵出城向畿内挺进,开始追击那些幕府的败兵。

    诚如立花宗茂所料,板仓重宗在姬路城带走的幕府军队果然在逃窜当中毫无战意,而且行军速度极慢,所以他一路快速追击,很快就将这些军队重新打败,他们大部分被杀被俘,少部分幸存的官兵也溃散到了山林当中,再也无法和大汉军队争锋。

    板仓重宗一路逃亡,最后干脆丢下了手中的部队,和高木清只身逃回到了京都。

    而随着幕府军在姬路藩的溃败,局势开始变得对他们更加恶劣。

    备中备后陷落,而山****的石见国和出云国也渐次陷落,西国已经全部落入到了敌人之手,现在播磨国陷落,畿内已经是门户洞开,大汉军队一路挺进到了丹后国和摄津国当中,兵锋直指京都。

    而大汉军队突入到近畿的事实,也让畿内的人心变得更加浮动,近畿豪商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投向了大汉,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他们手中,大阪和堺市本身也已经因为幕府兵力空虚而脱离了幕府的控制,就等大汉军队前来接收。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幕府大势已去了。(未完待续。)

第1670章 离心离德

    随着大汉军队的进军,姬路城之战幕府惨败的消息也飞快地传递到了日本各地,震撼到了每个角落。那些忠于幕府的人,对此倍感痛心,甚至惶惶不可终日,而那些对幕府不满的人则为之欢呼雀跃。

    至于那些表面上一直不为所动、但是实际上一直在窥伺时机的人,他们则更加感受到了一种急迫性,他们想要尽快行动起来在激变的时局当中谋取利益,或者至少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在幕府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的今天,阻碍他们行动的阻力已经越来越小。而在大汉军队越来越深入本州岛的同时,他们也将面临是否抵抗大汉的两难抉择。

    加贺藩的前田家正是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加贺藩的立藩之祖前田利家出身低微,原本只是一个尾张国小武士,因为自幼成为了织田信长的小姓、备受织田信长信任而开始发迹。在多年的生涯当中,他在织田家的军队当中慢慢升迁,随着织田信长转战四方,并且一路立下大功,最后被织田信长封为了统兵大将,并且给予了能登国二十三万石的封赏。

    不过,真正让前田利家发迹显赫的并不只是打仗的智谋和勇敢而已,他一次次在战国末期激荡的形势当中战队,并且总是和胜利者站在一起,也成为了他发迹的主因——更也是前田家能够保有富贵,而不是像其他许多大名家族一样被激荡的时势消灭的主因。

    在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以后,织田家的各个大将们开始为了继承他的遗业而纷争,主要的两个对手就是柴田胜家和丰臣秀吉,而前田利家一开始支持柴田胜家,但是在后来,经过一番审时度势之后,他判断柴田胜家不是丰臣秀吉的对手,于是很快投靠了丰臣秀吉。

    一个二十多万石的大名投靠,自然给了丰臣秀吉很大帮助,而后他在贱岳合战当中决定性地击垮了柴田胜家,并且逼迫对方自杀,于是丰臣秀吉就成为了继织田信长之后第二个凭陵天下的人,也成为了前田利家的新主君。

    为了奖赏前田利家,丰臣秀吉又加封给了他新的领地,把能登国周边的加贺国和越中国也封给了他,这三国的领地也成为了前田家的基本盘和富贵的来源。前田利家对丰臣秀吉感激涕零,并且成为了丰臣家五大老之一,和德川家康并列,还深得德川家康的敬重。

    但是战国的乱事还是没有结束,很快,随着太阁丰臣秀吉的死,丰臣家的政权也陷入到了风雨飘摇当中。和十几年前一样,前田利家又陷入到了需要作出选择的境地。

    前田利家很感激太阁大人对自己的恩义,但是他并没有和开始产生了揽权迹象的德川家康全面对抗的意愿,而是选择以温和方式来应对家康。而后不久,前田利家死去,他的儿子前田利长继位成为家督。

    在这时候,已经羽翼丰满的德川家康更加是咄咄逼人,大有借机继承信长和秀吉的事业,成为新的天下人的意思。在这样的形势下,德川家康和一部分丰臣旧臣产生了绝大的矛盾,眼看就要大打出手。

    而这时候,拥有莫大领地和势力的前田家也成为了家康重点拉拢的目标,他软硬兼施,希望前田家能够支持自己。而这时候前田利长判断丰臣家留下的体系现在已经无法维持了,他思前想后,经过几次犹豫,最后还是投靠了德川家康,打算用这种方式在时代的乱局当中保全前田家。

    和父亲一样,他的赌注再一次下对了,在关原之战当中,前田利长作为东军的将领,虽然打仗半心半意,几次被西军阻挡,但是毕竟也成为了胜利者的一员。而且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德川家康也刻意想要拉拢前田家。

    于是在他的授意下,前田家的领地更加得到扩大,最后变成了一个一百二十万石的大藩,这也是幕府之外所有大名中领地最大的。

    当然,这也绝不是说前田家在德川家的治世当中一帆风顺,实际上,作为前科累累的反对派、作为屡次改换门庭的旧臣,再加上还拥有百万石领地,所以德川家对前田家十分疑忌,屡次用各种方法来打压前田家,削弱他们的实力。

    在德川秀忠继承将军大位之后,他对前田利长十分疑忌,甚至认为前田利长曾经试图暗杀德川家康和幕府的重臣本多正信。在这样的罪名面前,前田利长当然百般辩白,想尽办法来消除将军大人的戒心,并且还将自己的弟弟作为人质送到了江户,这才平息下来了事件。

    由此可见,虽然表面上慷慨,但是幕府对前田家的猜忌和防范是一点不少的。

    前田家在时局变乱当中几次站队都站到了正确的位置,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多少人拼死打仗也打不到的领地,着实成为了那个变幻不定的时代的一个注解。而父祖们这种站队投注的行事风格,注定也会作为家风传递下来,成为前田家子孙们的本能。

    在二十年前,前田利长就已经死去了,继承他的家督之位,统治着整个加贺藩的藩主是他的养子前田利常——前田利常本来是前田利家的幼子,不过因为长兄前田利长没有子嗣,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前田利长收为了养子,作为藩内的继承人——这种安排看似有悖于伦理,但是在战国时代倒也是十分常见。

    同时,为了笼络前田家,控制这个百万石大藩,幕府还同前田利常进行了联姻,他娶了德川秀忠的女儿珠姬,而珠姬也是当今的和子皇太后陛下的姐姐——所以实际上他和法皇陛下也算是连襟。

    前田利常现在倒是十分年轻,如今不过四十岁,虽然他在青年时代曾经率军两万人参与过德川家康围攻大阪城的战斗,但是说实话并没有什么军事经验,而现在,一个最为艰难的考验却已经摆上了他的案头。

    和他的父亲以及哥哥一样,他知道他和他的家族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岔路口,稍微走错一步,就将万劫不复,而他只能鼓起勇气,打起万分的精神来,在岔路当中找出一条属于前田家的路来。

    不过,幸运的是,加贺国地处本州岛中北部,地理位置给了他缓冲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藩内的巨大领地也让他有了充足的本钱,让他可以在纷乱而又危险的时局当中暂时镇定不动,做出最为慎重的判断来。

    在得知了姬路城陷落,幕府无力抵抗大汉和毛利家等各藩的联军,近畿已经一片混乱的消息之后,他马上召集了前田家最为核心的一群家族成员和藩内重臣,来商讨目前的情势和前田家接下来的动作。

    前田家加贺藩的藩城是石川郡金泽城,加贺藩是百万石大藩,前田家又刻意经营本藩的藩城,所以金泽城虽然地处荒僻,但倒也是一座大城,虽然无法和江户大阪等地相比,规模也不小。

    不过,因为最近战乱的缘故,金泽城现在的气氛已经肃杀了许多,城中各处戒严,到处都有再也不见了平日里的繁华。

    和城中的气氛一样,聚集起来的前田家成员和藩内重臣们也都是一脸肃然。

    有些人在为前田家的未来而焦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