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武夫-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进点点头;肯定的答复说道:“的确能安置;原本估计的小了;细算算;三万也能收留;不过在淮安府那边放置五千人并不仅仅为了安置;那块荒草滩类似于无主之地;我要先占住了”

    孙甲身子一震;随即带着些担忧说道:“草窝子说是无主之地;可里面龙蛇混杂;麻烦得很;你要过去;是非肯定不少。”

    “孙叔这个不用担心;赵字营不怕是非。”赵进笑着宽慰了句。

    孙甲也是笑了;笑完之后说道:“如果是这五千人的物资和粮食;这没什么可说的;我这边先行操办;到时候报个数目过来;这件事就成了;其他都很简单。”

    “这可是五千人;那么多东西靠着一个隅头镇能行吗?马上就要正月了”吉香忍不住问道。

    说到这个;孙甲脸上禁不住有些自豪;笑着解释说道:“莫要小瞧了隅头镇;如今江北有三处繁华地方;第一是扬州;第二是清江浦;第三就是隅头镇;清江浦和隅头镇都是漕运枢纽;不知道多少货物中转往来;水上陆上不说别的;但说这运货的牛马大车;隅头镇周围何止千辆;现在大部分都在等着过年;只要价钱合适;立刻就能调用起来;至于粮食和物资;各家存着不知道多少;都等着换银子呢;只要有银钱;什么都能买到。”

    “孙叔;我们收拢流民;不仅仅是在今年;看这个光景;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有一批逃荒的灾民出来;到时还要向那边安置;五千人能就地筹措;若是更多人呢?”这次发问的却是王兆靖。

    孙甲愣了下;随即笑着夸赞了句:“你们倒是仁义心善。”

    屋子里大家脸上都有微笑;赵进知道孙甲能想到那些敏感牵扯;不过他装作不知道;商人逐利;闷头赚钱就是;即便孙家商行在邳州隅头镇;可早就和赵字营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没徐州的烧酒;孙家商行就什么也不是;没有赵字营的庇护;孙家随时被人吞了吃掉。

    既然绑在一起;那何必瞻前顾后;用心落力去做就好;这一点倒是比读书人想得明白。

    夸完这句;孙家在那里沉思起来;王兆靖和赵进交换了下眼神;既然打定主意要发展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的人丁;收拢流民;收拢更多的流民就成了必须要做的。

    天下虽大;皆是王土;有些事含糊着做可以;可一旦做得过了;官府想含糊过去也不行;安置流民;某个数量是善事;会有人嘉奖表彰;某个数量就成了祸事;会被认为是居心叵测;会招来祸患;即便百般遮掩;可那么多人放在那里;总是会引人猜忌。

    若在边境之地还倒罢了;天高皇帝远;没什么人理会;徐州在南直隶;南直隶是天下腹心之地;赵进现在已经是在走钢丝了;靠着自己控制的田产众多;又有云山寺出面挡在前台;这才勉强不被人注意到;但再多些;再这么继续发展下去;结果大家都能想得到。

    虽说是天下腹心之地;可邻近的淮安府却有广大的荒草滩;面积和徐州差不多大小;没有州县城池;只有漫无边际的芦苇荒草。

    这些荒草是煮盐的燃料;为了保证淮盐的出产;为了保证大明赋税的核心;朝廷严禁在这荒草滩地垦荒种田;也不允许百姓进入。

    漫无边际;广大的面积可以安置下足够多的人口;漫无人烟;或者说没有官方承认的人口;这就可以含糊过去太多的东西;最起码不会那么快的被人发现。

    而且赵进在徐州;这草窝子荒草滩在淮安府;流民自己流动到那里垦荒求生;自发聚集;谁能说身在徐州的赵进有什么关系。

    这种种原因加起来;淮安府那片广大的荒地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在徐州周围;也只有那里好像是世外之地;其实在凤阳府也有大片的荒地;不过那边是大明中都所在;屯驻重兵;而且太过敏感;加上那边荒地多;勋贵豪强同样不少;他们就是这些荒地的主人;自然盯得很紧。

    尽管没有招募到预计人数的流民;尽管徐州一地现在完全可以容纳;但必须要为将来做好打算。

    孙家商行是赵字营相关中距离草窝子最近的;而且又是商行;买卖贸易都是应有之意;自然要由他出面筹措物资;安排大概;这次来就要提前把这些都设计好。

    王兆靖开口的时候很是郑重;说完后还是看了眼赵进;他觉得自家大哥有些急了;很多事都可以徐徐图之;大家还都不到二十;很多事都可以再等等看看;或许那时做起来更省力;或者还有更好的选择。

    不过;赵进说做;兄弟们都会跟着走;王兆靖陈述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他也没和其他人说过自己的看法;但王兆靖始终觉得;陈晃和刘勇搞不好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何必这么急。

    事实上;连赵进现在的做法;王兆靖细想之后都觉得不对;甚至觉得荒唐;但跟着走下去;一起去做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王兆靖有时候自己也觉得心烦;努力不去多想。

    从门外相遇到屋中;孙甲尽管做足了一个长辈该做的;可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孙甲很局促紧张;他见赵进等人;并不是叔父见子侄;反倒有些掌柜见东家的意思。

    但在沉思中;孙甲脸上露出笑容;他的神情态度变得渐渐自信起来;屋子里眼尖心细的不少;这种改变自然能注意到;彼此交换眼神;都觉得有些诧异

    “小进;其实这粮食是不愁的;只要支付现银;价钱比起市价甚至还要便宜些。”结束了沉默;孙甲沉声说道。

    赵进和伙伴们都是愣住;然后彼此交换眼神;本来以为对方要说银子足够;粮食不成问题;没曾想说的是还能买到比市价要便宜的;成千上万的流民要吃饭;哪有那么多比市价还要便宜的粮食;天底下哪有那样的好事。

    王兆靖咳嗽了声说道:“孙叔;其实卖粮只是应付一时;若能在草窝子那里立住脚;开荒耕种;第二年有了收获;就不用那么多的粮食了;现在算起来;每年也就是五千到万把人的量。“

    他这番话的意思告诉对方一个大概的数目;孙甲的话说得太满;让人听着太不靠谱。

    “五千到一万算什么;每年五万甚至每年十万;这个数目的粮食也有的。”孙甲接下来的话更是惊人。

第一卷 第四百零三章 漕运种种

    生意人喜欢夸大其词;可大家都是自己人;又是长辈晚辈的关系;孙甲肯定不会言语轻佻;可他的话如果是真的;那就太过离奇了。

    王兆靖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转头看了下赵进;赵进笑着说道:“孙叔有什么法子;小侄实在想不到;请孙叔说来听听。”

    既然不知道;那就索性发问;大家这才有些感觉;孙甲脸上的表情;和长辈逗弄晚辈;或者说长辈给晚辈讲述什么新奇事情的得意很相似;想明白这个;赵进颇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还记得广运仓吧?”孙甲开口问道。

    大家都是点头;运河没有改道的时候;徐州设有大仓;储运中转漕粮;有户部主事专管;这仓库的名字就是广运仓;赵进他们还去那里玩过;只不过开了迦河;运河改道邳州那边;这仓库自然就荒废掉了。

    不过徐州城的老人还记得没有荒废前的盛况;那广运仓中储存着巨量的漕粮;每日车船进出;单是那广运仓所在就和个城池一般。

    孙甲笑着继续说道:“距离隅头镇二百里左右的地方就是清江浦;清江浦那里还有常盈仓;那个当年就比广运仓大;而且到现在也没有荒废。”

    屋子里略一安静;赵进猛地抬头;王兆靖双手重重一拍;其他人却还有些懵懂。

    在伙伴们中;经济之道也就是赵进和王兆靖懂行;刘勇所做的都是些细节;所以最先想通的也是他们两个。

    看到赵进他们这样的反应;孙甲又笑了;笑完之后开口说道:“清江浦这边常年存粮百万石;这是官库的数目;私下里的数目就更大了;大家都想着把这些粮食换成银子呢”

    南直隶分为江南、江北;江南是天下最为繁华富庶的所在;江北则相对贫苦;但也有几处特例;扬州富甲天下自不必说;清江浦比起苏州、松江这等一等一的繁华之处也丝毫不逊色;排在第三的就是隅头镇;不过这里兴起的晚;虽然富庶兴旺;规模却远远不如前面两处。

    黄河夹杂泥沙;下游淤塞;常年水患;南船北上过清江浦之后;运河和黄河重合一段;这段相对下游水浅难行;所以漕运上也有规矩;民船到清江浦之后不得北上;只有漕船、贡船和官船才能通行;大量的物资在清江浦这边卸下;然后装运车马北上;清江浦这里也就成了大运河最重要的中转站和枢纽咽喉

    湖广、江西、浙江三省的漕米;也要先汇集到清江浦再进行漕运;这里存粮的数量也是巨大。

    孙甲所说的“私下里的数目”和隅头镇那边用来换酒的漕粮是一个路数;靠水吃水;漕运上相关的人自然要吃漕运。

    清江浦有大仓常盈仓;设有户部分司主事专管;仓库也有管库大使;从这户部主事、管库大使;一直到下面的库丁和漕丁、运兵;人人都要在漕粮上吃上一口。

    大量的粮食被贪墨克扣下来;那清江浦又是商业繁华之地;讲究的是钱货交易;以物易物又行不通;这些粮食自然要变成银子才算好处;自然价钱也就高不上去。

    “原来根本不知道这么多关节;可漕粮换酒的生意越做越大;开始有清江浦那边的粮商找过来;他们能把粮食直接运到隅头镇;而且价钱比漕丁那边还要便宜;开始做了几次;后来熟了;也就知道了。”孙甲笑着说道。

    说到这里;除了赵进和王兆靖两个想通的之外;其他人反倒是更加好奇;吉香就忍不住问道:“孙叔;咱们要供应几千几万人;清江浦那边有这么多粮食吗?”

    “而且从清江浦到隅头镇还有过二百里的路;怎么运过去?”刘勇也跟着问了一句。

    “隅头镇那里大车过千辆;你们知道清江浦那里有多少大车吗?”看得出孙甲心情很好;在那里卖了个关子。随即自问自答的说道:“清江浦那边光是向官府交钱的就足有万辆”

    听到万辆这个数目字;大家都是震了下;王兆靖点头说道:“南船北马;从前光听人这么讲;今日听孙叔这么一说;大概能想通了;官船漕粮之外;民间那么多货物都要北上;这么多货物大部分都要牛马大车装运;有万辆并不稀奇。”

    “冬天只能用车马;等运河开化;不用花多少银钱;漕船就会帮忙送到隅头镇那边;那就更加省时省钱了。”孙甲说道。

    “夹带?”赵进疑问道。

    “对;就是夹带;小进你还真是懂得多”孙甲夸了一句;赵进看了看身边的伙伴们;笑着说道:“孙叔;我们这边将来要和漕运这块打很多交道;这些关节就请孙叔仔细讲解;免得以后糊涂。”

    这正是孙甲的意思;虽说有些好为人师;可也是想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传授给赵进和伙伴们;这个心赵进能明白;孙甲是商人;如果想要谋取更大的利益;对有些信息应该避而不谈;可孙甲却毫不藏私;这就是真正把自己当成亲人长辈;把大家当做自己人的态度。

    当然;孙家死了个儿子;却因为赵字营发了大财;而且活得风光平安;现在为了让这份荣光保持下去;又送了个儿子过来;在信息上又毫不藏私;这也是为了和赵字营结合的更紧密;这种诛心之论即便大家能想到;也不会谈起。

    听了赵进的话;孙甲笑着连连点头;又是说道:“我也是到了邳州以后才知道这么多关节;自己听来的;别人说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刚才说民船在清江浦就要从水路换成陆路;可一辆大车去北边去京城要多少钱;比船运贵出几十倍上百倍;而且这一艘船要比一辆大车多运不少”

    “所以多花点钱;让漕丁运兵帮你运货;反正运送漕粮的船上地方大;少放几包粮食;多放些货;公私两便;更有些官面上的大佬;直接用漕船运私货;这就更了不得了;这就是夹带”

    “刚才吉香问的;说清江浦有没有那么多粮食;这个数目字我从前也不知道;知道后也是吓了一跳;每年南边送到北边的漕粮一共四百多万石;沿路运费损耗却要八百多万石;这里面最少有六分之一都留在清江浦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屋中诸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船运自然也要有费用;船只损耗;船工吃用;船运也有倾覆的危险;运河上也有匪盗;也有被抢被盗的;只是这些费用损耗肯定远远小于陆运;占比能有一成都算夸张;何至于两倍于运送总额;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大家都知道这八百多万石的绝大部分都是各方面的好处;可这数目太过惊人;这方方面面吃的未免太不要脸了些;大伙震动之后;都是看向王兆靖;伙伴们中;只有王兆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种事他或许知道些;之所以等着王兆靖确认;是因为大家都不敢相信。

    明知道孙甲不会骗人;可大家还是觉得匪夷所思;一定要得个确认还好。

    “家父的确谈起过。”王兆靖苦笑着回答说道;不知道为何;这个回答让他觉得颇为惭愧;心里莫名有了个念头;大明被这样敲骨吸髓的抽空腐坏;怎么还能维持太平世道。

    赵进禁不住摇头;漕运上这帮人发财真是容易;捞的真是狠啊

    “刚到隅头镇;以为那边克扣下的漕粮数目惊人了;听人一说清江浦;才知道自己眼界实在太小”

    “那么多粮食放在仓里要发霉腐烂;只有尽快卖出去变成银子才有用;咱们缺银子吗?既然不缺银子;那还发愁什么粮食”孙甲这句话算是一个结尾。

    开始聊天的时候;赵进和伙伴们都是郑重其事;说到后来;大家脸上却都有轻松的表情。

    有这么多粮食;而且可以轻松的取得;还有便捷的运输方式;的确不用发什么愁。

    “粮食不缺;那边是货物集散的枢纽;各项货物想必也不缺。”赵进开口说道。

    孙甲点头回答:“什么东西都不用愁;那边是南货北货交汇的地方;即便运河封冻的时候;仓库和店铺里也有大量的积存;不过;隅头镇那边也能供应;而且更方便些。”

    赵进脸上露出笑容;多日谋划;今天差不多都有了答案;他想了想开口说道:“孙叔这次应该是在隅头镇过年;等孙叔回去;我这边会安排人跟过去;今年还没结算的银钱和粮食先放在孙叔那里;收粮买卖物资;都从里面开销;这些事一次数量太大;很容易被人发现;还是要细水长流慢慢来;从现在就开始吧”

    “这个打算好;年关前后;很多人急着过年;很多人急着清账;都想把东西便宜出手;这时候买能占不少的便宜。”孙甲满脸兴奋的说道;这些生意都要他来经手;即便赵进这里派人主持;他也能在里面拿到足够的好处;在隅头镇的商圈里积攒足够的人望。

第一卷 第四百零四章 事先预备

    “我这就回隅头镇准备。”孙甲站起来说道;他兴奋的双手互搓;什么巨商气度都不见了踪影。

    赵进和伙伴们都是笑;赵进开口说道:“孙叔奔波这么辛苦;还是休息一天再走。”

    孙甲坚定的摇摇头说道:“你这边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耽误了;我这就回去。”

    既然长辈坚持;赵进也只得把人送出去;那孙大林在门前送了几步就让孙甲呵斥回去;说既然已经来了这边;就要听赵进的;家里那些习惯不要带来。

    这话既是说给孙大林听;又是说给赵进这边听;送到何家庄路口;那边已经挖出了足够宽足够深的壕沟;外来的车马只有得到赵字营放哨家丁允许;才能入内。

    孙甲兴冲冲的上了马车;盖上车厢棉帘子;马车出发;赵进几个人转身的时候;马车又是停下;孙甲探头出来喊道:“小进;一定要照顾好大林。”

    赵进和伙伴们回到了宅院里;孙大林正在院子里等待;外面家丁们的训练呼喊传进来;让孙大林脸上很是兴奋期盼。

    见到赵进他们;孙大林连忙躬身问好;赵进笑着点头;大家看向这个胖大孩子的眼神都没什么笑意;大家都好像在看当年的孙大雷。

    “大林;你学过武?”赵进开口问道。

    孙大林点点头;赵进转向边上的陈旱说道:“大晃;你去试试他的本领;别伤到了人。”

    陈晃点点头;之所以⊥陈晃出手;赵进也有自己的考虑;看孙大林身形这么胖大;力量上搞不好很有优势;如果其他伙伴动手;不能伤人不能下重手;反倒容易吃亏;不能让这个孙大林知道规矩;至于陈晃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他力量和技巧上都不吃亏。

    比试就在院子里面;一看到孙大林起手的姿势;赵进就忍不住苦笑;因为担心多余了;孙大林似模似样的摆了个架势;可大家都是练久了;自然看得出这是花架子。

    武馆授徒;往往会教给那些有钱人家子弟一些华而不实的招式;免得他们滋事伤人;也省得伤到自己;孙大林学的就是这个。

    “我现在才觉得他不是大雷;大雷会弓腰眯眼;双手抬起来;一步步向前蹭;到跟前突然发力;那里会这么摆个姿势等着。”站在赵进身边的石满强喃喃说道。

    这也是赵进和伙伴们的共同感觉;眼前这个只不过和孙大雷有点像而已;那边陈晃也笑了笑;随即动手。

    陈旱没有任何的花哨虚招;只是当胸一拳打过去;孙大林急忙格挡;陈晃另一只拳头已经跟上来;再挡挡不住了;不过陈晃还是留了情面;这一拳没有狠狠打在脸上;只是顺势一推;陈晃踏步伸腿;直接把人绊倒在地上。

    “扑通”一声;动静不小;孙大林摔得灰头土脸;脸上带着些委屈;闷闷的爬了起来。

    “不光学的是花架子;力气也不行;而且没和人打过架。”陈旱转头说道

    赵进笑了下;开口说道:“那就先安排到学丁队跟着操练;有时间你来教他。”

    那边陈晃点头;赵进又把孙大林喊了过来;盯着他认真说道:“你哥哥和我是兄弟;我不会亏待你;但我也不会宠着你放着你;你要和其他人一样辛苦操练;你明白吗?”

    孙大林“恩”了一声;赵进脸色变得严肃;抬高了些声音说道:“在我这里;要回答‘是;;大声些说”

    “是”孙大林委屈的大声回答;赵进点点头说道:“接下来你得认真练;我可以告诉你;你现在就算想要回家都不行了;你明白吗?”

    那边孙大林脸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大声回答了句“是”

    刘勇已经在外面喊来了人;安排孙大林去住宿吃饭;这边被带出了院子;吉香就笑着说道:“刚才看着好像哭了;估计没想到来这里会这样。”

    “得认真教他;要不然对不起大雷。”赵进肃然说了句;随即又说道:“要把这些各家送来的;年纪不大的;都放在一处;他们也不能真和其他各连各队一起训练;跟不上还要吃苦。”

    学丁队在整编的时候仅仅是个名目;一直没有实行;各处送来的子弟;合乎标准的自然直接编入赵字营;可还有些半大孩子之类的;一直是编成一个二百人的大队跟着练;算是暂时的安排。

    整编之后;赵字营的训练上了正轨;但事务繁杂;一些细节小事却顾不上;这学丁队就是一个;学丁队成立本来就是为了笼络士绅和豪强;给他们不合赵字营标准的子弟一个机会;赵进也没有在上面投入太大的心力;但现在孙大雷的弟弟过来;却让赵进准备认真对待了。

    但这件事依旧是计划;目前赵进最要紧的事情是别的。

    赵字营系统的大事要事;赵进习惯召集大家商量;尽管大多数时候都是他出计划做决定;但赵进依旧会让大家参与。

    不过;排在大事要事之前的;则是对赵字营各团各连的训练;想要牢牢掌握住家丁;除了让他们吃饱穿暖没有后顾之忧;另外就要亲自训练;加强彼此的关系关联。

    亲卫队尽管只有四个连;可每次赵进督促训练的是时候;两个团各出两个连;各个连轮替;由赵进这边带领训练;马队和弓队的训练也是由赵进直接督促;这样保证和部队里的每一个人都见过面;不会和基层脱节。

    包括内卫队的招募和训练;也都是赵进和刘勇共同进行;不会有什么懈怠偷懒。

    下午的训练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冬天天黑的早;等解散时候;天已经黑了;有家丁小声议论说道:“看周参将那边;就算住在城内的那些家丁亲卫都不是每天练;咱们这上午练下午练;也太辛苦了。”

    这埋怨被连正听到;先问了几个问题“在这里你吃饱了吗?穿暖了吗?有人欺负你吗?你要出什么事;担心家里吗?”

    “吃饱了;很暖和;没人欺负;不担心”这位家丁回答的于脆利索;然后去校场跑了十圈;然后一个月的打扫活计全部归他。

    家丁们吃饭的时候;赵进和伙伴们也在狼吞虎咽;他们是有专门的小厨房;不过饭菜也谈不上什么精致;比如说今晚吃的面条;羊肉和萝hIT卤。

    “周先生把这边的事情理理;然后去往隅头镇孙家商行;收粮食;收木料;还要定好车马;免得到时候调集不齐。”吃完之后;赵进开始发号施令;在下午训练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计划。

    周学智答应了;赵进又转向如惠说道:“从云山寺各处的田庄里抽调好用的管事和庄头;我要用他们来带领流民;流民百家百户为一队;每队都要安排云山寺的人来管。”

    如惠一愣;沉吟着说道:“东主;云山寺那边可靠吗?”

    身为云山寺出身;如惠问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古怪;不过正因为他这么问;才显得没有私心。

    “不可靠;这些庄头管事只是怕咱们;并没有把咱们当成自己人。”赵进回答的于脆利索;如惠又是愣住;接着笑得却很开心;赵进能这么说;却是真不见外了。

    赵进紧接着说道:“宁可用这些不放心的庄头管事;也不能让流民们自己聚起来;这个一定要抓紧来做;咱们聚起的流民都是来自不同府县;现在惊魂初定;还是一盘散沙;不过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该抱团;就有有心人要搀和起来了。”

    如惠和其他人点头;赵进沉吟了下又是说道:“该给的报酬要给;郑全那边对笼络人心控制百姓有些心得;能用也用上;最近我会把雷财调回来;用郑全那边的时候;你记得和雷财商议。”

    听到这个;大家都是一惊;郑全是闻香教的徐州会主;尽管现在已经听令于赵字营;可那毕竟是闻香教;和赵字营势不两立的邪教。

    而且雷财现在在孔家庄主持;调回来做什么;内卫队的事情找刘勇岂不是更方便。

    “郑全那边的确不让人放心;但现在要紧的是控制住流民;郑全那边想做什么不要紧;只要咱们盯紧了;一旦有什么煽动蛊惑之类的;杀了就是。”赵进看出来大家的疑虑;开口解释定心。

    “曹先生和兆靖在各处流民里挑选出两千户;一定要成家的青壮男女;一定要没有孩子的;这两千户人不要来自一处;山东和凤阳的都要有;州县什么的也要掺杂起来。”赵进继续说道。

    “东主;两千户青壮男女未必能凑得出来;能熬到这时候的;身子差的都顶不住了;老弱妇孺死的都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家破人散;孤零零一个的多。”如惠有些为难的说道。

    逃难逃荒;求活求食;要争抢要远行要煎熬;身体不好的都是死掉;活下来的都是最健壮最坚韧的;这些人里大多是青年男子和壮健女子妇人;他们的家人大多数撑不到徐州的收留。

第一卷 第四百零五章 腊月出远门

    赵进能想明白这个道理;他惋惜可怜的叹了口气;但赵进的软弱情绪仅仅表现在这口叹气;随即下令说道:“孤零零一个就由我们配对;凑出两千户来;给他们成家;是他们的福气;周先生;你去隅头镇;先期准备的物资就按照这两千户来做;宁多勿少。”

    说到这里;大家都有些明白赵进的用意了;赵进又开口说道:“过几日;我要亲自去草窝子看一看;大晃、冰峰、大香和小勇跟我去;兆靖和石头留守;这次带足马匹和物资;但人手上首选可靠;那些江湖人物;就算对淮安府再熟;没有人质;不知道根底;也不能用他们。”

    被点名的都开口答应;王兆靖神色正常;石满强却露出些不满;如惠却急忙开口劝阻说道:“东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东主现在身份贵重;怎么能去亲身犯险;那淮安府的草窝子是无法无天的地界;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这番局面怎么办;大家怎么办?”

    如惠说得颇为恳切;大家也都是点头赞同;陈晃更是开口说道:“我领着兄弟们去也一样;你还是留下的好。”

    “你们说的没错;不过这件事太大;咱们赵字营今后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就要看这次的安排了;我一定要亲自勘察主持;不能有一点的闪失。”赵进严肃的说道。

    看他这么郑重其事;神色坚定;大家在一起久了;自然知道劝说也没有用处;如惠在那里叹了口气也不再说;王兆靖沉吟了下问道:“大哥;你不在的时候;若有大事;去请教嫂子还是赵叔那边?”

    “问我爹;至于她那里;就进城陪我爹娘些日子;城里事事也方便。”赵进回答的很简单;不过意思大家都听懂了。

    计划说完;大家没有异议;各自出去忙碌;临出门前;赵进却把王兆靖和石满强喊住;屋中只剩他们三人后;赵进笑着说道:“石头;不带你不是不信你;而是留你在这边看着我最放心。”

    石满强脸上的不快这才消散了些;闷着点点头;赵进又转向王兆靖说道:“现在咱们赵字营不是从前的几百号人;这么大的场面需要你这个有功名的照应;官府和下面你都能说得上话;别人就不行;这个家你要看好了。”

    王兆靖郑重答应;赵进说完这些才起身离开;等他出门;王兆靖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赵进回到自己住处的时候;还能听到隔壁院子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他知道这是徐家账房们算账的声音。

    已经是腊月了;年关清帐算账;徐家经营煤铁远销周边几省;这么大的生意到了年底账务自然繁杂异常。

    徐家一直是徐珍珍主持家务;尽管嫁到赵家;可丝毫没有放手的意思;徐家即便有人腹诽不愿;可徐珍珍积威仍在;现在还加上了赵进这个凶神;谁也不敢有什么明面上的表示。

    所以十一月底;徐家煤矿铁场的管事和账房们就开始来到何家庄;牛马大车店都被他们给住满了;天一亮就来到赵进住处附近的宅院;算账清账;丫鬟们抱着账簿来回奔走传递口信;忙碌不停。

    徐珍珍的做法在别人眼中是古怪不合规矩;在赵进这边觉得很正常;老婆有自己的事业是好事;赵进这种正常;看在徐珍珍眼里则成了古怪;颇让人哭笑不得。

    赵进回房的时候;梅香连忙招呼了声;看着三个捧着账本的丫鬟急忙从屋子里出来;在赵进面前躬身行礼之后;才离开这边。

    丫鬟梅香恭敬问候行礼之后;也是离开了院子;其实她也觉得奇怪;来前听说赵进做了如何的大场面;本以为来之后锦衣玉食少不了的;没曾想这般简朴;到现在下人仆役还是用徐家的;而且这赵进做事很有章法;家里却没什么规矩;事先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